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37全球速递-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它。听说军械处采购的第一批3000具一下子就被抢光了,你们503旅有配备吗?”

    约翰他们所说的这种m1反坦克火箭筒,就是雷利根据他提供的rpg7资料捣鼓出来的。虽然性能还比不上后世大名鼎鼎的“万能轰天雷”(rpg7),但已经比“巴祖卡”、“铁拳”、rpg2等早期火箭筒要先进不少了。

    当初m1在阿伯丁武器试验场接受军方监测的时候,轻轻松松就在300米开外击穿了厚度为350mm的轧制均质装甲,把军械处的那帮小伙伴都惊呆了。相比之下,斯金奈上尉自己研制的有效射程连100米都不到的“巴祖卡”简直弱爆了。

    闻讯赶到的巴恩斯少将(陆军军械处处长)在亲手发射了6枚火箭弹后,当场拍板向德拉科防务技术公司下了3000具发射筒和5万发火箭弹的订单。

    本来按照军械处的一贯作风,巴恩斯少将此举已经算得上是少有的“魄力之举”了。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各部队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渴求程度。m1在阿伯丁试验场的“惊艳”表现很快就在军内传开了,第一批3000具火箭筒瞬间就成了最抢手的军事物资。

    “我们旅分到了50具m1,现在每个连都设置了一个反坦克火箭筒小组。”威利斯中校看了略有些尴尬的威廉…李一眼,代替上司做了回答。

    约翰当然不知道,威利斯刚才的话是在给老上司留面子。壹  看书   ・1ka nshu・本来由于威廉…李反应慢了一步,503旅是一具火箭筒都没抢到的。现在这50具,还是威廉…李后来厚着脸皮,通过军械处从第一集团军那里“暂借”来的。

    “50具,有点少啊。”像503旅这种空降部队,每个连两三具火箭筒根本不顶事,至少也应该配置到排一级。约翰大致算了一下,如果这样的话,每个团至少需要200具才够。

    “没错,没错。m1这款火箭筒简直就是为我们空降部队量身打造的,射程远、威力大、操作简单、携带方面,对付装甲、建筑物、土木工事都很管用,要是每个排都能配上三四具,那攻坚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作为他们中唯一亲自使用过m1的人,加文对这款火箭筒的威力再清楚不过了,曾多次向上级打报告建议将其配置到排一级。

    虽然他的报道得到了威廉…李等人的一致认可,但是军械处也没有货啊。据说军械处已经向德拉科防务技术公司追加了15000具的订单。但是一直在为怎么对付德国装甲部队而头疼的英国人抢他们之前订购了8000具发射筒和20万发火箭弹。军械处想要拿到第二批货,至少也要等到今年秋天。

    “范德比尔特上校,是不是军械处那边要有新的m1火箭筒到货了?”威廉…李知道约翰在陆军上层关系网很广,猜测他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

    可惜威廉…李猜错了,约翰今天要跟他们谈的压根就不是m1。以目前军方对m1火箭筒的重视程度,哪里还需要他自己出面做宣传。

    “不瞒您说,我在德拉科公司也有一些小股份。以他们的产能,第二批火箭筒最早也要到8月才能交付。”约翰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我听说,他们公司正在m1火箭筒的基础上研制一款射程在5公里左右的野战火箭炮。我觉着,那才是我们空降部队最需要的。”

    “野战火箭炮?”“射程5公里?”“真的假的?”威廉…李、威利斯和加文都惊呼起来。

    “当然是真的,而且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约翰不无得意地说道。其实这都要归功于雷利找来的那几个火箭专家。没想到他们这么厉害,光凭约翰的只言片语,他们不仅开发出了一套性能还算不错的火箭发动机,还把涡轮火箭弹给捣鼓出来了。

    这种火箭弹的底部不用安装尾翼,而是将火箭弹的中心线都偏转一个小角度。火箭点火后,燃气在推动火箭弹前进的同时,推动火箭弹像普通线膛炮的炮弹那样自转,以此保证炮弹飞行中的稳定性。

    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削弱了风力对弹道的影响,提高了精准度,还使简化发射流程成为了可能。必要时,甚至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把火箭弹架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铁丝就可以发射。

    有了这些技术,约翰立刻就要求雷利上马了一个新项目。这一次,他把山寨的目标瞄准了“穷人三宝”中的另一个大杀器中国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对于这款武器,约翰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前世,他父母工作的兵工厂就是生产这个的。别看这种火箭炮其貌不扬,乍一看长得跟台农用机械似得。但在国际市场上,这可是很畅销的拳头产品,深受亚非拉穷兄弟们的欢迎。后世新闻里经常提到哪里哪里遭受了火箭弹袭击,十有**就是这款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杰作。

    “我打听过了,这款武器是专门为营级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而设计的。5公里的射程正好可以覆盖一个步兵营的控制区域。而且它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2枚火箭弹,相当于一个榴弹炮营的火力。”

    约翰继续补充道:“更妙的是,这种火箭炮重量不过600公斤,还可以无需工具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 公斤,完全可以单兵携带。有了它,伞兵部队在火力问题上就不吃亏了。”

    约翰这可一点也没吹牛,这款火箭炮的便携性他是亲眼见到过的。前世小时候,他父母所在工厂每年的运动会,就有背107火箭炮组件赛跑的传统保留项目。

    当时父亲就曾告诉过他:107火箭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人力运输的需求,所有部件的结构尺寸都符合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的要求,很适合行军时携带。

    约翰这边说得挺兴奋,威廉…李他们却没什么反应,甚至有些将信将疑。约翰好一会才醒悟过来,合着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呢,威廉…李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火箭炮是什么东西。想来也是,现代火箭炮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还得等到1941年呢。这会儿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也才刚刚装备部队,威廉…李他们哪里知道火箭炮这种武器的厉害。

    不过不要紧,能让威廉…李他们对107火箭炮有个初步的印象,他今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于是,约翰转而邀请威廉…李等人几个月后出席的德拉科公司的第二届产品推介会。相信到时候,雷利那边应该已经能够拿出火箭炮的样品了。让107火箭炮自己开口,远比约翰在这白活更有说服力。
………………………………

第二十九章 给自己找个上司

    把威廉…李、威利斯和加文三个送回了酒店,约翰一个人在校园里漫步起来。再过三周,他就要离开利文沃思堡军校去第82步兵师报道了,关于下一步的计划他要好好理一理思路才行。

    自从知道了自己要去第82师任职后,约翰就开始考虑自己在这支传奇部队的发展史中的定位问题了。

    无论是作为一名穿越者,还是作为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一员,约翰都有自己的骄傲和自信。既然参与进来了,他就不会甘心仅在82师战史记录里留下一个简单的名字。

    记得前世的电视剧兄弟连里,温特斯少校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当孙子问我,爷爷,你是战斗中的英雄吗?我的回答是:我不是,但我和英雄们一起服役。”

    约翰的野心可比温特斯少校大多了。就算在这出历史大戏里当不了男主角,他也不会甘于做一个可有可无的龙套。最不济,后世当人们提到82师的时候,他的名字也应该出现在布莱德利、李奇微和加文的行列里。

    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约翰的心态已经与1937年初大不一样了。赚钱这件事,对于正在步入亿万富翁行列的约翰来说,早已不再是他所追求的全部。

    有时候,约翰自己都觉得他是在玩一场漫长的角色扮演游戏。在目前的世界大战副本中,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留名青史”,成为小艾拉、艾瑞克以及他们后代心中真正的“英雄”。

    为了这一目标,约翰一直在默默地准备着。今天向威廉…李他们透露的直升机和107火箭炮计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为自己未来那些袍泽们准备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当然了,除了上面这两项以及和他未来某些计划有关联的t10降落伞外,其他的“小惊喜”约翰并不打算亲自参与。到时候他只要把那些“奇思妙想”提出来就好了,没有必要什么钱都赚。为了一点小钱把吃相弄得太难看并不划算,况且无论是陆军还是其他供货商都不会允许他吃独食。

    换做一年前,约翰说不定还会考虑拿这些东西去交换点别的好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军旅生活的洗礼,他的思维方式已经越来越接近一名陆军指挥官了。不能不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这么神奇。不知不觉中,就让他在考虑问题时把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考量摆在了赚取个人好处的前面。

    约翰脑子里想着接下来的计划,身体却在本能的驱动下把他带到了军校服务社的门口。直到服务社餐厅里飘出来的香气让他的肚子发出了咕噜噜的响声,他才意识到这会儿都九点了,自己还没吃晚饭呢。

    看了眼餐厅门口小黑板上的手写菜单,今晚的主菜里有餐厅主厨达利老爹最拿手的熏香肠。这可是军校里最受欢迎的美食,约翰决定先来一份填饱肚子再说。

    推开餐厅的门,这会儿里面的客人已经不多了。只有最里面的一排位子上坐了十几个身穿运动服的彪形大汉,貌似是在聚餐。

    “约翰,这里。”约翰正准备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其中一个大个子站起来向他大声打着招呼。

    “嗨,阿尔伯特!”约翰热情地上前跟魏特迈中校拥抱了一下:“你们这是?”

    “这些都是学校橄榄球队的队员。小伙子们在下午的比赛里赢了管理学院(陆军管理人员学院利文沃斯堡分校,是一所为部队培养文职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学校)队,我带他们来庆祝一下。”魏特迈笑呵呵的说道。

    “干得漂亮!祝贺你们!”约翰接过魏特迈递过来的一杯啤酒,向众人举杯致意道。

    干下了一杯啤酒后,约翰才发现这群人中并没有范弗里特的身影。最近这家伙不是被魏特迈拉去给球队做临时主教练了吗。约翰好奇地小声问魏特迈:“詹姆斯没来吗?”

    “他坐了一会就走了,说是要回去改论文。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吃饭?”魏特迈一边说,一边把约翰拉到了一旁。

    在约翰的印象中,范弗里特一向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所以他也就没在意魏特迈的举动,随口回答道:“我今天不是被麦克奈尔校长派去参加研讨会了嘛,开完会跟人多聊了会。”

    熟料等他们走到了餐厅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后,魏特迈小声地说道:“你听说了吗?詹姆斯可能回不了红魔师(red…devils,美国陆军第五步兵师。范弗里特来参训前在该师任副团长)了。”

    “是吗?”约翰还以为范弗里特要晋升了,还挺替他高兴:“要我说,詹姆斯早就应该升上校了?”

    “要是晋升就好咯。”魏特迈替好友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难不成是平调?”约翰好奇地问道。

    “他们军有人来参加昨天那个编制改革的会,我听他说詹姆斯的副团长位置已经被人顶了。”这下不仅是魏特迈在那为范弗里特叫屈了,约翰也为此感到有些愤愤不平。

    这也太欺负人了。别人来参加培训,回去不说立马提拔重用,至少也是个重点培养对象。范弗里特倒好,在军校里辛苦几个月,回去连原来的副团长都被撸了。虽然约翰知道这个老兄还要走几年霉运,但也不至于这么惨吧。

    “詹姆斯自己知道吗?”约翰问道。

    “能不知道吗。来开会的那个参谋以前在本宁堡的时候跟我和詹姆斯都是同事。我都知道了,詹姆斯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

    约翰是越来越佩服范弗里特了,这时候了还能有心思专心改论文。光凭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就让他服气。

    元旦假期约翰和布莱德利他们聚会的时候,就曾提起过范弗里特。记得布莱德利当时对他这个老同学的评价是“心底纯净”,认为他是个心无旁顾,只专注于研究怎么打仗的纯粹的职业军官。

    一瞬间,约翰心里突然冒出了个念头,要不干脆把范弗里特也弄到82师来吧。布莱德利不是还在为师部缺少合格军官而发愁吗,他应该不会不同意的。他甚至有些犹豫,是不是把马歇尔弄错人的事也给捅破算了。这样范弗里特说不定就能直接晋升上校,出任82师参谋长了。

    反正这段时间接触下来,约翰对范弗里特的人品还是满认可的。有这么个顶头上司,至不用担心有什么乌七八糟的破烂事落到自己头上。越想越心动的约翰当即决定,明天抽空给布莱德利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见。
………………………………

第三十章 毕业典礼

    1941年1月的最后一天,利文沃思堡军校礼堂里,约翰和其他104名短训班同学一起,正在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

    3个月的短训班虽然短暂,但却已经在约翰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前,哪怕他穿着军官制服,身上也带着难以遮掩的“商人气息”。如今,无论是在行为举止还是思维方式上,他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一名真正的职业陆军军官了”。

    这句评语可不是约翰自己说的,而是代表马歇尔参谋长前来参加他们结业仪式的布尔少将说的。约翰听说,他的这个老上司很可能会跟他前后脚离开作战计划处。目前,处里的大部分工作已经是内文斯副处长在负责了。

    当麦克奈尔校长、布尔少将,以及一位校友出身的参议员挨个上台致辞的时候,约翰开始回顾起自己在利文沃思堡军校校园里度过的这100多个日日夜夜。

    刚进校的那段时间,他曾经觉得3个月的时间是如此漫长。整天待在封闭的学校里,除了学习就是训练,紧张而又枯燥的日子似乎永无尽头。

    但是不知不觉中,他就适应了这种简单、乏味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了不少乐趣。现在回想起来,约翰自己都有些感慨。没想到他都快奔四十的人,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这么多新东西。

    对于这一点,约翰在内心深处还是有点小得意的。入学的时候,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上校无论哪一科在班上都是妥妥的吊车尾。三个月后,他的结业考核总成绩已经上升到了第27名。虽说距离挤进前10名,获得陆军进修勋表(一般短训班结业是不发勋表的,只有少数优秀学员才能获得)还有一段距离,但约翰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当然了,那篇在麦克奈尔校长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在总分中占的比重有点偏大。光这一个“a”就足以将他在班上的名次拉升十几位。但即便不算论文成绩,约翰其它科目的分数在班里也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其实约翰自己也清楚,班上绝大部分同学并不像他这样看中考核成绩。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得“a”得“b”还是得“c”都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能及格顺利结业就可以了。

    很多人在结业考试那段时间都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活动晋升或着工作调动上面,只有范弗里特等少数几个人在用心学习。但能最终挤进班上前30名,对约翰提升自信心还是有很大的帮助。这让他坚信,只要肯努力,自己与那些陆军老行伍之间的差距并非不可弥补。

    很快,麦克纳尔校长等人的致辞就结束了。接下来,先是范弗里特等班上前10名的同学上台,他们都将获得一枚陆军进修勋表。然后,则是约翰他们上台领取自己的结业证书。

    与那些正规的军校学生相比,约翰他们的“毕业典礼”实在是有些简陋。每年夏天,那些硕士班学员毕业的时候,陆军部长和参谋长都会出席毕业典礼,举办地点也会改到露天运动场上。届时,还会有数千名学员家属和观礼嘉宾出席,整个学校都会为此欢庆一整天。

    而约翰他们这种短训班学员的毕业典礼就简单得多了(一年好多期,每次都大操大办还不得把校方累死),学员代表的家属和观礼嘉宾总共不过一二十人。大家领完结业证书,再去学校主楼前合个影,扔一下帽子就差不多结束了。

    合影的时候,由于约翰军衔最高,他直接站到了麦克奈尔少将的背后。而他的身旁,则是班上的“状元”范弗里特同学。

    “约翰,你东西都准备好了吗?”队列里,范弗里特小声地问道。

    “什么东西?”约翰不解地问道。

    “塞帽子里的东西啊,一会儿不是要扔帽子吗。”范弗里特朝一边努了努嘴,“那帮孩子都快等不急了?”

    约翰顺着范弗里特指示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一帮小朋友在那里等着,应该是军校职工或者观礼嘉宾的孩子。

    这时候约翰才想起来,他以前好像听人说过,美**校里有这么一个传统。学员在毕业典礼扔帽子的时候,要在帽子里放一定数额的钱和一张写有寄语的纸条。一会儿他们扔帽子的时候,这些孩子会去抢拾帽子,寓意他们的意志在下一辈中得到传承。

    “你怎么不早提醒我。”约翰埋怨道,“我这什么都没准备。”现在再去找笔和纸写寄语也来不及了。

    “你口袋里有现金吗,随便塞点就行了,反正也就是个形式。”好心提醒还挨了句埋怨,范弗里特也是无语了。不过他脾气一向很好,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跟约翰计较,还是关心地多说了一句:“没有的话,我兜里还有一点。”

    “不用,谢谢,我这有。”说着,约翰就从兜里掏出了一大把零钱。这个年代可没有刷卡也没有移动支付,他早就习惯在兜里预备零钱以备不时之需了。

    想了想今年是1941年,约翰就数出了19美元又41美分,塞进了帽子里。他的这一举动,把周围的几个同学看得直咧嘴。他们虽然都是中级军官,但薪水并不高,一般也就塞个几十美分意思一下,最多不超过一美元。

    哪有像约翰这样,扔个帽子都能扔出去小20美元,这都快赶上普通步兵半个月的薪水了。这帮熊孩子今天真是赚到了,**个人抢100多顶帽子,里面还藏了个“大奖”。

    扔完帽子,大家就三三两两分散活动了。明天就要离校了(下一批学员还等着住进他们的宿舍呢),大家自然少不了要跟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去庆祝一下。

    一来联络一下感情,二来也是找机会发泄一下。毕竟这些人平日里都是一帮舞刀弄枪大老爷们,在学校里装了几个月乖学生,总得找机会释放一下。

    一般来说,军校对他们这种已经领了结业证书又没有离校的学员还是很宽容的。决算他么做点略微出格的事,也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就在刚才的毕业典礼上,麦克奈尔校长还按照惯例宣布赦免了某个因为违反军纪校规而被关禁闭学员。

    那个被关了禁闭的倒霉蛋,就是卢修斯。这家伙前几天外出回来的时候,酒驾撞翻了学校里的一个告示牌,被罚关了5天禁闭。至于卢修斯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其他同学不知道,约翰心里可是明白的。

    前段时间,卢修斯这家伙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把格罗夫斯和费城建筑承包商麦考肖恩的事捅到陆军军法局坎贝尔将军那里。不过后来萨默维尔将军还是在马歇尔的支持下把这件事按下去了。

    结果,卢修斯偷鸡不成蚀把米,算计格罗夫斯不成,反倒大大得罪了工程兵老大萨默维尔,日子自然不好过了。约翰听弗雷德说,卢修斯已经被从工程兵建筑部扫地出门,发配到军工生产委员会下面一个顾问机构坐冷板凳去了。也难怪他会在失意之下,作出如此不智的举动。
………………………………

第三十一章 巧遇史迪威

    “晚上好,魏德迈夫人,祝你生日快乐!”在离开利文沃思堡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约翰应邀去了魏德迈的家。今天是魏德迈夫人安必克的四十岁生日,半个月前,魏德迈夫妇就向他发出了聚会邀请。

    “谢谢你!范德比尔特先生。”安比克从约翰手里接过礼物,热情地说道:“你能来真是太好了。阿尔伯特跟我说过很多次,斯坦利的这次手术还多亏了你帮忙,真是太感谢了。”

    “举手之劳而已,夫人,您太客气了。”约翰连忙说道:“还有,你可以直接叫我约翰。”

    “好的,约翰。你也别叫我夫人了,叫我安比克吧。”说着,安比克就领着约翰向屋里走去:“快进来吧,阿尔伯特去接人了,一会儿就回来。”

    进了屋,约翰才发现今晚前来参加聚会的人还真不少,光客厅里就坐了十几个人。大部分人,约翰都不认识。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上看,约翰猜测他们大概是安比克的作家朋友安比克是名女作家。

    不过约翰很快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