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并州李义-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和连已经战死了,他们就算打赢了汉军又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这次战争几乎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只是因为和连一意孤行,同时保证拿下九原后立刻撤退,他们才勉强跟来。
很快,敌人撤退的消息就被赵思等人禀报给了督瓒,“追!不过记住不要轻易和他们交战,只要逼他们撤退就好了。”督瓒沉声说道。
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敌人虽然撤退,但并不混乱。如此一来,督瓒自然也不想冒险。此次派兵跟着,也是担心这些人不好好撤退,跑去劫掠地方。
“杀啊!”李义疯狂的大喊着,他的表情有些狰狞,身上更是早已经被敌人的血液染红。他已经不知道杀了到底多久,只知道天色开始亮了起来,而面前的敌人也越来越少的。但他却依然没有停下来,因为心中有个声音告诉着他,不要!不要停!
与此同时,张声率领500骑紧跟着李义,不过他们却非常默契的跟在了那95骑的后方,看起来就好像跟在精锐后面的小兵一般。因为在他们心中,前方的每个人都是英雄。
这一追,直追到阴山脚下,看着那些鲜卑人仓惶逃入山中才罢休。
“停!”李义持戟高举,口中高声喊着,虽然他此时已经有些发不出声音来了。不过就这么一下,整支队伍齐刷刷的停了下来,包括张声带来的500骑。尤其在看到李义转过身来时,他们各个挺直了腰杆,目光中带着崇拜和狂热。
“我们……胜利了!!”李义再次高喊着。
“哦哦哦哦!!!”
当李义率众回到九原之时,却已经是日落西山。不得不说,他们之前追杀敌人的时候实在过于凶残,结果就是在回来之时别说人了,就连马都有些走不动道了。最后不得不原地休息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缓缓向九原赶回。
而在快到城下的时候,李义却发现督瓒、蔡邕、张芝等人正率领着九原县城大大小小的官吏站在城外等候着,一旁,还有无数九原县的百姓。
一瞬间,李义的眼眶就湿润了,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在这里是在等谁。加快速度赶到城下,翻身跳下小白,快步走到督瓒等人的面前,却不等李义开口,督瓒就上前拉着李义的手大笑道,“诸位,我们的李主簿回来了!”
顿时,欢呼声响彻整个九原县城,随后李义就发现不单单在城外,城内竟然也挤满了百姓。那热闹的程度,恐怕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够比拟了。
………………………………
0083:我回来了
虽然九原县城的百姓们情绪很高涨,大有和李义等人不醉不归的架势,但最终他们还是强忍着激动老老实实回家睡觉去了。一方面是天色已晚,如果闹起来天晓得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义等人累了。
百姓们散去,李义也跟着让众人回家休息,随后自己也跟着督瓒等人一同向城内走去。
“大人,下官追杀胡人到阴山脚下,一路之上,有许多敌人丢弃的武器、战马……”李义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放心吧,我早就派人去打扫战场了~”督瓒闻言笑道,“而且你还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样,那就是统计杀敌数目啊~不然瓒如何为你请功呢?”
“哈哈~下官有这个就够了~”李义闻言大笑,随后指了指挂在小白身上的和连人头说道。
闻言,督瓒看了看那颗人头,顿时想起了什么来,语气急促的看着李义说道,“子康,快快将那人头拿来让瓒看看!”
笑着将和连的人头交了过去,督瓒随即就捧着和连的脑袋,凑到火把旁边不断观看着,似乎一点都不觉得大晚上捧着一个脑袋是一件多么渗人的事情。而且不单单是督瓒,蔡邕、张芝等人见状也纷纷凑了过来。
端详了好久,督瓒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子康,这是胡人单于和连的人头?”而蔡邕等人也同样不敢置信的看着李义。
他们虽然知道李义夜袭敌军大营,将其搅得天翻地覆,更是一路追杀,杀得胡人仓皇逃窜,但他们可完全想不到李义竟然将和连的脑袋砍下来了。要知道这可是和连啊!鲜卑单于啊!昔日那让大汉朝束手无策的檀石槐继承人啊!
所以哪怕他们在之前的城战时遥遥见过和连的模样,此时却也不敢确定,但从他们期盼的眼中,却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非常从李义的口中得到一句肯定的答案。
“不错,就是和连的人头!”李义闻言笑道,语气中忍不住带着一丝得意之情。无论过程,单就和连这个身份,李义怎么得意显然都不过分。
就在这时,长史张声扛着一面断旗走了过来,看到这面旗帜,督瓒等人的眼神再次变了,如果说对于和连被李义斩杀他们还有一丝不敢置信,那么这面鲜卑人的王旗,却是完全无法怀疑的存在。
从很久以前,这面王旗就是鲜卑人的标志,不过直到檀石槐崛起之后,这面旗帜才进入汉人的眼界,同时也成为汉人的眼中钉。而如今,这么一面旗帜就如此直接的出现在督瓒等人的面前,直接就让他们愣住了。
而对面,张声看到众人齐刷刷的看着自己,饶是他已经40多岁了,却还是忍不住有些心虚脸红,“这面旗帜其实是李主簿砍倒的,不过其只顾着追杀胡人,等到下官赶到时,就顺手捡了起来准备送还给李主簿。”张声连忙解释着。
和连的人头无疑是一件大功,而这面王旗却也同样是大功,张声可不希望众人误会。不说这件事情一查就能知道始末,单单其如今对李义的崇敬之心,就让他无法做出如此无耻之事。
“好!好!好!子康,别的瓒也不多言了,在这里,就先预祝子康你封候拜将了!”督瓒大声赞叹着,随后命人将王旗以及和连的头颅接过,并将和连的人头拿去处理。不然过两天,这颗价值千金的人头可就要烂了。
李义有些晕乎乎的和督瓒等人告别,因为此时他的脑袋里还满是督瓒的那句“封候拜将”。他并不是没有想过此战之后会得到封赏,就好像他在斩杀和连之前说的那样,和连的人头将成为他创造未来的垫脚石。但封候拜将?这种程度的封赏显然不在李义的想象范围之内。在他看来,用和连的人头换一个地方实权官职,比如说县长之类的,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好半响,李义才有些犹豫的问着身旁的蔡邕,“伯喈公,仅凭和连的人头和王旗,真的能够封候拜将吗?”
一句话,顿时让蔡邕连连干咳起来,好半响才一脸古怪的看着李义叹道,“仅凭?胡人单于的脑袋和王旗,你以为是那么好拿的吗?”
“呃……”李义闻言愣了愣,似乎在思考蔡邕这番话的意思。
见状,蔡邕拍了拍李义的肩膀笑道,“你也知道,北方胡人之中,以鲜卑人势力最大,实力最强,更别说还数次击败本朝,连年南下劫掠的血海深仇了。”
“本朝历代有不少人以军功封侯,其中按照制度,斩捕大将之人,赐金2500斤,封五千户,这些都是明文条例写在军功制度之中。单以和连的人头就足以满足这一要求。更别说还缴获了胡人王旗以及斩敌数量等了。”蔡邕轻笑着解释着。
闻言,李义依然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语着,“难道我就这么被封侯了?这么简单?”
见状,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简单?如果和连一直躲在草原之中,子康你觉得你有机会斩下他的脑袋吗?”
“呃……”闻言,李义眨了眨眼,终于从迷糊中回过神来,“这么说,义得谢谢和连单于大人了~”李义带着一丝调侃笑道。
“哈哈,你确实得好好谢谢他呢~”蔡邕闻言同样大笑道。
确实,如果不是和连没事突然跑过来,而且直接就强攻九原城,那李义可能一辈子都未必能见到和连的面,更别说斩敌夺旗了。
“嗯,明天准备一个上好的木盒盛放他的人头好了。”李义暗自嘀咕着,闻言,蔡邕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不多时,两人就已经来到了李府门外,却见一名少女正带着两个小女孩在门口等待着,不是蔡琰她们又是谁呢?
“我回来了~”李义看着蔡琰,语气轻柔的笑道。
“嗯。”蔡琰低声应着。
两人默默的对视着,眼神之中,除了面前之人之外丝毫不见旁人的踪影。见状,蔡邕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悄悄的带着蔡清和貂蝉返回了屋内。
………………………………
0084:四方震惊
隔天一早,李义就来到了郡守府,却是督瓒为李义以及吕布等95骑设宴庆贺。不过所有人的目光,依然集中在李义的身上。毕竟吕布等人杀敌再多,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沾了李义的光罢了。
于是虎,整个上午,李义就是坐在那边不断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上来敬酒,初始他还能认出对方是谁,到最后就只是机械式附和着来人的话,随后抬起酒杯一饮而尽。而一旁,督瓒身为堂堂五原郡郡守,却只是笑吟吟的不断为李义倒着酒。
待到中午,喝得醉醺醺的李义被吕布等人搀扶离开,而督瓒等人则开始忙碌起来。一方面督瓒要整理这场战争的消息报告上疏朝廷和并州刺史张懿。一方面则需要派人前往周围各郡通知他们这件事情,免得过了不久之后他们却傻傻的率兵过来支援。最后,他还得继续派人前往打扫战场,因为之前派出去的人回报,人手不足了。
“郡守大人他们也真是的,就算再怎么开心,也不能将子康兄灌成这个样子啊……”当蔡琰看到李义那醉醺醺的模样后,顿时没好气的嘀咕着。
对此,吕布等人纷纷装作没听到,直接将李义交给了蔡琰,就快速离开了。看他们那仿佛逃难的模样,真不知道是在怕些什么。
不多时,屋内就恢复了安静,小白趴在不远处,瞅了瞅已经沉睡的李义,又看了看站在一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轻咬嘴唇俏脸微红的蔡琰,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之前向李义、蔡琰撒娇的想法,老老实实继续睡觉。
李义睡着了,但整个九原县城依然还是热闹无比,各个街道小巷全是出来庆贺的百姓,而当他们看到吕布等95人之中的任何一个时,更是蜂拥而上,试图将其拉入家中款待一番。
不过最受欢迎的,却不是吕布等人,而是童飞、典韦、曹性这些还没有婚娶的汉子,热情的百姓们纷纷拉着他们不断介绍着自家闺女。搞得他们是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最终找了个机会落荒而逃。
“唉,真是羡慕啊……”一个小巷中,张辽看着外面热闹的场面叹息着。因为年仅13岁,所以李义没有带上张辽,结果昨天到今天,只能听着其他人的讲述解解馋。而从他们的口中,李义率军在鲜卑大营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神勇着实让他向往。
“是啊,真是羡慕啊……”一旁一个声音附和着,却是张任,如果说张辽是单纯的羡慕,张任就还带着一丝郁闷了。因为他也被李义以年纪小为由留在了九原县城内,可问题是,他已经15岁了,就比成廉魏越他们小上2岁而已。可偏偏,他又不敢反抗李义的命令,只能委屈的留在九原县城内。
“未来我张辽也一定会跟随主人一起讨伐胡人,建立更大的功勋!”张辽语气坚定的说道。
“不准抢我的话!”张任没好气的说道,心情更加郁闷了。
数天后,各郡以及并州刺史张懿纷纷收到了五原传来的消息,很默契的,他们第一时间都是直接呆住了。
“怎么可能?!”
“这……这……”
各郡郡守纷纷惊呼着,但没有人敢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假,因为除非督瓒准备将全族送上断首台,不然怎么可能用这种事情拿来开玩笑?不过虽然不敢质疑,但他们还是纷纷派人前往九原县,以庆贺之名为李义送上礼物。
他们很清楚,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李义用不了多久就必定会平步青云,这种时候不好好结交一番,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而另外一边,当消息传到张懿这边时,他才刚刚抵达美稷县不久。说起来他也是够倒霉的,官复原职没多久听得到了鲜卑单于和连率军攻打并州的消息,而且还是在没有度辽将军和护匈奴中郎将的情况下。
结果他不得不在河东郡募集部队,随后一路急行军向西河郡狂奔。他不知道五原郡能不能守住,甚至都没有去考虑,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南匈奴绝对不能乱。
如今,好不容易感到美稷,还没等他和南匈奴单于羌渠聊上两句,谈一谈出兵支援的事情,就得知鲜卑人被击退了,和连也被斩杀了。
不过张懿并没有怀疑这件事情的真伪,先不说李义此人他早就有所关注,单单蔡邕、张芝等人的联名就足以为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
“天佑我大汉!天佑我大汉啊!!”张懿激动的仰天欢呼着。
而身旁,南匈奴单于羌渠也同样是一脸震惊,显然完全没有想到声势浩大的鲜卑人竟然就这么简单快速的被击败了,还把自家单于也赔了进去。
自从得知鲜卑单于和连率4万大军南下后,羌渠就一直在考虑怎么做才能让南匈奴获得更大的利益。可还没等他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时,却得知汉军赢了,还是以2千人大胜4万人的辉煌胜利。
对此,羌渠实在难以相信,虽然他也觉得汉人就算再怎么狡诈,也不可能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不过他心中却已经下定决心,等到张懿离去后,一定要派人前往九原县打探一下,同时也接触一下那名叫做李义的人。
虽然在以前,他就已经听过李义的大名,不过那时候的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年轻才俊?打仗比的可不是谁学识渊博!不过如今,李义这个名字不得不让羌渠将其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他隐隐觉得,在未来,这个名字很可能会影响南匈奴的命运。
9月下旬,消息传到了雒阳京师,一瞬间,整个朝堂全被震惊了。不过在震惊之后,从灵帝到张让的宦官集团以及何进的士大夫集团,他们所有人接下来的反应都是不信,直到看到和连的人头以及那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鲜卑王旗。
“哈哈!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汉灵帝刘宏在朝堂之上兴奋的大喊着,看起来着实有些有损皇帝的威仪,但现在,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乎这一点。
………………………………
0085:龙颜大悦
和连的脑袋被盛放在一个木盒之中,李义确实兑现了他之前的话,为了感激和连千里从塞外跑到并州来送人头,他特意挑选了在九原县能够找到的最好木头,为其打造了一个木盒。
此时,这个木盒被摆在刘宏面前的龙案之上,而刘宏则一脸痴迷的看着这颗人头,那表情,寻常情况下,就算是面对那些后宫佳丽们,他也未曾有过如此的痴迷之情。他轻柔的抚摸着这颗人头,虽然因为特殊处理的原因,摸上去手感并不怎么好,但刘宏却丝毫没有感觉。
刘宏就如此诡异的看着和连的人头,不时嘴里碎碎念着,不过对此,没有任何人觉得奇怪,因为他们都知道刘宏到底有多么的憎恨鲜卑人。毕竟,昔日刘宏希望能够展现武功的北伐部队,就是被和连的父亲檀石槐彻底击败,甚至逃回来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三。
这等奇耻大辱,刘宏可是一直都铭记于心。只是可惜,因为那一战的惨败,让他对鲜卑人有了一丝阴影。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这丝阴影将陪伴他一生。而如今,因为李义的出现,耻辱被洗刷了,更是取得了哪怕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也未曾取得的旷世奇功!
鲜卑单于被斩杀!这等攻击整个汉朝历代帝王,能够做到的也不过寥寥无几。当然了,那些帝王做到的时候,都是杀入草原直捣黄龙。不过刘宏显然不会在意这种“细微”的差别。他只知道,他做到了一件历代先皇都少有人做到的事情!
刘宏就这么抚摸着和连的人头不断看着,而满朝文武则静静的看着刘宏。好半响,刘宏才轻轻盖上盒子,微微吐了口气,仿佛在把昔日鲜卑人带给他的所有压抑全部吐掉一般。
随后,刘宏环视了满朝文武一眼,语气轻快,且略带调侃的笑道,“众卿家,都来说说吧,应该如何封赏李爱卿?总不能让本朝的大功臣,继续担任区区一介地方郡守的主簿吧?”
话音刚落,
太中大夫桥玄就站了出来,“臣以为,应该先了解一下战况,才好判断应该如何封赏。”桥玄自从光和二年就一直在家养病,不过此次督瓒派人前来雒阳前特意交代,让使者抵达雒阳后先行拜访桥玄,所以他硬撑着病体上朝来了。
“哈哈~桥爱卿,朕记得昔日卿任度辽将军之时,曾经教导过李爱卿?”刘宏闻言轻笑道。
“正是,臣昔日上任之时,受已经病逝的皇甫将军以及张司农所托,帮忙教导李子康。不过那个时候,在两位大人的教导下,李子康的才学武艺就已经远超同龄人,臣也不过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桥玄闻言连忙说道。
虽然这件事情朝中许多士大夫都知道,但他可不知道刘宏知不知道,毕竟这位皇帝陛下可是……万一让他误会自己才是李义的夫子,那他又有何面目下去见皇甫规和张奂呢?
“皇甫爱卿和张爱卿啊……”刘宏闻言,不禁有些微微愣神。虽然刘宏自从继位之后,就一直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但对于这两人,他却还是记得很清楚的。不单单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位高权重,并且都曾经为了和宦官斗争不断向自己上疏,更重要的是,这两人都是对抗外族的名将。
“昔日两位爱卿在并州时,平南匈奴之叛,北拒鲜卑的侵扰,后又在西北对抗羌族,为本朝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而如今,他们的弟子斩敌酋于九原,保护本朝百姓不被侵扰,更扬我大汉声威于塞外,当真是取之于蓝青于蓝啊!!”刘宏颇为感叹的说道。
说着,刘宏将一旁的简策交给边上的小黄门蹇碩,“大声点念!朕要仔细听一听李爱卿除了斩杀敌酋、缴获敌人王旗之外,还立下了多少功劳!”
恭敬的接过那份简策,蹇碩随即展开读了起来,而随即,李义此战的战绩彻底晃瞎了众人的双眼。
算上李义自己共96人,不但突袭敌军大营成功,更一举击杀胡人单于和连,与此同时。其率众在敌军大营中左冲右突往来奔杀,万余鲜卑士兵却无人胆敢抵抗。这番话却是督瓒请蔡邕帮忙写的,虽然略有夸张,比如敌军数量方面,但绝大部分还是属实的。
另外,张声以及其麾下的500骑,在张声的极力要求下,蔡邕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基本上看了这份汇报的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张声率领的500骑只是跟在后面捡漏的而已。虽然事实上,也差不多……
而在督瓒的战果统计中,此役共斩敌4000余人,包括单于和连以及鲜卑第一勇士忽必能。同时,还缴获了数以千计的战马、兵器。
当然,这里的4000多人,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在混乱中被火烧死或者被踩踏而死的倒霉蛋。不过显然,督瓒是不会这么写,汉灵帝刘宏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也不会那么去想。
另外在最后,督瓒非常诚恳的将功劳都推给了李义,直接将事情定性为没有李义,整个五原郡可能都会丢了。
蹇碩读完,朝堂之上一片安静,就算是早已经知道李义是此战的最大功臣的桥玄,也被这份战果给震惊了。
好半响,桥玄最先反应过来,“陛下,臣以为,李子康立此大功,依照祖训,应当封侯!”桥玄大声说道。
“嗯……昔日皇甫爱卿和张爱卿虽然立下战功,却因故未能封侯,一直都是朕心中憾事,如今给其弟子封侯,于情于理,都是应当的。”刘宏点了点头笑道。
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封侯的。明面上,封侯的规矩只有一个,看战功!不过绝大部分的时候,却还有三个潜规则,位极人臣者封侯,比如大将军、太傅。娶了公主的人封侯,皇后的父亲封侯。
所以哪怕何进这等外戚,在没有功劳成为大将军之前,却也不能封侯。
………………………………
0086:封侯
汉朝的封侯制度是刘邦当年定下的,其中许多延续了秦朝的军功制度,到了东汉时期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上还是继续延续了刘邦当年留下的制度。
而这份制度也很简单,就是看战功!斩捕大将之人,赐金2500斤,封五千户,斩捕列将之人,赐金1500斤,封2500户,斩捕裨将之人,千金,500户。另外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但功劳非常大的人,也可以酌情封侯。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粗暴,但不得不说,这个制度定下之后,给汉朝后面的皇帝在封侯时,加上了一把难以逾越的大锁。
最好的例子就是昔日的飞将军李广,李广戎马一生,到最后却一个侯爵都没有捞到。许多人都在猜测是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实际上唯一的原因就是,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