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吴霸业-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之后,再猛攻夺城。”陆儁也站起来说出自己心里的看法。
“陆公不若让我带一千士卒,从东门突围出去,解救郡城。”又是一武将站了起来。
“不可!分兵突围,怕正中那郭怀计策。”陆康抬手往下一压。
“我等不能丢下城中百姓不顾,我给那郭怀下一道战书,约他明日一战。”陆康略一沉思,就提笔写起战书。
洋洋洒洒,陆康写了一大篇,写好对折之后,装进信封,而后递与潜江县令,说道:“派一人将战书送往黄巾大营,你等下去速做安排,待明日与黄巾贼决一死战。儁儿,你留下。”
待得众人都下去了,陆康才招手,示意陆儁靠近一点。
“父亲,可还有安排?”陆儁靠近后,轻声问道。
“你今夜子时,带三百士卒悄悄从东门出发,我虽给那郭怀下战书约定明日决战,但是今夜我会派云和将军佯装夜袭黄巾军营,掩护于你,你就跟在后面,绕过黄巾军营,从北面绕回郡城。”陆康压低声音说道。
“孩儿遵命。”陆儁眉头一扬,坚定的答道。
“士卒从老卒中抽调,今夜袭营之前,不许走漏任何消息。”陆康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感叹了一声:“此事艰险,我儿当万分小心。”
“父亲放心,我定会救回郡城,保佑母亲平安。”陆儁很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此时庐江郡城内,周瑜也正与陆彦坐在太守府商讨对策。此时的周瑜已然大变模样,平时的书生意气已然不见,整个人显得更为严肃,一种莫名的势笼罩其身。
“此事都怪我。”陆彦不住的叹气,脸上极为懊恼,还在后悔城前之事。
“彦叔,此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周瑜的声音有些低哑。
“那我们是降还是不降?”陆彦有些心怯,声音中却带着一丝颤动,尝试的问道周瑜的意见。
周瑜抬眼看了陆彦一眼,而后眼睑下沉,目光有些阴冷,并未让陆彦看见。
“我们当然要降。”周瑜起身说道,直接一挥衣袖,往外走去。
“可”陆彦闻言有些吃惊,有些犹豫,也有一些松了一口气。
“彦叔去准备迎接李乐入城之事吧。”周瑜起身往外刚走了几步停下,只见他背着陆彦眼神更是阴冷,只是随即眼睛一闭,一睁,眼神中的阴冷已然不见,只是还有一些深邃,扭头微微一笑,对陆彦说道:“我回陆府去看看老夫人身体是否好转,阿奶醒来后,我还未曾去拜见。”
“这,也好。”陆彦看周瑜回首说话,见他与平时无恙,心中稍安,只是感觉背部隐隐有些发凉,心中暗想自己怕是被李乐给吓着了。
周瑜走出太守府后,并未往陆府走去,而是唤过周荣,在他耳边一阵耳语,自己则是往直前让陆彦帮忙召集的木匠营地走去。
陆彦在堂上坐了一会之后,便将太守府留守的县丞、都尉、从事、府掾等悉数唤了过来,商议降事。
太阳西斜,还未落山,李乐率领的千骑再次出现在城外。
只是今日的夕阳有些血红,残阳的光芒倾洒在天际之间,使得整个庐江郡城连通那天际的云彩都是一片血红,更是让那八百人头堆积的京观显得更为凄凉,悲壮。
李乐率领的大军在城前五十余丈处就径直听了下来,因为此时的庐江郡城城门已经慢慢开启。
只见陆彦带着一众太守府留守的官吏,佝偻着身子,缓缓的走了出来。
李乐见状,一声冷笑,脸上尽是不屑。
“将军,会不会有诈?”李乐身后一个部将问道。
“你没见城中的官吏都出来了么,我还当这些人有几分胆色,结果真是令人不屑。”李乐直接打马狂奔,一声大喊:“入城!”
李乐直接率众而过,战马狂奔,溅起的尘土,弄得一众官吏狼狈不堪。城内两旁的房屋都是房门紧闭,所有的百姓都躲在屋内,连一丝声音也不敢发出。
入城后,李乐的骑兵才缓缓减速,陆彦带领着一群官吏则被后面的骑兵驱赶着跑步前进。
“停!”李乐大手一扬,一声喝令,整个队伍全部停了下来,李乐皱着眉头,对后说道:“将后面的那个主薄带过来。”
陆彦随即被一个骑兵拖到前面,很是狼狈。
“城中为何不见一个人出现?”李乐右手大刀挥起,直接架在陆彦的脖子上,这可把陆彦吓了个半死。
“在在下让百姓呆在家中,怕怕惊扰了将军的骑兵。”陆彦看着自己脖子旁边的大刀。
“你敢诈我!”李乐大刀往下压了一压。
“我不敢、不敢啊!”陆彦以为要杀了他,居然直接跪了下来。
李乐本来觉得城中过于安静,心中有些警惕,所以才将陆彦拖过来一问,结果见陆彦这个模样,心中顿时放松,如此人物哪敢使诈。
然而就在此时道路两旁的尽头,突然出现一群士卒,抬着拒马将李乐骑兵前后路直接封住。
眨眼之间拒马直接横着放了四排,上面还布满了倒刺,平放插着长矛,定眼看去,拒马上居然还浸了油。
“这是怎么回事?”李乐直接从马上弯身一把抓住陆彦的衣衫把他提了起来。
“我我不知道。”陆彦吓得话都快说不出来。
李乐直接把陆彦往旁边地上狠狠一丢,狠狠骂道:“废物!”
“对面出来的答话。”李乐大声说道:“你们就不怕我将这些官吏全部宰了吗?”
周瑜缓缓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周泰和周荣护在他的左右。
“小公子,是我,我在这。你快让人把这些都搬开啊。”陆彦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周瑜却看也未看他一眼,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李乐,缓缓说道:“我会让你给城外那冤死的百姓陪葬。”
“哼,一个稚子也敢再次大言不惭,区区马拒能奈我何!”李乐一声冷哼,大刀提起,大声喝道:“给我冲!”
“点火!”周瑜声音很是平缓。只见几个火把丢出,四排火炬瞬间点燃,而后面的一见见面火光,立马也将拒马点燃。
火势汹涌,一众骑兵无法进退,只好停驻。李乐也不言语,只要马拒燃烧完,他的骑兵一个冲锋,便能拿下对面。
“吹号角!”周瑜又是一声令下。周荣立马取下腰间的牛角,一口深吸直接吹了起来。
“呜!”号角声音响起的同时,只见道路两旁的房屋上,站起无数的人,有的是招募的青壮,更多的是城中百姓。
只见这些人手中都抱着一些酒坛、油缸,浸油的麻布和木材之类的,而那些青壮的的手中持着未点燃的火把。
号角声响起,这些人都站了起来,直接将手中的东西往街道上砸去。
李乐见状,心中大骇,整个骑兵队伍也惊慌起来。
此时马拒后的士卒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手中火箭,屋上的青壮也将手中的火把点燃。
“放!”周瑜一声令下,火箭急射而出,火把也从屋上扔下,轰的一下,整个街道冲天而起的火焰,将整个天际染得更为鲜红。
………………………………
第十二章 百姓墓前立誓言
一场大火解救了郡城之危,火焰熄灭后,被翻出来的李乐已经是烧得面目全非。
周瑜站在城楼上,看着天际那美丽绝伦的火烧云不停的变幻着模样,透着红色的霞光,像极了无尽的战火,而自己心里却空落落的。
周瑜不敢去看那烧死的战马、黄巾士卒、还有那些曾经一起在城头并肩作战过的官吏,不敢去看陆彦那烧焦的尸体,更不敢回到陆府,害怕面对陆家人的质疑,心中不知道该想些什么,只是这样站在这里,站在这静静的看着那无垠的天际。
“小公子这是怎么了?”周泰走上城楼,看见周瑜一直抬头看着天空,周荣站在这守着,隔了很远。
“不知道,公子说想一个人静静,不让我跟着,所以我就站在这陪着他。”周荣也很是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虽然死了很多人,但是公子都一把火烧死了那些黄巾贼,帮他们报了仇。城中的百姓也很是感激小公子,甚至还帮忙整理街道,收拢那些死去百姓的尸体,但是公子为什么不高兴。周荣心里完全想不通。
“我过去看看。”周泰拍拍周荣的肩膀,大步走了过去。
“小公子,你安排的事大家都做完了,城外的死去那些百姓,大家也收拢起来一起埋了,你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安排的。”周泰走到一旁轻声问道。
“周大哥陪我一起走走吧。”周瑜收回思绪,看了一眼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好。”周泰也并未多问。
周瑜慢慢走下城楼,一旁的忙碌的百姓看见了,连忙弯身点头致谢,其中一个老伯更是要往地上跪下去。
周瑜连忙过去扶住那位老伯,说道:“老伯伯,你不用这样的。”
老伯却是老泪纵横,老迈的身躯不停的颤抖着。说道:“我家二郎前几天去须坞做生意,没想到却死在那些黄巾贼的刀下,小周郎你帮我报了仇,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啦。”老伯说着更将自己一旁扶着自己的一个年轻人反手抓住,一起跪了下去。
随着老伯和着年轻人的跪下,只见城中很多的百姓也都走了过来,一起跪下对着周瑜跪下磕头。
周瑜见状,眼泪不自禁的从眼眶之中滚落,心中忍不住的是悸动,是悲伤扶着老人,口中不住的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慢慢的走到城外,走到那些死去的百姓墓前,周瑜停住了自己的脚步,看着那些小土包和那些简陋的一块木板制成的墓碑,自己又陷入了沉默,周泰也站在他身后,不曾言语。
“周大哥,你有没有想过,这一生要做什么事?”良久,周瑜此开口说话。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周荣不知在哪找了一盏灯笼,点亮后在不远处站着。
周泰抬头看了一眼那满天星辰,眼中映着星辉,无比深邃。说道:“我未曾想过,只是想着要奉养我娘到老。”
“你可知道我曾经想过我的一生是什么样么?”周瑜也抬头看着那无尽的星空,也未等周泰接话,自己接着说了下去:“我曾经想过的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见识那诸多的谋士、武将然后会在适当的时候娶一个很漂亮的女人,然后陪我看尽这大好河山。待得我死后,世人将我的故事写在书上,供后人欣赏哪怕百年、千年过后都知道江东周郎。”
周泰听到这屏住了呼吸,却未曾想过这般远大的理想。
“可你知道我现在怎么想吗?”周瑜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墓地,幽幽问了一句。
“还请公子告知。”周泰拱了一手,对于周瑜的理想很是佩服。
“我现在只想天下太平,世间再也不会出现今日城前那一幕。为何天下受苦的总是这些无辜的百姓,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自己的故乡,安安分分的种地,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同一片天空之下,未曾做出过半分对不起天下的事。为何遭罪的总是他们?”周瑜转身对着周泰说道,眼中似乎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周泰很是茫然,听到周瑜的话,自己也想了一想,也想不出任何理由来,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来:“黄巾乱贼平定后,应该就太平了。”
“如果这只是开始呢?”周瑜看着周泰,等着他的答案。
“这,怎么会?”周泰很是不解,如果黄巾贼乱平定后,着天下就应该太平了啊。
周瑜慢慢转身,继续看着那片墓地,说道:“这天下大势总会有人看清楚的,假如我想护佑一方百姓安宁,周大哥可愿帮我?”
“这当然可以,如果我一身武艺对护佑一方百姓安宁有用,我当然愿意效力。”周泰倒是很爽快的说道。
“周大哥这番话,我记在心里了,谢谢。夜深了,我们回去吧,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天下太平,总要多做些事的,下一步就应该解决潜江县的问题了。”周瑜转过身微笑着对周泰说道,心中却还有一些话未曾说出来,要结束这天下的乱世,保佑百姓平安,总要做些自己曾经厌恶的事,而这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然而此时的潜江城外,黄巾军营,郭怀正坐在自己的军营大帐之中沉思,手中拿着的正是下午时分城里陆康送过来的战书,而大帐外隐隐有声音传来。
“外面何事,这般吵闹?”郭怀大声问道外面。
一个小将掀起军帐,走了进来,拱手说道:“渠帅,是城里的汉军前来偷营,被我们的探子发现,未能成功,已经撤回城里了。”
“哦?”郭怀很是诧异,下午才收到战书约自己明日一战,怎么今夜就来偷营?难道是故意袭扰,使得我军疲惫,明日交战失利?但这不应当啊,自己军营,守备森严,外放的几只监视探军也随时能回援,如果真的要疲扰我军,也不应该一被发现就直接退回的啊。不对,决计不可能这样简单,我有什么地方没想到?郭怀放下那份战书,手指敲着桌面,再次问道:“来袭营的有多少汉军?”
“每支不过数百。”那小将答道。
“每支?”郭怀皱了皱眉头,再次确认了一番。
“是的,渠帅汉军一共出动的好几支,每支都不过数百,想要多面袭扰我们军营,不过都被我们的探军发现了。”那小将很是得意,这说明了自己军营的防卫做的很不错的。
“不对,不对!我们中技了!”郭怀直接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你速去点齐一千兵马,往东给我追,有汉军逃了出去。”
那小将有些茫然,不是都逃回城里了吗,下面的探子都汇报的很清楚的。
“快去!”郭怀直接喝道,颇有些气急败坏。
“诺。”那小将一见郭怀发了脾气,连忙应道,扶剑转身跑了出去。
“陆康,看来我还是小看了你。”郭怀慢慢坐下,看着手中的那封战书,再次狠狠的拍在桌上。
本来外面的探子这两日抓到了一批前来求援的汉军士卒,从中郭怀了解到李乐已经率军南下,更是一日连破三个县城,直接兵临庐江郡城,就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完成了一半,于是郭怀就故意留了一个汉军士卒放进城里,其余的都斩了。按照郭怀的料想,陆康得知消息后应该会很是焦躁,羞怒,惊慌,甚至出城来战,派部分兵力突围解救郡城,都有算计到,却没料到陆康居然来了个金蝉脱壳。
郭怀此时最恼怒的就是这样一来,自己很多计划都要随之变动,而且还会衍生出很多预料以外的变数。
“此次算是我的疏忽,陆康,你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郭怀直接将那封战书往火盆中一丢,声音很是低沉,跳动的火焰更是将他的脸庞映得阴森不定。
………………………………
第十三章 兵援潜山城
庐江郡城,校场上。周瑜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的一百老卒和还有战前和战后新招募的三百青壮,心中泛着一丝激动。
大风吹起旌旗,周瑜不知道从哪找的一柄鹅毛羽扇,右手轻轻一挥,虽然年幼,却已然有了一股名士风流。
我有一言,还请诸位静听。
站在台下的士卒,青壮都是参加过昨日街道火战的,对于周瑜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与感激。
昨天我们失去了很多家人,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那些黄巾贼。我一直想不通,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虽然日子有甘有苦,但我们都守着自己的这块土地,但是今天这些天杀的黄巾贼来了,他们抢了我们的一切,还夺走了我们的家人。你们能听见城外那片墓地的哭泣声吗?你们能看见我们的家人,邻居的伤痛吗?我们现在想要好好种地,吃饭,睡觉,可是黄巾贼不愿意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难道不应该报仇吗?
报仇,报仇!所有人都在怒吼,老百姓都是这样的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听谁的。
曾经有位大人物说过一句话,敢于把那些不让我们过日子的人赶出去的人都是不屈的勇士,那么,勇士们,现在我们已经将来郡城的黄巾贼给消灭了,但还有一只黄巾贼还在潜山城,你们敢跟我一起把他们赶出庐江吗?周瑜手中羽扇再次一挥。
敢!敢!敢!士卒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天空。
酒来!随着周瑜一声令下,几个士卒在前发碗,几个士卒在后倒酒。
见所有人都满上之后,周瑜仰头直灌,而后直接将碗往地上一砸。
出发!随着砸碗的声音,四百士卒从校场出发,周瑜跟随在后,心中只有一句话:真尼玛难喝。
此时的陆儁正带领着士卒,艰难的躲避着黄巾军的追击,不走官道,逢林便入,夜不点火,三百士卒在这赶路的途中竟然折损了四十有余。
“大人,黄巾贼似乎在前面堵住了路,我等绕不过去。”一个放出去的探子回来汇报。
陆儁随着探子的指引,看了一番,这是一条山道,从此回郡城必须走这一条路,如果绕路而行,至少要耽误上四五天,陆儁不知道郡城是否能抵挡那么长的时间,心中想到,必须将此路打通。
黄巾军在山口处,建立了一个营点,外有栅栏,来回还有士卒似乎在巡逻,整个据点易守难攻,如果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不能强攻,不能让兄弟们用命去填。”陆儁慢慢退了下来,对着周围几个小校一起商议。
“将军,你看我们能不能扮成黄巾混过去?”一个小校建议道。
“但是我等去哪去找黄巾贼的衣服?”另一个小校立即反问道。
“你们觉得我们能不能在入夜之后引出一些黄巾贼兵,伏杀之后,再换上他们的衣服混过去?”陆儁想了一下,说道。
几个小校互相看了几眼,都点头赞同,似乎目前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
“大人,黄巾贼似乎有异动?”一个探子又跑了过来。
“哦,随我去看看。”陆儁带着几个小校一起出去查看,只见一个青年黄巾骑马在前,带着据点中约莫两百多个黄巾贼直接出营往南走去。
“这黄巾怕是要回潜山,真是天助我等,着军营空了下来,我们可以直接过去了。”陆儁一拳击打在手掌上,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让兄弟们准备好,我们立即穿过去,以免夜长梦多。”陆儁转身对几个小校安排道。
待得那些黄巾贼转过山坳不见之后,陆儁立马带着人马直奔山口,前军刚入据点,结果就发现了异常,另一边的道路居然被石块挡住了。
陆儁立即指挥人马搬开这些石块,结果搬开的同时,却发现这些石块的背后居然是无数的黄巾军,前排蹲伏持盾,中排半躬持枪架在盾上,后排站立,手持弓箭,俨然做好了准备。而在此时后面也开始骚动起来,却是出营的那队黄巾贼撤回来了。
“吾命休矣,父亲我辜负了庐江百姓。”陆儁一脸灰白之色,一声长叹,拔出手中的长剑,就要往脖子上一抹。
“可是陆儁叔叔?”一个声音从对面的黄巾军中传来。
“可是公瑾?”陆儁听到声音,脸上一脸吃惊的模样,还有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表情。
周瑜从黄巾军中走出看了一眼,挥手示意所有的人放下戒备,径直走了过去,看着陆儁,脸上有着一丝激动,却也有着一丝愧疚。
“果真是公瑾。”陆儁丢掉手中长剑,连忙几步走过去抓着周瑜双肩,而后又哭又笑,良久停下来才问道:“公瑾,你们为何如此打扮,郡城如何了?”
“郡城已然无恙,我们也是发现了这个黄巾据点,夺了下来,休息了一夜,结果发现有人才观察据点,所以才设了此计,却未想到是陆儁叔叔。”周瑜回答说道。
“呵呵。”陆儁也着实尴尬,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却未曾想到,幸好是自己人,不然今日恐怕自己却是真得命丧于此了。
“陆儁叔叔,你们怎么成了这般模样?”周瑜倒是有些好奇,难道潜山被攻破了?
“我们原本是突围出来,打算去解救郡城之危的,只是没想到居然一点忙都没有帮上。”陆儁很是唏嘘的说道。
“小公子,这是怎么回事?”却是周泰久久未见进攻令下,双方都放下了武器,自己提枪走了过来。
“这位是?”陆儁一见这勇武青年走了过来,手中长枪似乎隐隐有些眼熟,心中暗道,难道何时见过此人,怎么全然没有印象。
“这是周泰大哥,字幼平,正是周大哥帮忙才解了郡城之危的。”周瑜连忙给陆儁介绍到,而后又对周泰说道:“这是本郡的别驾陆儁陆大人。”
将士卒安排妥当后,三人一起在营帐讨论了许久,周瑜才知道潜山城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变故,而听到郭怀这个名字,在脑海中想了无数次,都未曾在三国的历史中听过这个人的名字,怕也是一个尚未发出光芒就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吧。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长时间了,终于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对手了。郭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