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37全球速递-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笔生意可把杰罗、克劳福德和约翰忙得够呛。他们几乎翻遍了陆军和各军火公司所有的仓库,克劳福德甚至还跑到驻巴拿马美军的仓库里搜刮了一番,才凑齐了这批物资。
海军那边就比较寒惨了,只卖出去一批防空速射炮和鱼雷,最大的一笔订单却卡在了国会。英国人原本准备购买50艘海军封存的退役驱逐舰,来保护他们的海上运输线的。
美国海军那边当然举双手欢迎。反正这批老掉牙的“考德威尔”级、“威克斯”级、“克莱姆森”级驱逐舰放着也没用,换回来的钱他们至少还能再多造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或者五艘“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
可是这笔军售却没有获得国会的批准,因为有违《中立法案》中的自运原则。约翰有时候真佩服那帮议员的脑洞,他们中有人坚持认为让英国人直接把船开走不算“自运”,必须使用拖船才算。
在茫茫大西洋上,用拖船拖着驱逐舰去英国,这不就是直接给德国潜艇部队送业绩吗。英国人当然不会同意,这笔军售大单最后就这么被拖下来了。
约翰知道,在这件事上,白宫里的那位大老板有自己的想法。关于用这批驱逐舰换取英国海外军事基地的谈判不久之后就会开始了。
到今年9月,英国就会同意将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上的8个海空军基地租借给美国99年,以换取这批“宝贵”的老旧驱逐舰。
所以,他大可不必像其他陆军参谋部的同僚一样,对海军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幸灾乐祸。到时候,海军赚到的远比现在能拿到的多得多。相比之下,陆军卖出去的这点军火算什么,连海军的零头都不如。
不过约翰本人在这次军火采购过程中的收获却着实不小。英国人虽然买了40架p…40,没有买休斯飞机公司的h…1战斗机。但是费里曼爵士对休斯飞机公司正在接受陆军航空队测试的一款新型战斗机很感兴趣。
这款飞机就是约翰花了两年时间才打造出来的p…51“野马”。弗里曼爵士很看重这款拥有一颗英国“心脏”的混血战斗机,不仅是因为它性能出色,航程惊人,更是因为这款飞机可以在英国本土得到更好的维修保障,生存能力远超一般进口飞机。
英国采购委员已经与休斯飞机签署了意向书,承诺在这款飞机通过陆军航空队所有检测,获得出口许可之后(这个许可将由约翰自己来签发)以每架65万美元的价格订购320架“野马”战斗机。
而休斯飞机公司则必须保证于1941年1月起开始向英国皇家空军交付首批飞机,在1941年9月前交付完毕。同时,弗里曼爵士还承诺,将协助休斯飞机公司获得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梅林发动机的生产许可,以保障“野马”战斗机的生产。
最后的一点最为重要。梅林发动机的技术早就被休斯飞机公司吃透了,现在差的就是生产许可。当初他主动找上门的时候,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死活都不肯卖专利。现在风水轮流转了吧,约翰就不信了,等到不列颠空战的时候,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还敢把专利攥在手里不放吗。
………………………………
第三十四章 劳斯莱斯女士
英国人的采购委员会代表团走了没多久,约翰就彻底闲下来了。这倒不是因为没有新的军火出口申请了,实际上这类的申请资料多得可以把约翰埋起来。但是,一个新成立的委员会从军方手中接管了物资出口的审批大权。
事情还要从两周前说起。伦道夫他们这次带来的巨额订单,在美**火商人之间引发了一场激烈甚至有些血腥就是字面的意思的厮杀。这场争斗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经济秩序的运行,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公开抨击军火商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了。
为了杜绝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在罗斯福总统的倡导下,由国会牵头成立了一个跨军种、跨行业的物资委员会,从陆军和海军手中接管了军火出口的审批权。
约翰原本还以为,自己作为这项业务的直接负责人,会被派到这个委员会里做陆军代表的,结果马歇尔参谋长选择了一个叫奥利弗埃科尔斯的资深少将。
对于这个结果,约翰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理解。马歇尔参谋长想把这位埃科尔斯少将从陆军参谋部弄出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这位资深将领曾在西点军校任教多年,1920年的时候就是该校数学系主任了。包括艾森豪威尔、布莱德利、克拉克、李奇微等在内的一大批陆军中坚力量都曾是他的学生。
介于他的资历和在军内良好的声誉,马歇尔参谋长一直不好对这个陆军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动手。现在有机会把这尊“大佛”请出陆军参谋部,马歇尔当然不会放过。
据约翰了解,埃科尔斯少将好像还与在杜邦公司执行委员会中掌管财务大权的安格斯埃科尔斯有亲戚关系,这一安排想必杜邦公司也是在背后出了力的。
总之,约翰现在又成了闲人一枚,布尔少将暂时安排他帮助刚上任的杰罗副处长处理一些后勤补给方面的事务。每天他只要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处理一下各军区报上来的数字表格就行了,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
一天下午,约翰处理完公务,正在跟好友麦克卢尔少校聊天。麦克卢尔在军事情报处是负责欧洲情报的,跟他聊天,约翰总能了解到一些算不上机密但却很有意思的新鲜事。
比如今天,麦克卢尔就跟他谈起了伦敦目前最火热话题人物“劳斯莱斯”女士。前不久,这位女士在伦敦的一家商店一口气买了足够140个星期配给的糖,然后毫不在意地交了75英镑差不多200多美元罚款,驾驶着一辆劳斯莱斯离开了商店。
这一事件在经过德国“哈哈阁下”节目的宣传后,在英国上下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猜测这位“劳斯莱斯”女士到底是谁,嫌疑人名单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长。
“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这位女士是谁吗?”约翰觉得这件事跟后世网络炫富引发的人肉搜索事件很相像。当年他也曾经像现在的英国人一样义愤填膺过,不过后来见多了也就麻木了,变成了一名吃瓜群众。
“从目前来看,人们怀疑得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前旁遮普省总督迈克尔德怀尔的遗孀,还有一个是英国王室法律顾问诺曼伯基特的妻子。不过也就只是怀疑而已,这种事永远也不可能证实。”麦克卢尔感慨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德国人这次干得真漂亮。”
约翰对麦克卢尔的观点深表认同,戈培尔在这方面确实是个天才。“哈哈阁下”的一则报道,就挑起了英国民众对权贵阶层的不满,给英国人的士气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英国人还没有找出对付哈哈阁下的办法吗?”约翰问道。
“bb做了一个收听调查,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收听过来自汉堡的哈哈阁下广播,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个经常听他的节目,大约600百万听众在收听完bb每晚9点钟的新闻后,会直接调到哈哈阁下的广播频率。”
麦克卢尔笑着说道:“已经出任了内阁情报大臣的约翰里思爵士bb的创办者和第一执行官决心在同一时段开设一档新的节目,要跟哈哈阁下一决高下。”
想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这位bb创始人在舆论战中能不能斗得过戈培尔这个“说谎专家”。反正,约翰对这位爵士阁下是不大看好的。
这时候,约翰桌上的电话响了,打电话过来的是雷利。“约翰,陈纳德回来了。你最近有时间见他吗?”
“陈纳德?他回来干什么?”约翰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招募人员和提供维修零部件的事一直是雷利在负责,他没有直接过问。
“还能干什么,要钱呗。”雷利不大喜欢这个一脸凶相的前陆军航空队上尉:“他们在广州和成都跟日本人干了几架,战果还不错,但损失也不小。他这次是和中国的财政部长一起来的,想从华盛顿争取点经济支持。”
财政部长,宋子文啊。约翰大概明白陈纳德这次来是干什么的了。要钱是没错,只不过不是冲他要的。
自打去年“诺门坎战役”后,日本军内支持北进策略的力量就受到了严重打击。参谋次长中岛铁藏参谋本部总长一向是由皇族来挂职,不负责任何事务,参谋次长是实际上的参谋本部一把手、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桥本群、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关东军参谋长矶谷廉介、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岛太郎等一批高级将领全部转入了预备役。
日本“南下派”势力的抬头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一些人开始呼吁对日本进行战略物资禁运,并向中国提供经济援助。虽然这种呼声还很微弱,但对于苦苦挣扎中的民国政府来说无异于是一根救命稻草。
尤其是当那个喜欢填海的汪副总裁“离家出走”,准备与日本人合作后,重庆方面更希望能够从美国人这里获得支持。哪怕只是象征性质的一点点支援,也是对抗日士气和信念的极大鼓舞。
约翰回忆了一下美国参战前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项目。好像就在这个月,美国增资进出口银行贷款了2000万美元给中国。接下来,到11月的时候,中国人还会再获得5000万美元的平准基金贷款和一笔5000万美圆的商业贷款。明年租借法案出台后,还会租借给他们4500万美元的军用物资。
“我这周都有时间,你替我跟他约吧。”从某种意义上说,陈纳德也算是替约翰打工的。这些人在海外拿命来为h1战斗机做宣传,约翰怎么着也得见一见,表示下感谢不是。
………………………………
第三十五章 今非昔比陈纳德
再次见到陈纳德时,这个前6军航空队上尉穿了一身笔挺的中国空军上校制服,叼着根雪茄,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小说完全看不出,两年前他还是一个为了区区1千美元月薪就巴巴地跑到中国去玩命的落魄飞行员。
约翰很庆幸自己今天没穿制服,否则他这个中校岂不是还要先向陈纳德敬礼了。
没聊几句,约翰就知道雷利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陈纳德了。这家伙大概是因为在中国深受蒋氏夫妇信任,又打了几场漂亮仗,被中国那帮官僚派捧得有些找不着北了。
一见面,陈纳德就好好吹嘘了一番自己的功绩,又替蒋氏夫妇唱了一通赞歌。听着这个南方佬一口一个委员长怎样怎样,蒋夫人如何如何,约翰真心想笑。
“到底我前世是中国人,还是你前世是中国人啊。怎么中国官场上的那套词,你比我还熟。”不过看在他为中国抗日做了贡献的份上,约翰也就耐着性子听他在那里吹。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嘛。陈纳德落魄了半辈子,现在也算熬出头了,还不允许人家嘚瑟一下啊。
最后,直到陈纳德第三次提起宋美龄送给他的豪华轿车和古董花瓶的时候,约翰才实在忍不住示意一旁的雷利打断了他的话头。
“陈纳德上校,约翰在6军参谋部那边工作很忙,时间有限,你这次找我们到底有什么事?”
陈纳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是在跟那些昔日的战友吹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范德比尔特先生。是这么回事,志愿航空队的小伙子们去中国已经一年多了,也赚了些钱。现在6军航空队那边又在招募有经验的飞行员,有些飞行员想回国。他们这一走,航空队的人手就不够了……”
约翰明白了,这都是马歇尔参谋长的扩军计划闹得。阿诺德将军正在着手扩充6军航空队的规模。以前雷利还能从军中招募到几个不得志的飞行员。现在眼瞅着扩军在即,晋升有望,谁还会辞职去远东当雇佣兵啊。连那帮已经去了中国的飞行员也待不住了,想凭借自己的战斗经验,回国混个好点的职位。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解决。约翰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人了,他自己就是6军的一员。再这么明目张胆地挖6军墙角,有些说不过去,阿诺德将军知道了绝对会给自己好看的。
“有多少人想回来?”约翰问道。
“大概三十几个吧,都是有击落记录的好手。中国人很大方,每击落一架日机就有1ooo美元的额外奖金。那些没有击落记录的还想再等等,多赚点钱再说。”
也就是说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一下子就要减员三分之一,还都是高手。难怪陈纳德这么着急呢,等于他手里的力量一下子削减了一半有余。
“这事可有点难办,现在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不好找。”当初约翰为了把那批援助芬兰人的h1战斗机开到纽芬兰去,还从休斯的环球航空公司临时雇了一批飞行员呢。
“实在不行,菜鸟也可以。只要是接受过完整的飞行员训练就行。”陈纳德回国也有几天了,知道这件事难度很大。
“航校的那些毕业学员,但凡技术好一点的都会被军方和各航空公司弄走,剩下的水平都不怎么样,上战场恐怕不行吧。”雷利对这个建议并不太看好,但陈纳德的话却让约翰想到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
自从“九一八”事变后,在美华侨就开始组建航校,为祖国抗日事业培养飞行员了。这些航校规模都不大,但数量不少,旧金山、芝加哥、波特兰、匹兹堡、纽约、洛杉矶、底特律都有。有一些因为经费等原因6续停办了,但还有一些保留了下来。去年,赛珍珠还找过他,从他那为洛杉矶的一家华侨航校募集了2ooo美元捐款。
这批华侨飞行员打一开始就是奔着回国参战去的,志愿航空队想要招募他们应该不难。也许,休斯飞机公司还可以跟这些华侨航校展开合作,联合为志愿航空队培养飞行员。
虽然休斯飞机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先机,但寇蒂斯公司最近一直在跟中国政府眉来眼去,想把他们的p4o也销售到中国去。休斯飞机公司确实有必要加深一下与中国方面的合作了。
如果中国的飞行员打从培训开始就习惯于驾驶他们的飞机,等租借法案出台后,寇蒂斯再想来抢市场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那边是战区,快形成战斗力才是第一需求,中国人可没有时间等飞行员慢慢适应新的飞机。
约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雷利和陈纳德。援华志愿航空队里本来就有不少华侨地勤人员。这些小伙子吃苦耐劳,工作热情高,又天生具有语言优势,陈纳德对他们的印象很不错。所以他对招募华侨飞行员加入自己的航空队并没有什么意见。
雷利曾在中国生活过多年,才差点就娶了个中国千金小姐,自然也不会对华人有什么偏见。自从约翰把援华志愿航空队的一些事务交给他后,他跟赛珍珠那帮对华友好人士和一些爱国华侨组织也有些接触。
“雷利,这事交给你来办。休斯飞机那边我会先跟休斯打声招呼的,你直接去找小汤姆就行。”约翰转过头去又对陈纳德说道:“陈纳德上校,联络华侨航校的事还麻烦你们中方多费心。这种事还是你们出面效果比较好。”
“没问题,我回去就给蒋夫人电报。”陈纳德答应得很干脆,不过他又提了一个要求:“还有一件事,宋部长想见见你,不知道你是否方便?”
“见面就不必了,我现在是现役军官,不方便和外国政府官员私下接触。”约翰知道这个国舅爷打得是什么主意,他也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但是以他目前的身份,确实不适合见面。
“你回去跟宋部长说,贷款的事我会尽力帮忙的,应该问题不大,但数额不会太多。”说完,约翰就准备起身告辞了。刚站起来,他又想到了一件事:“你把那批要回国的飞行员的资料给我一份,我替他们写封推荐信。”
这些人在中国辛苦了一场,约翰也不能让他们白忙活志愿航空队的薪水和奖金是中国方面支付的。反正他现在跟6军航空队的人这么熟,那边又急缺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约翰想尽可能帮他们争取个好一点的职位,也算是对他们为中国抗日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了。
………………………………
第三十六章 喜从天降
正如约翰所料,民国政府很顺利地就从美国增资进出口银行那里获得了了2000万的商业贷款。宋子文等人在欣喜之余,也对约翰在华盛顿政治圈的能量感到不明觉厉。
他们还以为约翰在背后出了不少力呢,把他当成了值得重点培养的“公关对象”。宋子文还亲自写信对约翰一直以来为中国提供的“无私帮助”表示了感谢,并希望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重庆政府来说,这笔贷款无疑是一支提振信心的强心剂。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商业行为,根本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就连本来应该对此表示抗议的日本政府,也因为正处于筹备南京汪伪政权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而对此保持了沉默。
事实上,在三月的最后两周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各国政坛不断爆出的重大新闻所吸引,根本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就在3月15日,芬兰议会以145:3的投票结果批准了总理吕蒂(ryti)在莫斯科与莫洛托夫达成的和平协定。持续了四个多月的苏芬“冬季战争”以芬兰人的最终投降而宣告结束。
芬兰人失去了包括第二大城市维堡在内的57000平方公里领土,4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但是他们却赢得了大部分国家的尊敬和同情。“芬兰人已经做得不能再好了。”这就是各国媒体对这场战争的普遍评价。
3月18日,奥地利与意大利边境的勃伦纳山口。欧洲两位最著名的独裁者在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个小时的会谈后,希特勒迫使他的意大利“盟友”做出许诺:意大利将最终参战。
3月21日,法国总理达拉第在议会信任投票中落败。这已经是这位法国激进社会党领袖7年来第三次从总理的宝座上被赶下来了。在一天前,他还是身兼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三个职务的政坛大人物。而现在,他却因为“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援助波兰,坐视其覆亡”而成为了议员们发泄不满的首要目标。
接替达拉第出任法国总理的是财政部长保罗…雷诺。约翰在巴黎的时候曾经在社交聚会上见过他几次。因为曾出言抨击法军过多依赖马奇诺防线,主张对德采取主动进攻,雷诺在戴高乐那类军官中很受欢迎。
约翰也承认,这个律师出身的小个子男人,是个了不起的演说家,甚至还是个非常有水准的经济专家。如果在和平时期,雷诺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好总理。但是很可惜,他并不是个意志力顽强,能够从容面对时代变局的铁腕领袖。一直摇摆于主战派和投降派之间的他,并没能像丘吉尔一样挽救法国的命运。
3月29日,加拿大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一直主张积极配合英国战争政策的激进党派在大选中惨败。主张限制加拿大参战部队数量的自由党获得了联邦立法机构245个席位中的179个。麦肯齐…金当选了新一届总理,提出了在“大西洋安全的一边”为盟国打造战争工业基地的新战略。
3月30日,中国南京。汪精卫等人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另立了一个“民国政府”,并“同意”日本军队继续留在中国。但是,这个“新政府”并没有获得除了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之外任何国家的承认,也没能像日本人想象的那样,瓦解掉中国政府的抵抗意志。
在世界政坛发生巨变的同时,约翰的小家庭也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阿黛尔她怀孕了。
就在4月1日,丘吉尔成为英法盟军军事协调委员会主席,“从战争贩子晋升为大战胜贩子”的当天,家庭医生爱德华亲口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约翰。
对于约翰来说,这可比此前所有的“爆炸性新闻”都要震撼得多。再三确认爱德华医生不是在跟自己开愚人节玩笑后,约翰简直欣喜若狂。上辈子他一直是个单身狗,这辈子一穿越过来就有了阿黛尔和小艾拉。虽然因为继承了这具身体的全部记忆,约翰依然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但他也一直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
约翰穿越过来已经三年多了,哪怕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弃过这方面的努力。但是阿黛尔的肚子迟迟没有消息,他还以为自己一连两世都是独生子女,这辈子命中注定只能有小艾拉一个孩子呢。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元旦那天晚上播的种。原本以为芬兰人的那枚骑士白玫瑰勋章就是对自己去年辛苦工作的犒赏呢,没想到真正的大礼还在后面。
稍微冷静下来后,约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把已经退休了的原联邦快递公司监事会主席肯特请了回来。现在什么事都没有阿黛尔的身体重要。阿黛尔监事会主席的职务可以先兼着,但约翰绝对不会再让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