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37全球速递-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梦想着成为一代名将呢,可不能被坑去当一个外交小蜜蜂。

    可是现在才后悔,貌似已经有点晚了。他这个总统陆军顾问虽然是临时的,但并不曾明确临时到什么时候。思来想去,约翰发现,如果罗斯福真要把他留在白宫,除了执行他貌似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就在约翰一筹莫展的时候,许久没有现身的史汀生叔叔终于对他发出了召唤。
………………………………

第一百六十章 我也是将军了?

    几个月没见,史汀生似乎比以前憔悴了很多。虽然他看起来情绪还不错,笑声也依旧爽朗,但脸上的疲态非常明显。

    “约翰,坐吧。”见到约翰进来,史汀生放下手中的笔,招呼约翰坐下说话,“听说你在白宫干得不错,霍普金斯都不想放你走了。恩比克也说要给你腾位子呢。”

    “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史汀生叔叔。你还是想想办法,早点把我调回部队吧”约翰苦笑着的说道。他才不想留在白宫那种地方呢。事实上,这些日子他的精神一直高度紧张,那些大人物的任何一句话他都要反复磋磨半天,生怕一不留声就被人装麻袋里给买了。

    约翰别的优点不多,自知之明还是有一点的。他很清楚,自己要是没有前世的记忆,压根就胜任不了现在这份工作,更别说被霍普金斯和罗斯福看中了。在白宫打个短工,开开眼界,见见世面就好了。身处中枢看似威风,实际上处处危机四伏,不是久留之地。

    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也能在站到风暴的中心搅动风雨,但是现在不行。他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本钱和智慧加入这种危险的游戏。与其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虾米,天天殚精竭虑,生怕某一天被不知道从哪来的一股巨浪拍死在沙滩上,还不如回82师这个小池塘,当他的参谋长呢。

    “哈哈哈。”史汀生被约翰愁眉苦脸的样子逗笑了。“算你还有点自知之明。威廉他们还担心你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打算留在白宫呢。”

    “怎么可能啊。”约翰松了一口气,听史汀生的口风,自己回部队的事应该有门了,“我有几斤几两你们还不清楚。我现在是天天盼着早点回路易斯安娜呢。”

    “回去当然可以,马歇尔那边早就给你安排好了。”史汀生点了点头,“不过我建议你再等几天,知道为什么吗?”

    约翰被史汀生问得一愣,“你的意思是等参议院表决结束?”他脑袋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史汀生把他弄到白宫去当顾问,不会是跟国会关于延长义务兵役法的争斗有关吧。

    以前在第82师,约翰看到布莱德利、李奇微他们因为义务兵役法即将到期而忧心忡忡的时候,还暗自觉得可笑。再过几个月美国就要参战了,怎么可能让新招的90多万新兵退役。

    直到回了华盛顿,约翰才发现,美国陆军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档口上了。此前沃尔德军长所谓延长新兵服役期已经板上钉钉的说辞,不过是稳定军心的手段罢了。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几个月,美国陆军居然差一点就被“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民给灭掉了。这么滑稽可笑的事情,偏偏真的差一点就发生了。

    事实上,进入夏天以来,眼看着90万新兵一年的服役期即将结束,家家户户都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们的孩子从军营里弄回去,反对延期的呼声变得势不可挡。更糟糕的是,军营里面的情况也很糟糕。像82师这样的部队凤毛麟角,绝大部分新兵的士气都很低落。

    新兵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待在军队里,对于总统向他们许下的只要在军官的领导下受一年罪的承诺,他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而且军方似乎也没有做好训练他们的准备,很少有部队能够装备齐全,一些新组建的装甲部队甚至只能用卡车来模拟坦克训练。

    在那些反对者们的宣传下,军方这一年多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荒谬地浪费时间。日本人显然已经陷入了中国的泥沼,希特勒在俄国也越来越难以脱身,战争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远离美国,义务兵役法就是一个由军火商和战争贩子制造错误,完全没有存在更不用说延长了。

    约翰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延长义务兵役法的建议被国会否决,那将会是一场怎样的灾难。一想到几个月后战争来临,90万新兵却已经“解甲归田”,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但是,这种层次的斗争,他根本插不上手。在国会斗争最紧要的关头,他只能老老实实跟罗斯福去纽芬兰参加大西洋会议。而刚从夏威夷赶回来的史汀生,则被留在了华盛顿,为保住陆军做最后一搏。

    从某种程度上说,罗斯福在这场“战役”的最紧要关头离开华盛顿,多少有点临阵脱逃的嫌疑。但实际上,就算他留在华盛顿也于事无补。民主党的国会领袖们已经明确告诉过他,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但是要凑足延长义务兵役法的票数已经基本没有可能。这场争斗唯一的变数,就是看史汀生能够从保守党席位中帮他们拉回多少票了。

    约翰不知道史汀生在背后为此做了多少努力,但从他憔悴的神情上看肯定不会轻松。好在他最后顶住了压力,在昨天众议院的最终表决中,他从共和党内拉到了46张赞成票反对票88张,帮助罗斯福以一票之差艰难地赢得了这场国会斗争。

    难怪大西洋会议结束这么久,自己的调令都没有下来。约翰此时才醒悟过来,史汀生把他暂时调离部队,还有“保护”他的一层意思。一旦延长义务兵役法的决议没有通过,那他留在第82师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让他早一步置身事外,其实是为了下一步能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很可能他这次能成为罗斯福的陆军顾问,本身就是史汀生和罗斯福的交易筹码之一,为的是能让他在陆军之后新一轮的权力分配中占据先手。

    能有一位长辈为自己考虑到这种地步,约翰心里一热。再一想到,最艰难的众议院一关刚过支持罗斯福的势力在参议院还是占据优势的,史汀生就匆匆召见了他,显然是把他的事真的放在了心上。这就更是让他对史汀生心存感激。

    “谢谢你,史汀生叔叔。”约翰由衷地对史汀生表示了感谢。

    史汀生爽朗地笑了:“不想听听马歇尔对你的安排吗?”

    “您就直说吧,我都听您的,您让我去哪我就去哪。”约翰很狗腿地表着忠心。

    “行啦。准备回82师接准将副师长的位置吧。”史汀生笑着拍了一下约翰的脑袋。

    “副师长?那李奇微呢?”约翰嘴上问的是李奇微,心里想的却是,莫非布莱德利这么快就要调走了?

    “布莱德雷和斯温要调走了,去28师。李奇微接师长,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史汀生叮嘱道,“回去后一定要注意维持部队稳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28师连师部大门都被新兵用粉笔写上了overthehillinctober,意思是等十月份兵役第一年期满就开小差,你可千万要小心,出了事谁都救不了你。”

    “您就放心吧!”约翰立正敬了个军礼。他此时刚刚反应过来,自己居然也是将军了?参军不到两年就当上将军的,历史上有过吗?他脑袋有点晕,来之前还担心自己回不了82师了呢,一转眼就是准将副师长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未免也太刺激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拐带泰勒

    1941年8月22日,这一天对于千里之外的苏联人来说是个悲壮的日子。坚决执行斯大林焦土政策的红军工兵,亲手炸毁了苏联最伟大的建筑成就――第聂伯水电站。这座1932年完工的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综合建筑,曾被当做**纪念碑自豪地展示给外国参观者,尽管它大部分是由美国工程师设计并建造的。

    但对于像约翰这样的美国陆军军官来说,这一天绝对是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激烈国会辩论,关于延长《义务兵役法》的决议终于获得了参众两院的通过。陆军在最后一刻艰难地保住了他们10个月以前征召的90万新兵,并获得了将他们派驻的包括菲律宾和西半球(包括冰岛)所有美国领土服役的权力。

    打赢了美国陆军历史上最“艰险”的一仗,成功摘除了捆绑在它们身上的最粗的那根锁链。欢欣鼓舞的陆军高层在挽起袖子加油干之前,自然也免不了先论功行赏一番。

    约翰虽然在这场斗争中没出什么力,但受到史汀生擎天之功泽被的他,依然被列入了“有功人员”的名单。大西洋会议结束整整10天之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马歇尔办公室的电话。

    “恭喜你,约翰。以后要叫你范德比尔特将军了。”刚走进参谋部大楼,约翰迎面就遇上了一帮作战部的老同事。虽然晋升令还没有下达,但是他即将出任82师准将副师长的事在参谋部已经不是秘密了。为首的杰罗部长第一个对他表示了祝贺,“部里现在还缺一个副部长,要不你别去82师了,回来帮我怎么样?”

    “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只要你说动参谋长,我随时等待你的召唤。”约翰笑呵呵地跟杰罗打着哈哈,他压根就没把对方的“招揽”当真。作战部副部长这么重要的职位,根本就不是杰罗自己可以决定得了的。况且,他很清楚历史上这个位置最后落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手里,成为了他腾飞的起点。

    自己现在已经抢在艾森豪威尔之前成为将军了,再去抢人家的副部长位置,未免有些太不厚道了。再怎么说,他和艾森豪威尔也是好朋友。

    不过一想到艾森豪威尔到现在还是上校,约翰就有些小兴奋。他琢磨着回路易斯安娜后,是不是抽空去第三集团军的演习指挥部看看。能让未来的盟军最高司令向自己立正敬礼的机会可不多(艾森豪威尔9月演习一结束就升了准将)。

    跟杰罗说笑了一番,约翰就直奔马歇尔参谋长的办公室而去。一路上不断地接受着老同事们的祝贺,约翰终于到了顶楼,再次被泰勒领进了参谋长办公室隔壁的小接待室里。

    “恭喜你,约翰。李奇微将军还有一会儿才能到。我把咖啡都准备好了,你要不要来一点?”泰勒显然早有准备,端着咖啡壶笑着问道。

    “马修也要来?”约翰接过泰勒递过来的咖啡杯问道。

    “马歇尔参谋长是同时见你们两个人。”泰勒放下咖啡壶,“布莱德利和斯温两位将军的调令已经下来了。这次参谋长估计是要和你们谈谈82师接下来的安排。”

    “对了,泰勒。上次我跟你说得事怎么样了?”约翰一边喝着泰勒为他准备的麦斯威尔咖啡,一边问道。

    “你是说空降师的事?参谋部最近哪里顾得上这个。倒是陆军航空兵那边开过一次会,阿诺德将军没有参加,斯帕茨副司令主持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约翰打断了泰勒,“是你下部队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有看好的位置没有?”

    “这才过了几天啊,哪有这么快。”距离约翰他们上次谈及此事,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泰勒当然不可能这么快就找好下家。

    “听我说,泰勒。现在有个好机会。”约翰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我这次升任副师长,82师参谋长的位子很快就要空出来了(在继任着到任前,师参谋长的职位还是由约翰暂时兼着),你来接替我,干这个参谋长怎么样?”

    “参谋长?约翰,别看玩笑了。”泰勒显然认为约翰是在跟他逗闷子,“我一个少校,下去能去当个营长或者主任参谋就不错了,还师参谋长呢。”

    “少校怎么了,我还是上尉(正式军衔)呢。”约翰耐心地劝说道,“从你们参谋部秘书处下去的人里面,越级晋升的还少吗。布莱德利以前跟你一样是参谋长的助理秘书,人家能直接从中校晋升准将,你怎么就不能从少校晋升上校?”

    用布莱德利的例子为泰勒树立完信心,约翰又继续劝说道,“机会难得,你听我一句劝,趁现在还没什么人盯上这个位置,赶紧找机会跟马歇尔参谋长说说,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这合适吗?”泰勒有些迟疑的问道。要说他一点都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第82师可不是什么鱼腩部队,至少在所有新组建部队中绝对算是翘楚了。如果这次能成为全军第一个空降师,那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而师参谋长又是师部三主官下面最重要的职位,是通往将星的必由之路。再加上有约翰这个前任加长官的照拂,泰勒去了82师还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至少打开局面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可是,马歇尔会支持他去第82师吗?泰勒心里有些拿不准。在这一点上,约翰可比他有信心多了。历史上,首先看好泰勒的就是马歇尔。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史迪威一心想让他了跟自己去中国,提了几次马歇尔都没同意。认为他是带兵打仗的将才,中缅印战区没有美军部队,在那里只能充当普通参谋太屈才。第82师准备出征欧洲前,就是马歇尔钦定泰勒出任了82师的上校参谋长。

    “你就大胆去跟参谋长说,陆军部那边我来搞定。”约翰拍着胸脯大包大揽起来,“史密斯秘书那边我也会打招呼,让他帮你说说好话。”

    “那我就试试?”约翰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泰勒再不领情可就是打约翰脸了。“不管能不能成,这次都多谢你了。”

    “自己人客气什么。”约翰亲热地拍着泰勒的肩膀。收个未来的陆军参谋长当小弟的感觉就是爽,“论能力,你可比我强多了。我这种二把刀都能干好,你肯定没问题的。回去记得多了解些空降作战的资料,咱们一起努力,把82师打造成空降精英。”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服役优异勋章

    从马歇尔参谋长的办公室出来,约翰肩头的老鹰已经换成了一个闪亮的星星,胸口还多了一枚服役优异勋章。这种勋章的等级不算太高,介于服役优异十字勋章和银星勋章之间,但可以被授予在陆军服役期间,以卓越的服务对政府履行重要职责的任何人员,并不局限于作战任务。

    一出门,约翰就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胸口的勋章。相对于早有预料的将星,这枚“意料之外”的服役优异勋章显然更让他感到惊喜。

    之前在参加大西洋会议的时候,约翰就曾因为“工资条”太少而感到过丢人。其他参会军官的军礼服上最少也有三四排勋表,只有他的胸口才一个孤零零的陆军服役勋表,而且还是个资历章,连船上的一些军士长都不如。

    至于勋章,他之前倒是有一枚芬兰人颁发的一级骑士白玫瑰勋章。可是现在芬兰人已经站到了德国人那头,出兵拿回了去年“苏芬战争”中丢失的几乎全部领土。介于曾经的“侵略者”苏联如今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盟友,约翰知道至少到二战结束前,这枚一级骑士白玫瑰勋章都只能乖乖躺在柜子里积灰了。

    所以平时穿常服的时候还不觉得,只要一换上军礼服,约翰就立刻就暴露出了他“新兵蛋子”的原型。很多不认识他的军官,总是很容易因此把他当成走后门的“幸进”之辈。现在有了这枚服役优异勋章,约翰总算有东西可以装点一下门面了。

    “怎么,你对勋章的手感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见到约翰一直在摆弄胸口的勋章,跟在他身后的李奇微打趣他道。

    “让你见笑了,马修。这是我的第一枚陆军勋章。”约翰不好意思地笑了。

    “应该的。我拿到第一枚铜星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兴奋。”李奇微笑着说道,“恭喜你,看来上面对你在白宫的表现很满意。”

    约翰听了更不好意思了。虽然勋章证书上写着,他是因为在白宫担任总统陆军顾问期间的卓越表现而获得的这枚勋章。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至少有一大半是罗斯福和马歇尔对史汀生的酬谢。光凭他自己的那点“功绩”,估计想弄个功绩勋章都不一定够。

    当然了,约翰也并不觉得这有多丢人。后世每年奥斯卡颁奖的时候,总有一些获奖者被骂成狗屎,认为背后必有黑幕。但骂归骂,几年以后谁还记得他是怎么得奖的。反正人家已经是奥斯卡奖得主了,该出名出名,该涨片酬涨片酬,又不耽误什么。况且他的这枚勋章是罗斯福和马歇尔主动塞给他的,就算有人知道内情也不敢说他不配。

    “不说这个了。现在师里情况怎么样?”约翰岔开了话题。升职和授勋虽然让人兴奋,但这同时也标志了约翰在白宫的工作已经彻底结束。以后82师的重担就压在他和李奇微的肩上了,还是尽快将注意力转到接下来的工作上为好。

    “一切都在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安排进行,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约翰已经快一个月没回亚历山大了,李奇微自然少不了要跟他交代一下82师的近况。“不过奥马尔他们一走,接下来我们有得忙了。”

    “奥马尔什么时候走的?”约翰问道。

    “大前天,他和斯温一起走的,马修斯(作训参谋)过两天也要过去。”李奇微说道,“这次28师的事情闹的很大,上面催的很急。”

    “不至于吧,不就是新兵写了些煽动标语吗。这种小事,犯得上这么大动干戈吗?”约翰有些奇怪地问道。

    史汀生之前跟他提到过,28的新兵在师部大门上写了“o…h…i…o”(10月开小差的缩写)。但约翰并不觉得这件事本身有多严重。因为美国本身是个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家,那些新兵又没有真的开小差,在师部门上写几个字母又怎么了。

    况且涂鸦本来就是美**队的代表性文化,从一战那会儿就开始流行了。那些美国大兵喜欢走到哪画到哪,飞机、车辆、建筑、头盔甚至炮弹上都能找到涂鸦是身影。虽然陆军条令禁止在营房建筑物墙壁上涂鸦,但一般来抓到了也就是关关禁闭的事。

    “听沃尔德军长说情况比对外通报的严重得多。不光是新兵的问题,而是那些宾州佬(28师主要是由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改编成的)内斗闹得太凶了。”李奇微小声对约翰说道,“他们师长马丁一直在忙着中期选举不怎么管事,底下人分了几派闹得很不像话。听说还一些军官在密谋哗变,说是要把费城帮赶出28师。”

    “哗变?”约翰被这个词吓到了,“他们疯了吗,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搞不好全都得掉脑袋!”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就算下级再有道理,不服从上级命令都是军方绝对不允许的。约翰记得《兄弟连》里,e连的军士们仅仅是想以集体辞职来威胁换掉索伯连长,就被辛克上怒斥为军事叛乱。如果不是诺曼底登陆在即,这件事最后绝对不是处理极个别人就能了结的。

    “所以,沃尔德军长出动宪兵队接管了28师,奥马尔他们都是连夜过去的。”唏嘘过后,李奇微又对约翰说道,“28师的事有沃尔德军长和奥马尔他们去操心。我们要做的,是确保82师在10底前完成全部训练计划,顺利通过参谋部的考核。这本来就已经困难了,而且奥马尔他们这一走,原来的很多计划一下子就打乱了。”

    “奥马尔带走的人多吗?”约翰知道,82师的训练计划在他走之前就制定好了。如果只是布莱德利和斯温两个离开的话,影响确实有,但并不是很大。李奇微说计划被打乱了,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布莱德利从82师抽调人手去28师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布莱德利要想稳住28师,势必需要一批嫡系帮衬。从82师抽调人手,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况且82师的很多军官本来就是布莱德利从本宁堡步校带出来的,于情于理李奇微都没有办法阻拦。

    “奥马尔他们也很难。”李奇微叹了一口气,“他向我保证尽量不影响我们的训练进度,最多抽调20个人。”

    “名单有了吗?”约翰追问道。

    “我们还在商量,不过马修斯中校已经确定要过去了,他是沃尔德军长亲自点的名。”李奇微对此也很无奈,少了主管作训的主任参谋,接下来的工作可就麻烦大了。但是沃尔德军长显然认为稳定28师要比让82师去争夺什么空降师改编名额要重要得多。他也只能服从大局、忍痛割爱。

    “也就是说,现在至少炮兵主任、参谋长和作训参谋这三个位置是空缺的对吗?”

    “还有一个503团团长,马丁上校两周前就调走了。”李奇微的表情有些怪异,“28师出事前他就调过去了,估计是准备接他哥哥的班。”

    马丁这个草包走了,这倒是个好消息。约翰一直就认为,马丁这个团长才是503团训练进度上不去的最大原因。他走了正好,约翰心里早就有了一个503团团长的人选。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道难关

    约翰心目中的50团团长,自然非加文莫属。作为历史上继布莱德利、李奇微之后的第三任82师师长,经常携带一柄m1加兰德步枪而非传统军官手枪第一批空降到战场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