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一切安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朕身边的这个安小姐都比不上,身为男儿,连比你们小的女子都比不过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啊?”

十四阿哥很不服气的瞪了安好一眼,然后气呼呼的道:“皇阿玛,儿臣怎么会比不过她,要不我和十三哥现在就和她比试比试。”

比试的结果当然是两位小阿哥悲催了。

康熙看着满脸羞愧的两个小儿子道:“男子汉大丈夫的,哪里跌倒的给朕从哪里爬起来,才像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朕给你们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内你们想想该怎样学习才能超过这个小丫头。这三年内她会继续住在清婉院,边为父母守孝,边潜心修学,你们回去给朕好好想想这三年你们该怎么过。”

当晚康熙就下旨,收安好为义女,赐字清婉,赐住清婉院。清婉公主为其生身父母守孝的期间内,其他宫殿里的人不得随意进出清婉院。

就这样安好借着守孝的名义,安静的在是非最多的宫里度过了充实的三年。

明天三年之期就要到了。安好已经想好了说服康熙同意甚至支持自己出宫去周游大清的方法了。不知道林成准备好了没有。

☆、第十六章 三年2

康熙听完清婉院主管关于安好最近动态的回报,又想起今天早上御书房内,他安排给安好的几名名师都声称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给清婉公主(安好)了,心情有些复杂,其实康熙自己也说不准自己对安好究竟是什么心态。这三年来,他从未踏足过清婉院,也从未宣召过安好。一方面是由于政务缠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他深知无论是踏足清婉院,还是宣召安好,都可能会打破清婉院地宁静,影响到安好的修学。但他总会要求清婉院地主管,定期向自己回报清婉院地一切,把安好交给几位老师的作品,收集起来。如果说康熙起初答应为安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是为了激发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话。那么后来,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他想知道安好究竟可以成长成什么样子。三年来安好的言行举止,是康熙开始怀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了。三年来安好始终一心向学,安静不惹事,宫里除了自己,还有曾经是安好手下败将的十三、十四阿哥外,其余的人恐怕都忘记了安好,这个他三年前亲封地清婉公主的存在。十三、十四阿哥自从败在了安好的手下之后,就知耻而后勇,如今文韬武略,让康熙甚是欣慰。

康熙看着书案前摆放着的这三年来安好提交给几位老师的画作,刺绣和文章,不自觉的就被其中空灵恬淡的情怀,宁静悠闲的意境,和善博大的心灵所感染。他能感受到安好以纯美得灵魂来面对着人生和尘世。三年来康熙无论是在愤怒不平、身心具疲的时候,还是在偷的浮生半日闲的时光里。总会拿出安好的作品作品来看看,虽然起初时安好的作品还有些生涩,但其中所蕴含的气韵却让人难于忽视。如今作品已日臻成熟了,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也不让为,那几名先生还有什么可以在教安好。但安好的文章,不涉及政治,这是让康熙最满意的地方。她的多是对人生的思索,对自然万物的歌颂。看着安好的作品,心情会在不知不觉中平静下来。常常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感觉她的作品中流荡着一股源源不绝的清泉,涤荡着人心、慰藉着心灵。

李德全看夜深了,康熙还没有安寝的意思。这样的情况这些年来,康熙除了批阅奏章时会出现外,还有在康熙欣赏清婉公主的作品时会出现。李德全进宫全,也是个书生,对书画文章也有些研究。也很欣赏清婉公主的作品。但毕竟时候不早了。康熙明早还要早朝,于是谦卑的对康熙道:“万岁爷,时候不早了,该安置了。”

康熙道:“明天,三年之期就到了。明早,你去宣那小丫头过来,朕早朝后想看看三年不见,那小丫头出落的怎样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安好在一片鸟语花香中悠悠的睁开了双眼。想到很快就可以与林成相见了,心中的甜意,不自觉的染上了双颊,颊边梨涡浅笑。

宫女顾宁,轻轻地掀开门帘走了进来。见清婉公主没有像往日般在跳舞(据公主说那是瑜伽),心里有些诧异,但没有询问。一来身份摆在这里,清婉公主是主子,没有必要向下人交代什么,二来,门外李德全还候着,要向小主子传达圣意。顾宁柔声谦卑地道:“小主子,您醒了,李主管正在门外候着呢,主子要不先梳洗下出去接旨?”

李德全静静的站在清婉院的客厅候着,不多久,就听见从门口传来请安声:“给清婉公主请安。”接着就听见清婉公主的免礼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6岁的小女孩缓缓走来,看着她脸上带着的暖暖的笑意,似乎看见了千朵万朵花儿次第开发,澄澈的双眸,纤尘不染。李德全在这宫里活了几十年了,以为天下美色都已经看遍,从未想过人间既然有人可以纯美至斯,美的仿佛要飞升而去。

安好:“李公公,劳你久侯了。”

李德全:“参见清婉公主,圣上甚是挂念公主,特命奴才前来迎接公主,去乾清宫。”

安好:“还请公公带路。”

康熙下朝后,回乾清宫的脚步比平常匆忙了些,很快就回到了乾清宫,安好和周围的宫女太监一起向康熙请安,康熙仔细地打量着安好安好,三年了,她越发的美丽了,越发的引入注目了,只一抹安静的剪影,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都被她沉浸了,清澈的双眼,似乎可以涤荡去世间的一切污浊。

康熙:“都平生吧。小丫头,这三年过得可好。”

安好:“有皇阿玛的护佑,儿臣一切安好。这三年来儿臣看了许多书,看着看着忽然就悟明白了许多东西。儿臣想与皇阿玛单独分享一下,还请皇阿玛给儿臣这份荣幸。”

康熙:“李德全你带他们都下去吧,没朕的吩咐,不得打扰朕与清婉公主的谈心。”

李德全忙带着周围的宫女太监下去了。康熙看他们都消失在门口后,对安好道:“小丫头,现在可以说了吧。”

安好:“读万卷书别人行万里路。所以儿臣想去行万里路,看看皇阿玛治理下的盛世山河。‘

☆、第十七章 三年3

康熙呵斥到:“胡闹。别说你现在是朕的义女,是朕亲封的清婉公主,是我大清的公主,就算你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也断没有抛头露面,行走江湖的道理。你给朕回清婉院好好待着,朕派几个教养嬷嬷过去,好好地教你礼仪,让你知道什么才是我大清公主该有的风范。”

安好听完康熙康熙的斥责,道:“皇阿玛息怒,儿臣罪该万死,扰了您的清宁,可是儿臣感念皇阿玛的恩情如山高、似海深,恐此生难以为报,遂日夜沉思,希冀寻的合适的方式,以报答君恩之一二,然,安好一介女流,能做的事情不多,只希冀能成为君父的另一双眼睛。替皇阿玛去看看,那些下面的官员不想让皇阿玛知道,或者是皇阿玛离得太远而看不清、摸不准的情况。儿臣会女扮男装的去周游大清,决不暴露自己是公主的身份,不给皇阿玛和皇室抹黑,儿臣会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信告诉皇阿玛,这民间自古以来就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儿臣在民间行走探访,难免会遇着一些,到时候儿臣会尽力说服一些来为皇阿玛效力。历朝历代的朝代更迭和战乱时期,总有一些典籍国宝,散落民间而明珠蒙尘,儿臣可以把他们收集起来,敬献给皇阿玛,也使它们不至于被蒙尘。儿臣甚至可以去青海,寻找那传说中的黄河石。儿臣可以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土方子,虽说宫里的御医水平很高,但也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束手无策的病症,也许民间的土方子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且到时候皇阿玛可以组织人员整理编写这些实用的土方子并散发民间,百姓安康不也是皇阿玛的心愿吗?皇阿玛,身为一国之君,身系天下苍生的希望,自然不能自由的行走民间,也就没有机会见见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民风民俗。这一切儿臣可以写信细细的描述给皇阿玛听,让皇阿玛能有身临其境般地感觉。此外皇阿玛如有什么需要儿臣效力的地方,儿臣定当全力以赴。”

安好所提的这些条件,对于任何一个帝王都是有吸引力的,何况是有雄心霸志的康熙。但关键的问题是安好只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尽管学识超群,但在鱼龙混杂的社会底层,恐怕也活不下去,更别说去做上面她所提到的事了。

康熙道;”小丫头口气别太狂,就凭你,放到鱼龙混杂的民间能活下来,就是万幸了。”

安好:“皇阿玛,儿臣可以的。而且儿臣也不是一个人去”

康熙一听心里一怔,难道有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怂恿安好出去周游,这等刁奴,居心叵测,该拉下去杖毙。于是不动声色的问安好道“哦,那还有谁?”

安好:“就是林成小哥哥啊。”

康熙:“哦,就是那个和你指腹为婚的小男孩,当年和你一并被拐骗的,朕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济南府的林知府的长房长孙。这几年他的名气可不小啊,听说在他的同龄人中,他的文才武功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你怎么确定他会和你去周游呢?”

安好:“因为儿臣和林成被拐骗的那段时间,儿臣有听林成说过,他不要把生命耗在争权夺利上,他要去踏遍山河,访遍名人隐士,了解民风民俗,然后等老了,再去无人打扰的小岛上,把一生的经历写成一本包容万象的著作,流传于世。”

康熙听完内心震撼不已,他隐隐约约的预感到那个叫林成的小男孩,甚至于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将来会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就像历史上,曾经的那些个放弃安逸的生活环境,而选择为了某个目标,去千辛万苦的周游世界的有识之士那样。比方说孔子,周游列国,而学生遍天下,一部《论语》诵读了千年;比如谢灵运一生踏遍山河,而文章则千古流传;甚至于司马迁,亲自走访各地,一部《史记》,更是成了史家之绝唱。想到这些,康熙忽然就觉得自己有必要支持这两个孩子的这次周游,不管是为了自己能通过他们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到民间的真实情况,还是为了看看这两个小孩能否如自己的预期般成为青史留名的人物。

康熙于是对安好道:“那朕派人去济南宣旨,把你的林成哥哥宣召到京城来,你们两个到时候再好好交流交流,如果最终你们决定了要去周游的话,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月的观察期,这个月内,你们两个人可以在京城附近的几座城市周游,这期间朕会派两名暗卫跟着你们,但他们不会给你们提供任何帮忙,除非你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如果这一个月,你们能解决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继续你们的旅程的话,朕就答应让你们去周游大清。但如果你们借助朕的暗卫的帮助才有幸保全一命的话,就给朕歇了心思,好好地该呆哪儿就呆哪儿。”

安好立即高兴地谢恩道:“谢皇阿玛恩典,儿臣与林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康熙见安好信心满满的样子,道:“呵呵,小丫头,别高兴的太早,也别说的太轻巧,别到时候哭丧着脸来找朕”边说边在圣旨上挥毫泼墨。一刻钟不到,圣旨就写好了,康熙拿出玉玺盖了章,然后头也不抬地喊道:“李德全‘

李德全忙进来:“万岁爷,有何吩咐?”

康熙:“你替朕安排人去济南林知府府上宣旨。‘

李德全道:“奴才遵命,万岁爷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还在门外候着呢?”

康熙:“小丫头,估计朕的这两个小阿哥要找你比试呢,李德全,让他们进来吧。”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进来向康熙行礼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慈爱地看着两个小阿哥道:“起来吧,是来找你们的清婉妹妹的吧。”

安好:“给十三哥哥,十四哥哥请安。”

十三阿哥:“妹妹不必多礼。”

十四阿哥:“妹妹三年之期到了,我和十三哥,过来找你讨教讨教。”

安好:“虽然这三年,妹妹足不出户,但十三哥哥和十四哥哥的名声还是如雷贯耳。妹妹这三年,只学了些女孩子家的东西,无论文才武功都不可能比得过两位哥哥的,妹妹这就先升白旗投降了。”

☆、第十八章 三年4

正当安好和康熙在乾清宫交谈时,济南林知府的书房内,林成也正试着说服他的爷爷林知府,答应让他出去周游大清。

林知府:“成儿,最近怎么了,听下人说你最近老是愁眉苦脸的,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林成:“谢爷爷关心,孙儿没事,只是最近在思索一些问题,得到的答案令孙儿有些忧心。”

林知府:“哦,说来听听。”林成:“爷爷您对‘学而优则仕’有什么看法?”

林知府:“自然是正理,自古以来,不计其数的学子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金榜题名,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吗?让自己的满腹才学有施展的天地吗?”

林成:“爷爷说的在理,可孙儿还是有些疑惑,爷爷刚刚也说了,自古以来选择‘学而优则仕’的学子,不计其数,那么在这些不计其数的学子中,有多少人如愿以偿的金榜题名了呢?就算金榜题名了,又有多少人能有幸为官一方呢?哪怕为官一方了,其中能造福一方的又有多少呢?自隋朝设立科举以来,多少学子寒窗苦读到白头也未能博取个功名;有多少学子金榜题名了,也未能为官一方;又有多少学子为官一方了,却终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而最终辞官归隐;又有多少学子,为官一方了却非但没能造福一方,反而成了臭名昭著的贪官酷吏?真正‘学而优则仕’,并能造福一方的学子,可谓是凤毛麟角。”

林知府:“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你所提到的那些纵使金榜题名也未能为官一方的,多半是布衣学子,而很少出现在官宦家庭;你所说的为官一方了,却因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而辞官归隐的人,也有,比方说陶渊明,然而三分流水两分尘,这世界上不仅是官场,任何一个角落度会有黑暗的地方,只要自己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当然人情练达之余,应力戒圆滑玲珑,以免磨去自己的棱角,认同于庸碌,甚至于污浊。至于你说的为官之后,成为贪官污吏的历史上也不在少数。其实这些问题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注意思考了,比如,明朝洪应明的语录体《菜根谭》中,就这样提过:“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

林成:“谢爷爷垂训,可是爷爷,自古以来君心难测,世事难料,官宦人家的兴衰荣辱,有时只在帝王的一念之间,有时甚至于一言不慎,就会遭致满门祸害,举族受累。

林知府:“成儿,你所担心的也正是爷爷所担心的,甚至可以说凡是有些远见的士族子弟,都在担心这个问题,爷爷也没有应对之策,所以借洪应明的名言来回答你:‘东海水是无风也起三尺浪,面对纷纭动荡的人生世事,我们又何须扼腕激动呢?’孩子回去多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吧。”

林成:“爷爷有没有想过,现在圣上正当壮年,许多皇子却已渐渐长大,走上了朝坛,而且这些个皇子在康熙的严厉督促下,几乎都学的一身才学。这就意味着将来随着他们越长越大,对政治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虽然皇帝早早的立了太子,但是这储位/皇位之争,使历朝历代几乎都避免不了的,而且血雨腥风。在每场争夺战中,都有许多钟鸣鼎食之家沦为了祭品。更何况,现在的皇上皇子众多,却都不是平庸之辈,将来的储位之争,不管爷爷如何应变,恐怕都难以避免的会被卷入。就算爷爷才智高绝,使得我们林氏一族有幸没被卷入,恐怕父亲也会被卷入,到时候,如果一不小心站错了列,也许我们林氏一族就会遭致灭顶之灾,举族倾覆。”

林知府的眉头越皱越紧,林成的话给他敲响了警钟,林知府深知,自己年岁大了,恐怕活不了几年了,自己活着的还是有信心,让林氏一族不卷入的,但自己死了之后呢,到时候儿子林启智那种优柔寡断的性子,要想林氏不被卷入储位之争恐怕不太可能的,孙子林成倒是个有能耐的,可也不可能越过他生父而传权于他,要不然会陷林成于不义之中。林知府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法,遂忧心忡忡的问道:“成儿,可有什么想法?”

林成:“爷爷也别太忧心,孙儿这也是往最坏的方向说的,不过为了预防万一,爷爷还是要做两手准备的。将来父亲当了家,恐怕家族的权利他也未必会传给我。倒是传给弟弟林翔(继母所出)的可能性大些。毕竟这些年来,在父亲膝下承欢的是弟弟。倒不是说,弟弟难担大任,只是弟弟的性格和父亲一脉相承,优柔寡断的性子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容易成为墙头草,而墙头草鲜有好的下场。”

林知府:“当年你就不该给你那继母求情的,就该让你父亲把那毒妇休回家。这些年来她私底下为挑拨你们的父子感情,可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根本忘了,当初要不是你给她求情,她现在不过是个弃妇。‘

林成:“爷爷息怒,孙儿当时也是看在林翔还小,需要母亲照顾的份上,才替她求情的,对于林翔,她是尽心尽力的无微不至的,如若她被休回家,父亲再娶之人,恐怕不可能照顾好林翔。孙儿也不想林翔弟弟再重复我曾经的辛酸之路了。好了爷爷,陈年烂谷子的事,不提也罢。孙儿是想,只要我留在林府一天,继母就会一天把我当做眼中钉,到时候没有爷爷镇着,恐怕会更过分,我如若与她争,恐怕林府就永无宁日了,如若不与她争,恐怕孙儿连保全性命都是难事。所以爷爷,孙儿思来想去,决定出去走走,看看大清的秀丽山河,到时候,凭借孙儿的能耐,成为像谢灵运那样的认为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兄弟阋于墙”的悲剧,又可以光耀门楣。”

林知府慈爱的看着眼前这个他最钟爱的孙子,听着他的话语,不禁长叹道:“罢了罢了,爷爷也老了,能掌控的事越来越少了。好女孩志在四方,与其窝在窝里斗,不如出去走走,只是爷爷实在担心,你能不能适应那种生活,你回去准备一下吧,过三天你就出去走走吧,如果适应不了那种生活,就会来吧,爷爷我到时候,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把你安置妥当的。”

林成抬头看着眼前已是老态龙钟的林知府,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恩和不舍,这些年来,这位老人,一直陪伴着自己,一步步的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心中早已把这位睿智深沉的老人当做了自己的爷爷。但林成知道,自己是时候该离开了,一来是与安好的三年之期到了,二来也趁着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出去周游,让他亲眼看看自己离开了他的庇佑也可以活的好好的,好让他放心。想到这些林成对林知府三拜道:“爷爷孙儿谢谢您一直一来对孙儿所做的一切,孙儿没能承欢膝下的日子里,还请爷爷保重身体,孙儿会经常给您写信的,会把路上的所见所闻都细细的写给爷爷。”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了管家焦急的声音:“老爷,刚刚宫里来了说,圣旨就要到了,要我们准备好接旨。”

林知府和林成忙赶到大厅,这时家里的成员都已到了,当然也包括林成的继母和继母所出的弟弟,香案也已准备好了,林成安静的站在林知府的身边,不多久,就听见太监的声音:“圣旨到,林知府接旨。”

厅里所有的人都跪倒在地,林知府苍老而疲惫的声音道:“微臣接旨。”

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久闻林爱卿的长孙林成,天资聪慧,朕惜才心切,特命林知府携林成即刻进京见驾。钦此。”

☆、第十九章 再相聚

这天清晨安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起的早,因为安好算算日子估计今天林成,应该就可以赶到京城了。心里的喜悦难以抑制,起床拿出这些年来写给林成但没有给他的信,翻阅着。三年的时光在眼前一一重现,三年来对林成的牵挂在心中越积越多,在此刻占满了整个心房,书也好,武也好,刺绣也罢,此刻都不想碰了,只满门心思的期待着林成的到来。

林成也一夜未眠,他知道这次被宣召入宫,一定与安好有关系。这三年来,除了听说安好被康熙认为义女,封为清婉公主外,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林成,心里多少是有些担心的,尽管相信也知道安好一定有能力把自己排除在宫廷的是非圈子之外,可难保有个万一。林成想起这三年来在知府府里现象环生的生活,对生活在皇宫里的安好的担心又深了一层,多想快点见到安好,只有亲眼看到了她平安无事,自己才可能安心。

黎明在今天似乎来的特别的迟,林成靠在客栈的窗户边,盯着漆黑的夜空,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慢慢的褪去黑色,启明星出现在天际了,然后天空慢慢的明亮了,太阳冉冉升起,朝霞柔和的霞光中林成似乎看见了安好一如既往的温柔而温暖的笑意。

中午时分,林知府和林成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京城,并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皇宫。林知府和林成在太监的带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