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工程师-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武三思、宗楚客二人很是冷淡。武炎之也顾不得这许多,这两个小人,自己也没有功夫搭理他们。

    武懿宗这一年一直住在都城里面,没有远走,自然知晓神都的大事。他便给武炎之将二张的入宫情况给武炎之介绍了一下。原来此二人是太平公主送进宫来的,以前是她的面首。

    张家兄弟进宫还没有十天,二人的本阶都已经是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这是大周唐高级散阶,极为难得!

    就是如今的四位宰相,除了纳言姚璹是银青光禄大夫以外,其他三人的散阶也不过四品、五品而已。武炎之的散阶也不过四品。

    六郎张昌宗的职位是正三品的右散骑常侍,五郎张易之的职位是从四品的司卫少卿。

    武炎之既然是后世来的人,当然也略微知道些二张的背景,不过哪里有武懿宗知道详细?

    听罢武懿宗的介绍,武炎之默默点头,心里道:要说起来这也很正常!比如,那皇帝的妃子,不就是二品、一品吗?比这三品还要高些呢!

    武懿宗对于那二张,也是如普通人一般,既认为正常,也没有过分谄媚。

    但是,那武三思、杨再思、宗楚客三人就不一样了,一直在围着二张说笑,极度地谄媚,好像自己是奴仆一般!看得武炎之不禁暗自摇头。

    特别是杨再思和武三思,二人让武炎很是不耻!他想,你二人,一个是大周的堂堂宰相,另外一个贵为亲王,为何要对两个男宠如此地低声下气,阿谀奉承?

    惹不起他们,离开远点还不行吗?

    不一会儿,武则天在上官婉儿和众多宫女的陪同下,出来就餐。很快,酒菜满桌。

    饭后,众人便陪着皇帝、二张上到九洲池上的龙舟之上,玩起樗蒲来。武炎之看看人多,便借口让长辈先来,自己只在一旁观战。因为那樗蒲一般五个人玩就差不多了,人多了,反而不好玩。

    武炎之却与武懿宗一起,看着满池的荷花。

    时间已经接近五月,满园的荷花已经开始盛开,微风袭来,让人舒爽无限。这九洲池的风光,果然是秀丽无比!

    那武懿宗看着满池的荷花笑道:“六郎,时间很快就到一年了,我记得去年六月,你可是在此处赢了宋之问、陈子昂二位大诗人呢!”

    “一首打油诗而已,叔父就不要再提了。”武炎之淡淡道。

    “六郎过谦了!六郎不但文采非凡,还精于战法。你以两千人围攻岭南第一寨,取得大胜,我很是佩服的!”武懿宗的表情不是开玩笑。

    武炎之又谦虚了一阵,忽然听得那张易之在那里大叫:“梁王、杨相公,承让了!鄙人这局手气还好”

    “他这一局怕是赢了五百贯!这张易之倒是聪明,极擅长樗蒲、双陆,就是围棋,也是少有人敌!”武懿宗摇摇头。

    二人正聊着,忽然听得那边上官婉儿让武懿宗过去参与博戏:“河内王,该你了!”

    说罢,上官婉儿突然看见武炎之一个人独坐,便过来陪他聊天。

    “武郎不会玩樗蒲吗?为何一个人在此?”

    “那樗蒲与鄙人是无缘的。”武炎之淡淡道。

    “武郎会下围棋吗?不如奴家陪武郎手谈一局吧!”上官婉儿道。

    “鄙人倒是粗通围棋,既然上官才人有雅兴,鄙人敢不奉陪?”

    于是上官婉儿赶紧让人拿过围棋,二人开始下起棋来。武炎之心里倒是非常惬意,能在这九洲池的龙舟之上与上官婉儿这样美貌无双、才智过人的才女弈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机会!

    不过,这上官婉儿虽然很有才华,围棋技术也还可以,但是与武炎之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十几手过后,武炎之已经试出她的棋艺,便决定少赢她几路。所以开始估计调整下棋的思路,基本上略微保持对她的优势即可。

    二人正下着棋,那边第二局樗蒲已经终了!那张易之已经赢了两局,众人起哄,不让他在继续玩了:“五郎,你樗蒲如此高超,我等哪敢跟你玩?”

    武则天一看,也笑道:“五郎,不如你去跟婉儿和炎之他们下围棋吧!”

    “遵旨!”

    “就是啊!五郎,听说你围棋比樗蒲还要厉害,不如去指点指点武将军和上官才人吧!”杨再思道。

    “好的。杨相公,不是我说大话!在洛阳,要论这围棋,我倒是没有见过几个高手。听说那薛季昶棋艺还可以,不过几个月前却被圣上调到陕州当刺史去了,也没有机会较量!”

    众人一听这话,晓得他肯定棋艺不凡,于是又大力恭维起来。张易之把筹码收拾好,来看武炎之与上官婉儿二人下棋。

    略微一看形势,感觉二人棋艺相差不大。当然,武炎之肯定要强一些。又落下了三十余子,他看看上官婉儿败局已定,便大声道:“上官才人,你这局很是被动,怕是没有希望了,还不投子认输?”

    上官婉儿也觉得没有希望了,赶紧把棋子一扔,笑道:“还是五郎来吧!”

    “这好吧,鄙人也好就没有下棋了。武监,我可不会手下留情的!”他很是张扬。

    这时,武则天也走了过来,一听张易之的话,便笑道:“五郎,炎之可是大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不要太托大!”

    “祖姑母过誉了,孙儿写得几首小诗罢了,这棋艺怕是远远不如张少卿的!”武炎之忙起身行礼。

    那张易之也起身行礼完毕,然后坐下。

    “鄙人棋艺浅薄,还请张少卿多多指教!”武炎之先放好四颗座子以后,又主动拿起黑子来。

    “刚才我看了一会儿,感觉武监的棋艺已经略微入门,也还是可以的”张易之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

    武则天皱着眉头,他倒是听那薛季昶说过这武炎之棋艺非凡。心想:“让炎之挫挫张易之的锐气也好,此人比他弟弟张昌宗还要张扬,少给自己惹事就好,免得御史弹劾,自己还不好处理!”

    果然,十余子落下,那张易之的神情变得极为尴尬起来,不住地擦拭额头的汗水。

    武则天摇摇头,在感叹张易之败像已露的同时,看着这个沉稳的武家后人武炎之,不觉心里又琢磨起来
………………………………

第098章 重铸九鼎

    武炎之也没有给张易之留什么面子,直接杀得他不敢数路,中盘认输。

    “承让!”武炎之淡淡道。

    “看不出武郎棋艺如此高深,鄙人佩服。来,再向武郎请教一盘!”这次,他主动拿起了黑子。

    武则天看看上官婉儿,二人都笑着摇摇头。她们都是略通棋艺的,早看出这张易之远不是武炎之的对手。

    第二盘,依旧是张易之中盘负。

    “五郎,炎之可是薛公眼中的国手,他都自愧不如远矣,我看,你还是去玩樗蒲吧!”武则天说道。

    “今日见到高人了,多谢武郎指点!”张易之一听薛季昶都早已经认输,自己又接连输掉两盘,感觉的确差得太远,今生怕是也赶不上了。

    “哪里!五郎的樗蒲技艺,鄙人也是学不会的!”武炎之淡淡道。

    那张易之一听,原本紧绷的表情倒是又松弛了下来!

    一行人在宫内玩耍一天,临走时,武则天又给每人赏赐了金币二百文,银币五百文。这大周的金银币都不是法定的货币,民间也可以私人制造。

    不过,宫里的金银币可是难得的赏赐物,这些金银币是尚方监监制的,主要也是用来赏赐给宫里的嫔妃、宫人、官员。

    一枚金币的币值在一贯钱,不过市场上难以见到,至少要翻倍才可以购得,因为那非常罕见。

    路上,武懿宗听说武炎之下棋把张易之打败,倒是很高兴:“这两兄弟性格也太张扬了些,好像还胜过那薛怀义。武郎在那二张面前可要谨言慎行。当然,只要对皇帝忠心,一切都不是问题!”

    “多谢叔父提醒”武炎之倒是有些感激之情。

    他是不会对二张奴颜婢膝的,两个男侍罢了!

    第二日上午,洛水边,新中桥旁。

    “卑职参见武公!”左肃台监察御史刘敏上前来给武炎之行礼。他是被派来检查这制造九鼎的工厂被冲毁一事的。

    “免礼!去看看吧!”武炎之道。他也把孙恒、齐暄、蒋士鹏、尚方监丞杜崇训、顾志文等几人叫了来,准备要重新建立铸造工厂。

    大家一看,果然那厂房被冲毁了:两个大铜鼎歪斜,现场被冲出一条大沟,只剩下残垣断木。若干死者家属还在那里给家人烧纸钱,哭声非常凄惨,令人揪心!

    他怎么想起把厂房修在这里?这里靠近一条北城的排洪河沟,遇到大雨,极有可能被冲毁的。武炎之很是诧异。

    他问幸存的一个工匠道:“前夜被冲毁了多少人,多少铜,你可知晓?”

    “启禀武公,这冲走了多少人,小人也不太清楚,反正当天晚上值班的一个人也没有活下来。说到铜,这里好像就只有两个已经铸造好的大鼎,并没有铜被冲走。

    当然,或许多余的铜是放在什么小人不知道的地方,也是可能的。”他回答道。

    武炎之一听,摇摇头,这东西可就难查了。便问刘敏道:“刘御史,依你的看法该如何查下去呀?”

    “这卑职以为,从这现场看,应该是被冲毁了不少物资。至于铜嘛,卑职以为肯定是有的,一般的小工不知道罢了。这要问以前督办的胡管事,他肯定知道。

    卑职倒是提前派人去传胡管事来问话,要求他今日前来。不过胡管事生病了,要过几日才能恢复。他倒是提供了一份物资清单,证明这里的确有十二万三百斤铜。”刘敏道。

    那顾志文道:“我看,不如派会水之人,潜入河中,看看是否在里面,或许可以捞上来!”

    众人一听,差点没有笑出声来,不过都忍住了。武炎之道:“这河水湍急,估计早就被冲到不知哪里去了,还是不要下河去为好,万一人被冲跑了就不好了。

    蒋书记,速速以铸鼎使的名义下牒各州,令沿途各县注意打捞尸体,此其一

    其二,刘御史,麻烦你再将那胡管事提到左肃台勘问,了解一下详情。如果真的是被水冲毁了十几万斤铜,也就罢了。否则,也不能草草了事。

    其三,齐判官,速速以铸鼎使的名义,给死亡的各家按照规定给予抚恤,减免其租税。再以我个人的名义,每户给三贯钱”

    “遵命”

    虽然两贯钱对于武炎之来说,不算啥。不过,可是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了!

    安排完这几样很紧迫之事,武炎之便带人另外寻找建立厂房的地点。说起来还真的不大好找,到处是民居。

    后来在龙光门外找到一处地方,从那里进入玄武门,运到通天宫比较方便。这铸造九鼎,肯定要先考虑运输路线。

    那大鼎虽然很重,武炎之可不想出动几万人来运输,他要通盘考虑运输机械、路线、起重机械等等。

    那尚方监丞杜崇训道:“这里倒是比从前的地方好多了,还有五个鼎没有造呢,看来还得抓紧才行!”

    武炎之摇摇头道:“原来造的鼎不行。孙判官,以你为主,杜丞配合,争取十五日内将厂房修好屋内还要建立大的起重架,方便今后起运。

    我再设计一辆大的运输车,免得到时候几万人来拖拽这五六万斤的大铜鼎再将了原来造好的几个鼎全部销毁,改用鍮石,重新铸造。”

    “遵命!”

    然后他又把齐暄和蒋士鹏喊道一旁,问了自己研发的手动葫芦的进展,二人都说进度正常,估计还有两个月就可以试用了。

    “嗯,很好,只要有了它,今后转运、提升就很方便了。”武炎之说道。

    临近离开时,才有原来的工匠汗流浃背地跑过来,把九鼎的设计图样拿了过来。武炎之一看,这最大的豫州鼎,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

    其余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根据设计人员的计算,要用铜56万多斤。看来是修改了设计,原来听薛季昶说过,计划只用铜20多万斤的。

    在那最大的豫州鼎之上,要铸造上武则天亲自撰写的铭文豫州永昌鼎歌: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他一看,隆基?李隆基?应该没有关系吧?隆基是厚重基业之意,乃是其开创了万世之业的意思。

    不过,这武则天的基业到底能够传几世,就不知道了!
………………………………

第099章 北衙禁军1

    尚方监,下午。

    左肃台监察御史刘敏来汇报勘问原九鼎办的胡管事一事。

    除了武炎之,参加之人还有尚方少监王松柏、判官孙恒、丞杜崇训。原来的那位胡丞已经升职雍州司马,目前跟着武炎之办事的就是这位丞杜崇训。

    尚方监一共有四位丞,各判一摊事务少监编制为两位,目前只有王松柏一位。

    这里要说一下,即使是两位少监,也是通判,就是每个少监要在所有的文件上签名,不是各自分管一摊。

    唐代行政管理当中,各单位副职的通判制度与现在副职的分管制度很不相同,据说是为了减少高级官员的责任。

    当然,唐代的副职,一般只是待遇高,其实并无多大的权力,就像什么副元首一般。

    “据卑职详细调查和勘问那胡管事,卑职基本上将情况搞清楚了。当时厂房里边的确有十几万斤铜,相关人员的笔录已经做好,全部在这里。请武公详查!”刘敏把一大堆东西递了过来。

    武炎之随便翻了一下,就递给王少监了。此事他主要交给了孙恒处理,齐暄主要分管外地冶监的事务。

    “好,既然如此,那我和王少监、孙判官再看看材料,没有问题的话,就此结案!”武炎之淡淡道。

    “遵命!”刘敏看着武炎之的表情,倒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早就看出来了,这刘御史也不想得罪武三思,想尽快结案。至于是否真的有那十几万斤铜,只有武三思和胡管事等人才知道。

    武炎之也不太关心,这种连皇帝都不太关心的事情,自己如果非要去查,不仅武三思不高兴,也会让皇帝不舒服。

    就是百官也不会舒服,因为武三思是自己的叔父在古代,除了谋反等大罪以外,是绝对不允许以下犯上的!

    王松柏是老官僚,是从县尉、主簿等低位,一直爬到如今的高位京官,他当然也懂得其中的道理。

    他也只是简单瞧了一眼,就递给孙判官:“还请孙判官仔细查看,刘御史办事历来小心谨慎,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也是毫不在意的神情。

    “遵命!”孙恒恭敬地接了过来,开始慢慢翻看起来!

    城北,玄武门。

    这里是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以及千骑营驻地。

    武炎之来此地,是与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商量组建雷骑营的。

    前几天下了大雨,今日却是天晴,几乎万里无云,气候颇为闷热。左右羽林军当然是屯住于玄武门的左右。

    来到大营之外,只见旌旗飘飘,肃穆非常两火各十名士兵整整齐齐地在营门左右警戒。

    武炎之是兼任右羽林军将军,他递交了鱼符、告身。有士兵一见四紫衣高官,赶紧汇报进去,有一名执勤的校尉过来行了军礼,立即派人跑步通知大将军李多祚和长史牛金国,然后自己把武炎之领进去。

    武炎之依旧轻轻地问了几句那校尉的一些情况,还有军营内的情况。

    那李多祚是靺鞨族将领,打仗非常勇敢今年也非常年轻,才四十岁。他听得校尉汇报,赶紧与牛长史、诸曹参军、中郎将、郎将等十几人跑到办事房门外来迎接。

    “参见李公!”

    “武郎免礼,快快请进!”李多祚异常热情。

    进到屋内,李多祚将众人一一介绍,并安排长史给武炎之安排办事房和执勤的卫兵、军官。

    注:古代的军队里面有文职官员,长史、诸曹参军属于文职长史是从六品,与员外郎一致,文职负责人。文职管账簿和物资,军官只管训练和打仗

    武炎之把自己拟提名的官员交给李多祚。李多祚看了一眼,便递给牛长史道:

    “就按照武将军的名单办理就是。这新成立的雷骑营,按理还要配一名兵曹、一名流外录事、三名胥吏等五名文职

    所缺的文职、军官等人员,速速通知天官、夏官及时安排,十日内必须报道。”

    “遵命!”牛长史道。

    武炎之随后道:“雷骑营的驻军地点,鄙人已经选好,就在城北的羽林军驻地五里之外的安宁乡。李大将军就也可以随时道该处视察。”

    “好!不过这新成立的以火器为主的雷骑营,鄙人也不懂,还是武郎多抓一抓!”他倒是也很谦恭。

    分割线

    北衙禁军:

    之所以叫北衙禁军,是因为军队驻扎在城北的玄武门内不值班的部队在城外,所以称为北衙禁军为什么要驻扎在北门?这是因为天子坐北朝南,以北为尊

    而且,皇城在修建时,北边的地势必然高于南方这就给北衙禁军提供了天然的地里优势。

    1、羽林军

    因为左右羽林军是有由北门屯营发展而来,北门屯营以前叫“飞骑”,所以左右羽林军就是左右飞骑,没有单独的羽林军。

    此时的飞骑有6000人,每月1000人轮流进入玄武门当值其余的士兵驻扎在城外军营,进行训练。

    2、千骑营

    千骑营是由左右羽林军中的精锐“百骑”发展而来,后来又发展为“万骑”,再后来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左右龙武军。

    其中,千骑营主将名义上归羽林大将军管辖,实际上是直辖于皇帝,除此外的任何人都无权管理、

    3、飞龙厩卫队

    宫城里面还有一支四百人的非正规军队,离皇帝最近,这就是由管理飞龙厩使的管理的“飞龙小儿”。这支军队才成立三个月,其由宦官统领。

    说得再清楚一点,“飞龙小儿”就是由管理宫城内御马的一批精通骑术的男子,组成的骑兵。当然,他们大部分也是宦官,还有一部分是贱籍的官户、奴仆等。

    4、南衙和北衙军队的关系

    简单地讲来,南衙军队相当于为国家服务,北衙军队相当于是给皇帝服务。尽管财政开支的途径是一样。

    当然,在武则天时期,南衙和北衙还未完全分开,军官经常互相调动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二者就泾渭分明,北衙军官自成系统,南衙军官不允许进入北衙。

    5、士兵来源

    北衙禁军是士兵是招募的职业兵,南衙士兵是轮番服役的农民,二者差距极大战斗力当然也不同。

    6、大将军、将军、中郎将、左右郎将的关系

    1大将军、将军

    这里要说明一下,将军不是大将军的副职,这与侍郎和尚书的关系不同,侍郎尚书的副职二人主要管法令,统管所辖的军府真正统领部下的,其实是中郎将。

    2中郎将、左右郎将

    左右郎将是中郎将的副职。
………………………………

第100章 北衙禁军2

    士兵的招募,是归夏官兵部负责,北衙禁军主要是负责皇帝的护卫。所以基本上也没有出征打仗的风险,待遇也很好,愿意当兵的人自然很多。不过有些士兵愿意打仗,以取得功名

    能够进入到北衙禁军当中当兵,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期望和荣幸的。一来可以免税,二来薪水还可以补贴家用。

    正因为如此,很多闲社会杂人等,都想来应聘。武炎之前几日去看过了士兵的招募,结果那些混子全部被武炎之驱逐。

    随后他又提了几条对于新兵的要求,所有的士兵全部在洛阳附近的农民子弟当中招聘。这就造成淘汰率很高,预计过几日才能凑齐兵员。

    当然,他把自己的三十多名护卫,只留了二十名在身边,其余的全部招进雷骑营,担任牙帐亲兵。牙帐,也就是中军帐

    这天,武炎之带着牛长史、左郎将徐超、右郎将高斐、兵曹江孝地、齐暄等人来查看雷骑营的新营房。

    营房只花了不到十天就完全建好,毕竟只是五百人的小营房。房子结构为土墙、青瓦房。别看这土墙瓦房,这在古代一般也是财富的象征。

    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夏农村谷茅草房还很常见,尤其是南方山区。可见要把屋顶的谷草换成青瓦,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由于雷骑营承载了武则天太多的期望,所以专门增加了五百贯拨款。按照武炎之的要求,新修了水泥地板以及各种训练设施。地板还没有凝固,还要过几日才好。

    当然,这营房等事务是由牛长史统管。

    “武将军,此处六日后,就可以入住了,士兵等也是六日后抵达!届时还请武将军来训示!”牛长史道。

    “嗯!你的办事效率还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