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来我是反派的白月光-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咔擦一声,负责拍照的同志给这个意义不凡的超级红薯,保留了它离土之前的珍贵画面。

    当一个足有冬瓜大的超级红薯展露在人们眼前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平日里严肃正经的专家学者们抛弃了他们的包袱,欢呼雀跃起来。

    秦玉英看着那一张张笑脸,忍不住在脑海中召唤系统18188:“18188,谢谢你。”

    【宿主,这是你应得的。】18188回答。

    秦玉英想到那个天天在她家帮忙干活的男人,嘴边的笑容更甜蜜了几分:“18188,如果没有你,我早就消失于荒芜了吧?是你让我来到了新世界,造福这里的人们,还让我遇到了那个对的人,我真的真的非常感激你。”

    【宿主,你的任务尚未结束,请不要懈怠。】系统18188开始疯狂暗示。

    秦玉英抱怨道:“行了行了,你这家伙让我开心几分钟不行吗?”

    试挖超级红薯之后,梁老走到相隔不远的普通红薯,寻到可以开挖的红薯,一下又一下往下挖。

    除了秦玉英之外的在场所有人,皆是伸长脖子等着出结果,他们太想太想证实超级种子的特性了。

    假如说,超级种子可以让普通种子的品质生提升,那么拥有着令世人震撼的超级种子,必定能载入史册!

    通过18188系统实时传送的数据,在梁老开挖之前,秦玉英就知道结果——梁老等人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种在超级红薯不远的普通红薯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产量增长了足足三倍还多!

    梁老挖到一半的时候,招呼在场所有人:“你们也别站着,都来挖都来挖!人多力量大,咱们得多多收集类似的数据,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

    梁老一声令下,在场所有人都忙活起来,很快他们就被秦玉英超高的工作效率给震撼到了。

    妈耶!

    这小姑娘是怎么做到一个人的工作量直逼十个人的?

    秦玉英不在意那些探询目光,她有那么大的功劳,又是一颗红心向人民,丝毫不用担心被人切片研究。

    很快,种在超级红薯附近的普通红薯,全部采挖出来了。

    梁老等人忙着装筐称重,目的是为了直观看到,在超级红薯的影响下,普通红薯能增产多少。

    有了秦玉英这位“大力士”的帮助,搬运红薯变得非常轻松,别人都是两个人抬一筐,她一边手拎一筐,效率高得出奇。

    梁老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英子,我看你就别去养猪了,不如留在试验田里。”

    秦玉英说:“梁老,我不能答应您这个要求。我只是侥幸发现了这些超级种子,力气比你们大一些,我不是农业专业人才,除了像现在这种时候来帮忙出点力之外,其他的事情我真帮不上忙的。而且,梁老,我的特种野猪项目开展得挺好的,我要好好养猪,争取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我养的猪!”

    梁老听到这质朴的话语,顿时肃然起敬,“英子,这个想法非常好!有了这些高产农作物,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咱们国家就不用再花一大笔外汇跟人买粮食,咱不但不用买,还能往外卖!有了富余的粮食,家家户户都能养家禽家畜,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目标就有望实现了!”

    秦玉英大笑:“梁老,我就是这么想的。”

    老百姓们家里有粮,手里有钱,期盼已久的好日子不就是这样吗?

    一旁的研究员们也跟着哈哈笑起来,脸上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很快,普通红薯的称重结果出来了,和何家村过去十年的红薯产量做对比,发现这批特地种在超级红薯旁边的普通红薯,产量比之前足足增长了三倍!
………………………………

第152章 不速之客

    梁老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表现得非常激动,有好些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眼眶湿润,还有人背过身去偷偷抹眼泪。

    国家积贫积弱这么多年了,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作为农业专家的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可现实是残酷的,尽管他们为此埋头研究了那么多年,最终的结果却是收效不大。

    现如今,秦玉英发现了超级农作物的存在,使得他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从试验田离开,秦玉英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了守在她必经路口的何荣生,她情不自禁笑了:“荣生。”

    何荣生一见到她就迎上前来,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关切问道:“英子,你的眼睛,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有点激动。”

    秦玉英摇了摇头,想到梁老等人的反应,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荣生,我觉得我真的挺幸运的。”

    何荣生说:“因为你足够努力,所以你才会这么幸运。”

    “呀,你这话,我爱听。”

    秦玉英笑着说:“梁老邀请我加入研究院,我没同意。我不是农业专业人才,能做的事情极为有限。比起当研究员,我更乐意把时间花在养猪养鸡上。我刚刚跟梁老夸了海口,说要让全国人民都吃到我养的猪!梁老非常支持我,他也很看好我呢。”

    何荣生极为笃定地说:“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

    在他的人生规划里,秦玉英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她想要实现的目标,他都会陪着她。

    “嗯。”

    秦玉英重重点头,她的笑容灿若星辰。她又何尝不是将何荣生化归在她的人生规划里呢?

    两人边走边聊,何荣生把秦玉英给送到家门口,目送着她进去才离开。

    这段时间以来,何荣生天天往秦家跑,忙里忙外的,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秦建业有意晾着他,想要更了解未来女婿的为人,不然他是绝不会轻易松口嫁闺女的。

    他亏欠了长女太多太多,能给秦玉英帮忙的事情有限,他只能在婚姻大事上多用心,免得闺女嫁错郎,跳入了火坑,过得不幸福。

    秦玉英知道秦建业的顾虑,她没那么恨嫁,跟何荣生多谈几年恋爱也没什么不好的。在她之前生活的世界里,多的是情侣谈三年五年才结婚的。

    只不过,时代不同,秦玉英也不准备谈这么久,一两年就差不多了吧。

    见秦建业坐在院子里,秦玉英打了声招呼,主动说道:“爸,荣生刚刚送我回来的。”

    “嗯。”秦建业看似不甚关心,实际上他的气息乱了,只因他偷偷趴在门口看,见小情侣依依不舍告别才跑回来坐下的。

    秦玉英权当做看不出自家老父亲的小心思,她拎着梁老他们硬塞给她的东西走到秦建业的身边。

    “爸,梁老他们又给我塞东西了,我说不要不要,他们还生气了。”

    秦建业看着长女摆在石桌上的礼物,吃的用的玩的都有,其中还有几本专业书籍。

    “英子,长者赐不可辞。你下次再去,提前多备点礼物吧。”

    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长久久维持下去。

    秦玉英点点头,分门别类把那些东西整理好。

    “英子。”秦建业犹豫了很久,直到现在才做好坦白的心理准备,“你二妹,不,江玉凤要来何家村插队当知青。”

    秦玉英的柳眉一挑,直勾勾盯着她爸看:“嗯?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秦建业小心翼翼回答:“前天,我收到了江玉凤寄过来的信。英子,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而是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

    相比秦建业的隐瞒,秦玉英显得越发的直白:“爸,我没生气。以我对国家的贡献,想必你当年的冤情已经在重审过程中。在这个节骨眼上,江玉凤给你写了这么一封信,我不得不多想。”

    她打从心底里把江玉凤当外人看待,什么血脉相连的亲姐妹,她一点都不在意。

    秦建业的脸色很不好看,他之所以不愿意跟长女说这消息,就是不想听到她这么直白又残忍的话。

    他隐忍着情绪说道:“英子,玉凤始终是我的女儿。”

    秦玉英直接问道:“爸,我想你应该不愿意看到,有朝一日你和江玉凤排排站,让我二选一的场景吧?”

    “你!”秦建业被问得哑口无言。

    秦玉英接下来的话更加犀利:“爸,我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话,江玉凤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外人。假如某天你要为了一个外人伤我的心……我希望永远都不会有这么一天。”

    秦建业一秒都待不下去了,秦玉英的反应远比他预计的要大得多得多,他希望亲姐妹能和好,可事与愿违。

    望着落荒而逃的秦建业,秦玉英轻轻叹了口气,她不想让秦建业伤心,可她也不想将来让自己难受。

    长痛不如短痛。

    与其粉饰太平,不如在一开始就狠狠撕开伤口,免得某些人借着血缘关系给她找事儿。

    甭管秦玉英欢不欢迎江玉凤的到来,她极力争取之后,顺利加入了前往何家村的知青队伍。

    在送别知青的火车站,蒋秀芬泪流满面问道:“玉凤,你等着,妈很快就让你爸把你接回来。”

    江玉凤眼里含着泪水:“妈,我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至于回城的事,咱听组织的安排。”

    蒋秀芬依依不舍送走了留在身边的女儿,追着车子跑出去好一阵,看得江玉凤泪水哗啦啦的流。

    转了好几次车,江玉凤等人辗转来到了红河公社,等待着各大队的大队长来把分到的知青领回各自的知青院去。

    何友良早早从秦玉英那听说了她的妹妹江玉凤要来插队,他本以为秦玉英是为了让他安排江玉凤住到秦家去。

    想不到的是,秦玉英竟然跟他说:“友良叔,江玉凤改了姓,她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外人。我家的一砖一瓦都是我打出来的,我不会让一个外人住到我的家里。”


………………………………

第153章 丢了大脸

    何友良以为自己听错了:“外人?”

    秦玉英早有心理准备,淡定自若点头:“没错。在我眼里,改姓之后的江玉凤就是外人。我不承认她是我的妹妹。”

    她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何友良没有不识趣地追问原因,他点了头:“行,我会安排好。”

    “友良叔,给你添麻烦了。”秦玉英展颜一笑,温和无害。

    送走了秦玉英,何友良把这事说给刚从地里过来的何光华听:“英子不是冷血无情不讲理的人,她这是怎么了?”

    何光华白了他一眼,回了一句:“你想这么多干啥?英子咋样说,咱就咋样办。”

    “不是,英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她亲生妹妹来了,她要是连表面功夫都不做,那岂不是会被人指摘?”何友良是怕影响到秦玉英的风评,“亲妹妹都不认”,这是不小的指责呢。

    何光华哂然一笑:“你操这心干啥子?英子给咱们大队做了多大的贡献?要不是英子,咱的猪一头养不活,吃不饱饭,过不上好日子。要是有人因英子不认亲妹妹就在说三道四,那不是人。”

    何友良:“你不是不知道,人都是不知恩的。所以知恩图报的人才会显得那么珍贵。英子是被捧得太高了,只要她有一点不好的地方,那些人能把她的功绩全抹了。”

    何光华哈哈大笑起来:“随便他们。有种就别吃英子发现的粮食,别靠着英子养猪,自己捣鼓。”

    何友良见得不到何光华的肯定,没再跟他说下去的兴致。

    就这么到了江玉凤等知青到何家村的日子,何友良早早坐着拖拉机去公社,他不是特地为了等那批新来的知青,而是想跟公社领导说说村里的情况。

    江玉凤来到了红河公社,长相秀丽,品行端庄大方的她很受人欢迎。她从来何家村的一路上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好感,和她一同分配到何家村的三个知青,隐隐以她为首。

    见到何友良,江玉凤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着重强调她跟秦玉英之间的关系:“大队长,你好,我叫玉凤。我的姐姐叫秦玉英。”

    何友良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精,他嘴上很热情欢迎江玉凤,实则他半句有用的话都没给她,跟着她打太极。

    瞧着何友良冷淡的反应,江玉凤心里打了个突,她连着给秦建业写了好几封信,无一例外地,没收到秦玉英和秦元祥的只言片语。

    她曾在信里隐晦打听过秦玉英和秦元祥是不是对她心怀不满,秦建业的回复是尽量找借口,找理由,却连一张姐弟俩的信纸都没寄给她。

    看何友良这么冷淡对她,秦玉英连最起码的迎接都不曾来,江玉凤的心渐渐往下沉。

    因着初来乍到,江玉凤这多活了一世的人,格外的小心谨慎,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在从红河公社回何家村的路上,江玉凤试图跟何友良套近乎,以此打听出更多秦玉英的事情。

    事实上,秦玉英在何家村乃至红河公社内都拥有着极高的人气,何友良不打算说,负责开车的侄子就把秦玉英做的那些事都跟江玉凤等人倒了底。

    江玉凤越听越觉得不安,她想不明白一个本该在四年前溺水而亡的人,为何在今生活了下来,活得还这么多姿多彩。

    何友良不动声色观察着江玉凤的一举一动,看她非但没有为亲生姐姐感到骄傲自豪,反而是满脸疑惑,眉头紧蹙的样子,他忽的理解了秦玉英为何执意不肯认江玉凤这个妹妹了。

    活的时间长了,见的事情就多了。

    何友良看遍了人情冷暖,他知道有些所谓的亲人,有时候还不如陌生人来得好。

    当你落难时,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亲人非但不会帮你,反而是落井下石。

    当你过上好日子,那些所谓的亲人只会想水蛭一样死死缠着你,只为了吸你的血,丝毫不记你的恩情,只恨你给的不够多。

    这么一想,横亘在心头几天的郁气消散了,何友良侧头看着脸色变幻莫测的江玉凤,再想到光风霁月,知恩图报的秦玉英,再想到儒雅的秦建业,他悄然叹口气:只怕英子不得安宁了。

    江玉凤等三个新知青,坐着拖拉机来到了何家村。

    一路看着那些耕地,知青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同时还有些许迷茫。

    何友良按照以往的惯例,让侄子直接把车开到知青院:“好了,知青院到了,你们去找陆浩东,他会安排好你们的生活。”

    江玉凤以为何友良口中的“你们”不包括她,因为她的家人都在何家村里安家落户了,她来当所谓的知青,其实就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结果,尴尬了。

    何友良看着不肯下车的江玉凤,特地给她留了点面子:“江知青,你为啥不下车啊?”

    “啊?”江玉凤登时感受到两道好奇的目光,她的脸红得像猴屁股,问道:“大队长,我爸他们不是住在别的地方吗?”

    何友良微微一笑,善意提醒道:“江知青,组织让你住在知青院。”

    江玉凤倏地瞪大眼睛:“大队长,我的爸爸姐姐弟弟不是住在知青院吧?我不能和他们一起住吗?”

    见江玉凤如此不识趣,何友良拉下脸,冷声说道:“江知青,你要听从组织的安排。”

    知青下乡,连同着她们的户口都迁下来了。换言之,江玉凤从首都出发的那天起,她就落户在了何家村。

    说句不中听的话,要是江玉凤不识趣,惹怒了何友良,他要是小心眼爱记仇,可以找很多很多种理由卡她回城的手续不给她办!

    江玉凤羞臊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她知道自己惹得何友良不高兴了,不敢再轻易试探何友良的底线,乖乖拎着东西下拖拉机。

    何友良又恢复了刚开始和蔼可亲的模样,笑呵呵跟新来的一男两女知青说:“你们记得去找陆浩东,他会给你们安排好一切的。”

    目送着越离越远的拖拉机,江玉凤的拳头死死攥着背包,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骨肉至亲给无情抛弃了。


………………………………

第154章 江玉凤的前生

    江玉凤羞臊又懊恼,只因与她一同来到这里的两个知青,正在用古怪的目光看着她。

    因为,在来何家村的路上,江玉凤有意炫耀自己在何家村有人,话里话外都是她很幸运,就算到了乡下也不用下苦力去干活。

    因为她是家里最受人疼爱的人,她的爸爸姐姐一定会护着她。

    因着初来乍到,一同来的知青们都不了解乡下的情况,因为能回城的知青少之又少,所以新下乡的知青们对于插队生活的了解很浅薄,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来的消息。

    在这种时候,冒出一个自称在乡下有靠山的江玉凤,就成了众星拱月的存在,有的是跑来捧她的臭脚,不求她拉拔自己,只希望能结个善缘,没准日后有机会再见面,先打点感情基础。

    江玉凤本就是多活了一世的人,她自认比身边的所有人都要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自然而然带出点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就算她很努力的隐藏了起来,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江玉凤自以为瞒得密不透风,实际上从她不经意间露出的表情和说出口的话,大伙对她已经有了最浅显的认识。

    这不,随同她一起分到何家村的两个新知青,小心翼翼打量着江玉凤,时不时对视一眼,无声分享自己的见解。

    江玉凤只觉得如芒在背,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才勉强调整好情绪,开始了她的表演。

    “嘤嘤嘤……我没想到,没想到姐姐竟然会……”

    秒变“嘤嘤怪”,再加上几滴楚楚可怜的眼泪,轻而易举打破了男知青的心房,获得了他的怜惜。

    另外那个女知青低垂着头看江玉凤是如何笼络人心,发挥她无敌的白莲花功力,魅惑了那男知青。

    听到男知青一脸义愤填膺地说:“江同志,你的姐姐对你未免太过苛刻!我陪你去找你姐姐问清楚!”

    新来的女知青看那男知青的表情,再看梨花带雨的江玉凤,叹为观止。

    她默默地往后退了几步,决定离沙比远一点,要知道傻是一种病,还是会传染的那种。

    江玉凤的表演不只是落在那女知青的眼里,同样落在了躲在门后看热闹的陆浩东等人的眼中。

    陆浩东迟迟没有出来迎接新来的知青同志,就是想看看不被秦玉英所承认的亲妹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德行。

    结果,江玉凤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真的没令他有丁点失望。

    陆浩东清了清嗓子,示意一起来门口偷听的同志们后退,他准备要开门欢迎新同志了。

    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尤其是在有新的小伙伴加入的时候,必须要进行一场热闹又庄重的欢迎仪式!

    “啪啪啪——”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陆浩东带头给新来的小伙伴鼓掌,不顾江玉凤的尴尬表情,发表了长达五分钟的欢迎演讲。

    新来的那位女知青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甭管这些老同志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统一出现的,她只需要知道一件事——这些老知青同志真的挺热情的,看着就挺好相处的。

    未来的日子,她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

    与之相反的是,江玉凤死死盯着慷慨陈词的陆浩东,她的指甲因过于用力而深深嵌入到肉里,带来一阵刺痛感,而她对此毫无所觉。

    前世,江玉凤一来到何家村就看上了陆浩东,她觉得陆浩东为人热忱、稳重又有上进心,主动对他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正所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陆浩东很快屈服于江玉凤的猛烈攻势下,很快跟她定了情,过年的时候,回家探亲就把她领回家去,给了她最大的尊重。

    然而,江玉凤对陆浩东的爱意,很快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给磨光了。

    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残酷现实,令江玉凤过得极为痛苦,她本以为能追到陆浩东,跟他结为夫妻是她这一生最为正确的决定,为此她破釜沉舟,不惜跟继父决裂,就为了嫁给他。

    可以说,上一世的江玉凤为了嫁给陆浩东,放弃了摆在眼前的美好生活不要,反而挑选了一条要她拼尽全力却看不到希望的崎岖道路。

    理想和现实的剧烈冲撞,让江玉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她开始变得歇斯底里,每天疯狂催促着陆浩东上进,逼他去竞争小学老师,逼他考大学,逼他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他们的小家上……

    人都是一定的承受底线的,陆浩东过得非常艰难,他本就郁郁不得志,再遇到江玉凤这歇斯底里的妻子,彷如活在了地狱里。

    结婚不到三年时间,陆浩东就被江玉凤逼得精神分裂,在一次劳作中,从几百高的山上一跃而下,生死不知。

    陆浩东一死百了,活着的人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先是陆浩东的至交好友纷纷指责她,再就是接到消息的婆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何家村,差点把她给活活打死了。

    江玉凤不愿再去回忆那段疯狂又黑暗的日子,没了丈夫的她成了别人口中的“毒妇”、“破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