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反派,挺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练就是。当前首要是圣上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向众人告知灾情,但又不能让圣上您平白为地方官员所犯罪责而受过。”

    “可老四私自调兵朕难道不要给众臣一个交代,不然让众臣以为这大燕的将士都是他老四的同袍?来人,传令下去,命霍曾嗪领着骁骑营即刻把老四给我带回来。”

    “奴才遵旨。”

    “不可。”还未等內监总管的头抬起来,韩琚便出声制止道:“圣上此时不可,煜王在汾河一带统领赈灾一事,百姓灾民皆看在眼中,颇得人心,若以煜王私自调兵为由将其缉拿回朝,只怕会引起民愤。况且燕都城中对此早有议论,圣上此举会有宵小之辈妄加揣测,徒生波澜。”

    “民愤?老四他无视法纪,擅处重犯,号令兵将,朕还要容着胡来?

    韩琚顿了顿,拱手道:“圣上,煜王总归是要回朝,日后在燕都内由您在亲自教导也不迟,何必急在一时。”

    內监总管瞧着圣上是把韩相的话听了进去,不由慢慢的又退了回去,悄悄瞥了韩相一眼,心中赞叹,果真是朝中元老,三言两语就消了圣上处置煜王的念头,但照他听怎么听怎么不对劲,这话里是在帮着煜王说情,话外倒像是暗示圣上要来个瓮中捉鳖?

    越崇深深看了眼韩琚,也没反对,接过话茬道:“那照韩相的意思,眼下该如何处置?”

    “依老臣看,人还是要派,但不是以捉拿煜王的名头。汾河雪灾本就有官员隐瞒不报,圣上并不知实情,既然燕都城中已有流言四散,圣上乃体察民意的明君自是要派人查看。派人之后方才知晓汾河官员勾结串通,知情不报,又怕祸及自身,草菅人命,圣上重处这些官员,也算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可煜王之事,如何解释?”

    “煜王本是奉命负责驻兵换防一事,身处同知州不过凑巧,为揪出汾河涉事官员,煜王自作主张,未曾上报朝廷,故而圣上也不知情。”

    越崇看着韩琚笑了笑,放松坐在椅子上,继续道:“煜王曾在多日前给朕上过一道折子,有不少眼睛都瞧见了。”

    瞥了眼已经安然坐下的越崇,韩琚低头道:“煜王的折子涉及军秘,除了圣上谁都无权一览,至于圣上派秦国公押送粮草一事……”

    “朕是前几日接到郫县奏报,便依着折子亲批秦国公押送粮草送往郫县,这事与煜王的折子无关。”

    抬头看了眼端坐的燕皇,韩琚这才惊醒,圣上什么都想到了,方才的生气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他在等自己把话替他说出来。自己所侍奉的君王,最擅长的就是躲在身后,平衡朝野,不利之时,弃卒保车。韩琚俯身只道四字。

    “圣上英明——”

    听着韩琚的这一句,越崇眼中的深意又浓了几分,吩咐道:“至于后续赈灾之事,就由韩相负责。”韩琚猛然听到这么个差事落在头上,还未开口推辞,就听得越崇继续道:“既然有那么多人要捐粮积德,那就给他们个机会,别浪费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韩琚领命称是,就在起身要离开之时,越崇突然随口一问,“朕记得你家的小孙女今年年纪不小了吧?”

    韩琚心里咯噔一声,只觉不妙,但必须回答燕皇的提问,笑道:“圣上记错了,老臣家的孙女年纪尚轻。”

    “朕记得她是平初四年生的,先皇后当时还派人送了一对玉镯子,算起来今年十三,不小了,到了十五就该许人家了。”

    “这孩子体弱多病,老臣曾找人批过命,说这孩子十五岁有一场大难,臣就想着多留一阵,替这孩子躲过灾祸。”

    越崇听着韩琚的说辞,笑出声,“韩相何时还信起这些江湖术士之言?”

    韩琚陪着笑笑,恭敬道:“毕竟是自家孩子,总是舍不得她受罪,也不想连累其他人家。”

    “既是如此,朕就体恤体恤你这番心思。皇宫是天子之居,有正阳之气守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得绕道走,如此便把人接进来,同逸阳一起受宫中教习,待到十六岁朕赐她个好姻缘,正好全了你的心愿。”

    自己对这个孙女尽心尽力,亲自教养,家中人无不疼爱有加,如今却要送入宫中,且听圣上言语之间,是让这孩子满十六之前都不得离宫。越崇是在拿这个来威胁自己!可便心中万般不愿,韩琚只得暂时叩首谢恩……

    送韩琚离开御书房后,內监总管招了一个小內监,悄声道:“去太医所把五皇子的药拿来,由你送去,临走告诉贵妃娘娘一声,是药三分毒,五皇子底子好又在近处,不吃药这病也能扛过去。若是在别处,不比宫里,山高水长,不吃药这病可就说不好。”

    小內监眼睛一转,心里清楚这是话里有话,但也不想多问,领命就走。

    这宫里想活的久,这嘴就要闭得紧。

    当日从同知城外飞奔而出的三人,一人入了宫,另一人入了炳王府。

    听着伏潽的转述,越则炳笑了笑,“老四他还真是讲情义,知道后面他要遭了灾,提前支走了林子朝。可他也不想想,就算流放千里依旧是在大燕境内,父皇要想找个人,谁能藏的住?”

    伏潽听惯了自己主子向来这嘲讽人的语调,也不多说,只是继续道:“主子,方才韩相派人送来消息,圣上对煜王此次之举大为不满,后面如何做请王爷示下。”

    “老四敢这么做就是想好了后路,既然父皇也有了这个心思,就让他们俩自己玩,我们瞧着就是。”

    越则炳勾着嘴角,想着方才收到的消息,从韩琚离宫后的半个时辰,父皇把六部尚书见了个遍,一道指令接着一道从御书房到了轮值处,当值的大臣忙的是焦头烂额。短短半个时辰,能做这么多,父皇对朝堂的把控力依旧牢固。但对四弟终究父皇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不然也不会将城外的都护军紧急调回燕都城。

    想到什么,越则炳挑眉问道:“韩相没说父皇是否提到了本王?”

    伏潽摇了摇头,韩相表面与炳王煜王相互制衡,但其实早与炳王达成一条线,圣上有何心思韩相总是会先行告诉王爷,让王爷早做准备。想了想方才韩信派人传的话,确是没有提到王爷。

    慢悠悠的敲着桌子,思索片刻后越则炳才开口道:“伏潽,你觉得韩相这个人如何?”

    “主子莫不是有了怀疑?伏潽这就去查。”

    “怀疑算不上,只不过总是有一处连不上。罢了,既然父皇要让那个老狐狸的孙女进宫,摆明是要拿韩相的软肋,只要这小丫头在宫里一日,他就少不了找本王的机会。”

    有把柄握在手里,心里才踏实,他是父皇的儿子,这一点是他最像父皇之处。

    “主子,若真按照韩相的说法,圣上要彻查汾河官员,免不了会连出朝中的大臣,如此一来只怕会殃及我们。”

    这一点越则炳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他根本不担心。汾河大小官员一共三十六人,若真要彻查,每一个人后面至少有一个京官大吏,这便是七十二人,而这七十二人中间又会有多少世家大族的子弟牵连其中,一个救一个,到头来是整个朝廷估计有大半都会牵连,他的父皇下的了狠心吗?他要的不过一个替罪羊而已。

    若要动真格,那就是大燕有史以来最大的弊案,所有后人都会知道,燕皇越崇治下,百官勾结,几十万人丧命而燕皇对此毫不作为,这一千古骂名自己的父皇可才不愿受着。

    “那些根本伤不到我们。你方才说安焕辙的夫人进了清都殿?”

    “是,听说是来给五皇子送药,和安贵妃聊了半个时辰后便出了宫。”

    又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能做很多事啊。

    越则炳笑笑,想起上次自己让逸阳给五弟送了药,那小子当晚便懂了自己的意思,装病在宫里放出些风声,如今五弟的病快好了,安贵妃便惦记起四弟来了。

    母子一心,人之常情呐。

    可这六个字突然让越则炳心里一阵不快。

    自从常广利被父皇处死后,母妃的心一下凉了半截,虽未明说,但母妃心中总是觉得舅舅是因自己而死,如今虽勉强打起了精神,但每次同自己的亲儿子说话总是隔了些生分……

    想想安贵妃每次为了四弟、五弟用尽一切办法,关怀备至,越则炳只觉的眼前一切分外可憎。

    伏潽瞧着自家主子脸色越来越黑,想起这些日子来主子和德妃娘娘之间的间隙,心道不好,连忙岔开话题:“主子,各大商户的赈灾钱粮已经备好,何时出发?”

    深吸口气,越则炳沉声道:“父皇根本没打算动用国库,韩相说来说去不也惦记着那些东西,等朝廷发了捐粮公文,捐出去就是。”

    话说完见伏潽欲言又止的样子,越则炳瞪了他一眼,伏潽连忙道:“启禀主子,我是在想,主子为何不将这些钱粮以您的名义运往汾河,如此灾民必是要记得您的好,收了民心,落了赞誉,对您不是更好?”

    “民心?”越则炳听到这两个词哈哈大笑,“只有君王,才论民心。”

    在百姓之中,一个皇子的声誉越高,威望越甚盛,他离断头台就更进一步。这东西太危险,现在他还碰不得。这个道理他的二哥不懂,他的四弟也不懂。

    冒着被父皇责罚的危险,他这一番是为了什么?帮四弟解围?他可是不那种讲究兄弟情深的人。

    他帮的是燕国,他解的是国难,老四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来信求助,小五也是一样。他们兄弟太知道他们的父皇是一个怎杨的人,国难面前,他们之间再大的恩怨也必须放下。

    但自己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既然一致的利益已然达成,是时候考虑考虑自己了。老四自己想寻死,他不介意推一把。

    “煜王替灾民做了那么多,这些人也要懂得感恩,等日后老四离开同知城,他们总得表示表示。”

    伏潽看着自家主子眼中的算计,想想刚刚说过的话,便明白了主子的心思,领命退下。

    越则炳坐在椅子上,看着门外的那朵梅花,觉得比前几日好像开的更艳了些。起身走出屋子,伸出手,将那朵花从枝丫上摘下,勾起嘴角,扔在地上,抬脚碾了个粉碎……
………………………………

第三十六章 天诛地灭

    本是依旧例去各处换防的队伍,从御书房领了手谕一路直出燕都,不过半天便带回了一个令朝野震动的消息——汾河,大灾。

    在百姓还未从震惊之中醒过神来,朝堂上下便如同早先准备好了一样,反应迅速,六部摒弃前嫌,协同合作,不过两个时辰便将一切准备就绪。

    两天后,越崇率着浩荡的队伍跨过了整个燕都城,从正德门起,至奉天坛终。满城的百姓都在那一日听得奉天坛的钟声响了大半个时辰,浓重的香火弥散在每一个角落。

    燕皇越崇立于祭坛之上,在众臣面前高念罪己诏书,将天灾之责归结于自身,通篇辞藻华丽,行文公整,若是歌舞集会之时朗声而诵,必能传为一时佳话,可惜这是祭坛,可惜这是一份罪己之诏。面对圣上自罚,满朝文物跪拜劝阻,高赞燕皇之贤。本是为安逝者之魂的祭奠之礼,终在越崇将那份字句之间皆是戏码的罪己诏,丢入火盆之时宣告终结,一同终结的还有汾河的数万冤魂。若非察觉城中捐赠的钱粮一夜之间没了踪影,燕都的百姓恍惚间竟觉得一切太平,什么大灾大祸不过谣传。

    百姓不知,但居住在天子脚下的侯门高府不可不察朝中的风吹草动。

    一日前煜王一人同百人的骁骑营一起回京,离开同知城的那日,满城百姓自发十里相送,跪拜谢恩,高呼煜王大恩不忘。燕皇以煜王果断处理同知灾情有功,晋其品阶,一切待回朝后封赏。只是行至半路煜王旧疾突发,燕皇体恤煜王劳苦,便免了煜王一切差事,令其在煜王府专心休养,而封赏一事也待其身体痊愈后在行准备。

    早朝之时燕皇忧虑大灾刚过,春耕之时又快要来临,而炳王处事妥帖,便令其放下手中一切朝务,专心处置农耕之事,炳王缓缓叩拜,领命。

    一时间两位王爷各有调派,其分管的朝务也重归六部,最终由燕皇裁决,韩相辅佐。一切好像回到当初恪王党羽被一网打尽之时,朝中大权由圣上一手掌握。

    有朝臣以分摊圣忧进言,五皇子越则昭天资聪颖,处理户部账务期间甚是出色,着请圣上准许其参与朝务。燕皇思虑半日后,命礼部准备册封之礼,着晋五皇子为溱郡王,出宫建府,日后出入御书房,学习朝政。

    炳王用了十八年,煜王用了十七年,而五皇子仅用十三年便获封郡王,更能伴在圣侧,得圣上亲自教导。两位王爷明升暗降,唯有这位才是实实在在的在大燕朝堂上迈出了一步,谁都猜不透圣上究竟是何心思?但猜不透,不代表不能不动,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投向这位出露头角的溱郡王,名门淑女的名帖也堆满了安贵妃的案头。

    宫里谨言慎行四个字虽是保命符咒,但人的心可管不住人的嘴,三位皇子的消息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皇宫。

    穆英死死攥着手里的水瓢,心中憋闷,抬手便将水泼了出去,正巧泼到后面的人身上。

    “大胆奴才,怎么做事的!”

    一声叱喝让穆英转身低头,立刻跪在凹凸不满的石板地上。自从进了宫,她的膝盖就没消停过。

    带着几分戏谑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说话之人显然压着笑意,“没想到把你送进宫,这规矩学的到不错?这可是你第一次主动向本王下跪。”

    听着这声,穆英瞪大了眼睛猛然抬头,除了他还有谁。当日在同知府衙越则昭命人打晕了自己,等在睁眼时已经在千里之外的燕都。她逃过,闹过,她想让越则昭放了自己,可越则昭明明白白的拿老爷小姐的性命威胁自己,若她再敢逃,他便让老爷名声尽毁,让小姐尸骨无存。

    她曾问他为什么,在昏暗的烛火面前,越则昭捏着她的手腕冷声告诉她,“我要让你在我身边亲眼看着,我不比任何人差,我要让大燕重归昌平盛世!”

    “怎么,心中愤懑,拿这水瓢撒气?”越则昭让一旁人退下,只留下穆英一人。

    穆英盯着越则昭,不肯开口。她亲眼见着那么多人活生生饿死在漫天大雪之下,亲眼见着那么多人家破人亡,亲眼见着夫人死在老爷怀中,可最后,他们所受的苦难被这里的人选择性的遗忘,甚至成为了有人上升的垫脚石。

    越则昭看着穆英恨不能杀了自己的眼神,心下了然,他知道她在气什么,凑近在穆英耳边,越则昭小声道:“本王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警告你,这件事已经盖棺论定,若在提起,你知道下场。当然你的命是本王,本王说的是谁你也应当明白。”

    捏紧了拳头,穆英控制不住怒火,抬手就打向越则昭,但却被越则昭一把拽住手腕,拉到胸前,狠戾道:“再有下次,这只手就别要了。”

    穆英是会些拳脚功夫,但和越则昭比起来还是差的太多,当初咬越则昭的那一口不过是出其不意而已。手腕被捏在越则昭的手中,越来越吃痛,穆英咬着牙,忍着眼泪,也不肯开口出声,越则昭瞧着眉毛一挑,手上的劲头又加重几分,他要看看这个臭丫头能忍到何时。

    就在穆英觉得自己的手腕要被捏碎前的那一刻,越则昭松开了手,直起身子道:“你这块硬骨头,本王总有一天要掰过来。行了,去收拾收拾,随本王出宫入府,日后在府里做个粗使婢女,说起来这不正好是你擅长的吗?”

    “我不愿意!”

    “不愿意就受着,你没有资格拒绝。”越则昭瞧着穆英别扭的样子和眼中的不甘,没有半分意外,若是乖巧听命,他才到觉得无趣。

    “恰好这几日本王心情不错,便告诉你,汾河大小涉案官员都被父皇问责,以极刑论处,这么多官员一次论处,也算给灾民一个交代,如此你心里总能好受一些了吧。”

    “他们不过是没人护着的替死鬼。”穆英冷笑一声,“当初煜王替那个林子朝挨了刑罚,把他关进大牢,说是要好好惩戒,但结果呢,林子朝有和那些汾河的官员一起上刑场吗?有人护着就是不一样。”

    “刚传来的消息,林子朝死了。”

    “什么?”穆英只当自己听错了。

    “煜王当初判林子朝流放千里,可在路上一行人遭了毒手,全无生还。”乍一听这消息越则昭也是不信,可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禀报,一行人是在山谷狭道上被流匪偷袭,押送囚犯的兵士奋力抵抗,却血洒当场,关人的囚车也两人带马一起摔下山崖,绝无生还,“这下你可高兴了?”

    穆英昂着头,勾起嘴角,“这种恶人,天诛地灭,老天爷开眼收了他,我自然高兴。”站起身来,穆英一步步走进越则昭,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也会留下来,亲眼看着你的报应何时到来!”

    抬手轻轻挑起穆英落在额便的一缕落发,越则炳的手慢慢向下拂过面庞,抚上她的脖颈,在她耳边柔声道:“你的嘴还是那么毒,若真有那时,本王带着你一起下地狱。”

    穆英笑了笑,挡开了越则炳的手,迎上目光,朗声道:“好,我等着。”

    如此相近的距离,如此暧昧的动作,远处看去二人眼中当是万般情愫牵绕,百种恋而不舍,可只有亲历者才看的清,彼此眼中只是挑衅与嘲讽。

    直到二人离开半晌,才有一个人影从树丛中跌撞而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圆圆的眼睛中只有慌乱与哀伤。团苏本是路过无意偷听,但林子朝三个字直直往耳朵里钻。

    公子掉下山崖,公子死了?不会的,王爷不会不救公子的,不会的……团苏一路失魂落魄的跑进越逸阳的寝殿,见到越逸阳当即跪在地上叩头行礼,嘴里不停的道:“公主,求求您放奴婢回一次煜王府,求求您让奴婢见一面煜王。”

    越逸阳本是正弹着古琴,还没回过神来。自打团苏进宫从来都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大气都不敢出,自己有时说话大声些都觉得会吓到她,今日怎么如此失态?

    瞧见团苏额头红了一片,越逸阳赶快叫人把团苏扶起,细细一问。听团苏断断续续说完,越逸阳也是一惊,连忙叫人去查。

    一边安慰着团苏,越逸阳一边等着消息,且不说林子朝的本事,就是四哥也不会放任自己的人出事,越逸阳心中还是不敢相信。可到了傍晚时分,查回来的东西却让她也傻了眼。

    消息是从御书房传出的,燕皇不满煜王对林子朝的处置,命人将其押回燕都重新定罪,这才被人在山谷之间发现一行人马的尸体,燕皇见人已死才将此事作罢。

    “求公主放奴婢回一趟煜王府吧,就算见不到公子最后一面,也请让奴婢送他最后一程。求公主开恩。”

    “不行,你现在不能去煜王府。”越逸阳瞧着团苏的样子,心里也是着急,但如今四哥几近于被软禁在煜王府,父皇派人把守看管,任何人都不能擅入,何况林子朝是戴罪之身,由煜王府为其行丧葬之礼更是天方夜谭,但她瞧着团苏哭的如此伤心,到底心下不忍。

    “你莫哭了,煜王府你是去不得的,但说起来林子朝也救过我一命,既然他出了事,我也不会置之不理。他可有家人亲眷需要照顾,我帮他安置?”

    团苏抽着其,摇摇头,“奴婢没有听公子提起过。启禀公主,奴婢只想给公子送些纸钱,但宫里有规矩,若不然恳请公主准许奴婢在宫外送公子一程就好,回来后要打要罚全听公主。”说完团苏冲着越逸阳叩头一拜,久久不起身。

    团苏的头埋的很低,但眼泪却打湿了半边衣角,越逸阳叹口气,蹲下来扶起团苏,拿帕子帮她擦掉脸上的眼泪,轻声道:“你莫哭了,明日我同你一起出宫,找个好地方给林子朝立个衣冠冢,送他一程,可好?”

    看着越逸阳的眼中一片清澈,不像作假,团苏心中一暖,鼻子犯酸,想要叩头谢恩却被越逸阳拦住。

    “奴婢代公子谢过公主恩典,公主大恩公子是还不了了,团苏替公子还。您日后就是团苏的主子,您要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看着团苏的满脸真诚,越逸阳笑了笑,想起这一段日子来自己对团苏百般不满,连带着手下的人也处处欺负着她。她倒也是个肯吃苦的,只是好好做好自己的事,从不抱怨。自己曾让人悄悄去试探,看她到底知不知道盛延喜欢她,可到最后才发现,这小丫头压根不知道盛延的心思。每次一想到这,越逸阳就觉得舒坦,盛延,你喜欢人家,人家不见得喜欢你,哼,活该。

    可现在看着团苏,越逸阳倒是有些明白团苏会招人喜欢的地方了,这样有情有义的傻丫头,自己也怪喜欢的。唉,林子朝你既然走了,这丫头我就帮你看着吧,就当谢你曾救我一命吧。
………………………………

第三十七章 军令如山

    就在越逸阳和团苏红着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