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工程师-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属下遵命!”
“看,那边有人来了!”有人喊道。
在晨晖的照映之下,远处一些人徐徐而来。
有眼尖的人说道:“是李侍郎他们到了!”。
于是众人走了几步,上前迎接。
接着,陆陆续续若干人都到了,其实主要是六部侍郎。当时的尚书要不是空缺,要不就是有人兼着。
这侍郎一般六部是标配二人,天官(吏部)则多一人。
大家寒暄几句,随后武炎之与诸位宰相陆续来到。
“恭喜宗相公高升!”那张司业倒是不停地给宗楚客道喜。
那宗主客眼高于顶,特别是前几日,梁王武三思当了亚献,眼看着被立为太子有望,他更加底气十足。
就是身旁的内史王及善、纳言姚璹他也不放在眼里。那二人是忠厚的长者,倒是不以为意。
不仅如此,那宗楚客受过武炎之的气,此刻当了同平章事,也是斜着眼睛看武炎之。
武炎之也丝毫不在意!这个什么宗楚客,品质如此低下,贪贿成性。不知道武则天为何要重用他?兴许是他人长得帅,又是亲戚的缘故吧?
在自己模糊的印象当中,这个人当宰相似乎也没有当多久!包括武家人,当宰相的时间都非常短暂。他们缺乏当宰相的能力。
只见那宗楚客趾高气扬,竟然不顾内史王及善、纳言姚璹两位凤阁鸾台长官在身旁,竟然要抢步往前走。
不过他这个动作却被高祭酒给拦住了:“宗相公,陛下有制,东莱王兼任开元使,是皇差。同时,王爷今日来成均监授课,就是老师!按理,应该老师先行!东莱王,请先行!”
那宗楚客满脸尴尬,武炎之也不客气,抬步就走。
要说起来,这里面本阶最高的人,还真是武炎之,他是光禄大夫,而且又是郡王。如果依照阶品,不依照职事,他走前面也符合礼法,没有什么不对。
高祭酒陪着武炎之,赶往成均监的休息室。
两位司业则陪着几位宰相。那些侍郎,平日里也是眼高于顶的人物,没几个人是他们瞧得上的。不过在今日这个大场面之下,都还嫌自己的官小!不仅暗自摇头。
自然早就有人做好了迎接工作,上茶招待异常热情。
今天的主角是武炎之,他倒也比较享受这样的待遇。
“高公,不知道这课程具体是如何安排的?”武炎之问道。
他先前知道是上午上一节课,一个时辰,中间可以休息一刻。就是不知道何时开始。
“东莱王日理万机,几日后还要大婚。这百忙之中抽空,来给我等讲解这算法大道,真是难得。王爷如果不介意,从辰时开始即可。”高祭酒道。
“嗯,很好!高公安排就是。对了,既然是给算学生上课,不单单讲的数字,我还有一项非常简便计算的工具,高公请看。”武炎之说罢,从袖中抽出一个小算盘来。
(据考证,此时,明清两代普遍用的算盘,这种中国独有的计算工具,此时还远没有发明出来。)
众人一看,这东西都是非常稀奇,不知是何物。
那高祭酒也非常奇怪:“王爷,此物是何名?不知如何使用?跟一般的计数珠筹盘一样的吗?”
计数的珠筹盘?开什么玩笑?哥这个是国粹!
“此物名叫算盘,别看它只有几个珠子,这个是加减乘除,全都可以计算。不仅如此,就是你们算学生学的什么开方,他也可以计算!”武炎之说道。
“开方也能计算?这也太神奇了!”旁边的一位算学助教说道。
武炎之一听他的表情,似乎不相信。
“我就给诸位示范一下!”武炎之在小案上放好算盘。
然后他又说道:“诸位,下面我就试一试简单的四位乘除法!”
说罢,他随口说了几个数字,开始拨弄起算盘来!请百度一下“扔书网”感谢亲们的支持!
………………………………
第143章 国子监授课2
“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武炎之念道。
他第一个除的数是“3”,这是珠算的除法口诀。
倾刻间,一个四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就被他解开。
那如飞的指法,比他们见过的最高超的琴师,还要快许多倍!
“此物也太神奇了!”
“不知东莱王是如何发明的,这可了不得!”
“鄙人在这成均监授课20年,还从未见人有如此快的计算速度,这东西抵得上十个人!”那助教赞叹不绝。
“想不到王爷还有如此神技!这是太好了,这算盘要是推广开来,我大周胥吏的办事效率,怕是要提高十倍。为何从前不见东莱王讲过?某明日早朝,得向圣上提出来,在全国推广此算盘。”内史王及善赞美道。
“不过是一件小东西而已,王相公过誉了。鄙人忙于铜铁之务,前些年发明的算盘,也没有拿出来用过。”他淡淡一笑。
那些博士、助教、宰相、侍郎,都觉得这算盘很稀奇,想看个究竟。
武炎之便把加减乘除之法,简单的给他们演示了一下。令这些人听得啧啧惊奇。就是那不可一世的宗楚客,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诸位,这时间快到了!我们还是请王爷到教室给我等授课吧!”那高祭酒说道。
一听说上课的时间到了,众人便散开来,给武炎之和高祭酒让出道路。
“王爷先请。”那高祭酒对武炎之更加客气。
一行几十人,来到教室。
这教室却是特制的,并非算学生使用的教室。这间教室可以容纳下二百多人,是国子学学生专用教室。
教室之内,30名学生早已经等候在里面。看见若干官员、老师进来,他们赶紧起身相迎。
课堂自然课堂的规矩,那些宰相尚书侍郎坐在前排腾出的空位上。
“给老师行大礼!”有一位成均监的丞在一旁导引。
这些官员,年轻的时候都是拜过老师的,直到给老师行礼的礼节。
于是众人包括几位宰相都给武炎之行了稽首大礼。
人家武炎之是皇帝特使,这也是皇帝命令他们来听课的,给老师行礼并不丢人。
“诸位老师、相公、同僚!今日鄙人受圣上之命,来讲解这大周开元数字用法。
诸位可别看这符号简单,真要用起来,真要把它学会,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的。下面我先讲这几个数字……”
幸好中国古代,发明了十进制的算法。否则这阿拉伯数字要教起来倒是很麻烦。
当然,用阿拉伯数字计数,比用古汉字计数,要方便很多。
用阿拉伯数字代替汉字,并没有什么好讲的。要讲的内容,不但是简单的代替,还有利用数字进行十进位的加减乘除计算。
这些算学学生自然一学就会,他们可是学过中国唐代以前所有的算术经典,比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等。这只是用阿拉伯数字的符号来代替而已。
不过,除了算学学生的其余官员,对于这乘法和除法,就像听天书一般!
……
这老师可不好当。
上午讲了一堂课,把武炎之讲的口干舌燥,虚火上升。
这是他第一次当老师,而且是给大唐的宰相当老师。
“今天上午就讲到这里,下午讲算盘之学。诸位若有什么疑问,下来再交流……”武炎之说道。
……
“哎呀!想不到东莱王不但是天生神将,竟然还如此精通算术之学!”
“这开元数字,东莱王是如何想到的?如此简单的东西,我等如何想不出来?”
“就是,这可比用字方便多了,我等今后出仕做官,也省了很多麻烦。”
“……”
若干算学生议论纷纷,赞不绝口。
那些宰相、尚书、侍郎以及成均监大大小小的官员和老师,都对武炎之讲解的这个开元数字赚不绝口,惊叹为天书。
行过下课礼之后,武炎带头出了教室。
课间,他对于这些宰相、尚书、侍郎无比惊叹的表情,感到非常舒服。
想不到穿越到这大周来,居然当了一把老师,而且这些大周国际举足轻重的人物,对自己如此佩服。
他的心情有些膨胀。
……
中午自然是丰盛的午餐,由于下午还要听课,大家有没有喝酒。
不过,谈论到这数字的神奇之处,这些人依然惊喜不已。
这是那纳言姚璹说道:“高公,依鄙人看来,东莱王这个算盘,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工具。
今日过后,你们就照着这个东西,多生产出一些来。趁王爷在洛阳的机会,把这些学生都教会。”
“遵命!卑职接下来就做。”
下午,武炎之又给所有人讲解了珠算之学。
“王爷,这算盘果然神奇,我等算学生能一人发一个就好了!”
“王爷,这口诀也太多了,能发一本口诀表吗?”
“王爷,这除法口诀,能再讲一遍吗?”
“……”
武炎之一一给他们作了解答。这珠算,可不是一日之功,非长期锻炼不可得。于是他说道:“诸位,这口诀,我已经交给刘司业,他会发给你们的。
我们尚方监、冬官还缺几位懂算学的直官,诸位要好好学习这算学之法。今日,我会让高祭酒从你们这些人当中,挑选两名已经考核合格的优秀学员,随我到河北办理铁务,假摄巡官。
等我今年冬天或是明年春天回神都以后,会来再派人此考核挑选,多挑选几名。诸位若有兴趣进入的,到时可以一试。”
众人一听,自然欣喜异常。尤其今天就有两个人可以当巡官,这可不是容易得到的机会。
能进入这两个部门,非常不容易。比进入将作监修房子要好得多。
武炎之将来要办工程,修建公路和铁路,手下需要的人手众多。尤其需要这些懂算学的人才。
至于口诀表,过去可没有复印机,那东西要重新刻版印刷,亦或是请人抄写,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
“王相公、姚相公以及诸位相公、同僚、老师、学生,鄙人今日就讲到这里!诸位学生,下面请王相公和姚相公,给诸位训话!”武炎之把课讲完了,总得给两位从未来过此地的首相给学生讲话的机会。请百度一下“扔书网”感谢亲们的支持!
………………………………
第144章 别洛阳
大周历,2月12,洛阳,皇宫。
“祖姑母,孙儿特地来辞行!明日孙儿就要与茵儿出洛阳!”武炎之说道。
今天,他把新婚几天的李茵带了来,一同拜见皇帝武则天。
一般的高官、特使、清要官等出行外地,按规矩必须要朝见皇帝。有时皇帝会勉励几句,还会提出的要求。
武则天看着眼前的二人,年少气盛,英姿勃发。她微笑的点点头:“你二人还好吧?”
“启禀祖姑母,我二人关系很好的!孙儿多谢祖姑母成全!”
“那就好!神都的事务安排好?”
“孙儿都已安排妥当!尚方监由崔少监负责……”
武炎之把自己管着的尚方监、冬官、雷骑营的事务详细讲了一下。
“那就好!尤其是那火器的研制与生产,是重中之重。我听说你上次攻打突厥和剿灭契丹叛贼就是用了火器,可有此事?”
“启禀祖姑母,确有此事!当时有试制的20条火枪,还有很多火药。第一次击溃突厥王子的偷袭,这火枪也发挥了重要的威力。
目前这些火枪,已全部在雷骑营做训练之用。这里孙儿要说一句,那突厥可汗墨啜已经打败突骑施。他被孙儿两次打败,或许会报仇。
他如果要进攻,无非有两条路,第一,进攻河外三受降城。在该处,有安将军固守,孙儿加工了很多猛火油,他们攻下三受降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第二条路线,定然是进攻妫(gui)州、幽州、易州,从而攻击赵州。侄儿建议,可适当在妫州、云中一线建立军寨,防御突厥。在三五年之后,火器和火药初成之时,孙儿请领数万精兵,踏平匈奴、剿灭吐蕃,助陛下成千秋万代之功!”
踏平匈奴,剿灭吐蕃!武则天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孙儿好志气!这建立军寨一事,我会同娄师德、王孝杰二人商量。我准备让王孝杰担任易州都督,都防妫州、易州一线。”
“王将军百战沙场,屡获战功,是孙儿之楷模。不过,孙儿觉得,王将军用兵,有时过于冒险。虽然有时要打胜,必须要冒险。
不过,现在的军将和士兵,战斗力早已不同以往。而那突厥骑兵非常勇猛,孙儿觉得,一般情况下,亦加固城池坚守。通过坚守,来杀伤敌人,消耗敌人。
敌人是以骑兵为主力,携带干粮等,不需要多大的补给。如此虽然快捷,不过有相当的攻击时限,也就是其攻击不可能长久。”
“孙儿分析得对。”武则天点点头。
她心里不禁暗自高兴:这个武炎之,真看不出来,如此年轻,对军事分析就如此的有条理,丝毫不逊于娄师德、王孝杰!
特别是他发明的火器,这无疑是制胜的法宝!看来平定突厥,应该可期!
“我会告诫王将军,他上次大败于吐蕃,就犯了轻敌冒进之病。”
“祖姑母,孙儿这次的路线,是走河北,出邢州,在那里建立几个大的炼钢作坊。回来之时,再到登州、莱州等地去看一看。
一来是看看那些给孙儿缴税的封户,这二来,是孙儿听说,该地富有金矿,孙儿准备到该处,再成立一个冶监,办几个金场,一年增加几万两黄金,应该不成问题。”
“嗯!这炼钢是第一要务,制作兵器铠甲,都少不了他。孙儿放心去吧!对了,我前几日听姚相公说,你不但在成均监讲了开元数字,还讲了什么算盘?”
“祖姑母,这东西孙儿今天也带来,正要给祖姑母禀报。”
说罢,他把随身携带的一付算盘拿了出来,给武则天演示起来。
“祖姑母请看,先说这加法……”
那武则天是何等样人,在武炎之简单的演示了算盘的操作原理之后,她一瞬间就看出了这个东西的巨大作用!
“好!婉儿,你看这东西是很简单,不过似乎却蕴含今生的算学之理,非一般人可以制作出此物来!此算盘要是在全国推广,其功用必定非凡,节约之人力物力,怕是要达到数十万贯。”武则天满脸惊叹之色。
“是啊!奴也认为,这算盘堪称神物。东莱王如何能想出如此奇妙之物?”上官婉儿也大为惊服。
“这是鄙人闲暇之时翻阅各种算经,偶然想到之物,看着就是计算简便些,也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武炎之淡淡的说道。
“不然!这东西看着简单,却深含大道之理,非常人可以造出!听姚相公说,成均监已经开始教授此法。
婉儿,立即下制,待那些学员将此技艺学成之时,可令各州县,每年来洛阳朝集的官吏,一并到成均监进行学习。然后回各州,给其余的官吏教授此法。准各衙司按需配备这个算盘。”
“遵旨。”
“祖姑母,若无其他事,孙儿告辞了!”
“好吧!此去邢州路途遥远,如今是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婉儿,再赏赐他二人裘衣各一件!对了,那邢州也是极重要之地,就让炎之暂时兼任邢州刺史吧,把城池加固也好。原刺史留在神都,担任正谏大夫。”
这武炎之,从未在州县任职,其履历并不完整,所以武则天,想让他担当一段时间的刺史。
“孙儿多谢祖姑母!祖姑母对待孙儿的大恩,孙儿只有来世再报!”说罢,武炎之与李茵二人,给武则天行了大礼,告辞而出。
……
出得殿外,却正好碰到杨思勖。他给武炎之行了大礼:
“东莱王明日就要起身,卑职却来不及送行了!王爷一路平安!”
杨思勖满脸的愧疚之色。
“杨兄如今事务繁忙,就不要惦记着鄙人了!鄙人出去,多则一年,少则七八个月就回来了。今后你我相聚的日子还很多。”
“其实,卑职听说,如果王爷这次不出洛阳,陛下还准备让王爷担任殿中监呢,那样的话,我们不就时时可以相见叙旧呢?”
担任殿中监?那不是伺候皇帝的工作吗?还是让二张去干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是孙子辈,照顾自己的祖姑母,你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真要让自己干该职,那也是对自己的莫大信任!
要知道,殿中监,很多时候是兼任闲厩使的,管着两京数十万马匹。这可是非同小可的职务!
晚间,一大帮人给自己送行,武炎之又给齐瑄交代了些秘事。请百度一下“扔书网”感谢亲们的支持!
………………………………
第145章 当刺史
邢州(邢台),也是河北的战略要地,是北上赵州、幽州之必经之路。这是一条最平坦,最便捷的官道。上次武炎之,从河北回来,也是走的这条线路。
因为在邢州地界之内,有高品位的铁矿,在唐代,这里是主要的产铁地之一。
要说起来,中国还有几个地方铁矿石储量巨大,武炎之当然也知道。
比如说东北鞍山地区、迁安矿区、江南的马鞍山矿区、西南的攀枝花矿区等。
不过就目前而言,此处已经能够满足要求,只要加大开采量,古代是农业社会,对钢铁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
武炎之的媵李盼儿已经怀六个月,这次并未随行。
本来他也打算不带夫人李茵出行的,不过李英非要去,他也没有办法,反正他现在是郡王,正三品高官,出行非常方便,马车牛车都是朝廷提供。
武炎之先前有言,不让送行。他带领一大群人,包括玉飞和姚宽这两名五品武职从事。还有掌书记卢宏、巡官顾志文。
另外还招了两名精通计算的算学生,担任试用巡官,一个是张峰,一个是刘辉。说是试用,这只不过是一个说辞而已,一般都会转正的!
不料走出洛阳城东十里,却看见两个人,早已等候在路边。
那路边却有一个亭子,一条小溪缓缓流过,路边桃李争艳,一副农家气息。
武炎之一看,这不是李思训和李林甫吗?
这个李思训,自己救了他,还给他推荐了官位,就是不知道他担任何职。
“卑职参见郡王!”李思训非常谦恭,李林甫也跟着行礼。
“李公为何到如此远?多谢了!”自己说过不要人来送的,不想他竟在如此之远等候。
“也没有多远!没有王爷,就没有卑职今日!听说王爷又要远行,卑职自然应该来的!这里有几坛酒,别人还画了一幅画,就当是个临别纪念吧!不成敬意!”李思训说道。
听他这话的意思,莫非他要走很远?
“李公在何处任职?很远的吗?”他问道。
“在同州担任长史!还多亏了王爷推荐!”
在同州当司马,不就是跟李伯昌在一块吗?那也算五品高职,一般当过县令之人的正常升迁。当然,这个职位靠近两京,并非轻易能够得到。
“恭喜李公!听说令侄林甫准备去担任卫官?”
当卫官,其实也差不多就是普通的士兵,或者解释为有官衔的士兵。这些人一般是高官的后代,混个出身而已。
如果不经过科举,必须要先当卫官,当然交钱也可以。不过很多家长,希望十几岁孩子去当卫官锻炼一下。
一来是训练规矩意识,二来出入王府、宫殿,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对于将来之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让他捞个出身也好!”李思训说道。
武炎之一看,这倒也好,此人办事干练,今后想办法弄到身边来,干个巡官,推官,怕是比别的人强很多。
几人又聊了些闲话,便悠然而别。
……
从洛阳到邢州,1700多里。按照规矩,每日行程不低于50里。正常情况下三十五六天左右才能到。
武炎之是后世来的人,办事风格很有些不同。那后世的高速公路,一天就可以跑二千多里。所以他要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三个驿站90里,最低也要走两个驿站60里。
在他的带领之下,刚好20天就赶到邢州。
随从掌书记卢宏早已经派人通知了等候在邢州的判官蒋士鹏、长史萧玉等人。
本来按照惯例,判官蒋士鹏要亲自到城外迎接,至于州里,一般是去一员参军事(普通参军事,不是各曹参军)迎接即可。
不过,那司马贾珏,却非要带着赵参军,与蒋士鹏一起到城外来迎接武炎之。
“卑职参见东莱王!”那些人纷纷上前行礼。
众人见面行礼完毕,武炎之一看,贾司马40余岁,中等个,黑瘦,人倒是非常精干。
一路上,武炎之问了些邢州的情况。只听得贾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