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37全球速递-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国解放后,达纳德等人被执行了死刑,但是这个鲍尔杜维耶却失踪了。虽然他在1946年的缺席审判中被判处了死刑,但却一直没有被抓获。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才被人检举揭发落网,在1994年最终以“反人类罪”被判处终身监禁。

    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么个混蛋居然能够逍遥法外近50年。还有没有天理啊,约翰越想心里越不平衡。算起来到1994年的时候,这家伙都快100岁了,判不判无期还有什么意义!约翰估计自己都不一定能比这个家伙活得长。这实在是太可恨了!

    不行,不能这么便宜了这个混蛋。约翰才不在乎自己这算不算“冤枉”杜维耶呢,反正他打主意了,出去就找人弄死这家伙。他不是在阿尔及利亚做生意么,在那动手一点难度都没有。

    正当约翰在琢磨出去后怎么收拾杜维耶的时候,一名中年警官推门走了进来,用英语对他说:“您好,范德比尔特先生。你可以回去了。”

    “怎么,不用录口供了?”约翰问道。

    “看您说的,这点小事不至于。”这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警官陪着笑脸说道:“吉罗将军刚才打电话来把您的情况跟我们局长说了,您可以回去了。您放心,不会留下任何记录的。”

    “吉罗将军?”约翰有些意外,他还以为是姐夫巴勒松跟里昂警方打的招呼呢。

    “我们局长是吉罗将军的外甥。”这名警官搓着手,讪笑着说:“之前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约翰压根没打算为难下面这些小警察,反正他们也没把自己怎么样:“替我转告你们局长,有机会我会当面拜谢。”

    出了警察局,阿黛尔和德加诺先生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你们怎么来了,艾拉呢?”约翰忙迎上前去问道。

    “孩子哭累了,已经睡着了,玛丽在宾馆守着呢。”阿黛尔扑上前抱着丈夫左看右看,“你没事吧,他们没把你怎么着吧。”

    “放心吧,我好着呢。”约翰笑着安慰了妻子,又对德加诺先生说:“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

    “我早上就不该出门的。”德加诺先生恨恨地说道,“当年的账我还没跟他们算呢,这帮小兔崽子还敢打我女儿的主意,这次我跟他们没完。”

    看来老丈人当年跑到美国来不光是为了逃避战火,他跟里昂一些本地家族的恩怨瓜葛还不浅呢。约翰心里明白,德加诺先生这是打算借自己的手跟老冤家清算旧账了。难怪当初他在船上对送花的事一言不发,估计那会儿他就知道杜维耶是谁了,憋着等自己替他出手呢。

    不过约翰对此并不介意,反正他也没打算放过那几个混蛋。如果机会合适,替老丈人教训一下他们背后的家族也没啥不可以,但是有些情况回去他还是要先问问清楚的。

    “我们快回去吧,一会儿艾拉醒了见不到你又要哭了。”约翰着急想先宾馆看女儿,小家伙早上吓坏了,哭得约翰都有些心疼。

    在回去的路上,阿黛尔把约翰走了以后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当约翰被警察带走后,阿黛尔自己也慌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差点就给美国大使馆打电话了。好在宾馆老板皮埃尔及时把外出遛弯的德加诺先生找了回来。

    在德加诺的提醒下,阿黛尔才想起来给孔苏埃洛堂姐打电话。听说弟弟被人打了还被关进了警察局,孔苏埃洛堂姐也急了,立刻让丈夫巴勒松动身来里昂。

    好在巴勒松在出发前给老朋友吉罗将军打了个电话。吉罗将军是本地人,他在里昂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所以约翰才能这么快就被放出来。否则的话,等巴勒松赶到里昂阿黛尔和德加诺现在都是美国籍,没办法保释约翰,约翰这一天就都得耗在局子里了。

    回到宾馆后,约翰找机会向德加诺先生仔细打听了一下那几个纨绔背后家族的情况。这时候,德加诺也不再藏着掖着了。他告诉约翰,杜维耶和那个小胡子家都是经营丝绸纺织工厂的,两家人是姻亲。杜维耶的叔叔现在是里昂市议会的副议长,小胡子的爷爷以前当过里昂市长,不过已经去世有些年头了。

    当年德加诺先生曾经跟杜维耶的叔叔竞争过市议员的位置,结果被这两家人联手给坑了。最后多亏他在巴黎的靠山出面保了他一下,德加诺先生才得以从法国全身而退。

    至于那个胖子,他背后家族的情况有些特殊。他家表面上经营着一家商业银行,但实际上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里昂天主教会的钱袋子。这点倒不稀奇,天主教会从圣殿骑士团时代就涉足高利贷生意了。里昂教区又曾是法国天主教的首席教区,教会势力非同小可。几百年下来,教会资产早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想动他们恐怕不太容易。

    不过约翰主要针对的是杜维耶他们几个纨绔,他并不打算真如德加诺先生所愿和那几个人身后的家族死磕。政治斗争本来就说不上谁对谁错,老丈人当年棋差一招怪得了谁?约翰到时候多从他们身上敲诈点,给老丈人出口气也就是了。

    约翰相信对方也不会愿意为那几个不成器的家伙跟自己撕破脸,必要的时候舍弃掉他们并非不可能。约翰虽然不太了解纨绔子弟的行事风格,但对这些家族掌权者的作风再清楚不过了。

    果然,当天下午,巴勒松姐夫刚到没多久,一张请柬就被送到了约翰他们的房间。请客的是杜维耶那个副议长叔叔,地点在一家位于红十字区的百年buhn,邀请的对象是约翰、阿黛尔和巴勒松,没有德加诺先生。

    看来这帮地头蛇把约翰这边的情况打听得很清楚,他们这是有意想把矛盾限制在今天发生的“小冲突”上。很显然,为了避免得罪约翰这个美国富豪和巴勒松家族,杜维耶他们几个这是要被自己的家族推出来做“替罪羊”了。

    当天晚上,约翰他们见到了那三个纨绔所在家族的当家人。这三个家族的大佬一上来就态度端正地给约翰和阿黛尔道了歉,表示自己没有管好家族子弟,并愿意为此做出赔偿。

    这三家中,那个胖子的家族态度最为超然。背靠天主教会的他们很清楚约翰和巴勒松并不能把他们怎么着。当然,他们也并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就跟约翰这边结下梁子。

    他们奉上的赔礼是一份房契和一本圣经。圣经是羊皮手抄本,封面上的书名是教皇庇护十一世亲笔书写的。房契则是安培广场那边阿黛尔家那栋故居的。皮埃尔之前贷款的时候把它抵押给了胖子家的银行。这两件赔礼一看是花了心思的,摸准了“受害人”阿黛尔的脉。

    另外两家的当家人就显得拘谨得多了。面对巴勒松家族这样的法国纺织和服装行业巨头,他们这些在纺织领域混饭吃的地方“小家族”明显有些底气不足。所以,他们拿出的赔礼也更为丰厚,从珠宝首饰到古董名画林林总总一大堆,甚至还有一个小葡萄酒庄。看来约翰他们这次是发了一笔小财。

    点了点头,约翰表示接受了他们的诚意。不过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把那三个肇事的混蛋赶到北非吃沙子去,三年内不准回法国。这些家族大佬本来回去就没打算让这三个给他们惹事的家伙好过,没多想就同意了。

    约翰这可不是心慈手软放了那三个混蛋一马。过不了多久欧洲就打起来了,到时候这些家族自顾都不暇了,哪还有功夫管这三个家伙。等他们到了北非,还不是约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战争年代,失踪个把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双方达成协议后,三个家族的大佬把一直站在门外的那几个混蛋叫了进来,让他们当面向约翰夫妇赔罪,并进行了当场“宣判”。听说自己被发配北非殖民地,这三个早上还趾高气扬的家伙差点没跪下求约翰高抬贵手。

    约翰才不会搭理他们呢。不过杜维耶流露出来的愤恨眼神给他提了个醒,明天一早就直接跟巴勒松回巴黎去。谁知道这些纨绔子弟会不会哪根筋不通,万一他们下黑手伤了阿黛尔和艾拉怎么办。在白山大队的人手过来之前,阿黛尔他们还是住在孔苏埃洛堂姐家比较安全。
………………………………

第五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天一早,约翰一家就跟巴勒松一起回了巴黎。在火车的豪华包厢里,阿黛尔一直闷闷不乐。好不容易回一次老家,才待了两天就得离开,换了谁都会不高兴。

    不过阿黛尔毕竟是当了妈妈的人,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女儿的安全更重要的。昨天小艾拉已经受了不小的惊吓,她也怕万一再出点什么意外,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

    小艾拉在火车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没有了往日的活泼。约翰还担心是不是昨天的事给女儿留下了啥心理阴影,一直抱着她,努力地逗她开心。

    终于,小家伙开口说话了:“爸爸,我们是去姑姑家么?”

    “是啊,你不是很喜欢姑姑么?姑姑也想你啊,所以让姑父来接我们了。”约翰回答道。

    “可是,我还没给姑姑准备礼物啊。”小家伙一脸纠结的表情,“我上次跟姑姑说好了要给她带礼物的。”

    原来艾拉一直担心的是这个事,约翰之前的担忧可以放下了。

    看到爸爸没有搭话,小艾拉更着急了:“妈妈说过,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

    这下不光是约翰,连一旁的巴勒松都被她逗笑了。

    “放心吧,爸爸妈妈都替你准备好了。”昨天的赔礼里有几件不错的珠宝首饰,其中一条蓝宝石项链还是路易十四时代的王室珍藏。估计是杜维耶那个在拿破仑手下当将军的祖上从某个王室贵族手里搜刮过来的。

    阿黛尔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女人,跟这种王室风格的宫廷首饰不太搭。昨晚她就跟约翰商量了,把这些首饰作为谢礼送给孔苏埃洛堂姐。现在拿出一件来说是艾拉送的不就行了。

    在小家伙的强烈要求下,阿黛尔从包里拿出了那几件首饰,让艾拉亲自挑选。约翰算是见识了,果然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女性,对珠宝首饰的免疫力都高不到哪去。小艾拉左看看右摸摸,纠结了半天才最终选定了那条最贵重的蓝宝石项链。

    小家伙的眼光还不错,也就是孔苏埃洛这样的前公爵夫人才能驾驭得了这条项链了。约翰默默地为女儿的品味点了个赞。如何鉴别、搭配珠宝首饰本来就是一个名媛的必修课程。约翰他们虽然还没正式安排老师教艾拉这些,不过小家伙看起来在这方面还蛮有天赋的。

    接下来的几天,约翰一家三口都住在了孔苏埃洛堂姐家的庄园里。约翰现在脸上有伤,不太方便出门见客。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堂姐家里进行“自我反省”。

    这次的经历也确实给约翰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他虽然掩饰得很好,但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一些前世的“**丝”本性。他暗暗提醒自己,现在是一个大企业家了,不是上辈子那个下了班坐在街边撸串的小快递,行事式做派要像个“大人物”。

    这次被打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约翰嫌麻烦,没有按上流社会的规矩来行事。一般像他这样的大家族子弟,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先在当地的上流社会圈子里亮个相。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结果约翰悄没声息地就跑到里昂去了,弄得跟前世自由行似的。你都没亮过字号,还怪别人“有眼不识泰山”么?被打脸了又能怪得了谁。要不是有姐姐、姐夫撑腰,他这次哑巴亏是吃定了。

    而且约翰这次的处理方式也很不妥当,孔苏埃洛堂姐就曾委婉地批评过他,脑袋一热挥拳相向这种事不是他这种身份的人应该做得。一动手,就先把自己拉低到那几个纨绔的档次上去了。别看里昂那几个家族的大佬在向他道歉的时候态度很恭敬,转过身去肯定也会看不低他。

    这一点,约翰需要好好向家族创始人老科尼利尔斯学学。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老科尼利尔斯精心培养的家族接班人乔治意外去世后,外界都以为这个古稀老人会在打击中垮掉。一些竞争对手开始觊觎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产业,各种阴谋手段层出不穷。

    老科尼利尔斯没有发火,他一边让当时从未接触过家族生意的威廉爷爷跟那帮竞争对手虚与委蛇,一边暗中将纽约通往外界的唯一一座铁路桥控制到自己手中。然后,老科尼利尔斯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用武力切断了这条纽约的生命线,拿整座纽约城为赌注开始跟竞争对手死磕。

    无论当时的政府和其他家族大佬如何劝说,老科尼利尔斯都不为所动,一直到把那几家敢对范德比尔特家族下黑手的公司彻底逼破产了才解除封锁。从那以后很多年,都没有那人再敢挑衅范德比尔特家族。

    约翰现在缺的就是这种平时不露声色,一出手就群邪辟易,四夷宾服的大家气度。老这么风风火火、锋芒毕露,永远只能是个前台的小角色,上不了幕后最核心的牌桌。

    目前联邦快递公司的事业已经为约翰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基础平台,力压老亨利・福特和推动《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这两件事也让他在美国商界、政界亮出了万儿。下面约翰要做的,就是要暗中积蓄能量,在手里多攒几张底牌。

    说到底牌,约翰还发现了一个自己的弱点。他还是太依赖于家族了。别看他好像从家族产业中蹦出来创业,显得蛮独立自主的。实际上一直以来他还是靠着家族的余荫,才能混的这么滋润。否则连老亨利・福特的那条狗他都对付不了。

    倒不是说约翰不能利用家族的资源,而是他应该尽快掌握一些属于自己的资源。总不能有事就找哥哥姐姐们吧,这不成了让家大人跟在后面擦屁股的小屁孩了么。

    钱的事情还好说,随着联邦快递的发展,他对家族的依赖性会越来越低。关键在于人脉,他得抓紧借助家族的平台,搭建自己的人脉网络了。

    这么回想起来,威廉和哈罗德可真算是世纪好哥哥了,一直以来都在尽心尽力地为约翰牵线搭桥。又是推荐他进共济会,又是给他介绍政治顾问,约翰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约翰开始仔细整理自己现有的人脉网络了。抛开沃尔特这些老部下和负责智库团队的小科尼利厄斯、负责白山大队的雷利这些家族成员不算,约翰现在能够自己掌握的人脉关系真不算多。

    沃森家族的小汤姆算一个,休斯算一个,埃德塞尔在福特说话不一定好使,只能算半个。其他的诸如埃德加・胡佛这些共济会“兄弟”、父亲的身前好友史汀生、远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元帅、忙着到处考察的多诺万、共同战斗过的fda局长坎贝尔还有宋家那个公子哥,这些人脉的可靠性都还要打个问号。甚至约翰觉得还不如他与赛珍珠和哈佛商学院杜南院长的关系靠谱,至少约翰与他们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当然了,人脉这种东西还是要看怎么去经营的。所谓的个人感情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关键是要能建立足够的利益捆绑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虽然俗,但却是亘古不破的真理。连老丈人德加诺之前都能偷偷算计约翰一把呢,更何况外人。

    相对于他在美国的人脉关系,约翰在欧洲的人脉更为不堪。事实上,除了姐姐、姐夫和仅有一面之缘的吉罗将军,他基本不认识其他人。之前孔苏埃洛堂姐说能帮他跟丘吉尔搭上关系,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来欧洲前,他光想着怎么处理基金会产业,减少未来在战争中的损失了,压根没想过要在欧洲结交什么人脉。

    人脉这种东西讲究的可是“长线投资”,全靠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约翰现在醒悟还为时未晚,不然等他战后再想借着“马歇尔计划”的东风在欧洲大展拳脚,说不定会碰个头破血流。

    约翰开始在心里琢磨,到底该在谁身上“投资”呢?夏尔・戴高乐肯定是不行的,对美国人来说,这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国父”就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吉罗将军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他在战前的地位可比戴高乐这个上校高多了,不过可惜时运不济,被俘关了两年多才逃出来。戴高乐的草台班子都搭建完了他才半道加入,哪怕有罗斯福总统在背后给他使劲也没戏。加上老头子身体不好,最终也没斗过戴高乐。

    除了这两人,还有谁是潜力股呢?约翰犯了难,前世关于法国历史的记忆实在是太少了。
………………………………

第五十七章 “白眼狼”戴高乐

    说起二战前的法国政坛,简直乱得让人难以理解。目前在台上执政的“人民阵线”本来就是一个由法国社会党、法国激进社会党和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松散联盟。

    他们不仅与极右翼的法兰西行动党、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斗得不可开交。在执政联盟内部,法国社会党的莱昂・布鲁姆、激进社会党的达拉第与**的马赛尔・加香之间也矛盾重重,政府总理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约翰前世就从没搞懂过那几个第几国际都是些什么东西。现在对法国的议会政治也是一头雾水。在他看来,阶级斗争么,难道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吗?你看看苏联做得多彻底,别说资本家了,连富农阶层都人道毁灭了。

    要么你就像美国的劳工组织一样,大家来点实在的。我们工人保证不掀桌子,你们资本家吃肉的时候也记得给我们留点汤。你好,我好,大家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也不错啊。

    通过议会斗争合法夺取政权是个什么鬼?资本家吃肉的时候,你们工人跑过来,要只是想弄点汤还有可能给你。你这直接要把锅端走,那还了得。真以为我们这些资本家不敢掀桌子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没理由想不明白啊,为什么为了谁来端锅这件事,法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能在一起“开心”地吵上这么多年呢

    更奇葩的事,法国的这些工人阶级政党不但和资本家们在议会里吵架,自己也分成了空想社会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一大堆派别,互相之间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好不容易才由独立社会党联盟、社会主义工人联合会(可能派)、革命社会主义工人党三家组成了一个像样点的法国社会党。结果没多久社会党内部又吵翻了,多数派独立出来另组了法国**。

    约翰实在难以理解,吵架分家,难道不应该是少数派被扫地出门吗?怎么多数派自己跑了?

    反正总而言之,如今的法国政坛不仅约翰这个外人看不懂,法国老百姓也一头雾水。不停地有各种党派成立、合并、重组、分家、再合并、再重组、再分家。约翰估计,二战中法国这么干脆就跪了,跟如今政府的混乱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甚至有很多法国人对法国的沦陷表示了欢迎,因为它意味着混乱的议会政治的结束,《瓦砾》一书的作者就曾公然表示:战败比胜利更为有利,因为战败摧毁了一个“不光彩的议会制度”。

    所以,目前活跃在法国政坛上的人物,约翰一个也不想“投资”,他对能否与那些人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保持怀疑。他更倾向于在法**方培养人脉,毕竟要打仗了么,还是手里有枪的说话算数点。

    法**方有哪些“潜力股”呢?约翰想了半天才想到一个人,未来的法国元帅,“巴黎解放者”勒克莱尔。

    约翰之所以想到勒克莱尔,是因为未来法国最著名的主战坦克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前世,约翰因为父母都是三线兵工厂的职工,从小就对武器装备很感兴趣。90年代,法国曾向湾湾出售过这款四代主战坦克。当时相关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约翰也就顺便了解一下这个二战法国“名将”。

    历史上,勒克莱尔曾经担任过法国装甲第2师师长,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和解放法国的战斗,打得还算不错。但被捧到一代“名将”的位置上,其实也是戴高乐“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无奈之举。

    谁让战前戴高乐只是个上校呢,他根本指挥不动吉罗将军那批上将、中将们啊。勒克莱尔在二战前不过是个法国圣西尔军校的上尉教官,还曾是戴高乐“法军骑兵装甲化”的热心支持者,不培养他培养谁呀。

    至少约翰没有看到其他国家过多评价这个“名将”的战绩。在北非与他共事过得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在回忆录里,也只是称赞这个法**官“非常关注部队油料和弹药的供给情况,能千方百计地找到确保运输畅通无阻的方法”。

    不管怎么说,这个勒克莱尔好歹也是戴高乐属意的接班人,很有结交拉拢的必要。在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光运往法国的各种援助物资就高达23亿美元,这对于一个物流企业来说是多大的诱惑啊。

    不能不说,约翰还是太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