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原来我是反派的白月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等着看好戏的爷们惊得眼珠子快要掉了,何友益是公认的老师傅,他一行家咋会对小娘们乱画的图这么在意?
秦家的房子是秦玉英自己造的,顶多就是在上房梁的时候,请来了村里人帮忙。而这份有关猪圈的设计图,是她花了很多心思,借助18188系统无偿提供的相关资料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所以她并不畏惧老师傅何友益的询问,说得头头是道。
………………………………
第31章 宝藏女孩
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不懂行的人听不出来秦玉英的设计有多巧妙,身为行家的何友益却如获至宝,他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秦玉英给出的准确回答帮助他打开了思路,给他很大的帮助。
所有的疑问得到了完美的解答,何友益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疑问,“英子,你没建过房子吧?咋知道这么多?”
“额……”秦玉英想了想,神情极为诚恳回道,“我家有本关于建造房子的书,我是看书再加上建造我家房子的经验,得出来的结论。”
这回答三分真七分假。
秦玉英的确是有一本关于建筑的书,但她画猪圈设计图主要是根据她的经验和18188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总结的结果,并不是完全照着那本有关建筑的书画出来的。
何友益紧张地搓着手掌,磕磕巴巴问道:“那个,英子啊,你,你能不能把那本书借给我看看?”
那份设计图非常巧妙,秦玉英一个没多少建筑经验的小娘们都能画得这么好,说明了那本书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秦玉英很是豪爽说道:“好啊!友益叔,我这就回家把书拿给你。”
“这可太好了!”何友益就跟在路上见到了几百块钱那样开心,惹得围观的村民们十脸懵逼。
等秦玉英离开,村民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问起来:“友益,那啥子图真能用?”
“娘们都是头发长见识短,她画的啥子图,真的能用吗?”
“就是啊,友益,你可是老行家啊,快给我们句准话!”
……
“你们胡咧咧啥呢?主席说过,妇女顶起半边天!英子这猪圈设计得非常巧妙,你们过来,我给你们详细说说妙在哪里!”
听到村民们话里话外全都是不信任,何友益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达者为师,他是有过不少造房子的经验,但他全是靠着师傅教导和自己摸索,所知道的知识极为有限。
秦玉英能画出那一张设计图,还能额外解答他的不少疑问,无一不说明了她是真的掌握了不少造房子的实用性知识,而不是那种纸上谈兵、似是而非的知识。
听到何友益给予了秦玉英这么高的评价,围观的村民们惊呆了,好些人还揉了揉眼睛,掐了大腿。
更多的人是怀疑自己听错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友益的嗓门不小,他把秦玉英所设计的妙处一一点出来,好让这群“井底之蛙”知道,他们瞧不起的小娘们有多牛掰!
经过何友益一番解说,原本轻视秦玉英的村民们当即改变了主意,这些人之中跟着何友益造了不少房子,不敢自夸是什么行家,但到底是懂点行的,至少可以判断何友益所说的是不是对的。
何友益是得到众人认可的“权威人士”,他一一解释了那份设计图的妙处,末了还不忘提一句:“英子跟我说了,她之所以能画出这么妙的设计图,多亏了她平日里爱看书!”
其中一位村民愕然出声:“啥?书里还有教人怎么建猪圈的?”
“书里啥没有啊?你没见过,不代表没有!你以为那些技术员哪来的?全靠老师傅手把手教出来?想啥呢?哪有那么多老师傅教你?就算真的有,英子也学不着!英子刚刚跟我说了,她乐意把教人造房子的书借给我看!”说到最后,何友益挺起了胸膛,一脸嘚瑟。
众人对此将信将疑,有不少心思灵活的人就等着秦玉英把教人造房子的书拿出来,他们也想看看是不是真那么有用。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要是真跟何友益说的,读书有用的话,那么家里的小子倒是可以送去学校多认字。
要是家里的小子出息了,没准还能往家里弄一些发家致富的书回来咧。
秦玉英特地在何友益为她正名之后才捧着书出来,穿越过后她有意识收集了不少派得上用场的书,有关建筑的、养殖家禽家畜的。
但凡是有可能用得上的,秦玉英都会买回家,闲暇时候就拿出来看。
前世,秦玉英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别说下地干活了,她连庄稼的名称都叫不起来。
有个搞笑的事,秦玉英以为板栗跟红薯一样是从土里挖出来的。
直到何友良的婆娘张婶带着她进山去找野板栗,秦玉英见到板栗树,她才知道板栗是长在树上的。
基于村民们文化水平不高的考量,秦玉英特地拿了一本相对简单的书出来,递给何友益:“友益叔,这就是我说的书。”
何友益没有立刻接过去,手在他的衣服上擦了又擦,确定没泥巴了,小心翼翼接过来。
他心情激动地翻开书,入目的是一张设计图纸,登时眼睛放光,他还担心是一大串的文字咧。
何友益如获至宝,激动不已,“英子,这本书非常好啊。我这小学毕业的人都能看得懂!”
秦玉英笑着说:“友益叔,我家还有几本有关造房子的书,回头我得空了再给你找找。”
“好好好!”何友益喜上眉梢,异常小心翻着书,看了会儿他神情严肃道:“英子,这书先借给我,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保证原模原样还给你!友良,你是大队长,你给我作证!”
何友良满口答应下来,他有意给秦玉英造势,故意问道:“英子,造房子的书你都有,那养鸡养猪的书,你有没有啊?”
秦玉英点头回答:“养鸡养猪养牛的书,我都有。”
“真的有?”何友良差点没绷住表情。
他从未问过秦玉英这个事儿,只知道秦家姐弟是爱看书的城里娃,大的小的都爱看书,特别勤奋好学。
“真的有。”秦玉英跟何友良说了几句,又一次转身回家,没过一会儿就捧出几本书。
她一一介绍道:“大队长,你看,这本是教我们如何养鸡的,这本教养猪的,这本教养牛的,还有这本是教养羊的……”
秦玉英每拿出一本书,何友良眼中的光芒就增加一分:英子咋会这么多?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宝藏女孩啊!
………………………………
第32章 读书有用
然而,等到何友良翻开那本教人养猪的书,没看一会儿就败下阵来,只因里头都是密密麻麻的字,看得他头昏眼花的。
这本专业书籍的难度不低,何友良表情为难道:“英子,这书讲的啥?我,我看不太懂啊。”
秦玉英原本是想说“我给你讲讲”,末了,她从人群中看到了一位身形消瘦的男知青,话锋一转说道:“友良叔,咱们村里不是有十几位初中高中毕业的知青同志吗?我这些书我都看过了,你可以让知青同志们先看过书,再找时间教导村里人科学养殖家禽家畜。你看怎么样?”
何友良听到这极具实用性的提议,猛地一拍大腿说道:“对啊,我咋没想到呢?咱老农民是文化水平低,知青娃娃们可是高材生!咱看不懂,知青娃娃保准能看得懂!”
“对对对!友良,英子这提议非常好啊,我原本还担心看不懂书咧。要是知青娃娃乐意教,咱能省不少事咧。嘿嘿,英子的活计不少,咱可不能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啊!”
最后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逗得在场所有人哈哈大笑,何友益这话糙理不糙,秦玉英要养弟弟,还得种三亩地养八头野猪崽,忙得不可开交。
跟秦玉英比起来,知青们更适合给他们当老师,讲解这些复杂的养殖书。
秦玉英的提议得到了绝大数人的赞同,知青们不是干活的料,在地里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但他们的文化水平高啊,只要找对的路子,保准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来!
何友良看向秦玉英的眼神里满是钦佩,来自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农民对聪明人的敬佩。
秦玉英看大家伙对她的提议这么捧场,悄然松口气,她很清楚何家村的村民们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知青们存在着偏见。
甚至于好些村民认为“读书无用”,若不是为了配合上级的‘扫盲任务’,他们都不乐意让孩子们去学校的。
大环境如此,绝非一人能撼动得了,秦玉英认得清现实,但她从18188系统那里,了解到这场长达十年的运动对文化传承的破坏有多大。
秦玉英希望能通过这件事让知青们发挥所长,能稍稍改变村民对知青的偏见。更多的,她就不敢奢求了。
哪怕是全村最有见识的何友良都没领会到秦玉英这提议背后,说蕴藏的希望。
和村里其他人一样,何友良等村干部对知青们是存在着不小的偏见。
尤其是这几年村里有几个刺头型的知青,干啥啥不行就算了,还不服管教。一旦何友良要管,那几个“刺头”就说要去找上级领导告状,令村干部们头疼不已。
前来帮忙的老知青陆浩东没料到秦玉英会帮他们知青说话,回想到两年前知青们不愿意接收秦家姐弟的事,他臊得满脸通红。
陆浩东之所以主动跑来建猪圈,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工分,更重要的是因当年的事情而心怀愧疚,他希望能给秦家姐弟帮一点忙,弥补他心中对这两个孩子的亏欠。
在老师傅何友益的肯定以及何友良为首的村干部的支持下,按照秦玉英所绘制的图纸建造猪圈的事就这么敲定了。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书本,何友益没把书揣兜里,而是特地跑回家去放好,才又回来继续建造猪圈。
何家村巴掌大点的地方,何友良召集村民给秦玉英建猪圈这事儿,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们无法理解何友良等村干部的决定,并不看好所谓的“野猪养殖”,大半人都在唱衰,各种不看好的流言四起。
何荣生没少听到那些人的冷嘲热讽,他权当听不到。
这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红眼病患者,何荣生素来是不放在眼里,不当回事的。
这些蠢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秦玉英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何荣生不怪他们,他是坚决支持并相信秦玉英能把野猪养殖这事业做大做强的。
当秦玉英提出按照图纸建造猪圈而被众人质疑时,何荣生安静地站在人群中,等待着反转。
秦玉英没辜负他的期待,轻而易举说服了以能干和固执出名的老师傅何友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
望着在一众爷们中依然散发着光芒的秦玉英,何荣生的心跳失常了,他的视线不受控制地追寻着秦玉英的一举一动。
当他听到秦玉英以养殖技术的书籍为借口,变着法子给知青们提供帮助时,何荣生不禁有些酸溜溜的,死死瞪着人群中的陆浩东,酸气一阵一阵冒出来。
晚上,村民们照例在村口闲聊,不可避免地提及秦玉英以及她养殖野猪崽的事。
何家村的人口不多,见不得人过得好的“红眼病”却不少,男女皆有。
因着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太多,说得又特别过分,何友良的婆娘张婶一怒之下跟那些长舌之人撕了一场。
张婶气鼓鼓回到家里,脸上犹带着怒气。
相比于气成河豚的婆娘,身为众人议论主角的何友良显得格外淡定。
他真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动气的,因为他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村里不少人都在背后嘀咕何友良偏心眼,除此之外也没少说秦玉英不自量力,一个个唱衰她养殖野猪的事肯定办不成。
呵呵,这些人怕是忘了,那八头野猪崽是谁带回来的吧?
再说了,何家村从未有过养殖野猪的历史。如果连秦玉英都做不到,其他人更不可能办得到!
最重要的是,秦玉英的本事那么大,就算那八头野猪崽真出了啥问题,她往山里走一趟,还担心没有野猪崽给她养?
基于这几个考虑,何友良和其他的村干部一致决定把野猪崽养殖的事情交给秦玉英,这不是他们偏心眼,更不是收了秦玉英什么好处,而是认可她的能力!
对待有能力的人,自然是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不然人家为啥要费心巴力做事儿?
谁也不是傻子,张口闭口要人家做贡献,一丁点好处都不给,真以为这世上有那么多圣人吗?谁不是吃粮食长大的?有谁是靠着喝西北风长大的呢?
………………………………
第33章 画了大饼
何友良抽了一口旱烟,对他婆娘说:“我知道他们心里想的啥,你别跟他们着急上火,没用的。伟大的领导人曾经说过,我们做某些决定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的人不理解。”
张婶听到他又扯虎皮拉大旗,没忍住扑哧一声,笑骂道:“行了行了,你少给我胡诌!这话不是领导人说的,是你自个儿想的吧?”
何友良咧嘴笑道:“嘿,你领会我的意思就行了。他们是眼红英子得了好处,却没人去想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能养得成野猪崽!”
张婶冷静下来后,不免有些替秦玉英担心:“当家的,英子当真能把野猪崽养得活?”
“你要听真话还是假话?”何友良笑着问道,“真话是我也不知道。”
张婶白了丈夫一眼,想到秦玉英分到的那三亩地:“三亩地,英子一个人能种得过来吗?”
“不就三亩地吗?咱村里都是活人,不说人人搭一把手,光咱家就能找出五六个人出来给英子帮忙。”何友良心里有数,因为这事他跟村干都商量过去了。
要是秦玉英种不过来,他们村干部带头去给她帮忙去,用实际行动支持她发展野猪养殖事业。
何荣生坐在村口的大树下,听着身边人聊得火热,他一声不吭,悄咪咪收集有关秦玉英的信息。
何家村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秦玉英养八头野猪崽的事,好些村民对何友良为首的村干心生不满,矛头更是直指身为大队长的何友良。
当初秦玉英姐弟俩是以知青的身份来到的何家村,知青院那边的人不愿意接收她们姐弟,理由是人人皆知。
刚来到何家村的秦玉英瘦瘦小小,柔柔弱弱,眼神惊惧如同受到了巨大惊吓的小兔子。落在甜宠大总裁文里,没准还能捞个小白花女主当当。
搁在女人当自强的年代文里,没有心机又没养活自己能力的小白花只会让人瞧不起。
人都是自私的生物。
知青们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会乐意再添俩累赘呢?
就在这个档口,身为大队长夫人的张婶实在看不过去了,她让秦家姐弟到家里暂住,又花了些心思给秦玉英找了份轻松点的工作,帮助她适应在乡下的生活。
多亏了张婶的好心相助,柔弱如小白花的原主才能带着弟弟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结果在一次外出时,原主不慎掉入河里,生息已绝。
就是在这时候,从末世穿越而来的异世之魂得以在原主的体内重生,原先的柔弱无助小白花,摇身一变成了身怀巨力的霸王花……
好在,秦玉英是经历过残酷末世的人,她非常擅长自我保护,一点点进行改变,没让人看出她的芯子换了。
除了秦玉英本人之外,没人会知道她早已不是从前那个抱不起四岁弟弟的小白花,而是身怀巨力,三五百斤的东西随随便便都能一手拎起来。
何荣生自然也不会知道秦玉英换芯了,在没遇到那头发狂大野猪之前,他只知道有秦玉英这么个人,从不曾对她有过一丝多余的关注。
直到他亲眼见到了秦玉英将重达几百斤的大野猪一拳揍飞出去,何荣生那颗少男心砰砰砰狂跳,一瞬间的心动便成了永恒。
此时此刻的何荣生尚未发现他对秦玉英一见钟情的事实,他只是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她,想要更了解她,所以他强忍着心头的不满和愤懑,坐在这里收集有关秦玉英的消息。
然而,何荣生听了一圈下来,“八头野猪崽”、“八百斤粮食”和“三亩地”是最常出现的词语。
何荣生想听到的信息几乎没有,他悄无声息离开,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甭管村民们是如何议论,有关八头野猪崽的归属权已然尘埃落定。
秦玉英不在意那些酸话,她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就跟着何友益等人一起建猪圈。在建造猪圈的过程中,秦玉英不单是担任技术员的角色,与此同时她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行,获得了所有参加建造猪圈的人的认可。
经过十几个人长达五天的辛勤劳动,何家村,乃至红河公社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猪圈顺利建成。
和何家村的养猪场猪圈不一样,秦玉英是根据地形以及野猪的生存特性,设计并建造的猪圈,不仅可以达到防风防寒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供给野猪崽们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除此之外,秦玉英特别在猪圈设立了一个出入口,以供养熟的野猪在她事先划定的山林里活动。
何友益等前来帮忙的村民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再到猪圈建成之后的惊喜,前后只花了一周的时间。
秦玉英用实力征服了所有参与猪圈建设的村民,让不少原本对她心怀轻视的大男人们纷纷对她改观了,态度变得极为恭敬。
站在人群中的何荣生紧紧握着拳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离秦玉英有多远,不甘心再这么瞎混日子。
猪圈建好之后,秦玉英给野猪崽们搬了“新家”,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它们,等开春就差不多能给它们到山林里活动了。
八头野猪崽的食量不大,秦玉英每天早上带着弟弟去打猪草,村里的人家有多余的老菜帮子之类的,也会让她带回去喂野猪崽。
大半的村民是盼着秦玉英把野猪崽养大的,因为何友良曾就野猪养殖而开了村民大会,在会议上他将秦玉英总结出来的野猪养殖优势摆出来,又说了要培养野猪和家猪杂交出来的特种野猪。
特种野猪是集合了野猪和家猪的所有优点,何友良拉着秦玉英一起研究了很久,这才得出了这些结论。
为了让何家村的村民们支持野猪养殖事业,何友良为首的村干花了很多心思用来说服村民们。
实际上,因为过去从没有人试行过特种野猪的培育和养殖,一切都是未知数,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说白了何友良等村干就是为了安抚村民们浮躁的内心,故意说出发展特种野猪养殖的这些好处,相当于给村民们画了个大饼。
别看何友良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画了一块香喷喷的大饼,实际上他心里真没底。
………………………………
第34章 极品大嫂
何友良扪心自问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做某些不涉及到大局的决定是不可避免会有些私心。
但是,他可以指天发誓做出让秦玉英养野猪崽的决定,绝对不是村民们所说的“偏心眼”。
让秦玉英负责养那八头野猪崽,的确是何友良最先发出的提议,但这不只是他一个人做出的决定,是在和其他村干部商量过后,基于各方面的考量才做出的决定。
何友良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大队长,在他的领导下,何家村是公社里数一数二团结合作的大队,村民们大多都是信任并服从他的决定。
这次之所以会把那八头野猪崽交给秦玉英养,是因为整个村子里没有人比她更合适的人选。,
何友良先是说服了其他村干,接着说服了公社那边的负责领导,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支持,不然他不可能给秦玉英争取到八百斤粮食和三亩地。
秦玉英看似冷心冷情,跟村里其他人没多少交流,但是她知道村里人对她养野猪这事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她是知好歹的人,很清楚何友良等村干为了这事担上多大的责任。
光说不练假把式。
秦玉英深知嘴皮子耍得再好都没办法改变现状,她从18188系统那获得了很多养殖野猪的资料。
通过18188系统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秦玉英就算之前没有养过野猪,她也有极大的信心可以把野猪养殖这项工作做好。
养野猪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成本低、利润高、经营灵活。
跟养家猪比起来,野猪的养殖成本低,所用的饲料量仅仅是养家猪三分之一,抗病能力强很多。
因为野猪的食性很杂,饲料来源广,木薯、玉米棒、叶、茎、红薯、树根、青草、南瓜等饲料遍地都是,成本低很多,投入产出比为1∶3,而家猪的投入产出比仅仅为1∶0。15。
如果哪一年的收成不好,人吃的粮食都不够,压根就没粮食喂养家猪。
年景不好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放弃养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