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仙行-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能抵御外侮,保家卫国!
‘帝仙门’的成立,就是为了人民的习武健身!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进步!
我们的宗旨是建立自由平等的新社会!我们的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富足安宁的新生活!
所以,我们的弟子要为天下百姓服务,为实现本门的伟大目标献身!
本门主向天盟誓,忠于国家民族!忠于门下弟子!为国事身先士卒!为人民奋斗一生!
大典之后,太上门主、太上奶奶、本门主都要闭关修炼。门中一应事务,均由副门主、射日王爷后羿主持。一众弟子,都必须遵从羿王爷的号令,抓紧修炼,护国护民!
最后,让我们同声高呼:帝仙一门,阴阳之和。修心炼性,了道成仙!服务众生,天下太平!
本门主说的每一个字,就是十日功力。每个听众,一律获取。立地修炼,即生内力!
无量寿佛,大道通行。谢谢大家!”
戴湉以无边仙力,把这篇檄文刻进了每个听众的大脑,并如实给每人传输了功力。
其仙法之高,品德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掌声、欢呼声惊天动地地响彻京城之南,运河两岸。人们切切实实感觉到了所获得的功力。
后羿。“庆典大会结束!观礼台上一边京剧,一边昆曲。任由观赏。酒筵流水开席,通霄不断!本门所有执事必须坚守岗位,不得误事!”
刹那间,鼓乐大作,酒菜飘香。立舵大典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狂欢饮筵。
柳林苑大酒楼的贵宾餐厅装饰一新,摆了两桌筵席。菜肴之丰盛,不亚于皇宫大内。
以老僧孝祖爷为首的男人,坐了一桌。左边戴湉,右边后羿,恰似众星拱卫。
他们之中大多数已修成仙道,一派仙风道骨,恍若云蒸霞蔚。
以孝祖奶奶董鄂妃为首的一桌,坐的全是美女。
是的,连董小宛算在一起,她们有谁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
就在大典之上,右侧观礼台的美人们就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广场上的弟子百姓,无分男女老少,眼睛就一直盯着右侧的观礼台,谁也舍不得移开!
这么多倾城倾国,国色天香的美女同时现身,当然会立即引起轰动。
幸好这是运河岸边,只有一条车道进入会场。车道进口,早由火枪队严密列队,只把相邻的街坊百姓放进来观礼,大典开始之后就无人能进。
否则一传十,十传百,半个京城的人都会涌来看美人,这弹丸之地将如何容纳?
老僧孝祖爷。“来,都举起酒杯,为‘帝仙门’开派立舵,为早日三界一统,干杯!”
两桌男女全部站了起来,举杯过头,敬向老僧孝祖爷,再仰头把酒喝了下去。
戴湉。“本门宗旨三界一统,厘清环宇,在大典上不能公开说。但是凡我门人,都必须以此为奋斗目标,努力实践。希望大家脚踏实地修炼,诚恳朴质待人,光大‘帝仙门’!”
后羿。“太上门主,门主陛下,你们闭关修炼,门中之事恐怕会受影响!”
老僧笑了。“射日王爷,我们爷孙俩是前朝皇帝,人们都见过画像的。若在京师公开露面,必然引起轩然大浪。所以,只有委屈王爷当个傀儡,办那些公开的事。背后嘛!由我们支持。”
后羿也笑了。“原来是这样。那好,本王答应就是!”
戴湉。“王爷,太上门主与本门主的画像,就挂在议事厅的丹墀上。帷幔遮着。倘若朝中有人对‘帝仙门’发难,掀开来让他们看一眼就行了。”
老僧。“不必!我老人家过去有一枚刻了圣旨的令牌,‘如朕亲临’。那是先帝遗旨,后辈子孙谁也不敢不遵!以此牌把皇室来人拒之门外即可,不必另费周折!”
后羿。“小王知道了!太上门主,太上奶奶,后羿夫妻敬你们一杯!”
他与女桌的褒姒站了起来,躬身行礼,仰面干杯!
老僧。“好!老纳与爱妃喝了这一杯。你们夫妻在京城有不如意处,可以告诉我们。”
后羿。“不!这里一切都好。皇族气概,仙人氛围,我夫妻心满意足!”
两桌仙凡,会心地笑了起来。
。。。
………………………………
第三百三十九章:朝会之争
隆裕太后虽然觉得身体不适,仍然出现在朝会上,垂帘听政。
宣统小皇帝端坐于金漆雕龙宝座之上,瘦小的龙体和巨大的龙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一卷珠帘悬垂于龙椅之后。凤辇上坐着脸色苍白的太后娘娘。清庭的垂帘政治,一再反复出现。
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只有四岁,刚刚登基两年。两年来,溥仪的进步很大,学会了如何端坐于龙椅边缘,足踏漆金矮几,不哭不闹,耐心地听站在龙椅旁的摄政王戴沣说话。
此刻,摄政王戴沣的确正站在龙椅边,与珠帘后的隆裕太后低声交谈。
戴沣。“太后娘娘,革命党的代表已经到京城了,要不要宣他进宫?”
隆裕。“不行!那样容易落人口实,于朝廷不利!你私下里接见一下算了。”
戴沣。“我试试吧!革命党胃口很大,一直要求朝廷退位呢!”
隆裕。“先开朝会吧!这是在太和殿正式临朝,依祖训是不能走神的。”
戴沣点点头,面向阶下众臣。“此乃多事之秋,拣重要的奏报吧!”
殿厅之中,两排极粗的盘龙金柱撑起了殿顶。红色的藏北驼绒地毯覆盖着地面。龙涎香雾自龙墀边的四只青铜鹤嘴中袅袅上升,在空旷的厅堂上方缭绕。
五十来位文武百官分两队面君而立,中间有一丈宽的通道,供官员出班启奏,侍卫进出。
礼亲王世铎走出队列,拱手上奏。“启稟皇上,皇太后。昨日又有广西、四川两省宣布**,拥护共和。忠于朝廷的省份,只剩下十八个。为之奈何?”
隆裕皇太后。“哀家知道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众卿有何良策?”
大内侍卫统领奕春。“摄政王爷,太后娘娘。为今之计,应以斩首乱党头子为要,卑震慑天下。”
李莲英彻底从皇宫退休后,奕春超越另一位副统领哈豹,升任大内侍卫统领,好不春风得意。按说,朝会之上,侍卫统领只担保驾之责,不必过问朝政。但他年轻气盛,竟然破了惯例。
戴沣。“敢问统领大人,你们果真有此能力么?”
奕春。“同时动手不行!一个省一个省地实施斩首,应该不会有问题!”
戴沣大喜。“好!奕大人现在就可以去安排。所需银两,去户部领取。”
奕春躬身请辞,兴冲冲地出了太和殿。
戴沣。“九门提督都格大人。大内侍卫外出办差,皇城的安全,就请你多劳了。”
都格拱手答应。“王爷放心!有都格在,皇宫的安全不会有问题!”
恭亲王奕劻。“太后娘娘,值此关键时期,让新军都督袁世凯回乡祭祖,不太恰当吧?”
戴沣。“恭王爷。袁总督一直站在革命党那边挤兑朝廷,让他休息些日子没什么不好!”
他虽说是摄政王,但袁世凯对他并不买账,多是敷衍塞责。拿掉这颗眼中钉,就是他力主的!
奕劻。“袁虽然下野,但新军仍掌握在他的手中,对朝廷更不利!”
隆裕太后。“暂时这么着吧!摄政王爷,要千方百计把新军抓在手里!”
戴沣。“太后娘娘放心,臣下也是这么做的。已经派了许多人进新军了。”
袁世凯被迫回乡休养,就是戴沣的主意。抢夺新军的军权,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惜快一个月了,新军那些统领、管带并没有投到他手下来。
奕劻。“新军之事关系甚大,摄政王还是注意一下的好!若袁世凯忠于朝廷,还是请他回来。”
隆裕太后知道奕劻与袁世凯走得更近一些,当然希望袁世凯回到朝廷里来。为了不让两个亲王当庭对立,便岔开了话题。“有件事我想和你们说说。李总管在宫内时,对后宫是妥善保护的。他一告老回乡,哀家就觉得十分不如意了。哀家以为,还是应该请他回来。”
戴沣很感谢她的帮助,忙投桃报李。“太后娘娘,李总管尚在京城,随时都可以请回宫里来。”
李莲英曾经答应过支持隆裕为首的满清小朝廷。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召他回来显然是上策。
奕劻。“太后娘娘,李莲英现在是‘长天门’北京分舵舵主。‘长天门’眼下对争夺天下虎视眈眈,召他回来会不会是引狼入室?适得其反?”
隆裕太后。“哀家就是想收买李总管,让他力谏‘长天门’支持朝廷。过去他也是这样说的。”
有病乱投医。隆裕已经感到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只要是救命稻草,都想抓起来试试。
奕劻。“臣今日听闻,南河沿柳林苑成了‘帝仙门’总舵。那里住的一直是皇族旧戚,不知可否利用?不如派人前去打探一下,以利大局!”
戴沣难得在这件事上与奕劻一致,问。“成立门派必须到五城兵马司报备。九门提督都格大人,‘帝仙门’报备了吗?你们审查批准了吗?”
都格。“稟摄政王。‘帝仙门’总舵是从西安迁到北京来的。柳林苑总管德额齐来五城兵马司报告过。因为是皇族旧戚成立的门派,我们就核准了。”
隆裕。“是阿济额家族伺候的皇族吗?那应该是顺治爷一房,派个人去看看也好!”
戴沣。“既然如此,还是我亲自去一趟的好!‘帝仙门’,这个‘帝’字犯忌了!”
都格。“柳林苑真是皇族一脉,带个‘帝’字似乎无可厚非。”
戴沣。“似乎招摇了一些!但若能为朝廷所用。倒也名副其实。”
奕劻。“该门派立舵大典的确招摇。先不说两个戏台唱对台戏,仅在台上出席观礼的十多个美女,就轰动了南边半个京城。目睹之人说,都是他们一辈子也难以看见的美人!”
戴沣的好奇心更盛了。“都格大人见过那些美女吗?”
都格摇了摇头。他收下了德额齐报备时送的一万两银票,根本没去柳林苑调查就同意对方立舵。
奕劻。“哎呀!那就太可惜了。审查的时候,都格大人完全是可以上门验明的。”
都格。“奕王爷,都说是皇室一脉了,谁敢去多生是非?”
戴沣。“是否真是皇室旧戚,必须亲自去看看再说。都大人,你肯陪同去么?”
都格。“当然!那是臣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戴沣。“那就是了!择日不如撞日,朝会散了我们就一起去。”
他不想给九门提督都格去“帝仙门”通风报信的时间。他不相信都格。“帝仙门”总舵开门立舵这样大的事,就在朝廷眼皮子底下的事,自己这个摄政王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朝会和以前一样,又成了两个亲王争权夺利的针锋相对。清廷如此式微,朝臣们依然贪腐的贪腐,恋权的恋权。没有一个肯为国家民族着想的。
隆裕暗暗叹了口气。从眼前的情形看,小朝廷是难得支撑下去了。作为太后娘娘,她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然而,一个王朝的终结,绝对不是这么一道简单的公式!
。。。
………………………………
第三百四十章:皇佛令箭
巳时,三乘绿呢大轿,在一队步兵的护卫下进入南河沿柳林苑。
大内侍卫副统领哈豹竟然指挥“帝仙门”守门的弟子。“快去通报,就说大清摄政王戴沣、恭亲王奕劻、礼亲王世铎前来拜访。要他们快来迎接。”
哈豹在京城一向颐指气使,到哪儿都是一副指挥官的派头,从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两名守门的弟子不敢怠慢,留下一人守门,另一人赶快跑去禀告。
戴沣等三位亲王已经下了轿子,在士兵的护卫下走向“帝仙门”十分气派的门楼。
哈豹躬身相迎。“三位王爷,臣下已经让他们的门卫进去通报了。”
奕劻。“好!我们在此稍等一会,来得突然,也怨不得人家!”
戴沣点了点头。他最终没有让九门提督都格跟来,换成了礼亲王世铎。
他指着石柱上镌刻的楹联,笑着问:“两位王爷,谁能给我解释一下门联的意思?”
奕劻。“王兄,这上联写的是‘弹指数万载,有上古伟人开天辟地创华夏农耕文明。炎黄子孙薪火相传,只待来日重铸民族辉煌!’讲的不就是几万年,几千年来的中华历史么!”
世铎。“我来瞧瞧下联吧!这是写的现实啊!‘挥手一瞬间,唯今朝圣贤力挽狂澜修九洲民生盛世。帝仙门徒前赴后继,祈愿明天再造人间传奇!’这是与上联密切呼应的啊!只是野心稍嫌大了一些。摄政王爷,这‘帝仙门’是何来历?敢如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戴沣。“不仅如此!联内还有无法抑止的皇家气概。你们看横联,‘帝志仙心’,不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他们志在天下称尊,心盼成仙了道。两头都想抓住么!”
哈豹。“反了!这不是想大张旗鼓地造反么?摄政王爷,你不能不管啊!”
戴沣。“慢!先看看在说!如果真是皇室旧戚,这么写也无可厚非!”
世铎。“王兄,我看这字体十分熟悉,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
奕劻。“愚弟也有这个感觉。什么地方见过呢?记起来了,奏章上的朱批!”
朱者,红也。朱批就是皇帝在大臣奏章上用红笔做的批示。清朝第一位皇帝哈赤虽然是在马背上为取得天下奠定基础,但自皇太极和顺治帝开始,就开创了学习汉文化的良好风气。历朝皇帝全部崇尚文治武功。到乾隆时达到了巅峰,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后来,咸丰皇帝把祖先们好的朱批编辑成册,原文和译文同时刊印,供后人瞻仰学习。三位亲王之所以觉得字体很熟,就是熟读了朱批集子的缘故。
戴沣心中一动。“两位王爷,这好像是世祖顺治爷的笔迹,简直摹仿得微妙微稍俏,”
世铎。“若非世祖爷他老人家两百多年前就已经仙逝,我真以为是他老人家亲自写的。”
戴沣心中一动,帝仙之门,乃皇帝们修成仙道的事。莫非世祖皇帝已经修炼成仙?
他摇了摇头,努力打消脑袋里的这个念头。“真相如何,待会儿问主人吧!人家会全盘告诉我们!”
门内的车道上,一行人已经小跑着迎了出来。
领头的是副门主,射日王爷后羿。他的身后,老管事阿济额,少管家德额齐,护法吴子风紧紧跟随。四人中两人是得道之仙,阿济额与儿子也只差一个层次,即可登上仙阶。
后羿抱拳施礼。“不知摄政王和两位亲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请,请入内待茶。”
哈豹。“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不通名报姓?”
阿济额连忙陪过笑脸。“老朽阿济额,柳林苑老管事。这位是本门副门主后羿、这位是门中护法吴子风、这位是阿某次子德额齐,为门中管事。”
哈豹一副挑事的样子。“门主为什么不出来迎接?小看大清摄政王么?”
戴沣也想看看“帝仙门”实力如何,所以并不阻止哈豹咄咄逼人的质问。
阿济额。“本门门主正在陕西闭关修炼,北京总舵的事,都是后副门主主持!”
哈豹。“门主尚未到京,你们就敢开派立舵,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后羿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副统领大人,摄政王爷一句话都还没有说,就听哈大人一个人没完没了。你看,我‘帝仙门’还要不要请三位王爷入内视察?”
戴沣。“哈大人身为大内侍卫副统领,对维护皇城安全负有责任。副门主不必介怀。”
后羿笑了。“三位王爷请,先去客厅品茶,再到各处看看。”
入门后没有车坐,路径尚远。后羿小施仙力,四位朝廷要员立即脚不点地,贴地飞行。
很快,他们就飞到了议事厅内。
摄政王戴沣与两位亲王紧张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知道是仙家法术,再也没有轻视之心了。
哈豹开始不想如此被动地飞行,运起功力想摆脱,却力不从心,只好顺其自然。不过,他挑衅的念头已经收起来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个后副门主,仙法已经通玄!
后羿满脸笑容。“三位王爷,哈大人请入座。”
话音刚落。丫环们便送上茶来。浓郁的茶香,弥漫在大厅之中。
戴沣。“后副门主,本王有一事不明。门楼上的楹联,字迹是顺治世祖爷的手书,不知何来?”
后羿。“回王爷,阿老管家最熟皇族中事,还是请他来回答吧!”
阿济额站起来,躬身向上方施了一礼。“先帝莫怪!朝中亲王相询,只能据实回禀。本族珍藏了世祖皇帝他老人家的几乎全部朱批的原件,朝中库存的乃抄件而已。楹联共八十二字,都是从朱批中找出相同字迹,复制而成。”
戴沣大吃一惊。“你们就是世祖爷这一支系的?不知以何为凭?”
阿济额走到上方影壁前,伸手一拉,一幅红色的帷幔慢慢向右滑开,世祖顺治皇帝的画像立即呈现出来,简直栩栩如生,和真人几无分别。
阿济额跪了下去。后羿、吴子风、德额齐也跪了下去,行三跪九拜大礼。
戴沣等四人不敢不跪,只得一同三跪九拜,行完大礼才起身入座。
奕劻。“阿老管家,本王虽然相信你们乃皇室分支,究竟还少些佐证,令人遗憾。”
阿济额再按开关,一个红色小箱从影壁中弹出,箱体散开,漆金拱架上,一支佛光熠熠的金色令箭骇然入目,上书“如朕亲临”四个大字。
这就是传说中的“皇佛令箭”,是顺治皇帝出家当日传与家臣,用以维护家族安全的。康熙皇帝亲自下旨,见此令箭如见先皇,不敬者立即格杀!两百多年来,已经威加四海。
众人自然一齐下拜。连哈豹也不敢造次。
阿济额。“先皇令箭已现,观者应守口如瓶!如信口开河,必遭诛戮!”
。。。
………………………………
第三百四十一章:不敢轻慢
摄政王戴沣与两位亲王已经对“帝仙门”十分敬畏,不过心里却多了些亲切感。
因为,一笔难写两个爱新觉罗,既是一族之人,亲情便自然存在,打断了骨头都会连着筋。
礼亲王世铎。“阿老人家,你老在柳林苑长久管事,深得人心,世铎早已耳闻,失敬了!”
阿济额的名头,似乎比此间主人还要大,皇室之中应该早已知道。
恭亲王奕劻。“老管事大人,敢问一句,皇族中不知还有何人健在?”
阿济额。“本族大部还是居住关外老家,柳林苑仅‘活菩萨’一支,目前人丁兴旺。”
他把戴湉一大家子全算在老僧顺治爷族下,目前已有四子三女,自然子孙繁衍。
活菩萨的名头,不仅响彻南河沿这一带,就是京城之中,也是闻名遐迩。
戴沣。“阿大人,本王极欲见皇族亲人一面,无论是谁都行,不知可否?”
阿济额。“王爷既然如此关爱,来人,去毓庆园请长公主见客。”
后羿哑然失笑,阿老管家搬出戴湉继女出来抵挡,的确十分聪明。皇族一门,孝祖爷爷、戴湉都是不能露面的,戴湉的子女又都年幼无知,显然不能请出来撑门面。
盏茶功夫,一辆马车来到议事大厅门前。銮铃声清澈悦耳。
巫姬手牵清妃三岁的儿子溥竺,笑容满面地走入大厅,在主位上落座。
阿济额。“三位王爷,此乃门主戴绪的长公主溥姬,少门主溥竺。长公主,与三位本家亲王见礼。”
他把戴湉的皇帝名号与名字各取一字,成了戴绪。巫姬的巫换成了博。族辈便相同了。
巫姬被称为溥姬,颇觉好笑,起身道了万福。“三位本家亲王在上,侄女儿见礼!”
巫姬此刻愈加成熟,大有皇室公主之风。且容貌美绝天下,实乃倾城倾国。
三岁的溥竺也拱手作揖。“爱新觉罗;溥竺参见三位王爷。”
他从婴儿时就受仙气洗髓,面如满月,眉清目秀,乖巧伶俐,已有几分乃父戴湉的儒雅和端庄。
摄政王戴沣、礼亲王世铎、恭亲王奕劻观之无不动容。
皇族中有如此美女,已然大出意外。小儿则更显神奇,比戴沣已登基当皇帝的儿子溥仪还强。
戴沣。“侄女、侄儿免礼。不速之客来访,实在唐突,望勿见怪!”
巫姬。“摄政王叔叔不必客气。门主爹爹开派立舵时就曾传书说,‘帝仙门’太过惹眼,朝廷一定会来戡问,必须恭敬释疑。侄女儿等早有思想准备。”
世铎。“难怪以长公主称谓,果然名实相符!王兄,这支皇族精英,是朝廷一大强援啊!”
戴沣。“果然如此!长公主侄女儿,当今皇族艰危,令尊门主可肯援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