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客栈,走了十多分钟,来到了一片面积很大的宅院。这里的建筑都古朴沧桑,看去朴实无华,没有一点暴发户的味道。
崔道述暗暗点头,看来曹德舜的家族传承很不错,没有嚣张跋扈的传统,应该可以托付大事。
曹德舜把崔道述带来的人安排到几间偏房,然后请他去正堂赴宴。翟小山让护卫们都不要喝酒,紧紧跟着崔道述。
曹德舜摇摇头说道:“小兄弟,你也太谨慎了吧?我家又不是龙潭虎穴,你至于这样防备我们吗?”
翟小山抿紧了嘴唇,是不说话。
崔道述笑着说道:“曹兄不要见怪,他是个死心眼,我对他是无可奈何啊!他只知道遵守我兄长的命令,其他事情一律不理会。”
曹德舜下打量着翟小山,“这位小兄弟长得很瘦弱,却是意志坚定,忠心护主之人,真是难得啊!”
大家进了正堂,里面已经摆好了二十多张几案,后面都放着一个蒲团。曹德舜是遵照唐朝时的礼仪,每人一张几案,实行分餐制度。
曹德舜请崔道述坐下,然后自己坐了主位。翟小山跪坐在崔道述身后,警惕的看着四周。
曹德舜让大家都坐下,一一给崔道述介绍。他们都是曹家的重要人物,还有几个掌柜之流。
这时,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向曹德舜施礼,“父亲,我来晚了,请您责罚。”
曹德舜点点头,对崔道述说道:“崔贤弟,这是我的长子,名叫曹用贤,你们认识一下。”
崔道述站起来,拱手为礼。他仔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曹用贤身材等,有些清瘦,长得眉清目秀,质彬彬,和浓眉大眼的曹德舜不太相像,应该是像他的母亲。
曹德舜也站起来,对儿子说道:“这位是明州崔家的家主,你叫崔叔父吧。”
崔道述急忙说道:“曹兄,这可使不得。我也没用贤大几岁,万万不能做他的长辈啊!”
曹德舜也是洒脱之人,他想想说道:“那犬子高攀了,我们各论各的,你们兄弟相称吧。”
两人正式见礼,曹用贤称他为兄。两人面对面坐下,交谈起来。曹用贤今年二十一岁,现在金陵院学习经史,准备参加科考。
他好的问道:“崔兄,我拜读过从你家流传出来的三首曲子词,我十分钦佩,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那首‘望海潮’,可以说是千古绝唱啊!有人说是道士写的,我根本不相信。那种气韵风度,绝对是饱读诗的人才能做出来。我真想拜见作者,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
曹用贤期盼的看着崔道述,露出热切的神情。崔道述暗笑,你肯定见不到作者了,柳永还有几十年才出生呢。
崔道述摇摇头说道:“这首‘望海潮’,是我的结义兄长,偶然得到的,他们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其实我也很好,不知道作者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真令人心向往之。”
曹用贤拍案叹息道:“哎~,可惜不能得见啊!现在金陵的青楼楚馆,都在传唱‘望海潮’,民间的百姓也跟着学唱。据说现在江南地区,凡是有井水处,皆能听到唱‘望海潮’的歌声。”
其他人都跟着附和,许多人都恭维着崔道述,说崔家的‘拍卖会’,绝对是大手笔,整个南唐无人不知。
曹德舜看看天渐渐黑了,命仆役点起蜡烛。然后让人开席。一时间,美貌的侍女穿梭席间,摆了许多菜肴。几案面珍馐罗列,都是难得一见的山珍海味。
侍女给崔道述斟了一杯酒,双手举到他的唇边,笑着劝酒。翟小山从后面伸出手,抢过酒杯,一饮而尽。
曹家的人目瞪口呆,都在想,这个护卫也忒大胆了,崔家家主的脸面都丢尽了。
崔道述无奈的说道:“抱歉了,大家不要惊,出门在外,我还真得听他的。这是我结义兄长交代过的,他可不敢违背。”
大家都说无妨,一起向崔道述敬酒。翟小山亲自倒了一杯酒,递给崔道述。
崔道述接过来,遥敬崔家众人,然后姿态优雅的喝下去。
翟小山拿起筷子,每一盘菜都夹了一点,慢慢的尝着。过了一会,他对崔道述点点头,坐到了后面。
曹德舜笑吟吟的看着,大声吩咐道:“来人,给这位小兄弟摆几案,放在家主身后,给他菜。”
仆役拿来了几案,摆在崔道述后面,又摆了菜肴。
翟小山向曹德舜躬身施礼,然后 坐下来,也不客气,小口的吃起来。
曹德舜笑着说道:“这位小兄弟,有点汉之樊哙的风采啊!来人,给他酒。”
崔道述急忙说道:“曹兄,不用麻烦了。他不会喝的,如果他喝了,回去后,会被赶出崔家。”
曹德舜也不勉强翟小山喝酒了,他开始调动气氛,频频举杯,向大家敬酒,场面十分热烈。
酒过三巡,曹家的歌姬进来献艺,唱了七八首曲子词,都是江南流行的曲调,其有从崔家流传出来的三首词。
歌姬的唱功非凡,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到了深夜。许多人喝高了,开始放浪形骸起来。有人脱了衣服,赤身高歌,也有人和歌姬、侍女调笑起来。
崔道述看到这场面,不觉想到,真和后世的夜总会差不多啊!区别是,不用给小费罢了。
曹德舜已经醉倒了,躺下呼呼大睡起来。曹用贤吩咐仆役,把父亲抬回去。然后无奈的说道:“崔兄不要见怪,我父平时不是这样,严肃刚毅,我有点怕他。父亲酒量不行,今天是陪你尽兴了。”
崔道述起身告辞,说有些累了,要回客栈休息。曹用贤苦苦挽留:“崔兄,你可不能走,明天父亲要是知道你走了,肯定会怪我的,你留下吧。”
崔道述无奈,只能听他的安排了。曹用贤亲自给崔道述安排了房间,让翟小山睡在隔壁,然后才离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崔道述起身后,曹家的仆役进来伺候。
崔道述洗漱完毕,仆役端来了早饭。几样清粥小菜,崔道述吃的十分受用。
饭后,一个仆役进来,说家主有请。崔道述跟着仆役出来,翟小山马缀在后面,寸步不离。
穿过几条游廊,来到了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仆役推开房门,请崔道述进去。
崔道述走进了房间,看到里面陈设俭朴,是一间小房。四周的架摆满了籍,空气散发着一丝发霉的味道。
曹德舜迎来,拉着崔道述坐下,给他倒了杯茶。
崔道述对翟小山说道:“小山,你去外面守着,不要让人接近这里。我们有重要的事情。”
翟小山出去了,关好了房门。
曹德舜严肃的说道:“崔贤弟,如果你有需要,我一定帮忙,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崔道述笑了,“曹兄,你的厚意我心领了。这次我来,是和你谈一桩生意,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哦?能让你亲自前来,一定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我当然有兴趣了。”
“曹兄,不知你对卖盐的事情知道多少?”
曹德舜很惊讶,急忙问道:“盐?你想做盐的生意?”
崔道述缓缓点点头,“不错,我要卖盐。”
“这可是大事啊!我得好好想想。”
崔道述从衣服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在桌子面。慢慢的打开,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晶体。
曹德舜凑过来,用手指拈起一点,走到阳光下,仔细的观察起来。
崔道述轻声说道:“这是好的海盐,曹兄不妨尝尝。”
曹德舜把颗粒放进嘴里,细细的尝起来。
“不错,是等货。”
“曹兄,这档次的盐,在金陵能卖多少钱啊?”
曹德舜想想说道:“大约七八十一斤。”
“那粗盐呢?”
“也得六十一斤。”
“曹兄,这种盐,我三十五一斤卖给你,怎么样?”
“啊!”曹德舜惊呼起来。“你说的是真的?”
“曹兄,我大老远的来你家,不是来消遣你的。绝对是真的,三十五一斤,要多少有多少。”
曹德舜感到难以置信,他张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
本来自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风松阁
第一百四十一章 风松阁
过了一会,曹德舜缓过来了,他坐下来,看着那些海盐,低头思考起来。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崔道述静静的坐着,也不说话。
过了半晌,曹德舜开口说道:“贤弟,我想问问,你是从哪里搞到的货源?”
崔道述微微一笑:“不瞒曹兄,这些盐,都是我的几位结义兄长弄到的。我不过是个间人罢了。”
曹德舜疑惑的说道:“我从未见过这样高质的盐,价格如此低廉,真让人不敢相信。”
崔道述接着说道:“曹兄,我们有大量的盐,想在南唐地区发卖,我第一个找到了你。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曹德舜面色凝重的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要慎重考虑。盐是朝廷专营之物,要想经营此物,没有官府的许可,是绝对不行的。我家大业大,不可能去贩卖私盐,那是抄家灭门的勾当啊!”
崔道述认真的说道:“我们的盐都是明州刺史府许可经营的,绝对不是私盐。你大可不用担心。”
曹德舜苦苦思索着,盘算着其的利弊。
崔道述决定给他加码,“曹兄,我们负责把盐运到大江之,你可以不用金银铜钱支付,我们需要的是铁矿石、石炭、石灰石、硫磺、木炭等物资,你用这些和我们交易行。”
曹德舜动心了,他算清楚了,一斤盐三十五,如果能卖到五十五,会横扫南唐的所有市场,把高价劣质的海盐全部挤出南唐。一斤盐获利二十,虽然看起来不多,可是人每天都要吃啊!那是海量的市场啊!
他打定了主意,斩钉截铁的说道:“崔贤弟,这生意我做了!我们商量一下细节吧。”
两人开始讨价还价起来,不知不觉到了午。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准备联手把生意做大。
吃过午饭,两人继续闭门商议起来。整个下午,两人商讨了诸多细节问题,经过反复推演,将生意的流程弄清楚了。曹德舜开始思考怎样去打通关节,把每个环节都写下来,准备挨个去公关。
崔道述帮助他分析形势,以局外人的眼光给他查缺补漏,两人拟定了完整的计划。
曹德舜松了一口气,揉捏着眉头,以舒缓用脑过度带来的疲乏。
崔道述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急忙说道:“曹兄,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哦?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我前几天在舟山岛,碰到了一家当地的恶霸,和他们发生了冲突。这家的混账授意打手,想取我的性命。我家的护卫拼死保护了我的周全。”
“啊!竟有此事!后来怎么样了?”曹德舜很震惊。
“后来我家的护卫大批来支援,抓住了何家的三个兄弟。我们去他家搜查,找到了大批的私盐。何家是当地最大的私盐贩子,他们还草菅人命,杀害了许多百姓。”
“真是混账透顶!他们都该死!”曹德舜气愤的说道。
“曹兄,我们把何家的人都送到了明州刺史府,他们家的许多人都被判了死罪,其他人都流放到远恶地区。”
崔道述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他家兄弟四人,还有一个逍遥法外。我找你帮忙,是要抓住这个人。”
曹德舜明白过来了,“他现在是在金陵城吗?”
“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审问了他的兄弟,三个人都说他去了荆湖地区贩盐,联系他需要通过金陵城里的何家商铺。”
曹德舜恍然大悟,“我晓得了,你是想控制住何家的商铺,等这个人自投罗啊。”
崔道述笑着说道:“没错,我是这样的打算。我想请曹兄出手,以查私盐的名义,抄了何家商铺。然后我们可以在那里等着,何家老三回来后,马抓住他。”
“这是件小事情,我马派人去找相熟的官员,明天可以查封这间商铺。”
两人计议已定,都各自去忙碌了。崔道述回到客栈,崔洪已经等候多时了。
崔道述吩咐道:“老崔,你辛苦一点,去买一间商铺,要找不起眼的房子,我们在这里没有根基,要低调一点。”
崔洪马走了,崔道述对翟小山说道:“你派几个机灵的护卫,去何家商铺周围监视。如果商铺有什么异常情况,让他们马回来报告。”
翟小山答应下来,出去挑选监视的人选。崔道述觉得有些困倦,早早睡下了。
他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推醒了。睁开眼睛,崔道述看见曹用贤站在旁边,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崔道述坐起来,揉揉眼睛。
“崔兄,你起来吧。我约了一些好友,在风松阁宴请你。我父亲交代过了,要让你扬名金陵城,不知你准备好了没有?”
崔道述下了床,笑呵呵的说道:“你稍等片刻,待我梳洗一下。”
崔道述洗漱一番,换了一件宝蓝色的长衫,挂好了玉佩,跟着曹用贤出门了。
翟小山看他要出去,急忙叫了四个护卫,跟在后面。
出了客栈的大门,这时,天已经黑了。两人登曹家的马车,翟小山和护卫跟在后面。
马车缓缓启动,沿着街道行进。华灯初,街道两侧的商铺、酒楼热闹非常,人们进出往来,一派繁华的盛世景象。
马车慢慢前行,转过几条街道,来到了秦淮河的岸边,然后沿着河岸向北边前行。
秦淮河散布着许多装饰华丽的画舫,丝竹声和歌声不绝于耳,回荡在河面。
马车又走了一段,停在了一个宅院的门口。曹用贤和崔道述下了车,抬头一看,这是一座幽静的院子,白墙黛瓦,绿树环绕。大门面挂着一块牌匾,刻着‘风松阁’三个字。
门前站着几个仆役打扮的年轻人,见到众人,忙前施礼问道:“几位先生安好请问可有预约?”
曹用贤答道:“曹家订的院子,有客人都到了吗?”
年轻人笑着问道:“可是曹大公子当面?”
曹用贤点点头,年轻人继续说道:“已经到了几位客人,都进去了。请诸位先生随我来。”
年轻人在前面领路,曹用贤请崔道述先行,两人客气一番,跟着年轻人进了大门。翟小山带着四个护卫,还有几个曹家的护卫,紧紧跟在后面。
进了大门,崔道述发现里面十分幽静,不大的院子里面,布置着一些错落有致的假山、石,一些花草、树木散布其间,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年轻人带着大家前行,走过曲折宛转的小径,然后穿过几条游廊,来到了一个小院子的门前。
他推开大门,请大家进去。众人进了院子,看见一个不大的池塘,旁边布置着几块怪石,还有一些精心种植的花草。
对面的房间灯火通明,几扇门大开着,里面传来丝竹之声。年轻人带着大家穿过院子,走了进去。
屋里装饰素雅,摆着十来张几案,已经有五个人坐在那里,听着旁边的四个女子演奏乐曲。
见到众人进来,五个人纷纷起身,向曹用贤点头致意。
曹用贤向崔道述说道:“这几位都是我的同窗好友,请兄长认识一下。”
然后他对五个年轻人说道:“诸位,我给你们介绍,这位是明州崔家的家主,名讳是道下述,大家认识一下。”
五个年轻人都过来施礼,崔道述急忙还礼,开口说道:“崔某不才,能结识诸位青年才俊,荣幸之至。”
几人谦逊了几句,曹用贤为崔道述一一通报了姓名。然后请崔道述坐,他推辞一番,也坐下来。
翟小山见屋里都是生,应该没什么危险,带着护卫走出去了。
大家坐下后,一个面相清,名叫张宏声的年轻人问道:“我请问崔兄,去年轰动江南的‘拍卖会’,是否是在你家举办的?”
崔道述含笑点头:“不错,是在我崔家举办的。”
张宏声又问道:“崔兄,我们都十分喜爱那三首曲子词,不知作者是何人啊?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番?”
其他几个人都随声附和,希望崔道述能给大家解惑。
崔道述想想说道:“不瞒各位,这三首曲子词,是我一位结义兄长的先祖所作。他的名讳为‘纳兰性德’,字容若,已经离世多年了。”
“哦?听崔兄所说,这位纳兰性德应该不是汉人吧?怎么能做出如此绝妙的曲子词呢?”
崔道述继续往下编:“这位纳兰先生,是铁勒贵族出身,他的先祖是唐朝时的将军。天宝年间,他的先祖随高仙芝去往西域,在怛罗斯之战时被俘,跟着大食人去了万里之外的西方。”
崔道述喝口茶,继续说道:“这位将军在西方娶妻生子,安顿下来,后来世代繁衍生息,诞下了惊才绝艳的纳兰性德先生。几十年前,纳兰先生和一些同伴,随同波斯商人乘海船回归原。然后在各国之间游历,写下了许多诗篇。那三首曲子词,是他游览江南时所作。”
本来自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剪梅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剪梅
一个名叫李衡的年轻人问道:“崔兄,纳兰先生还健在吗?我们去哪里能拜访这位大才?”
崔道述喟叹道:“哎~,天不佑人啊!纳兰先生早故去了。 ()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几个生连连惊呼出声,
“啊,真是可惜啊!”
“恨不能早生几十年啊!”
“天妒英才啊!”
曹用贤问道:“崔兄,纳兰先生是如何故去的?”
“他游历时患重病,因为当时身处山,救治不及时,故去了。”
这时,又走进来了三个年轻人,众人给崔道述一一介绍,他们都是同窗好友。大家见礼后,纷纷落座。
曹用贤吩咐风松阁的仆役,让他们开席。不一会,七八个妙龄少女走了进来,环佩叮当,香气缭绕。她们挨着大家坐下,和身边的少年郎笑语晏晏,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仆役进来,摆了菜肴、瓜果,姑娘们给大家斟酒,布菜,服侍的十分周到。
曹用贤举起酒杯,大声说道:“诸位同窗,今天我曹家十分荣幸,请来了明州崔氏的家主崔道述兄长,我们一起举杯,为崔兄接风。请满饮!”
曹用贤一饮而尽,亮了亮杯底。在座的众人都向崔道述举杯致意,喝干了杯的酒。
崔道述也喝了下去,这酒色泽暗红,入口绵柔,和后世的女儿红差不多。
姑娘们乖巧的给大家倒酒,崔道述举杯致意,和生们又喝了一杯。旁边的琴师继续演奏,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曹用贤请众人尝菜肴,大家边吃边聊,酒宴的气氛十分热烈。有几个生和身边的姑娘调笑起来,逗得几个姑娘面红耳赤,娇羞不已。
这时,有几个女子走了进来。当先的是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女子,后面跟着两个年轻的少女。
女子穿着素雅,头挽着蓬松的发髻,她长相温婉可人,未语先笑:“诸位贵客,奴家不请自来,请各位恕罪。”
曹用贤笑着说道:“金陵城大名鼎鼎的齐九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不用客气了。坐下说话吧。”
齐九娘连连推辞,对曹用贤说道:“曹大公子,我家主人知道您来,特意让我来为各位唱几首曲子,以助酒兴。我可不能坐啊!”
曹用贤点点头,大声说道:“各位同窗,请大家安静。”
席间众人都放下酒杯,看着曹用贤。他笑呵呵的说道:“这位齐九娘,当年是金陵第一歌姬,唱功惊人。今天我们大家来得巧,有幸能聆听齐九娘的歌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希望诸位珍惜。”
齐九娘微笑着说道:“曹大郎谬赞了,奴家愧不敢当。”
她走到琴师身旁,和她们交流了几句,站在屋子间,准备开始演唱。
琴师演奏起来,齐九娘开口唱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曹用贤和崔道述对视了一眼,都会心的一笑。席间的生们也都笑起来,弄得他们身边的姑娘都很诧异,不知道这些人为何发笑。
齐九娘的唱功十分了得,把‘望海潮’唱的婉转动听,众人都慢慢的沉浸其,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席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纷纷站起来,向齐九娘致意。
崔道述也跟着站起来,和大家一起鼓掌。他也感到很震撼,听过许多次演唱,能跟这位齐九娘媲美的歌姬,绝对是凤毛麟角。也是天赋惊人的傅红玉吧,可以和齐九娘一。
齐九娘向大家蹲身施礼,然后不解的问道:“诸位先生,为何在奴家演唱的时候发笑?是奴家唱错了吗?”
曹用贤摇摇头,“你没有错误,是我们失礼了,你不要见怪。”
齐九娘有些疑惑,曹用贤问道:“齐娘子,你可知道望海潮的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