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仙行-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湉。“孝祖爷爷不准!他在阴阳谷中修建了藏宝窟,要全数搬运到那儿,仍然由娘亲保管。”

    杏贞。“藏起来干什么?‘帝仙门’发展之初,三界一统任重道远,万事都需要用钱。把死物变为活钱,造福三界苍生,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去说服他老人家!”

    戴湉。“娘,既然交给你保管,怎么用还不是你说了算?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

    杏贞。“湉儿,我让你去杨玉环墓中看看尸身腐了没有,你为什么一直没有动静?”

    戴湉。“孩儿一直记着这事的。不过最近要阻止长天门盗唐陵,暂时搁下了。而且,王旭回地府去后一直没有音讯,我也不好跑去催人家。”

    房中一阵阴风过处,突然多了一身穿红衣之人,不是地府一殿判官王旭是谁?

    戴湉十分高兴。“说曹操,曹操到。王判官,恭喜恭喜!竟然修成了人身!”

    王旭跪了下去。“多谢皇上传功之恩!小判和闫君修炼‘阴阳诀’,进度竟然很快,不用附身尸体,也可化为人形,而且可以管两三天。弟子大白天去人世间逛了几趟,完全没有问题!”

    戴湉笑容满面。“判兄,起来说话吧!以后都是同门中人,不用如此多礼!”

    王旭。“谢皇上!目前闫王一殿中,已经发展了上百名‘帝仙门’弟子,修炼热情很高。”

    戴湉。“倒底是在地府,修炼效果比人间好得多。高昌王爷也可以化为人身了么?”

    王旭喜形于色。“闫王爷比小判进步快,经常化为人身,去人间办案子。”

    戴湉。“不就是锁拿人的魂魄么?那算办什么案子?小鬼都能干的活!”

    王旭连连摇头。“非也非也!死人鬼魂进入,自然要问死因,如涉及阳世之人,就要进行调查。过去是深更半夜钻床底蹲壁坑,偷偷打听,往往不尽不实。现在化身为人,白天调查取证,少了许多的冤假错案,让许多被冤的鬼魂不再上刀山下油锅,功德无量!”

    戴湉。“原来如此!看样子三界一统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进行!”

    杏贞突然插话。“王判,哀家交办的事,不知你办得如何?为什么只字不提?”

    王旭慌忙陪笑。“太后娘娘,珍和董的魂魄都已经找到,带回了一殿,正等这边的消息。”

    戴湉大喜过望。“好!办得好!我现在就和你去清东陵,先让鄂妃娘娘还魂复生。”

    王旭。“皇上,珍附身还魂的尸身还没有找到么?”

    戴湉。“这些日子忙,我还没有抽出时间去。先办孝祖爷爷的事,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杏贞。“皇儿,珍的事不许你再拖了。把鄂妃娘娘接回来,你就立即去见杨玉环。”

    戴湉。“是!孩儿遵命!娘,我现在就和王判去了,你老人家歇着!”

    未等杏贞回话,戴湉和王旭的人已经消逝了。屋内,又只剩下杏贞一人。


………………………………

第一百二十三章:鄂妃娘娘

    当着太后老佛爷杏贞的面,光绪皇帝戴湉和鬼判王旭身形一闪,就在屋内沉入地下,进入地府。人间地府一转一换之间,戴湉心中一下子联想起许多与之相关的事情,思绪纷呈。

    没有人知道天、地、人是什么时候分成三界的。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天上要比人间好,人间要比地府好。天仙、凡人、鬼魂,历来是三种身份,三种待遇。天仙们享的享乐,天天琼浆玉液,燕舞笙歌,长生不死,寿逾万年。凡人则穷的穷苦,日日劳碌奔走,忍饥挨冻,财富只在皇室、官府、富人手中。而且凡人只有几十年生命,就会面临死亡威胁。鬼魂就更不用提,刀山油锅,铁链锁身,苦役劳作,在地狱中吃尽了一切苦头。三界的不公由来已久,虽然上古帝王曾竭力想改变这一现状,可惜阻碍重重,全都无功而返。三界反而越分越远,导致难以逾越。

    而今,三界一统的重担竟然落在戴湉的身上,虽然有道家五位始祖的支持,戴湉仍然感到任重道远。只是,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他一身的恩怨情仇,都与三界有关。

    两人御风而行,来到地府殿王一殿。王旭过去虽是地府鬼判官,却已可化为人身,也算凡人了。

    闫王高昌见戴湉到来,慌忙下跪参拜。“不知皇上御驾光临,望乞恕罪!”

    戴湉伸手搀扶。“王爷免礼,今后同属帝仙一门,还是少些繁文缛节的好!”

    高昌挥手让座。“皇上上坐。而今闫王一殿也按人间礼仪办事,不再像过去毫无人性了。”

    戴湉上殿坐下,大是开怀。“王爷革除弊病,效法人世,就是一种进步!对三界统一大有贡献!既已修得人身,还望扩大修炼‘阴阳诀’的范围,拯救万千无辜鬼魂。”

    高昌。“小王一定遵循皇上教诲,加快改变地府的力度。只是本殿只是地府十殿的十分之一,其他各殿闫君仍会抱残守缺,抬出地皇威势压人,皇上仍需小心在意!”

    戴湉从袖中取出“黄绢令”,递给高昌。“此乃轩辕之令,三界一体遵循!倘地皇为难此殿,王爷可以持此令据理力争。那时朕自会感应,迅速驰援。”

    王旭。“王爷,这下子好了!即使本殿改革的消息泄漏,也不怕地皇派人兴师问罪了!”

    高昌。“只怕二殿闫君恺宁鬼话连篇,蒙蔽地皇,无端生事!那时大起争端,战祸不远矣!”

    王旭。“王爷,恺宁鬼头鬼脑,鬼迷心窍,必然会借机生事!不过有人皇撑腰,我们不怕!”

    戴湉。“对!闫王一殿是‘帝仙门’在地府的第一分舵,王爷就是舵主,如恺宁来犯,正好将之收服!不过,当务之急是救太太太皇妃还魂,请王爷请出她老人家的魂魄。”

    高昌一声大喝。“小子们,好生请出皇太妃魂魄,不准惊扰!”

    两个似人似鬼的小卒捧出一袭红袍,看似毫无重量,却鼓鼓囊囊,显然罩着董鄂妃魂魄。

    王旭上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将红袍接在手中。“皇上,可以起身了。”

    戴湉怀着敬畏之心,与王旭御风飞去,方向自然是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

    两人从地府直接进入孝陵地宫,来到了主殿旁边的偏殿,这里有珠光辉映,一切都看得清楚。

    戴湉对着石棺跪拜。王旭跪在他的身后,虔诚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石棺上有一个绿色的圆点,看来应该就是机关。戴湉。“判兄,作好准备了吗?”

    判官王旭捧起红袍。“准备好了!皇上一开棺盖,小判就撤去红袍。”

    戴湉伸指一揿,一阵机括响过,棺盖与站在上边的四个宫女退到了一边。棺中一阵珠光闪耀,漫出一阵极寒之气。寒气散尽,一个面容苍白的美丽女子安详地熟睡,似乎正要醒来。

    王旭摔开红袍,轻轻一抖。“娘娘,你的容颜未改,肉身完好,请还魂吧!”

    一缕黑雾向着棺中罩了下去,从头部的五官中涌入董小宛的肉身。

    戴湉定睛看着太太太上皇妃的脸色,起初毫无症兆,大约盏茶功夫之后,脸上才慢慢有了红晕。鼻孔中飘出一股白色的气雾,散尽之后,口里才幽幽地叹息了一声。

    王旭已经退出了偏殿,只剩下戴湉仍然跪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棺中。

    董小宛又叹息了一声,才慢慢睁开眼睛,娇弱的问。“这是什么地方?谁在这儿?”

    戴湉轻声回答。“禀娘娘,这里是孝陵,是世祖顺治皇帝的衣冠冢。我是玄玄玄孙儿戴湉。”

    董小宛用尽气力,终于坐了起来,看见了跪着的戴湉。“玄孙儿?衣冠冢?福临在哪儿?”

    戴湉。“孝祖爷爷他老人家在陕西长安,派玄玄玄孙儿来接娘娘过去,重新团聚。”

    董小宛。“好!团聚!团聚!可是我好冷,全身仍然是僵硬的,如何动得?”

    戴湉弹出一股指风,一股火热的阳力进入她的丹田,迅速向全身漫延。驱除了她身体中的寒气。


………………………………

第一百二十四章:爱妃回来

    董小宛体内的寒气,是世祖顺治爷给她迁葬时留下的。顺治皇帝不仅千方百计找到了定颜珠,还身冒奇险,找到了一颗来自极地海底的寒冰珠。此珠仅仅是放在棺内,其散发的寒气也会让肉身千年不腐。没有戴湉的阳力入体驱除寒毒,董小宛的身体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恢复。此刻,她觉得体内十分温暖,四肢的关节已经不太僵硬,便手扶棺沿,缓缓地站了起来。

    董小宛身上华丽的宫装,是世祖爷迁葬时特意给她换上的。顺治皇帝把对董鄂妃的爱,演绎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令后世许多所谓的爱情故事无不相形见绌。

    董小宛的端庄之美,着实出乎戴湉意料之外,他跪在棺前,几手看得呆了。

    她容颜依旧,光彩照人,哪里像刚刚还魂复生的样子?孝庄太后当年不知为什么不喜欢她,难道仅仅因为她是汉人?倘若如此,那么正史野史都在美化的太皇太后,为人就不怎么样了。

    董小宛见戴湉痴迷,着急起来。“喂!那孩子,你倒是扶我老人家出去啊!”

    戴湉这才惊觉,报歉地笑了笑,站起身来,发出了丹田之中的太极旋。

    他不敢入棺相扶,深恐唐突了太太太上皇爷爷深爱的鄂妃娘娘。飞旋的太极旋飞入棺中,钻入了董小宛的脚下,把她缓缓地托了起来,再稳稳地飞越棺壁,落到地上。

    戴湉趋前一步,跪了下去。“玄玄玄孙儿戴湉,给太太太皇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董小宛笑了。“玄孙儿,起来说话吧!你的意思,现在已经不是顺治朝了呗!那你是哪朝皇帝?”

    戴湉站起身来。“玄孙儿是大清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现在登基的宣统是第十二代皇帝。”

    董小宛大吃一惊。“什么?宣统是第十二位皇帝?那不是说,我老人家已经死了几百年?”

    戴湉点点头,一点不想隐瞒。“是的!太上妃娘娘的确睡了几百年,不过一直由太上皇爷爷在这里陪着。他近日才带玄孙儿去陕西修炼,取得成功,立即就派玄孙儿回河北来救娘娘。”

    董小宛禁不住双目垂泪。“原来福临还活着!好!我们马上去陕西!我要见福临!”

    戴湉。“娘娘,棺中的这些宝物是孝祖爷爷千方百计为你找来的,必须全部带走!请你老人家坐在凤椅上稍等片刻,玄孙儿收拾好以后,马上就走!”

    董小宛只得坐到一只精巧的嵌金坐椅上。“好吧!你最好快一点,我老人家已经等不及了!”

    戴湉不敢耽搁,就用棺中的垫布把奇珍异宝全都裹在一起,打成一个包袱背在身后。他走出偏殿,来到孝陵正殿之中,找到了秘道的机关,伸指一揿,地道口出现了。他发出太极旋,把凤椅从底下驮了起来,离开地面飞行。顺利地飞入地道中后,他关闭了机关。

    王旭出现在戴湉身边,一左一右,护卫着太极旋上的凤椅迅快向前。地道曲折,必须加倍小心。他从袖中拿出一个瓶子。“皇上,高王爷让小判带来一颗回春丹,等会儿你给娘娘服下吧!”

    戴湉接在手中。“判兄,你先回地府去吧,帮我照顾好珍儿的魂魄,我很快会来救她。”

    王旭。“皇上,你可得抓紧点时间。倘若二殿凯宁闫王无端出来干涉,小判怕节外生枝!”

    戴湉。“朕知道了。凯宁胆敢滋事,朕一定不会轻饶。”他很久不用皇帝的语气说话,十分严厉!

    很快,他们出了地道。王旭拱手告别,一晃身,钻入了地下。

    戴湉轻轻飞上太极旋,把回春丹递到董小宛手中。“太太太上妃娘娘,你吞下这颗丹丸,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吧!玄孙儿决定从空中飞行,尽快赶到陕西,争取早点见到太太太上皇爷爷。”

    董小宛把丹药放入口中,吞入腹内。“湉儿,赶快飞吧!哀家已经归心似箭,无法忍耐!”

    戴湉把凤椅的方向倒转,让冷风吹不着董娘娘,自己站在前面挡风,加快了太极旋飞行的速度。

    两个时辰之后,太极旋飞临长安上空。戴湉顾不得惊世骇俗,让太极旋直接降落到大院中。

    已是下午酉时,门卫弟子发现戴湉从天而降,慌忙跑入楼内报告老僧顺治爷。

    戴湉让院中的女弟子扶着董小宛,走入大院,走入了老僧所住的楼房。

    大厅之中,老僧正在与前来请安的杏贞及四嫔说话,人人脸上都有笑容,显得十分开心。

    戴湉与董小宛进入屋中。“孝祖皇爷爷,太太太上妃娘娘参见。”

    董小宛见老僧须髮皆白,忍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福临,宛儿总算又见到你了!”

    老僧顺治爷见是董鄂妃复生,喜从天降,冲上前一把抱住了她。“爱妃!爱妃!真的是你么?你想煞福临了!”他喜极而泣,老泪纵横。抱着董小宛舍不得松开。

    戴湉、杏贞慈禧及冰、清、玉、洁四嫔,全都跪于地上,盏茶功夫过去,仍不敢抬头。

    老僧总算回过神来。“都平身吧!爱妃回来,朕万千之喜!自明日起,不再操心理事了!”


………………………………

第一百二十五章:喜从天降

    董小宛的复活,不仅老僧顺治爷,但凡与皇族沾点边的所有人都感到万分高兴。

    待董小宛在老僧身旁坐定,杏贞慈禧、戴湉、冰、清、玉、洁四嫔一齐跪到她面前。“玄玄孙媳、玄玄玄孙儿、玄玄玄孙媳等恭祝太太太皇妃娘娘万福金安,万寿无疆!”

    董小宛含笑挥手。“都起来吧!今日能与你等相见,实乃邀天之幸!不必拘礼。”

    她这一笑,果然美绝人寰,梨涡之中,恍然含着万千慈爱,可以全都分给天下苍生。大爱无疆,大德无垠。完全可以从她的仪容中显露无遗!无怪当年顺治皇帝因她一死而放弃了江山社稷。

    众人全都站起身来,各自落座。

    老僧。“现在的称谓太复杂了。反正喊不准辈份,不如简略一些。你们不分两代,都喊我老人家孝祖爷爷,喊鄂妃娘娘孝祖奶奶。中间那几代全部省略,免得繁琐。”

    杏贞笑容满面。“孝祖爷爷的提议原本不错,可太皇妃娘娘实在年轻,喊奶奶很是拗口。不如仍然尊称鄂妃娘娘,倒是十分贴切。”

    戴湉也是一脸笑意。“亲爸爸说得有理,不过得把鄂妃两字去掉,改为皇后娘娘,方才名正言顺!”

    老僧也笑了。“都不好!宛儿年龄虽小,辈份却在那里摆着。喊得太年轻,岂非衬托出我老人家年高德邵了?还是叫孝祖奶奶,方可名副其实。”

    杏贞。“孙媳认为,喊成孝祖娘娘,一样包含了该有的意思,比喊奶奶准确得多。”

    老僧连连点头。“反正都是在家里面称呼,娘娘就娘娘吧!这件事不准外传,必须绝对保密!”

    董小宛。“称呼只是个符号,喊成什么都行!不过,我也得知道你们谁是谁啊!”

    杏贞起身福了一福。“稟娘娘,杏贞乃我朝第十位皇帝咸丰之皇后,宫名慈禧。也是死而复生。”

    董小宛。“坐下吧!原来我俩都是死后还魂之人。不用说,一定也是你那宝贝儿子光绪皇帝的杰作了!福临,湉儿说是你带着他修炼,才有这一身本事的,宛儿托你的福了!”

    老僧。“不仅如此,湉儿的命也是我老人家救的!救了他,才间接地救了你们!真是皆大欢喜!”

    戴湉一指冰、清、玉、洁四嫔。“孝祖娘娘,她们四个都是湉儿的嫔妃,依次叫作冰、清、玉、洁。全都已经身怀六甲。冰嫔最早,快要临盆分娩了,不用她们再行礼吧?”

    董小宛笑逐颜开。“大喜事啊!既然都是死后余生,能再育子女就更是双喜临门!看来爱新觉罗一族还会人丁兴旺,光耀门庭。到时候,我们要挨个儿地喝喜酒,不醉不停杯!”

    杏贞。“娘娘,今天的喜酒都还没喝呢!现在已是进晚膳的时候,想必酒宴已经备好了!”

    原来她已经抽空安排膳房准备了酒菜,已经开始履行“帝仙门”总管的职责。

    老僧哈哈大笑。“对头,今天的喜酒非喝不可!爱妃,我们传膳吧?”

    董小宛紧握着老僧的手。“传吧!宛儿想不到还有与你共进晚膳的这一天,喜从天降啊!”

    餐厅就在另一间屋,此刻酒菜都已上桌,一色的宫廷菜式,只不过数量只有三分之一而已。

    老僧扶着董小宛坐到了主位上,一边杏贞、冰儿、清儿。另一边戴湉、玉儿、洁儿。风、花、雪、月四个宫女已升为答应,站在座后分别伺候众人。

    风儿把一碗冰糖燕窝粥放在董小宛面前。“娘娘久未进食,只宜清淡流质为好!”

    董小宛有回春丹垫底,到是一点不饿。喝了两口粥,腹中十分舒服。“哀家以粥代酒,敬福临哥哥一杯,感谢你让宛儿二世为人。你们大家都陪着吧!”

    老僧和戴湉喝的是花雕。其他人喝的是温热的绍兴黄酒。大家一齐响应,举杯一饮而尽。

    杏贞。“娘娘,贞儿敬你一杯。娘娘昔日宅心仁厚,尽得孝祖爷爷真情,感动了天下。请!”

    她仰首喝了一杯黄酒,亮亮杯底,大有豪爽之风。

    董小宛吃了一匙粥。“都是亲人,不必再敬来敬去了。我和福临同敬大家一杯,来,干杯!”

    众人举杯响应,喝得高高兴兴。虽是皇家作派,却也其乐融融,少去了许多繁文缛节。

    老僧笑着举杯。“湉儿,我们爷孙俩同饮一杯。你既然让爱妃复生,近些日子就要辛苦一些,处理门中大小事情。我老人家和你们孝祖娘娘久别重逢,至少要消失两个月。不准打扰我们!”

    戴湉起立,笑着喝干杯中花雕。“你老人家放心休假,天塌下来自有湉儿顶着!”

    杏贞。“湉儿,孝祖爷爷休息期间,你必须抓紧办珍儿的事,再也不能拖下去了!”

    老僧。“贞儿说得对!娃娃!珍儿的事限期十天办好,否则唯你是问!”

    戴湉。“是!湉儿谨遵孝祖爷爷和娘亲之命,十日之内,定让珍儿魂有所归!”


………………………………

第一百二十六章:陵墓何在

    爱新觉罗…戴湉自从答应十日内让珍妃魂有所依,就一直在打听贵妃墓的确切地点。

    酒店老板池尚非告诉戴湉,杨贵妃的墓就在咸阳城北六十里处的马嵬坡,一去问人便知。

    戴湉问了多人,得到的都是这一个答案,心中将信将疑。

    小时候读书,曾在《野史稗抄》之中看到过贵妃墓在东瀛的奈良,又有说神户的。究竟如何,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杨玉环的确是死于兵谏,就葬在她被缢死的地方。如果有她的追随者为之迁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葬于东瀛,实在是匪夷所思。

    早上,戴湉正在室中考证贵妃墓的其他传闻,一代美人名垂千古,自然伴生了众多的故事。

    杏贞却在此时走进门来。“怎么样?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地点么?已经过去一天了!”

    戴湉。“娘。有关杨玉环的传闻甚多,考证一下,心里面就有数了,胜过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杏贞。“湉儿,还是先去马嵬坡吧!那里应该有有价值的线索,可以一查到底。”

    戴湉。“是!儿子收拾一下就出发。娘,门中之事,还请你费心处置,以免人心散失。”

    杏贞。“放心去吧!长天门近日没有异动,稍加监视就行,不用大费周章的。”

    戴湉。“行!儿子即刻动身,娘,你就听好消息吧!”

    他提了一个包袱,转身出门,走向马厩。大白天行路,不能用太极旋飞行。

    骑马上了官道,戴湉立即虚响一鞭,健马受到刺激,放开四蹄狂奔。在他心中,马嵬坡的“唐门杨氏之墓”可能真的只是一个衣冠冢。是唐玄宗为纪念杨玉环而修建的,其中一定没有贵妃的肉身。进入陵墓,只不过是为了寻找新的线索。要找到杨玉环,可能还有一番周折。

    一个多时辰之后,戴湉进入马嵬镇。这里街市繁忙,人烟辏密,竟然是个热闹的地方。

    街面上人最多的地方是个叫“贵妃楼”的饭店,戴湉想听到一些相关的消息,便在门口下了马。

    小二笑脸迎出,上前牵住了马缰。“客官,住店还是吃饭?”

    戴湉。“又住殿又吃饭。让人把马牵去喂上,再伺候爷到大堂吃饭。”

    小二连声答应,把马交给马夫牵走,再领着戴湉,走进了饭店楼下的大厅。

    这里至少坐了一多半的客人,戴湉选了个靠近人多处的座头,悠闲地坐了下来。

    小二送来茶壶茶杯,先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爷,请问你吃些什么?”

    戴湉。“招牌菜来四个,一碗三鲜汤,一壶花雕酒,不够时再说。”

    小二。“够了够了!爷,招牌菜中有一道是蒸羊羔,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