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工程师-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梁王武三思道:“臣恭喜陛下!那叛贼终于在我大周天兵的打击之下土崩瓦解!微臣以为,应将那匪首孙万斩带回洛阳,凌迟处死!
对了,已经死去的李尽灭,要开棺焚尸!同时,对于河北参与叛乱之人,决不能手软!”
众人一听,不觉心里一跳!看来又要血流成河了!
果然,武则天一听道:“梁王之言极其有理。武懿宗,朕让你担任河北道黜陟使,与夏官侍郎姚崇一起,处理河北善后事宜,尽快恢复生产。对于那些首要造反分子,绝不可姑息迁就!
东莱王立了大功,必须重奖!给其加从二品光禄大夫阶,再兼任散骑常侍正三品职,余如故。杨相公,东莱王的食实封是几百户?”
武则天要给武炎之加实封,可是又想不起来他已有的实封了。实封对于对于官员来讲,可是最高的奖赏,这是实际的利益。
唐代的爵位,也有封邑。比如说亲王的封邑是一万户,郡王的封邑是5000户,国工的封邑是3000户。但是这些都是虚封,没有实际的利益。不过爵位提高,对其永业田私田有影响,会增加相当数量的永业田。
而实封才是实际的利益,比如说梁王武三思,他亲王食邑是封一万户,实封为一千户。就是取得一千户封户租税的13。
“回禀陛下!东莱王前后已经有500户,这在郡王里面,已经是最高的了!”同平章事杨再思汇报道。
这武炎之真升得快!光禄大夫的散阶,是从二品,整个大殿里面也没有几个,就是纳言姚璹s也不过是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而已。散骑常侍也是正三品职事官,跟六部尚书是一样的品级。当然散骑常侍是闲职,很多时候是用来安排资格比较老、年纪比较大的官员。
只见武则天微微皱眉,便又说道:“再给他加200户,700户也不多。对了,他说要冶炼钢铁,等他办理完营州的事务之后,免掉他的大总管之职,让其兼任河北道观察使!”
“遵命!”
“中书门下拟制,张说担任地官员外郎齐瑄担任殿中侍御史杨思勖担任内侍省内给事、左监门卫翊府中郎将武守平任左羽林军翊府中郎将李全义任右金吾卫将军、代理安东都护府都护张九节任营州都督张尚担任左千牛卫将军员外同正”武则天说道。
这些都是武炎之提名的官员,武则天按照自己的思路,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
………………………………
第127章 回洛阳
营州,上午,营州总督府衙。
今日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气候温暖,倒像是秋天,感觉非常舒适。
桌上摆着朝廷下达的制书,屋内是五品以上军官和主要幕僚。
“蒋判官,请你把这制书给诸位读一读!”武炎之说道。
齐瑄走了之后,蒋士鹏已经被提任为铜铁使判官。武炎之在范阳,聘请了一位进士卢宏担任掌书记。
这卢家是范阳望族,唐代五姓七望之一,势力非同小可。
那蒋士鹏答应一声,便接过武炎之递过来的制书,将对主要官员的提拔和奖赏讲了出来。
这里面好几位都担任都督,主政一方,他们当然非常高兴。
“多谢东莱王提拔!”
“卑职感激东莱王不尽”
“愿终身在东莱王座下效力!”
感激的言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武炎之笑一笑,轻声说道:“在此处各位就不要客气了,所有官员的功劳,鄙人已经及时上报朝廷。这是第一批受奖赏和提拔的官员
第二批官员,将由天官和夏官商定后下制,估计很快就会到,诸位不要心慌,鄙人从来不会吝啬奖赏!
今后我要暂时与诸位分别,专职办理铜铁事宜,邢州是我大周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应该说主要是生产铁,钢很少”
武炎之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众人都是有些依依不舍。这里面很多的人都要回京城任职,那李全义将军却有些怏怏不乐:“诸位都回京城享福啦,却留鄙人在这苦寒之地!”
那姚宽笑道:“李将军还不好?你都当上三品将军了,如今又是安东都护,附近这七八个直属州和几十个羁縻州,可得归你管,相当于半个土王爷勒!卑职要是能当上此职,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里面李全义是职务提升最快的,他也是武炎之重点推荐的两个人之一,另外一个当然是杨思勖。
“谁不想当京官呀!姚参谋,你若想留在此处,我向圣上上一道奏表,让你来这安东都护府当司马如何?”李全义摇摇头。
“当司马?这么大的官我可干不了,你知道我又没读过多少书,李将军还是找别人吧!我和玉飞还是跟着东莱王,办理铜铁吧!”姚宽猛地摇头。
众人都大笑起来!
姚宽与玉飞二人都被授予了从五品下阶的游击将军散阶,担任了右羽林卫校尉员外同正雷骑营校尉,编制外。武炎之让他二人以办理火器之务为名,跟着自己当差。
二人跟着他办事不久,立了大功,当上了五品将军,自然愿意继续跟着武炎之。哪里会留在什么营州,当什么司马!
这时武炎之又说道:“李将军不要气馁,你是武将,为皇帝戍边那职责之所在!就是我等文官,还不是一样四处宦游?
我还兼着河北道观察使,到时候我再来看看你就是!你可不要贪赃枉法哟,要不然我查到你,你可就倒霉了!”
武炎之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众人都知道他是开玩笑,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屋里气氛很不错!那李全义将军起身行礼道:
“卑职岂敢?不过话说回来,还望武将军今后在神都,替卑职说几句好话,让我早日回都城任职!”
“李将军此言差矣!本朝有出将入相之传统!王孝杰将军、娄师德将军不都是因军功拜相的吗?
要是李将军再立大功,没准你都当上宰相了,别人还在当这监呢!这是圣上在培养李将军,李将军何苦着急回都城呢?”武炎之表情变得严肃了。
众人一听,都觉得武炎之说的很有道理。这边将有功劳,入朝拜相,的确是大唐和大周的传统。要说起来,倒是比文人拜相还要容易一些,似乎竞争的力度要小一些。那文官拜相,可不容易,多少人争那么一两个位置!
李全义一听,看到武炎之脸色有些不好,便不再说话,恭敬的坐下。
这是杨思勖起身说道:“没有东莱王关照和提拔,就没有属下的今日。请受属下一拜!”
那杨思勖也是耿直,立刻就一揖到地!行了最高礼节!杨将军免礼!杨将军作战勇敢,足智多谋,今后怕是要再立新功的!
我还要回神都,述职以后,把九鼎安放好,再赶往邢州办理铜铁使的事务。我肯定要年后才能赶回来”
因为那重新铸造的九鼎,快要完工了!这邢州的铜铁事务,他只有先交给蒋士鹏。
唐代官员改任新职,都必须先上京城,除了一些武将有特殊要求之外。比如现在的李全义和张九节将军,就是皇帝特旨不必赴京陛见,即刻任职!
这对于官员来说更好,原因很简单,当时官员离任和赴任,路途之费用都是自己承担。
由于过去交通极为不便,路途上就是几个月时间。这对低级官员来说,是极大的开销,因为一大家人都要跟着走。
关键是很多官员还要候选,回到洛阳,可能要等几年才有新的职务。这期间也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那意思就是,你在路途之上这一段时间,没有领取新的告身,也没有赴任新职,自然不会给你相应的待遇,这与如今大不相同。
张九节将军长期在东北任职,他倒是想回京了,不过皇上又提任他担任了营州都督,这也是要职,他倒是很想得开。
分别之时,他自然也尽了地主之宜,殷勤恭送武炎之。
从营州到洛阳,有3200多里,按照每日50里的行程,要走两个月。
武炎之与杨思勖、齐瑄、姚宽、玉飞、武守平等人一同启程。他们商定,按照每日两个驿站或者三个驿站,平均每日七八十里这个样子。
一个多月以后才抵达洛阳,此时已经是冰天雪地,进入深冬季节。
“哥你回来啦!”那弟弟武炎平和妹妹武小月急着跑出来!
两位母亲随后也跑了出来,到大门口迎接!
“哥,你带这么多东西你走以后,孙判官每个月都送来了不少吃的东西,还有不少的赏赐呢!这几个月更多,大哥当了郡王了,真是了不起!”弟弟武炎平,看着武炎之运了二三十车的东西回来,有些吃惊!
“都是我给都城的朋友、母亲以及你们一些礼物!还有好多你从未吃过的东西呢!你个馋鬼!”武炎之笑道。
………………………………
第128章 大案
当然这里面也不全是礼物,当时边将在外打了胜仗,取得些财物回家也是很正常的。
相比之下,武炎之还算非常清廉的。有些统兵大将,抢几十个被打败方之女子回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统兵大将还专门将抢劫来的女子,奖赏给部下军将。
武炎虽然没这么做,不过他也是默许的。这古代的兵将,其实也主要是为财物而打仗,打了胜仗而不给奖励,是为将者之大忌,不会有人再给你卖命。
很多皇帝还赞成这样做,听说那证明你没有野心。
武炎之是千年以后来的人,自然思想不一样。而且皇帝武则天赏赐了二十个女仆,还等着他,到宫里去挑选呢!何必抢讲什么契丹女子回家?宫里的女人,是很有教养的,有文化懂礼仪,不比气的女子强的多?
最关键的是,好多女子是高官的女儿,被没入宫中的。
对了,不知道宫中那些女子怎么样?要是能挑几个极品美女,倒也不错!
晚上,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非常热闹。
“哥,没想到你打仗这么厉害!都城里都传开了,他们都说大哥跟李靖和徐世勣二位将军差不多呢,都是我大周的神将!还说大哥快赶上唐太宗了!”武炎平说道。
赶上唐太宗?还差得远呢!
“小弟,你可别听他们胡说,偶尔打一两场胜仗很正常。等你再长大一些,哥也带你出去闯一闯!”武炎之笑道。
“好啊,哥,一言为定!哥可不许赖账。”他一边啃着一块羊排,一边还擦着嘴角的油。
“哥当然不会骗你!你要主动当兵打仗,人家夏官司还求之不得呢!正求找不到当兵之人。”
几人又聊了些闲话,忽然,武炎平说道:“哥,你不知道,李林甫给抓起来了,你可得救救他,他可是我的同学。
那李思训给抓起来了,好像是纪处讷举报的,说他参与谋反!”
啊?李林甫家人参与谋反?自己的大唐历史上也没有呀?他不是后来当了宰相吗?完了!看来由于自己的到来,这个世界很多历史不一样!
不过那李思训怎么样也不是造反的人呀?
“此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因何事而起?”武炎之问道。
“我听同学们说,是受到和刘思礼、綦连耀谋反一案的牵连!”
“你把详细的经过说一下!我觉得李思训应该不是谋反之人!”
“好的,听同学们说,此案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根据长安县尉吉顼揭发,箕州刺史刘思礼,曾经找人算过命,他会先当刺史,然后位至太师。
问题是太师之职,位极人臣,不辅佐他人登上皇位,是当不上的。所以他与洛州录事参军结构谋反,因相师解释图谶n,即定君臣之契。
此事目前暂时由来俊臣审理,不过由于牵涉的人太多,听说可能与庐陵王,还有同平章事孙元亨有关。
此事洛阳沸沸扬扬,那同平章事孙元亨,几次上表说明此事,皇帝并没有准。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哦怎么会与庐陵王有关?”
“好像是听说,那你有事你还找过庐陵王,他要当太师,只有辅佐他人登上皇位才可能,庐陵王和皇嗣二人都是可能的人选!所以嘛”
“好啦,我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此事不可轻传谣言,相信皇帝会处理的!至于那李思训和李林甫,我明日找找来俊臣再说。他好歹兼着着尚方少监,也是我的属下!”武炎之听着不对劲,赶紧制止了他弟弟。
看来这不简单是刘思礼谋反之案,纯粹是政治问题,希望不要与自己有关,血流成河是肯定的!
第二天,正好常参之日。
武炎之按例上了早朝。如今他的地位可不一样,那管着进宫门禁的左监门卫校尉,都听说了他立下了大功,并且都认识他。所以比往常检身倒是简单多了:“东莱王到了,请进请进!”
当然带没带刀是必须要动手检查的,否则如果有人带刀进宫,校尉就是死罪!
以前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唐太宗时期,长孙无忌因为与校尉太熟了,他自己也忘记了把刀解下来,结果带刀进入宫内。
按律长孙无忌都应该杀头,此事当时闹得非常大。最后只是将校尉免官完事。
摸黑踩着熟悉的道路,到了含元殿外。如今这里的绝大部分官员,地位都低于武炎之。
很多人见到他来,都过来问好。当然对武家有成见的官员除外。
那李伯昌自然非常殷勤:“哎呀武郎凯旋啦!何时回都城呀?怎不提前通知鄙人一声?鄙人也好出城来的迎接武郎呀!”
“哪敢麻烦李公?李公,晚上我准备了两桌酒宴,还请李公赏脸一聚!”
“要来要来!”
“怎么不请鄙人呀!”旁边一个声音传来,却是同平章事杨再思!
“原来是杨相公,失礼了!”李柏昌说道。
不过李伯昌是三品高官,对杨再思,也就是简单的作揖行礼而已。因为杨再思是侍郎衔,当上的同平章事。
当时的制度不一样,当一两年宰相,再当侍郎尚书的人,非常常见,所以那拿一般的同平章事,并不怎么当回事!
除非是同凤阁鸾台三品,或者纳言侍中,内史中书令。
而且武炎之更加简单,他是郡王,又是正三品,他的本阶还比对杨再思高很多,不用行面见上司之礼!只是普通同事相互作揖而已。
“杨相公日理万机,鄙人还怕杨相公忙不过来呢?如果杨相公有空,鄙人诚挚相邀!”武炎之笑道。
虽说此人品行一般,不过兴许关键的时候,或有大用,武炎之不肯得罪他。
“鄙人一定来讨一杯酒喝!”杨再思很恭敬的说道。
接着武炎之又邀请了若干很熟的官员,包括包括崔士廉、郑文朗两位少卿!
早朝开始。
武炎之如今坐的位置在第二排,因为第一排是御史、宰相、六部尚书及以上。他是正三品职事官,又是郡王,刚好在第二排。
那武则天早看见了他,心里很高兴,不过由于是早朝,很多人要汇报政事,所以武则天就没有说什么。
不过,今日早朝,与武炎之离开之前大不相同,气氛非常严肃,很多人胆战心惊。
他开始还不明白什么原因,后来不经意的一扭头,看见身后不远处的来俊臣,不觉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正在此时,却听得尚方少监兼洛阳令来俊臣发言道:“陛下,刘思礼和綦连耀谋反一案,微臣以照陛下口谕,已经缉捕了20余人。
不过微臣只是受命缉捕,暂时并无审理之权,今特请示陛下如何处理!”
………………………………
第129章 办案
众人一听,你要是参与审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呢!
武则天微微一皱眉头,思考起来。按照她的意思,本来是想要武懿宗来推究此案。不过他被临时派到河北处理造反一案,那也是大事,一般人不行。
当初之所以调武炎之办理铜铁之务,那是由于他去年成绩非常显著。今年的铜产量,估计会突破600万斤,此项业务离开他也不行。何况他说,还会大大增加钢铁产量,这可比铜还要重要。
这次的谋反事件,事关庐陵王李显,搞不好还有皇室李旦,这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随便杀呀?
而且必须派一个武姓人处理此事才行!这派谁处理好呢?河内王武懿宗和建安王武攸宜都不在。
武承嗣身体不好,一直在家养病。自己以前想让他接位,不过此人心术不正,心眼儿也难堪大用。
梁王武三思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他与来俊臣关系极差,并非理想的人选。武攸宁性格随和,更难胜此任。
正思考之间,忽然她看见了武炎之,此人杀伐果断,听说他在三受降城,斩杀了30多名违抗军令的士兵。杀伐无比果断,是能当大任之人,就让他处理吧!
想到这里,她说道:“这两个叛贼,必须要严惩。或许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参与其中呢!东莱王武炎之听旨!”
“微臣在!”武炎之赶紧站起来拱手!他有些吃惊,让我做什么?
“任命东莱王武炎之担任刘逆谋反案推究使,全权处理刘思礼、綦连耀谋反一案!自皇嗣、亲王以下,并听勘问。
在此案结束后,再赴任邢州办理铜铁!司刑少卿冉琮、尚方少监来俊臣、右肃台监察御史吉顼协助处理此事!”武则天说道。
“微臣等遵旨!”
散朝。
武炎之一听,按照昨晚小弟武炎平的说法,此事怕是不好办。按照皇帝武则天的习惯,此案要办得越大越好。
如果仅仅办他们二人,显得自己无能!如果牵连的人过多,杀人过多,势必让天下人产生怨恨,影响自己的形象!
看来此事极为棘手,晚上还得找几个人商量一下才行。
正在此时,洛阳县令兼尚方少监来俊臣急步走了过来:“属下来俊臣参见东莱王!”
“来少卿免礼!”武炎之微微说道。此人目前兼任少卿,说来是自己的直接下属。
这来俊臣40多岁,身高与武炎之差不多,1米75左右,人长得非常帅气,倒是一个老帅哥。
一般在武则天周围办事的人,人才长得都不错。
在古代,要真的说起来,这长相和气质比才华更重要。真正单纯靠才华,而长相气质差的人,在古代要上位难度大很多。因为古代人更相信面术!相信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可以通过面相看出来。
“启禀东莱王,此乃一份谋逆之人的名单,请东莱王过目!”他恭敬地从袖中抽出一个信封。
武炎之接过打开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上面居然有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孙元亨、李元素两位。还有天官侍郎石抱奇。
那李元素也是新提不久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很好!来少卿办事得力!乃大周之栋梁,陛下的左膀右臂。今后这尚方监的事,还请来少卿多管一下。鄙人常年在外,司里人少了不行!”
“遵命!不过卑职还兼着洛阳令,很多事情还是崔少卿要多操一些心才好!”他说道。
“那是自然,我不在时,崔少卿就暂知监事。”武炎之说道。
目前代替武炎之临时主持尚方监事务的,就是崔士廉,以前的司农少卿。
就在此时,一个高大陌生的男子跑了过来:“卑职吉顼参见东莱王。”
吉顼?这次的刘思礼谋反案,就是这个人举报的。他一看,这个人倒是比自己还高半头,可能1米83是有的。人长得也不错,气质很好。
“吉御史?免礼!”
随后司刑少卿冉琮也走了过来行礼。几个人随意聊了几句这个案子。
几个人将此案的重点向武炎之作了简单介绍。
“好吧!先吃廊下食。下午就到尚方监,你等将前期的书面材料全部拿来,我先看一下材料再说。
既然是涉及到谋反的大案,一定要办得严谨。确实有牵连的,一个也不能放过。但是,如果有借机诬陷的,绝对不允许!谁诬陷的要连坐!”武炎之冷冷说道。
然后他拂袖而去,在他心里面,不愿与来俊臣以及吉顼二人交往。
那冉琮一听,心里比较满意,随后也漫步离开。
来俊臣和吉顼二人一听,也拿不准武炎之是什么意思。
特别是那吉顼,有些着急,因为此案是他举报的:“来公,东莱王究竟是何意呀?”
“我如何得知?兴许是他办事比较公道吧!不过这个案子不那么简单,陛下既然让东莱王亲自审理,你难道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吗?”来俊臣冷笑着也走了。
只留下吉顼呆呆的站在那里!其实,他之所以举报刘思礼谋反,你是想急着上位。要知道,他中进士已经快15年了,去年才做到长安县尉。
这在同科及第的举子当中,算是最慢的了,甚至比很多明经及第者都却还要慢!好多升到五品的都有。
不过刚才东莱王武炎之以及洛阳令一席话,让他很是有些担心。
自己的初衷,就是想简单的升官。可是依照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