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37全球速递-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动中有过上佳表现。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名党卫队一级突击中队长,是希姆莱座下的宠儿,人称“海德里希的小狐狸”。

    他介绍给约翰的梅尔亨律师事务所也是一家由盖世太保暗中控制的律师机构。律师事务所老板,法学与经济学博士赫尔伯特・梅尔亨同时也是一名党卫队区队长(相当于少将)。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约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处于盖世太保的严密监控之下。
………………………………

第六十章 狩猎进行时

    斯多勒安排约翰他们住进了自己的乡间别墅。这栋别墅坐落在柏林市郊外的一个“禁猎区”中,离市区大约两小时的车程。别墅周边的环境非常不错,不远处就是戈林那座著名的凯琳别墅。

    在一个女佣人的带领下,约翰和戴维斯先去了楼上的房间更衣。1938年这会儿电力机车还不普及,约翰他们坐的还是烧煤的蒸汽动力火车,经过长途旅行难免需要先梳洗一下。

    约翰对斯多勒的安排很满意,卧室和起居室都很宽敞,家具设备华丽齐全,窗外是大片的草坪、枞木林、蜿蜒的河流和茅草盖顶的棚舍,景致非常优美。

    在楼下的宴会厅里,斯多勒为约翰他们准备了盛大的欢迎宴会。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一支四重奏弦乐队在金色的法式风格宴会厅里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前来参加宴会的除了斯多勒和一名柏林的银行家,还有几名德国空军和国防军的高级军官、一家电力工厂的厂长、一位据说在柏林非常有名的男喜剧演员和一位身材丰满的女高音歌唱家。

    斯多勒是一个热情而精明的德国商人,他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表情豪爽而恳切。席间,斯多勒讲了一些聪明的笑话,甚至还敢于取笑戈林的肥胖和他那一身跟舞台戏服差不多的元帅制服。总的来说,斯多勒跟约翰之前在美国和法国遇到其他成功商人没有什么两样。

    在餐桌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将在明天举行的狩猎活动。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个狩猎俱乐部的会员,约翰不过是适逢其会参加了他们的聚会。斯多勒很热情的邀请约翰他们一起去打野鹿,他表示可以借给约翰一柄非常不错的布莱泽(blaser)双筒猎枪。

    对于狩猎活动,约翰一点也不陌生。在美国的家里,约翰就收藏了好几把雷明顿猎枪,冬天他时常会跟朋友们去蒙大拿的山区猎鹿。即使近几年没有那么多闲工夫,他偶尔也会去伊利湖畔打打野鸭子,过过枪瘾。

    用餐结束后,那位女高音歌唱家为大家演唱了几首舒伯特的歌曲。在座的除了约翰和戴维斯,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男人,对于交谊舞会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略微消了消食后,他们要么回了各自的房间休息,为明天的狩猎养精蓄锐;要么去了书房或者游戏室打牌喝白兰地。

    斯多勒则将约翰和那个电力工厂的厂长克诺普曼博士拉进了他的小会客室。

    克诺普曼博士的电厂是德国数一数二的火力发电厂,为鲁尔工业区提供了近一半的工业用电。斯多勒之前帮孔苏埃洛收购的“objckte”业务里,就有这家电厂的股份。

    “约翰,克诺普曼在纽约工作过,英语讲的很好,我们可以用英语交流。”斯多勒为他们一人倒了一杯白兰地。

    “那再好不过了,真是很抱歉,我的德语实在很糟糕。”约翰向两人举杯,表示了歉意。

    “听孔苏埃洛说你打算出售一些企业的股份,克诺普曼一得到消息就来找我了。”斯多勒开门见山地说道:“克诺普曼想回购你手上的电厂股份。但是他刚刚花大价钱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手上没这么多资金。想问问你可不可以接受其他的付款方式。”

    “也不是不能考虑,先说来听听吧。”约翰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

    从内心来说,约翰当然是希望对方直接拿出真金白银来。但是他听说过这个克诺普曼,知道他这个人是戈林的心腹,曾经代表戈林跟洛克菲勒家族谈判并签署了大宗的航空燃油进口协议。

    既然是戈林盯上了这点股份,那估计也没有别的买家可供他挑选了。目前这个空军元帅(戈林1940年被晋升为超越军种的帝国元帅)正掌管着德国“四年计划办”,在经济问题上非常有话语权。约翰觉得犯不上因为这点小事得罪这样的“大人物”。

    克诺普曼给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用他手上的部分汉莎航空公司股份来进行等价置换,另一种是用部分珠宝、艺术品来进行抵扣。

    刚听到汉莎航空的名字时,约翰差点就心动了。得亏他及时想起来,此汉莎非彼汉莎。目前的汉莎航空是1926年创办的。1945年德国战败后,因被盟国视为德国纳粹的帮凶而被解散。

    后来的汉莎航空是1955年重新成立的,虽然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官方并不承认。约翰前世在2015年的时候,还跟ups公司高层们一起参加过他们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

    历史上,戈林那个胖子有句名言“在德国土地上一切会飞的东西都属于我”。约翰要是换了汉莎航空的股份那才真叫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呢。

    约翰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虽然这些珠宝、艺术品变现比较麻烦,但还是有升值空间的。反正就算以后不卖,自己留着收藏也是好的。不过约翰对这些东西不是很在行,于是他・提出要对方先提供一份物品清单,等他找专业人士进行鉴定、估价后再作交易。

    克诺普曼同意了,他立刻拿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艺术品清单供约翰挑选。约翰扫了一眼,清单里有各种中国花瓶、波斯壁毡、半身雕像、金银茶具、古董首饰、中世纪的勋章、权杖、刀剑、盔甲,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意大利、荷兰艺术大师的名画,还有一些所谓纳粹当代艺术家的画作。

    约翰收好了清单,准备回房间后给孔苏埃洛堂姐打个电话,请她推荐几个可靠的鉴定师。在艺术品收藏的圈子里,孔苏埃洛堂姐还是很有人脉的。

    见到约翰如此爽快地接受了自己的要求,克诺普曼非常高兴。他主动又为约翰倒了杯白兰地,并隐晦地表示,如果约翰同意的话,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收购约翰手里其他企业的股份。

    戈林这帮人果然是贪婪成性啊,这就要得寸进尺了么。想用一堆难以变现的“破烂”换走约翰手里下金蛋的母鸡,门都没有。约翰有些生气了,他委婉地表示自己在美国的生意需要大笔资金,刚才点头纯粹是为了给与家族合作多年的斯多勒面子。

    克诺普曼倒也不在意,反正他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足以回去跟戈林交差了。

    斯多勒则对约翰这么给他涨脸感到非常开心,他豪爽地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与范德比尔特家族是三十多年的老交情了,一定会帮约翰把那些股份卖出个好价钱。

    接下来,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交流起打猎的经验,气氛越来越融洽。酒酣耳热之际,斯多勒还邀请约翰过几天去隔壁的凯琳别墅参加宴会。他故作神秘地告诉约翰,到时候会还将会有个来自美国的“著名人物”出席。

    第二天早上起来,约翰头疼欲裂。斯多勒和克诺普曼都太能喝了,昨晚喝到最后,两个老头干脆嫌白兰地不过瘾,换上了高度的施奈普斯酒。这是一种酒精含量超过70%的烈性酒,约翰最后连自己怎么回的房间都不知道。

    约翰强忍着眩晕和恶心,吃完了早饭。女佣人给他送来了一套绿色的猎装,还有一顶插了羽毛的帽子以及全套的皮带、短剑、牛角号和皮水囊,水囊里居然还装满了昨晚喝的那种施奈普斯酒。

    约翰之前从没参加过这种欧洲宫廷贵族式的传统狩猎活动,穿戴整齐后,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像传说故事中的“侠盗罗宾汉”。如果把那杆布莱泽双筒猎枪换成弓箭的话就更像了。

    狩猎活动就在离别墅不远的森林里举行。这里是专供他们这种达官贵人享用的“禁猎区”,野生动物非常多。大家按照传统先进行了祷告,又吹了一通号角后,就四散开来各自寻找猎物去了。

    跟在约翰一起行动的,除了“保镖”戴维斯,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国防军少将。戴维斯悄悄告诉约翰,他昨晚跟这个叫阿尔明・冯・隆的少将打了一宿的牌。这个曾经在美国陆军军事学院进修过的老头非常狡猾,昨晚赢了他差不多200帝国马克。

    整整一个上午,约翰都没有任何进账。宿醉未退的他现在还四肢发软,根本端不稳枪,让那位鹰钩鼻子的老将军笑话了很久。直到临近中午的时候,约翰才打到了一头雄鹿。虽然个头不大,但角非常漂亮,差不多有12叉,多少为约翰挽回了点颜面。

    中午野餐的时候,约翰和这位隆少将聊了聊。这个老将军虽然没有受到之前“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的波及,但以他的年龄明年也该退役了。话语间,他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纳粹的“优势人种论”和纳粹党本身的鄙视。

    但同时,他也理直气壮地为德国元首做了辩护,认为目前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正在纠正魏玛时代犯下的错误,德意志民族正在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上来。

    约翰觉得隆少将的想法应该在国防军内部非常有代表性。这些传统的普鲁士军事贵族都是很“务实”的,只要希特勒能一直带着他们走向胜利,他们并不介意听从这个“脑筋不正常的波西米亚下士”指挥。约翰打算回去以后,把隆的观点写进给fdr的报告里。
………………………………

第六十一章 帝国劳工阵线

    约翰在斯多勒的别墅度过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周末。  比起那些故作高雅,说起话来云山雾罩的巴黎名流,约翰感觉这帮豪爽、直接的德国佬更投他的脾气。

    而这些德国人也非常欣赏约翰的坦诚和包容。在德国被欧洲社会普遍敌视的情况下,约翰这个对德“充满善意”的美国年轻富豪很快就获得了他们的心理认同。

    接下来的几天,约翰在斯多勒的安排下,参观考察了基金会名下的各项“objckte”业务。约翰对这些产业的经营情况并不太关心,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把这些企业的股份都卖出去了。

    在参观这些机械加工、煤炭化工和氮肥生产企业时,约翰更感兴趣的是纳粹德国如何管理工厂和工人们。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在缺少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的情况下,他们在1929年经济危机中遭受的冲击更为严重。

    可为什么现在欧美各国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德国工厂却能这么和谐稳定、兴兴向荣呢?

    在考察过程中,约翰在工厂里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组织――欢喜力行团(kraftdurchfreude,简称kdf)。这是一个隶属于帝国劳工阵线的下属组织,以“通过快乐获得力量”为宗旨,负责组织工人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旅行休假、疗养保健等活动。

    这个组织甚至拥有自己的船只、旅馆、疗养院以及其他设施,并以极低的价格为会员提供服务。约翰打听了一下,帝国劳工阵线的会员去大西洋上的马德拉群岛度一次假,连往返路费在内一共只花差不多25美元。去阿尔卑斯山进行一次滑雪旅行,每星期只要11美元,这里面还包括了车费、房费、饭费、雪橇租赁费和雇佣滑雪教练的费用。

    纳粹党里还是有能人的啊,约翰在心中暗赞。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高端消费场所本来就门可罗雀,经营不下去了。政府用低价收购这些产业,再将它们向普通工人开放,以组织集体疗养等方式来弥补低收入对工人积极性造成的影响。

    前世苏联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泡得起温泉,啃不起面包”的情况。一方面国营商店的食品柜台里空空如也,工人们拿着大把的卢布买不到东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却能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医疗服务,每年还有机会去索契甚至古巴公费疗养。

    约翰默默算了一下,这些德国企业在工人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养老金等福利体系上的投入还不如联邦快递公司呢。这些德国工人的平均收入还不到联邦快递公司员工的三分之一,物质生活也很匮乏,甚至一周才能吃上一次肉,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却比一般的美国工人好上不少。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孔老夫子教导过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么。约翰前世小时候,厂长也跟大家一起挤筒子楼,吃顿红烧肉要算计半天。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大家都自觉活得挺开心,厂里放场电影就能乐呵好几天。后来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各种不满情绪才越来越多。

    德国也是如此,纳粹上台前,经济面临崩溃,失业率居高不下。纳粹通过让已婚妇女回归家庭,采用多放假多轮班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又搞了什么工作登记制度,来稳定工人的工作岗位,让他们感觉安心。

    虽然工人们的工资还不如以前,但大家的收入却被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了,普通人之间贫富差距并不大。再加上这个“通过快乐获得力量”活动,让工人们享受到了以前不曾享受过的“高端消费”,幸福指数自然就上来了。

    既最大限度地剥削了工人,又赢得了工人阶层的支持,纳粹这一招玩得挺漂亮的。约翰觉得这些都对联邦快递公司未来解决劳工问题有借鉴意义,自己需要从中好好学学。于是,他向斯多勒提出了想多了解一些欢喜力行团和帝国劳工阵线情况的想法。

    纳粹高层对于“美国富豪仰慕纳粹德国先进社会制度”这种事还是很喜闻乐见的。约翰的要求提出没多久,斯多勒就安排他见了一位大人物――帝国劳工阵线全国领袖、德国劳工保障协会主席罗伯特・莱伊。

    后世,罗伯特・莱伊在纳粹党高层中并不算太出名,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他那位美艳无双的漂亮媳妇――英加・莱伊。

    希特勒曾是英加每周末举办的艺术沙龙的常客,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赞扬过英加・莱伊的美貌,并对罗伯特・莱伊拥有这样美丽的妻子颇为羡慕。

    此外,熟悉大众汽车展历史的人也会知道莱伊,这家著名的汽车企业实际上是由他一手创立的。

    当时希特勒曾下令要求生产一种每个德国人都买得起的汽车,价格定为92o马克(约396美元,是当时工人1o个月的平均工资)。由于私营企业不可能亏本生产,于是这种汽车作为一种社会福利由帝国劳工阵线来负责制造,大众汽车厂也就应运而生了。

    莱伊让工人们通过一种叫做“先付款后得货”的分期购置计划来提供大众汽车的生产资金。每个工人每星期付5马克,在付到75o马克时,买主就会收到一个订单号码,他们可以在汽车生产出来后凭订单号得到它。

    但是还没等工人们拿到汽车,战争就爆了。大众汽车厂改为生产前线急需的坦克和摩托车,莱伊等于平白从工人手中赚走了1亿多马克。

    莱伊在后世被人们所遗忘,主要是因为二战期间,他的职权逐渐被军备部长弗里茨・托特、阿尔贝特・施佩尔以及战时劳工全权总代表弗里茨・绍克尔等人取代,在纳粹党内地位日趋边缘化所致。

    但是在1938年这会儿,莱伊还是纳粹党内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他掌管的帝国劳工阵线是纳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顶端组织,德国全部有收入的人口(无论他是工人还是雇主)都在它的领导范围之内,几乎掌握了所有德国企业及商业团体的经济命脉,被称为“纳粹经济体系的灵魂”。

    据莱伊介绍,帝国劳工阵线目前拥有23oo万成员,是第三帝国最庞大的团体。去年,它的会费和附属经济组织收入过了4亿马克,是同期纳粹党财政收入的几倍。

    虽然莱伊本人是第三帝国有名的醉鬼,经常因喝酒而误事,但约翰对他目前取得的工作成绩还是很认可的。约翰觉得,纳粹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国内的高度稳定,除了盖世太保等警察机构对群众的监控外,莱伊所施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对群众的拉拢与麻痹,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在与莱伊的会面中,约翰表现的很谦虚,这大大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莱伊不仅亲自为他介绍了帝国劳工阵线和欢喜力行团的情况,还热情地带他参观了一个在建的“劳动美化活动”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对老旧工厂进行革新,为劳动者建造的新的食堂,舒适的禁烟房间和更整洁漂亮的工作场所。

    一天的参观下来,约翰收获颇丰。他以前从没意识到,前世司空见惯的职工食堂,居然会对现在的工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不过是在工作时间提供了些廉价的食物而已,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竟然会有如此显著的提高。甚至有不少工人会为了一顿略有荤腥的午饭,选择主动在休息日加班,这在前世是不可想象的。

    约翰暗自决定,回去就先在公司的每个运转中心内部开一间职工餐厅。也许可以再去找一找“肯德基爷爷”,炸鸡汉堡这种方便携带的快餐最适合需要到处乱跑的联邦快递公司员工了。

    而且这些事可以让阿黛尔出面来做,一个慷慨善良充满爱心的老板娘,绝对是帮约翰拉近与基层员工关系的好帮手、贤内助。同时这也可以顺便让阿黛尔积累点经营餐饮业的经验。说不定阿黛尔将来真的可能成为“世界连锁快餐行业巨头”呢。
………………………………

第六十二章 谁才是猎物

    约翰与莱伊的这次会面是非常愉快的。  特别是在他同意以75万马克(差不多3o万美元)的价格把基金会名下一家大型轴承加工厂的股份卖给莱伊后,这个贪婪的和戈林有一拼的胖子更是热情得不得了。

    他还邀请约翰下周去巴登巴登出席“欢喜力行团”名下一家新温泉疗养院的落成典礼。巴登巴登可是欧洲著名的温泉度假胜地。去泡泡温泉,放松一下当然很不错,但约翰还是婉言谢绝了。

    要是莱伊邀请他去家里参加艺术沙龙的话,他还有点兴趣。毕竟可以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绝世美女。出席纳粹的公开庆典活动还是算了,约翰可不想被媒体拍到他和纳粹高层走得太近。约翰可不想以后被外界打上法西斯主义支持者的标签,查尔斯・林德伯格那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啊。

    想到林德伯格大哥,约翰突然醒悟过来了,斯多勒说的那个将会出席戈林别墅宴会的“美国著名人物”很可能就是他。

    如果说霍华德・休斯是约翰他们这批爱好飞行的美国精英家族子弟中的“带头大哥”的话,查尔斯・林德伯格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林德伯格的父亲是一名美国国会议员,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在飞行方面的卓越天赋。1927年,25岁的林德伯格成为了世界个成功进行单人不着6跨大西洋飞行的人,这让全世界有飞行梦想的年轻人都视他为偶像。

    当年,就是林德伯格手把手地教会了约翰他们驾驶飞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德伯格可以算是约翰他们这些人的老师和领路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度非常亲密。

    直到1932年,那起可怕的绑架案生后,性情大变林德伯格才逐渐与约翰他们这些人疏远了起来。

    当时,一名绑匪从林德伯格位于新泽西州的豪宅中绑走了他2o个月大的儿子,并勒索五万美元赎金。尽管林德伯格付了赎金,但71天后,孩子的尸体还是在一处灌木丛中被现了。

    虽然在经过了两年多的艰苦调查、取证和审判,嫌犯豪普曼最终被执行了死刑,但这起案件依然疑点重重。很多人都坚信豪普曼是无辜的,陪审团是受到了林德伯格家族的压力才做出了“有罪宣判”。

    这起案件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美国。国会还因此颁布了“林德伯格法案”。该法案规定:若绑架案在一周后还未获侦破,那么就推定绑架犯已经越过了州的边界,联邦调查局自动对该案享有管辖权。这让联邦调查局第一次获得对地方案件的办理权。

    即使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林德伯格绑架案”也影响深远。英国女侦探小说家,被后世称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1934年还根据这起案件创作了著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对于外人来说,这起已过去多年的绑架案不过是一个谈资而已。但对于林德伯格本人来说,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他的性格从此变得有些孤僻和偏激。

    除了偶尔作为美国6军航空队成员外出进行特技飞行表演外,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政界,成为了著名的孤立主义组织――“美国优先”的言人。

    如果只是变成了一名孤立主义者,约翰还用不着为这位老大哥担心,毕竟这种思潮目前还是美国的主流。

    关键是林德伯格在多次奉美方之命前往德国执行任务后(主要是飞行表演之类的军事交流活动),被纳粹洗了脑,成了一名法西斯狂热份子。他不止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