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糊了自己的眼睛……
眼看就要中午了,三弟子江喊着肚子饿,门槛上的张子山还在那坐着,一动不动,“屋里炕那有花生,你们先吃点儿垫垫吧”张子山没有抬头的说,没过一会小妹子英也过来细细地说“大哥,娘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吃饭不想吃花生”,张子山用手轻轻地捋了捋小妹的头发,看着小妹又黑又大的眼睛,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再等一会儿娘,娘做的饭好吃,要不大哥给你再做碗疙瘩汤?”,“我不吃疙瘩汤,上次你做的就不好吃,我还是去吃花生了”嘟着嘴巴的小妹扭头回了屋。
又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左晓晴扶着子山娘进院了,“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等了半天也没见个说了算的,那些人好像有意没意的都躲着我和大娘”晓晴望着门槛上的张子山说,“你和大娘先进屋去吧”,看着早就跑过来的子江和子英,“今天姐姐给你们做好吃的好吗?走,看着姐姐怎么给你们做好吃的”,说完一手拽着小江一手拉着小英进屋了。“你爹一会儿回来,让他拿个主意吧”子山娘说,过了大概一刻钟,只听见几声咳嗽,子山爹背着手步步生风的阔步进院,“山,怎么蔫头搭脑的?左晓晴呢,怎么没留人家吃饭啊?”,只见张子山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回来了爹”,“那个什么,那个,今天上午武装部来人了,说部队名额满了,通知我不用去当兵了”,说整句话张子山都没敢抬头看他爹,“哦,好事儿,正好家里缺劳力呢,你岁数又正好,是个青壮劳力,不当兵也好,好好在大队干”,说完话子山爹就进屋了,“哦,晓晴在啊,好,好”……”。
西屋里,子山爹对着坐在炕上的子山娘喊道:“多大个事儿,不当兵挺好,家里正缺壮劳力呢,子海又囊”,“不是,他爹,你不知道,刚才我从镇里回来的时候路过村东头李狗蛋他们家两口子家里正请客呢,好像有什么喜事,又没听说他们家老二要结婚,我还正纳闷呢,就听见李狗蛋在他家门口喊着什么他家老二要去北京开飞机了,他家终于也出了个当兵的了”子山娘揉揉眼睛接着说“咱们村不是一共就走五个吗,除了咱们家老大,剩下那四个也没有李狗蛋他们家老二啊,他们家镇上有关系,再说你们不是以前还打过架呢嘛,是不是他们把咱们儿子给顶替掉了啊,贫农的孩子当不了兵,却让一个老中农的孩子当了兵,什么世道,阶级斗争还要不要搞了,不行,我得去问问去”,“你给我回来!事儿真多,老实在家待着,能不能当兵走是部队上的事,如果他小子有这个命有这个本事那谁也顶替不了他,没本事到哪儿都得喂猪,就这样挺好,别给国家添麻烦,在家好好务农吧。”
第三节敲锣打鼓
“大娘、大伯,吃饭了”晓晴喊道,“这、还让你做饭,这事弄得,哎”子山娘赶紧从西屋跑出来收拾桌子,“也没什么,我看看家里有什么就简单做了一点,再说大娘基本上都把菜准备好了,来,子英,挨着姐姐坐”晓晴扶着小英围着方桌坐下。饭后,左晓晴帮着收拾停当后,子山娘说:“子山、晓晴正好今天有空,你们出去走走吧,我和你爹商量点事”,“哦,知道了,娘”,说完张子山和左晓晴就出门了。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离村北不算很远的大汉河口,在古代,这是一条运河,能通到很远的地方,“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汉河,想喊就大声的喊出来吧”,左晓晴看着右边的张子山说“喊出来痛快点,在日记里,你不是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到这里来喊几嗓子吗?”张子山看看左晓晴,又望着望不到头的大汉河,喊了起来,左晓晴心里明白,她从日记里知道,张子山是极不情愿在家种地务农的,他的野心很大,有着很远的志向,她知道,这次当兵的机会对他很重要,所以非常理解此时此刻张子山的心情,也跟着冲着大汉河喊了起来……
回到家里,张子山脑子还是绕不过这弯来,爹娘在西屋的谈话他也大概听明白了一些,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家里面自己是长子,弟弟妹妹岁数还小,只有二弟可以为家里挣工分了,自己作为老大也不能太自私了,但是静下心来之后的那份不甘,周遭死气沉沉的一成不变的环境,凝固住了此刻的空气,一辈子在家务农?出路在何方?想想自己高中时怎么说也是全校的尖子生,也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而现在的自己,上不了大学也当不了兵,在这种城乡结合部的地方除了终日与这黄土地打交道,似乎眼睛里看不到别的出路。
坐在房顶上,周遭仍然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初冬的冷空气在这一览无余的黄土地上恣意地席卷着,西边的太阳就要落下太行山了,那座山还是一动不动的在那静躺着,小时候看到山顶上的那棵长得像人的小树还在那个地方无力地生长着却不愿离开,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原地徘徊,生命转过20年却还是转到了父辈的起点,苍白的生命就像是一只圆规的针尖,狠狠地扎在这大平原上,无论现实怎样勾勒,却始终走出不了这个平平的圆圈。
不知道过去了几天,太阳像往常一样从最东边的小麦里慢慢爬了出来,看着娘像往常一样数落着三弟,抱着被子出屋,碗口大小的格子窗户用一层薄薄的泛黄的白纸隔住了外面的世界,张子山实在不愿意醒来,钟表式的生活却准时的滴答在每一天的清晨。爹早已经去了队里,不用说,肯定又是第一名,子江光着腚却有些害羞的拿子英的被子裹住一半的自己,四妹又一次在哭泣声中醒来本来定在今天下午的家族大会估计得取消了,伸了个懒腰,像往常一样把脚翘在梯子上活动浑身的筋骨,忽的发现猪圈旁边的那片水今天并没有结冰,阳光洒在院子里,感觉身体也不是那么的冷。
时间像往常一样过得很慢。
中午子山爹和二弟从队里回来匆匆地吃顿饭就走了,左晓晴下午来帮着一起垫了垫猪圈就在东屋陪着子山娘和老三老四唠着家常,突然听见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锣鼓声越来越近,张子山的心里明白,这是接兵的锣鼓声,说明今天是部队坐上火车奔向首都的日子,本来自己也要戴一朵大大的红花,接受着爹娘的叮咛,亲朋的祝福和依依惜别,子江和子英已经飞快的跑了出去,看着屋门口的两个女人,是越来越重的锣鼓声敲打醒了自己,张子山逐渐明白过来,这声音与自己无关。过了良久,锣鼓声又逐渐由重减弱,消失在村口……
第四节好事儿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一个小时,也许三个小时,“大哥,大哥,又来了,又来了!”子江大声地边跑边喊着,子英也跟着后面跑进了院里,嘴里还不断地喊着“娘、娘、大哥、大哥!”众人迟疑间,锣鼓声突然又再次出现,而且比上一次敲得更响,突然锣鼓的声音不再加重也不再放缓,而是顶着自家影背墙回响在院里,从影背墙后转身出来了三个身着军装的人,两男一女!其中有一个男的张子山心里是记得的,这不就是当初来家的那个连长吗,自己不是已经被通知不能去当兵了吗?眼前的状况又是怎么回事?
子山娘和左晓晴包括张子山的脸上都写着愕然,只有子江和子英两个孩子在那儿哈哈地笑着,只见其中另一个男兵手里拿着一张表格走到院子中央,问道:“请问张子山同志在不在家?”,张子山略微迟疑了一下马山回答说:“在,我就是!你们是?”,这个男兵来来回回地看看手中的表格,又看看张子山,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连长,只见连长点点头口中冒出了三个字“就是他!”,“张子山同志,我们是北空征兵处的,时间紧急,请你跟我们走,请你配合!”这个男兵说话间就把张子山的手臂一握像押犯人一样地向院外走去,子山娘和左晓晴赶忙跟了上出去,只见那个女兵伸手一拦,“请你们留步,谢谢配合!”,只见这个女兵在子山娘的耳朵旁边说了几句,又握了握子山娘的手,敬了个军礼,转身并极快地离开了院子。子山娘和左晓晴又追到了门口,只见那个男兵将子山单手摁进了一辆北京吉普车里,车子在电光火石之间驶出了村口。
村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子山娘紧紧攥着左晓晴的手,看着越开越远的吉普车慢慢消失在路的尽头,只有锣鼓队还在院子门口敲打着,锣鼓声继续激昂地回荡在影背墙后的院子里,久久没有散去。
左晓晴挎着子山娘的胳膊,“大娘,看样子应该是部队上的人把他接走了,肯定没事儿!放心吧大娘!”
子山娘擦了擦眼角的几滴眼泪,“晓晴啊,我知道没事儿,刚才部队上的人跟我小声说了一句,我也没听太清楚,就听见了‘好事’两个字,反正子山也没有犯什么错误,希望是好事儿吧!”
“大娘,放心吧,这肯定是好事儿,要是坏事儿的话怎么外面会有人在咱家院子门口敲锣打鼓呢?而且还敲了这么长时间……”
“那如果是好事儿,他们部队上的人怎么这么紧张啊,弄得神秘兮兮的,你没看刚才那个女兵严肃的样子,还有那个男兵把子山往车里面推用了多大的力气啊……”
“没事儿,大娘,这部队上面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你看看这事儿弄得,这要真是好事儿,是去当兵的话,这家里面准备的东西什么也没有带,你说这可……”
“大娘,你放心吧,我听说部队里面什么都有,吃得也比咱们家里边儿强多了,再说了,就子山这性格,走到哪儿都是好样的,放心吧大娘……
(本章完)
………………………………
第3章 新兵营
第一节闷罐车厢
随着一声刹车声,车子终于停了下来,张子山也从车上被叫了下来,张子山定神一看,这不是龙门市南货场火车站吗,站台上早已经是列队整齐胸背大红花的新兵队伍,送兵的人们围了个人山人海,场面实在太壮观了,火车上早已经坐上了很多新兵,有的正和家人告别,有的正在有序不紊地登车。
“贾静文班长,麻烦你送张子山上7号车厢,我稍后就到,你,小孟,跟我走”连长一声令下带着身边的男兵朝南走了,说话间张子山就被一双纤弱却有力的手紧握着手臂向火车的北面走,等张子山回过神儿来顺着胳膊扭脸望去看到的是一个像电影里一样的漂亮女兵,这不就是去家里‘押送’自己的那个女兵嘛,“看嘛呐,快点走”女兵一嘴天津腔,说着又用力的推了一下张子山。
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子山、子山!”,回头一看,这不是李叔吗,李叔三步并两步的跑过来说:“子山,你怎么穿成这样就来了,脸盆生活用品什么都没带?!”,李叔还想再说却被那个女兵用左手一栏,“对不起,同志,我们赶时间,请你配合!”,“哎哎哎,等等”说话间李叔又三步并一步的跑上前掏出了十块钱塞进了张子上的裤子里,“到了部队,拿着这钱买点生活用品啊”,说话间,女兵手推着张子山,李叔的声音越来越小……
走到一节车厢处,就感觉左手臂被用力地往回一扽,“就是这节,上去吧”,说完女兵将张子山用力往车厢里一推,张子山回过头正想对女兵说点什么,“诶呀,有什么话一会儿问袁连长吧,再见,新兵张子山!”,说完话女兵转身就走了,等在车厢踉踉跄跄慢慢站稳后,张子山一看,“咦,朱育臣、李涛、李秀波、朱建中,你们都在呢?!”张子山说着说着兴奋地地跑过去和大家拥抱,“还以为你小子不来了呢?什么情况?”朱育臣问,“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呢,还是被一个女兵‘押送’上的车,你们看,给我这胳膊攥的”说着话张子山试图解开棉袄给大家看。
“该不会是穆桂英征夫吧,哈哈,刚才那个女兵看着还没我们大呢,长得可正经是不赖哦”,“得了吧李涛,别乱说,你以为在家呢还”朱建中紧张地看看周围其他的新兵说,“到底什么情况,不是说通知你不让你来了吗”,“就是就是,肯定有情况,半个小时前,狗蛋家老二刚被几个老兵带下车”旁边的李秀波插嘴道,说话间连长和那个去家里‘抓’张子山的男兵上了车,火车呼哧呼哧地已经准备开动,“孟班长,给小孙扒了换上!快点!”说话间,那个叫孟班长的男兵上来就来扒张子山的衣服。
“自己也动手脱,快点,火车就要开了”孟班长边扒边说,说时迟那时快,棉裤和棉袄都被扒了下来,“赶紧换上”孟班长扔来一身叠得乱七八糟的军装,说:“给,这是皮带,你看看别人都是怎么穿的你就怎么穿”,张子山不看还行,一看周围的人都捂着嘴笑开了花,尤其是朱育臣那帮家伙,张子山一摸这套军装,咦,还是热乎的,管他呢,动手赶紧换起军装来,一旁的李涛也赶忙上前帮忙。
孟班长把张子山换下来的衣服简单地叠了一下看着连长,“连长,这个怎么处理啊?”,“给他家人,哦,不对,他家人没有来”,连长看看车厢里的新兵,说:“你们谁和张子山是一个村的?家里有没有来欢送入伍的?有没有?”,李涛赶紧举手说:“领导,我爹来了,就在车厢外面”,“这样,那个兵,你把张子山换下来的衣服给你爹,让他带回去给张子山家里送回去”,李涛接过衣服,就往车厢外找他爹,这个时候火车呼哧呼哧地已经启动,“爹,爹,爹”李涛大声地喊着,只见他爹踩着小碎步跑过来,火车越开越快,李涛他爹的脚步越跑越碎,噌的一下,“接着,爹,这是张子山的衣服,给张大伯送回去”李涛他爹像接绣球一样地接住了那套棉衣棉裤,火车已经提起速来了,“李叔,告诉我爹我娘,我已经上车了……”,“你说什么……”李叔的声音越来来越小,火车的声音越来越大,一排白杨树呼啸而过李叔抱着张子山换下的都接近湿透的棉衣棉裤,突然从衣服里面掉出来十块钱,拿着这十块钱仔细一看,自言自语地说,这不是我那会儿刚给子山的那张吗,哎,这孩子……
“讲两句,这节车厢比较大,都是来自龙门市的新兵,共计83名新战士,现在我点一下名,点到名字的答到,听清楚没得?”“听清楚了”不整齐但是很高亢的声音在这节闷罐车厢里回荡,“现在开始点名,朱建中、李涛……”,点完名字,连长看着车厢里一个个兴奋的新兵,清了一下嗓子,说:“讲两句,大家可以叫我袁连长或者连长都可以,现在是五点三十分,预计到达北京的时间在夜里十一点左右,估计大家都没有吃饭,孟班长,你把吃的给大家发下去,好了,大家休息”。
袁连长讲完便走到张子山的身前,“坐着,不用动,”,说着就在张子山的对面坐了下来,“怎么样?害怕了吧?我就问你,愿不愿意当兵?”连长严肃地看着张子山说,张子山马上站起来说:“我愿意”,袁连长一把将张子山拉到地上,说:“坐着说,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另外,不用担心,当兵是好事,等到了部队给家里拍封电报写封信给你爹娘报个平安就好了”,袁连长说完就用手掰了一大块面包,又递给张子山一根**,“给,吃吧”袁连长拍拍张子山的肩膀说,张子山看着手里柔软的面包和泛着一阵阵香气的**再看看袁连长,想问点什么,又止住了。其实,直到两年之后和连长偶然的一次谈话中,这次被‘抓上火车’的秘密才真正被张子山知道。
“孟班长,起个头,大家唱首歌”连长说道,“是!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预备,起!”,“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歌声透过车厢的铁皮穿梭在两旁整齐的白杨树里,飞驰的火车朝着首都北京的方向呼啸着……
第二节午夜的红烧肉
一路上,车厢里逐渐地安静了下来,张子山看着周围熟睡的和自己一样的新兵自己却没有丝毫困意,就这样自己就当兵了?!满脑子里还是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钻进吉普车回头望向村口的娘和左晓晴的身影还有把自己推进车厢的那双手,,不知怎的,张子山又想起了院子里的影背墙、门口的石榴树和猪圈旁边的那一滩时而结冰的水,忽的思绪又转向了北京**,只听见火车呼哧呼哧有节奏的一阵阵车厢晃动的声音,渐渐地,眼睛闭了起来……
随着几声闷闷的汽笛响,火车缓缓地停住了脚步,袁连长和孟班长一一叫醒了车厢里的新兵,“北京到了,大家检查一下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注意秩序,不要乱”袁连长说着话第一个顺着打开的车厢门走了下去,大家按照孟班长的要求整理好队列,张子山看着那块白色的站碑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丰台”,袁连长清了一下嗓子:“嗯,讲一下,大家累不累?”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不累!”,“大家困不困?”,只听见更加整齐的声音“不困”,连长继续说:“大家脚下站着的地方就是首都北京,大家克服一下,我们还要再坐一段时间汽车才能到部队……”,大家按照要求排成两队跟着袁连长和孟班长整齐地离开了车站。
登上汽车后,张子山看着周遭,周围都是黑黑的,只有一辆辆汽车的大灯把陆续空气投射成雾蒙蒙橘红色的样子,张子山看着周围的天空,感觉比自己家乡的夜空要宽广,就连天上一眨一眨的星星都比自家房顶上的更多并且更大了许多,亮了许多……车子越往前开越感觉颠簸得厉害,周围的大山也开始多了起来。
感觉时间并不是很长,汽车驶进了一所大院子,灯火通明的大院瞬间黯淡了夜空所有的星辰,院子里很快就整齐地停满了一辆辆的汽车,下了车,大家整齐地排好队,等着连长‘讲一哈’,袁连长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许多老兵,只见袁连长清了一下嗓子,说:“讲一下,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直接分一下连队”,袁连长从旁边的老兵手里拿过来一叠文件,嘴里念道:“朱育臣,五连二班;李涛,三连三班;朱建中,五连五班;李秀波,四连一班;张子山,五连一班……”,念完后袁连长对着眼前的新兵说:“现在大家跟着各自连队的老兵先到食堂吃饭,这里就是你们接下来接受训练的地方,时间不早了,大家抓紧动作”。
食堂很大,大家以班为单位排着队跟着老兵准备打饭,“今天饭管够、肉管饱,大家敞开来吃!”一个老兵在队伍前头喊道。张子山定眼一看眼前的大盆的晶莹剔透的白米蒸饭,还热腾腾地冒着蒸汽,在家里二十年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大米饭,口水没出息地悄悄往嗓子眼里咽,“不够再来盛,能吃多少吃多少,肉也管够!”披着白色围裙的战士笑着对大家说,张子山看着眼前那一大盆肥香的大红肉块儿,眼睛都直了,每个人都盛了一大碗,自己的肚子叽里咕噜地叫了起来,光看着就够饱眼福的了,哪见过这么多的肉啊,哪见过这么大的肉块儿啊,上次吃肉是什么猴年马月张子山心里瞬间就忘掉了,没有发令,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忽的狼吞虎咽起来,米饭盛了一碗又一碗,嘴里的肉块儿塞了一块儿又一块儿,满食堂吧唧嘴的声音在这一刻是一段多美美妙的音符啊!
饭足肉饱,大部分新兵的动作笨拙了起来,张子山也很费劲儿地站起来,大家按照刚才吃饭时连长讲的跟着各自的班长回宿舍休息。张子山和另外几个新兵跟着前边的老兵孟班长走进宿舍,满眼瞧去,每个人的床头早就写下了各自的姓名,并且被褥都已经有人提前铺开了,“大家整理一下个人随身物品,那边就是水房,大家简单地洗漱一下,过一会儿,就会吹熄灯号,熄灯后大家抓紧睡觉,动作迅速点儿”孟班长说完就领着几个新兵朝水房去了,张子山坐在自己的床铺上,看着眼前的一张张铁床,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满足。
“袁连长!”张子山抬头一看,只见袁连长手里拿着个脸盆,里面放着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品,递到张子山的手里,“拿着,赶紧去水房洗漱,有什么话我们明天再说”,说完袁连长转身就走了,张子山端着手里的脸盆,手里拿着一条蓝色的毛巾,滑滑的毛巾瞬间柔软了张子山的内心……没一会儿,熄灯号吹响了,然后又有人吹起了哨子,“大家睡觉,别再说话了”孟班长说完话后,张子山睁大着眼睛看着眼前模糊的被子,感觉着身下不算很硬的床板,想着昨天夜里的自己还躺在自家火炕上守着总爱尿炕的老三,今天的夜里就在首都的炕上躺着了,从未感觉一个人的床是这样的自由,身上的被子好像也比家里的暖和起来,张子山嘴角微微撇了撇,轻笑了一下,缓缓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第三节第一份检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