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甜妻,腹黑相公来种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可暖和不少。还能让衣服多穿些时间。
去年就不知道这个小技巧,洗了两次棉衣,棉花挤成一堆,明明布匹还没多旧,里面的棉花不中用,穿起来也冷得很。
这个小技巧还是桂娘告诉兰娘的。看着缝好的棉衣,兰娘欣喜不已。
送桂娘去学刺绣,可真是对了。来百姓还真不知道这些。哪家不是这样?
不过这样的法子,还不能明说。明说了的话,就是得罪绣坊。还是自己窝着才行。布匹已经裁好,只差动针线。速度还是很快的。
眼看天色渐渐暗下来,兰娘收了笸箩,推醒二郎,开始做饭。二郎戳了戳眼睛,又躺床上酝酿了一会儿,才起来帮忙烧火。
………………………………
第198章 大堂伯分家(一)
统计好了服徭役的人口,统一月底在衙门集合再出发。村长跟着一起去衙门,看着人走了才回来。
村子里一下子走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往日里不干活的女人,也要偶尔下地。不然等劳动力回来,家里的地都得长满杂草。
劳动力们服徭役回来,还要给家里的地翻地。满地里的野草,翻地浪费时间。留在家里的女人,都要下地拔草。
拔草不是重活,小孩子都可以做。不过小孩子都是宝贝,也不太听话,拔一拔野草还行,拔好几天十来天的草,那是有反抗的。
兰娘也下地拔草。翻地就不用了。开年剩下的旱田都要种果树。树苗已经在岳山羊那里定了下来。也不是特别珍贵的树苗,都是常见的李子树和梨树还有枣子树。枣子树只要了两棵,梨树最多。
枣子树预备种在院子里,梨树种出来准备留着冬天吃。李子树用来酿酒。冻梨不太好吃,但是在冬天整天没什么好吃的时候,冻梨显得特别有味道。
村里人劳动力走得差不多,二郎去村长家走一趟,得知村长收了一两银子,分给大儿子五百文,让大儿子顶了石头的缺去服徭役。
村长让大孙子去做老大的活。村长的大孙子才十三岁,就去干这么累的事情。
可真是造孽。就为了五百文钱。
村长家也不是给不出来二两银子,并且也不是贪图一两银子的人。也不知道村长怎么想的,这可真是掉进钱眼里。
村里人对此事都有些嘀咕。
二郎暗中琢磨了一下,时不时的去石头家外面转悠。比以前更上心一些。
主要是盯着石头家的麻子和狗子都去服徭役去了。两人算是狐朋狗友,服徭役都要一起去,不愧是尿尿都要一起的好基友。
大堂伯叫来族叔和村长,主持分家。作为小辈,二郎没在邀请行列。并不知道其中细节,只听说三兄弟和其他的兄弟又闹了一场。
这次陈氏没有讨到好,其余的几个媳妇,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哪能次次都要陈氏搞到好处。
大堂伯偏心也没有多偏心,按照正规的宗族理法来分。
作为长子嫡孙的大儿子,大兄弟分到家里的一半,房屋还是各住各的。但是必须要在一年之后搬出去。作为主宅,还是由着长房来继承。
下面都儿子正好,一人分一分家产。田地也是这样来算。
作为没有出嫁的女孩子,家里的存款,拿出来一个姑娘分到三两银子。剩下的才由着次子们分。
作为老人,分出去的孩子们,看个人的心意,每年的孝敬没有上限,下限是必须要来看望老人,大年初四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
如果老人没了,亲兄弟的关系,变成了亲戚关系,到时候再由着孩子们决定。
这样分家真的算是公平了。
可是三兄弟和三媳妇闹起来,非要说嫁出去的姑娘那是别人家的。泼出去的水都是收不回来的。姑娘们的嫁妆银子,不用分。
如果嫁姑娘,他们这些分出去的兄弟,一人拿一点就能凑够姑娘的嫁妆了。
………………………………
第199章 大堂伯分家(二)
先不说大堂伯同不同意,只说姑娘们就不同意。大堂伯有三个闺女,大闺女已经出嫁,下面还有两个女孩,亲事已经说好,只差嫁出去。
嫁妆是娘家闺女的脸,怎么能这样做?
再说都是女孩,大闺女的嫁妆体面,下面两个孩子,没有这些东西。心里肯定不平衡。
陈氏闹起来不公平,直接被两个小姑子压着打。虽然打架陈氏是个中好手,但是拳多打死老师傅。双拳难敌四手,直接被打成狗一样。
老三也没落个好。没有兄弟姐妹情的话,惹得亲爹气得让老大老二打,狠狠地下手打。闹一通,惹得大家感情不好,还挨一顿胖揍,还是按照之前的分家。可算是让老三两口子好一阵怨念。
老三莫丰收气得分家饭都没吃,自己带着陈氏开火。放话说:我这辈子就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闹得莫大娘心疼死了。听到亲儿子这么说,气得心口疼,差点又倒下。晚上在被窝,拉着老头子后悔不已道:“我真是后悔啊。去什么陈家庄。现在老三被个小妖精勾走了。都不认咱们了。这个儿媳真是个搅家精。当初我就不该同意。”
莫铁孔冷笑道:“我就说陈家就没有一个好人。老三闹着娶陈家的。我不同意,你非要点头,现在好了。”
“我哪里知道陈家的教出这样的女儿。以前的老三多乖啊。再有老三被陈家的狐狸精迷了眼了。闹着要娶小妖精,不娶她,这辈子就打光棍。我怎么不同意,我只能同意了啊。”莫大娘直抹眼泪。
莫铁孔淡淡道:“是啊,只有娶回来,那你就别哭啊。现在的眼泪,就是你以前脑子里面进的水。”
莫大娘气得直锤胸口。
莫铁孔改口道:“哭吧,哭吧。多哭点,反正以后哭的时候还多。”
莫大娘背过身不理自家的老头子。说的话好扎心,一点都不体贴。不过没人哄着,莫大娘自己哭一哭,也就睡下了。
这一场分家,闹得全村人都对莫丰收有了新认识。
女人们被婆婆磋磨的,都比较羡慕。至于婆媳和谐的这一卦,心里全都鄙视莫丰收。
男人们对于莫丰收都比较敬而远之了。这样的人,不孝顺就算了,还和兄弟姐妹都那么无情。对待交好的朋友怕也没有多好。一个个都不太敢深交。
这个季节不也不光是莫铁孔分了家。狗子家也都分了。麻子和狗子都是二流子,家里还没什么钱。实在是凑不出来娶媳妇的钱。麻子年纪也大了,两人好吃懒做,家里人都怨言得很。
大家长不得不做主分家。谁弱一些,大家长肯定要偏心一些。本来就穷,麻子还没结婚。还要被分家出去。
麻子爹娘做主,房子分给狗子住一间,吃的就分开吃了。以后也不要麻子孝敬,希望他能把自己活明白。家里唯一的现钱也交给了麻子。
不多,五百文钱。还是一大家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因为分了家,麻子才会去服徭役。狗子是家里的唯一的成年男丁,照理说这样的独子是不用服徭役的。
但是为了兄弟情,狗子还是跟着一起去服徭役。
………………………………
第200章 家暴
村子里的壮劳力走了大半,村子里剩下到三姑六婆,个顶个的喜欢串门。
最近的就是分家引发的各种事情。
麻子家里没什么家产,就算偏心,也偏不了什么玩意儿。还要数莫铁孔家分家的事情闹得最热闹。
串门的大姑娘老婆子们的话题围绕莫铁孔家闲话了半个月。一个个热情还不减,一双双眼睛盯着莫铁孔家,特别是莫丰收和他媳妇陈氏。
住在半山腰的宋氏也被拉着参与了好几次。还因为这件事,迅速的融入了莫家村女人堆里。
宋氏是个好的听众,往往都是别人说,偶尔宋氏还会附和一下。从来不抢话占主场。那些三姑六婆,最喜欢拉着宋氏这样的说话。
这段时间,宋氏完完全全知道了莫家村的复杂人际关系。很快的融入了进去。
这真是比往年都认识的人多。其中麻子娘和狗子奶奶的交往最多。两人也最喜欢爬半山来半山腰找宋氏唠嗑。因为没有住在村子里,她们聊天完全不用顾忌。
大声说话,还不用怕被人知道。说得最是畅快。宋氏听一耳朵,也不会拿出去说。
两人最喜欢来找宋氏。
至于同住在半山腰的兰娘,其实也是一个好听众,不过兰娘要干活太多,没有休息的时候。
再有二郎没有去服徭役,一同干活的板子倒是去了。二郎也就没有进山去。没有人陪同进山,二郎心里有些虚。不太敢外出。
秋收之后,家里地理的活不多,也不太累。二郎没有下地,整天在村子里转悠。
麻子娘和狗子奶奶可怂二郎了。不敢去找兰娘说说三道四。路过地边的时候,倒是能说几句嘴。
宋氏嘴巴紧,不过和兰娘交好,也还是会说。
是以兰娘对村子里分家的事情,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二郎也会说,不过说得都是男人方面发生的事情。
宋氏带来的消息:“莫丰收可真是厉害。分家前那么稀罕他媳妇。分家之后,两人三天一大吵,一天三小吵,可过得不安生。好像是因为分家闹得太难看,莫丰收就怪是陈氏给他找的不自在。昨天还动手打人,把陈氏打回娘家了。今天一大早去陈家庄接人了,也不知道陈家的放不放人。”
“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吧。分家之前对他媳妇多好啊。一分家就变啦。男人啊!”兰娘叹道。
宋氏也是这么一说。真是变脸变太快。以前多少女人们羡慕陈氏。有这么一个体贴的老公,还会为了她不顾孝道,顶撞亲娘。
谁也没料到,莫丰收转眼就能那么无情。男人啊!
就算是二郎这么混不吝,也不敢这么明着来对着莫蓝氏。就算是兰娘受了委屈,也不会真的对莫蓝氏如何。只会想着让两人不见面,就没有冲突。
实在是逼不过,二郎教兰娘做聋子做瞎子做废物,什么都推到他这个大男人身上。
就这样,也没让兰娘直接怼莫蓝氏啊!
宋氏作为女人的角度,都在可惜被打的陈氏。原以为分家之后享福了。结果到了地狱了。
家暴这玩意儿,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差别。
………………………………
第201章 压阵
村里的女人们都躲在门缝看莫丰收家的后续消息。想要知道陈氏这个好命女人,到底是真的好命,还是虚伪的好命。
作为男人,二郎混在男人堆里,得到的消息又是另一个版本。
二郎兴致勃勃的给兰娘唠嗑,“莫丰收这小子从小藏奸,不过大堂伯还是大堂伯,他爹还是他爹。大堂伯可不是我爹分不清楚好赖。这回有莫丰收这小子好受。”
兰娘有些迷糊。
二郎笑着说道:“莫家村差不多都一个姓。除了家里只有一个男丁的,算得上是人少,其他的人家,谁不是大家庭啊。大家庭一个锅里吃饭,矛盾多是多,但是给的税少啊。”
因此村里只有少数实在是过不到一起的人家才会分家之外,大多数人家都是能忍则忍。
单单是分出来的人头税,可就要了老命了。
板子叔分家的原因是家里实在是住不下人了。板子叔是老来子,年纪小辈分高。板子叔的哥哥们的孩子都有板子叔这么大。
石头家也差不多是这样。
他们都是家大业大的,也不太怕分家。
二郎实属是强迫分出来,为了莫铁树的面上好看而已。也想要给莫大郎多留一些家产。
二郎吐露道:“大堂伯才分家,九叔爷就是为了他一家子,才做主分家的。大堂伯的原计划是下面的儿子闺女都成亲,再由孙子成亲的时候,才再分家的。莫丰收自己忍不住跳出来,想要当家做主,手里拿钱。过自己的好日子去。他也是眼红之前板子叔他们分家分到的东西。还以为自己也能有一番大作为的。”
可拉倒吧!
九叔爷主持的分家,那是九叔爷带头攒下来的家业。分给莫铁孔他们大房确实是最多的。但是莫铁孔还要分家的话,家业可没有那么大。
二郎神秘兮兮道:“莫丰收分家分出去,得到的家产,还不如吃大锅饭。分家的时候才闹出来,死活不分家,才说出让女孩子们的嫁妆的事情。结果被死压着分家,还分得不多。”
惹了大家长的不喜,面上是同等面值的家产,里面也有小细节不一样的。
“分家出去的日子还不如分家之前。莫丰收后悔得很,成天埋怨他媳妇事儿多。他媳妇儿也不是好性,两口子就打起来了。打完了之后,他媳妇带着嫁妆银子回娘家去了。我看莫丰收要下不来台了。”二郎摸着下巴道。
兰娘挑眉道,“怎么下不来台?”
二郎嘻嘻笑道,“陈家庄的人蛮不讲理,还喜欢占便宜。莫丰收今早就去陈家庄找他媳妇去了,怕是要被修理一顿。他小舅子个顶个的大块头。”打人超疼。
两口子还说着笑,板子叔上来叫二郎,火急火燎道,“快快快,快跟我走。”
板子拉着二郎往村口走,村口已经有好些大男人手里拿着柴刀锄头,等人齐了就走。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
兰娘下山里,就看见这些男人的背影,村口好些女人围在一起。找到九叔爷家的人群,兰娘挤进去,正好瞧见大堂伯母哭得眼睛都肿了。
………………………………
第202章 扣人
莫大娘眼睛红肿,泪流满面,直锤胸口,喊道,“我真是造了什么孽,才遇见这么个媳妇。我的老天爷。什么女人呀,同自己男人干架不说,还跑回娘家。跑回娘家不说,我家老三去接她,还不回来,把人扣下。让俺们拿钱去取人。我的天老爷哎,快霹雷打死这个不孝的儿媳啊。”
莫大嫂赶紧劝,“娘啊,你可别哭了。咱们去老三家看看有什么吃的。给老三准备点吃的吧。他们陈家这么做得出来,怕是不会给老三饭吃。”
莫大娘擦擦眼泪,赶紧回家去,拿出钥匙开老三家的门。
莫大嫂和莫二嫂在后面看着,撇撇嘴,没有说话,去厨房帮忙烧些开水。
村里这么多堂兄弟叔伯去压场子,人家回来没有什么别的表示,总要给人喝口水的。
兰娘混在人堆,倒是听明白了。原来是莫丰收去接陈氏,反倒是被陈氏的兄弟扣下来,让莫家人拿钱去取人。这可真是奇葩,难怪方圆十里没什么人和陈家庄的人做亲戚。
听说陈家庄的女人大多都是外面买回来的,心疼闺女的人家,根本没有人嫁女儿进去。就这做派,能把女儿嫁出去也是能耐了。
莫丰收可算是摊上事儿了。
兰娘听了一耳朵莫大娘家的准备,赶紧回家去准备包包子煮稀饭。他们一群男人去陈家村,陈家村虽说不远,那也不近,再去扯皮一下,说不准还会动一下手。等回来,莫大娘还没准备吃的,肯定要饿得不行。
割下一块腊肉,又去弄把韭菜,做成腊肉韭菜馅的包子。腊肉是肥瘦相间,吃起来不卡牙,香味又浓,油滋滋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包子,二郎能一口气吃十个包子。
稀饭用的是今年刚出的大米,熬出来的粥,又黏又稠还带着新米的特有香味。也就刚出新米这段时间能有这个味道。过个几个月就没有这么香了。
等着兰娘忙活完,先吃一个包子,再拿着针线和鞋底子去村口。
这会儿村口已经等着好些女人和孩子。
基本算是全村出动了。尽管村长那一支的莫氏族人没去,但是不妨碍他们来看热闹。一个个都嘀嘀咕咕的挤在村口,等着莫丰收回来的第一手资料。
农家没有娱乐,一个个为了点生活调剂,也算是拼了。还有好些肚子饿得咕咕叫,也不回家做饭。
大树下,莫大嫂看见兰娘,朝着兰娘招手,兰娘刚坐下,莫大嫂塞一个鸡蛋给兰娘,道:“这个给你们家二郎吃。等会忙起来怕是照顾不周到。见谅啊!”
兰娘讶异,推过鸡蛋道,“都是莫家人,帮个忙而已,哪能要鸡蛋。我刚回家已经做好饭了。二郎回来就有得吃了。”
莫大嫂尴尬的笑笑,又把鸡蛋收了回来。心里难受得不行。鸡蛋也不是莫大嫂愿意拿出来的,而是九叔爷这个大家长做主,让大家凑一凑,凑出来的鸡蛋。
可真糟心啊!
都是莫丰收惹得事情,他们这些分家的还要倒贴进去帮忙。花费力气和跑腿还不够,还要倒贴鸡蛋。
………………………………
第203章 识趣
也是人人都像兰娘这么识趣。只有少数的几家没有要鸡蛋。大多数都是要了的。这些娘们可真是好意思啊。也不想想他们多难。一个个没眼色的!
莫大嫂暗中生气,也不敢挂在脸上。人家帮忙也不能帮出错来了。
这些损失还是等着莫丰收回来再说,也不能他们分家出去的倒贴,还是要莫丰收自己贴才合适。怎么也是另外的一家人,这么倒贴成惯性,以后也不认账可怎么办?
也不怪莫大嫂有这种想法,同种想法的还有莫二嫂。谁让莫大娘分家之后,还偷偷接济莫丰收。她们这些儿媳也不是瞎子。
兰娘尴尬的坐在人堆里,左右都不太熟。还是埋头纳鞋底好了。
一同纳鞋底的人不少,千层底就是麻烦。当然了,也有人在绣鞋垫。为了鞋垫能穿久一些,鞋垫的功夫也不必鞋底用得少。时不时还要侧头看看隔壁的女人。要是花样是新的,大家还要互相交流探讨。
心灵手巧的大有人在,也不是只有绣坊才能有,这些妇人们也有自己的小技巧。
大家一大早出了门,早饭也没吃,饿着肚子去撑场子。到现太阳都到了头顶,还没有回来的意思。大家心里焦急。麻子娘和狗子奶奶两人喜欢去看热闹,跑去陈家村看看情况。
顺带一起去的还有村里的一些到大不小小男孩。
过了两刻钟左右,小孩们跑得气喘吁吁的回来传递消息。大家伙挤在一堆,连忙问。
兰娘到了点水给孩子,孩子咕噜噜喝了水,气喘吁吁道,“可了不得了,都请衙役来了。闹到了县城去了,大家伙都往县城赶过去,没几天时间回不来的。”
一起去瞧热闹的狗子奶奶和麻子娘以及其他小孩还在后面慢慢地走着。实在是两个村子有些远,刚刚去的时候,他们加紧赶路,力气都用光了。
等到麻子娘和狗子奶奶回来,才明明白白的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麻子娘:“我们去的时候啊,陈家人都围着我们不让走。还说是咱们莫家人派人去请的官差。哎哟,莫家人也太冲动了,咱们这些小屁民,请什么官差。这次进去,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把人拉得出来。”
“花在官差身上,也比花在那些陈家人身上好。我就说告得好。”狗子奶奶气呼呼道。
原来,莫家人那些锄头砍刀去陈家村救人,他们才进村口,一群老婆子冲出来,抱着他们的腿,大喊打死人了,救命呀什么的。非要莫家人给五十两银子,不然就让莫家人去坐牢。
好嘛,跑这么远的路,连着莫丰收的面都没看见,他们一群人倒是被讹上了。
五十两银子又不是五文钱,能随随便便掏出来。能掏出来,也不能便宜了这些碰瓷的。二郎溜着去镇上叫巡逻的衙役来评判。
衙役也没什么好办法,拉着参与了的莫家人和陈家的女人们去县城,由着县令来判。
陈家人怂了,想要说自己没问题。
衙役道:“欺骗公差也是要坐牢的。”
陈家人闭口不言,老老实实的跟着去县衙。
………………………………
第204章 赶上
麻子娘和狗子奶奶他们到了,村里剩下的人还拉着几人不让走。最后还是凭借打遍村子无敌手,以及老人易碎,怕担干系,才放他们走的。
俗话说得好,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这一趟不管怎么判,怕是都要塞钱进去才行。九叔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听了两人的话,安排道,“板子家有牛车,令言家有骡子,村子里去县城的家属收拾一些吃的还有钱,要么跟着去县城,要么让人帮忙捎带上。铁木作为村长,一定要去的。铁孔也去看看。其余的人,自愿啊。”
话落,大部分人都分散开来。
兰娘转身跑得飞快,回家赶紧摸出从宋氏家买的鸡蛋,剩下两个鸡蛋在家里,其余的鸡蛋煮白水鸡蛋。锅里的包子全部打包上,拿出水壶装上稀饭。又拿上个水壶,装上白开水。
用包裹打包上两套衣服。一套是暖和的稍微带点棉的薄棉衣。早晚温差大,带上比较好。一套是长衫,等到了县城再穿。
当然了,兰娘自己也要跟着去,带上两身衣服就好。
最重要的钱也没忘记,拿出存在县城钱庄的一百两银子的银票,还有二十两的碎银子,兰娘锁好门,准备跟着大部队出发。
这趟去的妇女也有几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