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并州李义-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蔼可亲的笑容。
闻言,也不知道是李义的笑容,还是那句话的原因,又或者这名少女只是单纯的没力气说话?只见少女微微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只是用她那有些红肿的双眸看着李义。
“子康兄。”蔡琰轻柔的声音传来,转头看去,却是蔡琰将一个水壶递了过来,“这些水都是已经煮沸过的。”蔡琰低声解释着。
“嗯。”李义闻言也没有多想,直接就接了过来。不过在接的时候,李义的手不小心碰到了蔡琰的小手。不过对此,李义并没有在意,或者说他并没有觉得碰了蔡琰的小手有什么。
毕竟,此时的蔡琰不过只是11岁的少女,碰她的手又怎么可能让李义有什么想法?所以他接过水壶就伸到了女孩的嘴边,温柔的喂她喝着水。
李义当然知道什么叫做男女授受不亲,但在这个时代生活久了,他发现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后世传闻的那样,男女之间仿佛在防贼一样防范着。
虽然在战国时期孟子在他的离娄上中就提出了男女授受不亲这么一个口号,但实际上不管在战国后期还是秦朝两汉,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都没有后来那么严厉。
就好像如今蔡琰和李义孤男寡女再加个4岁少女共处一个马车之中,如果在宋朝之后的朝代那绝对是不敢想象的。
对于李义的行为,少女并没有拒绝,她只是沉默的任由李义施为,仿佛一个木偶一般。看着少女那明明应该是天真活泼,如今却灰暗无神的双眼,李义忍不住再次叹息着。
只顾着观察少女的李义并没有发现,他背后的蔡琰此时正低着头,一只手紧握着被碰触的那只手。她的脸上有些红润,不时偷瞄着李义的背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李义看着少女微笑着问道。
闻言,那名少女直勾勾的看着李义,就在李义以为少女没听懂他的话时,她终于开口了,“阿父阿母都叫我蝉儿。”说着,她的双眼再次浮现悲伤之色。
“蝉儿?真是个有意思的名字。”李义闻言笑道,虽然不知道是哪个蝉,但李义听着就觉得很有趣,因为他还真没听过哪个人用蝉为名的。
“阿父说我出生时屋外一直有许多蝉在叫,于是就叫我蝉儿了。”蝉儿低声解释着,也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还是李义的亲和力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蝉儿已经没有一开始那种紧张和恐慌感了。虽然,她的情绪还是非常的低落。
“呵呵,你的阿父也是一个有趣的人,那你的姓氏呢?”李义闻言笑道。
“姓?”蝉儿闻言楞了一下,然后看着李义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阿父阿母一直都只叫我蝉儿。”
闻言李义顿时醒悟过来,显然这个蝉儿可能对于姓氏并不是很理解。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她这个年纪别人不可能叫她的全名。就好像李义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也是通过自己阿父和吕布他们阿父的对话中,才得到他们的姓氏。
想到了原因,李义又再次问道,“那你的阿父阿母姓什么呢?或者别人管你阿父叫什么呢?”
“他们都管阿父叫貂大叔。”蝉儿想了想说道。
“貂?蝉儿?是动物那个貂吗?”李义难掩自己的震惊之色问道。
“嗯。”貂蝉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她可是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村里人每次和自己的阿父说笑时,都会用类似李义的话来看玩笑。为此,她还特意央求自己的阿父带她去看看真正的貂。
“啧啧,随便带走的可怜少女竟然就是四大美女的貂蝉,这就是所谓的主角光环吗?”李义心中颇为复杂的想着。
不过很快,李义就回过神来,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和蔡琰。“蝉儿,我知道你现在依然很难过,不过人死不能复生,你的双亲在天之灵,肯定也会希望你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李义再次劝说着。
对此,貂蝉只是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李义已经看得出来,她算是接受了这个现实。这让李义很是欣慰,同时也很庆幸。因为,他真的不太懂得如何劝慰小孩子。
数天后,车队抵达晋阳,停留一日后,李义和众人就再次启程向九原进发。顺便一提,虽然王允强烈请求蔡邕留在晋阳,不过却被蔡邕以已经答应李义在九原暂住为由拒绝了。
………………………………
最后最后解释一下主角年龄的问题。
1:主角是1岁的身体,成年人的灵魂,是穿越者!主角是1岁的身体,成年人的灵魂,是穿越者!!主角是1岁的身体,成年人的灵魂,是穿越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将你身边刚出生的婴儿往主角身上套!!
2:婴儿在刚生下来就会哭,证明发出声音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说话,按照百度的资料,生后一个多月,由于口形的不同,可以分别发出不同的元音(、o等)和辅音(b、t等)。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彻底掌控了婴儿身体的成年人无法说话的话,我个人觉得这个人可能本身就不会说话。
3:关于走路。3个月左右就能抬头、抬腿,可以坐起来了;5个月的时候,他开始有力量,会翻身了;长到6个月,基本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长的时间,到10-11个月慢慢站起来学走。这是一个正常婴儿的发展情况,以本能和外界干涉演化出来的结果。
但显然,这些并不适用于主角。最简单的来说,压力球不知道有几个人知道,一个手掌可以掌握的小球。会用来给做过手术手部无力的人进行恢复训练。从拿不稳到用力捏住,不知道你们认为需要多久的时间呢?婴儿也同样如此。许多事情经过有意识的自主训练都可以加快其增长速度,可能刚生下来1、2个月不行,但半年普通婴儿都会爬了,主角连站立都做不到吗?而且这还只是普通婴儿,个别婴儿的发育速度还会更快。
4:至于练武的问题,我到先想问一下诸位。
1:你们去健身房训练的时候,会进行远超过自己能够负荷的训练强度吗?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会主动停止吗?
2:你们会从2楼往下跳吗?
3:在没有任何外界条件影响下,你们困了会去睡觉吗?渴了会喝东西吗?饿了会吃饭吗?向上厕所会去上吗?
如果不会,我建议你们可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如果会,我不知道有什么好质疑主角的。
5:关于练武会不会影响生长。
力量训练是有强度大小区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度,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强度的训练。并非力量训练本身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强度的把握,适当的力量训练有助于长高。
上面这句话我觉得已经很明确的解释了所有的疑问,文中没有任何地方写到主角进行了任何高强度训练,甚至训练时间每次只有不到10分钟。
量力而行这句话我想所有头脑正常的人都会懂得,而本书的主角也是个正常人,所以他也会懂得。
6:这是最后最后最后一遍解释主角的年龄所引起的各种古怪问题了,老实说,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本来本着有问必答的想法我还会回复,但太多太自以为是的问题,我真的真的不想再回答了。
………………………………
既然有人对貂蝉之名有所疑问,那么解答一下。
首先,本书参考正史、演义、平话、游戏等等,而正史之中并无貂蝉,《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中,对所谓的貂蝉描写仅有一句: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至于其他,只有貂蝉。
其次,貂蝉是个官职这个说法我找不到任何作为记载的证据。相反,唯一出现貂蝉字样的只有貂蝉冠。
《艺文类聚》卷四十八:“秦始皇复古冠貂蝉,汉因而不改。此内官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出则负玺以从,秩二千石。”戴貂蝉冠的人侍从皇帝左右,御驾出宫他们负责捧玉玺等,是显赫近臣。
两《汉书》中皆载有貂蝉冠。《汉书刘向传》:“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王氏指外戚王莽一族,二十三人皆戴貂蝉冠,如鱼鳞般相次栉比皇帝左右。《后汉书天文志中》“(张)逵等自知事不从,各奔走,或自刺,解貂蝉投草中逃亡,皆得免。”此句是说汉顺帝时,中常侍张逵等矫诏作乱被顺帝发觉,这些人或自杀或扔掉貂蝉冠落荒而逃。
再次,那所谓的考证老实说我觉得很奇怪,如果他考证的是三国演义,那么一个不存在的人他又是如何考证的?如果考证的是那位董卓侍婢,嗯……那不得不说真是一位大神,“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最少从这句话中,我找不到任何可以考证的线索。
最后,貂蝉此人的设定我基本可以说是参考三国演义,那么,为什么她叫做貂蝉而不是任红昌呢?
1:三国演义中貂蝉就叫貂蝉,所以我也叫她貂蝉,四大美女中的一位,而不是那什么任红昌。同时,中国有貂姓。
2:貂姓,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近臣竖貂的后裔。据说在唐朝时改为刁姓。
3:安排的剧情个人认为比较合理,出现疫情而变成了孤儿,如果主角不在,那么王允将其收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演义中貂蝉所言的养育之恩也能够说得通了
解答完毕
………………………………
0064:李义当官(1)
6月中旬,李义一行人终于抵达九原县,在让吕布带着众人先回李府休息后,他自己就陪同蔡邕一同前往五原郡郡守府拜会新任的郡守督瓒。
是的,五原郡郡守王智被撤了,理由也很简单,王智的兄长中常侍王甫因为贪污被举报而被处死,而王智自然是跑不掉了。顺带一提,原本的并州刺史董卓也在前不久调任到了司隶河东郡郡守,由前并州刺史张懿继任。虽然有些人怀疑董卓可能和王甫之间有什么苟且,但因为找不到证据,加上宦官中有人为董卓说好话,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
在郡守府内,李义、蔡邕和督瓒相谈甚欢,在来之前,王允就已经给他们大概介绍了一下督瓒其人,有才德,为官清廉正义,是个相当不错的好官。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李义、蔡邕起身告辞,在回去的路上,蔡邕看着李义沉声说道,“子康,若你真不想进入童子科,那么成为这督广正的麾下却也是个选择。”
“多谢伯喈公指点,义会考虑的。”李义闻言恭声应道。
回到府中,貂蝉早已经等在了门口,身旁却是蔡琰。
“蝉儿见不到你就不愿意进屋,琰就陪她在这里等候了。”看到两个男人的古怪表情,蔡琰连忙解释道。只是不知道为何,说这番话的时候蔡琰再次脸色微红,不过李义依然没有在意,反而是蔡邕看着蔡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或许是因为蔡邕的注视,蔡琰忍不住低下了头不敢抬起,那边李义却自顾自的在安慰着貂蝉。
“伯喈公,今天你们就先住在这里,明天义在为你们选一处上好的地方。”李义在安排好蔡邕等人的住处后,对蔡邕恭声说道。
“呵呵,子康无须多礼,这里我看就很不错,不用换地方了。”蔡邕笑着应道。
对于蔡邕的话,李义客套了两句就没有再提了,虽然没注意到蔡琰的表情,但他又不是真的傻子,怎么可能将蔡琰嗯,是蔡邕这位大儒往外推?住在同个屋檐下,请教学问才方便嘛嗯,就是这个样子。
处理好蔡邕一家的事情后,李义就招来高顺等人询问起这段时间的情况,而结果让他非常满意,“一切如常!”这是高顺的回答。
随后,李义简单说了一下此次出门游历的事情,不过在说道因为担心他们而匆匆停止在颍川求学赶回并州的时候,却把高顺等人狠狠的感动了一番。对此,李义也颇为无奈,只能用这个时代的人和后世的人,在想法上面差距实在太大来解释了吧。
其实高顺等人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尊卑有序,李义是家主,高顺等人只不过是麾下的徒附之子,说破天,也不过是和李义较为亲密的徒附之子。
而徒附,就是那种彻底依附于地主生活的人,简单来说,他们的命就是李义的,所谓主奴说的就是这个。可以说身为主人的李义,让他们平白自杀可能他们会犹豫和反抗,但寻常事情,他们从来不会有任何的犹豫,因为在他们看来,听从主人的命令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养成了事事替主人考虑的思考习惯,而李义中断在颍川的求学,因为担心他们而特意赶回并州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就是非常感恩的事情了。毕竟和有些徒附的生死相比,怎么想似乎都是在颍川求学更加的重要。
当然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在未来的成就,肯定就不会这么想了,可惜他们并不知道
“另外,还有件事情要和你们说下,此次回来,我准备仕官了,明天就去拜会督使君。”李义看着众人沉声说道。
“!!”一句话,吕布等人顿时兴奋了起来,自从皇甫规等人传出李义如若能够出仕朝廷,未来成就定然不可限量之后,李家所有的徒附们都在日夜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嘛,作为徒附,他们绝大部分的人自然不晓得李家还有一条不能为朝廷效力的祖训。
之所以如此期望,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许他们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但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李义如果成了大官,那是不是手下得有人?虽然身为徒附的他们没读过什么书,但好歹也算是李义的部曲,做个亲兵护卫什么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看到众人兴奋的模样,李义却也没说太多,只是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顺便,给了吕布、高顺等人一点钱财,作为这段时间的奖励。这一下,又让他们感动了半天,看得李义心中不住摇头。
隔天一早,李义就穿戴整齐前往督瓒居住的府邸,而督瓒听闻李义再次前来拜访,连忙亲自出迎。对于李义,督瓒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虽然其只不过是九原县的地主,但不管是皇甫规、张奂的弟子,还是这些年李义闯下的名气,都已经算得上是杰出才俊了。
这种人,就算拜访那些当朝大员,他们也不会随意怠慢,更别说督瓒不过只是一名郡守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则,对于那些有才学的人,所有人都会非常的客气。
“督使君,今天再次前来打扰,却是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两人落座后,李义直接就开口说道。
“子康有什么请求尽管直说,只要瓒帮得上忙绝对不会推诿。”督瓒闻言立刻说道。对于李义其人,督瓒自然了解了非常多,倒也不担心他说出什么让自己难做的事情。
“呵呵,其实对于督使君来说,不过是顺手为之的事情罢了。”李义闻言笑道,“义想在督使君手下讨一份差事”
“嗯?什么?!”督瓒闻言楞了一下,随后顿时震惊的站了起来,双眼圆睁的看着李义,显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督使君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李义闻言笑问道。
ps:关于督瓒,因为记载中只写了汉五原郡守,而关于其到底是西汉还是东汉只能推测,加上王智之后的五原郡守找不到了,只能抓过来用了
………………………………
0063:李义当官(2)
“不不,当然没有任何为难的地方,子康愿意帮助瓒治理五原,那可是瓒的荣幸。”听到李义的话,督瓒连忙说道。“瓒只是觉得,以子康之才,完全可以进入童子科学习……”
在这个时代,郡守、县令等都有资格自行任命一些佐官,但限于自身的官位和名声,最少像督瓒这种也就任命一些地方上的人才而已。而虽然李义是九原人,但督瓒却从来不觉得这种杰出才俊能够成为自己的下属。另外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李义进入童子科,显然对于天下的影响比成为自己的佐官要来的更多。
“义本来也有这种考虑,不过最后还是想要在地方上历练一番。毕竟在童子科中学习的东西,义也可以请教伯喈公。但地方上的历练,以及和胡人的作战经验,却不是书籍上面可以学到的了。”听到督瓒的话,李义轻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子康所虑极是,既然如此……”督瓒沉思了片刻后,抬头看着李义笑道,“不如子康先任主簿之职如何?主簿虽然不如各曹拥有实权,但却是辅佐瓒处理五原郡军政文书的要职。想来以子康之才,在这个职位上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治理地方。等待子康够年岁后,瓒再举荐子康为孝廉,届时可能五原郡守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如此,还请督使君,不,还请大人多多指教了。”李义起身施礼恭声说道。
“哈哈指教不敢当,共勉!共勉!”督瓒闻言大笑道。
随后,督瓒就将麾下诸多属吏唤来,为李义一一介绍。嘛,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因为许多属吏都是原郭鸿、王智等人麾下延任的。只有个别是督瓒自己昔日的属吏,因为用的顺手,又没有什么升迁的机会,就一同带来了。
而且李义身为李家地主,很多时候和这些地方属吏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所以虽然算不上熟悉,但也不是非常陌生。
至于这些属吏们对李义,那基本可以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了。皇甫规、张奂的弟子,和桥玄关系密切,本人文武双全,死在其手下的胡人数以百计,才学更是得到多为大儒的称赞。
这种人,对于他们这些一辈子可能都只能在五原郡做郡守属吏的人来说,用句高不可攀有些夸张,但绝对是可以让他们仰望的存在。
以至于面对李义,虽然诸多功曹在地位上要高于主簿,但他们对待李义的态度,却非常的恭敬。功曹他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低一级的吏官了。
对此,督瓒自然不会感到诧异,但让他非常满意的是,李义面对众人的恭维,却显得非常谦逊。
“有才学,够谦逊,肯努力,这等人未来定有一番大作为!”督瓒心中暗想着,同时也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好好培养李义,争取早日让他做出成绩来,因为以李义之才,一个区区主簿怎么想都过于屈才了,哪怕他才15岁。
“恭喜子康,主簿之职虽然没有实权,不过却是郡守最亲密的属吏,而且所有郡守需要负责的事情,主簿都会参与。对于子康来说,确实是最合适的职位。”在听完李义的话后,蔡邕顿时笑道。
“哈哈督大人也是这么和义说的。”李义闻言大笑道。
闻言,蔡邕又恭贺了两句,就转身回房了,因为吕布等人早已经等在外面。他如果一直呆在这里,恐怕会让他们急坏的。
“恭喜主人!贺喜主人!”果然,在蔡邕回房之后,吕布等人顿时涌到了李义的身边不断恭贺着。他们的表情非常兴奋,虽然早就知道李义会做官,但一天没有正式就任,他们心里的大石头就放不下。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当官那可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哪怕只是个小官,那也是一飞冲天,根本不是普通地主豪强能够比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只是李义迈入官场的第一步而已,未来……
“嘿嘿,说不定等主人当上大官后,我也能混个兵曹当当。”吕布咧着嘴大笑着。
“就你???也就当个什长或者队长吧”童飞闻言笑着打趣道,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童飞显然已经逐步从父母病逝的打击中开始走出来了。而且看起来经过前段时间和高顺一同负责李家的家务,也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些人中。
“哼,我要是什长,那你最多当个门卫!”吕布闻言哼哼着,随即也不给童飞反击的机会,转头看向高顺问道,“阿顺,你小子相当什么?”好吧,李义不过才一个主簿,连私募属吏的资格都没有呢,这群人却已经开始分官了。
“我要当统军大将……”高顺犹豫了一下,但在吕布等人的追问下还是被逼了出来。
“咳咳咳咳!”一句话,直接把吕布等人呛在了那边,毕竟众人之中武艺最好的吕布也不过才敢想当个兵曹而已。因为在他的眼中,郡守麾下的兵曹就已经是相当相当大的官职了。
看到众人如此,饶是高顺总是一副面瘫脸,此时也忍不住脸红起来,他低着头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是你们一直逼问我的……”
“那也得靠谱一点啊……”吕布等人无语的看着高顺说道,他们还想当大将军呢,但他们敢想,敢说吗?
看到高顺都快羞得无地自容了,李义连忙打圆场笑道,“阿顺的话也没有错,等到我日后统领大军时,阿布、阿飞、阿顺,还有其他才能优秀的人,都有机会独领一军!”
只是此话一出,李义就后悔了,因为刚才吕布等人打趣说的话,可和李义说的话完全不同。在吕布等人看来,李义说能统领大军,那就绝对可以!如此一来,他们岂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