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吴霸业-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我并不想在此时攻下这潜山。”

    这下坐下几个小将闻言都看着郭怀,眼中充满咯疑惑。

    “我白日看城墙布置,发现四个城门都有百余人防守,白日里替换了一轮,入夜前替换了一轮,若这样来看,半夜时分必定还有一轮换岗。这之前四百余人,四个城门,千六百。加上常备与后备,城内至少有三千余人。依几位将军来看,若强攻下这昆山城后,我这八千黄巾军,还能剩下多少?”

    几位小将一听,顿时了然。

    “而且那李思至今未回信与我,若我站在强攻下潜山,损失惨重,那李思再带兵前来,到时以他为首,还是我等为首?”郭怀显然是有着一番考虑,用真挚的眼神看着几位小将感叹道“诸位将军目前虽暂居我麾下,但今后都是独守一方的大将,作战之前应当三思而行。”

    “渠帅教训的是,我等受教。”几个小将连忙回礼拜谢。

    “走吧,虽是佯攻,我等也在阵前看看,说不定也能瞧出一些东西来。”郭怀一挥手,站起身子,率先走出了营帐。

    亥时一到,一千黄巾军从后营出营,脚缠棉布,悄无声息的直奔西门。

    郭怀站在城外的一个小山坡上,看着那隐藏在黑暗之中的城池,等着它变化的那一刻。

    “铃铃”黑暗深处突然传出几声清脆的铃铛声。

    声音刚落,那本隐藏在黑暗之中的城墙上忽然亮起了火光。

    “杀!”

    “有点意思,点灯,让前面进攻放缓,再去大营抽调一百弓弩手过来,带火箭。”郭怀见状,嘴角略带讥笑,招过一个小将安排到。

    “诺。”

    陆康此刻也站在墙垛后面,看着城墙下的攻势,眉头紧锁。

    攻势很是疲缓,完全没有一副攻城的模样。

    “让将士们滚木,落石的消耗,看到敌人快要爬上城墙了再砸。”陆康看着城墙外,只能见招拆招。

    嗯?陆康看见那那些火把后面,突然多了许多零碎的亮光。只见那些零碎的亮光突然升空而起,不好,是火箭。

    “火箭,快躲!”陆康直接一声大喊,直接拉住一个士卒蹲下躲在墙垛后面。

    “放!”黄巾小将站在后面,指挥着百人弓弩手分成两队交替射击。

    郭怀站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火箭不断的落入城内,脸上毫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他那个贴身家仆贴耳对他说了些什么,他才开口说话。

    郭怀转身往军营走去,传令道:“让前面的都退下来,今晚到处为止,做好防备,加强巡营,谨防袭营。”

    陆康躲在墙垛后面,指挥众人躲避,并叫过陆儁,让他下城楼,安排人救火。

    就在陆康焦躁时,一旁刚被他拉进来的士卒说道:“大人,敌人的箭停了。”

    陆康连忙起身,趴在墙垛后仔细察看。只见城下的黄巾贼快速退去,直到最后一个火把入了军营。陆康一拳砸在城墙上,对方到底在想什么,他感觉自己完全想不到,一场夜袭结束的如此虎头蛇尾,双方都没有投入过多兵力,似乎只是一场试探,双方刚亮出兵器互相比划了几下,就各自撤退了。

    陆康站直了身体,对着城墙上的士卒们大声说道“加强防备,以免敌人再次来犯。”

    而后又对身边那个士卒说道“你去看一下又多少人受伤,等会到县衙报与我。”

    “诺。”

    陆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衙,立即叫过几位将军到县衙大厅议事。

    “今夜怕只是敌将的一次试探,诸位将军有何看法。”陆康虽是满脸倦容,仍是强打精神。

    在座的将军闻言都互相交谈,还是那位云和将军站起来说了一句“陆公,末将以为我们还是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为好。我观敌军军营,城外黄巾军当有八千到九千之数。我等守城将士约有四千有余,再在城中招募,抽调一部分百姓守城,敌将想打下潜山城池,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若我是敌将还不如早早退去。”

    “云和此言有理,是老夫过于焦躁,现在郡中并无大患,只要在此挡住这一支黄巾贼,时间一长,贼寇必败。”陆康闻言一想,心中确实安心了不少,只是心中还是有些担忧,而后又多说了几句“不过敌将狡猾诡异,诸位将军还是要安排下去,时刻防备,以免被黄巾贼抓住什么破绽。”

    郭怀回到中军大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穿着汉军服饰的士卒在他大帐之中了。

    “见过渠帅。”几个汉军士卒对着郭怀跪拜到。

    “诸位请起。”郭怀连忙扶起几人,拍了拍他们身上的泥土,和煦的问道“诸位辛苦了,不知在城中打探的怎么样,可有什么重要消息。”

    “回渠帅,我等打探到了汉军的布防。那陆康四门安排士卒,每队百人,昼夜交替,各设四队,来回巡逻。城中军营还有大约两千士卒,而且今日还贴出了招募告示。”最前面那个探子直接上前汇报。

    “如此多的兵力?这潜山看来不好打啊。”听到打探到的消息,郭怀眉头微皱,有些疑惑。

    “渠帅,还有一个重要消息。”第二个探子也站出来说道“李思死了。”

    “什么!”郭怀大吃一惊,直接站了起来。

    “回渠帅,那李思贪功冒进,中了那陆康的计策,结果被陆康一枪阵前刺死于马下。”

    郭怀闻言慢慢坐了下来,沉默许久,而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只见他拿起桌案上的毛笔,开始疾书,大约半盏茶的时间才收了笔。而后对折起来,递给自己家仆。

    “你亲自将这封信送往扬州李乐将军手中。”李思见家仆贴身收好后,便放松了表情,回到那个翩翩公子的神态,从新拿起桌上的竹简,轻声感叹道“本来我正愁这潜山城怎么破,这陆康立马就给我送了一个办法过来,我这只能笑纳了。”

    见桌下几人都满怀疑惑,郭怀不禁更加得意,随即传令“传令下去,明日起,高挂免战牌,不论城内如何挑衅,都不得应战,不过也不能放跑城中的兵马。”
………………………………

第七章 郭怀使得计中计

    整整一夜,再无战事,当初阳升起,天际间的第一缕光辉洒向城头之时,城墙之上的士卒们才放松了精神,松了一口气。

    陆康随着前来替换的将士一起走上城楼,询问昨夜有无异常,得到的答复是并无异动,自己也不由得吐了一口浊气。站在城楼之上,看着黄巾军营内埋锅造饭便知道这一时半会不会攻城,于是便下了城楼。

    此时城中的百姓也都慢慢打开自己的房门,出来走动,虽然昨夜又喊杀声,但是很快都消弭下去,所以城中百姓知道昨晚战事并不激烈,于是该开门做生意的继续开门做生意,该做什么的也开始忙自己的事。

    说到这,也不得不说陆康昨日让人贴的告示意义非凡。陆康刚从城头回来,便看见县衙前围了许多年轻人,都吵着要入伍,去城墙杀敌。陆康见状,立即安排了几个人去登记、安排。

    安排好这些之后,陆康才坐下来休息。而县衙上的仆人也立马将早膳送了过来。早饭也分外简单,一叠小菜,还有一碗清粥。

    陆康吃的很细致,一碗清粥和小菜也吃了快一刻时辰。就在陆康放下碗筷的时候,陆儁也走了进来。

    “儁儿,可吃过早饭了。”陆康看着风尘仆仆的陆儁,擦拭了一下嘴唇,才开口说话。

    “回父亲已经吃过了。”陆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孩儿前来是为了城外之事。”

    “黄巾贼攻城了?”陆康抚须想到该如何布置防守。

    “不是,那黄巾贼在军营前挂起了免战牌。”陆儁摇了摇头,满脸愁容,着实想不出这一路黄巾贼到底是如何打算。

    “嗯?随我去城头查看。”陆康立马起身,心中也是大为疑惑。兵贵胜,不贵久。如果时间拖得越长,黄巾贼的攻势就越不利这黄巾贼的将领到底是在考虑什么?

    陆康带着几位将军站在城楼上,看着黄巾军营前高挂的免战牌,脸色都有些难堪。打仗之时对方兵多将广不可怕,而摸不清对方的想法着才是最让人被动的。几位将军跟随陆康多年征战,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对手。哪有攻城之时,高挂免战牌的,这背后到底是有着什么阴谋诡计。

    陆康看着那黄巾军营,出神良久,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但就是想不通这一路黄巾贼是作何打算。

    “陆公,陆太守可在?”一个黄巾小将从黄巾军营打马而出,直接停在城门前十余丈,也不怕楼上那指着他的弓箭,直接开口喊道。

    陆康抬手压下旁边的一柄弓箭,其余士卒见状也放了下来,自己则开口问道:“何事?”

    那黄巾小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举在手上。说道:“我家渠帅有书信一封,还请陆公查看。”

    陆康间旁人看向自己,则点了点头,一旁的将军立即放下一个竹篮滑了下去,那小将上前将书信放在竹篮中,便又退了回去。

    那将军将书信捞上来取出之后,直接双手递与陆康。

    陆康也未回避,直接就打开书信。

    陆公在上:晚辈昨夜听闻好友李思被陆公斩于马下,心中不禁万分悲痛乃至,昨夜大哭至昏厥,今日醒来想到他命陨与此,许是命运,晚辈不敢言仇,阵前死亡,乃是我等晚辈武艺不精,晚辈今日对决陆公之时也是心惊胆战。但李思乃晚辈总角之交,遂斗胆请陆公给予晚辈些许时间,待我为好友吊唁三日,三日后晚辈在城前宴请陆公以示赔罪。过后再另择他日决战。晚辈郭怀拜谢。

    陆康看完之后,直接将书信递与一旁的手下将领们查看。

    “陆公,此子怀怕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在里面,我等不如直接出城偷袭他军营,杀他个措手不及,跟这些反贼讲什么道义。”

    “休得胡言!”另一个将领直接呵斥道:“若我等现在出城作战,不论胜与不胜,都将使得陆公一世英名尽毁。偷袭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这传出去了你也不怕天下人耻笑陆公,我等亦都将被后人以为耻。”

    “陆公看完,那末将就回营禀报了,还望陆公好好休养,三日后,渠帅会亲自在城前给陆公赔罪。”那黄金小将说完,直接就打马回营,并不等城上给出什么答复。

    免战牌高挂,陆康也着实不敢破了这规矩,只能每日站在城楼上,看着那黄巾军营,考量对方有何变动。

    一连三日,风平浪静。城墙上汉军也开始慢慢松懈了下来。

    待得第四日时,陆康早早就站在城楼上,看见那免战牌仍然高挂,心中虽有气恼,但仍以为这只是对方的诡计,想使得自己失去理智,在自己疏忽之际,再狠狠一击。

    待得快要晌午时,陆康刚准备下楼,却见黄巾军中走出一队兵卒。这队兵卒约莫百余人,并未攻城,而是在城门前五十余丈处开始布置桌椅。

    “陆公,这郭怀难道真的想要阵前摆酒?不若我率一队将士,直接冲出去杀了他,一了百了,我想这小子八成是想借陆公成名而已。”云和将军看着那一队黄巾军收拾好后,就退后了。

    “无妨,你带十个士卒,随我一同赴会。”陆康右手轻抬,脸上并无异常神色。

    郭怀跪坐在桌案前,看见潜山城池城门大开,一身穿红色边绣黑色深衣官服长袍的老人骑马在前,后面跟了大约十来个士卒,微微一笑,挥手示意自己的手下全部退后。

    待得对方马进了,郭怀才站起身子,双手拱礼说道:“晚辈郭怀,见过陆公,虽第一次仰见陆公尊容,但神往已久,今日终于得见,实乃晚辈之幸。”

    陆康收住马势,并未答话。

    “还请陆公下马入座,晚辈略备薄酒,还请陆公赏脸。”郭怀间陆康并未答话,也不气恼,只是微微一笑,左手邀请陆康下马入座。

    陆康下马,慢步入席,跪坐下来。

    郭怀见陆康入席,自己也跪坐下来,拿起酒樽为陆康斟酒,并为他介绍起桌上的菜品与这清酒来。

    “这清酒,乃是晚辈自己闲来所酿,虽不浓烈,但胜在清冽、绵醇这几个小菜也是弋阳的一些地方小菜,晚辈想陆公久在庐江值守,怕是少有尝及,所以特别让伙夫做了这几道小菜,希望还能令陆公满意。”

    郭怀斟酒满上之后,自己先饮了一杯,举杯空对陆康示意。

    陆康举起酒杯小酌了一口,确实清冽,绵醇,酒意在口中缠绕,留有余香。放下酒杯说道:“我观你,容貌俊朗,谈吐不凡,想必习书尊礼,懂得孔孟之道。为何做贼,不思报效国家,忠君爱国,反而荼毒百姓,为祸于世,做那不肖之事。”

    郭怀替陆康夹菜说道:“陆公乃汉室老臣,忠君爱民,晚辈佩服。可如今天下,天子昏庸,宦官专政,奴役百姓,强征民赋,国势疲弱。天降大旱示警,然朝廷视而不见,赋税不减,天子依旧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弄得整个中原之地民不聊生,路有饥骨。”

    郭怀放下筷子,不待陆康反驳,借着说道:“如此国家,如此天子,有何可忠,有何可效。”

    “蒙蔽天子,此乃宦官之祸,朝中重臣,前赴后继,驱除宦臣。你满腹才学,不思扫清君侧,匡扶社稷,对天下百姓又有何用,不过也就一乱臣贼子,动摇江山社稷,蚍蜉撼树而已。”陆康身为汉室老臣,当然听不得他如此辱及天子。

    “我以为陆公身为汉室老臣必有高论,没想到却是如此之言。声声忠君之事,匡扶正义,朝中宦官,陆公手诛几人?你为一方太守,护佑百姓,强征民赋,可有在君前死谏。满口仁义道德,可真做到!”郭怀放下酒杯,双目直视陆康。

    “司马公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郭怀饱读诗书,不求王侯将相,但心怀天下,追随天师,挽救天下百姓于苦难,必定还一个太平天下!”

    “住口!”陆康直接拍案而起。

    一声巨响,直接惊动了两边的将士,两方将士一见陆康拍案而起,都拔刀出鞘,只待一声令下。

    “今日阵前好心请陆公饮酒,却不想道不同而不相为谋,晚辈心中大失所望,也罢,今日就此,再无心思,来日再与陆公阵前见分晓。”郭怀直接起身,也不拘礼,直接转身离去。陆康也上马打道回城。

    然而此时,扬州的李乐已经率兵南下。
………………………………

第八章 李乐一日下三城

    四月初的骄阳还不是很炙热,晒得人很是暖和。一缕清风自远处归来,扬州的四月已然带着春意的芳香。

    “将军,有人求见。”一个黄巾部将走进大军营帐,对着那坐在上方的大将拱手说道。

    此人正是李乐,身高七尺有余,一脸络腮胡,脸颊上还有一道疤痕,更添了几分狰狞。一手大刀使得是出神入化,黄巾起事之后,汉军将领不知已有多少个成了他的刀下冤魂。

    “拜见将军!”跟随进大帐的这人正是郭怀的仆人。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上前去。说道:“小的是郭将军家仆,这是我家公子写与将军的书信。”

    “郭太的侄子?递与我看看!”李乐一只大手直接从那家仆手中拿过书信,直接取出查看起来。

    “啪!”的一声,只见李乐一只大手拍在桌案上,桌案应声而断。

    “此事可是真的!”李乐一把抓住那家仆的衣领,直接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

    “回将军,此事千真万确,不敢有半分隐瞒。”那家仆整个脸都涨红了,上气不接下气,很是艰难的说道:“公子已经将陆康困在潜山县城,现一直高挂免战牌,就等将军,若将军不愿报仇,公子自己一个也可轻而易举打下庐江的。”

    李乐直接将那家仆往旁边一扔,对着自己的部将说道:“点齐兵马,等我令下就出发!”

    李乐也不管那家仆死活,直接出了自己的大帐,径直往中军大帐走去。

    李乐刚进中军大营,就听见一个声音说道:“李将军来的正好,我刚才听见你军中响动,正要派人去问你发生了何事。”

    “我儿死在了庐江,我要去砍了那陆康老儿的头颅,以告慰我儿在天之灵。”李乐走进去后,直接将郭怀那封书信拍在那人的桌案上,声音很是低沉。

    刚才问话之人正是扬州黄巾军大方波才,波才闻言,立马将信件拿起来查看,而后放下,捋了捋胡须才缓缓说道:“朱儁现在正在招募兵马,看其动作,恐有来犯之事,现在不是计较此事的好时机。”

    “你儿子死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李乐直接一句话顶了回去。

    “你、混账!如何说话!”波才直接被这句话怼得气血上涌。

    “大方,我只带一千骑兵,直奔潜城,至多不过十来日便可回返,现在陆康老贼被郭怀困在潜山,已经插翅难逃,我此番去,只为取他人头,其他事都与我无关。”

    “大方就让他去吧。”就在波才还想再说上一两句时,另一个人掀起军帐走了进来,正是郭怀的叔父郭太,只见他说道:“我侄儿也在庐江,毕竟年轻人,若能得李将军的帮助,我心中也放心。”

    “我说了,此去我只为陆康项上人头,其余的事与我无关。”李乐并没有因为郭太帮他说了两句就给他任何好脸色。

    “也罢,你速去速回,朱儁此人不好对付,李将军乃是我军大将,不可无你。”波才沉思片刻,才无奈的说道。

    “谢过大方!”李乐闻言直接起身出了大帐,至始至终未看过那郭太一眼。

    波才、郭太二人只能对视无奈摇头。

    李乐回到自己的营中,立马安排下去,自己则带了几员部将和一千骑兵,直接出营往南而去。

    李乐率领着骑兵身披白麻,之奔庐江郡,待赶到庐江郡内,休息了一晚之后,天色方亮,直接快马先夺居巢再进巢县后犯须坞。一日之间竟连下三座县城。

    “报!”一个士卒满身鲜血,骑着一匹快马直奔庐江郡城而来。城门口百姓连忙往两旁躲去。

    城门外一个少年扶着一位妇人,看着那奔驰进城的士卒,不经感叹了一声:“本来以为南边会太平一些,没想到战事居然如此激烈。娘,我们还入城吗?”

    那妇人叹了一口气,说道:“看刚刚报信的将士,怕是已经快要打到郡城来了,我门两孤身在外更不安全,还是先进城找个落脚的地方,待安定下来了,再往南走吧。”

    “嗯!”那少年应了一声,扶着妇人继续往城里走去。

    快马一路疾驰,直接奔向太守府。当马匹停下时,那血人直接从马匹上滚落下来,太守府前站岗的士卒连忙过来扶他,却只见那人一只手轻轻抬起,手中死死的抓着一封书信,血水已经将书信染红了一半。

    “交与”话未说完,那士卒便已断了声息。

    一个士卒搬开他的手指,取出书信,立马送了进去。

    而此时太守府上的郡丞、都尉打开信件后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郡丞说道:“此事事关重大,陆公还在潜山防备弋阳的黄巾军,此事先送与陆公府上,看陆府做如何安排。”

    信件立马被太守府的士卒送往了陆府,而陆老夫人如何做得了主,看见送来的信件,心中焦虑,竟然昏厥了过去。

    周瑜听到下人说陆老夫人昏厥了过去,连忙赶了过去。

    “老妇人怎么会昏厥过去,究竟发生了何事?”周瑜看着老夫人躺在床上,大夫也还未赶来。

    一旁的下人,连忙将那封染血的信件递与周瑜,周瑜还未打开信件,就问道着浓烈的血腥味,立即呵斥道:“这种东西也敢拿给老夫人看,不怕冲撞了老人家。”那个下人一下子跪了下去,低声哭泣道:“周公子,这不是我给老夫人的,而是太守府的士卒送来的,那人还在前厅等着回信呢。”

    “罢了,记住今后这种东西就不要拿到老夫人这了,在去找几个人去接秦大夫过来,将陆尚也叫过来,陪着老夫人。老夫人醒来后,好好照料,此时就交给我了。”说罢周瑜便直接拿着书信走了出去。

    周瑜边走,边拆开信件,打开一看心中顿时凉了半截,只见上面写道:巾贼李乐千骑来犯,居巢、巢县、须坞皆已失守。

    “备马,去太守府!”周瑜直接对自己的书童周荣说道。

    周瑜赶到太守府的时候,太守府的几位县丞、都尉、从事都在大厅之上,见走进来的是周瑜,结果心中都大失所望,上次船坞大捷,除了陆康和几位将军、文士,其余人并不知晓是周瑜献计。

    “原来是周公子,老夫人如何安排。”无奈之下,县丞只好上前问道。

    周瑜看了他一眼,径直走到上方首座,坐下。

    “黄巾贼来犯,老师在走之前已经料到,早有定计。现在城中还有多少士卒?”周瑜坐下后,直接说道。

    众人见周瑜一个稚子直接坐在往常陆公坐的位置,心中都不太舒服,但听闻陆公有遗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