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五娘点点头:“那好吧,我会让几个女教师盯着她点。”
“不光是女老师,我去找胡一刀,让这个小滑头也盯着沈玉奴。”
…………………………………… ……………………………… ……………………………………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天气愈发寒冷起来,时间已经进入了腊月,朐山岛的人们更加的忙碌了,没有活干的农夫,基础建设部的工匠们都去了各个作坊帮忙。
由于临近年底,南唐和大宋的商人给各个作坊都下了大量的订单,这些作坊现在每天都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产各种朐山岛独有的商品。
而搞定了吴越国之后,海盐的销量也呈现爆发之势,每天都有运盐船来往于朐山岛,岱山西岛,舟山岛和吴越国的各个沿海城市之间。
腊月初七,魏~宏业带着崔莺儿从琉球回来了,第二天,崔道述也从金陵城返回了朐山岛,随行的还有曹德舜和王明峻。
晚上,七海公司的股东们齐聚会议室,大家一起做年终总结。
这一年七海公司可以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首先是开拓琉球,迁移了八千多人去琉球垦荒,晒盐,建立各个作坊,顺利的在琉球站稳了脚跟。
第二,杜大雷和崔道述去汴梁城和大宋朝廷建立了商贸关系,朐山岛的各种商品在大宋非常受欢迎,并且成功的向大宋出售了一批武器和军需物资。但是因为杜大雷搞出的事情,朐山岛赔给赵匡胤一大笔武器,所以今年七海公司并没有从大宋获利。
第三,南唐方面,朐山岛的各种商品销售十分的火爆,据不完全统计,获利超过了一百万贯。南山铁矿也顺利的投产了,开始向七海公司供应大量的铁矿石。
第四,今年的重头戏,就是对吴越国的战争了。这次战争获得的红利十分的可观,钱财和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差不多有五百多万贯。还逼迫吴越国换了一位国主,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杭州条约》。
当曹德舜和王明峻知道了七海公司在吴越国获利的数字之后,都震惊得长大了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梁大官人撇撇嘴说道:“我说二位,你们摆出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真有点丢脸啊。”
曹德舜苦笑着说道:“梁兄,这,这也太多了吧。我和王兄只是普通的商贾,这样破城灭国的事情,我们能不震惊吗?吴越国虽然在全天下是一个弱国,可是也是带甲十万啊!真没有想到,短短几天就被我们攻破了都城,连国主都被抓住了。”
王明峻问道:“赵先生,现在钱弘俶怎么样了?你们打算如何处置他?”
“我们把钱弘俶和他的家眷,还有吴越国的一批皇亲国戚都送到琉球了。然后让护卫们严加看管,以后就让他们在琉球生活吧。”
那喆提议:“老大,这些人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估计让他们干活是不可能了,我们不能白白耗费粮食养着他们。他们文化水平都很高,可以让他们去教流民和孤儿识字啊,这就叫废物利用。”
“嗯,这个办法好,我们现在就缺文化水平高的教师,吴越国的这些人很合适。”赵子重表态。
“那这些人端着架子,不愿意做教师怎么办?”那喆问道。
“你白痴啊?”杜大雷讥讽道,“这还不容易,不愿意干就饿他们两顿,再不行就关小黑屋,保证他们出来之后,都服服帖帖的。”
大家都纷纷表示,杜大雷的办法十分的有效,估计这些吴越国的皇亲国戚会服软的。
崔道述站起来说道:“各位,据得到的可靠情报,大宋已经开始向荆湖和汉中集结军队,并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估计很快就要动手了。”
大家都很兴奋,魏~宏业一拍桌子:“哈哈,看来我们明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去蜀地捡漏,收集大量的流民了!琉球的建设已经全面的铺开了,我现在就缺人手呢。”
“不错,现在我们钱财和粮食都不缺,运输船队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光各种船只就达到了二百多艘。所以我们有能力沿着长江,从蜀地运输大批的人员。”鲍里斯说道。
王明峻接着说道:“各位,我和曹兄能控制的船队,也差不多有九十多艘。如果这样算,平均一艘船能装七十人的话,我们的船队一次就能运送一万多人。如果按一次来回需要两个月计算,我们全年就能运来将近十万人!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大家都有点发懵,现在七海公司控制的人口,总共才两万七八千,如果明年弄来近十万流民,我们有能力养活这么多人吗?
魏~宏业见大家有疑虑,就出言解释:“各位,我认为没什么问题。首先,我们从吴越国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另外我们又不是一次性运来十万人,每次也就一万多人,应该能应付吧。
现在开发琉球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手不够啊。今年琉球种植了上千亩的玉米和土豆,留够了种子。还有占城稻也种植成功了,这些农作物产量都很惊人,如果明年能获得大量的农业人口,种植这些东西,粮食根本就不是问题。”
“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就定下来,明年尽可能多的往琉球运送人员。”赵子重一锤定音。
崔道述开口说道:“兄长,我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向琉球方面转移。毕竟朐山岛太小了,容纳不下多少人口。琉球才是我们的用武之地啊。”
“不错,今年宏业很辛苦,在琉球打下了很好的根基。明年我们确实应该把工作重心向琉球转移。这样吧,等姜五娘生完孩子之后,我就带人去琉球工作。”赵子重表态。
“老大,我也去。”杜大雷急忙说道。
“还有我,反正我没家没口,在哪里都一样。”鲍里斯无所谓的耸耸肩膀。
“兄长去哪里,我也跟着去。”安大郎说道。
只有那喆和崔道述没有表态。赵子重心里有数,杜大雷是想躲出去,而那喆和崔道述是因为孩子太小的缘故,所以不想去琉球。
“这样吧,我和老魏,还有大雷,鲍里斯去琉球。大郎,那喆,老七留守朐山岛。”赵子重说道。
安大郎问道:“兄长,为什么不让我去?”
“你留在这里,主要的任务是训练护卫队,保证朐山岛的绝对安全。这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兄弟之中,除了你没有人可以完成。”
安大郎很高兴:“那行吧,我就留在朐山岛。我保证守护好这里。兄长你放心吧。”
赵子重点点头:“就这样决定了,那喆和老七的任务,就是继续开拓七海公司在大陆的市场。你们商务部要做好明年的计划,我们的目标是尽力开拓吴越国,南唐,大宋的市场。你们还要配合曹先生和王先生在荆湖地区的行动。”
那喆和崔道述答应下来,魏~宏业说道:“各位,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琉球发现了石炭矿,现在就需要人手去开采石炭。这对我们的钢铁工业十分的重要,你们都想想,怎样尽快解决人手缺口问题啊?”
杜大雷眼珠一转:“嘿嘿,老魏,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用粮食,布匹,食盐作为报酬,雇佣琉球的土著去煤矿干活。这样不就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了么?”
魏~宏业很高兴:“哈哈,大雷的办法很不错。你小子脑子确实好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
第四百六十四章 灭蜀之战
第四百六十四章 灭蜀之战
大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十九
赵匡胤昭告天下,发兵5万,分两路攻蜀:令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管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3万出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令刘光义为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2万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江而上。两路分进合击,直指成~都。
其实在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消灭了南平、武平后,控制了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使后蜀东北两面处在大宋的瞰制之下,取得了溯江入蜀的有利条件。
于是积极筹划攻蜀。后蜀是后唐末期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孟知祥所建。据有四川、汉中共45州,建都成~都。其后孟昶继立,君臣奢侈,政治腐朽。
乾德元年(963年)四月,赵匡胤任命张晖为凤州团练使兼西面行营巡检壕寨使,令其详细勘察;川陕地形,以备由陆路攻蜀;加紧在开封城南朱明门外凿池引蔡水,造楼船百艘,训练水军号“水虎捷”,以备由水路溯江入蜀;命诸州造轻车,以供山地输送之用;设西南面转运使,作攻战的物资准备。
这时,后蜀主孟昶闻宋欲兴师,感到了宋军的威胁。宰相李昊建议孟昶向大宋纳贡,以求偏安自保。但掌握军政大权的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则劝孟昶先发制人,不可坐而待毙。
孟昶决计严兵拒守,以抗宋军。当时,大宋东临三峡,北控陇右和秦岭各隘,但后蜀前方所能依恃的要地,尚有长江三峡和米仓山等。于是,后蜀一方面派兵东屯三峡,并在涪(今四川涪陵)、泸(今四川泸州市)、戎(今四川宜宾市东)等州扩充水军,以为后援。
另一方面派人约北汉同时举兵,准备联合攻宋。乾德二年(964年)十月,孟昶派大程官孙遇、军校赵彦韬等出使北汉,约其南下联合攻宋,并预定蜀军出黄花(今陕西凤县东北)、子午谷(今陕西西安南),与北汉夹击宋军,夺取关中。但是赵彦韬中途叛蜀投宋,并向赵匡胤密报了后蜀实情,并绘呈后蜀的山川形势和兵力分布图。赵匡胤正欲伺机攻蜀,得到后蜀约北汉攻宋的密书后,高兴地说:“吾出师有名矣!”
孟昶得知宋师来攻,命王昭远为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王、赵率兵约3万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等关隘;韩、李率部数万驻守兴元(今陕西汉中),加强北面防御;东面仍由昭武节度使高颜俦等扼守夔州(今四川奉节)。
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中,北路宋军攻入蜀境,所向皆捷,连拔兴州(今陕西略阳)外围各要点。
十二月十九日击败蜀军2000人,进克兴州,得军粮40余万斛。蜀兴州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今陕西勉县西);蜀军招讨使韩保正闻兴州失守,放弃兴元,移师西县(今勉县西)。
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先锋军进攻西县,韩保正懦怯不敢迎战,派兵数万依山背城,结阵自固,被史延德击退,宋军又获粮30余万斛。于是崔彦进、史延德与马军都监康延泽等率部乘胜追击,俘韩保正、李进,越过三泉(今陕西勉西南约百里),直抵嘉川(今四川广元东北50里),虏杀甚众。
韩、李余部为阻宋军南进,烧绝栈道,退保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北)。时蜀将王昭远、赵崇韬率军屯驻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及以北的大、小漫天寨(分别在利州城北25里、40里)诸要点,立寨而守。
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形势险峻,是入蜀的咽喉之要路。因栈道断绝,宋军被阻,难以直进。王全斌遂率主力由喜川东南的罗川小路迂回南进,由副都部署崔彦进率军一部,赶修栈道,进克小漫天寨,然后会攻利州。
宋军如计而行,破小漫天寨,蜀军退保大漫天寨。不数日,王、崔两部会师于深渡(大、小漫天寨之间嘉陵江渡口),并夺占桥梁。旋又分兵3部夹攻大漫天寨。蜀军集中精锐奋力抵抗,但被宋军击溃。宋军乘胜拔取蜀军各寨,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
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堵截宋军,三战皆败,宋军追至利州北。王昭远等弃城渡江退保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撤退时焚断浮梁。宋军于十二月三十占领利州,获军粱80万斛。宋军连得大批粮食,避免远途转漕,颇得因粮于敌之利。
东路宋军的进展也很顺利。十二月下旬刘光义等攻入巫峡,连破数寨,共歼蜀水、步军1。2万余人,杀其将南光海,擒其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夺得战船200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
夔州为巴东之咽喉,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防御甚严。刘光义军进抵夔州锁江浮梁30里处,按照赵匡胤“切勿以舟师争战,当先遣步骑潜击”两岸蜀军的预定方案,遂舍舟登岸,击败两岸守军,夺取浮梁。接着牵舟而七,进兵至白帝城(即夔州州治)西。
蜀宁江(治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北军(指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待之。”但监军武守谦认为敌至城下,不能避战,必须出击。十二月二十六日,武守谦独自行动,率所部1000余人出战,大败而归。宋军路踪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不胜,愤愧自杀。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遂(今四川万县市、开县、忠县、遂宁)等州,打开了由长江入蜀的大门。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蜀主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玄喆为元帅,率兵万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时宋军北路军自利州直趋剑门,进占益光(今四川昭化)。
宋军见剑门险峻,有人提出以大军由剑门东南的来苏小路进军,绕至剑门之南,断其后路。康延泽分析当时情况,认为蜀军数战数败,士气低落,可急攻而下,主帅不宜自率大军行狭径作此迂远进攻。
于是,王全斌知剑门天险,不易强攻,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精锐从正面进攻剑门。蜀守军一部见宋军由小路往来苏,弃寨而逃;王昭远也处置失当,仅以偏将防守剑门天险,自率大军退守汉源坡(今剑门东)。
宋军乘势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趋汉源坡。蜀将赵崇韬布阵迎战,而王昭远惊惧,战守无方,竟“据胡床(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不能起”。未经激战,宋军即击败蜀军,残其万余人,擒俘都统王昭远,乘胜占领剑州(今四川剑阁)。
蜀太子元喆进至绵州(今四川绵阳东),听到剑门已失,仓皇逃回成~都。正月初,北路宋军直逼成都城下,接着东路也续至。正月初七,孟昶见大势已去,举城降,后蜀亡。
………………………………… ……………………………………… ………………………………
乾德三年正月十四(公元965年)
大宋皇宫文德殿一派欢腾,今天早上,蜀地传来的军报直达宫中,孟昶出降,大宋的军队进入了成~都,后蜀灭亡了。
赵匡胤喜气洋洋的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贺,并下诏书赏赐了有功的将士。
散朝后,赵匡胤留下了赵普和赵光义。
赵匡胤黑黝黝的脸上满是喜气,他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文书,然后递给了左边的赵普。
“则平,这有一份密报,你和光义都看看。”
赵普接过来,很快就看完了。他面无表情的把文书递给赵光义。
赵光义看过之后,小心翼翼的看看赵匡胤,然后说道:
“陛下,曹彬密报上说,这次灭蜀如此顺利,除了方略得当,三军将士用命之外,七海公司的军械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说神臂弓和战刀在战阵中是无双的利器,后蜀的军士根本就无法抵挡。而七海公司的甲胄也十分的精良,使许多士卒都保住了性命。看来这个七海公司确实不能小觑啊。”
赵匡胤捋捋浓密的胡须说道:“光义,你可能不知道。早在几个月之前,这个七海公司就派战船去了沙门岛,劫走了杜大雷和李继隆。”
“啊?竟有此事?”赵光义很震惊,“他们竟然有如此实力?他们的舟船能抵达沙门岛?还能秘密的劫人?”
赵匡胤点点头:“不仅如此,这些人还做出了一件更惊人的事情。则平,你来说吧。”
赵普慢条斯理的说道:“光义,这些人回去之后,不知怎么就和吴越国的水师发生了冲突。他们开始因为船少,吃了一些小亏。
然后七海公司的战船就倾巢而出,沿着钱塘江往杭州城进攻,火烧了杭州城外的吴越国的水师大营。”
………………………………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昭告天下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昭告天下
赵光义十分震惊,“这,这可能吗?这些人竟然敢明目张胆的火烧吴越国的水师大营?他们真是胆大包天啊!”
赵普哼了一声:“光义,不仅于此,七海公司在火烧吴越国的水师大营之后,马上就向杭州城展开了进攻。
他们的军队在杭州城外登岸之后,一举击溃了吴越国大将沈承礼率领的五千多大军,然后就开始强攻杭州城的城门。
这些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在光天化日之下,据当地人说是召唤出来了天雷。在几声巨响之后,杭州城的城门完全垮塌下来,变成了一片废墟。
然后七海公司的军队就攻入杭州城,并直接杀进了皇宫,擒获了国主钱弘俶。”
“嗬,嗬,”赵光义长大了嘴巴,“这可能吗?他们有这样的实力?竟然能攻破杭州城?”
赵匡胤叹息一声:“哎,光义,某也没想到啊,这个什么七海公司居然如此厉害。他们只出动了两千多人,就能破城灭国,连钱弘俶都被抓住了。早知如此,就不应该轻易的放过杜大雷那厮。”
赵光义最近一直在忙着制定律法的事情,对南方的形势一点都不了解。
“则平兄,吴越国灭国,这绝对是轰动天下的大事啊,怎么我一点都没有听说呢?”
“光义,你不知道也不足为奇,七海公司攻占杭州城,抓住钱弘俶之后,就立即派人去接触明州刺史钱弘亿。
不知道他们许诺给了钱弘亿什么好处,很快他们就说服了钱弘亿,为钱弘亿举行了登基大典。
钱弘亿即位之后,吴越国就爆发了内部战争,钱弘信纠集了几万人马,对杭州城展开了攻击。
现在钱弘亿任命沈承礼为杭州城守将,拼命的抵抗住了钱弘信的进攻。
由于战乱的原因,从吴越国到我们大宋的商路已经断绝,所以江南的消息一直没有传到汴梁城来,所以你不知道也很平常。”
赵光义觉得事情很荒谬,七海公司这些人,确实胆子够大的。杜大雷这厮,在汴梁城时就敢当众杀了大宋的高级武官,皇帝的小舅子李继勋。
他们又攻破沙门岛,劫走了十几个犯人。这绝对是藐视大宋的威严,不能轻易的饶恕他们。
后来七海公司竟然灭了吴越国,还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上去,这真是是可忍熟不可忍啊!
吴越国是大宋的属国,一直对大宋称臣纳贡,并且钱弘俶是大宋册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现在钱弘俶被七海公司抓了,又给吴越国换了一位国主,这不是公然打大宋的脸吗?
赵光义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愤愤不平的说道:“陛下,这个七海公司一定要严惩!不然我们大宋就会颜面丧尽了!”
“哼,二弟,你以为我不想收拾这个七海公司吗?但是消息传来的时候,正是我们的大军马上要向蜀地开拔的时候。对后蜀的行动,我们已经筹划了多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现在我们顺利的平定了蜀地,是应该好好筹划一下,怎样收拾这个七海公司了。”
赵匡胤目光看向赵普,赵普心领神会,马上开口说道:
“陛下,据潜伏在江南的探子传来的情报,这个七海公司是在两年前突然出现在明州的。他们的首领一共是七个人,其中五个人是一伙从海外归来的商贾。
他们到达明州之后,就认识了明州当地大户崔家的家主崔道述。后来他们五人,加上崔道述的护卫头领安大郎,七个人就结为了异性兄弟。”
“哦?这个安大郎是什么人?他有何过人之处?能和这些人结拜?”赵匡胤问道。
“陛下,这个安大郎据我们了解,是个很厉害的战将。有人说他少年从军,加入了北汉的军队。后来他一直在军中厮混,积功成为了营指挥使。大约在五年前,他触怒了北汉的军中大将,就逃离了军营,辗转来到了江南。被崔道述礼聘为家中的护卫头领。
这次七海公司的军队能攻破杭州城,主要的领兵将领就是这个安大郎。据说他马战,步战皆精,而且射艺也十分出众。探子说军中都称他为‘教官’,好像七海公司的军队,都是他训练出来的。”
赵匡胤眉头紧锁:“看来这个名声不显的安大郎,也是个厉害人物啊!则平,你接着说吧。”
“陛下,据说这七人结拜之后,崔道述就说服了明州刺史钱弘亿,把明州外海的一座小岛,划给了这个七海公司。然后这七人就开始在海岛上收集流民,开垦农田,建立作坊,组建军队。经过两年时间,他们就势力大增,一举攻破了杭州城。”
赵匡胤眼神渐渐变得锐利:“某有一种预感,如果我们不能遏制这个七海公司,将来绝对会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这些人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发展出了能灭国的庞大实力,确实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