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老子不是米迦勒-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没等王福林决定好要不要登门,那边新闻记者们已经把溥仪隐瞒了几十年的消息给挖出来了。就连溥仪现任的妻子李淑贤都不得安生。

    其实李淑贤自己也知道,早在他们夫妇刚结婚的那会儿,溥仪就曾经偷偷地在医院里面注|射|过荷|尔|蒙。而且,这种事情还真的叫人给挖出来了!

    当时的病例,还有给他开药的医生,都被那些神通广大的记者找出来了!

    溥仪暴跳如雷。

    他找不到赵长卿,直接就对媒体文化,隔空问赵长卿是不是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因此知道这些。

    赵长卿很干脆地告诉《今日要闻》的记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不娶,只是因为心里有人。因为不娶,所以跟所有的女性都保持距离。哪像某人,明明自己不行,还祸害人家好人家的姑娘,还祸害了一个两个乃至是四个都不够,如今又祸害上第五个了。”

    得,从生理问题上升到品德问题了。

    再度从新闻上得到消息的溥仪当场晕倒,送到医院之后被发现中风了,而他的妻子李淑贤也跟他秘密离了婚。

    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被赵长卿抛诸脑后了,但是,红楼梦电视剧还是要拍的。

    王福林害怕赵长卿再度惹事儿,不得不同意开始海选小演员。当然,需要小演员的也就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探春、惜春这几个角色而已。

    当然,林黛玉这个小演员依旧是从大院里面选。

    对于红楼剧组来说,林黛玉组的演员们完全跟他们是格格不入的,不止跟那些海选来的演员们格格不入,就连剧组的其他专家们也跟这六位姑娘格格不入。

    不过,赵长卿要求林黛玉候选们保持这种格格不入。

    “记住,从红楼梦一开始,林黛玉就跟整个贾家的画风是不一样的。别说和不和的,贾宝玉跟薛宝钗那群人才是一个画风,他们站在一起才和|谐,而林黛玉呢?别忘记了,林黛玉第一次上贾家的时候是她六岁的残冬,她的母亲贾敏新丧,这一点从贾雨村这个人物上就可以说明――这个我在剧组剧本编写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而贾家对贾敏之死的态度是什么?穿红着绿!所以,从小说林黛玉第一场开始,就说明了林黛玉跟贾宝玉是两个画风。所以,别去信那个越剧版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根本就没有贾宝玉跟林黛玉手牵着手的事儿!记住,原著里第一次对林黛玉的描写通过的其实是贾宝玉的眼睛,而实际上呢?从贾母开始的穿红着绿,王熙凤的恍如神仙妃子,王夫人准备送的缎子,还有贾宝玉一身大红,这些都快把林黛玉给气哭了!所以,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你要分清楚,什么是白描,什么是通过小说人物的眼睛的观察。如果是小说人物的眼睛描写的,就必须要考虑小说人物的性格。就好比对林黛玉的描写,什么双目含情,跟贾宝玉那种家伙,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女孩子都是要陪他玩耍的,至于什么母孝、丧期,他可不会管!而且他也十分以自我为中心,就是林黛玉满心不情愿,他也不会在乎,甚至会把这个当做情趣!他的对女孩子的体贴,是基于那些女孩子陪他玩、处处围着他、以他为中心,他才会体贴,女孩子如果不退让、不陪着他,他就会大吵大闹,就跟大观园时期,紫鹃用林黛玉要回家一说刺激他一样,他可不会管林黛玉的未来和名誉!这也是原著里面林黛玉知道贾宝玉痴迷之后整个人大受刺激不但吐了药还对紫鹃说你这是在逼我死的原因。因为她的名誉、她的家族的名誉都被紫鹃和贾宝玉两个给毁了!”

    赵长卿如此对每一个人道:“在原著里面,林黛玉是中国正统文人的化身也是所有美德的化身。但是,人类的贪婪、愚蠢、自私自利以及目光短浅,让这些蠢夫愚妇选择了毁掉人性中的美好,然后手拉着手走向毁灭。这才是原著要表达的深层内容。所以,原著里面贾家不可能跟高鹗的续书里面那样出现什么兰桂齐芳,而应该是跟《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里面写的那样,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听到赵长卿这样说,小演员们似懂非懂,六位成年林黛玉候选都是心里面一震。

    因为她们发现,如果说红楼梦这部传奇记录的是人类对美德的摧残和毁灭的话,那么过去的那十年,那些被送到牛棚里面的老师,他们全部都有罪吗?知识是有错的吗?因为不取,所以来自资本主义的技术就是有罪的,是必须挥刀割掉的?如果人人都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又何谈进步?

    人类需要的是反思,对社会的反思,对过错的反思。但是反思不是否定一切,反思应该是分析对与错,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记住,最后是朝前走,而不是倒退。

    其实《红楼梦》这部小说跟现实是相通的,很多地方完全能够跟现实社会对照得上,无论是哪个时代,都具有指导意义。

    这才是《红楼梦》的深度。

    赵长卿不认为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一部小说的深度能够跟《红楼梦》相比。

    作者有话要说:  一会儿还有一章
………………………………

第183章

    赵长卿觉得《红楼梦》深不可测的时候; 却不知道在别人眼里; 他一样深不可测。要知道; 1982年的时候,中国全年的外汇结余也不顾是二十亿美金; 可是今年才半年,光那几家家电厂的出口额就达到了二十个亿; 原先国内还有向国外进口冰箱、进口空调、进口压缩机。可是今年呢?压缩机国产了; 产能还不错; 四门智能冰箱还能出口; 吸油烟机和双缸洗衣机已经国产了; 更别说; 电磁炉、微波炉、滚筒洗衣机更是热销的出口货!

    才半年; 光压缩机一项,就已经省了上亿的外汇,而另一方面,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已经为国家带来了三十个亿的外汇订单……

    国家有关部门不是没有人跟这些工厂联系过; 要求他们降价; 增加出口额。

    问题是; 这些工厂他们不再接单是因为他们的产能不足,他们的生产已经排到三年后了; 就是现在盖产房也来不及; 而不是东西不够便宜因此外国佬不想下订单。

    因此,中南海方面派了一个秘书过来,跟赵长卿商量能不能改一下合约; 三台产品里面就要一台,这个比例有点高。

    赵长卿同意了,改成十件里面他取一件。

    其实这是违背契约精神的,而且他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全中国的人都用上电磁炉、电冰箱、电热水器等电子产品。但是国家都专门派人来跟他谈了,他只能退让。

    不是他不能坚持,而是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做事习惯。国家都跟你商量了,就不能太拿乔。只要这些电器的定价在他的手里,就不用担心被国外告倾销,自然,他的目的基本上也就达到了。

    再说了,电磁炉这种产品,也就在他手下的工人那里受欢迎,而且还都只买最便宜的那种。高档和中档的,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除非是显摆,否则价格还真的偏高了。

    更重要的是,他决定上液晶彩电了。液晶彩电的技术成熟的话,他就可以生产液晶显示器。为接下来的微型计算机,也就是个人电脑的上市做准备。

    赵长卿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带着申昱。

    不得不说,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申昱还真的非常非常乖巧。如果赵长卿有事,他就跟两只大熊猫玩,一点都不来吵赵长卿,同时,他的嘴巴也非常紧,好像他天生就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

    但是,即便是赵长卿在他身上花费了许多心思,可是要继承蔷薇庄园,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赵长卿一直都知道,他是全世界的焦点,所以,英国接下来的反应几乎在他的预料之中,却在中国人和中南海的意料之外。

    赵长卿不过是回了一趟中国,中国就不需要压缩机了,甚至还多了好几样出口产品,英美方面立刻就嘀咕了。

    大英政府立刻以女王的名义,要求赵长卿回国,理由是,身为英国的公爵,赵长卿的继承人必须得到她的认可。

    同时,罗马天主教方面也表示,希望赵长卿能够早点回英国,没有米迦勒,他们很不习惯。

    大英政府那边就算了,可罗马天主教的要求得到了几乎整个西方世界的一致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长卿就是对这片土地有十成十的留恋,他也不得不带着申昱返回英国。

    没有办法,在另一个时空,中国的二次发酵的人工合成维生素c的技术只用了不到六百万美金就卖给了美国,现在,几乎是整个西方社会都在要求赵长卿返回英国,中国又怎么留得住人?

    虽然说赵长卿可以不管不顾,但是,如果他不回去,申昱就无法继承那些专利,而申昱不能继承那些专利,就等于中国永远失去了这些。

    所以,在红楼梦剧组正式开工后的第三个月,久违的六翼天使标志的波音747飞机在通讯飞机和护卫机的护航下,赵长卿返回了英国。

    他一下飞机,就受到了无西方人的热烈欢迎。

    因为在他的《大国崛起》中,他明确地指出了日本的十年大牛市。而这些欧洲人,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只要看过《大国崛起》日本卷的,只要相信赵长卿的,只要有条件的,他们都去了日本,然后捞了大钱。

    他们自然是感激赵长卿的,因此特特地跑来接机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在无数的鲜花和欢呼下,赵长卿带着申昱和两只大熊猫上了劳斯莱斯公司为他新做的六翼天使标志的汽车,返回了位于约克郡的蔷薇庄园。

    作为老邻居,现任格兰瑟姆伯爵小罗伯特・克劳力在第一时间就登门拜访了赵长卿:

    “哦,公爵!我还以为您不回英国了呢!”

    赵长卿微笑道:“啊,伯爵,米迦勒怎么可能忘记他的信徒。”

    小罗伯特・克劳力道:“当然。天国副君是威严的,也是仁慈的。”

    在申昱好奇的目光中,小罗伯特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小罗伯特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坐在申昱身边的两只大熊猫。

    两年过去,这两只大熊猫虽然还没有性成熟,但是已经不能叫做小家伙了。

    当然,他们依旧憨态可掬,非常非常地讨人喜欢就是了。

    只见小罗伯特抽抽嘴角,忍着想撸一把的冲动,对赵长卿道:“公爵,这个,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应该是黑白熊吧?”

    事实上,早在三十年代的时候,一位生物学家就在四川发现了大熊猫,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大熊猫被命名为黑白熊,后来才被叫做熊猫。

    但是,当年那只大熊猫,因为运输不当,没出中国就死了,最后到底法国的,只有一个标本。

    赵长卿笑道:“别小看了它们。这种生物是中国独有的,而且,全世界都不到一百只。如果不是为了它们,我还不致于耽搁到今天。”

    小罗伯特离开想起来。

    好像蔷薇庄园从前年开始,就大量移植各种竹子。箭竹、箬叶竹……应有尽有。

    “它们是吃竹子的?”

    “对。也不知道它们是否使用英国的气候,我正头疼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就两千吧。
………………………………

第184章

    民众; 尤其是信徒担心的是赵长卿一去不回; 那几乎等于是他们永远地失去了米迦勒。赵长卿回来了; 信徒们自然而然地就安心了。而大英政府担心的则是赵长卿会倒向那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 民众安心了,政府和政府官员却无法安心。bbc电视台的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拜访赵长卿的。

    其实早在七八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结婚的时候; 英国王室就第一次面向全球进行了直播。而这一次; 征得了赵长卿的同意; bbc电视台打算同样进行全球直播。

    赵长卿没有拒绝; 因为他知道这是必须的。

    因此; 在蔷薇庄园的大书房里; 维多利亚时期的老沙发上; 赵长卿接受了bbc名主播的专题采访。

    “现在,外面关于您这次长留中国的说法不一,您对此有解释吗?”

    赵长卿回答道:“确认我的教子兼继承人申延年的情况,这是我当年提出的请求。不过; 这次去中国也的确不只是这一个目的。”

    电视机前的观众立刻惊呼起来。

    有人道:“该死!果然!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就跟日本人永远是日本人一样!”

    边上立刻有人反驳道:“闭嘴!公爵才不是那样的人呢!”

    电视机里面; 赵长卿继续道:

    “中国自古以来占地广袤、人口众多。作为一个学者; 我不可能不关注那片土地的变化。而我的《大国崛起》系列丛书也是时候开始着笔这个古老的国家了。问题是,这个国家说是社会主义; 却跟苏联、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 因为这个国家竟然放下了一切开始发展经济。我想,只要是读过《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纲领的学者都会对这样的一个国家感兴趣。”

    主播问道:“所以,您是为了写书、取材; 这才去了那个国家?”

    “是的。”

    “可是我听说,您在那个国家投入了好几十个亿的投资,还特别拿出了上百个专利!”

    “哦,天哪,我的朋友,您说的真实太夸张了!我承认,作为一个商人,我的确对那个国家进行了投资,毕竟,那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真的是太、太便宜了。您敢想象吗?在那个国家,拥有二十年丰富的工作经验、手艺高超的工人,他们的薪资一个月还不到三个英镑!我开出了五个英镑的工资,然后,全国数百万的优秀工人任由我挑!我想,任何一个工厂主都抵挡不了这样的诱惑。”

    那个主播明显也傻了:“什,什么?您是说,他们顶级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个英镑?这是真的吗?”

    赵长卿答道:“是真的。不止是工人的工资,还有别的东西,无论是土地租金还是各种原材料,都便宜的我恨不得在那里买买买!我原本只是想进口一些原材料的,但是看到那边的人力和土地都那么便宜,我最后还是决定在那边开设工厂了。”

    “所以您投资了几十个亿?”

    “哦哦哦,我的朋友,您弄错了一点。不是我在中国投资了几十个亿,而是我在中国的这四年全部开销高达三十六个亿。实际上,除了我个人的开销,这个一直以来我手下的贸易公司都是有记录的,还有二十二个亿是用来拍摄影视剧,包括一座二点五平方公里的影视基地的七十年土地资金和相关的建设。”

    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愣住了:

    “您打算在中国拍摄影视剧?”

    赵长卿答道:“是的。而且还是中国的传世名著《红楼梦》,我要说的是,中国四大名著每一部都非常得不简单,而《红楼梦》更是一部传奇中的传奇,它的艺术成就,至今为止,没有一部小说能够比得上。因此我很担心,最后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最多只能拍个形似而拍摄不出精髓。”

    主播显得非常困惑:“可是,可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不是电影,值得您花那么多钱吗?”

    赵长卿答道:“当然。这部小说其实是中国最近五百年的历史的凝练,还暗合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规律。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最高峰!”

    “可是,可是花掉二十几亿英镑在一部影视剧上!这,这,这也太疯狂了!”

    “这个影视基地是在那个拥有超过六亿人口的东方古国的首都。地点请参照距离白金汉宫五公里范围之内。我特别请了北京最高学府的教授和负责北京紫禁城、颐和园的专家教授,就是施工队伍,也是负责这些皇家园林的保养和维修的专业队伍。如果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法想象这个规格的话,请参照圣詹姆斯宫,并且把它扩大到二点五个平方公里范围。影视基地里面用的家具、陈设、器皿,用的都是数百年的老工艺,每一件都可以说是艺术品。虽然北京的各大博物馆都很慷慨乐意借出他们的古董珍藏,但是我还是跟那些老专家们一起修建了专门的瓷窑,专门烧制那些古董的高仿品以供拍摄之用。还有布置场景用的丝绸,都是那种老式的纺织机织成的老丝绸……”

    伴随着赵长卿的话,无论是电视里面的bbc电视台的大主持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惊呼不断。

    主持人都忍不住道:“我记得美国拍摄《埃及艳后》的时候花了两亿多美金。而且您方才也说过了,中国的土地租金很便宜。所以我觉得您在这部影视剧上花费上两三亿英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二十几个亿,这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赵长卿微笑道:“那是您没有见过我们复制出来的那些工艺品。”

    在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的惊讶中,赵长卿让人拿来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一座双面异色绣的画屏,画屏倒是不大,直径不过三十三厘米,而且还是玻璃的,基座是紫檀木。

    但是,当画屏开始旋转的时候,电视机前眼尖的观众们已经开始尖叫起来。

    因为从正面上看,是一个女郎坐在纱幔下演奏琵琶。女郎怀里横抱着琵琶,手里拿着拨子,纱幔在女郎的身后飘扬。

    可是从反面看去,观众们就好像站在女郎的身后,无论是女郎的齐胸襦裙的背面,还是发髻后面的发钗,都在通透的纱幔的遮掩之下,若隐若现。

    尤其是画屏旋转时,光线的流转,几乎让观众们都错以为纱幔在迎风舞动,女郎头上的金钗倒映着阳光,闪烁了一下。

    这一刻,全世界的收藏家们都惊动了。

    主持人问出了他们最想问的问题:“请问,这座屏风多少钱?”

    “五千英镑!只要五千英镑。”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已经惊呼起来。

    太便宜了!简直跟白捡一样!

    要知道,西方的奢侈品,像香奈儿的包包上万英镑的比比皆是。

    可是,那些包包哪里有这种屏风的逼格来得高呢?

    只是五千英镑,就是中产阶级也买得起!

    别说那些收藏家们,就是中产阶级家庭也忍不住想打电话了。

    主持人的素养让这位英伦名嘴把注意力从这座画屏上抽回来。

    “公爵既然拿来了两样东西,那么这一样应该也相当不凡吧?”

    赵长卿答道:“是的。这是仿造故宫博物馆馆藏秘宝九龙杯制作出来的。要看一看吗?”

    无论是主持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是狂点头。

    赵长卿先向主持人和观众们展示了九龙杯的外观,不过一只杯子中间盘着一条中国龙而已。

    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当赵长卿拿起边上的玫瑰茶注入酒杯制止八分满之后,九龙杯中间那条比杯口高出三公分左右的龙的嘴巴里面竟然也吐出了茶水!

    这一下,别说是英国,就是全世界都疯狂了。

    无数的电话打向公爵府,希望购买这只杯子,公爵府和下属的几个重要贸易公司,所有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至于主持人――

    “等一下,这里面是不是有机关?是不是有电池和小型发动机?”

    赵长卿摇了摇头,道:“没有哦。”

    “可是,可是……”

    赵长卿没有解释,而是取过一把小锤子,一下子把杯子砸了个粉碎。

    “您,您这是做什么?”

    “您不是说,这里面有电池和微型水泵吗?您可以慢慢找……对了,这只杯子不零卖,全套的售价是四十万英镑,一个茶壶配四只杯子。想要收藏的,可以向我手下的红楼工艺品贸易公司下订单。因为工艺复杂,所以,全部限量。现有的产品出售完之后,接受预定,瓷器的定制周期为十二个月。而刺绣工艺品的周期为三年。”

    赵长卿这里,只出售最顶级的工艺品。

    而且,跟红楼梦相关的工艺品,只有他这里有售。
………………………………

第185章

    九龙杯的出现; 直接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bbc的这一期节目直接就播不下去了。

    四十万英镑; 看着是挺多的; 尤其是1986~1987年之间。可是别忘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钱最多的机构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研究所!

    虽然四十万英镑听上去很多没有错; 但是,比起这些研究所平均每座每年上百亿的投入相比; 四十万英镑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只要看到bbc这一期直播的科学家们只有一个反应; 那就是:在中国四年算什么?给中国送去几十亿英镑算什么?弄到了这种杯子就是大功一件!

    如果把这个杯子研究透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绝对跑不掉!

    毕竟; 这种龙头会吐水的杯子; 它违法了现在已知的物理学原理。既然不靠外力就能够让龙头吐水; 就说明这只杯子隐含着现在还不明了的高科技甚至是物理学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