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一瞥-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觉间从他的眼中流了下来。

    太祖开朝、太宗拓疆,昭宗富国,在三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之下,这才有了大宁今日的江山,而承平朝三十年间,宁帝北击混邪,南定明疆,文治繁盛、武运卓越,更是使大宁走向了最鼎盛的时期。

    可他又做了什么呢?十万天兵在他的手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北境二十一州也只剩下七州,战场上的无力感和茫然感至今仍在一遍又一遍地质问着他的内心,他到底还配不配做这个储君,如果说北境惨败带给他的仅仅只是怀疑和自责,那么穆琳霄和亲元纥的消息则是他一生无都法解开的心结。

    穆琳霄是他唯一的亲妹妹,但兄妹二人自小并不像别的兄妹那样形影不离、亲昵无间。穆琳霄觉得他太过呆板,而他则嫌弃穆琳霄过于欢脱随意,二人见面之后常常是一番面红耳赤的争吵,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对小冤家,可他俩心里都清楚,谁也取代不了各自在彼此心中的位置。

    从小到大穆琳霄每次生病,他这个做哥哥的都会放下繁重的功课日日守在榻前,陪伴她,逗她开心。

    帝王重长子,平民疼幺儿。若是他小的时候功课稍微没有做好,便会受到宁帝严厉的责罚,往往是让他一跪一整天,但只要穆琳霄知道了,她便也会一声不吭地跪在一旁,直到宁帝心软为止。

    然而,这个他曾说教过、陪伴过无数次的妹妹却因为他的错误和无能而误了……终生,被迫嫁给了一个她根本就不喜欢的人。

    夜色渐浓、寒风乍起,冷风夹杂着雪花涌入了殿内,一时竟吹灭了几支蜡烛,一旁的侍从缩手缩脚地关上了殿门,小心翼翼地点上了蜡烛后又给穆之策端来了一碗热粥:“殿下,您这都好几天没用膳了,刚熬好的热粥,您好歹喝点吧。”内侍的语气中带着满满的心疼。

    可穆之策依旧是一动不动,丝毫不理会。

    内侍见状,只能将热粥放在了穆之策的面前,转过身拿了一件厚实的衣物轻轻地披在了穆之策的肩上,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能静静地候在一旁。

    这时,殿门忽然被推开了,一名殿前司的将领走了进来,“陛下有旨,请太子殿下速速入宫。”

    “嗨呀,陛下还是忘不了太子殿下啊。”内侍的情绪一下欢悦了起来,他连忙走到太子的身旁,俯身动容道:“太子殿下,赶紧动身吧,陛下……还念着您呢。”

    “父皇……”穆之策缓缓睁开了眼,一丝清泪从他的眼角滑落。

    常王府的书房内,花逐月正心惊肉跳地躲在书柜里,额头和后背不停地往外渗着汗水,惊天的阴谋从穆之寻与郑观的交谈中被完整地传入花逐月的耳中,如临末日一般的恐惧感死死地包围住了花逐月,闷得人透不过气来,直到这一刻,她终于明白,穆之寻为何不肯把那些信件交还与她了,

    俄尔,书房的灯火被熄灭了,房门也传来了上锁的声音,穆之寻和郑观二人匆匆离开了书房。

    穆之寻走到了府门前,正要出去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问道门前的管家:“逐月姑娘去哪了?怎么没见她?”

    管家心中一惊,哈哈道:“明天晚上就是岁夕了,街上有不少的商贩趁这个机会在卖东西,兴许逐月姑娘上街去了吧。”

    “你去找她,让她回来,今天晚上外面……不安全。”穆之寻稍作思虑,瞥了管家一眼,说完便匆忙走了出去。

    “诶,好好。”管家点头答应。

    花逐月从来都不关心大宁局势的走向,灭族只恨的悲怆和无奈让她对大宁早已没了一丝一毫的归属感,她一心想的就报复郑观那个小人和穆之寻这个衣冠禽兽,可如果今日如果让他们的计划得逞,那她势必再也没有得手的机会了。

    花逐月一把推开了书柜的门,想赶紧走了出来,却发现书房的门已被紧缩,情急之下,她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她顺手拿起了桌面上的贵重石雕朝着窗户砸了去,石雕碎裂,她破窗而出,却不想在窗外看见了正在朝这边走来的管家。

    碎落一地的狼藉让他大吃一惊,“这……你,你要干什么?”

    “你别管了,我要出去。”花逐月没想理他。

    “哎呦,我的心肝啊,这大晚上的你要去哪啊?常王殿下不让你出去啊。”管家拉住了她的手臂央求道。

    “常王要谋逆!我要阻止他。”花逐月厌烦地甩开了他的手从后门走去。

    管家听到这句话并没有很惊讶,反而一脸习惯道:“殿下即使要谋逆,那于你我又有何干啊,不行,我不能放你走,你要是掺和进去的话,命都会没的,你死了我怎么办。”

    “放手。”花逐月冷冷道。

    “不放。”管家死死地拽住了她。

    说时迟,那时快,管家怎么都不会想到花逐月竟直接从袖口掏出了一把锋利的短匕,毫不犹豫地插进了他的胸口。

    “啊……”管家应声倒了下去,异常痛苦的他难以置信地凝视着这个曾经勾了他魂的女人。

    虽说花逐月不会武艺,但毕竟也是将门出身,所以从小便有随身带有一把短匕的习惯,些许惊慌的花逐月从他的胸口拔出了那把短匕,朝着后门的方向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穆之寻出了府之后便去了内阁首辅杨天栋的府上,杨府门前,穆之寻好一番拉扯才把杨天栋请出府。

    “殿下真是的,明日就岁夕了,还劳您大驾,光临鄙舍,老臣担当不起啊。”

    “诶,阁老说笑了,阁老是国之重弼当然当得起,自从皇兄受罚以来,小王在内阁行走,深感阁老为国操劳之苦,明日岁夕,不便叨扰,只能趁着今日空闲,略备薄酒犒劳阁老一番啊,品天楼的房间已经订好,阁老千万莫要推辞啊。”穆之寻满脸敬意的盛情道。

    “宫墙之外数品天。”云京城爱吃的百姓都知道这句话。

    品天楼是云京一等一的酒楼,南鲜北味,西制东烹,各种手法,各种食材几乎一应俱全。穿着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侍从和造型讲究考究的精瓷银箸,深得京城富贵食客之心。

    很快,穆之寻和杨天栋来到了二楼一间有窗户的雅阁里坐了下来,琳琅满目的菜品早已上满。

    席间,妙语连珠的穆之寻很是亲和,其实他才和杨天栋相处共事不过十几天而已,可他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来的自然而不做作的气质,让人觉得他和杨天栋好像是如同相识了十几年的挚友一般。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杨天栋也慢慢没了最初矜持,些许微醺的他听着穆之寻的恭维话笑的很是开心。

    这时楼下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不时夹杂着士卒开路的声音。

    杨天栋有些好奇,他站起身朝向下望去,脱口道:“太子殿下?!”

    “皇兄?”穆之寻一脸不相信道,“阁老怕是看错了吧,皇兄此时应该在京郊太庙才对啊。”

    “是东宫的旗帜,老臣没有看错。”杨天栋撇了撇嘴,带了几分醉意又坐了下来,“老臣虽是老了,可这双眼睛还是管用的,错不了。”

    “既然阁老那么肯定,那兴许是皇兄接到了陛下召他入宫的旨意吧。”穆之寻不以为然道。

    “也不对。”杨天栋摇了摇头琢磨道,“按理说陛下若是有赦免太子禁闭之意的话,应该会通知内阁啊。”

    “谁知道呢,不去管了,来阁老,小王再敬您一杯。”穆之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刚入南宫,穆之策就发现今晚在此值守的御林军足足是往日的数倍,虽然心中有几分疑虑,但他现在最渴望的还是能见到父皇,求得父皇的原谅,故而一时也没有在多过问。

    一行人在夜色中走过了金玉带进入了南宫,可穆之策却没有被带到永宁宫,而是被带到了另一处阁楼。

    “父皇要在此见我?”穆之策有些疑惑道。

    “太子殿下请稍作等候,陛下一会儿就来。”内侍说完便恭谨地退了出去。

    夜空中的雪越下越大,匆忙跑出常王府的花逐月没跑几步却愣住了,因为她这才发现不知该向何人告知此时。

    忽然间,她想到了一个人,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阅人无数的她只一眼就觉得他是个可靠之人。

    晏波侯府的宴厅内,八九口铜锅正咕噜噜地冒着热气,桌子上摆满了烧酒菜品和生羊肉,说来也巧,值守崇阳门的几十个弟兄今天突然全部被换了下来,他们这才有机会来都来了侯府,这不,罗文昭正十分开心地和那几十个兄弟痛饮。

    “侯爷,外面又一个名叫逐月姑娘的人求见。”一名仆人走了进来。

    “哟呦呦,这刚回京城就有佳人相伴啊。”

    “侯爷也该给兄弟们找个嫂子了,哥几个就剩你没成家了。”

    “是啊,哈哈哈。”

    几杯酒下肚,起哄是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

    “别胡说,这都哪跟哪啊。”罗文昭摆了摆手,笑了笑,随即站起身往外走,“等我回来继续啊。”

    罗文昭快步向门口走去,心中不免起了些许的波澜,虽说他只匆匆地见过花逐月一面,但那娇美的相貌却早已深深地烙在了罗文昭的心中。

    罗文昭走到门前,抬眼望去,雪中蹙眉的她美的不可方物。

    “逐月姑娘。”罗文昭走到跟前作揖道。

    “快!常王谋逆,要陷害太子,你们快去救陛下!”花逐月一见到他,便气喘吁吁地大喊。

    “逐月姑娘,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罗文昭笑了笑,愣住了。

    “这是我亲耳所听,他们应该已经行动了!”

    见罗文昭还是皱眉有些不相信,花逐月急的快要跳了起来,她几乎是用命令般口吻的语气喝道:“你若不信我的话,去南北宫一看便知,你快去啊!”

    花逐月眼中的急切不像有假,罗文昭没有再犹豫,他转过身飞速跑了进去一脸严肃地大喊道:“兄弟们!宫里出事了!”

    这一刻,还是来了。

    南宫门外,大批的手持火把的御林军在郑观的带领下涌入了南宫,他又朝着身旁的一名校尉一番吩咐,随后那名校尉便立刻朝着远方飞驰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此刻,南宫之内所有的侍从和各部一些值守的官员都被突如其来的叛军所控制,明晃晃的钢刀在他们的眼前晃来晃去,在无礼的呵斥之下,他们一个个的都被迫抱着头蹲在了地上。

    “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是奉了谁的命令胆敢如此胡闹?内阁重地岂容你们胡作非为?”一位在治平亭值守的官员不满意的怒叱道。”

    可话音刚落一名御林军将领就直接拿着手中的钢刀朝着那名官员砍了过,随后用血淋淋地刀刃指着那些人,冷冷道:“还有人问吗?问一个……杀一个。”

    很快,郑观的人已经完全占领了南宫,随后他又叫来了他的心腹副都指挥使张珏,面色沉重地指了指北宫,“你带着人进去吧,我还要在这里等殿下。”

    “殿帅……”张珏的眼神像是在询问什么一样。

    “放心去做吧……殿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是!”

    大批的叛军在张珏的带领下开始涌向金玉带,把守金玉带的将领感到了事态的不妙,他下意识地拔出了手中的钢刀,带着部下拦住了张珏等人的道路,他微颤道:“副帅……没有陛下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擅闯北宫!”

    可张珏丝毫没有理会,他右手微微一摆,守卫金玉带的士兵便纷纷成了刀下亡魂,一时间大批的叛军冲进了北宫。

    此时,罗文昭带着他的兄弟们和明疆来的随从近百骑也已经赶到了崇阳门。

    门外的御林军故作镇定地用长枪拦下了他们,“宫城重地,外臣不得擅入。”

    可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和里面传来的喊杀声已经暴露了一切。

    罗文昭二话不说,直接拔出了腰间的利剑怒目大喝道:“兄弟们!跟我杀进去!”

    一时间崇阳门外血光四起,罗文昭一行人硬生生地在南宫前撕了个口子,从崇阳门杀了进去,那些个跟随他的弟兄们绝不会料到,自己为陛下守了这么多年的崇阳门,到最后却要以一个闯入者的身份去保护陛下,这也许是最讽刺的事情了吧。
………………………………

第二十一章 宁帝

    罗文昭一行人很快也杀到了金玉带,但所幸由北宫很大,叛军目前还未全面控制北宫,所以金玉带前的防卫也很薄弱,此时的他们哪里还会顾及南北宫之内不准驱驰的禁令,疾驰的马儿越过金玉带,随着一阵刀起刀落,金玉带前的叛军纷纷成了刀下亡魂。

    伯乐之恩,永世难忘,这是深埋在罗文昭心里的一句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家,即便是父子也难免反目,可他的心中却真真切切把宁帝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此刻罗文昭并不是什么护君勤王的晏波候,他只是一个一心想着保护自己的姐姐和姐夫的普通人,仅此而已。

    十年前,他走在金玉带上畏手畏脚、郁郁无志,十年后,还是在这里,他却横刀立马、血溅四方。当一个人是为了情义而做出选择时,任何事会都不会成为他心头的枷锁。

    “分头行动,平子带领着崇阳门的弟兄们去救我姐,其他任何我去救陛下,咱们永宁宫见!”

    “是!”

    “立刻封锁北宫之内所有宫苑,任何嫔妃宫人不得擅出,其余人和我包围永宁宫。”另一边,张珏也下了死命令。

    那晚,突如其来的宫变席卷了整个北宫,虽然每个宫苑都有其负责安保的侍卫,可当刀刃带血的叛军封锁各个宫苑时,每个宫苑的主子嫔妃都害怕的不敢作声,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她们,没有一个人下令侍卫进行反抗的,就更别指望她们去关心宁帝的安危了。

    既然主子都没发话,那些宫人侍卫自然是老老实实地缩在各自的宫苑内,一动也不敢不动。

    绛薰宫内,正在刺绣的慧妃发觉了宫外的异动,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吩咐道一旁的宫女:“怜儿,外面怎么乱糟糟的?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是,娘娘。”

    结果宫女刚跑到院门,就被手持带血钢刀的叛军堵住了,“回去!”

    再加上外面不时传来的哭泣和惨叫,她知道……一定出事了。

    “什么!”慧妃听完宫女的描述,立刻站起了身,带着绛薰宫的所有宫人和侍卫朝着院外走去。

    “我劝娘娘还是回去吧。”叛军拔出钢刀,往日眼中的敬意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杀伐。

    “放肆,本宫的驾岂是你能拦的!”慧妃用手指着那些叛军呵斥道:“你们没有陛下的旨意,这是在谋逆,给本宫……让开!”慧妃怒斥了这些叛军之后,便要向外走去。

    然而叛军手中的钢刀却不答应,他们死死地堵在了慧妃的面前。

    “好……好,你们这群没良心的叛贼。”慧妃气的有些发抖,终于她狠狠毅然决然道:“给本宫……杀了这群叛贼。”

    而她身边的侍卫们等的就是慧妃的这句话。

    娘娘平日待自己有多好,这些宫人和侍卫们的心中自然是有杆秤的,当这等危急时刻到来时,慧妃刚一下令,他们便毫不犹豫和那些叛军们拼起了命。

    很快,罗文昭派来的人也赶到了绛薰宫,见宫外已经打了起来,二话不说就直接朝着那些叛军砍去。

    一番厮杀之后,绛薰宫外的叛军悉数毙命。

    “娘娘,常王谋逆,侯爷让我们来救你的。”

    “是文昭?他现在在哪?”慧妃的眼中透露绝境中的希望。

    “侯爷已经赶去永宁宫救驾了。”

    “好,快,我们也去救陛下。”慧妃说完又从叛军的尸体上取下了一把刀,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问天楼下,一名御林军将领匆匆跑了进去,兴致正浓的穆杨二人被无礼闯入的将领打断了愉悦的气氛。

    “放肆,为何不敲门,难道外面的人没告诉你是本王和阁老在这里吗?”穆之寻瞥了他一眼,训斥道。

    “小的知道,可事情紧急,容不得片刻耽搁啊。”将领喘着粗气半跪在地上。

    “发生了什么?”常年的职业习惯使得杨天栋一听到“紧急”二字就立刻精神了起来,脸上的酒意顿时消散。

    “太子逼宫,陛下生死未卜,南北宫已经杀成一片,小的就只能来找殿下和阁老了。”

    “你说什么!”穆之寻万分震惊的拍案而起。

    将领的话瞬间解释了杨天栋心中的疑惑,三朝老臣终归是三朝老臣,遇事没有丝毫的慌乱他随即起身对穆之寻严肃道:“老臣即刻动身前往京畿亲军司,调动京畿厢军前来护驾。”

    “只怕调动京畿厢军已经来不及了吧。为今之计是速解南北宫之围啊。”穆之寻着急道。

    “可现如今也只有京畿厢军可以调动了,太子既然会逼宫,想必南北宫的御林军也已悉数听他指挥了。”杨天栋万分无奈地叹气道。

    “小王以为,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御林军都是郑观的老部下,此时或许只有他才能够镇得住叛军。”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那咱们分头行动,老臣去调京畿厢军,你拿着老臣的令牌火速去天牢提出郑观,一切责任由老臣担着。”杨天栋从袖中掏出了内阁的令牌递给了穆之寻,满眼希冀的看着他。

    “是,一切听从阁老安排。”

    “一定是太子失宠,害怕被废,便趁着殿帅被关进天牢这个当口起兵逼宫,哎太子,你糊涂……糊涂啊。”杨天栋一边向外走,一边拍着胸口痛心疾首道。

    永宁宫外,大批的御林军涌了进来,曹福见状便没好气地呵斥道:“是谁让你们进来的,胆敢打扰陛下休息,还不快滚出去。”

    他不会想到,这些人又怎么仅仅只是打扰陛下休息那么简单呢。

    可他说完这番话,那些人还是不断地往里涌,曹福随即生气地走到那些人面前指着鼻子骂道:“大胆!你们这群狗奴才是活腻歪了吗!”

    话音刚落,张珏就猝不及防地一刀插进了他的腹部,“你骂谁是狗奴才呢?!老东西。”

    “你……你们。”

    曹福难以置信地指着他,鲜血从他的口中和腹部不断涌出,很快他就痛苦地倒在了雪中,一动也不动了。诧异的眼睛无神地望着天空,他到死都没有闭眼,或许是还在担心着宁帝的安危吧。

    突如其来的血腥场面让在场守卫永宁宫的御前侍卫直接傻掉了,大惊失色的他们纷纷拔刀大喊:“保护陛下!”

    宫变从来都是如此突然,这个大宁最为至高无上的宫殿前竟有一天也会发生血流成河的事情。

    很快,最后一个御前侍卫被无数根长枪活活刺死在门板上,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口中还依稀含着:“……陛下。”

    永宁宫的殿门被叛军们粗鲁地踹开了,一同踹开的还有他们心底最后一丝的自我束缚。

    可他们刚刚踏进永宁宫的门,就不敢再往前走了,迎面矗立着的是他们曾无数次跪地仰望过的天颜,这一刻,手持兵刃的突兀和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让他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而此刻死死地压在他们心头的正是那种天下唯一的……帝王之气。

    一个面色苍老而又深邃的老人站在御案前,他的手中还握着那把一直悬挂在墙面上的尚方宝剑,震怒而无畏的眼眸中写满了悲怆。

    “这个逆子呢?他为何不敢亲自来见朕!为何不敢来见朕!”宁帝怒斥道。

    可面前却无人作答。

    对峙良久,宁帝突然大笑起来,随后又像是失了魂一般黯然道:“他小时候就想杀了朕……朕当时还重重地打了他,朕早该想到会有今日的,可朕从未防过他,那是因为朕……不愿相信他会下这么狠的心!”

    说完这番话,宁帝又仿佛回过神一般用手中的宝剑指着面前的叛军道:“来啊!大宁的天子……哪怕死于贼人之手也要有尊严的死!”

    叛军手里的刀枪不停地在抖动,然而谁也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副帅,您……您带着我们杀过来的,还您先上吧。”一个叛军士兵颤颤巍巍道。

    “什么?”张珏立即大怒,一刀劈死了那个士兵,他大喊:“快给我上!谁要是不敢,我就一刀劈了谁!”

    “啊!”终于,颤抖的叛军丧失了最后的一丝理智,他们如同发了疯一样朝着面前的宁帝冲了过去。

    而此时的穆之策还在天真地等待着宁帝的召见,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房间门被推开了,穆之策立刻起身朝着门口走去,口中下意识的喊出了“父皇。”

    可他没有等来他的父皇,匆忙而入的御林军直接绑住了他,十分粗鲁地把他带走了。

    “你们要干什么?父皇,我要见父皇,我要面见父皇!”此时的穆之策还万分可笑的以为这是宁帝的意思。

    走近永宁宫后,满地的尸首让穆之策整个人都懵了,而当他走进大殿之内,看到宁帝浑身是血的躺在地上时,那种血腥和突兀对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