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海龙象-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神圣力量,向着剑痴而去!

    王子剑手中剑气森然,银白色罡气离开剑锋一尺有余,在黑铁剑的剑尖上吞吐不定,铁剑自上而下一斩,将那些波纹全数斩碎,紧接着他扭身回旋半空,数十道剑气犹如雨点般洒落,向着虞化姬所在的方寸之地不停轰击。

    山石迸裂,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巨响,仿佛再现了天墓崩解的天崩地裂画面!

    虞化姬深吸一口气,整个人在林间不断挪移,竟然挪出了数个诡异的直角,愣是从无数不可能躲开的剑气之雨中走出,然后撕开林木,再次为自己找到一条退路。

    她用的是圣女剑法中的天刑剑,这一剑在她的理解中就最是适合躲闪,天刑这一剑与其说是一种刺杀剑招,到不如说根本就是一套诡异的身法,能够逼得她把圣女剑法如此运用,还真是第一次。

    那一头,王子剑紧追不舍,脚下步步深陷入地下,宛若洪荒猛兽,每一步下去大地都震颤抖动。

    无数的剑鸣鼓荡在天地之间,仿佛有一百把剑一千把剑在碰撞。

    山风吹动了虞化姬的发丝,她连续几个滑步,来到了一条大河旁边,这条大河显然是天墓中一条很普通的林间河流,只是在天墓迸裂之后才单独出现在了这个小岛上。

    大河两岸的森林同样是狼藉景色,河水并非很清澈,有许多沙尘灰色浮沉其间,泥沙翻涌。

    虞化姬于河畔驻足留步,没有再退,雪白的赤足沾满了黑色的泥土,黑白分明,黏糊糊的感觉让她秀眉微蹩。

    王子剑在她身后二十几丈处,也没有再追,冷冰冰的看着眼前这位身份在北海神圣到能与幽冥仙平起平坐的圣女大人,充满了冷冽的杀机。

    “不跑了?”王子剑问道,言语中有嘲弄的意味。

    他是北海风云榜上的第四,而她是第三,现在她却被他追着杀,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虞化姬平静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她之所以停步,是因为她在河水里的泥沙中看到了一些尸骨。

    如果说尸骨是从上游下来的,那么无论如何,她似乎都应该去看一看,王子剑是孤家寡人,可她不是。

    她重新握紧剑柄,下一秒王子剑眼神变得极其阴沉,“虽然不能是尽兴的剑道对决,但是杀了你便一了百了,我也没有别的奢求了。”

    王子剑一抹黑色身形暴起,几个滑步便来到了虞化姬的身前。

    剑锋自上而下,对准天灵,便是一剑!

    出剑如风,自有凄厉的剑鸣声回荡,这柄剑不出多少年岁,必然是一柄绝世神剑,杀气腾腾,要知道千百年来真正能养出真正神兵利器的人屈指可数,北海名器榜上那些神兵利器大都是几千年历史,更不要提道门圣女剑近万年的历史,哪怕是这些年出的北海龙象剑,开锋同样让那位铸剑宗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足以见其困难,可是王子剑手中的杀剑,已经颇具神剑雏形!

    虞化姬眼眸冷冽,她从来不会自负托大更不会被人杀破胆气,冷静的性格下灵气一瞬攀登,如攀黄鹤楼更上一层,圣女剑霎那横于头顶!

    剑意长虹破日,天地间的金色光辉点燃四周一切景致。

    黑铁剑剑锋与圣女剑的剑身碰撞,下一刻虞化姬剑走偏锋的一拳近身轰出,若是正常龙眼中境修道者被一拳轰中必然一命呜呼,然而不知是否因为电波相同,王子剑这一刻也是顺其自然的一掌拍出,二人拳对掌,境界相同,竟然斗了个五五之数,谁也没能够旗开得胜。

    虞化姬雪白脚丫陷入地下,像是一尊与大地相连的绝美蜡像。

    王子剑借反冲之力高高挑起,离去之前还不忘记再送一道微不可查的剑气作为偷袭。

    这一剑,措手不及。

    一条红色血线出现在了虞化姬雪白脖颈上。

    鲜血丝丝渗出。

    虽不致命,但终究是输了一招。(未完待续。)
………………………………

第254章 九天之上

    苍穹之上,远比云海还要高的高空,远比任何一只雄鹰可以盘旋的要更加高的天空上,漆黑的空洞依然在缓缓旋转,像是海洋深处那些通往未知之地的漩涡。

    漩涡下方不远处,一座巨大的山峰悬浮在天空中。

    明明已经没有任何根基,却在无数黑色雷电下悬空不倒。

    道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可以悬空的山峰,以前没有,但是现在有了,这里是天山顶峰,这里是第十天关,在整个天山与天墓一同崩裂之后,唯有这一座高峰却依然悬浮于天空中,不知是依靠着怎样的力量,才能做到如此玄妙的事情,这等奇景在古往今来不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无数黑色雷蛇不停的咆哮游离,天空上那个通往混沌的黑色漩涡依然在缓缓自转,这里依然是最接近末日的风景。

    山峰被无数雷电环绕,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像一个樊笼。

    望着这一幕,陈水烟的神色有些冷,俞伯牙,卢清风与叶落也同样沉默不语,不知道各自在想些什么。

    从天眼没入陈不凡右眼中开始,整个天墓说笼罩着的神秘力量就逐渐开始消退,这并不难理解,如果说陈不凡真的得到了传说中的天眼,那么将这些力量收为己用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天空中黑色的漩涡,那些狂暴的闪电,以及悬浮在九霄之上的山峰,依然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这个画面,很恢宏很大气,仿佛天地都为之震动,看起来似乎很像是某种仪式,亦或者说……传承。

    陈不凡到底从天眼中得到了什么?天眼的来历究竟是什么?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这是陈水烟和俞伯牙所关心的,他们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半梦半醒之间的陈不凡,看着这个青年眼中的空洞与迷茫,明白他或许正在经历一些奇异的改变,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能为力。

    天眼的秘密,不要说是给那些寻常修道者来感悟,哪怕对幽冥境也依然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如果不是在天眼下静悟的缘故,他们这几百年来也不可能突破到幽冥后境,即便是幽冥仙也没有人不想把天眼据为己有,然而千百年来所有的前辈幽冥境在天眼上始终碰壁,却偏偏让陈不凡成功了,这要说不嫉妒愤怒,是不可能的。

    若非此刻陈不凡被玄妙天道保护,无人可近其三丈,陈水烟和俞伯牙必然会直接出手将秋名山的大师兄击杀于此,并且直接挖出右眼,即便有卢清风在场,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决定。

    卢清风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但是也无可奈何,在别人眼中,这必然是他秋名山设下的一个局,一个夺取天眼的惊天大阴谋,但是卢清风知道这其中并没有任何的隐情,二十二年前他在荒野之中捡到了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推算天机并没有看到任何因果,便将这个犹如无根之萍的弃婴带回了秋名山抚养长大,收为弟子,看着他茁壮成长,看着他一鸣惊人,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否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来历,也从来没有准备利用自己的徒弟做些什么,对于今朝发生的一切,他是真的一无所知。

    可虽然一无所知,却又在担忧中有一抹欣喜。

    天眼融入右目,这想当然是一场惊天大机缘,自己的徒弟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而这一次,才是他活了大半辈子最大的惊喜。

    只是徒儿,你到底是什么来历?

    可敢叙与为师听?

    耳畔是久响不绝的雷鸣,以及划破天空的黑色雷蛇。

    这些雷蛇近在咫尺,似乎稍有偏差就会劈落在石坪上,将一切都毁灭。

    叶落站在石坪的边缘,目光时不时落在陈不凡和卢清风身上,又偶尔会瞥向陈水烟与俞伯牙。

    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他很清楚,他虽然对天眼**不大,也对三大顶级宗门的蝇营狗苟不感兴趣,但是这终究是牵连到了他,四周的闪电将整个石坪连带着山峰一同锁在了里面,其间蕴含的天道之力连他都不禁为之色变,如果说这是天眼的力量,那么拥有了天眼的陈不凡岂不是连幽冥境都无所畏惧,当之无愧的道域第一人?

    “我们要怎么出去?”叶落问了一个最为朴实的问题,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在场的人都是大人物,都是北海最顶尖的那几个人,无论是实力还是权柄,可是如今这些人却沦落到被这些蕴含天道之力的闪电囚禁在天山顶峰不得出,这怎么能忍受?

    没有人回答他,陈水烟和俞伯牙依然冰冷的望着场间的陈不凡,卢清风的目光中则是满含担忧,像一个悲春伤秋的小老头。

    叶落不再说话,他知道这些人对自己的实力都充满了自信,也根本不在意那些天道闪电的威胁,他们此刻更加在意的是天眼的归属。

    原本空旷干净的石坪上早已经变得坑坑洼洼,除了他们所在的这方寸之地,其他地方都已经被天雷劈得粉碎,到处都是巨大的坑洞与黑色焦痕。

    翠绿的树木化作了劫灰,巨大的山石变成了粉末,空气中到处都是狂暴的灵气。

    不远处石坪外的第十天关已经摇摇欲坠,仅存的半截登天路上都是灰土,以及布满密密麻麻裂纹的石阶。

    石坪中央的陈不凡静静的离地三寸悬浮在半空中,头发狂舞,身上白衣无风自动,手中无意识得还捏着书卷,眼眸中空洞而又茫然。

    很显然他正在经历着某些传承般的感悟。

    忽然,他的嘴巴动了一些。

    这个动作很细微,很难被察觉到,但是在场的人都是幽冥境的顶级存在,加上又将注意力全部放在陈不凡的身上,哪里又会注意不到?

    陈水烟死死地盯着陈不凡,绝美的脸颊上风刀霜剑,冷的像一座冰雕。

    俞伯牙目光冷漠,而且眸光底下有着若有若无的杀意,如果可以,他绝对不介意亲自动手杀掉陈不凡取走天眼。

    卢清风担忧得看着自己的大弟子,苍老的面孔上肌肉绷紧。

    一个音节从陈不凡的口中发出。

    声音很轻。

    那是两个字。

    “……冥王。”(未完待续。)
………………………………

第258章 最初的因果

    山河破碎风飘絮,这是一个陌生的土地,陌生到让陈不凡穷极记忆也无法回忆起曾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里,回忆不起来,却又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陌生又熟悉,这里是哪里?

    陈不凡不知道,他怔怔的看着这片陌生的天地,看着那些破碎的山川土地,看着高山断裂,看着人世间凄惨的模样,他茫然着,沉默着。

    这是一座山峰,山峰很高,山顶上没有太多的植被,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到极其广袤的景色。

    陈不凡站在这里,他的目光扫过了那些断裂的山峰,扫过那些沟壑纵横的泥土,落在了地上一道道宛如峡谷般的漆黑裂缝上。

    那些裂缝非常的幽邃,仿佛一张狰狞可怖的巨口,通往不可知的九幽冥界。

    然后陈不凡抬起头了头,看向了天空。

    天空湛蓝,但是那些云朵却被撕裂得粉碎,金色的阳光落在了他的脸颊上,非常的温暖。

    看起来像是这个地方刚刚经历过什么激烈的战争,所以才看起来如此狼藉,只是空气中没有硝烟的味道,显然已经距离战斗结束过去了很久。

    陈不凡安静的想着,没有在那些山野草木之间看到任何尸体,松了一口气,低下头,这才注意到了自己身上的与众不同。

    不知为何,今日的他穿着的不是习惯性的白衣,而是一件黑金龙袍,黑底金纹,龙纹刺绣,没有了他平日里那种干净朴素的简单风格,到是多了一些雍容华贵,他不了解东豫那边的宫廷吉服样式,不然恐怕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件黑金龙袍的样式放在东豫庙堂中已经是最高规格,而其间的意味不言而喻。

    陈不凡皱了皱眉头,倒不是因为这件衣服不好看,相反,这件衣服的贵气十足,更是带着一丝丝他从来不曾具备的霸气,只是这衣服的样式与他的性格气质截然相反,他不明白为什么会穿在自己的身上。

    而且,他还发现,自己平日里捧在手中的那一本书不见了,龙髯笔也不翼而飞,就好像它们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样。

    那卷经书从他打小记事之后就一直与他寸步不离,眼下突然消失,他有些困惑,但是也没有太慌乱,顺其自然,小时候那卷书也曾经无数次这样被他弄丢过,或是落入山涧,或是落在林中,可是他并不需要太焦急的寻找,不需要多少时日那卷经书便会自己出现在他的身前,师尊说这是气运所致,因为他出生就是有着无边气运的人。

    陈不凡看着那些宛如深渊一般的裂缝,从山顶上向着山脚下的原野走去,他的步伐很平静,缩地成寸,很快来到了山野间,站在那个深渊旁边向下看去,像是一个好奇的孩子,这些裂缝极其深邃,仿佛无底洞一般,通往地心深处,陈不凡试探着丢了一块石头下去,然而过了很久都没有听到回音,终于确定了其深度必然不是一般人可以下去探索的。

    陌生又熟悉的天空,陌生又熟悉的大地,还有这宛如天灾之后的画面,到底发生了什么?陈不凡不明白。

    远处的山野间走来的另一个人。

    陈不凡望了过去,发现这是一个中年剑客,寻常的侠客打扮,握着一柄朴实无华的铁剑,举手投足之间仿佛融入天地自然,大道天成。

    这个中年剑客有着一对让人很是在意的眼珠子,竟然是一对赤瞳,寻常人基本都是黑发黑瞳,然而这个人竟然有着火焰般灼热燃烧的赤瞳,让人不得不在意,陈不凡望着他,心中好奇着对方的身份,这类有着奇异瞳色的人在世间很是罕见,比千里挑一的修道天才还要难以遇见,而且往往这类人士总是能够在修道领域上有着不俗的造诣,在历史上都是声名赫赫。

    中年剑客走到了陈不凡的身前,只说了一句话。

    “他们来了。”

    然后便不再开口,仿佛这句话已经是足够。

    他们?他们是谁?发生了什么?是敌人吗?你又是谁?

    陈不凡很好奇,然而他刚刚开口,说出来的话又变成了另一种语调。

    一种冰冷,威严,肃穆的语调,像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完全没有了陈不凡平日里那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像是另一个人在说话。

    “那就杀他们。”

    中年剑客又说道:“可是就算你我联手,也未必是他的对手,这一点,你我都清楚。”

    是他而不是他们。

    这一刻,陈不凡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身体的操纵权,他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像一个平静的看客,不能插足故事的一点一滴,他隐约明白了什么,平静的看着,不再试图挣扎。

    “有些事情,明知必死无疑,也是要去做的,因为我们不去做,就没有人可以去做了。”

    陈不凡淡淡的说道,云淡风轻。

    中年剑客沉默了一会儿,看向了地面上那些幽邃恐怖的深渊,说道:“也许你我都会死。”

    陈不凡轻笑道:“你觉得我会惧怕这个吗?”

    中年剑客说道:“可你不能死。”

    陈不凡沉默不语。

    中年剑客继续说道:“我可以死,但是你不能死,如果你死了,我们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陈不凡皱眉道:“可是终究还是你比较强,照你这么说,难道你死了,我活下来就能与他对抗?你走以武证道,对上他,至少比我要有胜算。”

    中年剑客摇了摇头,说道:“你是道祖,是九州的希望,而我,只能以自己的命来为这片天空争取最后一个万年。”

    听到这里,陈不凡心中一片震惊,这个中年剑客的话语中涉及到了九州,那个传闻中与道域有着联系的另一片天地,难道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九州吗?万年?九州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难道是万年前?

    道祖……这个称呼又有什么意思?

    絮风卷起沙尘在山野间飘荡,陈不凡的黑纹龙袍与中年剑客的衣袂在微风中来回摇摆。

    陈不凡看着中年剑客,轻声道:“你已经准备好去死了?你可真是不怕死。”

    中年剑客听到这句话,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你才是真的不怕死。”

    陈不凡盯着他的眼睛,冷声怒喝道:“洛不书,我可不欠你什么!”

    神色冰冷愤怒至极。

    中年剑客大笑,笑声坦荡,道:“这算什么欠不欠的,你我都是为了九州苍生而死而活,都是英雄,都是英雄,哈哈哈。”

    说完,笑完,他转身离去。

    伶俜背影,孤独,却高大的像是一个巨人。

    山野间的尘埃缓缓落下,林中枯叶落地,仿佛一切画上休止符。(未完待续。)
………………………………

第256章 斩雾龙

    吕不韦身上无数黑色气流从每一个毛孔深处溢出,眸光怨毒,里面的恨意刻骨铭心。nn

    李默兰看着他扭曲的面孔,已经明白他是彻底入了魔,再也没有说话的意思,握紧了剑。

    地上的枯叶和碎石向上翻滚直冲天际,吕不韦身上的气息愈发强烈,从龙眼初境提升到了龙眼中境,最后提升到了龙眼后境,同时四周的意蕴逐渐变化,一股难以明喻的玄妙道韵弥散在天地之间,吕不韦的境界一瞬攀至顶峰。

    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入知我境。

    “先拿你头颅,血祭我观心谷惨死的千余名弟子。”吕不韦寒声道。

    语调中说不出的怨毒,说不出的恨意,那一夜千里迢迢赶回观心谷,入目所见却是惨绝人寰的凄凉画面,整个观心谷化作废墟,地上除了血迹外竟然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尸体,无论是长老还是弟子无论无辜与否尽数惨死,没有任何余地,让他观心谷一脉千年终究是断了传承,道门小师叔不知是否是拿观心谷杀鸡儆猴以此来警告帝子斋,可是他吕不韦不能接受!纵然为鱼肉,也有鱼肉的脾性,他吕不韦是修道界的大人物,但是在道门小师叔面前只是不值一提的蝼蚁,可是蝼蚁也有蝼蚁的愤怒,蝼蚁也会复仇。

    熟悉的勾栏小楼,熟悉的湖畔石亭,熟悉的弟子,熟悉的人,全部成为了记忆中的过去,在眼前的全部都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悲惨画面,凄凉哀伤至极,亲朋好友,宗门弟子,全数只剩下回忆泡沫中些许音容笑貌,怎么能承受?

    那一夜,吕不韦啼血哀鸣,悲恸欲绝,霎那成魔。

    若能复仇,入魔又算得了什么?

    观心谷仅剩他一人矣,他不来报,谁来报?

    吕不韦阴毒的笑着,笑容很恐怖,很吓人,像是临安城年会上那些稀奇古怪的妖怪面具。

    他的眼白上密布着红色的血丝,好似是一条条红绳,当他呲目欲裂的时候,那些血色不停颤动,像红色的蚯蚓。

    不是月夜,却比月夜还要漆黑的天空上没有任何天光,吕不韦站在那里,站在漆黑的林间,狰狞得瞪大了眼睛看着李默兰,双目赤红,仿佛这一刻他们并不在天墓迸裂出的小岛上,而是在传说中的冥界,传说中的黄泉。

    李默兰深吸一口气,沉默不语,然后下一刻,他掉转方向,开始奔跑起来。

    他和吕不韦虽然都有伤势,但是明显自己的状态要更加糟糕一些,而且若吕不韦是寻常龙眼后境,李默兰也能勉强尝试一战,大不了他有全身而退的自信,但是面对知我境的吕不韦,他实在没有办法提起那个念头。

    知我境与龙眼后境的气息完全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知我境掌握了传说中的天道一角,已经初步的摸到了道的门槛,举手投足,言出法随,战斗力是质的变化,甚至连战斗方式都开始改变,李默兰没有把握。

    他转身就逃,逃的很果断,几道银白色剑气撕裂林中草木土石,将一切拦路之物全部撕碎,然后他化作了一条尘龙,绝尘而去。

    看着李默兰向着岛屿的另一头奔逃,吕不韦站在原地没有动。

    他狰狞的笑了起来,像是一个正在不断玩弄猎物的猎人,胸腔中澎湃的杀意融入了四周的魔气之中,看起来他仿佛一阵黑雾。

    魔气灵气,一黑一白,但是真正的差别,不过是情绪上的差异。

    灵气能凝神静气,而魔气会乱人心智,除此之外,二者并没有明显差别,对于吕不韦而言,更是毫无效果。

    知我境的强者,早已经不会被魔气影响,除非自生心魔,不然道心不会被任何外物撼动。

    而自生心魔,很多时候都是修道者自己选择的。

    吕不韦知道自己心有魔障,但是这本就是他选择的,他哪里会在意,他杀不了道门小师叔,但是他能杀了李默兰,他能杀了虞化姬,为此,坠入魔道,甚至来世不入轮回,对他而言,都没有关系。

    他森然的笑着,仿佛一个真正的混世魔王。

    林间的草木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起来。

    大地上出现了一条又一条龟裂的纹路,似乎要重演天山崩裂的画面。

    方圆百米,方圆千米,然后是方圆近万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