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并州李义-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拔硕钥鼓抢钭涌担境蹙谷淮蛩阌胛艺馕琶煜碌穆页荚糇恿希克皇且恢弊在己菏抑页悸穑俊

    “伯父此言差矣,伯父与家父之争,不过只是我袁氏内部之争。无论谁胜谁负,到头来得利的终究还是袁氏!”袁熙闻言朗声说道,说话的同时,他一直在注视着袁术的神情,在发现他并没有任何不满之后,又再次说道,“那赵公如今攻下长安,夺取凉州,已然形成稳坐关中之势。如果伯父与家父依旧继续互相争斗,岂不是便宜了外人?”

    “哈哈~贤侄可真是会说话,来人,看座!”袁术闻言大笑道,显然袁熙的话让他非常的舒服。

    虽然已经称帝,但袁术从来没有因此而忘记自己是袁氏之人。哪怕昔日不少袁氏族人站在袁术的对立面,除非是没有办法,不然袁术也只是选择将他们软禁起来好生照看。

    不过虽然如此,但却也不代表袁术会答应与袁绍联手,“虽然那李子康如今的实力,恐怕还要强于昔日的秦国,但天下其余势力,却也不是那无能的六国可以比拟。”袁术淡淡的说道。

    “伯父之言,侄儿也很清楚,此番南下,侄儿也看到了伯父国内的繁荣。相信就算伯父独抗那赵公,却也不会落入下风。”袁熙闻言微笑着送上一记马屁,不过随后话锋一转,又再次说道,“然方今天下,除了那赵公之外,还有楚王、齐王等人,如果伯父与赵公相争,恐怕……”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0713:合纵连横(中)

    扬州,庐江郡。

    在袁熙离开了南昌后,就坐船顺流而上进入长江流域,打算直接经长江抵达徐州,却是要去拜会齐王刘备。

    不日,即将抵达春谷县的时候,忽然迎面驶来一艘楼船,楼船高数丈,有楼三层,周围建有女墙,还有投石车等器械,仿佛城池一般。

    袁熙凝神看去,船上飘扬着两面大旗,一面写着陈国越王,一面写着周。

    “越王周瑜周公瑾吗?”袁熙心中暗想着,同时吩咐周围士兵停止戒备。

    很快,这艘楼船就来到了袁熙所乘坐的小船旁,随即袁熙就听到一道爽朗的笑声传来,“想必阁下就是汉燕公之子袁公子吧?本王乃是陈国越王周瑜周公瑾,得圣上书信,特意前来迎接。”

    抬头看去,只见那人,目如黑夜,深邃神秘。面如兰花,高洁典雅。峨冠博带,温文儒雅。手持一把白羽扇,在胸前慢悠悠的扇着。

    “原来是越王殿下,熙有礼了。”袁熙闻言冲着周瑜就作揖说道。

    “袁公子不必多礼,还请上船。”周瑜轻摇羽扇看着袁熙笑道,随即就有一个绳梯放了下来。

    对此,袁熙却也没有多言,直接就带人上了楼船。刚上来,就看到甲板上已经摆好了酒宴。

    “袁公子远道而来,些许江南酒菜,虽然比不上中原的美食,但想来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周瑜羽扇轻挥,比了一下酒席那边笑道。

    “殿下实在太客气了。”袁熙拱手谢道。

    随后,两人入座,举杯对饮起来。

    饮过三杯,周瑜放下酒杯看着袁熙笑道,“圣上送来的书信中,已经将事情与瑜说过了。想来,袁公子此番是打算前往徐州吧?”

    “不错,却是打算前往徐州拜会齐王殿下。”袁熙笑着答道,却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

    “呵呵,不知此番合纵之计,汉燕公麾下何人提出来的?”周瑜为袁熙斟满酒杯,笑着问道。

    “却是不才。”袁熙饮了一口淡淡的说道。

    “哦?”周瑜闻言顿了下,目光再次扫过袁熙,随后轻摇羽扇笑道,“原来是袁公子之计啊,呵呵,袁公子这么一手,可是让本王在听说后,惊得数天寝食难安啊~”

    一句话,顿时让袁熙皱起了眉头,“殿下何出此言?早就得闻殿下之智不逊于文成侯,难道还看不清如今的局势吗?”

    “不错,方今天下,汉赵公占据并州、司隶、凉州,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百姓爱戴将士一心,比起昔日的秦国,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闻言,周瑜轻摇羽扇笑道,“而汉赵公本人,文武双全举世无双,纵观历朝历代,却也没有能够与之相比的人物。如果不用合纵之计,普天之下,恐怕也无人是其对手。”

    只是说到此,周瑜话锋突变,用一种意有所指的语气笑道,“不过袁公子此计,恐怕不单单只是为了对抗汉赵公吧?如今天下,除了本国之外,其余结为汉臣。然汉赵公已经昭告天下,汉皇帝和百官已经被害,如此一来……”

    听到周瑜之言,袁熙眼底闪过一丝阴霾,却是没有想到周瑜竟然会说得如此直白,而且他从一开始,对袁熙的称呼,对李义等人的称呼,无不在表达着陈国以及他周瑜的态度,这让袁熙听起来很不舒服。

    不过,这一丝阴霾转瞬即逝,“呵呵,如殿下所言,张宁那妖妇祸乱朝纲、残害先帝、屠戮百官,自建太平贼国。但正是如此,如若不是父君先行立新皇、建朝廷稳定局势,恐怕天下会变的更加混乱不堪……”袁熙轻笑着,说着意有所指的话。

    “哈哈哈哈~说得好!”周瑜闻言大笑着,再次为袁熙斟满酒杯,随即举起酒杯高声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就用这杯酒,预祝袁公子成功劝说汉齐王!”

    “多谢殿下……”袁熙举起酒杯,脸上同样带着灿烂的微笑。

    随后,两人不再谈论此事,反而开始纵谈古今。两人都是博学多才、温文儒雅之人,越谈,两人就越发感觉到对方与自己是那么的想象、默契。

    数天后,船只抵达丹阳郡江乘县。

    “显奕,瑜就只能送到此了,一路小心。”周瑜站在楼船之上,看着已经上了小船的袁熙拱手笑道。

    “公瑾请回,希望有朝一日,你我还能一同谈古论今。”袁熙立于下方,看着周瑜同样拱手笑道。

    “哈哈~借显奕吉言!瑜去也!”周瑜闻言大笑着,随后就消失在了船头。而那艘巨大的楼船,也掉过头缓缓向来时之路驶去。

    “呵呵,还真是……”袁熙摇了摇头,对于周瑜临走前还要揶揄自己一句,袁熙着实有些无语。不过随即,他就整理好心情,因为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数天后,徐州下邳国下邳城内。

    “哦?燕公的使者求见?”刘备轻咦一声,手指轻轻在案几上点着,眼神闪过一丝凝重。

    “父王,以孩儿之见,来人定然是想学那苏秦,行那合纵之计。”坐在一旁的诸葛亮见状连忙说道。

    “嗯,应该就如我儿所言,只是合纵……”刘备沉吟着,显然对于联合袁绍有些抗拒。

    “殿下可是担心朝廷之事?”一旁的荀棐恭声问道。虽然才投靠刘备没多久,但刘备却已经让其成为自己麾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不错,燕公擅自扶持新皇,虽然有长安那边的原因,但终究不是正统,如果我与其联合……”刘备皱着眉头说道。

    闻言,诸葛亮和荀棐沉默了,因为就算是多智如他们,面对刘备的这个难题,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父王,不若先听一听来使的说词如何?”诸葛亮沉吟一番后提议道。

    “嗯……也好。召集文武,一起来听一听燕公的使者怎么说~”刘备闻言,点了点头笑道。

    不多时,一名翩翩公子就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燕公之子,中山国国相袁熙袁显奕,见过齐王殿下!”


………………………………

0714:合纵连横(下)

    下邳城。

    诸葛亮缓缓步入了一座宅邸之中,问清下仆,就径直想庭院走去。尚未到达,就听到一阵幽幽的琴音传来。

    驻足倾听,半响后诸葛亮摇头笑道,“呵呵,这袁显奕倒是很悠闲嘛~”

    在听过了袁熙的说词后,刘备就将袁熙安顿在这座宅邸内,让其等待一段时日。

    “诸葛孔明见过袁公子。”人未到,声先到,不多时,袁熙就看到一名翩翩少年郎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顺带一提,诸葛亮今年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因为刘备的宠信和其养子的身份,却已经协助刘备处理政务了。所以为了方便,刘备就提前帮诸葛亮行了冠礼。

    “袁显奕见过诸葛公子。”袁熙起身作揖道。

    重新入座,随口客套了一番后,诸葛亮就直接进入了主题,“父王对于燕公的合纵之计虽然颇为赞同,然却还有一些顾虑,不知燕公可有解决之法?”诸葛亮看着袁熙意有所指的问道。

    “诸葛公子请讲。”袁熙闻言恭声应道。

    “那亮就开门见山了。”诸葛亮看着袁熙笑道,“虽然是形势所迫,然燕公私立皇帝,重设朝廷之事,显然是不符合制度的。如果此事无法解决,恐怕父王实在是无法与燕公联合啊。”

    “那依齐王殿下的意思……”袁熙看着诸葛亮试探道。

    他并没有再说之前对周瑜说的那些说词,因为此一时彼一时。袁术已经自立为帝,而刘备却依然还是汉臣,如果用之前的那番说词,那将只有失败一个结果而已。

    闻言,诸葛亮不答,而是说起了一桩陈年旧事,“昔日桓帝驾崩,却膝下无子,为了挑选新帝继承大统,朝中士大夫与大将军何进、十常侍张让等人放下争斗,共同在诸多刘氏宗亲中选择了灵帝继位……”

    “还望袁公子将此话带给燕公,毕竟如果这件事情不能解决,恐怕父王是不会答应的。况且……赵公刚刚消灭太平贼国,可是有大功于社稷……”说着,诸葛亮就起身对袁熙作了一揖,随即就转身离去了。

    “呵,倒是挺傲的。”袁熙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弯,露出了一丝迷人的笑容。

    齐王府。

    “呵呵,我儿来的正好,快来看看这封书信。”刘备看到诸葛亮回来,却也没问此行是否顺利,直接招了招手笑道,并递过一封书信。

    “可是赵公来信?”诸葛亮轻笑着问道,一边走上前接过书信。

    “哈哈,我儿可是越发的聪明了,在过几年,恐怕都能够比得上那姜尚了!”刘备闻言大笑道。

    “父王过誉了。”诸葛亮闻言谦虚了一句,随后就拆开书信看了起来。片刻后,他才摇头叹道,“不愧是赵公啊,这番提议看上去,可比燕公所言让人动心的多了。”

    “是啊,我刚刚看到书信的时候,却也有一丝想要同意的念头。”刘备同样叹息着。“只希望燕公能够看清局势,不要固执己见吧。不然合纵不成,只能重蹈昔日秦国横扫六国的局面。”

    雒阳。

    “文若、奉孝,你们觉得他们会答应吗?”李义摇头晃脑的问着,语气很是轻松。

    “呵呵,如果他们会答应的话,那主公恐怕也不需要这么重视吧?”郭嘉毫不在意的笑道。

    “是啊,袁本初虽然没有袁公路那么激进,但也是野心昭然之辈。至于孟德和玄德,均是乱世之枭雄……”李义闻言感叹着。

    “事情却也未必没有转机,如果蜀王、楚王两位殿下同意的话,恐怕齐王殿下他们就算想要反对,却也没有任何办法。”荀彧抚须沉吟道。

    “谁知道呢?”李义撇了撇嘴,随后就不再提及此事,转而和荀彧两人商议起重铸钱币之事。

    其实李义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原因也很简单,大钱。京兆尹、右扶风、凉州乃是昔日董卓的治地,后马腾取而代之后,丝毫没有去管大钱所带来的危害,反而变本加厉的加铸铜钱以做军费。这就导致整个京兆尹、右扶风、凉州都出现了非常恐怖的通货膨胀。

    而且这种事情不单单只是在昔日太平国的领地,冀州、兖州、豫州……这些地方也出现了大量的大钱。这些大钱并非全是董卓所铸,还有许多是民间私铸的,也有曹操、袁绍等人为了增加钱财而新铸的。

    如果这些钱只在他们的领地流通的话,李义也懒得管。但如今李义已经夺取了太平国的领地,而冀州、兖州等地的百姓也经常前来司隶、并州经商。虽然李义下过严令,但还是有不少大钱在李义的治下流通。

    所以,李义打算铸造一种全新的钱币,彻底取代以往的五铢钱。同时,也算是为了以后之事做一些小铺垫吧。

    荆州南郡襄阳城内。

    刘表的表情很是阴沉,事实上他已经好多天都是这种表情了。因为他的心情非常非常的不好,不单单是因为丢了庐江和荆州南四郡,还因为最近几天,他接连收到了李义和袁绍送来的书信。

    “诸位,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不知道你们是否想出了什么对策?”刘表环视着众人,语气低沉的问道。

    只是,面对刘表的问询,下方众人却没有一人开口应答。他们只是低着头露出沉思状,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子柔,你有什么看法?”看到众人全都沉默着,刘表干脆直接点名。

    闻言,蒯良拱手沉吟道,“殿下,属下以为,赵公的提议似乎不错。”

    “详细说说。”刘表闻言,不置可否的说道。

    “殿下,虽然赵公和燕公的提议,乃是合纵连横之计,然燕公在先皇尚在的时候扶持新皇、建立新朝廷,野心昭昭天下尽知。而且其与国贼袁术同出袁氏,就算殿下与其联合,恐怕……”蒯良恭声说道,“而赵公仁义之名天下尽知,所作所为均是忠义之举。如今赵公消灭太平贼国,有大功于社稷,就算自行扶持新皇上位,恐怕天下人也无话可说。但赵公非但没有如此,反而打算与殿下、蜀王、齐王等诸位王公商议……单就这一点,却不是那燕公能够比拟的。”蒯良侃侃而谈着。


………………………………

0715:又是一个新年

    建安四年,一九九年。

    新年,虽然天空飘着雪花,但依然无法阻止雒阳城的热闹场面,无数百姓聚集在广场上肆意的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而在其中,大量雒阳乃至周边赶来的厨子正在忙活着,为百姓们奉上一道道佳肴。

    与此同时,数之不尽的酒坛就这么摆在广场的各个角落,只要想喝,随手就可以拿起畅饮。而在广场最中间的高台上,十数名伎女跳着庆祝的舞蹈。只是虽然乐师们在旁演奏得十分欢快,只是那乐声在这种喧哗的环境中,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听到吧?

    不过就算如此,对于这些伎女们的舞蹈,百姓们依然十分的捧场,甚至还有不少人跑到高台下面,伴随着那微弱的乐声,跳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舞蹈。但就是这种舞蹈,却让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不知不觉,各种各样的乐器在四处响起,越来越多的人三三两两跳着各种奇奇怪怪的舞蹈。甚至还有不少男人直接脱光了上衣,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玩起了摔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一阵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赵公万岁!赵公万岁!”却是李义带着家人以及一干文武到了。

    只见李义骑着小白,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和周围的百姓打着招呼。每一次挥手,都能引起一片海啸一般的呐喊。

    自从李义拥有治地之后,与百姓共度新年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活动。从昔日九原县,到如今雒阳城,除了在外征战时,李义都必然会带着家人以及麾下到场。而就算李义不在,也会由荀彧等人代替出现在庆典之中。

    事实上不单单是雒阳,李义治下的所有县乡里,不管尚且贫瘠还是很富裕,都会举办规格大小不一的庆典,且当地的最高官吏也必然会参加。

    可以说,这种庆典已经成为了李义治下百姓们,每年最为期待的活动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提前准备大量的酒食,待到庆典开始时带去与众人一同享用。

    不多时,李义就来到了中间那已经空出来的高台上,手一举,全场百姓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已经看过无数次了,但每次看到这种场面,都让我热血沸腾难以自己啊!”郭嘉仰头看着高台上的李义感慨着。

    “是啊……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主公这般得到万民的爱戴呢?恐怕就算是昔日的周公,也远远不及吧……”荀彧同样看着李义,有些失神的低喃着。不过随后,他的眼神散发出夺人的光彩,用一种不可置否的语气低语着,“不过也正是这样的主公,才有资格统治天下万民!”

    和郭嘉一样,虽然荀彧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这种场面,但他依然还是感觉到非常的震撼。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多,这种震撼也变得更加强烈。

    之前李义出征长安,雒阳的新年庆典就是他主持的。只是那个时候,百姓们虽然对他也十分的热情,但在他们的眼中,荀彧只看到了尊敬。可每次李义到来,百姓们有的不单单只是尊敬,还有那近乎于疯狂的崇拜。

    “呵呵~我可是早就这么认为了~”听着荀彧的低语,一旁的郭嘉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而在另外一边,大道学院的夫子和学生们也都在人群中仰望着李义,听着李义那极具煽情的演讲。

    “呵呵,赵公虽然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但却依然体恤百姓,谦逊有礼,这一点实在难得,实在难得啊!想赵公昔日在茅庐中随我学习……”司马徽抚须笑道,眼中满是欣慰和得意之情。

    对于司马徽来说,天下的主人是谁他并不在意,和许多隐士一样,他只是每天不断的去研究学问,抽空教教弟子罢了。以往,最让他得意的,是学问变得更加精进了。但如今,他生平最为得意的事情变得只剩一条,那就是成为了李义的夫子。

    不过正得意时,一旁传来了一道略带酸意的声音,“赵公的启蒙夫子,可是张将军、皇甫将军和桥将军……德操你啊,顶多算是半个夫子罢了。”

    闻言,司马徽转头看去,不是郑玄又是谁?此时他正撇着嘴一脸不屑的看着自己,眼中却是满满的妒忌。师择徒、徒择师,任何一名夫子,都希望遇到好弟子。

    “哈哈~康成公嫉妒了?哈哈~”司马徽看到郑玄这幅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而听到司马徽的笑声,郑玄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而一旁,管宁等大道学院的夫子们,脸上也满是会意的笑容。

    一旁,大道学院的学生们显然还无法理解这些夫子们为何突然发笑,所以他们只是心中诧异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竟然会如此开怀大笑,随后就继续继续仰望着台上的李义。

    不过,他们更多的目光还是落在高台下方的郭嘉等人身上,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也要站在那里。

    其中,以司马懿的目光最为炙热,因为今年,他就要离开大道学院,正式加冠出仕,成为李义麾下的一员。而作为甲字科中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司马懿没有感受到任何前辈所带来的压力。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和野心。

    新年之后,百姓们就带着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生活中,无论是耕种、经商还是其他行业,都带着一种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气象。

    而李义,也同样忙碌了起来,大量影部的士兵被派到各地,打探着关东、荆州等地情报。同时,李义又派遣使者出使曹操、刘备、刘表、刘璋四方势力,并与其麾下之人进行接触,希望可以将这四方势力拉拢过来。

    虽然从关东打探到的情报让李义有些无奈,但最少,袁绍他们还没有正式达成同盟。理由也很简单,袁绍还在纠结着是否答应刘备的条件这件事情。

    不过,比起曹操和刘备,李义更大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刘表和刘璋的身上,因为这是李义看来,天下仅剩的这六大势力中,也只有他们两人可能会被自己拉拢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0716:推行新币

    四月,李义正式在领内推出新币,新币按照雒阳、并州等地的最低消费水准,分为了金、银、铜三种,每种又分为一铢、二铢、五铢和十铢四种重量,并颁布了三种货币的兑换标准。钱币上,有专门设计出来的独特图案,复杂且精美,根本不是以往的钱币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这一切能够实行,自然得多亏了工部的存在。这个部门在李义建立之初,虽然是为了吸引大量的能工巧匠,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但对于民生的发展,这个部门却也贡献良多。

    灌溉的水车、耕田的犁耙……各种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器具被他们不断的研发出来,并推陈出新。可以说,李义治下的百姓生活能够变得越发美好,这个部门绝对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李义推行新币,算是又在历史上写上了浓重的一笔,因为在他之前,金、银仅仅只是作为贵重物品的材料存在。虽然十分珍贵,但没有人用其作为交易货币来使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金、银的产量远远比不上铜矿,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开采出来的金、银,基本都变成了珍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