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有闲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就会出现大旱歉收的情况,到时候流民四起,国家支出疲惫,局面更是难以应付。如果不削藩,咱们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来?”
朱由崧皱着眉头道:“明末的历史我不怎么熟悉,但是我隐约记得大明历史上是有个叫朱什么炆的也搞过削藩吧?”
朱由检斜了朱由崧一眼说道:“朱允炆。”
“啊,对对,朱允炆!他最后怎么样了?”
朱由检没好气道:“失踪了!”
朱由崧震惊道:“皇上还会失踪?”
朱由检扶额长叹,他发现跟朱由崧交谈实在是费劲的很,大明皇帝失踪很少见吗,皇帝被俘虏的都有过!
朱由检埋怨道:“你上过学没有,你上学的时候学过历史没有?”
朱由崧振振有词道:“我怎么没有学过历史,我只是对大明的历史不了解!你不信你问问我大清的,我是倒背如流!”
朱由检冷着一张脸不说话,朱由崧这才想起朱由检最讨厌的朝代就是清朝,朱由崧讪讪道:“呵呵,你还记得老五么?他也是满族人啊,跟咱们不也是挺好的么,为人讲义气,重情义,毕业那天你不是跟他喝得最多么?”
朱由检脸色缓和下来说道:“后世的老五能跟现在的鞑子相提并论么?”
朱由崧却不接他话,打了哈哈说道:“不说这个,你说说那个叫朱允炆的最后怎么就失踪了?”
朱由检算是对朱由崧没了脾气,长叹一声解释道:“因为当时还是藩王的燕王朱棣造反了。”
朱由崧瞪着眼睛问道:“燕王是因为削藩才造反的?”
朱由检没好气地看了朱由崧一眼,知道要跟历史小白解释其中的曲折,那就是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明白,只好含糊地点了点头。
好在朱由崧没有问要是现在的藩王造反,朱由检该怎么做的话,朱由崧问道:“可是废我世子这事跟削藩有什么关系?”
朱由检解释道:“废你世子是为了立你为王,到时候招你入朝参政。”
朱由崧忽然想起了大明之后的大清的做法,好像大清就没有藩王的问题,人们都很耳熟的恭亲王那是政坛的一把好手啊!
朱由崧顿时明白了朱由检的计划,问道:“你是不是要把各路藩王都召回京城,然后削了他们的俸禄,让他们从政?”
朱由检点了点头目光坚决道:“有失必有得,就是此理。大明的亲亲之义实在是太过优厚了,必须要解决这件事情!”
朱由崧说道:“你是想把我立成一个旗帜?”
朱由检嗯了一声说道:“还有一个我希望你能说服,你现在的便宜老爹福王,福王当年在京城中引得满城风雨,要说他没有两把刷子,我是万万不信的。”
朱由崧疑惑道:“你就不怕放权后,他们中有人图谋不轨?”
朱由检冷笑一声说道:“你不会真当厂卫们是吃干饭的吧?虽说我不喜欢清朝,但是他们对亲王的处理方式还是很值得咱们学习的,大清你听说过哪个亲王造反吗?”
朱由崧点了点头道:“吴三桂啊,他可是被封了平西王!三藩之乱我还是知道的!”
朱由检闻言一怔,咬着牙说道:“三藩当时有封地、有军队、能开府、可自行任命官吏、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吴三桂是普通的王爷吗,他是超品王爷!”
朱由崧哈哈笑道:“也是哈,我也没见过大清有哪个王爷能有这种能量,你把各路藩王召回京城,到时候只要不安排在要害部门,他们还真的翻不起什么风浪。”
朱由检眯着眼摇了摇头道:“这可不一定,你忘了那些冥顽不灵、食古不化的文官了!”
………………………………
第六十五章 论政
朱由崧疑惑道:“文官?”
朱由检点了点头,双眼微眯道:“对,就是文官!”
朱由崧问道:“这事跟那些文官有什么关系?”
朱由检目光深邃道:“因为咱们是后世人,所以才会有些先见之明。大明在历史上亡了,人们都以为是国内灾荒流寇、吴三桂冲冠一怒,鞑子趁虚而入,真的是这样吗?”
朱由崧好奇道:“难道不是这样?”
朱由检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口烟气,右手紧握成拳捶在了桌上,缓缓说道:“是,也不是。大明亡了的原因,是因为她,从根上已经烂了!”
朱由崧见朱由检凝重的样子,把翘起来的二郎腿放了下去,问道:“根上已经烂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一张颇为年轻俊秀的脸庞隐藏在烟雾中,让朱由崧看不真切。
朱由检腮部的肌肉动了动,忽然轻笑一声道:“那天被侍卫擒住前,你不是说有治国良方么,说来听听?”
朱由崧干咳一声,他哪里有什么治国良方,他脑子里的治国良方都是从小说上看来的。要是朱由检不是穿越者也就罢了,还能说出来糊弄一番,可是眼前这个朱由检不仅是穿越者,还是四年间跟自己一起同吃同住的兄弟。
而自己这个兄弟上辈子简直对明朝有一种病态的迷恋,人家在信王府蛰伏三年,啥都没干,净想着怎么拯救大明了,自己随便想出来的几个兴国安邦的计策,说不定在人家眼里屁也不是……
朱由检见朱由崧不说话,面带微笑道:“老大,你倒是说说啊!”
朱由崧斜了朱由检一眼说道:“我说什么?你在信王府里面想了三年,我就不信你连个屁都没有憋出来!你问我做什么,你前世在宿舍里面不是整天净嚷嚷这些么?”
“唉~”朱由检把身子侧过来说道:“此言差矣,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你干嘛!”
朱由崧龇着牙说道:“我想揍你!”
朱由检连忙讨好道:“我这不是开玩笑呢吗,你别当真啊!我是真想问问你有什么治国良策没有,说出来咱们讨论讨论!”
朱由崧见朱由检不依不饶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也没啥治国良策,就是上辈子小说看多了,不过看的历史小说少得可怜,就从我看的几部小说里面说说吧!”
朱由检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朱由崧看在眼里,看来朱由检三年来有些习惯已经被古人同化了……
朱由崧轻咳一声说道:“历史小说我倒是看过几本,只不过里面没大明的。”朱由崧瞥了朱由检一眼,见他神色不变还在认真听自己讲话,便又说道:“改变历史嘛,首先要重视军事,改革军事,创立现代化的军队,改良创造新式武器,有了好的兵器,到时候打仗不就跟闹着玩似的。”
朱由检听了不置可否,朱由崧又接着说道:“然后就是发展商业,再然后就是改良政体,弄到最后你弄个君主立宪啥的,大明应该就亡不了了。”
朱由检听到这里摇了摇头道:“老大,小说里面的东西你都信,我真是服了。”
朱由崧瞪着眼睛问道:“咋,人家说的有理有据的,不该这么做吗?”
朱由检却不接他的话说道:“大明现在百病缠身,不是说改革就能改革的,在改革的这条路上,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朱由崧问道:“那我说的改革军事不对吗?”
朱由检笑着说道:“对,只不过有很重要的一点,你却忘了。”
“什么?”
“用武器的人啊!”
朱由崧皱着眉头不说话,朱由检说道:“你说的那几点,真当没人试过人么?可是结果又是怎样的?”
朱由崧震惊道:“有人试过?”
朱由检轻笑道:“确切的说是一个国家试过。”
朱由检看到朱由崧好奇的样子不再卖关子:“就是清朝,清朝试过,他们搞得洋务运动,说什么中国器不如人,然后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整整三十年!结果呢?”
朱由崧见朱由崧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像极了前世在宿舍里面指手画脚的样子,朱由崧知道朱由检只要进入了这个状态,那就是不让他说完就会跟你拼命的那种,只好咽了一口不说话。
朱由检狠声道:“洋务运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是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海战全军覆没,一条舰都没留下来!一条都没有!日本联合舰队一艘未沉!而当时北洋舰队还号称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真是可笑!”
朱由崧挠了挠头发,还是一句话不说。
朱由检却是越说越激昂道:“洋务运动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出来公车上书,君主立宪。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器不如人太表面化,中国的根本在制不如人!结果呢,戊戌变法失败了,光绪的结果更是可怜……”
朱由检长叹一声说道:“然后就是辛亥革命……”
朱由崧赶紧插话道:“辛亥革命可是成功了的!只不过是被袁世凯偷窃了共和的成果!”朱由崧偷偷抹了一把汗,好家伙,原来只知道老二喜欢明朝的历史,怎么对清朝的历史也这么熟悉了。
朱由检看了朱由崧一眼说道:“人们都说是袁世凯偷窃了共和的成果,可是袁世凯死后中国还试验了12年的共和啊……这12年里,北洋军阀政府24次内阁改组,换了26任总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共和成了么?”
朱由崧说完看了朱由崧一眼,朱由崧被朱由检说的一头雾水,愣愣道:“你这是啥意思?难道不改革了?”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要改,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朱由崧疑惑道:“那什么是最重要的?”
朱由检抬手指了指脑袋缓缓道:“这里是最重要。”
“脑子?”
朱由检算是对朱由崧彻底没了脾气,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思想!”
朱由崧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却还是没有明白改变历史跟改变思想有什么关系。
………………………………
第六十六章 民族意识
朱由崧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朱由检见朱由崧有些按捺不住的样子,说道:“改变思想才是拯救大明的唯一办法!”
朱由崧瞪着眼睛看着朱由检,朱由检连忙解释道:“思想就是意识,是家国意识,是民族意识!”
朱由崧问道:“你是说大明的人们没有家国意识,没有民族意识?”
朱由检点了点头,朱由崧难以置信道:“你骗鬼呢?民族意识早就形成了好不好!冉闵的大名你当我没听说过?”
朱由检面色凝重道:“身为汉人,冉闵确实值得尊敬,大明有些人也可以说是爱国的……”说到这里,朱由检见朱由崧想要反驳,连忙解释道:“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朱由检这话都说出来了,朱由崧只好按捺住有些躁动的心情。
朱由检轻咳一声问道:“如果在后世,有一天外国的军队踏上了中国的国土,跟咱们得子弟兵打了起来,如果你当时就处在战场附近,你会怎么做?”
朱由崧轻笑一声冷着一张脸反问道:“你说呢?”
朱由检微笑道:“我想你一定会加入战斗吧?就算不参战也不会拖累中**人的后腿,毕竟外国人已经打到家门上了!”
朱由崧撇了撇嘴说道:“你这不是说废话吗?”
朱由检看了朱由崧一眼说道:“但是你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情景吗?”
真当老子文科生白当的?朱由崧轻蔑的看了朱由检一眼,轻咳一声朗声说道:“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割让香港,五口通商……”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说战争结束后,我是说战斗的时候!”
朱由崧皱着眉头说道:“那我哪知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那么喜欢看历史书么?”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清朝的军队和英法联军作战,附近的老百姓该卖菜的卖菜,该卖粮食卖粮食,哪有自己的国家正跟外国打仗的想法?”
朱由崧冷哼一声,他对这些事情也是略有耳闻,实在是反驳不了朱由检的话。
朱由检说道:“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这是皇上在跟外国人打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打输了,割的是皇上的地,赔的皇上的银子,这天下都是人家皇上的,跟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朱由崧疑惑道:“你不是开玩笑吧?你还穿越到清朝过,怎么对当时老百姓的心理活动都这么熟悉?”
朱由检面不改色道:“我猜的。”
“猜……”
朱由检说道:“虽然是我猜的,可是并非没有什么根据!”
“你有什么根据?”
朱由检深吸口气缓缓道:“你或许知道三元里抗英,你也或许知道清末的义和团,但是你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京城外面许许多多的小老百姓是怎么做的么?”
朱由检见朱由崧不说话,接着说道:“那些外**队的后勤,雇佣的都是中国人!”朱由检像是深恶痛绝,咬着牙又说了一遍:“中国人!”
“当时的人们那来的国家观念,哪来的民族观念?八国联军攻到了北京,北京城高池厚,外国人攻进不去,当地的百姓给这些侵略者们指出了道路!广渠门下未曾设防!”
“广渠门下未曾设防!你说,一个民族在侵略者面前无知到了这种地步,你说将来咱们真的打起仗来,会有什么下场?”
朱由崧心中有些震惊,他原来并不知道这些历史,实在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当时八国联军进攻皇宫,多少当地的老百姓帮着侵略者填壕沟,绑梯子,扶梯子?”
朱由崧低声说道:“那不是清朝么,大明说不定会好点吧?”
朱由检苦笑道:“如果咱们两个没有穿越,十几年后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就会有人大开城门,满朝文武跪迎闯王……”
朱由崧见朱由检把中国历史上的百姓和百官说得这么不堪,低声嘟囔道:“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吗?”
朱由检闻言深吸一口气说道:“没有么?孙中山曾经说过,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改变思想,统一思想,是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要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唤醒人们的国家意识!”
“有人曾经说过,中国民众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至于政治和军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职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与民众有联系的,只是租税和维持治安而已,无论是谁掌握政权,谁掌握军权,都无碍大局!你说他说得对吗?”
朱由崧沉默着不说话,他知道他要是说不同意,朱由检肯定又要拿清朝来做例子了,那么多汉人被满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清不也坚挺几百年么?
可以见得,古代的百姓对这些事情还真的不感兴趣,管你当皇帝的是汉人还是满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自己能过日子就好……
朱由检叹了口气说道:“咱们现在在大明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一个皇帝,一个亲王世子,可是这个天下将来出了问题,谁的过错,谁的责任?”
朱由崧闷着头抽烟不说话,朱由检喝了一口茶又说道:“有句话众人皆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宜宾莫非王臣。这句话你现在来看,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要是天下百姓都这么想,那这个天下,这个大明只是我们朱家的天下,只是我朱由检的天下!这是大明百姓的天下吗?不是!”
朱由崧吐出一口气说道:“启发民智,唤醒民族意识并非一日之功。”
朱由检气呼呼道:“正是因此,我才更加气愤!家国天下,那些个读书人习孔孟之道,却养了他们的狼子野心!”
朱由崧叹了口气安慰道:“哎,你说的那些事毕竟都是清朝的,说不定大明会好一点?”
朱由检有些凄苦道:“大明这方面跟清朝一般无二。李自成来了投降闯贼,鞑子来了投降鞑子……”
………………………………
第六十七章 朱由检的计划
朱由崧望着目露凶光的朱由检,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轻飘飘地问道:“那你想怎么办,他们一个个的都是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咱们两个政坛小白,跟人家斗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难道还能把满朝文武都给杀了么?”
朱由检双目微凝道:“那又怎样?”
朱由崧差点把刚喝进嘴里的茶给喷出来,他咳嗽了两声震惊道:“那又怎样,你把他们都杀了,谁帮你治理这个天下?”
朱由检停了朱由崧的话,轻笑道:“那是你不懂大明历史,没有听说过胡惟庸。”
朱由崧皱着眉头道:“胡惟庸是哪个?”
“胡惟庸是大明,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里面最后一个名至实归的宰相,明初的胡惟庸案没听说过么?太祖朱元璋因为胡惟庸一案杀了三万多人,朝中牵连的大臣数不胜数,结果怎样?”
朱由崧斜着眼睛问道:“你没开玩笑吧?”
朱由检不置可否道:“当年太祖杀了那么多官员,也没见天下大乱啊?”
朱由崧一下子就站了起来问道:“你真的打算动手?”
朱由检看着居高临下望着他的朱由崧,摆了摆手轻笑道:“怎么可能,就算真的杀了那些官员对这个天下没有影响,可是如果得不偿失,杀他们何益?再说了,杀人是说杀就杀的么?”
朱由崧又坐了回去,松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你真要对那些文官动手呢!”
朱由检笑了笑却不说话,心中暗道:“不破不立,等我切实的掌握军权后,说不定真要杀上几个,通匪的晋商,顽固的江南官员,谁敢冒头就先砍了谁!”
朱由检见朱由崧一直盯着自己,拍拍脑门笑问道:“老大,我听说你在洛阳城遇到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女侠?”
朱由崧有些戒备的看着朱由检问道:“怎么,你怎么知道的?”
朱由检笑道:“还不是那位女侠的爹爹告诉我的,求我给你说说情,说是他女儿在路上对你这位世子多有得罪,有机会一定登门致歉。”
朱由崧听到这件事是杨文福所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想到从洛阳到北京一路上马背上的一方倩影,心中不由有些怀念,随即又想到她火辣的性格,赶紧摇了摇头。
朱由崧舔了舔嘴唇身子倾向朱由检低声说道:“哎,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朱由检疑惑道:“什么事?”
朱由崧厚着脸皮道:“那个……我身边的侍卫的功夫实在是太差了,你皇宫里面有没有什么高手?给我匀两个当保镖,我好防身用。”
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有我罩着你,别说这北京城了,就是这大明你不横着走就不错了,要劳什子保镖啊?”
朱由崧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朱由检见此想到了杨文福当日说的话,轻笑一声道:“好说好说,明天我就把人给你派过去!”
朱由崧哈哈一笑:“够兄弟!”
朱由检轻笑道:“福王身边的高手也不少吧,你怎么不朝你老爹要?”
朱由崧说道:“我不是刚穿过来,不知道行情么?”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还有一件事,明天我就要将你的福王世子给撸了,等到你老爹福王接到消息一定会上表陈情。到时候我顺势就把你留在北京,之后的日子就有的忙了,你先休息几天吧!”
朱由崧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会被人们看成是朱由崧削藩的一颗棋子,其实他却是削藩的一个急先锋。
朱由崧叹了口气,这大明在他们两个胡搞乱搞之下,谁知道会成了什么样子?
朱由崧嗯了一声,问道:“我来的时候,看到了皇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们怎么在练队列跑操?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要在皇宫里面开军校?”
朱由检笑道:“皇宫里面人口众多,实在是太难管理了,这里面的人还有很多是魏忠贤留下来的老人,我这样做只是为了甄别管理一番,其实是越权了。”
“啥?”
“后宫里面的事情其实是皇后说了算的,还轮不到我这个当皇帝的插手。”
朱由崧点了点头,问道:“对了,那个魏忠贤,你打算怎么处置?杀了一了百了?”
朱由检笑了笑道:“怎么可能?魏忠贤可是个人才,我留着他可是有大用的!”
“那你怎么把送到凤阳看皇陵去了?”
“先冷落冷落他,毕竟他确实做了很多的错事,坏事还有恶事,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自然会把他召回来。”
朱由崧疑惑道:“这魏忠贤能有什么大用,除了争权夺利还会些什么,你把他召回来,就不怕引狼入室?”
朱由检笑道:“魏忠贤还算不上狼,他如果是一条狼,就不会被我这么轻而易举地就下狱了。他最多就是一条狗,只是现在放回来还会咬咱们,等到把他的性子给磨没了,让他认清了谁才是他的主子,他就不会乱咬人了。”
朱由崧好奇道:“你打算把他用到什么地方?”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现在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