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海龙象-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当然联系不起来,那当然没人会怀疑这老家伙。
只有醉意盎然的公羊御柳仿佛是真的相信了,大声附和,好似真的把眼前的粗布衣邋遢老头当成了那真正的北海剑仙,一番夸赞吹捧,佩服的不行,还说什么能与北海剑仙一同喝酒吃肉,乃天大的福分,将来还能作为茶余饭后谈资吹上一辈子什么的,让醉酒老剑仙高兴的不行。
“他们是真的醉了啊。”黄鹂儿无语道。
“醉生梦死,没救了。”
老青牛背上,李默兰有些无奈的自语道。
槐花村外,在岔道口与那白衣公子碎花裳侍女分别后,骑在老青牛背上的抱剑男孩轻声询问道:“枯老头,你对公羊御柳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枯酒诗故作不知。
李默兰大怒:“老家伙别卖关子,我早发现了他那把白色折扇估摸着是铁打的,沉重而且坚硬,当作兵器都可以用了,却被他平淡的当作了真正的扇子使,那不是高手是什么?别欺负我看不出来,他要么是个超级武道高手,要么是个修道者。”
枯酒诗问道:“你觉得他是修道者,还是武道高手?”
“大概是修道者吧。”
李默兰顿了顿,仔细的在心中分析了一下,然后说道:“他这么年轻,又这么深藏不露,明显是修道中人。”
两撇山羊胡的老头儿笑道:“猜错喽,他是一个武夫,是个厉害的武夫年纪轻轻就能踏入一品境界的武夫,仿佛让老夫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
“您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这也这般潇洒?”李默兰反问道。
“那是自然,老夫年轻的时候,不说引万千小娘子尖叫,风流倜傥那是当仁不让,世间有几人能和老夫一样一人一剑走天下,杀尽了作恶的修道中人?修道之人在凡人眼中是什么?是仙啊,是那长生不老活了几百几千岁的仙人啊,但是在老夫眼中是什么?土鸡瓦狗矣,何足挂齿。”枯老头儿恬不知耻道。
“您不是说过北海武道无后了吗?除了我的话。”
“这只是没遇着真正的可畏后生,这叫公羊御柳的年轻人真的不错,当得起老夫一个后生可畏的评价,若是不出意外,他将来会成为北海除了你之外另一个迈入登峰造极的武道中人,甚至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都不是不可能。”
“这评价可真的够高啊,我呢?”
“你啊你小子是老夫的真传弟子,你若是不能迈入返璞归真,那都不算老夫的徒儿,你若是没有在将来和老夫一样进入以武入道的境界,那你自己都嫌丢人吧?”
李默兰顺着他的话想去,貌似还真是这个理,拍着胸膛说道:“没事儿,咱有这个自信。”
怀中的龙象剑第一次发出了一声淡淡的剑鸣声。
老剑仙满脸惊讶:“不错呀,这破剑都胳膊肘往外拐了,明明老夫是老主人,这龙象剑都敢替你附和了。”
李默兰惊讶的看着怀中抱了整整两年半的北海龙象,轻轻的摩挲着秋水般的剑刃,微微一笑。
前路漫漫,却不曾有任何怨言,一路上所看的,所经历的,都远比小时候在黄泥村中见到的那些小趣闻要精彩的多的多的多。
天下是很大的,哪怕单单是说北海。
跟着这个糟老头儿行走天下,看破红尘以养剑心,看似苦累,实则不然,趣味其中。
三年匆匆而过。
这归途里,李默兰跟着老头儿又去当初被追着砍的那个小村子溜达了一圈,当天夜里死性不改的山羊胡老头儿就又去把那户人家的熟牛肉给偷了出来,和男孩坐而分食之,然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了。
“这小瓷碗你还还不还?”李默兰踌躇了一会儿,问道。
老剑仙枯酒诗第一次陷入了沉默。
沉默许久,老头儿用一种沙哑的语调说道:“还是还了吧。”
“没时间解释了,快让老夫上牛!”
“师傅,他们又追过来了,您这是有意的吧?”
“这次不是偷东西被发现了,这次是老夫终于鼓起胆量摸了一摸村里小娘皮的屁股,被他男人看到了!”
“原来如此,这就可以理解了!小青,咱们冲!”
咯噔咯噔的牛蹄踩地,恍若马蹄声不断。
老青牛一发力,有瀚海之威,竟然连番撞到了挡路的好几棵大树,笔直的冲了老远,这健壮的老青牛倒是让身后村里的那个精壮汉子想起了三年前那个同样灵活健硕的老牛来。
“娘的,又是你!”拿着把杀鸡刀的精壮汉子爆发出一阵怒吼,回荡了老远。
“师傅啊,您这一绝世剑仙人物,怎么总是给人追呢?您这一身武道虽说用来偷鸡摸狗是不太好,可是总是被人抓着也太丢面子了吧?”
“哼,要不是那小娘皮的太软和了,我也不至于放松警惕,让这凡夫俗子有机可乘!”
“那小娘子就没回头扇您老人家一巴掌?”
“一扭头就躲掉了,老夫可是武道宗师。”
“徒儿这可是由衷的佩服”
远处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小城,城不大,更是没什么所谓的城墙,那些飘香的酒肆,清淡的茶坊,没什么人经过的杂货铺,林列成群,闹市的街头熙熙攘攘,往来人烟不绝,有几分热闹。
这个算不得多大,也没什么出奇之处的小城,叫做浔阳,也就是大山里头那些木棉镇上的人常常所说的浔阳城。
在那个时候,浔阳城在镇上的人眼里,包括黄泥村以及村里的李默兰眼中,这浔阳城那可就是繁花似锦的大城市了,可是毕竟人是会变会成长的,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连眼界也就跟着变高了,眼下这座当年心目中的大城市,也逐渐的小了许多。
就是一座小城罢了。
连土胚墙都没有的小城。
李默兰骑在老青牛的背上,老青牛站在山崖上,就这么远远的看着那座浔阳城,一人一牛都好似雕塑一般一动不动。
身后不远处,枯酒诗静静而立,没有去打扰这有几分近乡情怯的男孩与老牛。
也算不得近乡情怯,实际上也就那样。
可是三年半,一万三千里路啊。
李默兰沉默良久,拍了拍身下的小青,然后回头看向枯酒诗。
“走,咱们进城瞧瞧去。”
………………………………
第十三章 天渐黑,人心乱,风雨欲来
官道很宽敞,至少可以容纳好几辆马车并排前行,李默兰却没有选择这宽敞的官道而是选择了顺着路旁的田垄漫步向前,又是一年春意浓,田野里的不知名花菜开的很盛,有一些绿色的蜻蜓和白色的蝴蝶穿行其间,偶尔有三两只会绕着男孩旋转,然而在他伸出手准备抓住亦或者抚摸的时候,再施施然飞走。
李默兰的视线在四周的田野里掠过,目光近乎于贪婪,再想到马上就可以进入大山了,更加显得欢欣。两撇山羊胡的老剑仙早已经按耐不住腹中的酒虫,先一步跑进城里头喝酒了,怕是前些日子教训了一些修道者的时候,偷偷摸摸顺来的钱还有余,而老青牛则是在浔阳城外吃草,并没有跟进来的意思。
他记不得自己当年被李不争那个老头儿捡回家中的记忆了,想来当时年纪太小什么都记不住,也可能只是日子太久远让自己忘了,总之他的记忆里自己一直都是在黄泥村中长大,然后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也就是那一次山洪冲毁桥梁的时候,他第一次的来到了木棉镇。
随后的两年里,他也不过是来往于黄泥村和木棉镇,并没有出过大山,也没有看过浔阳城。
三年半以前,他和枯酒诗出大山的时候没有直接去浔阳城,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如今他的的确确是第一次来浔阳。
在木棉镇听了两年浔阳城的气派繁华,仔细看其实也就那样,外边的农夫也并非就比山里的人要富裕多少,路上的尘土也不见少,只是看见了这些恬美安逸的景色,而忍不住有些喜悦。
虽然没有城墙,但是浔阳城那些绵延到城中心的建筑群依然和外边的田野有泾渭分明的间隔,走到了类似城门口一样的岔路的时候,有几个守城的士兵走上前来,指了指男孩用红绳系在了腰间的龙象剑。
虽说浔阳城的治安不差,毕竟城主是一位被秋名山指派过来的龙眼境大能,一般的修道宗门都要卖一个面子,哪儿有凡夫俗子敢惹事,但是你总不能指望这位秋名山出身的城主大人一天到晚在街上站岗,保护黎民百姓。一般来说城内的治安都是一些普通人组成的军士来维护的,解决的也往往是普通人之间的争端,只有修道者敢在城里头闹事,才会劳烦这位城主大人出面。
故而,为了减少城内那些普通人之间的争端,也是处于为老百姓的安全考虑,浔阳城严格意义上禁止佩戴什么刀剑的,但是这东西真心要藏那还真的有很多法子,毕竟浔阳城没有城墙,大不了溜进去,城里也不是没有铁匠铺,久而久之,这也就变成了做做样子,就如同眼前这几个神情有些懒洋洋的军士。
李默兰坚定的抱着龙象剑不撒手,严肃且认真的说道:“要剑没有。”
“要命一条?”这位士兵仿佛一眼就看破了男孩心中所想,“下回你不换个花样,不放你进城。”
大概是看男孩不过九岁十岁的样子,怎么看也不是能够挥剑砍人的少年高手,便也没有放在心上,挥挥手就放行了。
浔阳城里发生的一些案件基本都是寻常人之间的争端,从家庭纠纷到各种命案再到武道中人街头斗殴以及流氓地痞欺负良家妇女,这些破事儿全是这些护城士兵们去擦屁股的,这些年过来,根本没有哪件事情需要劳烦自家的城主大人去解决,很多修道者犯了错都很主动的上城主府赔罪认错接受处罚,自觉得很。
李默兰外出三年半,皮肤虽然晒的稍微黑了一些,但是本身上还是俊俏的男孩,而且因为身子骨较为挺拔的关系,称之为少年也勉强可以,刚刚走入浔阳城,就看见了几个青楼女子在冲着他招手,约莫是想要叫过来调笑戏弄一番,吓得他转身就钻入了一个没什么人影的小巷子里去。
阳光撒在小巷的地面上,没走几步路就又被阴影吞噬,李默兰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另一条熙熙攘攘的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他挤过了人群来到了一个生意不景气的书铺里,准备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书看一看。
在黄泥村的时候,日常除了家务事,唯一的乐趣一个是看书一个是写字,故而李默兰对于这道域的天下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而且因为勤练字的关系,他写的一手字也很漂亮,闲暇之余也曾经想过若是修道不成去当个书生也好,毕竟那些城主虽然都是三大宗门指派的人,可是治理这些城邦,还是要读书人出马。
况且即便北海无国,可是东豫,西晋,荆勒都是有大帝国存在的,实在不行就远走高飞,不过三年路,去其他地儿科举进京面圣,博取功名,也能有个比较富丽堂皇的将来。
书铺中有一鹤发老人正在打瞌睡,等到李默兰走进来,仿佛是有所惊醒,一看只有十岁不到模样的男孩,笑了笑,问道:“孩子,看书啊?”
看来书铺中应该也有一些其他的孩子来看过书,这类书铺都是有不成文规矩的,要么别买,不然翻看了就要买回家去,也就只有那些年幼的孩子们可以不顾这样的规矩,看了书就跑,听语气,老人也不介意。
李默兰认真的说道:“买书。”
满头鹤发的书铺老板终于认真的看了一眼男孩,稍微的在李默兰腰上用红绳系着的龙象剑上看了看,然后笑道:“自己挑吧,你这样爱读书的孩子,可不多见了。”
会来书店看书的孩子不一定是爱读书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时的无聊或者好奇,而目的明确就是来买书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以读书为爱好。
“小娃娃,你是浔阳城的本地人吗?从来没见过你啊。”鹤发老人随意的问道。
“我算是山里头的人吧,第一次来浔阳。”
李默兰的眼睛扫过那些书架上用针线封订起来的书籍,这些书都很干净,一尘不染,然而看得出这些书都是一些年纪不小的老书古籍了,想来这些年这书铺的老板都不辞辛劳的依次把这些书架上的灰尘都清理过一遍才是。
“山里头的人啊木棉镇吗?我好些年没去木棉镇了,但是还记得那满山火红木棉花的景色,当真是繁花似锦啊。”
“这可是镇上的一大风景,好看的很呐,年年春日都要看的,我估摸着过两天回山里头,就能看到这景色了。”
说着,李默兰又道:“老板,我和我爷爷这三年出去云游了,很久没有回木棉镇啦。”
“这样啊,那你可算得上一个小游子了。”
“老板,这三年,木棉镇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咱可什么都不知道。”
“有的。”说到这儿,鹤发老人的神情突然严肃了许多,“真正有点儿大的好像有两件。”
“什么大事?老板您可别吓我。”李默兰神情紧张了起来。
“两件事儿,都不是好事儿,不过也不晓得你知不知道一些内幕,毕竟只是我一个偷闲老头儿道听途说来的,只是应该是有几分可信的吧。”鹤发老人说道。
“老板啊您可别卖关子了,我好奇着呢。”男孩赶忙说道。
“第一件啊,好像是说,大山里头闹鬼,也就是那木棉镇再往山里走,以前一直听说还有一个小村子的,好像是叫黄泥村来着,一个山野里的小村,本来也不是什么容易引人注意的地方,谁知道前些年,有传说那个村子就突然没了,那可是真的一点不剩的全都没了啊,别说人和东西了,屋子房子连同村子里的一棵老槐树,都一同没了影儿,你说奇怪不奇怪?”
鹤发老人一脸玄乎的说道:“我也是奇了怪了,你说哪个村子搬迁,连房子都拆了,连树都挖了跑的?那可真的是没的干干净净,而且一个人都没找回来过,全不见了,和闹鬼了似得,据说后来有仙人特地去看了看,都没能看出什么门道来,忒吓人了。”
李默兰松了一口气,暗想原来是这件事情,不过鹤发老人所言一共有两件事情,于是他又问道:“老板,还有一件大事儿呢?”
“还有一件事情,你以后少说出去,这件事情在咱们浔阳城里都不能提啊。”
鹤发老人严肃的对男孩警告道,很明显是处于替男孩的安全考虑,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这件事情的不一般。
“青城派你知道的吧?咱们浔阳城的地头蛇,除了城主大人,谁都怕他们。”书铺老板说道,紧接着像是惊觉了什么,环顾四周,确定没有青城派的人,才稍稍安心。
“嗯,我知道,浔阳城里的一个小修道宗门。”
“这些仙人啊我呸,还仙人这些青城派的人,大概是前年吧,他们青城派的那什么少主,在木棉镇游玩的时候,看上了那个镇子上的一个姑娘,听说那个姑娘长的很好看,可惜老头子我是没那个福分见到那女娃娃最好看的时候了便和伙同的一群青城派里的人,把那个小姑娘给掳了回去,真的是多少人在后面追都赶不上啊。”
老头儿叹了一口气,又道:“那个姑娘可是真的惨啊,多少镇上的人都没救回来,愣是被掳过去办了,等到事情闹大,城主大人出面找青城派掌门人的时候,那女娃娃早已经不是完璧之身,就和疯了一样的跑了出来,之后呀,这姑娘就真的疯掉了,疯疯癫癫,整日在浔阳城外游荡,和一女鬼似得,老头子我远远的见过一次,衣服红的和血染的一样,披头散发,吓死人了。”
再一叹,鹤发老人眼中的怜惜愈发的浓厚。
“城主都出面了,这件事情自然要解决的,但是怎么解决?还不是赔了一点儿银两呗,数额是不可对青城派那自然是九牛一毛,毕竟对方是仙人,木棉镇那边也只能不了了之,况且据说那小姑娘自幼父母双亡,又疯了,也真没人敢为了她去和青城派做对。如今啊过去了有两年了,时不时有木棉镇派人,或者是浔阳城里的好心人施舍一些吃的东西给她,其他时候也不知道这疯疯癫癫若红衣女鬼一样的女娃是怎么在山野中活下来,总之已经两年了,这疯女人已经在浔阳城外的山野相间神出鬼没游荡至今,传言是天生厉鬼,将来要找青城派少主索命呐,说来说去都不吉利,青城派已经不让人提这件事情了,可是封的了嘴巴,他青城派难道把人心也一起封上?只是可怜了那个小姑娘了,怕是现在,也还在外游荡吧?”
老人轻轻一叹。
等到他再次抬起头,却发现身前的男孩不知何时已经没了踪影,只是约莫走的急,脚步声依然回荡,逐渐远去。
桌台上的那一本男孩刚刚挑出来的书,还没有带走,偏偏买书的钱,却已经搁在了桌上。
“孩子,这本书老人家我就替你保管了,虽然不知道是啥急事,大概也和那个女孩子有关吧,唉啥时候你记得来取,老头子我再交给你。”老人的心情逐渐的沉重了起来,自言自语着,将这本书拿起。
屋外有雷鸣声大作,炸裂的电蛇游走。
天空逐渐黯淡下来,风雨欲来。
“要下雨了?”老人自言自语道。
………………………………
第十四章 葬红衣
天空中有雷鸣声大作,更为明显的是那隐约可以看到电蛇游走的黑云笼罩了天穹,夏未至,这堪比夏日的糟糕天气的确叫人心慌。明明先前还是阳光和煦,怎么转眼间已是要下雨了?
好在是春雨足够温和,那些从北海深处被风吹来的乌云落下雨水,春日里浔阳城外的黑泥被雨水一淋,变作了泥浆。
浔阳城内街巷上的人影逐渐少了,卖伞的小贩倒是趁此良机卖出了好几把,那些买了伞的青年男女便一同施施然走在春雨里,诗情画意。
屋檐上的雨水滴落在石阶上,响个不停,声音很轻,沙沙声很好听,但是很快被那个逐渐靠近而且急促且沉重的脚步声盖过。
雨水丝丝缕缕。
一个穿着普通粗布衣,腰间用红绳系着一把剑的少年,从雨中奔跑而过。
他的动作很急,和那些在绵绵细雨中因为没有伞而四散奔逃的人又有些不同,因为他奔跑的方向,是向着城外的那些田垄山野而去。
他那把没有剑鞘的剑在腰上哐当哐当作响,代表了某种时间的流逝以及焦虑的心情。
不仅仅是焦虑,或许那些喘息声中,还带着稍许的痛苦与淡淡的绝望。
无论是乡间田野,还是更远处的山林,都不会有比浔阳城这些楼阁更好的避雨地方,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冲了出去,神光隐隐有些涣散,远远的看着那片一望无际的无人山野,他似乎有些漫无目的。
几个坐在茶坊内躺椅上的老人看着少年匆忙奔过的身影,惫懒的眼皮微微开阖,又再次闭上。
冲至了浔阳城外,站在官道上,李默兰看着漫无边际的乡野,看着连绵到远处沐浴在春雨里的田垄,心头缭绕的是阵阵恐惧。
书铺老板的那番话一个不差的冲击着他的内心,仿佛一枝枝利箭刺入他的胸腔,每多听一个字,就会多痛,多恐惧一分。
是她吗?
李默兰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或者说是不敢知道。
雨哗啦啦作响。
少年浑身湿透的站在雨水里,向着田野走去,布鞋踩入泥泞而沾上黑泥,最终蔓延至裤脚,然而素来爱干净的他并没有在乎这个,因为他此刻的心情一如这天空中鸣响不断的黑云。
木棉镇称得上好看,而且能够让人起贪欲的女子有几个?
只有一个啊。
身后的老青牛远远的看着已经可以称之为少年的李默兰的背影,看着他浑身湿透站在泥泞里往前艰难行走的模样,看着他从浔阳城内跑了一千多米就已经气喘如牛,步伐疲惫的模样,看着他的脸颊上流淌下来的雨水恍若泪水一般的模样。
看着这个画面,通灵的老青牛心中一酸,仿佛也产生了一种流泪的**。
或许是因为与李默兰心意相通,亦或者在山野间吃草的老青牛已经远远的看过了一眼那个披头散发红衣女鬼般的女子。
所以老青牛的心中也跟着痛了起来,这是一种数十年不曾有过的感觉。
那些绵绵细雨从老青牛的额头上流淌下来,淌过了眼珠,看起来就像是老青牛冰凉且浑浊的眼泪。
李默兰的右手掌心贴着自己的胸口,或许是因为那些恐惧和不安配上名为绝望的调味料,组成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感。
他依旧向前奔跑。
四周是空旷无人的田野,唯一依稀可见的人影只有在远处那正在匆匆忙收班的浔阳城卫兵,以及逐渐远去的田中农妇。
不过三两步,随后跌倒在地,爬起再四五步,体力终于到了极限。
少年的嘴巴里发出了一声类似野兽般的低吼。
这声低吼回荡在雨丝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