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吴霸业-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屁!你怎么不去求张家收手,况且周家那个小杂种心狠手辣,你忘了上次一把火,烧了多少人!”络腮胡的莽汉一听有人打退堂鼓,直接就一拍桌子,一双小眼睛瞪得很是吓人。
最后这句话果然让人想起了他们最初聚集到一起的目的,仇要报,盐利也要抢过来。几乎一致通过,赞成凑出千金给马生送过去,然后开始收购粗盐。
筹足千金之后,立马就被安排人送了过去,只是世家之人也并非傻子,千金送过了,要是拿不到白盐提炼之法怎么办,所以暗中还有一波死士出发,要是马生敢私自吞了那千金,就直接杀了他,把钱拿回来。
只是世家恶意猜想的事情没有发生,千金刚送到,转手白盐提炼之法就拿了回来,提炼之法一到手,立马按照配方去尝试,果然提炼出来的都是白盐,原本还有些怀疑马生,看到白盐之后众人心中的石头都落了地。
提炼之法尝试成功之后,庐江世家立马开始大规模的收购粗盐,短短数日之内,市面上就出现了更多的白盐,价格比之前的白盐低得更多。
庐江世家的白盐一出现,对于居巢白盐的影响颇大,张家、虞家、鲁家都传来书信询问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要求周瑜这边放低盐价,重新分配盐利分成。
“公子,接下来怎么办?”马生心头也颇为焦躁,但是不敢再周瑜面前表露出来。
“无妨,居巢的白盐不降,周荣,你给其他几家回信,告知他们要是敢自己降价,那么居巢的白盐他们今后一石都拿不到。”周瑜轻抚琴弦,琴声轻快如流水一般,婉转流淌,让人心灵也渐渐平复如溪水。周瑜当然不着急,因为给的提炼配方的确是白盐的提炼配方,只是中间做了一些改动,使得提炼出来的白盐都变成了亚硝酸盐,只是成分不高,短时间内只会上吐下泻,若真长时间食用,倒真的会吃死人的。
接到周瑜的回信,最生气的当时顾克让,此次他张家出力最大,当初走的时候拍着胸说制盐法不会泄露,结果出了这档子事,然后还给这样一个答复,气得他当场就想找庐江那些世家合作了,不过下面人突然跑进来在他耳边一阵低语,立即让他打消了这个打算。
此时庐江郡内,许多购买了庐江世家白盐的人都找上了门,白盐买回去之后,只要吃了的人都是上吐下泻,这些人纷纷找上门,要求退盐,赔偿,还有人告到了太守府。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整个庐江世家都陷入了沉默。
短短数日之间,庐江郡内各种田业、房产、酒楼都在低价抛售,庐江世家只能借此用以填补窟窿,而周家也趁机收购田业,房产,隐隐成了庐江第一大户。
“公子,事情成了。”周荣收到舒县的飞鸽传书,看了一眼之后,连忙递给周瑜。
“此次虽然使得这些世家今后在一定时间内掀不起风浪来,但是受苦的还是百姓,你放言出去,就说购买了假盐的百姓,都可以拿着假盐到我们的盐铺下面换取我们的白盐,比例就一石换一石,但是每一个来兑换的人都能登记造册,而且每户人兑盐不得超过十石,此事报至太守府,让太守府派人监管。”周瑜放下手中的遁甲天书,虽然此次设计成功坑了庐江世家,但是自己却并未有半点开心。
“公子,这又不是我们的过错,为何我们要花钱去”周荣有些不能理解,只是话还未说完,就被周瑜挥手打断了。
“按我的吩咐去做。此外让我婶婶尽快将收购的酒楼、店铺处理妥当,此事一了,我还有其他事,需要你去做。”周瑜拿起书,说了几句,就继续看起书来,遁甲天书修习至今,很多地方仍然是玄奥莫名。
………………………………
第三十七章 坊市庆典(一)
世家之事告一段落,收购的产业消化完成之后,距离新年也只有最后一个月了,而此时居巢的坊市趋于竣工。
此时周瑜正亲自书写书信,邀请江东各个世家前来居巢参加居巢新城庆典。只是书写到最后的时候,看到拟定名单最后陆家的名字的时候,手中的毛笔停顿了刹那,犹豫再三还是下笔书写起来。
坊市庆典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了解到居巢的变化,其次邀请几个大世家入驻商坊,自己家族麾下的精盐、清酒、酒楼等等都在商坊驻扎,这样一来能吸引到更多的商贾入驻,其次景坊的现代化园林艺术带来的冲击也能使得来往的行人停下脚步来观赏、游玩,从而带动居巢的经济消费发展,杂坊、景坊、商坊的结合就是小型商业、大型商业、休闲场所和景点的结合,所以需要打响名气,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当初建设新城的目的,坊市一旦成功,东城的居住区建设,就是招商引资,采用投标或者众筹的方式来建设了。
所以周瑜亲自给江东大大小小的家族都送上帖子,全部都邀请到居巢来。
最近居巢视乎变得繁忙了起来,几乎所有的皂隶都被派出去送信,此时坊市也在最后的收工工作,景湖也开始从须水引水注入,花草、树木也在浇水,石灯、木栏、阁楼、凉亭施工后的灰尘也在打扫。
军营的士卒也开始在居巢旧城、坊市之间来回巡逻。铁匠铺已经打造出了四十套左右的盔甲,周泰根据士卒的表现,评价在前四十的人也穿上了新的装备,而这四十人,周瑜则是将他们分别安排在盐坊、铁匠坊这两个地方暗处守卫,毕竟人一多,什么牛鬼蛇神都有,盐坊、铁匠坊是周瑜目前最重要的两个地方。
庆典的节目安排,周瑜也是想破了头颅,各种杂耍的艺人都被请了过来,附近的木船、竹筏也被周瑜买了过来,这些船也是经过改装的,比如竹筏最前端树立了一根人高的挂杆,用以挂上灯笼,木船则是被改造成了画舫、游船。
因为景坊内湖景湖引的是活水,最后是从城东流出,但是因为内湖置于景坊内,来回倒转,水势平缓,所以周瑜将花灯也制作了出来,最后还将孔明灯也给弄了出来,孔明灯和花灯的制作量比较大,而且需要赶时间,所以周瑜直接让杨森安排下去,号召全城百姓来制作,然后根据数量给予工钱。
坊市内,周家自己的酒楼、客栈的房间也全部空了出来,客栈后面的别院,也一一收拾好,按照大小、方位已经预定好入驻之人。
匆忙之间,时间飞逝,最先到居巢的是周瑜自己的家人,就在既定时间的前一天,周瑜的母亲和他婶婶就已经带着人到了居巢,周瑜接到消息的时候,周氏和他婶婶都已经到官寺门前。
周瑜连忙带着周荣跑了出来,离开舒县,他已经快要接近一年时间没有回去过了,没有太守府的命令与允许,他也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管理的地方。
“母亲、婶婶”周瑜站在官寺门前,心中很是激动,感觉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周氏轻轻的将周瑜搂进怀里,也是眼泪纵横,眼中尽是怜惜,看着有些清瘦的周瑜吗,轻声言语:“苦了我的孩子了。”
周瑜很是怀念这种温暖,这几年来,点点滴滴,母亲对他的关爱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即使到了居巢,母亲和婶婶也会时不时传来书信,给他说家中的变化,还有洛阳他大哥写来的书信。
“母亲,婶婶,我们快些进去吧。”周瑜连忙从母亲的怀抱中离开,擦了擦湿润的眼睛,连忙做了个微笑的样子,挽着他的母亲,让她们进去。
待自己母亲、婶婶稍事休息,周荣将下人安排好了之后,周瑜便带着他母亲和他婶婶一起走到坊市自家酒楼新坐落的地方。
自家主母跟主家主母都过来了,老周头连忙带着所有人出来拜见,自己亲自在一旁服侍,老周记酒楼位置是周瑜自己亲自挑选的,酒楼前楼是招待一般一般客人的,后楼用来招待一些喜欢幽静环境和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后楼跟前楼隔着一道后巷,所以在前楼往后楼在第二层有一道空中走廊连接,通过空中廊道来到后楼之后,有不同的雅间可供选择,每一个雅间都能看到景坊内的景色,后楼紧挨景湖,院子侧门还有入湖的凉亭和进入景坊的绿荫小道,竹筏停在岸边,也可供酒楼的贵客入湖游玩。
“瑜儿,这真是你一手规划、建设而成的坊市么?”周瑜的婶婶坐在三楼雅间,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景坊,从主干道到商坊,进入酒楼,再看着眼前的景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出身名门世家,曾经也去过洛阳,洛阳虽大,气势非凡,但是眼前的居巢虽然规模上不如洛阳城,但是却别有一番精致,论赏心悦目,安谧舒适,却是眼前最为合适。
“婶婶要是觉得不错,不如就和母亲一起在居巢小住一段时间,待得我大哥和父亲回来之后,再回舒县不迟。”周瑜微微一笑,对于自己婶婶和母亲很满意自己的成果还是心生欣慰,所以出言想让他们小住一段时间,只是说道父亲这个词语的时候,有些心生抵触。
“你母亲倒是可以小住一段时间,那么大一个家,总要有人看着才行。”周瑜的婶婶微带浅笑,甚是艳丽,妩媚之中不失庄重,二八年华正是一身之中绽放最美丽时刻。
老周头让最好的大厨掌勺,打起十二分精神,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红烧排骨、糖醋里脊再加上两个素菜拼盘被端上了桌子,这些菜都是老周记的招牌菜,要不是周瑜让他们不用做了,老周头估计都想把所有的菜品都给端上来。
主人吃饭,老周头就拖着周荣在门外候着,因为自家主母和主家都在,周荣也收敛了很多,全然没了平时在周瑜身边那种随意的样子。
这些菜品周家其他的酒楼也在做,但是在居巢学的时间短,始终没有居巢老周记的味道正宗,周瑜不停地给自己母亲和婶婶夹菜,陪着他们说笑,说着自己在居巢平时的一些事情也当成故事来说,当然想刺杀这些事都没有提过,也许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报喜不报忧,不喜欢家人担忧自己,总喜欢将好的一面说出来,让家人安心。
用完饭,周瑜陪着自己母亲和婶婶在景坊内散步、休息,最后由老周头撑船,在景湖上游玩,景湖内一共有四个大水车,其中有两个水车分布在入水口和出水口,引水从高处汇聚到一个小山丘顶的水池中,但是水池底部在修建时就留好了一个小小的管道直通各个假山喷泉,只要景湖水不枯竭,那么喷泉就用不停歇。
景坊有些大,游玩了一个下午也没有参观完,湖心亭,孤岛,水榭歌台,九曲桥,还有湖中岛的景楼,挨个挨个看下来,虽然景色怡人,但也有些乏了。最后陪着自己婶婶、母亲看了一下盐坊、酒坊之后,就陪着他们回官寺歇息了。
………………………………
第三十八章 坊市庆典(二)
庆典日,天气晴朗,虽已是冬季,但是和煦的阳光还是让人感觉到点点暖意,十二月的居巢还没有降雪,所以并不显得寒冷。
居巢的百姓,知道今天正式开放坊市,还会有很多大人物会来居巢游玩,所以一大早就早早吃了早饭,往新城坊市走去,商坊、杂坊上很多店铺都还关着门,因为还没有商家,只有周家自己的商铺、酒楼这些开着门。建设坊市的难民也已经不能算难民了,虽然居住的房屋还不算太好,都是自己动手在城外搭建的,但是坊市的建设越到后面,给他们涨的福利也就越多,除了包吃,每个月还有不少工钱可以拿,可以说现在除了没有田,还不算居巢人之外,其他的跟居巢本地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日子比起逃难之前也好上了许多,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赋税,每个月到手的工钱又没有克扣,除了平时买些生活用品,其余的钱也都被自己屯了下来。
景坊内游玩的广场有划分一些小摊位的位置,周瑜之前吩咐皂隶传达下去,只要不乱摆、乱放,不弄得满地垃圾以及影响行人,就可以摆一些小摊之类的。
对于一些小的世家,就是由马生和四位典吏带着人去迎接招待,至于一些大的世家,互通有无的,则是周瑜自己亲自去招待。
从新城北边过来的是孙策,虽然黄巾之乱大体上是平定了,孙坚还没有回到寿春,所以也就没有前来。
孙策到了之后,周瑜直接带着他拜见了自己的母亲和婶婶,也和自己家人说了自己跟孙策的关系算的上是生死之交,自己在居巢也幸得他的帮助,才能发展至今。
虞家、张家、朱家都有人过来,只是张家来的人当中,似乎没有自己想要见到的那个人,周瑜也甚是遗憾,强打精神继续招待他人,只是心中有些不甘。然而鲁家的来人却是让周瑜有些高兴,来人正是鲁肃。
“子敬兄!”周瑜连忙站在马车旁,搭手扶着鲁肃下了马车,只见鲁肃依旧是那般温润如玉,神采内敛,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鲁子敬非常人也。
“公瑾,许久不见。”鲁肃微微施礼,脸上也尽是郑重,对于周瑜,他不仅仅佩服对方天马行空的想法,还佩服他实施的勇气,而且在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之中,能闯出这样一片天地来。
“是许久不见了,来,我为您引荐一下,这位孙伯符,乃我至交好友,胸怀大志,武艺绝伦,是孙将军之子。”周瑜拉着鲁肃,为他引荐孙策,对着孙策也慎重的介绍到:“这位便是我与伯符你常常提及的东城鲁子敬,子敬兄乃有经天纬地之才,乃是江东百年不出的旷世奇才,才能远在我之上,伯符不得怠慢。”
孙策见周瑜介绍的煞有其事,虽然对于他说对方才能远胜自己不以为意,但是对于周瑜的才能他是有目共睹的,他也从未见过周瑜如此慎重的为他介绍过谁,于是也连忙深深拜了一礼:“在下孙策,字伯符,见过子敬兄。”
孙坚在这一次的黄巾平叛过程中战功显赫,武勋卓越,在江东也颇有威名,鲁肃当然也听说过。鲁肃连忙回礼:“不敢,实乃公瑾缪赞,肃自幼驽钝,所以不得不比旁人多分努力,与公瑾相比相差甚远,当不得如此赞誉。”
三人年纪相仿,站在一起总会多聊一些,短短数语,孙策发现鲁肃其人确实才学不凡,只是性格内敛,不喜主动表露在外而鲁肃也暗中观察孙策,发现对方虽未曾过多言语,但是对方容貌俊朗,器宇非凡,眼神明亮内涵精光,看似有滔天之志,竟隐隐有着一代雄主之姿。一代雄主?鲁肃想到此处,想起曾经周瑜对他说的天下大势,猛地转头看向周瑜,眼中有些震惊。
周瑜见鲁肃看向自己的眼神,突然有些变化,原本有些不解,但是一看身旁的孙策正霸气外漏,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于是轻声问道:“子敬兄,如何,你我深交,瑜真心希望你我共事。”
“公瑾,你可知,此为不忠也。”鲁肃感觉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也来回考虑多次,也打听了许多消息,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卖官鬻爵,纵观历史长河,皆是亡君之象,但是天下虽然乱起,但是还没有真正到那一步的时候,鲁肃总觉得有悖忠义。
孙策不知两人在说什么,还提到不忠上去了,但自己不知情,也不好言语。
“子敬,若我能改变它,我会不遗余力的改变它。”周瑜手指翘起,轻轻指了一下天空,“但是就一个居巢,我都还未完全改变过来。既然我改变不了,那么我就只能尽力的护住这一片天地的安宁,难道你真的要等到那一天,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的时候你才愿意接受现实,才愿意站出来为民请命吗?”周瑜当然知道历史是如何发展的,但是结果又如何,只是寒了一个又一个汉室老臣的心罢了,不见曹孟德一开始也是满心匡扶汉室,直到最后没有办法了才走上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吗。
听到后面,孙策越来感觉不对劲,连忙出声道:“你们?”
“算了,伯符,给子敬兄一些考虑的时间,今日我们不讨论这些,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如今的居巢坊市,保证你们都会大吃一惊。”周瑜也不愿意过多的逼迫鲁肃,想到对方也是智谋之士,总会想明白的,董卓之乱还有数年,这个时间他等得起。
就在周瑜刚想转身之时,却见太守府的马车驶了过来。周瑜陡然回过了头,站在那静候。
陆家来的不是陆康,却是陆儁,车帘卷起,陆儁走出马车,周瑜心里还是有些失望,只是面上还是没有任何表露出来,他弯身拱礼道:“见过陆叔叔,许久未见,老师身体可还安好?”
陆儁走下马车扶起周瑜,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周瑜的肩膀:“你不要怪你老师,不是他不愿来,父亲他也有难处,你在居巢做的很好,父亲他很是欣慰。父亲他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但是最近精神倒是好了许多。”说道这,陆儁靠近周瑜的耳边,低声的说了句:“父亲小房有喜,大夫看过了,估计是个男胎,父亲很是高兴,还未出生就给了一个绩字。”
周瑜听了眼睛瞪得老大,表情很是吃惊,陆儁见他这幅表情,双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一笑:“其实当初我知道的时候,也很吃惊的,但好歹是件喜事。”
但是周瑜心中惊骇的不是这个,陆康幼子陆绩,他当然知道,但是时间不对啊,史书记载陆绩是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出生的,现在才光和七年,要这个十二月,汉灵帝才会改中平元年,这差了整整四年,完全对不上时间啊,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周瑜最害怕的就是突然历史改变了它的走向,变得陌生起来,虽然一直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但是自己最大的凭仗就是知晓这三国历史的大致走向,如果历史变化,那么自己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周瑜点点头,勉强露出一个微笑,以作恭喜,邀请陆儁往里走,但心中却着实无法高兴起来。
………………………………
第三十九章 居巢庆典(三)
陆绩的消息使得周瑜有些心不在焉,孙策看着他心神不宁的样子,也是有些着急,为了今天这个日子,大家准备了很多,周瑜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孙策轻轻将周钰拉到一旁,脸上尽是担忧的神色,轻声询问:“公瑾,你怎么了?从刚刚开始你就心神不宁的样子,那个姓陆的是不是说了什么,要是他们敢搞什么事情出来,我就带兵打了庐江郡,看他们能弄个什么花样。”
“有这么明显?”周瑜有些惭愧,原本以为自己没有表现出来,结果没想到孙策都看了出来,他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从新挂上微笑:“抱歉,让你担心了,伯符。这事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招待好这些世家,我们居巢接下来的发展就需要这些世家来出力了。”
轻轻拍了拍孙策的肩膀,报以一个互相鼓励的微笑。转身几步回到众人之中,开始给大家当起导游来。
周瑜的新城计划大半年之前还是世家口中的一个玩笑,因为想要大兴土木,你也必须要有足够的钱粮,当时的居巢百废待兴,才刚刚经历了黄巾肆虐,周瑜一来就要大兴土木,没有一个人看好,觉得即使是靠周家自身的财力也填补,也不过是修出一个难民营来。但是时至今日,居巢城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坊市也已经建设完成,众人跟着周瑜一起漫步在居巢主道上,再由商坊入景坊,看到眼前的一切,都只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现代结合古典的综合布局,尤其是巨大的景坊,让人不禁感叹,哪怕是皇家园林怕也不过如此,要知道皇城可是集合了全天下最优秀的工匠,集中了全国的赋税来修建的,但是居巢坊市靠的只是前后逃入居巢的难民和居巢百姓修建而成。
午膳是安排在老周记后楼的顶楼,顶楼没有雅间,整个一层就是一个房间,所有的桌案靠墙摆放,向中间围成一个圆的,中间乃是舞姬助兴。
老周记当中除了跑堂的,其他所有的下人都安排过来服侍,所有的下人度靠墙而站,不影响用餐者的食欲与心情,至少每一个桌案保证一个人负责。
老周记的菜品不断的被送了上来,众人一遍享用酒宴,一遍欣赏舞蹈,而且顶楼窗户全部是大窗,全部都打开的,轻转目光就能将整个景坊的美景尽收眼底。
酒宴过半,周瑜拍拍手,让舞姬停了下来,挥手让她们退了下去,原本席间还在互相交谈的众人,见东家要说话了,也都停止了交谈,放下了手中的杯筷。
“今日各位世家叔伯受邀至此,晚辈甚是荣幸,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周瑜见众人都放下碗筷之后,才身子微微前倾,一脸微笑,给人如沐浴春风之感,“晚辈自知年幼,刚到居巢时,也未能及时拜见各位叔伯,所以今日在此以茶代酒先向各位叔伯赔罪。”
周瑜举起茶杯,众人也连忙举起酒杯,互相一饮而尽。周瑜虽然年幼,但是在座之人都是世家之人,做事自有分寸,也知道对方手段,所以并未生出小觑怠慢之心。
周瑜放下茶杯,而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面带些许愁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