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换心追踪-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僖参弈芪α恕

    “我希望你了解真相,能够自己保护好自己。我虽然走了,但我走得清白,走得心安。我希望你正视现实,坚强地面对生活。我只所以用这种方式留下这些文字,就是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许多我们的家庭隐私,我不想让外人看到……

    如果说,前面这一部分是一部小说的开篇,是一部书的内容简介,那么,下面就是正文的篇目。

    一•柏仁魁夫妇(你爷爷奶奶)

    二•向我揭你疮疤的人

    三•你妈并未远嫁

    ……

    柏玲急忙大致翻了几页,发现越往后,字迹越淡,大半本已经看不清字迹。于是,她不敢怠慢,集中高度精力,抓紧时间,迅速查看能读到的内容。这可是老公方明留下的一颗爱心。她必须珍惜这颗爱心,她必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事。
………………………………

第八十一章    柏仕魁夫妇

    柏玲看到,第一个标题介绍的就是爷爷柏仕魁,奶奶徐淑贤。她曾听爸爸说过,爷爷奶奶惨死时,爸爸柏玉树还没有结婚。当然,这个世界上,更没有柏玲的立足之地。

    关于爷爷奶奶惨死的详情,她柏玲根本就不清楚。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公方明,竟清楚这一切。看来,自己对老公方明了解的真是太少太少。老公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自己不知道。她急忙接着往下读。

    龙冈村的柏仕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长子柏玉树比长女柏玉珍大八岁。这个柏玉树英俊潇洒,帅气十足,而且又有文化,讲道德﹑懂礼貌,人见人爱。长女柏玉珍,天生丽质﹑聪明美貌,被人称作白雪公主。柏玉树对小妹妹的关爱,简直超过了父母。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他都要留给妹妹。而妹妹也天天把哥哥挂在嘴边,有事就找哥哥。这也让父母省了好大的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16岁开始,就有人给柏玉树提亲,一直到20岁,这桩婚事才算定了下来。

    柏家不是名门旺族,也不是富商大贾。但在方圆几十里内,知名度却很高。柏家的当家人柏仕魁,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家道贫寒,儿﹑女的择偶对象,也定在贫苦人家之列。

    他不要求儿媳必须识文断字。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能有几个女孩读得起书?更何况贫苦人家食不果腹,男孩子很多都还是睁眼瞎。

    女人虽然不读书,但必须明事理,能帮男人撑得起家﹑立得起户,是个好主妇﹑是个贤内助。就象自己的妻子一样。

    柏仕魁的妻子徐淑贤,也生长在贫苦人家。因为生得美貌,受家庭文化熏陶,也多少认识几个字。许多富裕人家的大户,都把月老的红绳抛向徐家,要娶徐淑贤为妻﹑为妾。

    徐家的长辈都是开明人士。他们不把女儿的婚姻,当成攀富结势的桥梁,也不把乖乖女看成是自己发家致富的敲门砖。既然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就决不会明珠暗投。在“父为子纲”“父命不可违”的那种礼教下,徐家长辈竟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完全尊重爱女的自主选择,为独生女的人生幸福负责。

    徐淑贤和自己的父母讲。她愿意嫁进柏家,与柏仕魁喜结连理。她相信大众对柏家的评价。

    “柏家可是个穷秀才之家。在现时这种客观形势之下,他们尽管有才有德有能力,但决不会跑出来做官。一是他们没有那个经济支付能力,二是他们的人品也不会屈从于乱政之道。”

    徐家的长辈对柏家的为人了如指掌。对女儿在婚姻大事上的选择,也提出了善良的忠告。这是对柏家公正的评价,也是告诫女儿,走此路会有很多磨难。

    女儿徐淑贤说:“我不怕贫苦的生活,我愿意与正人君子结交,我愿意与文化人为伴。只要人品好,两人情投意合,拉着棍子讨饭吃也心甘情愿。”

    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

    柏仕魁娶了徐淑贤为妻。

    柏仕魁很快就发现妻子贤惠﹑聪明。他无意中把自己的知识讲给爱妻听。没想到妻子接受力特别强,不仅牢记不忘,而且是举一反三。二人相见恨晚,真得是夫唱妇随。柏仕魁常常对着爱妻发出感叹:“如果我要是早发现你几年,一定送你去赶考,让你去争个女状元。”

    妻子笑着反问:“你一个大男人都不去赶考,我一个弱女子,还会去赶考吗?”

    丈夫说:“我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又不愿意随波逐流,所以我……”

    妻说:“这正是我要嫁给你的原因。”

    徐淑贤对柏仕魁明着有夫妻之情,暗着又有师生之谊,那种卿卿我我,恩恩爱爱难以言表。

    ……

    龙冈村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因讨饭流浪而落户到龙冈村的任楠蓉姑娘,即将嫁入柏家的大门,成为柏仕魁的长媳,成为柏玉树的媳妇。

    柏仕魁虽然生活贫困,却有一颗菩萨心肠。他觉得,把一位居无定所的姑娘娶进门,这本身就是一件善事。历尽艰难,过着漂泊生活的人能安居下来,她会加倍珍惜生活。更何况他还对这讨饭的母女提供过帮助。

    任楠蓉不光模样长得好,而人也很聪明,不象个无知之辈。柏仕魁觉得,儿子这件亲事既然定了,姑娘又正在二八妙龄,就应该马上办成这桩婚事。自己的家不富,女方的家还穷。他不想走过去的老路,想来个新事新办。眼下封建制度正在灭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建立。中国正走向光明。

    柏仕魁带着妻子徐淑贤,乘夜晚来拜访任楠蓉母女俩,商讨办婚事的具体细节。

    这是个月黑头的夜晚,高粱、玉米都已经没过人头。任楠蓉住得这个农家小院紧靠村边。风吹得庄稼叶子唰唰作响,一个人如果孤身走夜路,真让你有些毛骨悚然。

    柏仕魁夫妇来到未来的儿媳妇所住的院落,发现街门半开着,于是便进了院。柏仕魁刚要开口问话,忽然屋里传来一个大男人和一个姑娘的对话:“楠蓉,爹对你说得话,你记住了吗……”

    “我记住了。”

    “必须按爹说得做。”

    “知道了。”

    ……

    柏仕魁心头一惊。这话音太耳熟了。这是土匪头子田寿命。他曾几次找自己去他那里入伙,都被自己婉言谢绝了。

    柏仕魁马上明白,自己被骗了。这个所谓的讨饭女,原来有着不为人知的社会背景。这还用说吗?必须告诉儿子,决不能与土匪为伍,更不能娶匪首的女儿为妻。这桩婚事彻底告吹。

    柏仕魁拉起妻子徐淑贤刚转过身,要悄悄回家。没想到,匪首田寿命“噌”地一下就从屋里跳了出来,一脚踢中柏仕魁的要害,一手拧断徐淑贤的脖子,二人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当场毙命。

    就在这时,他的妻子…………任楠蓉的生母进了院。田寿命低声严厉训斥他的妻子:“你是怎么搞得,人不在院里,大门也不关上!”

    他的妻子说:“我突然肚子疼,就跑到厕所里方便方便,没想到,这个时间就有人进了院。”

    这个女人一看,死在面前的是柏仕魁夫妇,急忙问到:“我们的女儿怎么办?”

    “继续嫁给柏家,你们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过一段时间,主动登门催办嫁娶之事。”

    柏玉树、柏玉珍兄妹俩并不知道,二位老人偷偷去拜访未过门的儿媳妇。二老深夜不归,兄妹俩不知如何是好。是不是遭受到土匪的绑票。

    第二天早晨,才知道二老惨死在村头路边的庄稼地里。这显然是土匪所为。

    兄妹俩葬送了二老,牢牢记着这个深仇大恨。从此,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生活得更加谨慎小心。

    柏家的儿女亲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女方几次托人上门摧办柏玉树的婚事。都被柏玉树婉言拖了下来。柏玉树要为父母守丧三年……

    历史已经进入20世纪40年代。曾经饱受外敌侵略﹑凌辱的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一块块红色政权。老百姓当家作主的日子开始了。那些曾经作恶的土匪,不是被彻底消灭,便是躲进深山老林,销声匿迹,再也不敢公开兴风作浪。

    一天,柏仕魁的一位故交老杨登门拜访。听说老友已经作古三年,悲痛得不能自己。看到柏家的两个孤苦孩子,老友悲爱交加。

    柏玉树告诉这位杨叔叔,没有半点迹象表明,父母会突遭不测。三年来,他们朝思暮想,一定要为父母讨还公道,只可惜,他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凶手到底是谁。父母为什么会遭此毒手。柏玉树还告诉这位杨叔叔,妹妹柏玉珍正处二八妙龄,尚未婚配。他害怕耽误了妹妹的青春。

    这位杨叔叔说:我在西山根据地做事。那里完全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是受众故友所托,来看望你爸。没想到你爸妈遭此毒手。回去我就给侄女玉珍找个好人家。大家都会关注这个故人的爱女。

    过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果然有人带着杨叔叔的亲笔信,找上门来。柏玉树就陪着妹妹进了深山。那里果然是“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兄妹二人果然受到好多人的欢迎慰问。他们都曾是有作为的青年,听从了父亲柏仕魁的指点,走上了一条新路。

    那位杨叔叔,果然给妹妹玉珍找了个好婆家。公婆一家四口人象寻到一块珍宝。小姑子象对待亲姐姐一样对待嫂子。那做丈夫的,就更不用说了。玉珍的美丽善良震惊一方。

    妹妹终生有靠,柏玉树放心了。

    三年守孝期满,妹妹出嫁。接着有人上门催办柏玉树的婚事。他就娶了任楠蓉为妻。这桩婚事是父母生前定下的,他要让父母的在天之灵安心。
………………………………

第八十二章    揭女儿疮疤的人

    这是个周日。因为休息,方明比平时起床晚了些。方明知道,柏玲有临时维修任务,不仅不能休息,反而比往常上班还要早。

    起床后,方明仍然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着自己的创作文稿。

    岳母入住这个小家已经十多天了。方明和妻子柏玲过起了牛郎织女式的生活。他们虽然没有千山相阻﹑天河相隔,但中间却有个岳母。她就是王母娘娘,在方明和柏玲之间,划出一条看不见的更大的天河。

    方明原来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方明另居一室,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创作上。连睡梦都想着创作的方明,一起床,先拿起笔,修改自己的小说。他把梦中的情思马上写下来。

    这时,岳母忽然推门走了进来。

    “明,你在干什么呢?”

    “妈,我正在写小说。”

    “明,你得模样长得这样帅气,又有文才,我女儿不是个处女,你都不嫌弃。我真得应该好好谢谢你……”

    岳母的表情,岳母的直白,犹如在方明的脸上扇了一巴掌,又在方明的心窝里插上一刀。方明感到非常地不舒服,不,应该是感到耻辱,或者说燃起了胸中无名的怒火。

    方明不由地想起了洞房花烛之夜,柏玲无故给了自己一巴掌……

    第二天早晨,二人经历了一场暴风雨。那是人生路上,男女亲情的第一次表演。柏玲没有落红。方明虽然不在乎处女贞节之说,但面对现实,也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猜想。必竟是有了这样的行为,然后才能产生这样的后果。

    岳母任楠蓉看到方明没有表态,脸上没有丝毫反应,便接着又说到:“我的女儿长得的确漂亮,称得上美女佳人。只是早早地就被破了身。象你这样的小伙儿,按说应该是找个处女,应该充分享受一个女人的初夜权。”

    这位老太太不等方明插话,接着又说到:“一个女人的初夜权,给男人带来的将是难以忘怀的享受。一个男人没有享受到一个女人的初夜权,那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有志气的男人,会对此事耿耿于怀。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决不允许自己的女人先被别人占有,认为那是自己的耻辱……”

    “方明,你是个有胸怀的男人,你不嫌弃我的女儿,我佩服你得宽宏大量……”

    这话听起来是恭维,实际上是在讽刺﹑挖苦,是在火上浇油,稍有点脾气的大男人都会火冒三丈,更别说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老太太的喋喋不休,方明的脸上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

    岳母注意到方明年脸色变化。她退出了方明的房间,并把房间的门关好。这时,她得脸上,露出一丝阴笑。

    方明并不是为妻子柏玲是不是处女心烦。他是有点讨厌这位岳母。平白无故打扰他的思路,占用了他不少宝贵时间。

    一个好得剧本,必须有好得演员来表演,才能表达剧本的原意。一个蹩脚的演员,再加上拙劣的演技,不仅会歪曲剧情,转移主题,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刚才岳母的行为,就是一个蹩脚的表演。尽管与实事结果相符。就其动机而言,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扬己长,护己短,这是人们的通常做法。特别是做母亲的,宁可有损自己本人的脸面,也要为子女扬俊遮丑。这是伟大的母爱。

    我们这个国度,充满了传统的封建习俗。贞节对姑娘是个最敏感的问题。哪有母亲背着女儿,平白无故去揭她的疮疤的?而且还不说明原因。这太不符合情理。

    对推理小说有着特别偏好的方明,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思维方法,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柏玲小小年纪,就支撑起门户,带着两个弟弟过日子。这让方明十分钦佩,也让方明对她的母亲产生种种疑问。方明知道,柏玲是个好女人。所以,他对柏玲给予更多的关爱。

    方明对岳母自揭女儿的疮疤,这种笨拙的表演,来了个逆向思维后,发现柏玲小姐仨,童年所遭受的一切不幸,都顺理成章地解释通了。

    这位母亲是伸向女儿的黑手。女儿还在童年,她就给女儿制造了种种不幸,烙上永远也无法熨平的疮疤和伤痕。她要让女儿一辈子都带上难以启齿的伤痛和耻辱。新婚之夜,柏玲的异常表现,是无意中被触及到心灵上的疮疤,她是本能的自卫。她是个坚强的女人。

    看到女儿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个知心的爱人。她这个母亲就主动来揭疮疤,刺激面前这个男人…………女儿的丈夫。她就是想让这个男人,去向女儿追讨旧账,让女儿饱受凌辱﹑摧残﹑折磨。这种用心既阴险又毒辣。

    每个人的生活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物质享受固然重要,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如果天天饱受精神折磨,灵魂深处始终淌着血,这个人很难平安走完自己的一生。

    方明已经看到事件背后的险恶用心。

    这位母亲静坐在一旁,静等着好戏登台。她觉得,自己该做得事都做了……

    柏玲并不知道,这只罪恶的黑手,又一次向她伸来。又一次将她的衣物扒光,露出致命的疮疤。

    在这个新建的幸福小家庭里,老公方明曾一句话,能让妻子柏玲主动去掉一切伪装,而一丝不挂的柏玲,充分享受着从精神到肌体的欢乐。

    今天,在这个家里。悄悄向柏玲伸过来的黑手,是她母亲的手。这只手就是让柏玲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而善良的柏玲,却丝毫都没有察觉。

    柏玲母亲的如意算盘实现了。方明和柏玲成为现实板的牛郎织女。二人没有说悄悄话的机会,没有肢体上的接触。然而,二人的情感,仍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延续。

    方明继续关爱着柏玲,仍然百倍呵护着柏玲。

    本来已经买好了“票”,等着看好戏的唯一观众…………柏玲的母亲,却发现她所聘请的男主角,迟迟不肯登台亮相。她不得不去旁敲侧击,摧其出场。

    她终于发现,男主角根本就不买她的账。她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男人,可不是一般的男人,别看年轻,城府很深。自己的如意算盘只是一厢情愿。这也让她感到大祸临头,一旦真相大白,她将死无葬身之地。她于是急忙杀个回马枪,让女主角登场。

    善良的女儿在亲情的幌子下,果然中计。

    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最容易受骗上当。因为自己善良,所以也相信人人善良。善良是社会的主流群体。

    然而,小人﹑坏人﹑险恶用心的人,他们人数少,能量大。每个坏人都象一颗小小的原子弹,毁掉的是社会的人文道德,毁掉的是国家的根基,毁掉的是国家政权在人民群众中的信任度。

    对这样的人必须严惩。当对方把枪口对准你头颅的时候,你还要和对方讲人权吗?这些对社会做恶的人,手中都有一把无形的枪。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

第八十三章   八里庄

    龙冈村东南方向有个小村叫八里庄。距龙冈村有八里路。距其他村距离更远。

    这个村只有百十户人家。村东有一条大沙河。夏季洪水汹涌,常常泛滥成灾。冬季冰不封河,河上又没有桥梁。河两岸的村庄鸡犬之声相闻,却很少有亲情往来。这个八里庄越发显得偏僻闭塞。

    这八里庄的人口不多,但姓氏却不少。一个小小的村落,却说着好多种土语方言。

    据说,当年都是逃荒讨饭的人,在这个无人管的河边死角扎根谋生,最后形成了村落。所以,他们和周围村庄的血亲关系,很淡很薄。这个村真成了一个贫穷、落后与世隔绝的原始王国。

    这个村的西北角,有一个四合院。青砖瓦房,它当年也曾生活辉煌,是全村有名的富户。没过三年,便彻底败落。如今,房顶那些瓦缝里都长满了一丛丛的青草。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这个四合院不光家道败落,而且也没有留下一支血脉,只撇下一个孤寡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在龙冈村有个远方侄子,曾给老太太提供过生活上地帮助。老太太归了西。侄子就继承了这套房产。

    老人过世后,老人的远房侄子,常带着他的妻子在这里小住,或两天、或三天。这里就象他们的度假村。他们每个月都要来这里住上个十次八次。

    一来到这里,他们的生活就放纵得很。好象他们一直过着牛郎织女式的生活。到这里就是天河相会,时间宝贵,争分夺秒,不分昼夜,亲密到极点。

    有人偶然看到,这对夫妇长得很标致。特别是那个妻子,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面容就象十六、七岁的姑娘一样,脸上没有一丝皱纹,肤色象婴儿一样娇嫩。

    由于这个院落紧靠村边,这对夫妇又是来去匆匆,进家后又从不出门。小院经常是大门紧闭。尽管闭门落锁,里面常传出男女的打情骂俏之声。小院里的白天和晚上,恐怕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家庭隐私,谁会去过问这些?

    不知从何时起,一向贫穷落后的八里庄,悄悄发生了变化。一些小商小贩们,开始频频光顾这个小村落。更有的小商贩,直接进村的西北角,只吆喝两声,做完一笔生意,然后掉头走人。他们好象不是沿街叫卖、走乡串户的生意人,倒象是快餐店的专卖送货上门,或是快递公司的特快专件专送。

    村西北角这个四合院,原来住的那位老太太,晚上连灯都舍不得点。她太穷了。她的油盐钱都是靠得鸡屁股供应。她把每一分钱都能攥出汗来,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半花。可是,不知何时入住的这位女主人,不光是年轻美貌,而且出手阔绰。

    “刚刚出锅的烧鸡!”……

    卖鸡的把车停在村西北角四合院门旁边。只吆喝两声,便等着生意上门。

    小院的门“吱”地一响,一位漂亮的女人站在了门口。卖鸡人不等女主人说话,便拿出一只肥鸡,放在自动秤盘上。

    “看,二斤三两。”

    女主人只瞥了一眼秤盘,就掏钱付款。又随口问到:“后天还来吗?”

    商贩知道,这一句问话,就为后天的这笔买卖下了定单。他急忙回答说:“来,来。”

    生意人不能平白无故失去这个客户,也不能耽误这笔生意。

    “酥鱼,酥鱼!”卖鱼的在四合院门外边吆喝。

    门打开了,那位漂亮的女主人刚站到门口,卖鱼的就把一条盒装的还冒着热气的酥鱼呈了上去。那诱人的香味,能让人口水欲滴。

    “这条鱼二斤一两多,就按二斤结账好了。”

    女主人边付钱边说:“如果味道好,后天我还要。”

    ……

    这个四合院的门口,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据这些小商贩们推算:这家平均每两天一只鸡,一条鱼。每周还要几斤熟肉。一年下来,这家需要二百只鸡、四百斤鱼、好几口猪、好几只羊……

    不细算账,人们很难知道这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这家的房后就是一个大水塘。水塘里长满了芦苇。水塘边经常会有成群的猫和狗出现。因为这里有吃不完的鱼骨头、鸡骨头。水中的游鱼也成群结队地向这里集结。这里有人抛下的残茶剩饭,对水中的鱼来说,这可是上等的美味佳肴。

    有人偶然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