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王收集公司-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杵贰O衷谕寥撕臀颐枪叵盗己茫簧偻寥嘶乖谖颐堑淖鞣焕锎蚬ふ跚亍!

    大家纷纷坐下,年轻人很快就端上来一个大陶盆,里面是满满的冒着热气的大块鹿肉。

    看着油汪汪的鹿肉,大家不禁食指大动。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夹起鹿肉就吃起来。

    田老板又端上来几样小菜,然后就给大家倒上了酒。

    杜大雷闻闻清澈如水的白酒,品尝了一口,“这是用大米酿的吧?估计有五十度左右,不错,很不错。”

    魏~宏业打趣道:“你小子属狗的啊,鼻子很灵,嘴巴也挺刁啊。连多少度酒都能喝出来?”

    “那是,当年我可是号称‘酒井’的资深酒蒙子啊,这肯定是大米酒,应该有五十度左右。泰钦和尚,我说的对不对?”

    泰钦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是大米酒,不过你说的五十度是什么意思?”

    杜大雷开始胡咧咧:“五十度就是说这酒度数很高,度数越高代表着酒就越烈,我还喝过七十度的白酒呢。那酒喝下去,就像喝了一团火一样,老子的胃都差点烧破了。”

    赵子重没搭理自吹自擂的杜大雷,他问魏~宏业:

    “我听说去年占城稻的收成不错?这白酒是用占城稻酿的吗?”

    “是啊,去年占城稻种了两季,除了留的种子之外,我们把口粮留够之后,其它的都拿去酿酒了。怎么样,这酒口感还不错吧。”

    杜大雷插话道:“那是相当的不错啊,老魏,这酒要是拿到汴梁城去卖,估计一斤就能卖到十贯以上。”

    大家都吓了一跳,这酒能卖十贯?也太夸张了吧?

    杜大雷斜眼看着高衙内:“怎么,你个吃货,你不相信老子的话啊?”

    高衙内吃力的把嘴里的鹿肉咽下去,然后说道:“老杜,你也太能吹了吧?这酒是不错,可也不能卖上十贯一斤啊?”

    “说你傻你就流鼻涕,这酒从江南运到汴梁城,光运费就是一大笔钱。沿途还要交各种税,又是一笔开销。到了汴梁城之后,还要给大宋朝廷交二成的酒税。而且卖酒的正店和脚店还要赚钱呐。这酒的产量还不高,物以稀为贵,你说卖十贯一斤贵吗?”

    高衙内想想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还真不贵啊。看样子大宋的土包子们,还真爱喝烈酒啊,多贵的价钱都能接受。”

    “大宋的土包子算什么,你还没见过契丹的土鳖呢。那些酒鬼见到烈酒就走不动了,什么好马啦,珍贵的裘皮啦,名贵的药材啦,还有珍珠、玉石什么的,都拿去换酒喝了,那才叫一掷千金呢。”杜大雷有些艳羡的说道。

    高衙内眼珠一转:“那崔道述他们家可是发财了啊,他们崔家的商队,每年都往北边卖大量的烈酒。老杜,你说我家要是也经营烈酒的生意,你看能成不?”

    杜大雷乐了:“怎么,你想从我兄弟崔道述碗里抢食吃啊?估计你小子肯定没戏。”

    高衙内有些急了:“别啊,老杜,天下这么大,崔道述肯定不能把所有的烈酒生意都包了啊。我家可以避开崔道述的地盘,往其它地方卖酒啊。比如说南汉啦,荆湖啦,蜀地之类的地方,他崔家的生意还没有做到那些地方呢。”
………………………………

第四百八十二章  虎蹲炮

    第四百八十二章  虎蹲炮

    第二天上午,众人在魏~宏业的带领下,来到了山谷中的靶场,十几个工匠已经等候多时了。

    地上摆放着三门大小不一的火炮,黑黝黝的炮身在阳光下反射着幽暗的光芒。

    “这就是虎蹲炮?看起来不大啊?”杜大雷问道。

    “这三门跑就是虎蹲炮,长度分别是四十厘米,五十厘米,六十厘米,口径都一样,直径为七十毫米。”魏~宏业解释道。

    大家都围拢在三门火炮周围,仔细的观察着。

    这三门炮长度不一;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

    魏~宏业接着说道:“这三门虎蹲炮是用精炼的好钢铸造而成,重量很轻,分别是三十八斤,五十二斤,六十五斤。这样很便于士兵携带。

    为了便于射击,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虎蹲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需要火力机动性的战斗地域。

    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轰击敌人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疯狂的攻势。”

    “这不就是大号的*吗?”杜大雷问道。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虎蹲炮的威力可比*大多了。如果用来轰击敌人密集队形,估计一炮就能干掉几十人。”魏~宏业笑着说道。

    “嘶。。。。。。”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泰钦和尚,梁大官人,高衙内都惊讶不已。

    赵子重抚摸着黑黝黝的炮身,“如果这虎蹲炮和火绳枪组成混合编队,在野战中就无敌了。就是面对契丹铁骑的冲击,估计也能支撑下去。老魏,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出了这样的大杀器。”

    魏~宏业微微一笑:“这都不算什么,其实铸造火炮比做火绳枪还简单一些。如果钢铁产量跟得上去,一个月铸造几十门火炮都没有问题。”

    高衙内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魏先生,能不能让我们看看这火炮发射啊?”

    “没问题,等会给你们看一场好戏。”

    魏~宏业让大家散开,便于工匠们给火炮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高衙内兴奋的拉着杜大雷,跑到旁边问东问西,搞的杜大雷头都大了几圈。

    又过了一会,有几辆牛车走进了山谷。然后就传来鸡鸭的鸣叫和山羊、肥猪的叫声。

    杜大雷乐了:“看来老魏是想做活体实验啊,弄来这么多鸡鸭和活猪、活羊。”

    高衙内有些不明白:“什么是活体实验?弄这些鸡鸭和猪羊来做什么?难道要在这里烧烤?”

    “笨蛋,烧什么烤啊,老魏是想用大炮轰击这些鸡鸭和猪羊,让大家看看这大炮的威力。”

    高衙内这才明白过来,眼中冒出兴奋的火花。

    “哈哈,还有这样的热闹可瞧啊,这次来流求真是太对了!魏先生真是知我心啊!”

    杜大雷鄙夷的看着高衙内,“你说二哥知你心?难道你是个死玻璃?真恶心人,你以后离我远一点。”

    “玻璃是什么?为啥让我离你远一点?”高衙内又不明白了。

    杜大雷马上远离了这个二货,帮助工匠们把鸡鸭和活猪、活羊从牛车上面抬下来。

    工匠们把鸡鸭先绑住腿脚,然后用绳索绑在木质的靶子上面。然后又把捆好四蹄的两头大肥猪抬下牛车,放在靶子前面。

    最后把五只活羊抱下来,捆在靶子上。

    鸡鸭拼命的扑腾着,活羊在“咩咩”的叫唤,肥猪在地上挣扎嚎叫。

    工匠们把一门长度五十厘米的虎蹲炮抬出来,然后放在地上。他们把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用大铁钉将虎蹲炮的后部固定于地面;然后就开始添加弹药。

    先装进去用丝绸包裹的*,然后往炮口里塞进去5钱重的小石子100枚左右,最后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石弹压顶。

    工匠们都纷纷退开了,赵子重和魏~宏业也带着大家退到了三十多米外。

    一个工匠用铁钎捅进火门,然后把引线塞进了*包。他从旁边取来火把,然后就点燃了引线。

    他快速的跑开了,过了几秒钟,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中,虎蹲炮的炮口冒出一股白烟。

    高衙内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张大了嘴巴,傻呆呆的看着远处。

    还有几只没死的鸡鸭在乱蹦乱跳,几只山羊已经倒下了,地上的肥猪也没有了动静。

    杜大雷“嗖”的一声冲出去,快速的跑向了靶子。

    他跑到靶子周围一看,地上满是动物的血液,两头肥猪,五只山羊的身上都有几个血洞,在流淌着鲜血。

    大部分鸡鸭都被轰死了,有几只被炮子打的稀烂,只有三只鸡鸭活了下来,在不停的扑腾着。

    “哇塞,这虎蹲炮的威力太尼玛凶残了!”

    杜大雷回头大叫,众人都跑过来,大家都震惊的看着这血腥的场面。

    梁大官人咽了口唾沫,“小赵,这就是火炮的威力?真是太吓人了!”

    赵子重用手指戳戳地上的肥猪,“是啊,这就是*的威力。这火枪和火炮一出,世上就没有能威胁我们的势力了。”

    泰钦把杜大雷拉到一边,小声问道:“杜施主,你给我讲讲,这虎蹲炮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杜大雷看四周没人,也小声说道:“ 四百年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开国时期,军队就装备了大量火器,在扫平群雄、北伐蒙元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洪武十三年规定,凡军一百户,要有火铳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枪手四十名。其中,装备火器的火铳手占了编制的百分之十。

    到了明成祖朱棣,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执政时期,更组建了世界最早的,专门装备火器的新兵种——神机营。这比欧洲在16世纪初西班牙创建的火枪兵,要早一百年左右。神机营刚组建,就与游牧在蒙古草原的鞑靼、瓦剌骑兵进行生死博斗,凭着火力优势,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明代统治者重视火器,不断在军队中推广各种火器。在明成化年间,使用火器的军人,在军队编制中的比例,从明初的百分之十发展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明军中有的步兵营,使用火器的军人竟占了编制的百分之五十。这类步兵营就驻扎在蓟北长城一带,领导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戚继光。

    生于五百多年后的戚继光,山东人氏,出身将门,考中武举,开始了戎马生涯。当时,沿海地区不断受到倭寇的搔扰,戚继光先后支持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海防,取得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的胜利,建成了一支战无不胜的‘戚家军’。后来,戚继光又移师长城,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等镇,防御经常南下抢掠的蒙古贵族,维护疆土安宁。

    明代前期,明军装备的火器主要是国产货,有手铳、碗口炮等,明代中后期,有很多先进的火器从外国传入,并大规模装备明军。例如戚继光的军队中装备的火器主要有无敌大将军、佛朗机、鸟铳等。其中,佛朗机这种火器产于欧洲,明人仿制出多种型号,无敌大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虎蹲炮是为了弥补一些外国火器的缺点而创造的炮,可算为国产火器争了光。最初,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时,发现鸟铳与佛朗机在使用时并不如意,‘鸟铳虽准而力小,难御大队,难守险阻,难张威武’,‘佛朗机更重,更难于杠行’,由此计划要创造一种比鸟铳力大,能防御大队敌人的火器,这就是著名的‘虎蹲炮’。这种炮‘比鸟铳,一可当百’;比佛朗机更轻,更便于携带,野战时机动性强,防御则可控扼险隘。

    戚继光把旧炮,比如碗口炮、毒虎大炮改造成了新炮就是虎蹲炮了。

    ‘碗口炮’腹小口大,长度短装药少,炮子重,发出无力,不堪用。所以戚继光把不堪用的碗口炮改制成了虎蹲炮。

    还有‘毒虎大炮’,粗恶不堪打放,须置于军马营垒数十步外。今加以新法,名为‘虎蹲’,即于行内可发。所谓的加以新法,就是给炮加上爪钉,前后箍等物,使火炮更加堪用。

    这就是虎蹲炮的来历,和尚,你可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泰钦严肃的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这时,高衙内从地上爬起来,晃晃悠悠的跑到了杜大雷身边。

    “老杜,这火炮太吓人了。你能不能和赵先生,还有魏先生说说,让我也放几炮玩玩?”

    “你脑子是不是秀逗了?就你刚才那熊样,都吓的差点尿了裤子,也想放炮?你真是个大逗逼!”杜大雷讥讽道。
………………………………

第四百八十三章  薛居正

    第四百八十三章  薛居正

    整整用了一上午时间,魏~宏业带着工匠们反复实验了三门虎蹲炮,每门炮都发射了十几次,都没有出现炸膛,也没有炮身出现裂纹。

    大家都很满意,连梁大官人和高衙内都去点了几炮,过足了放炮的瘾头。

    赵子重问道:“老魏,我看这些虎蹲炮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能不能大量的生产啊?”

    “现在工匠们铸造大炮还不是很熟练,制造工艺还要进一步的规范,所以要大规模的制造,还需要一段时间。”

    赵子重笑着说道:“不急,不急,反正现在大宋的水师被我们打败了,陈洪进被吓破了胆子。南唐和吴越国也不敢招惹我们,而钱弘信的叛军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现在我们周边没有了敌人的威胁,所以我们可以慢一些,稳妥的发展下去。”

    魏~宏业说道:“嘿嘿,估计赵匡胤现在肯定很郁闷,蜀地出了很大的乱子,全师雄的叛军声势浩大,足够大宋焦头烂额一段时间了。所以赵匡胤现在根本就没有功夫对付我们。等我们生产出足够的大炮,然后装上我们的战船,这东海海面上就没有人能招惹我们了。”

    赵子重:“这虎蹲炮不太适合装到战船上面,威力有点小啊。”

    “这虎蹲炮就是给工匠们练练手,以后我们会制造更大的火炮,由易到难嘛。”

    赵子重想想:“可以这样,你先弄些虎蹲炮出来,我们在朐山岛,岱山岛,还有舟山岛上面的要地,多修建一些炮楼和碉堡,然后把虎蹲炮装进去,那样我们的防守就固若金汤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魏~宏业很兴奋:“老赵,你这想法很不错,我先制作出一批虎蹲炮,让工匠们尽快的熟悉火炮的制造工艺,然后再铸造更大的火炮,到时工匠们就会轻松许多了。”

    赵子重又问:“那你还需要什么不?这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哎,前些日子你们一直在打仗,影响了物资的运输。现在我这里就是缺铁矿石,石灰石等原材料。”

    “这些都好解决,我们又俘获了几十艘大宋和南唐的船只,我们运输船队的规模又扩大了,只要招募到足够的水手。运输问题很好解决。”

    这时,玩的很嗨的梁大官人和高衙内笑呵呵的走过来,

    “小赵,小魏,玩了一上午,我们又累又饿,要是没有什么事,我们赶紧去吃饭吧。”梁大官人摸摸肚子说道。

    “好好,我们马上去吃饭。”

    …………………………………………    ……………………………………   ……………………………………

    与此同时,一位身姿挺拔,容貌俊伟的中年人下了船,走上了朐山岛东部的码头。

    这中年人身高大约一米七五左右,下颌留着浓密的胡须,双目如电,顾盼间威势十足。

    他就是大宋的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参知政事薛居正。这次来到朐山岛,就是和七海公司进行谈判的。

    他从汴梁城出发,取道南唐,在南唐派出的官员带领下,从海路来到了朐山岛。

    鲍里斯和那喆站在码头上,看着薛居正带着十几个属官和随从走过来。他身边是南唐的年轻军官,出身皇族的李仲言。

    薛居正打量着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鲍里斯,心里很疑惑。看样子这人是西域胡人,怎么混进这些海匪之中了呢?

    李仲言急忙给薛居正介绍:“薛侍郎,这位先生是七海公司的首领之一,鲍里斯先生。他旁边这位是那喆先生,也是七海公司的首领。”

    鲍里斯和那喆对薛居正拱拱手,“欢迎薛先生来朐山岛做客,请跟我们走吧。”

    薛居正也叉手为礼,嘴里客套了几句。

    鲍里斯和那喆转身就走,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李仲言无奈的摇摇头,和前来迎接的商务部人员攀谈起来。

    过了一会,商务部的几个工作人员就带着大宋的使团,往营地走去。

    到达营地之后,把大宋的使团安排进了几间僻静的木屋,这几个商务部的人就走了,让大宋的使团人员先休息。

    傍晚时分,李继隆带着曹彬来到了薛居正的木屋外面。

    听到随从的通报,薛居正走出木屋,他看到了气色还不错,衣饰整洁的曹彬。他也不像个囚徒啊!

    曹彬看到薛居正疑惑的眼神,苦笑着说道:

    “薛侍郎,我明白你的心思。人家根本就没把我当作囚徒。我到了这里之后,跟李继隆这小子住在一起,每天都可以在岛上自由的活动,没人管我去哪里。除了几处机密重地之外,我已经把全岛都走遍了。现在我每天都去书院听课,真是大涨见识啊。”

    薛居正看看曹彬,再看看笑嘻嘻的李继隆,心里的疑惑更甚。

    薛居正把曹彬和李继隆让进了木屋,然后坐下来。

    “曹将军,陛下派我来这里出使,就是想知道你死否还活着。现在见到你,本官很高兴。陛下临行前交代过,如果你无恙就要把你带回去,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曹彬很感动:“多谢陛下的隆恩,曹彬一介败军之将,让陛下如此挂念,真是惭愧至极。”

    薛居正摆摆手:“曹将军,客套的话就不必说了。你还是给本官说说这里的情况吧,等明天和海匪谈判时,我们也能知己知彼啊。”

    曹彬清清嗓子:“事情是这样的。。。。。。”

    …………………………………    ……………………………………………  ………………………………………

    曹彬和薛居正交谈时,鲍里斯,安大郎,那喆,崔道述也凑到了一起,研究和大宋使团谈判的事情。

    “薛居正,字子平,今年四十三岁,开封浚仪人。父薛仁谦,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后晋天福中,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遂凝兄遂清领邦计,奏署盐铁判官。开运初,改度支推官。宰相李崧领盐铁,又奏署推官,加大理寺直,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府尹,奏署判官。

    后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

    后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并留守三司,俄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以本官参知政事。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

    崔道述放下手中的小册子,“这些就是商务部的调查人员收集的情报,薛居正才能突出,是大宋少有的能臣,看来我们要面对的谈判对手很强大啊。”

    那喆说道:“老七,你手下的间谍很厉害啊,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薛居正的底细都摸清楚了,确实不简单。”

    崔道述笑了:“三哥,薛居正从汴梁城出发的时候,我就收到了来自于汴梁城的鸽信。我们在汴梁城的商铺里可有不少搞情报的好手,这都没什么。”

    安大郎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我们打败了大宋的水师,连主将曹彬都被我们俘虏了,大宋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鲍里斯也说道:“大宋现在肯定是焦头烂额,蜀地烽烟四起,全师雄的叛军把蜀地弄的一团糟,赵匡胤绝对没有心思对付我们。我估计他让薛居正来谈判,一是想把曹彬弄回去;二是想从我们这里捞点好处,他肯定是想从我们这里弄一批武器和军需物资回去,毕竟平定蜀地的叛乱,需要这些东西。”

    那喆问道:“老七,大宋朝廷还有钱吗?他们不是想空手套白狼吧。”

    崔道述冷笑一声:“大宋这次从蜀地可捞了一大笔钱,据说他们把后蜀几十年的积蓄都运回了汴梁城。他们肯定不缺钱。”

    那喆眼睛亮了:“那我们可要好好的敲敲大宋的竹杠了,让他们割地赔款,赔偿我们的损失。嗯就让大宋把扬州割让给我们吧,然后再赔我们几百万贯。”

    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