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换心追踪-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现在学习这么好,要是能接着上学,将来一定会考上大学。”

    “姐,上大学也是为了找份工作。国家分配给你的工作,也未必能符合你的心愿。我们想学技术,又遇见了愿意传授技术的人,真是天随人愿,机遇难得。”柏龙很有感慨地说。

    “姐,咱们是不是先给人家回个电话,说过几天要去拜访?”

    柏虎提出建议。

    “好,回个电话,把关系巩固一下。招工的事先不要说,具体时间先别定。就说这几天地里忙,过几天一定去。去前,会再打电话。”

    柏龙要通了王家的电话。

    “喂,你是哪一位?”是个女孩的声音。

    “请问,这是王老板的家吗?”

    “是,你等等。爸爸,电话。”话筒里传出女孩的呼叫声。

    “大叔,你好,我是龙冈村的柏龙。”

    “柏龙柏虎哇,回到家啦?你大婶哪,一直在夸你们呢。”

    “谢谢大叔大婶。最近几天,地里活比较忙,过几天,我姐姐准备去看望大叔大婶。”

    “谢谢,谢谢,欢迎你们姐仨一块儿来。”
………………………………

第五十五章    招工表的背后

    晚上,弟弟柏龙、柏虎在他们的房间里睡觉了。柏玲拿着这张招工表悲恨交加。这就是她10岁那年,受村主任凌辱的代价吗?这是她18岁那年向村主任清算惩罚的回报吗?

    人们常说:穷得怕横的,横得怕愣的,愣得怕不要命的。

    18岁那年,当村主任又一次想凌辱柏玲时,却被柏玲一脚踢翻在地。当柏玲从腰带上掏出小折叠刀的一瞬间,一向骄横的村主任彻底服输了。

    他没有想到,一个10岁受辱的小女孩,把深仇大恨埋藏在心中长达八年。

    他也没想到,一个文静的小女孩,这时的两眼喷着怒火,象头猛虎。

    他更没想到,一个小女孩带出两个刚直不阿的小兄弟。小兄弟从不欺负别人,也从不受人欺负,敢于伸张正义。

    村主任突然感觉到,如果自己再不管教好自己的家人孩子,这一对龙虎兄弟就是克星。他们不光会替自己管教孩子,还会把村民带动起来。到那时,不光自己的村主任地位不保,弄不好,还会被送进监狱。这三个没有父母的孩子,其能量可以把全村搞个天翻地覆,因为他们在群众中的口碑太好了。

    村主任也知道,他不敢对这三个孩子做任何手脚。那小姑娘的话,真是老谋深算。比他这个在官场上浑的人还有谋略。她对最坏的结果,都做了充分的估计和周密地安排。所以,软的硬的都不行。灭口之类的做法就别想,不能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当儿戏。

    受到小姑娘一阵拳打脚踢,村主任的头脑有些清醒了。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一切。小姑娘本可以一刀结束自己这条性命,或者让自己变成废人,但小姑娘却没有这样做。自己虽然逃过一劫,可是在心里上却是压力山大。精神时时处于紧张状态。人家虽然年轻,还是个女流,却比自己智慧得多。如果这件事放在自己的头上,恐怕不是这样一个处理结果。

    村主任感觉到,这个小姑娘就是悬在自己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自己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自己从受到小姑娘的拳打脚踢之后,他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他不敢告诉自己的家人妻子。一看到这个小女孩,他的腿就发软,一听到这个小女孩说话,他的心就发抖。小女孩在报仇的怒火里,还夹杂着几分武术功夫。虽然不敢动这位小姑娘,回头要收拾收拾那个老女人。

    柏玲对村主任一顿拳打脚踢,虽然出了口怨气,但伤口始终不会愈合,疮疤始终不能抹掉。这是一生的痛苦。

    村中几个有名的媒婆,被人送号“势力眼”,因为她们都是给有钱、有势、有门路的人家跑媒。一般平民,你求她们,也只是应付应付你,从不往心里去。用她们自己的话说,这叫为青年人的婚后生活负责。说白了,给这样的人家介绍对象,他们自己的收入高。

    柏玲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婚姻大事。一是她本身年龄就小;二是她只有两个想法:种好地,照顾好弟弟,自己没有条件读书,一定要让弟弟多读书,多上几年学。

    柏玲却没有想到,几个媒婆把她给盯上了。

    这天,柏玲刚从地里回来,急急忙忙往家赶,要给弟弟做午饭。她看到媒婆胡英站在村头,好象在等人。柏玲只管走自己的路,她的时间太宝贵。

    没想到,这位媒婆竟陪着她往家走。

    “玲姑娘,我想给你说个婆家,不知你要什么样的?”

    别的女孩一听给自己说婆家,小脸马上会发热发红。柏玲对婆家这两个字,她似乎没有半点理解。她笑着说:“谢谢你,大婶,我还小着呢。”

    “玲姑娘,你不小了。都长这么高了。”

    这位媒婆上下打量着玲。心里在想,真是个大美人。好象还没见过谁家的姑娘能有这么漂亮。

    “大婶,等我两个弟弟成了家,再来给我跑这个媒。到时你不来找我,我还会去找你。”

    这位小小的姑娘,这一句话就封了胡媒婆的嘴。号称“说破天”的胡媒婆,第一次被说的哑口无言。

    玲打发两个弟弟上学走后,急忙收拾完家务,扛起锄头就下地。她把家门锁好,一转身,几乎和赵媒婆撞个满怀。

    “赵大婶,你这是往哪里去呀?”

    柏玲虽然心里明白个七、八分,但她故意这样问,也不往家里让,起步就向外走。

    “我是路过这里。”这位媒婆见风使舵。接着她开门见山:

    “玲姑娘,有个工人想找个对象,这事你办不办?”

    柏玲心里说,你终于说实话了。

    “大婶,人家是工人,咱是农民,这门不当户不对的,怎么能同意呢?除非我也是工人,这事才有商量的余地。再说,我还小,两个弟弟都还在上学。要等两个兄弟成了家,我才能考虑自己的事。”

    玲无意中说出当工人这句话,为今后的命运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这一个又一个媒婆,都是村主任派来的。当工人这句话,让村主任茅塞顿开。把这个妮子送进工厂,她成家立户自然也就在外,她决不会再嫁回来。他后悔当初轻信了那个老女人的话,对这个小女孩下了手,没想到,这个文静的小姑娘,竟成了一块烫手的热山芋。

    听说市里有单位到县来招工。他千方百计要了一张招工表,一定要把这个小姑娘打发出去。他不敢说这是自己对犯罪的补偿,只能说,在心里,他再也输不起。他必须用软办法,把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请出去。

    做为受害人柏玲,又何偿看不懂村主任的意图?自己受到的凌辱,村中也会有人知道。村主任受到柏玲的暴打,也会有人清楚。自己要求两个弟弟,团结友爱,形影不离,这不光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强势的表现。两个弟弟也真听话,思想争气,身体也发育地早。全村是人见人爱人夸。自己虽然只比弟弟大三岁,村里人都把自己当大人看。说自己教育弟弟有方。

    从客观上看,走出去也是缓解自己精神压力的一个办法。受辱的那一幕,天天压在自己的心头。换一个环境,或许能让自己的思想逐渐淡化压力。

    两个弟弟的想法也很好。要学一门技术,不挣有数的钱,靠自己打拼成家立业。这也正是自己所企盼的。俗话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没有父母做依靠的姐弟仨,就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不用说,两个弟弟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坚强成熟,还要有远见。

    柏玲拿着这张招工表,再次想起早死的父亲 。如果说有父亲在,自己和弟弟何必吃这么多苦?一个女人有一份固定的收入,的确很理想。弟弟分析的非常正确。为了弟弟能早日成家,自己要省吃俭用,把有限的钱做到最大的积累,到弟弟结婚时,支持他们一把。这是做姐姐的责任和义务。父亲在地下有知,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做法。

    ……

    “爸爸,爸爸,你太累了,让我下来跑吧”……

    “好闺女,那你就下来跑一会儿。”

    爸爸弯下腰,把背上的柏玲放在了地上。

    “爸爸,你满脸都是汗水,我来给你擦一擦……”

    “好闺女,好女儿……”

    爸爸忽然两眼泪如雨下。

    “爸爸……”

    柏玲突然大叫一声,睁开了双眼。

    只见桌上的台灯睁着雪亮的眼睛,原来是南柯一梦,她爬在桌上睡着了……

    “爸爸,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两个弟弟。”

    柏玲这时拿着招工表,对着台灯说出了声。一看表,已经零点十分,她关灯睡觉。
………………………………

第五十六章     登门拜访王老板

    弟弟柏龙、柏虎帮姐姐柏玲,办完了村和乡的手续。第三天,三人一块来到县招待所交招工表。来招工的人就住在县招待所里。

    负责招工的是两位中年男子。其中一位被称作张主任的男子,一看到柏玲这姐弟仨,立即起身让座,象久别的故人一样谈了起来。招工的人和被招的人促膝长谈,这还是第一次。这位张主任突然问柏玲:“柏玲姑娘,我们市工交系统有一个大修配厂,眼下人员奇缺。你喜欢不喜欢和机器修配打交道?”

    柏玲说:“喜欢。我爸在世时就是一把巧手。受爸爸的影响,我也喜欢维修”……

    另一位男人称赞说到:“张主任,你的眼力果然厉害。”

    这位张主任对着他的同事,只是友好地微微一笑,然后对柏玲说到:“柏玲姑娘,我现在就直接给你开张分配工作通知单,你就直接到修配厂去报到。修配厂很好找,就在光明西大街518号。到市里后,你改乘66路工交车,到修配厂站下车就到了。修配厂门口就是工交站。”

    “张主任,我什么时间去报到呢?”

    柏玲落落大方,完全不象个偏远农村,没见过世面的姑娘。她说话的语气行动,就象个富有生活经验的工作人员。

    张主任看了一下桌上的台历:“今天是星期三,下周一上午,你自己去报到吧。车票,单位会给你报销。老周,你把注意事项给柏玲姑娘一份。”

    这位张主任握着柏玲的手说:“柏玲同志,你可以和你的弟弟们回家了。和家人好好地团聚团聚。以后,咱们会在工作上常见面。”

    这二位招工者还起身,把柏玲这姐弟仨送出门。老周回头就急忙问:“张主任,你看这姐仨怎么样?”

    “个个是英才,如果我们有招工的自主权,我会把她姐仨一块儿招走,全分配到生产技术岗位。她们都带有这种天赋。”

    离开了县招待所,柏玲对弟弟柏龙、柏虎说:“咱们去看看你们所说的王老板吧。”

    她抬头看了一下太阳说:“快到吃饭时间了。咱们在地摊上随便吃点东西再去。你们先给人家挂个电话,就说咱们正在县城办事。大慨一点钟左右就能过去。看人家有没有时间?”

    电话打通了,从电话里听到那位老板很兴奋。

    “柏龙柏虎,咱们家里有饭,别在外面吃了……”

    “谢谢老板,我们的事儿还没办完,等办完我们就赶过去。”

    三人吃完简单的午餐,柏玲对两个弟弟说:“咱们买点水果带上,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

    刚拐弯走到向阳路,就看到老两口站在自己家门外等候。柏玲小姐仨急忙加快了速度。

    那位大婶迎着柏玲就走了过来。她上下打量着柏玲:“她姐,你人长得好漂亮。你又教育出两个好兄弟,你真是好样的。”

    “大婶,我比他们只大三岁。可以说,我和他们一样,有很多事都不懂。”

    柏玲一边回答着大婶的话,一边把手上的水果袋递了过去。“大婶,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不要见外……”

    “她姐,你太客气了。怎么还要你破费呢?”

    “大婶,我要把两个兄弟交给你和大叔,以后会给你们添很多麻烦,希望你们多多包涵。”

    “不麻烦,不麻烦……”大婶看着这姐仨乐得合不上嘴。

    “快请客人进家吧。”大叔笑着说。

    “看,我光顾高兴了。快,进家。”

    大婶说着,在前面引路。走进上房,只见桌上已经摆好了茶水果品。

    “他姐,你这两个兄弟,对你感恩不尽。你小小的年纪,真是了不起。”

    “大婶大叔,我今天来,就是要拜托二位,管好我这两个兄弟,因为以后,你们见面的机会,要比我多得多。”

    大叔大婶都是一愣:“她姐,怎么了?”大婶急忙问到。

    柏龙急忙笑着回答说:“我姐被牛城市工交修配厂招去当工人。下周一就去报到。等我们把姐一送走,就到这里来当帮工。学校,我们不上了。”

    大叔急忙说:“这个修配厂我知道。规模很大,技术实力也很强。我和他们曾有过业务交往。她姐,我们还会有业务往来。我这个小厂的发展,今后还要借借你的风了。”

    柏玲急忙说:“大叔,我是去当工人,双眼一摸黑。不过,只要我能帮上忙,或者说,你能教给我怎么办,我一定帮。”

    这位大婶说:“柏龙柏虎,既然你姐已经去当工人,家里又没有别的人,你们就在这里吃住,就不用来回跑腿了。”这位大叔也急忙点头称是。

    柏玲还没开口,柏龙先说话了:“大叔大婶,我们先谢谢你们。只要不是闹天气,或者不是赶急活,能回家时,还是要回家。俗话说:穷家难舍。回到家,我们就会想到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姐姐。我们就会把活干得更好。”

    大婶对自己的老公急忙说:“王东你听听,看看人家这17岁孩子说得话,多么通情达理。”

    大婶又回头对柏玲说到:“她姐,你就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对待这兄弟俩。”

    “大叔大婶,以后,你们不光要教他们干活,还要教育他们怎样做人”……

    这位大叔也掩盖不住兴奋地心情:“她姐,自从上次见了这兄弟俩,我和你婶说不了三句话,就扯到柏龙柏虎身上。好多人都用教子有方来表扬家长。你们都是孩子,你这个做姐姐的只比他们大三岁,了不起呀。这是你来了。你要是不来,过不了几天,你大婶还要专门去上看看你。看看你怎样教出两个好弟弟。”

    大婶不等大叔的话音落地,就急忙又说到:“她姐,你大叔说的一点都不错。看到了柏龙柏虎,我就一心想见见你这个小姐姐、好姐姐。”这位大婶的话音还没落地,那位大叔以紧接了话茬儿。

    “她姐,我第一眼看到这两个孩子,就觉得是块好料。在这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想把平生所有的技术都传授给他们。他们即使自己去闯江湖,打天下,我也高兴。有你这样一个小小的姐姐带着他们,他们知恩图报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大叔大婶,他们已经跟我说了。他们感到二位老人就象自己的亲人,这里就象自己的家一样。你们怎样使唤他们都行。说句老实话。从小就吃尽了苦,现在都长大了,再苦也没有小的时候苦。”柏玲把话讲得非常诚恳。

    这两个家庭萍水相逢,并无血缘关系,亲情是越谈越浓。

    当小姐仨起身告别时,这二位长者送了又送。
………………………………

第五十七章   报到

    这是周一的上午。柏龙、柏虎陪同姐姐柏玲,到牛城市工交修配厂报到。关于牛城市的故事传说,他们了解很多。他们这是第一次走进城市。因为骑着单车,就象逛街游玩一样。三个人都非常开心。城市不算大,但和农村相比,那也是两重天地。

    他们按招工张主任提供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市工交修配厂。

    从外观上看,这修配厂的确不小。一个正门配上两个副门,很威严地站在那里。门卫坚守岗位,双目紧盯着进出门的车辆行人。正门上载货的大汽车出出进进,副门上进出的都是步行者或是骑单车的人员。

    大门右边就是大办公楼。再往里看,可以看到停车场、货场和生产车间……工厂就是工厂,和农村就是不一样。一步入大门,就给你一种紧张的生产感觉。

    她们先到劳动人事部门登记、填表,接着又去领取劳保用品、安排食宿……这一切的一切,柏玲都由两个小弟陪伴,都是姐仨在一起。等到办完一切手续,安排好住宿就已经11点多钟了,姐仨就来到厂职工食堂就餐。

    这职工食堂给他们的感觉,就象县城的大饭店一样。这是他们有生一来,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三人都有一种莫大的享受。这也是他们步入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创业的起步饭。

    姐仨要的都是最便宜的饭菜,却吃得津津有味。

    “姐,今后你要注意保养好自己,要舍得吃、舍得花。不要老牵挂着我们俩。”

    柏龙一边说,一边看看姐姐柏玲,一边又看看弟弟柏虎。

    “姐,我哥说得一点都不错。我们知道你很节省。往下,我们也能挣钱了,单从生活上说,我们相对宽松了好多,你不要太难为自己,身体健康是本钱,你一个人生活在这里,千万要注意。”

    “姐姐会的。”

    柏龙又说到:“姐姐是懂得、会得,但却很难做到。因为你的节省,我和弟弟都看在眼里。过去,我们只所以要求提前结束学业,就是因为看到你太辛苦、太劳累了。”

    “柏龙柏虎,你们不能再继续读书,姐这心里也觉着不是个滋味。”

    “姐,你把我们俩供到现在,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好多大叔大婶一见到我们总会说,你们哥俩一定要好好学习,要知道感恩,要知道帮姐姐干活,你们的小姐姐比有些当父母的都强。姐,咱们不能跟别人比。咱们条件就是这样。再说,你看我们俩的个头,哪还象个学生的样子?所以,我们坐在教室里也感到不自在。那些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见面,还叫我们老师呢。”柏龙笑着解释。

    “柏龙柏虎,姐在短时间内,恐怕哪里也不能去。工厂要搞培训,又是业务又是技术。等姐一旦有了星期天、节假日,过上了正常的工人生活,姐先到岗城县去看望你们。”

    “姐,你放心。我们二人做着伴,又是个大小伙子,没什么可怕的。”

    “你们若是因为天气也好,或是因为工作也好,如果住在了人家那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晚上不能睡得太晚,早晨不能赖床,但也不能起得太早,一句话,不能扰乱人家一家人的生活规律。同时,要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家务活要抢着干。不管在哪里干活,不管跟着谁干活,一定要知道人家的生活习惯和规律。自己是新人,不懂就要问,要尊重人家,要学会适应环境,要善于改变自己。”

    “姐,你就放心吧,我们会的。”

    三个人边说边吃,边吃边说。他们没有注意,整个食堂就餐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他们三个人。一个大美女,两个大帅哥,不是兄妹就是姐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容貌气质格外的出众。

    吃完午饭,柏龙柏虎说:“姐,咱们在院内找个地方坐一坐儿吧。过一会儿,你们培训开始,我们哥俩就走人。大中午,我们两个大男人,到你们女宿舍去不方便,会让人家反感。”

    “好,姐先回趟宿舍,过一会儿培训时,让她们叫我一声。”

    姐仨坐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想到马上就要分手,都要面对新的生活,一场新的战斗就要打响,因为不能联手,要各自为战,这亲情难割难舍。

    “新来得工人同志们,请马上到大礼堂集合。”刚刚下午两点钟,工厂大喇叭就发出通知。

    姐弟三人,急忙匆匆告别。
………………………………

第五十八章    同根相怜

    这是柏玲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也是她新生活开始的第一天。

    晚上,柏玲住得宿舍格外热闹。

    这是一间大宿舍,共住着九个人,五个是今天新来得。论年龄,柏玲排在第八位。有一个和她同龄,只是生日比柏玲小几天。

    “柏玲,今天来送你的是哥哥还是弟弟?”同室的大姐笑着问到。

    “我的弟弟。”

    “好帅气呀。你们家是从美人国迁来的吧?女人那么美貌,男人那么帅气。”这位大姐的话引起大家的哄笑,也一下子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

    柏玲也开心地笑着,她觉得这些姐妹真好,就象是一家人。她这时穿得是粗布衣,随手把刚换下得工作服叠了起来。她觉得这套工作服很时尚。长这么大,这是自己最好的服装,也是最好的布料。

    “柏玲,你身上的衣服是自己做得吧?布料是自己织的吧?”

    不断有新、老同事走过来,站到柏玲面前,摸摸她的衣服,或是在她面前挺一挺胸,对她的衣服和布料大加赞赏一番。

    柏玲是个很随和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