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工程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这两个跟了我多年的仆人!在下会好好安葬他们的,哥奴,还不快过来拜见武少卿!武少卿,这是鄙人的侄儿李林甫!”

    李林甫?这十二三岁的男孩居然后来的是大唐名相李林甫?武炎之一愣!

    “草民参见武少卿,还请武少卿多关照!”他倒是很机灵。

    “嗯!免礼!你门怎么遇见强盗了?”武炎之问道。

    “启禀武少卿!本来,此地已经多年没有强盗了,不过,自从这里开始大规模开采什么胆水炼铜以后,突然间就多了些来历不明之人。

    据在下估计,这些强盗定然就在那些采铜之人当中,还请武少卿立刻发牒,捉拿匪盗,替我这两个仆人报仇!”李思训拱手作揖道。

    啊?居然是自己炼铜引来的强盗?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如今兴利场已经有两千余人,文山场也已有六千多人。

    这里面难免有不法之徒伪造过所、公验等**明文书,混进这冶铜大军当中来。

    他不免火起,这还了得?本来是造福一方,如今自己却把强盗给引来了,出了大祸!

    他马上道:“王兄,今日暂且不去新昌,过几日再去。我要速速发牒乐平、婺源、新昌三县以及歙州、饶州,立即派人缉捕盗贼,限期十日麻将这些匪盗捉拿归案!”

    “好的!那新昌随时可以去得,这些强盗也太猖狂了!”

    这时那玉飞已经将那被他射杀的蒙面匪盗面罩解开,随后又认真检查起来。

    突然,他指着他人的胸口道:“主公,这人怕是从东边逃匿过来的海盗!”

    海盗?众人一惊,赶紧俯首细看。果然,但见那人胸口之上,有一个纹身的骷髅头。

    “主公,这是明州沿海青龙帮海盗的标记,卑职在大理寺担任问事之时,对他们有过接触的。

    卑职估计,估计是靖海军队他们打击很严,他们逃到此处来了。反正那明州一带你此地也不过**百里地,不算太远的!”玉飞道。

    武炎之一听,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虽然自己那日原本已经强调了要注意核实身份,不过,有些人伪造公文的手法很高,一般人是不易辨别的。就像那人民币,还有伪造的呢!

    “走,把这几个人拖回去”

    回到乐平县,武炎之特地找来县令,把海盗分子可能已经逃匿于此的事情讲了。那何县令听得大惊,忙说道:“请少卿放心,卑职一定将其一网打尽!”

    “那就好!一定也要采取雷霆手段,对于姑息、藏匿海盗之人,格杀勿论,当场杖毙,悬首铜场七日。

    我要通知罗监和崔巡官,要组织纠察队,时刻盘查可以分子。你让不良帅统领衙役,对那些外来的身份可疑之人,要逐个甄别!”

    “遵命!”

    中午,是何县令请吃饭。

    武炎之得知,那李林甫是受父亲所托,带了一个很有些武力的仆人前来,参加他伯父李思训生日的。

    不料却在路上遇险,差点没命。武炎之一想,这李林甫要是死了,那唐代的历史就要改变了。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由于自己的到来才引起的。

    这以后的历史肯定还会大大变样,至于变到什么程度,自己也不好说,也许这个李林甫根本就不会当什么大唐的宰相。

    在告别时,那李思训却害怕他侄儿出事,问武炎之何时回洛阳,请求帮着把李林甫送回陇西成纪县。

    “我要到明年二三月以后才会回去。下个月,我还要到韶州,建立几个大的铜场,要在那里呆两个月才回来!”武炎之道。

    因为那绍州的胆水和铜矿,可是比这里的推荐还要好很多的,搞好了,一年就可以出几百万斤铜的。

    “那好,等武少卿回来之时,我还要麻烦少卿把我的侄儿林甫带回洛阳去”

    “好的!”武炎之知道这李林甫毕竟聪明,倒是很喜欢他的。心想,也许今后还用的着他呢。

    想到这里,他突然道:“李公,我看,这李林甫年纪跟我弟弟差不多,不如让他与我弟炎平一同暂时在县学读书吧!多读点书,也是好的!”

    “这也好他一个人,怕是也在山里待不惯呢!那就麻烦武少卿了!”

    三日后,在武炎之的严令之下,周围几个县的捕役行动起来,很快就发现了这伙贼盗的踪迹。那伙人全部在铅山场的铜场做工,他们也才刚来没有几天!

    不过,在围捕过程当中,只抓住了七个人,其余四个匪盗逃匿至衢州,估计又沿河而下,回到海上去了。

    饶州府衙。

    纪处讷听得王参军汇报,那武炎之开办的铜场,引来了不少的强盗,还造成了伤亡,不觉一喜:看来,得在此问题上做些文章才行!

    还有,那李思训不是要隐居吗,此人赏赐也借故不见自己,如今怎么又出来见武炎之了?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皇帝不是害怕李家人谋反吗?看来也得想办法把此人也弄进去才行!

    想到这里,他对那王参军道:“你多多探听些消息,尤其是与李思训、武炎之有关的,一定要越详细越好!”

    “遵命!对了,武炎之的母亲十多日后,就是六十大寿了!我们要不要子昂这方面也做些文章?”王参军也很明白纪刺史的意思。

    “当然要!他肯定会收礼,也会有大批人送礼的!这里面的文章更好做的”纪处讷冷笑道。

    “是”
………………………………

第079章 第一银矿

    武炎之到新昌替王栋看瓷器厂,前后花了八天时间。回来后休息了一天,便带领幕僚和随从又与王栋一起赶往银山。

    前面讲过,银山银矿是大周第一银矿,此地白银的开采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三十多年前的唐高宗时期,就在此任命了管理银场的主事,专门进行白银、铅等金属的开采。

    银山距离乐平县不过二十里,这次去的人比较多:武炎之和三个幕僚、两个随从王栋和他的两个随从,一共有九个人。

    依旧沿着上次的道路,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银山。

    银场梁主事等人热情第将他们一行迎接进办事房。这银场虽然是独立的生产单位,但是也要归乐平冶监统管。

    他生产和收缴的租税银、铅等金属全部上交冶监。再由冶监上交尚方监和司府寺。

    那梁主事手下有两个监作官,其中一人汇报了国有银坑的银、铅等的生产情况。另外一人汇报了私人银坑租税收缴情况。

    吃完饭以后,一行人到银山主要的矿坑洞进行了查看。

    一路上,那梁主事指令一名监作官汇报了此地预计的银、铅产量:“卑职预计,今年产银只有九万多两,铅五万斤左右。另外还有一些少量的铜、金、锡等。”

    武炎之看得很仔细,一边看,一边还问了一些工人关于产量、收入、家庭、生活等等情况,在山里一直忙到天黑。跟随的三位官员看见武炎之问得很细,似乎都比较紧张。

    一直到天黑,一行人才回到银场办事房。

    尽管梁主事很是殷勤地准备了丰富地晚餐,还有美酒。不过武炎之只是简单地吃了点,就进入到他们准备好的卧室休息。

    很多人都看出武炎之很是不悦,不过他们也不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

    晚上,武炎之把几个幕僚找来,然后道:“依我看,这里的管理很有问题。其一,那主要的产银矿坑都被私人占据了,国有的矿坑矿脉质量差

    其二,我暗自估算了一下,这里实际的产量与工匠们说的数字有较大的出入,达到了一成。

    这可是一万多两白银,明日开始,你等几位开始稽查这银场的账务。另外,玉飞和姚宽也暗地里去调查一下,那几个最好的银坑幕后老板是谁!”

    众人听得武炎之发火,有些开始紧张起来!

    第二日,几个幕僚都去查账去了,武炎之陪着王栋,去查看他新近购买的三个私人矿坑。

    “武公,这三个矿坑我去看了,还是不错的,连带冶炼房已经附属的若干设施,小人花了五百贯买的!”

    五百贯买几个矿洞?武炎之想,你这投入倒是不小。人家肯卖掉,怕是没有什么储量哦,能不能把投入的武百贯挣回来倒是个大问题。

    “我替你看看吧!”他淡然道。

    果然,第一个矿洞看罢,武炎之直摇头:“这个矿洞没什么希望,从这个大断层看,起码要二十丈外才有矿脉,你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投入,也不划算”

    “武公居然知道矿脉在何处?”这王栋很近惊奇。

    “这有什么好难的,你看这矿脉的顶板岩石,从这里开始变化。你看这条缝隙和这角度,再看这长度上看来,这明显是一个很大的正断层构造”

    武炎之开始大概给他讲起这正断层、逆断层、向斜、背斜。这王栋哪里听得懂这些术语?自然是云里雾里,对于武炎之佩服得惊为神人一般。

    看过第二个矿洞后,武炎之依然也摇头,面色冷峻。那王栋一看,心都凉了半截了。心想:完了,这五百贯怕是打了水漂了。

    来到第三个矿洞。打着火把,武炎之慢慢王里面走。看着这头顶悬吊吊的岩石看,他倒是有几分担心。

    这支护也搞得太差了,多打几根木柱不行吗?还有巷道帮、顶的活石也没有好好敲打干净。这在采矿的术语的里面叫“敲帮问顶”,他这敲帮问顶干的也太差了。

    工人也没有戴什么安全帽,这一块小的石头,就可以要也一个人的命!怪不得古代工伤率和死亡很高呢!

    必须得普及推广安全帽才行,他想。

    这个矿洞有十七八米深,矿脉倒是有,这是很薄。

    武炎之又认真看过以后,突然笑道:“嗯!这个矿洞倒很是没有亏,灭准你可以赚大钱呢!”

    王栋一听,很是兴奋,忙道:“怎么说,我当初还觉得此矿洞是最差的一个呢!”

    “不然,这矿脉看着虽然薄,也赚不了多少钱。不过你看,从这里看,此处再往里面开挖一丈,就是刚才那个大矿脉,也是这整个银山的主矿脉。

    就凭这个矿脉,只要前边不发生大的断层,你一年生产一两万两也没有问题的!”武炎之笑道。

    “是吗?这这太好了!多谢武公!”王栋一听,这个矿洞居然一年可以生产一两万两白银,他很有些意外,所以非常惊喜。

    “当然,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预计而已。这断层也很难讲的,或许里面还有一些小的断层,也说不清的”他忙提醒道。

    心想,万一到时候你出不了如此多,没准还要埋怨我呢!

    这地底下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就是自己前世,要准确判断一些结构复杂的断层,也要靠钻机朝岩石里面打眼来判断,单单靠技术资料分析,有时还不一定可靠。

    人家那还是有深部的地勘资料!你这个一点深部的地勘资料没有,全是依靠地面上人家开凿的矿洞来判断,虽然也比较可靠,但是到了更深的地方,难免出现大的偏差。

    三天后,银场办事房。

    武炎之与几位为幕僚一道,把三位银场的官员找来开会。他拿着手里面的资料,这可是几位幕僚和随从调查来的第一手资料,可信度很高的。

    他看了一眼这三名银场的官员,发现梁主事、邓监作战战兢兢,头上冷汗直冒,很是有些畏惧之色。不过,那任监作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似乎不怕查账。

    武炎之看着任监作的神态,眉头一皱说道:“这银场的管理很是混乱,要立即整改那三个最好的私人矿洞,必须立即收回来,让他们开采边角的矿段即可,不管这几个矿洞的背后老板是谁”

    一听这话,那任监作提醒道:“武少卿,我们银场与人家矿主是有协议的,怎可随意撕毁协议?再说了,那矿主可是也有些来头的!”

    “来头?什么来头?我不管他什么来头,就是宰相的亲戚吗,也要让出来!”武炎之冷笑道。

    “怕是比宰相也未必惹得起,我劝武少卿还是不要如此着急才好!”那任监作说话越来越不知道大小了!

    “哦?我着急?有礼这等贪官污吏,我当然着急!经过我的调查,任监作官贪污公银,中饱私囊,算起来起码有五千两白银。来呀,给将任监作我拿下,立即送交弋阳县衙!”武炎之大声道。

    “武少卿,我可是梁王和纪刺史的人,少卿为何苦苦相逼?”任监作并不太害怕。他知道有梁王帮忙,自己最多被流放岭南而已,过一两年就回来了!

    “王法无情!你也不要往梁王和纪公身上栽赃!”武炎之淡然道。
………………………………

第078章 铅山大铜场

    旁边有人把那任主事带了出去。武炎之依旧冷眼看着剩余的二人道:“梁主事肯定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因为你是长官。

    先革去主事一职,着弋阳县勘问待弋阳县调查结果出来后,报请天官是处理。

    邓监作办事倒是谨慎,你就暂时代理主事。另外,你立即从属下办事得力的胥吏中,推荐一人暂时代理监作我将你二人一并向朝廷推荐担任正职。

    我再从弋阳冶监调一名监作过来,你们人就配齐了。今后必须严格按照朝廷律令行事!”

    “卑职感谢武少卿信任,卑职一定不辱使命!”邓监作一看自己倒是没事,还升官了,自然喜形于色。

    再看那梁主事,脸色惨白,颤抖不已,一言不发。

    武炎之让部下把证据全部都掌握了,这东西今后没准还用得上。不过,现在武炎之事情多如牛毛,哪里有时间去跟纪处讷计较?

    至于那梁主事,即便没有贪赃枉法,根据规定,也肯定会给予处分的。

    第二天一早,武炎之辞别代理主事邓监作等人,一行人骑马赶往铅山场。

    因为他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所以他对于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地非常熟悉。且他来这里之前,在尚方监已经仔细看过乐平兴利场、银山、弋阳铅山场这几个地方的资料。

    铅山场的铜资源要远远好于兴利场,这里从晋代就开始开采铜矿。当然,胆水炼铜技术是没有的!

    那胆水硫酸铜,4,其实也就是从铜矿里面被酸性水浸出的含铜溶液。

    铅山场去年产铜20多万斤,而且还是全国重要的铅产地,去年产量达18万余斤。

    当然,因为这里是铅锌矿,而他们没有产锌。自己一来,还要开始大量冶炼锌,一年估计至少要出四五十万斤没有问题。

    这弋阳县有一个冶监,专门负责附近的铜、铅、银等管理。

    从银山到弋阳,有两条路,其一是走余干,从余水饶过来,绕过怀玉山,那要七天才能到达。

    第二条路,就是走山林当中的小路,直接翻越1000多米高的怀玉山,这有很大的危险,因为山中时常老虎、豹子、熊出没。

    武炎之他们一共有六个人,银场又派了四名向导和护卫,加上玉飞和姚宽又是勇猛之士,倒也不怕什么虎豹。

    晚上生火,在山中过了一夜,第二日中午就顺利抵达了弋阳县。县城坐落在余水河边,这里离着铅山场还有好几十里。

    他们依旧居住在弋阳县驿馆,听得钦差到来,县里的几位县官自然全部到此问安,不久,那弋阳冶监的几位官员也到了。

    众人闲聊,武炎之倒是大致问了一下,明日多久可以把铜场转一遍。冶监刘监答道:“启禀武少卿,此地铜场范围很大,至少要三天才能够看完!”

    武炎之道:“那就两天,看这天气,也不会下雨。吃罢午饭就出发,晚上在铅山场附近找一户大户家歇息就是!”

    “这好,卑职与李县令安排就是,听说武大使昨夜在山中露宿,就怕是太劳累了!”那刘监倒是绝没有想到一个四品少卿,居然愿意露宿山林。

    晚上在铅山脚下一户成姓地主家借宿,倒是把那户地主高兴得不行,屋内院子打扫了三遍,还觉得不够干净。

    他哪里见过如此大的官员?

    武炎之在他家吃了饭,照例给了饭钱,当然他们死活不收。最后还是武炎之给他家写了一副字,做纪念。倒是又把主人成老爷子高兴得几天没睡着觉。

    第二日,一早上山。

    刘监详细介绍了情况:“启禀武少卿!崔巡官亲自来此地调查了胆水泉眼的数量,卑职等又经过了第二次核实,新找到两处泉眼。下面,卑职就详细介绍一下:

    铅山一百五十六道大泉,目前已经安设管之饮水七十七处,计二百三十槽。各积水为池,随地形高下深浅,每一池或二三沟,或至十余沟。

    经过卑职等详细观察,这胆水矿分三等:上等,胆水浸,矿红色中等,胆矾水浸,矿紫色下等,黄矾水浸,矿黄色。”

    “很好,你们的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我比较满意。你们以前采矿就可以炼铜20余万斤,这胆水搞起来后,我估计一年100万斤也没有问题

    记住,这几年要加足马力生产,先干个十年八年再说。就是那铜矿石,也可以大量开挖。我说了,谁管理的冶监产量增加得高,我就给他上下考,升官是没有问题的!”

    一听此言,那跟随的几名冶监官员十分兴奋。刘监表态道:“请大使放心,我等今年就要增加五十万斤。就是每日住在这山上,也要完成任务!”

    “很好”武炎之很满意他的表态!

    他已经在武则天面前夸下了海口,当然要力争超额完成任务。这里的胆水开采几十年也没有问题。

    再说了,那云南、四川的铜矿、铁矿、锡矿、铅锌矿到处都是。等今年这胆水生产量一上来,皇帝相信他了,他明年就要派上十几名巡官,到全国进行大规模开矿。

    如今一年不过200万斤铜,这也太少了,一年5000万斤还差不多!

    5000万斤多吗?不多,其实才25万吨。前世,自己来的这一年,全国铜产量就是175万吨。

    5000万斤如果完不成,加上锌冶炼黄铜,那就轻而易举了。

    “今年的铅能够生产出多少万斤来?有三十万斤没有?”武炎之问道。

    “差不多,如今前八个月,已经生产了20万斤了”

    “那好!这里不必看了,走,回去,我教你们冶炼锌!”

    “好!”几人很兴奋!因为崔巡官已经把武炎之要教授冶炼锌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这可是冶炼“鍮”的秘籍呀。

    当天就赶回弋阳县城。吃过晚饭后,武炎之把那从前画的“冶锌罐”的图样给他们看了,又详细讲解了操作要领。

    这些人都是冶炼铜铁的高手,只是吧知道秘籍而已。武炎之一讲,他们自然很快就将技术要点烂熟于胸了。

    又在此呆了两天,武炎之教人做了几个粘土制成的冶锌罐样品出来。

    又比划着这模具样品详细讲解了技术要点,次日就离开了此地,他要回去试验火药了。
………………………………

第079章 火药

    又经过两天,他们顺利回到了乐平县。

    看着武炎平和小月在分享着自己这次带回来的礼物,武炎之很高兴。

    他当然也给两位母亲和两位侍女也带了些礼物。虽然此时的侍女地位极其地下,可以像牲口一样买卖,不过在武炎之眼里当然不那么认为。

    他大娘看着略显疲惫的武炎之,心里突然一个念头出来,随即小声给武炎之的亲娘二人商量了几句,他娘也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他大娘道:“六郎!我们商量了一下,你也需要人照顾,干脆就娶了盼儿做媵吧!至于正妻,你年纪也还不大,明年回到洛阳再找一户门当户对的也不迟!”

    武炎之一听,心里一喜,也好,这家事还得有人打理才行,母亲和大娘也忙不过来。

    于是当天晚上,他把几个幕僚和冶监的几位官员喊过来吃了一顿饭,就当是完成了成亲仪式。毕竟只是娶媵,倒是不用太正式的。

    晚上,二人自然是欢度良宵。

    第二日一早,武炎之被盼儿叫醒,睁一看,那盼儿却是娇羞无限,越发楚楚动人了。

    “郎君!该起床了!”她略带羞涩道。

    武炎之一看,昨晚劳累,到天亮倒是睡着了,今日还要去试验火药呢。听他们说已经试制出了十几斤,似乎效果还可以。今日倒要去看看。

    “盼儿!今后这家里的事情,你就招呼着些”武炎之为从四品官员,他的媵视同正八品散官。当然,这在正妻跟前,也只是比小妾稍好一点而已,地位差之千里。

    那盼儿颇有受宠若惊之感,忙又作揖谢过!

    武炎之带着齐暄、蒋士鹏和二位随从,来查看火药试验。试验的地点选在城外一个十分偏僻的山沟。

    那参与试验火药、火枪的张诚、韦孝远、李桥、白甫国四人,早就按照武炎之的要求,把要试验准备的材料等等都准备好了。

    “武少卿!这火药,我等已经配制了十五斤左右。按照少卿的要求,我等已经进行了燃烧试验,效果非常好。只是这爆破试验,没有得到少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