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之后,自然就是中国队历史最惨一败,0比8了。
那是2012年9月11日,国家队经过漫长飞行来到南美大陆作客巴西第五大城市累西腓与巴西队进行热身——中巴两队的第3次交锋。
这场比赛就是完全的溃败,90分钟苦战,人员不整、全面被动的中国国家队创耻辱纪录的以0…8完败,不仅创造了建国建队以来的最悬殊输球纪录,同时也刷新了球队的单场失球纪录。
上半场比赛的前20分钟里,中国队顽强的防守使得巴西队无功而返。但是拉米雷斯第22分钟的进球打破了场上的平衡,上半场结束时,巴西2比0领先。下半场,炎热的天气和体能上的不足使得中国队疲于防守,对巴西队的大门基本上没有造成实质的威胁。最终在巴西队的强大攻势下,中国队大门不断被攻破,内马尔上演帽子戏法,奥斯卡三传一射,胡尔克和卢卡斯两人都各进一球且均完成一次助攻,拉米雷斯有一球入账,刘建业还不幸送上乌龙大礼……
当然,就像与肇俊哲的那次“安慰奖”一样,终场前张远曾有过一脚威胁射门但差之毫厘。
当然,中国队的主教练,依然是拿到当时历史最高薪,但是不断率领中国队创造下限的卡马乔……中卫也是在1比5泰国中有过优异发挥的赵鹏……
是否还有人记得曾成落寞而无奈的背影与眼泪呢……
是的,中国队现在就仍有球员经历过那场溃败,如曾成、于羊、赵煦日(又有我?)。
巴西队现在也还有内马尔、马塞洛等,而胡尔克、奥斯卡、拉米雷斯这些都已经转会到中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在那个时候,中国队并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找巴西队复仇,甚至只是1比0的小胜——与对方的差距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
可是,实力悬殊不代表这个耻辱就可以遗忘。
就像大龙哥所说的,我想扳回来。
这次,我们想来一回大的。
………………………………
第112章 陆与对马岛之鬼风波(二合一)
干一票大的,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赢得没有悬念。
这也意味着,通常那种对阵强队时偷鸡摸狗的打法,可能不大适用。必须在大开大合的对飚中才有可能尽可能多地获得进球。
但是这一点,无论对任何时期、任何场合的中国队和巴西队来说都像是一种虚妄的幻想。
自从陆逐虎领衔国家队之后,的确是取得了多场面对强队的胜利,但是基本上都是两球之内的险胜,还没有有过酣畅淋漓的大胜,这也是外界对于陆氏中国队的评价一直在上下徘徊的原因,就像当年豪取欧洲冠军的希腊队,都觉得你有实力,也清楚你难缠,但无法将你与豪门球队等量齐观。
中国队继续走在这条为自己正名道路上,一直在等待一个一战封神的契机。
……
准备工作需要充足准备,将一切精兵良将都召集齐全是必须的。为此,让前任集中营看门兼管事赵大爷与集中营上层沟通,联赛的的末轮战事能否推迟一周,让历史名将们有时间出战本场“为国雪耻”的一战。
集中营最近也发生过一些事情。
联赛进入了白热化,02国足与36国足的基本锁定前二,其他球队只能重整旗鼓,等待下赛季的联赛开打——在集中营又要多挨一年甚至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争冠无望的阿森纳式球队百无聊赖,也想寻求一点新鲜。
上次听闻了日本队在世界杯上令人惊异的发挥——在没有像中国队一样作弊的情况下,不少老国脚都表示不服气,都想与如今这只日本队较量较量,看看中国队21年不胜日本队,究竟是人员的问题,还是双方的确已经不是同一层次的球队了。首当其中的就是2004年国足,谁都知道那年亚洲杯决赛中国队因为黑哨的原因输给了日本,他们的怨念是最深的。
又如84年国足,在日本大宫举行的麒麟杯0比1不敌日本队,从1917年以来,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输给日本队,在集中营里因为这个也一直成为历史元老和后来者鄙视的对象,也想为自己正名。
就连李惠堂、张显源、周贤言、谭江柏等人也表达了与当今日本队交手的浓厚兴趣,在他们的时代,不怎么把赢日本队当回事,也想看看如今再遇上,是否还能全面压制对方。
如果不是当时联赛激战正酣,说不定他们已经怂恿郭北把日本队整支球队都绑架到集中营里陪他们玩玩了。这个愿望,还是留到世界杯与联赛之后吧。反正太君们肯定是逃不过这一劫的。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国脚们对于国家荣誉还是有一些想法的,对于另一边为惨败巴西雪耻的比赛,肯定也是不用动员,都会踊跃参加,只要作为主帅的大龙哥一个号召,就雄赳气昂地杀往圣彼得堡了。
对阵巴西这一样,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千年球王”高俅高同学都是不得不露面的了,葡萄牙踢乌拉圭那一场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正好也来和如今世界第一身价的内马尔比一比,到底谁更加花哨。
高俅这几年也没有闲着,他莫名其妙地就在网站上与网民们掀起了一场骂战,在短时间内学会了逛论坛、发帖、开会……
事情要说还跟陆逐虎有一点关系。
当初陆逐虎因为一个游戏,认为中国青少年“日语好得有些过分,对日本的历史、典故也是如数家珍,与之相对的反而是本国的人文掌故一窍不通。”
那个引起陆逐虎发文的游戏名叫“对马岛之鬼”。
《对马岛之鬼》是索尼今年E3游戏展上展出的日本武士主题动作游戏,讲述了蒙古大军入侵日本,而主角则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武士。这款游戏的风景优美,对于古代日本的还原程度达到了一定高度。大量的植物让游戏充满生机活力。游戏迷们肯定都挺期待与兴奋,因为制作者是《声名狼藉》系列的SuckerPunch,基本上确定是一个出色的act游戏。
国内的玩家与世界玩家一样,都表达了对该作满满的期待。陆逐虎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于日漫、日游接触很多,也一直挺有兴趣,但是这作的题材,却让他感到不怎么舒服。
这个题材是讲述中日战争的一个游戏——如果元朝能被接受的确是中国正统王朝的话。
对马岛在日本、韩国之间的朝鲜海峡中部,属于长崎县。1274年,元日战争爆发了,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蒙汉联军2万人、高丽军5000人、水手6700人,再加上其余人等总计3。23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于1274年10月4…5日抵达了对马岛,对马岛、壹岐岛战役由此开始。元军轻而易举就荡平了这两座小岛,因为日本方面对元军尚且不够了解,准备不够充分,当时也没有充足的经济去维持一支精良的军队,元军还曾利用回回炮等大杀器“大败日军”,不过最后因为海上风暴第一次征讨日本没有成功。
之后当蒙古灭掉南宋之后,第二次征讨日本时,又一次遇到了大风暴,损失惨重,第二次征日也失败,这才有了日后的日本人对“神风”的鼓吹。
单从历史来看,其实无论说中国还是元朝,侵略日本最后失败也不需要后人同情,那时候日本甚至还是支持华夏正统的忠诚小弟——在崖山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自尽,南宋十万军民投海殉国后,镰仓幕府极度震惊,日本朝野上下皆恸哭哀悼中原从此陆沉,感慨华夏为夷狄所辱,可以想见当时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是很好的,可以近似看做朝鲜对于明朝的感情。而忽必烈也因此极为震怒,并第二次征讨日本的。
需要承认的是,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日本是正义的,保家卫国无可厚非,制作这样一款游戏也与为二战洗白是两回事。
可是有一件事却需要看清:
渡海作战需要强大的水军,而这是善于陆地作战的蒙古骑兵所不擅长的。
因此,蒙古需要用南宋投降二来的水军。
事实也正是如此,征日的浩大军队主力,就是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率十万屯田军从庆元(今浙江宁波)渡海过去的。
也就是说,游戏中那些死在武士刀下的所谓“元寇”,其实很多可能都是国破家亡后投降新朝的中国人。
这些人死了可惜吗?不可惜。同样以现代的眼光,他们不啻于就是抗战时期的伪军。侵略也不会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而变得正义。
问题在于,想拿下日本的是蒙古大汗,而不是他们。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日本一直都钦慕中华文化,本身就心悦诚服,国家小又穷,就算打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中原皇帝虽然好几次狠揍过小日本,但是从来没谁想去打他们的。
但是“一旦为虏臣”,就算知道没什么意思,就算知道对面明明是支持华夏正统的,也不得不向新朝表忠心,去为人家当马前卒,为蒙古大汗开疆拓土。这不是他们本身的悲剧,身为“二五仔”“背叛者降兵降将”,死了不可惜。这是民族的悲剧。
就像被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受皇民教育,回到祖国大陆屠杀自己同胞的台湾籍皇军。
更让人难过的是,当这些被迫当炮灰的中国人,死在武士刀下的时候,年青一代少有人意识到那是华夏亡了,汉人、南人成了“四等人制”中的劣等民族感到惆怅,反而觉得真酷真好玩。
嗯,是不是有点像鲁迅说的,“日本战胜俄国,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同学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日本美国这类游戏大国能随意做出历史娱乐文化输出,拿元朝(中国)侵日本来表现自己国家武士的厉害和魅力,并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是正义的——国内至今却连一部像样的游戏都没有,一部唐朝白江口之战、万历明朝抗击日本侵犯的游戏都做不出。
而日本的,看起来确实很好玩。
而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年轻一代,都在为日本人鼓掌叫好,并表示,并不在乎日本人在里面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认为自己是青少年偶像的陆逐虎自然忍不了——当然结果也很明显,他的推特也被攻陷了嘛。
这本是旧账了,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的,也被高俅这厮关注上了——他在集中营里比较特殊,也没人找他踢球,各种现代娱乐都是一玩就精。游戏也不例外。
在看到了陆逐虎与《对马岛之鬼》的风波后,他的观点就是更加激烈:
他是谁?大宋子民啊。大宋朝最后就是亡在蒙古人手上的,看到这种内容,这好比是一个民国时候的人,中国最后亡在日本的手上,然后中国人被逼着也成为向天皇效忠的皇军,继续为实现“*****”抛头颅洒热血……
这还不可悲不可怜不可恨么!
“叫好的,不当为人子!”
高俅后来也是经历了金兵南下,二宗被掳的,其实国破家亡也很是深刻。
这几天他一直在撰写帖子,希图“教育”这些小年轻们,另一位当事者陆逐虎其实早就看开了,因为当时也只是偶尔发发牢骚,其实对于日游日漫再热爱也不过是一种爱好,也是了解别人的一种手段,爱好很单纯,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也不影响以后爱国、建设家园嘛……小题大做。
大龙哥需要高俅在对阵巴西的这场比赛中发挥作用,所以答应他,会帮他雇佣水军发帖声援他的观点(后来都被人误以为水军是有前科的陆逐虎雇来洗地的),就不要分心在这上面了。高俅同样也表达了和日本队较量的愿望——因为这些讨厌的倭人,总是在各种场合美化自己的历史,抹黑我大天朝,不给点教训实在是不行了……
进攻线上的球员基本上高俅、李惠堂、陆逐虎的组合是可以确定的,后卫线也是能否拦住巴西队强大攻击的关键。既然想排出最强阵容,那么中国队最强的后卫线究竟是什么呢?
右后卫的位置非常好确定,基本上就是孙继海无疑了。
“孙继海的巅峰时期究竟有多强?”——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争论,有说达到国际水平的,也有说不过是英超中下流球员,平平无奇。但是不影响在国内他的确是超出竞争对手的。
孙继海在效力大连实德时期,正是是的称霸国内足坛的时候,难免会被球迷认为是集体的实力体现,并无法证明孙继海实力超强。
但在英超的6年就足以证明他的超常实力了,而且曼城当时在英甲(也就是现在的英冠,第二级别联赛)当时并不算强队。转会费当时是破纪录的200万英镑,加盟一周后便开始替补上场,而随后还跟随球队冲超成功。英超处子秀首发出场,孙继海在右路连续突破后左脚35米外轰门击中门柱,让全场的观众都记住了这名新来的中国人,可惜曼城当时还跟稚嫩,0比3输给利兹联。0203赛季英超第11轮,曼城客场挑战伯明翰,上半场第24分钟,孙继海助攻至禁区中路,队友贝尔科维奇传中,孙继海头球冲顶破门。这是中国人的第一个英超进球,也是属于中国球员的里程碑。英国媒体开始叫他来自中国的太阳。在曼城效力6个赛季,孙继海为俱乐部上场130次,效力期间,最令球迷难忘的时刻也许不是孙继海的进球,而是那次经典的飞铲解围。总之,中国孙就算是在英超效力期间也是得到英国本土球迷认可的,后来重回曼城主场还获得了“名宿”的待遇。
而最强左后卫是谁,也有争议,按照大龙哥当时的观点,自然就是吴承瑛了。当初球迷也有笑话说,孙继海打左边卫时,他是第一;当孙继海改打右边卫时,吴承瑛就是第一。
当年给球迷印象很深的是,世预赛第一回合打阿联酋,没感觉他们右路有多强,然而第二回合吴承瑛停赛,左后卫换成杨璞,结果左路被对方15号突成狗,漏洞百出,这才知道,原来吴承瑛有多强。
………………………………
第113章 中国队历史最佳阵容
陆逐虎“吹嘘”过自己是前朝进士、第一批留欧学生、黄埔之后,最近更是“变本加厉”,又将自己和民国体育风云人物陆破虏扯上关系,可以说是很会跟名人攀扯,给老陆家脸上贴金了。但要是最佳左后卫竞争者吴承瑛比,估计还差了很大一截——吴承瑛是前清军机大臣吴郁生的曾孙,都是“名门之后”,他就低调多了,场下永远是一副沉默寡言的姿态。一张娃娃脸,场下闷葫芦,场上的突破助攻却是强盗式的,简直就是判若两人,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一种“反差萌”。
陆逐虎速度出众,吴承瑛却也有11。3秒的百米速度,具备在亚洲生吃对手的资本,状态好的时候堪称亚洲左路走廊。吴承瑛虽然铲断也非常凶狠,但他和孙继海一样,都属于助攻能力强于防守的代表。且其小技术比孙继海更为细腻,肋部切入也更加犀利。边后卫不同于中后卫,助攻能力和防守能力几乎同样重要,吴承瑛跟孙继海、孙祥比起来防守要逊色,但属于那种非常容易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的球风,好比当年的罗伯特·卡洛斯,比他防守好的边后卫太多了,但人们提起左后卫总会首先想到他,毕竟助攻极其强大,进攻上去了也能起到缓解本队防守压力的作用。
不过比较令人遗憾的是吴承瑛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比较失常,在日韩世界杯后便逐渐淡出了国足。
无论是与孙继海的默契度,还是能力的比较,大龙哥都觉得吴承瑛要比“欧冠第一人”孙祥要更合适一些。
中卫的组合上,大龙哥的选择是巅峰范志毅与贾秀全,个人防守能力都很出众,身体条件好,力量足,头球出色,符合中卫的需求,在历届中国队的中卫位置上,这两位也是最出众的。范大将军已经说过很多了,80年代的贾秀全指导当初也是很“秀”的,1984年21岁的他就荣获亚洲杯的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与中锋柳海光都代表了各自位置上的亚洲最强,球迷习惯看到“带刀中卫”贾秀全的后排插上及远射破门。那时候南斯拉夫希望中国派两名乒乓球教练帮助他们,同时邀请两名中国球员去贝尔格莱德游击队俱乐部踢球(真的是“互通有无”),二人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首次参加欧战的球员,贾秀全还成为了游击队主力。
另一方面,贾秀全也是陆逐虎的“先行者”,1992年贾秀全就携亚洲最佳中卫的荣耀,成为登陆日本足球联赛的中国第一人,加盟大阪钢巴,拿的是外援顶薪,年收入达到4000万日元(约人民币370万元),顶薪+豪车+无数日本女球迷(经常女球迷给他写信、送毛衣来追求……),日媒还给贾秀全取了一个绰号“中国壁”,称赞防守密不透风。(现在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好词啊,汗!)
可就算是这种待遇,1994年中国职业联赛开始,听到八一队找不到教练,贾秀全还是义无反顾放弃了在日本的高薪,退役回国率八一征战甲A。这种气概,的确可以作为割爱其他中卫的理由了。
中场组合上,宁骁龙意向中的组合是永恒关系户陆逐虎,肇俊哲和容志行。
肇俊哲相比较其他更加鼎鼎大名的前辈来说,可能要逊色一些,但是这场一定要上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那脚中柱射门的情怀在里面嘛。
陆、吴两个都炫过祖先了,但肇俊哲来头还要大那么一点,他其实姓爱新觉罗,满洲正黄旗嘛……(溥仪:朕的大清早就完了,还说这些有个吊用!)当年郝海东就是知道了这个,说他是满族的“阿哥”,才戏称他为“肇哥”。当然“大清”还在的话,阿哥不至于,混个贝勒还是行的。可虽然是贵为“皇室后裔”,但小时候肇俊哲一家却过的是苦日子。父亲是下岗工人,两人一起推三轮车卖海鲜——有点NBA字母歌阿德托昆博的意思。
1992年中国还没有搞起职业联赛,有一个小孩在12岁的这年被央视记者采访,被采访的这个小孩说要把足球练好,争取要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无论怎么说,他还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了许多努力吧,那就带上他,再给他一次机会。
至于第三位容志行,在几十年前自然是大名响彻中华大地,有“中国贝利”之称,新生代恐怕些许要陌生些了。那时候如果在中国选“球王”,估计李惠堂、高俅完全都要靠边站。
在那个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期,“志行风格”给全国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标准,这影响了整个70年代出生的球员。何为“志行风格”?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训练,技术出众,从不做粗野动作,不报复对方球员,不与裁判争执,不乱吐唾沫——容志行职业生涯并没有获得任何红黄牌,而且“轻伤不下火线”也是从他这里来的,曾带伤带领国足3比0大胜科威特。他说“对对手最好的‘报复’就是把球踢进他们的球门。”
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在一场友谊赛中,面对对方两名后卫的粗野拦截,被容志行变向闪开,2名后卫却撞到一块双双受伤倒地。已面对空门待射的容志行见状立即停球,主动上前伸手将2名后卫扶起——现在看起来挺傻,但是在当时却备受观众称赞。
容志行除了有过人的射门技术,他还有极好的控球盘带能力和一脚绝妙的传球。有人说,容志行的球是“黏脚”的。当球到了他的脚下,即使对方多重堵截,也很难把它抢走。传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传的球经常是对手抢不到但又对对手造成最大的威胁。
1976年刚刚回归世界足坛的中国队,首次参加亚洲杯,在小组赛力压马来西亚、科威特,顺利进入淘汰赛。半决赛中,国际比赛经验不足的中国队憾负后来获得冠军的东道主伊朗队。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国足以1:0力克伊拉克,创造了首次参赛就夺得季军的好成绩。
作为先行者的容志行给国家队开了个好头——只可惜后来者并没有一直持续进步下去。
其实要说“中国贝利”这个称号,还算不上是中国球迷自己给自己YY,就像如今的“中国梅西”武球王之类。这个外号还真和贝球王自己有点关系。
1977年9月下旬,美国宇宙队访华——美帝作为足球不毛之地,球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宇宙队不一样啊,他是真正的“宇宙队”,球队中有球王贝利、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等等世界著名球星,名字报出来就要叫人吓尿了。(队里面也有曾经在贝洛奥里藏特收到陆逐虎球鞋馈赠的老乞丐库里齐奥老爹。)
不过那时候的中国队主场作战嘛,都是懂的,基本不会输。先在北京访问比赛,第一场比赛和中国国家队1比1握手言和。1977年9月20日在上海,美国宇宙队再次与中国足球队交锋——交锋的地点就是那座承载了李惠堂无数辉煌、陆逐虎无数记忆、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新中国第五届全运会的举办地,江湾体育场。
当年宇宙队的访华比赛,其爆棚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