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旭看着马车远去,就挥挥手。
王明龙和王合龙兄弟两个,一个从树上跳下来,一个从麦田里跑过来,都来到了庞旭的面前。
“你们两个跟着老杜,不要让他发现了。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马上就来通知我。”
两个斥候答应下来,简单的化妆之后,就出发了。
杜大雷赶着马车,慢悠悠的向着汴梁城进发。
他心情不错,哼着后世的小曲,不时甩几下鞭子。
这时,已经是下午,官道上行人和车马已经很少了。
马车来到了封丘门,守城的士兵略微检查了一下,就放行了。
杜大雷赶着马车,沿着马行街一直往南行驶。
一个小时后,马车右转,很快就来到了潘楼的门前。
杜大雷勒住马,让马车停了下来。
他跳下马车,眼睛眯缝着,仰头看着潘楼。
几个在潘楼门口把守的闲汉凑过来,想把杜大雷轰走。
“干什么的?赶快把马车弄走,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一个泥腿子,在这里看什么啊?想找打是不是?”
杜大雷咧嘴笑了:“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连你杜爷爷都不认识了?赶快叫沈玉奴出来,老子有事找她。”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左掖门杀人事件
第四百三十六章 左掖门杀人事件
几个闲汉仔细一看,都笑了:“杜先生,您怎么打扮成这副模样?快请进吧。”
杜大雷笑呵呵的从身上摸出几块碎银,递给一个闲汉。
“兄弟们拿去分了吧,弄点酒肉,大家乐呵乐呵。”
几个闲汉都很欢喜,纷纷给杜大雷施礼。
“多谢杜先生了,您请进去吧,沈娘子在楼上写字呢。”
杜大雷摇摇头:“把她请下来吧,我有事情和她说。”
几个闲汉面面相觑,都觉得很奇怪。今天杜大雷一副穷酸打扮,还自己赶着马车。来到潘楼也不进去,却让沈玉奴下来见他,这是要闹哪一出?
杜大雷笑着说道:“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快把沈玉奴叫下来,我说几句话就走。”
一个闲汉答应下来,进去叫人了。
不一会功夫,一大群小娘子簇拥着沈玉奴出来了。
“杜先生,您都很久没来了,有没有想我啊?”
“是啊,是啊,杜先生快进去吧。”
“您今天怎么穿成这样了?也没人跟着?”
“对啊,李衙内呢?”
姑娘们叽叽喳喳的说着,杜大雷苦笑着摸摸脸。
沈玉奴笑意盈盈的看着杜大雷,也不说话。
杜大雷从衣服里摸出一张纸,递给了沈玉奴。
沈玉奴接过来,见纸上面写着一首曲子词。
几个姑娘都凑过来,和沈玉奴一起观看。
有个姑娘大声的读出来: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潘楼的小娘子们听完之后,都满眼星星的看着杜大雷。
沈玉奴叹息一声:“哎,又是一首绝妙好词,杜先生,你是来勾奴家的魂的么?你只要说一句,奴家即刻就跟你走。”
杜大雷笑了,露出几颗白牙。
“沈娘子,我想听你唱这首词,好么?”
沈玉奴问道:“现在就唱?”
“是啊,我想听你唱。”
沈玉奴有些狐疑,今天杜大雷太怪异了。穿成这个样子不说,还要求自己在大街上唱曲子词,这究竟怎么了?
潘楼的小娘子们鼓噪起来:
“沈玉奴,你还等什么?赶快唱啊!”
“对啊,你要是不唱,那就我来唱吧。”
“别装清高了,杜先生还等着呢。”
“等我,等我,我去拿琵琶。”
潘楼门前乱哄哄的,也引来了不少吃瓜群众。他们看到一群漂亮的小娘子,都围在一个衣衫破烂的汉子身边。这是什么情况啊?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沈玉奴毕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行首,他对杜大雷施礼说道:“今天奴家有幸,见到了这样的好词,多谢杜先生了。奴家会为您演唱的。”
不一会功夫,潘楼的姑娘们就取出了乐器,准备给沈玉奴伴奏。
沈玉奴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和几个乐师交流了几句,就准备开始演唱了。
这时,有人喊起来:“是沈玉奴,是沈玉奴!”
街道上的许多人都震惊了,不少人都听说过汴梁城第一美女沈玉奴的大名,可是平时沈玉奴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今天这是怎么了?
大家奔走相告,潘楼门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沈玉奴准备好了,对乐师们点点头。
悠扬的乐声响起,大家都安静下来。
沈玉奴朱唇轻启,开始了演唱。
过了一会,沈玉奴已经唱到第二遍的时候,杜大雷见人越聚越多,就走向了马车,悄悄赶着马车,往西边走了。
沈玉奴一直盯着杜大雷,见他走了,就停了下来。
姑娘们纷纷问道:“怎么不唱了?为啥停下来?”
沈玉奴觉得杜大雷肯定有事情发生,就追了下去。
潘楼的小娘子们见沈玉奴去追杜大雷,也都纷纷跟上。
潘楼的闲汉,护院,还有伙计们都傻了,大家怕姑娘们出事,都跟了上去。
围观的群众见有热闹可看,都跟着走了。
杜大雷赶着马车,慢悠悠的往皇宫方向走去。
沈玉奴带着姑娘们追上了马车,她们叽叽喳喳的询问起来。
“杜先生,你怎么就走了?”
“您想去哪里啊?还没听完呢。”
“这曲子词写的是真好啊,是纳兰容若的作品吗?”
杜大雷皱皱眉头,这下有些麻烦了。
马车很快就接近皇宫东南角的左掖门,在这里值守的禁军士兵看到呼啦啦来了一群人,都紧张的拿起武器,戒备起来。
几个士兵擎着刀枪,往杜大雷赶着的马车逼近过来。
杜大雷对沈玉奴说道:“沈娘子,你马上带她们回去,不然要惹麻烦的。”
沈玉奴不解的问道:“您想做什么?我们会有什么麻烦?”
杜大雷看着越来越近的士兵,无可奈何的说道:
“你们都转过头去,不要看着我。”
姑娘们都很好奇,杜大雷这是玩的哪一出?
杜大雷回身扒拉开压在王继勋身上的布匹,双手用力,把他拽了出来。
这家伙已经醒了,正在拼命的挣扎着,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杜大雷左手揪着王继勋的发髻,右手抽出藏在车厢边缘的狗~腿~刀。
寒光闪过,杜大雷一刀就切断了王继勋的喉咙。
大量的鲜血喷涌而出,杜大雷把王继勋从马车上拖下来,扔在了地上。
王继勋身体抽搐着,鲜血染红了地面。
“啊!杀人啦!”
许多姑娘惊呼起来,有的瘫软在原地,有的转身就跑。
沈玉奴惊呆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恐怖的场面。她身体哆嗦起来,看到杜大雷咧嘴对自己笑了笑。
然后她看见杜大雷蹲下去,一刀就剁下王继勋的脑袋。
沈玉奴马上就晕了过去,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几个禁军的士兵跑过来,刀枪指着杜大雷。
“你,你是什么人?”
“放下刀,赶紧投降!”
“你杀的是谁?”
杜大雷松开右手,*落在地上。
他用左手抓着王继勋的发髻,然后慢慢地站起来。
杜大雷举起左手,让所有人都看到王继勋的头颅。
杜大雷脸上沾染了一些血迹,他开心的笑了,然后大声说道:“这就是吃人恶魔王继勋的人头,这下大家该满意了吧?哈哈哈!”
杜大雷狂笑不止,街道上的人们看到这血腥的一幕,不少人都瑟瑟发抖。
也有一些胆大的家伙,比如说潘楼的闲汉们,他们大声的给杜大雷叫好:
“杜先生威武!”
“真是奢遮的好汉子!”
“王继勋本来就该死吗!杀了就对了。”
更多的禁军士兵跑过来,围住了杜大雷。
杜大雷笑够了,对士兵说道:
“去告诉赵匡胤,杜大雷杀了王继勋。”
一个禁军的队正转身就往左掖门跑去,其他士兵紧紧盯着杜大雷,但谁都没有动他。
街道上一片混乱,潘楼的小娘子们大多都吓跑了,还有几个躺在地上,都晕了过去。
潘楼的伙计们急忙把她们架起来往回走。
杜大雷看到沈玉奴被架走,暗自松了一口气。
围观的群众都不傻,他们都远离了杀人现场,在远处往这里观看。
有人高喊起来:“杀的好!”
不少人也都跟着大喊起来:“杀的好!杀的好!”
在场的人们都跟着喊起来,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正在文德殿批阅奏章的赵匡胤听到了,他疑惑的问道:“王继恩,外面怎么了?是不是书生们又闹事了?”
王继恩躬身施礼:“官家,老奴这就去看看。”
王继恩出去了,不一会就慌慌张张的回来了。
赵匡胤看他脸色惨白,嘴唇都哆哆嗦嗦的。
“官家,官家,大事不好了!”
赵匡胤站起来:“快说,到底怎么了?”
王继恩有些语无伦次:“官家,那个,那个杜,杜大雷,他杀了王继勋!”
赵匡胤惊叫起来:“这怎么可能?王继勋不是去登州了么?”
王继恩噗通一声跪下来,“官家,杜大雷不知道怎么就绑了王继勋,刚才在左掖门外面,把他的头砍下来了。”
赵匡胤大惊失色:“啊!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当然是真的。杜大雷现在就在左掖门外面,他手里拎着王继勋的头,根本就没有跑。他说还要见您呢。”
赵匡胤一脚就踢开了座椅,然后就怒气冲冲的往外走。
王继恩爬起来,脚步虚浮的跟着赵匡胤。
赵匡胤出了文德殿,急匆匆的就往左掖门方向走去。
王继恩急忙招呼侍卫和内侍,大家一起跟着赵匡胤。
这时,外面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赵匡胤清楚的听见,“杀的好!杀的好!杀的好!。。。。。”
赵匡胤怒火中烧,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越接近左掖门,声音就越来越大。
赵匡胤有些迟疑,于是放慢了脚步。
难道这就是民意吗?这些百姓,就这样痛恨王继勋?他们会不会恨我?真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
赵匡胤停了下来,他身后是一大群侍卫和内侍,这些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赵匡胤呆立不动,听着皇宫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声。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就擒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就擒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宋皇宫各处,把宫殿染成一片金色。
赵匡胤听到皇宫外面传来的喊声,负着手默然不语。
“杀的好!杀的好!。。。。。。。。。”
王继恩小心翼翼的问道:“官家,您看。。。。。。。。”
赵匡胤叹口气:“罢了,先送开封府看押,让光义审问一下,但不要动刑。”
赵匡胤转身就往回走,后面跟着一大群侍卫。
王继恩苦笑:“这是什么事啊,就不能消停两天吗?”
他快速的出了左掖门,看见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士兵们围着高举人头的杜大雷,周围都是情绪激动的百姓们。
这些人不少都高举双手,在声嘶力竭的叫喊着:
“杀的好!杀的好!。。。。。。。。。”
这时,人群外面骚动起来,很快就分开出一条道路。
赵光义带着大队人马进来了,看到杜大雷得意洋洋的举着王继勋的头颅,不禁惊呆了。
王继恩急忙走到赵光义身边,在他耳边低声传达了赵匡胤的命令。
赵光义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高声喊道:“杜先生,放下人头,快快束手就擒。”
杜大雷也举累了,他放下左手,然后看看呲牙咧嘴的头颅。
“王继勋,你看我干嘛,没见过帅哥啊?”
他把王继勋的头颅抛起来,然后一脚就踢了上去。
王继勋的人头飞起,落入了人群之中。
“啊~,快跑啊!”
百姓们纷纷逃避,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赵光义气得脸色铁青,挥挥手说道:“抓起来,带回开封府去。”
开封府的衙役一拥而上,把杜大雷牢牢的捆起来。
杜大雷嘴上依旧不老实:“哎呦喂,你们怎么这么粗鲁?都不知道怜香惜玉啊?哈哈哈!”
赵光义额头上青筋直蹦:“堵上他的嘴,然后塞马车里面。”
衙役们赶紧用衣服把杜大雷的头脸缠上,快速的塞进了马车里面。
衙役们在前面开道,护送马车往开封府前进。
道路两侧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还在高声喊叫着,为杜大雷助威。
赵光义骑在马上,边走边思索着,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杜大雷这家伙实在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宫的大门口就杀人,而且杀的还不是一般人,是皇帝的舅子,皇后的亲弟弟!
这是在打大宋皇帝的脸面啊!而且打得既快又狠,“啪,啪,”作响。
哎,皇兄现在肯定在暴跳如雷吧,他绝对是恨死杜大雷了。
可杜大雷这件事情做的确实漂亮,敢在大宋的皇宫门前,挑战皇帝的威权,真是条好汉子!
赵光义心里对杜大雷充满了钦佩,他也痛恨王继勋,可是绝对没有胆子违背赵匡胤的意愿,况且是当街杀人呢。
可是杜大雷现在却不能死,不然汴梁城的老百姓非发疯不可。虽然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不会造反, 可他们的怨气怎么排解?弄不好会出大事的。
如果这些百姓组织起来,去皇宫外面请愿,那就是自己的罪过啊!谁让自己是开封府尹呢。
再说了,杜大雷和他的兄弟能给大宋提供优良的军械,这对于志在天下的赵匡胤来说,十分的重要。而且这段时间五粮液的销售势头非常好,仅仅一个月,就为三司上交了八万多贯的酒税,这可是一笔惊人的收入啊!
大宋一年的税入,现在不过是七八百万贯。如果五粮液照这样售卖下去,估计每年获得百万贯的税收,都是往少了说。
如果把五粮液卖到西北的苦寒地区,估计收入还会成倍的增加的,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啊!
况且他们还有许多新奇的东西,都能卖上大价钱啊!
赵光义很纠结,他估计皇兄肯定会杀了杜大雷,那样却于国于民都没有好处啊!
可是怎样才能给杜大雷脱罪呢?这可不容易办到啊。
进了开封府,赵光义吩咐道:“给他洗洗,换干净的衣服,然后带到何推官那里,本官去那里等着。”
………………………………………………… ……………………………………………………… …………………………………………………………
全聚德后院的一间屋子里,崔道述正在和账房先生,伙计们盘账。
门突然被大力的推开了,王明龙面色凝重的走进来。
“崔公子,杜先生出事了。”
“什么?到底怎么回事?”
崔道述站起来,急切的问道。
王明龙把事情快速的讲了一遍,屋子里的人都惊呆了。
崔道述一拍额头:“真是不省心啊!怕什么就来什么。”
他思忖片刻,马上就提笔开始写信。
写好之后,他把信折好,交给王明龙,然后拉着他走出了屋子。
两人来到院子里,崔道述看看四周无人,然后小声说道:“你把信交给庞旭,让他用信鸽传回家里。然后告诉庞旭,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呆在王家的庄院。尤其要看好李继隆那小子,绝对不能让他进城,明白吗?”
王明龙点头答应下来,崔道述接着说道:
“其它的事情我来办,我不会让老杜受委屈的。如果大宋的官差去抓你们,让庞旭他们千万不要反抗,也不要逃跑,那样会死人的。即使大家都被抓进大牢,我也会想办法把大家都捞出来,让他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绝对不能和大宋的禁军对抗。另外把抓到的四个开封府衙役转移出去,一定要藏好了。他们的家眷那里,我来摆平。”
“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看好大家的。”
崔道述拍拍王明龙的肩膀:“拜托了,你现在就出城吧。不然一会城门就关上了。”
王明龙咧嘴笑了:“您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出去。”
王明龙走了,崔道述在院子里慢慢地踱步,思考着怎样解决这件事情。
………………………………………………… ………………………………………………… …………………………………………………
第二天上午,大宋皇宫文德殿。
赵匡胤坐在书案后面,脸色十分难看。
他在听赵光义的汇报,大殿中坐着几位朝中的重臣,有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普;枢密使李崇矩;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吕余庆;兵部侍郎,参知政事薛居正;知制诰卢多逊;左神武将军,枢密承旨曹彬。
这几人加上同平章事,开封府尹赵光义,就是大宋皇帝的心腹重臣。
“皇兄,昨晚臣弟连夜审问了杜大雷那厮,他对杀害王继勋的罪行供认不讳。据他交代,他埋伏在陈桥驿的官道附近,等王继勋的马车经过时,杀散了押送王继勋的四个开封府衙役,然后经过一番打斗,制服了王继勋。然后就把王继勋捆起来,塞进了马车。他把一些布匹压在王继勋身上,然后混进了城门,来到皇宫门前,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了王继勋。这就是事情的经过。”
赵匡胤皱皱眉头:“光义,我看没那么简单。那四个衙役找到没有?”
赵光义摇摇头:“皇兄,四个衙役失踪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赵匡胤捋捋胡须:“那就对了,杜大雷肯定有帮手,不然不可能顺利的拿下四个衙役和王继勋。我估计很有可能是李继隆那个竖子帮他做下的案子。这些时日,李继隆天天跟杜大雷混在一起,不可能不知道杜大雷要干什么。杜大雷肯定是想一个人扛下所有的罪名,包庇李继隆。你要尽快找到李继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赵光义躬身答应下来,赵匡胤看向赵普:
“则平,你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
赵普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应该按律惩治杜大雷。他在皇宫门前杀人,这是在挑战大宋朝廷的威严,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必须将他明正典刑。”
赵匡胤点点头,又问枢密使李崇矩:
“李卿,你怎么看?”
气度端凝,平时沉默寡言的李崇矩说道:
“陛下,臣认为对杜大雷的处理,一定要慎之又慎。现在汴梁城的百姓,大多都对王继勋十分的痛恨,他们认为杜大雷是可以比肩汉唐时游侠的人物,杀掉王继勋,是为民除害。所以不能轻易的处罚杜大雷,以免激起民愤。”
赵匡胤有些不快,但他知道李崇矩为人端方,不会有什么私心杂念,看来王继勋是犯了众怒了。
秉性敦厚的曹彬开口了:“陛下,杜大雷那伙人能给禁军提供优质的兵器,如果杀了杜大雷,这些兵器肯定就没有了,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吕余庆说道:“陛下,据三司来报,上个月潘楼上缴的五粮液酒税,竟然达到了八万三千七百五十四贯。这还是五粮液刚刚开始销售,只是在汴梁一地的销量。如果在国内铺开售卖,估计每年能获得百万贯的收入。这对朝廷的收支平衡,是很重要的。请陛下深思之。”
在座的重臣大多是才知道五粮液的惊人销量和收入,他们都很震惊。
兵部侍郎,参知政事薛居正问道:“吕侍郎,您没有弄错吧?五粮液有这样惊人的收入?”
“绝对没有弄错,五粮液一经推出,就十分受欢迎。三司派人坐镇潘楼,每天都盯紧了五粮液的售卖情况,他们没有一点机会偷逃纳税。”
………………………………
第四百三十八章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四百三十八章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赵匡胤也感到有些意外,杜大雷这伙人都是什么怪胎啊!他们能给大宋的禁军提供质优价廉的兵器,还有风靡汴梁城的五粮液美酒,全聚德的各种美食,奇书《三国志演义》,还有那些优美的曲子词。
没想到五粮液上缴的酒税,一个月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八万多贯!现在大宋刚刚立国,经过唐末五代近百年的混战,中原地区残破不堪,天下的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而且近年来天灾不断,旱灾,蝗灾,水灾交替,弄得大宋朝廷焦头烂额的。
而且北方的契丹和北汉,对中原虎视眈眈。大宋急需钱财和物资安抚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