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她回过神儿来后,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夜风拂过,她轻咳几声,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孱弱。
一旁的翠微忧心忡忡:“郡主,夜里寒凉,还是赶紧进屋歇息吧,不然您的风寒又该严重了。”
她面色苍白的笑了笑:“你说的对,是该休息一会儿了。”
萧晗修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恢复的差不多,不过身体到底不比原来。
她倒不后悔,毕竟萧亓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那她才会后悔一辈子。
恢复后,她先入宫给武安帝请安,不知是否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皇帝舅舅的脸色有些不对劲。
还没等她细想,武安帝说道:“平乐,朕想问你,是打算现在就入朝为官?!还是等太子步入朝堂后,以侍读的身份一同入朝?!”
这个问题,让她僵硬了身子,她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皇帝舅舅用来试探她的。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凝固,良久萧晗低声道:“臣女愿意随同太子殿下一同入朝。”
“既然如此,太子即将入朝,身边也不能没有几个幕僚。朕看太子也不像考虑这事的样子,平乐你就想办法替太子选几位合适的人选吧。”说这番话的时候,武安帝神色模辩。
不管皇帝舅舅的用意是什么,她只得答应下来:“平乐明白,谨遵圣谕。”
“若无其他事,就先退下吧。哦,对了,这段时间太子茶饭不思,想来是担心你的身体,抽个空去东宫看看吧。”武安帝语气淡淡道。
………………………………
第五十四章 改变
即便皇帝就就不说,她也打算去东宫看望萧亓,从那次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在郡主府出现。
她不知道是那次行刺吓到他了,还是她说的那一番话刺痛了他,才会导致如今的局面。
此时,已是深秋,寒冷的温度让她打了个寒颤,脸色也变得更加雪白。
自从那次中毒后,她就变得格外畏寒。
若是尚未中毒前,常年习武的她,是根本不会畏惧这点寒风的。
一旁的红岫看到后,连忙上前将厚厚的狐毛披肩披在了她的身上,这才让她的脸色有所好转。
抵达东宫后,发现萧亓并没有在东宫。算算时日,此时他正应该从太学学习。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在东宫等待他回宫,然后她下午就可以直接随他去上书房进学。
东宫的前总管太监钱公公畏罪自尽后,萧亓又选出了一个新的总管太监,就是他去郡主府那日,一同前去的小太监。
小太监名锦和,今年十四岁,圆圆的小脸喜气洋洋,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再加上办事机灵,人也聪明,确实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锦和得知平乐郡主到访后,连忙将人引入偏殿休息。
知道她身子不好,还命宫人点燃了银丝碳,生怕她再受寒。
不仅如此,知道她最近在服药,让宫人端上的都是特制的果茶。
这样细微的事情,才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处事风格,对于萧亓选的这个人,萧晗十分满意。
心情好了,她给红岫递了个眼色,红岫在无人的时候,拿出一个荷包塞到了锦和手中。
锦和本想推拒,红岫却低声道:“锦公公拿着吧,这是我家郡主给的赏银。”
一听说是‘赏银’在加上又是郡主赐下的,而这位郡主和主子的关系十分要好。
想到这位郡主和自家主子间的种种关系,锦和最终没有推拒,将荷包收了下来。
在东宫坐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听到了太子回宫的声音。
萧晗将手中的书册放下,拍了拍身上残留的点心渣,这才起身准备去迎接萧亓。
一个月的时间,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但萧亓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和原来的吊儿郎当、混不吝相比,整个人变得沉稳了不少。虽然眉眼间稚气未脱,但身上也逐渐显现出皇家气度。
她出去的时候,锦和已经在萧亓的身侧低声说着什么,随后萧亓抬头向她这边看了过来,二人视线相遇。
最终,他迈步朝着偏殿的方向走了过来,很快就走到了她的面前,垂眸不语。
还是萧晗忍不住开口说道:“外面风大,殿下不如进殿说话?!”
两个人进入殿内后,屏退左右,她无奈道:“殿下可是刻意避着我?!”
“绝无此事,只是最近忙于学业,才极少探望。”萧亓忍不住辩解道。
这话她自是不信的,只是她也明白,有些话还是不要戳破为好。
她换了一个话题:“殿下可知,皇上有意让您涉足朝政?!”
一说正事,他的表情严谨了起来:“父皇已经和我说过此事,孤却觉得时机尚未成熟。”
“哦,不知殿下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时机成熟。”她不由的反问道。
“孤现在势单力薄,在朝中没有任何的根基,贸然涉足朝政的话,说不准会摔的粉身碎骨。至于时机,怎么也要等到孤羽翼丰满之时。”
她倒是没想到他已经考虑到这么深了,这说明他已经想清楚,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
既然这样,那么也到了她该要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她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语气格外认真:“殿下请放心,有臣在,您在朝中绝非孤立无援!”
萧亓突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将她搀扶起来,轻轻环抱住她:“晗姐姐,现在我能相信的,唯有你一人了。”
她的心骤然一痛,拍了拍他的后背,声音轻柔:“阿亓放心,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的伤害!”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萧亓露出了满含深意的笑容,嘴里说的话却和他的表情格外不符:“真的吗?!晗姐姐可要说到做到啊!”
此时的萧晗拍着胸脯打包票:“放心,我们习武之人向来说话算数,‘一个吐沫一个钉’,绝无虚言!”
经过这次谈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恢复如初。
萧晗也并没有隐瞒,把武安帝让她替他寻找幕僚的事情都告诉了他。
原本依照她的想法,是她们二人共同选择,但萧亓对此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既然父皇将这件事交给了晗姐姐,那就由晗姐姐去办吧,最近学业上的事情很多,我也分不出精力。”萧亓找了个理由。
她也并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了下来,两个人在东宫用完膳,下午一同去了上书房。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来上书房,突然有了一丝陌生的感觉。
方谦按点赶到,开始授课,然后她发现方教的东西和原来不一样了。
之前方谦教的很多都是四书五经和历史典故,但现在却多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策论和一些兵法书籍。
关于兵法方面,方谦并不精通,毕竟他是科举出身,兵法并不在起考试范围之内。
不过方谦也说的很明白,三日后,将会有朝中大臣,奉皇命来上书房教导太子。
方谦布置好功课后,就离开了,萧亓的功课中还加了练字,不仅是太子,就连身为伴读的他们同样也没有落下。
三人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她,张远清自是不必说,本就是神童,也写得一手端方的行楷。
就连萧亓写的小楷,方劲峻峭、俊逸豪迈,着实不像是他能写出的字迹。
三人之中,就她的字最为潦草,除了勉强可以认出写的是什么外,毫无任何美感可言。
勉强说的话,也只能算得上是狂放不羁了。
方谦走后,萧亓又拿出了几本书,书上的字迹她十分眼熟,仔细辨认后才发现是皇帝舅舅的字迹。
看到她在看他拿的书,萧亓解释道:“这是父皇御极后总结的经验,让我务必熟记于心。”
听他这样一说,她就明白了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也就不在多问了。
………………………………
第五十五章 拉拢
和萧亓告别后,她就回了欢喜楼,两个月不在,欢喜楼却好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唯一改变的或许就是,她身边又多了两名大宫女,这是她回欢喜楼做的第一件事情。
新提拔的两名大宫女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想办法混入宫中的暗卫。
有了这两名暗卫在,调动起宫外的暗卫更加便捷。
萧晗给她们起名‘紫萝’、‘兰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她们已经相当适应宫女的身份,举手投足间也看不出任何异样。
用完晚膳后,她先将太师布置的功课完成,因为难度系数太高,一时让她格外为难。
最终,还是在两位新上任的大宫女的帮助下,才艰难的完成了功课。
在她的惊叹下,紫萝笑了笑:“这并非什么难事,我们从小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暗卫,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其中不仅要学习武艺、暗器和毒药,还要学习伪装术。
当然,若是主子有需求的话,我们还要学习经义、乐器和骑射、以及各种礼仪。
老主人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辅佐您,上述的那些知识,我们全都学习了。
并且,只有全部合格的人才能留下,成为您的暗卫。”
听到她的这番话,萧晗想到自己对暗一说的话,不仅有些后悔。
早知道阿爷的要求这么高,她就告诉暗一,放低要求也不是不可以。
若是依照现在的要求,想也知道,她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办到的!
不得不说,阿爷确有先见之明,若非他的要求那么高,也不可能在此时此刻帮到她。
想到阿爷就想到自己答应萧亓的事情,她吩咐紫萝:“想办法传信给暗一,让他去找阿爷,就跟阿爷说我想见他了。”
“奴婢明白。”
她其实知道,阿爷并不想回到京城的,若是可以,他宁愿一辈子呆在边关,抵御外敌。
因为一旦回京,就意味着他将被迫卷入朝中的政治斗争中。
但他的年纪大了,也确实不适合继续呆在边关。
在他回京的这段时间里,除了上朝,几乎可以算的上是闭门不出。
问题是,阿爷想要避开朝中的政治斗争。但他的儿子,也就是她二叔,如今国公府的世子齐子阳却并不这么想。
若非生病的时间里梳理了朝中的关系,不然,她还不知道她的二叔已经和礼部侍郎吴彦玉交往密切!
她的这位二叔,已经和吴彦玉来往甚密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若是吴彦玉真的和谢家有关,那日后镇国公府说不准也会成为谢家的党派。
想起前世她去求二叔,结果遭受了那样的对待。
若是阿爷死后,二叔投靠了谢家,对她那番态度也就说得过去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她的怀疑,即便如此,她也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那样的局面。
既然镇国公府始终难逃政斗的漩涡,那么不如一开始就变成己方。
而这样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阿爷还在世的时候,把镇国公府变成太子党!
当然,是否愿意,还是要看阿爷自己的意愿。
所以,她才要约阿爷见面,将这件事摊开来讲。
几日之后,她出现在了京城一家小茶铺内,在二楼的雅间内,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阿爷。
乳燕投林般扑了过去,白发苍苍的镇国公慈祥笑道:“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这样毛毛躁躁的!”
萧晗却娇气道:“不管我多大,都是阿爷最疼爱的孩子。阿爷,你说我说的对吗?!”
镇国公无奈道:“对对对,不管阿晗说什么都是对的。”
许久未见的祖孙二人叙了会旧,还是镇国公最先开口,语气难掩忧虑:“动用暗卫约阿爷出来见面,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即将步入正题,她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实不相瞒,这次约阿爷见面,是因为太子殿下。”她开门见山道。
“太子殿下?!”镇国公疑惑道。
“不知阿爷是否知道皇帝舅舅有意让太子入朝,但阿爷应当清楚,太子现在在朝中并无任何根基。。。”
虽然话没说完,但镇国公已经明白了她话中之意。
“阿晗,你应当清楚,我手中的军权是陛下最为忌惮的,一旦牵涉朝政,镇国公府危已。”镇国公满心忧愁。
她对阿爷十分了解,自然也明白他的担忧,但是她并没有放弃。
“阿爷,这并不一样,皇帝舅舅的子嗣只有太子一人。”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朝中的局势您也清楚,与其提防太子,不如说皇帝舅舅更希望能看到太子起来,和世家抗衡!”
“你的意思是,皇上打算对世家动手了?!”
她低声道:“现在朝中‘臣强君弱’,这种局面若继续维系下去,就会威胁到陛下的统治。陛下恐怕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子入朝,将会是打破现有局面的一个机会。”
刚才的一番话让镇国公的态度有所松动,但他还是难以下定决心,她明白是时候该下一剂猛药了。
她将暗卫调查的结果放在了他的面前,“您或许该看看这些,然后在作出决定。”
“混账!”看过之后,他怒而拍桌,显然被气得不轻。
原因无他,这上面写的全是齐子阳暗中和吴府以及苏家的往来。
镇国公为官数十年,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边关,这并不代表他对朝政一窍不通,相反他对现在的朝政有着很清晰的认识。
所以,看到自己的儿子和这两家以及其他几家往来的情况后,立刻就明白了现在的情况。
他铁青着一张脸:“他怎么敢!我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这不孝子全都当成了耳旁风!”
萧晗叹了口气:“阿爷莫要动怒,想必二叔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您应当也清楚,现在四大世家已经成为了陛下的心头大患,偏偏二叔又和苏家牵扯不清,这若是落在陛下眼中,还不知怎么想呢!”
镇国公又何尝不清楚?!不然他也不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们不要涉足党争,没想到还是疏忽了!
他一脸疲惫道:“阿晗既然已经调查清楚了,不妨说说你的意见吧。”
………………………………
第五十六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她明白阿爷的态度已经松动了,“阿爷,因为二叔的缘故,镇国公府已经无法置身事外了。既然如此,不如彻底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阿晗的意思是,让我选择站在太子这一边?!”
萧晗叹了一口气:“阿爷,我承认我是有私心的,但是太子殿下本就是皇家正统,将来迟早要克承大统的。。。”
虽然话没说完,但她觉得阿爷应该能听懂她的话中未尽之意。
“事关重大,我还需要考虑考虑。”镇国公依旧有所犹疑。
将阿爷送走后,萧晗也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若是可以的话,她是不想把阿爷卷进来的。
但偏偏二叔犯蠢,非要破坏国公府的中立地位!
他是国公府名正言顺的世子,他做出的选择,很难不会让皇帝舅舅怀疑到阿爷。
这才导致阿爷不得不做出选择,是选择站在世家那边,还是选择站在皇室这一边。
回到欢喜楼后,紫萝出现在了她的身边,低声道:“郡主,首领传信过来,请您过目。”
将手中的纸条打开后,记住上面的消息后,她就将手中的纸条烧的一干二净。
暗一传过来的消息,是关于吴琊的,自从怀疑吴彦玉和苏府的关系后,她就怀疑到了他。
然后,特意命暗卫盯紧他的一举一动,有什么异动随时向她汇报。
而刚刚暗卫传递过来的消息,就是吴琊和他的那帮朋友,在烟雨楼和谢龄之会面,一群人在雅间内商议有关于太子殿下的事情。
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派出的暗卫怕打草惊蛇,并没有听的很清楚。
事关萧亓,她不得不重视起来,回信让暗卫继续盯紧他们,顺便想办法探明他们的目的。
与此同时,她也害怕谢龄之他们此时已经有了加害萧亓的想法。
所以,暗中提点锦和多加注意。毕竟距离之前的刺杀,没有过去太长的时间,难保不会再次出现之前的情况。
除此之外,她也开始加紧筛选适合的人选。
考虑朝中复杂的局势,她把目标放在了关系比较简单,在朝中属于中立派的官员身上。
在从这些人中进行筛选,最终她选出了五个人。
这五人之中,有两个人和她也算是‘熟人’了。
一位就是监察御史崔光熙,另外一位则是刑部主事张望。
之前一起办过通州案,对他们的能力也算是了解,加上他们在朝中关系简单。
所以,在名单中看到他们的名字后,她毫不犹豫的将这两人圈了起来。
在经过之前的通州案后,崔光熙从监察御史擢升为侍御史,张望则从刑部主事擢升为员外郎。
即便如此,两个人仍旧深居简出,十分低调。
这种荣辱不惊的作风,才是她相中他们二人的最大原因。
所以,五人之中,她最先拜访了他们二人。
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没想到他们二人很轻易的就答应了下来。
问及原因,崔光熙笑道:“我和张兄都是寒门士子出身,不比那些士族子弟,有家族的庇荫很轻易的就能往上爬,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们有野心,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人有缺点,才更容易掌控。
和他们二人达成共识后,她乘胜追击,又去了其他三人家中拜访。
除了有一人明确拒绝外,其余二人都同意了她的要求。
这两个人,一位是兵部库部主事周春和,另一位则是翰林学士林正月。
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她很快就将人选上报给了武安帝。
看着这四名官员,“人选没有问题,但你确定只要这四人吗?!”武安帝问道。
萧晗回道:“殿下还未涉足朝政,不易太过张扬。平乐觉得,就连这四人,在殿下没有进入朝堂之前,也需暗中蛰伏才是。”
她的这番话倒是让武安帝十分赞同:“平乐说的有道理,不过朕还是觉得东宫的班底,就这四人,人数未免少了些。”
“平乐也不瞒皇舅舅,其他的人选,平乐打算从明年的春闱中挑选合适的人。”她解释道。
对于她的提议,武安帝默认了。
这让萧晗松了一口气,只要有皇帝的默许,那明年春闱,她选择的余地将会多很多。
之后的日子变得十分平淡,赵皇后直接免了萧亓的晨安,对外称病,深居简出。
在太学中,吴琊那帮人试图接近萧亓,在她的授意下,他并没有拒绝。一来二去,双方也都算熟识了起来。
而她这么做自然也是有她的考量,既然吴琊他们为接近萧亓不择手段,那不如就满足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打耍什么花样。
萧亓和‘薛昊’陪着他们出去了几次,发现只是单纯的玩乐。
他们有意介绍各种新鲜有趣的东西给太子,甚至有一次,谢弼还打算把一名歌姬送给萧亓,说让太子尝尝‘鲜’!
当时萧晗是跟着一起去的,闻言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心里却是动了怒。
好不容易太子在朝中的名声有所改善,他们却想着利用这种下作的手段,断送太子的声誉。
这事若是真的传出去,那太子好不容易积攒的声望,将会被毁的一干二净!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她才明白他们的真正目的,他们是有意带坏萧亓,想让他变成一个只知道耽于享乐的储君!
送歌姬这件事,触碰到了她的底线。
几日后,整个京城都在传,太常寺寺丞谢大人家的嫡子对云中歌的花魁始乱终弃。对方挺着大肚子在谢府门前,闹着要让腹中的孩子认祖归宗。
因为是青天白日,不少人亲眼看到,所以这个消息越传越广,甚至就连周边的州县也都耳闻此事。
这件事一出,谢弼直接被太学开除,理由则是他‘德行有亏’,不配为太学学子。
被太学以‘德行有亏’这个理由除名,意味着他日后很难进入官场。
即便谢家势力再大,谢弼最多也就只能去小地方当个县令。
而这一切,全部是她一手策划,怪只怪谢弼不应该企图用‘污糟’的事情,来败坏太子的声誉。
她这么做,也不过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罢了!
………………………………
第五十七章 暗疾复发
谢弼从太学退学后,也从吴琊他们身边消失了,甚至整个京城都没了他的踪迹。
据暗卫的调查,谢弼之所以消失,是被延安侯府的老太君,也就是谢龄之的祖母以‘反省’的名义,送到江南的一处别院中暂避风头。
至于那名身怀六甲的花魁,则被谢家抬进门,成为了谢弼的妾室。
谢弼他们这一辈的男嗣,都还没有成婚,自然也都没有子嗣。
所以,谢家人再厌恶那名花魁,但对于她腹中的胎儿还是十分重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