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又给三爷爷他们介绍跟来的五个村民。
五人都是黑瘦黑瘦的模样,佝偻着身子,脸上有着深深的法令纹,手掌满是厚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农家人。
这五人只是梁河村想做豆腐买卖的一群人之一。
在梁河村,想要做豆腐买卖的足有十二户人家,但豆腐有限,不可能十二户人家都能拿到豆腐。梁柱子便决定,十二户人家轮流卖豆腐,今天他们卖,明天再换其余六户。
顾锦里不管这些,只是按照契约,给梁柱子他们五百斤豆腐。
豆腐很快就称好了。
“一共五百斤豆腐,十文钱一斤,一共五两银子。”
镇上卖的豆腐是半斤一块,每块五文钱,在家里的豆腐没有切开,是一板一板的,按斤算。
顾锦里指着豆腐道:“给你们少算一斤的钱,你们开始吃豆腐吧,一刻钟后没出问题,就把豆腐挑走。”
她提醒道:“记住,出了这个院门后,豆腐再有问题,我们是不认的,你们要自己负责。”
这可是大事儿,梁柱子他们不敢怠慢,是每一板豆腐都切了一小块下来尝,然后就是等。
一刻钟后,他们六人都没事儿,这才笑起来。
“顾家小姑娘,这豆腐没事儿。”梁柱子笑道,又问她:“还有调味香料呢?”
顾大山抱来一箩筐的调味香料,道:“在这里,一共是五百包,你们数数。”
梁柱子他们听罢,开始数调味香料包,足足数了一刻钟才数完。
顾锦里看在眼里,想着以后还是给他们论斤卖吧,免得数数,而自家还能省下包装用的黄纸。
“五百包调味香料,一包五文钱,一共是二两五百文。”顾大山接着道:“你们今天拿的豆腐跟调味香料,一共是七两五百文,试吃的豆腐不要钱,给你们免去十文。”
又道:“我们家不赊账,只收现钱。”
这是契约上写好的,梁柱子他们没有二话,就是觉得一下子给出去七两多银子,心疼得慌。
少顷,梁柱子拿出几家人凑的钱,递给顾大山:“顾大哥,这是七两四百九十文,您数数。”
顾大山接过银钱,放在手里掂了掂,确定碎银子没有掺假后,继续数着那些铜钱,片刻后,笑道:“梁兄弟,钱数刚刚好,没错。”
梁柱子他们很高兴,钱货两讫后,顾锦里又拿出一张纸,对他们道:“这是你们从我们这里买豆腐,确定豆腐没有问题的登记表,在上面按个手印就行。”
顾锦里还拿出印泥,递给他们。
梁柱子他们顿了一顿,虽然不知道登记表是个啥东西,但还是在上面按下手印。
“顾老爷子,顾大哥,顾家小姑娘,我们先走了。”一切妥当后,梁柱子他们挑着豆腐离开顾家。
他们刚走,何村长就带着何大仓、何娃子、何老田、何万里上门。
“顾老哥,我们来了,豆腐可做好了?”何村长声音洪亮,精神不错。
三爷爷指着院子里的一排豆腐,笑道:“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称豆腐。”
何大仓是扛着自家的大称来的,带着何万里跟何娃子开始称豆腐。
“三百斤,正正好!”何大仓一报数,何村长就惊了。
他以为顾家会因为以前的事情为难他们一番,顶多会给他们一两百斤的豆腐。没成想,顾家坦荡,竟是给了他们三百斤。
三爷爷笑道:“如今忙乱,做的豆腐不多,只能给你们三百斤,要是以后做得多了,会给你们加大豆腐的量。”
何村长听到这话,是又激动又羞愧:“顾老哥,我,我替何家谢谢你!”
三爷爷摆摆手:“谢啥,都是一个村的。”
何村长听到这话,重重点头:“对,咱们是一个村的,不说这些虚的,以后咱们几家就当兄弟处。”
三爷爷笑着点头,陪着何村长聊些家长里短的话。
不多时,何大仓数完三百包调味香料后,喊上何万里,两人一起试吃豆腐。
两人吃完等了一刻钟,没有问题后,又在那张登记表上按下手印。
虽说顾家整得很麻烦,可这是契约上写好的,他们不能不做,要是不照做,顾家就不会再卖给他们豆腐,那这生意他们就别想做了。
何村长把一个钱袋子递给三爷爷:“顾老哥,这里是四两四百九十文钱,您数数。”
三爷爷道:“给大山吧,以后这事儿由他管。”
小鱼说大山太实诚,得让他多历练历练,才能做好一家之主。
何村长闻言,把钱袋子递给顾大山:“大山,你数数。”
顾大山接过,数了片刻后,道:“村长,钱数没错。”
何村长笑道:“那行,我们先回了,还得赶去卖豆腐。”
何村长带着何大仓他们走了,而何大仓临走前把那杆大称留下,给顾家用。
何村长他们走后,顾大山握着差二十文钱就满十二两的钱袋子,激动的道:“这一眨眼的功夫,咱们就赚了这么多。”。
毛利差不多十二两,算是大赚了。
………………………………
第134章 大兴镇
如今他们点豆腐的手艺比以前娴熟许多,一斤黄豆已经能点出四斤豆腐。
今早卖出去的八百斤豆腐,只用了两百斤黄豆,花了六百文的本钱。
也就是说,单单是豆腐,他们就净赚了七两多。
再有那调味香料,最贵的原料是三十文一斤,最便宜的是十五文,平均下来,一斤调味香料的本钱是一百文。
一斤调味香料能包一百包,一包五文钱,一斤就能卖五百文,净赚四百文。
今天他们的八百包香料赚了三两二百文。
两种东西加起来净赚十两多。
这个利润,即使是活了一辈子,经过不少事儿的三爷爷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三奶奶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笑道:“瞧你们两个没出息的样子,以后这豆腐越做越多,赚的也会越多。别傻站着了,快过来吃早饭。”
忙活儿一个早上,他们现在才能吃早饭。
早饭是蒸红薯、豆渣饼跟豆浆,比起逃荒的时候,算得上是美味大餐了,一家人吃得很是开心,吃完之后,又各自去忙活儿。
而梁柱子他们、何大仓他们已经把豆腐切成半斤大小,挑到十里八乡去卖。
梁柱子聪明,知道何大仓他们也在卖白豆腐后,便带着村里人翻山去了临近的大兴镇,在哪里卖豆腐。
刚开始的时候,没人敢买,梁柱子他们就学着顾家,花十文钱租来一口铁锅,当场做了一锅香煎五香豆腐,再不要钱的请街上的人吃。
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且见吃了这新鲜吃食也没有吃出啥毛病,胆子就大起来,问梁柱子他们:“这豆腐怎么卖?”
梁柱子道:“这豆腐的块头大,一块足有半斤,得要十文钱一块。”
“十文钱!”听到这个价钱的都惊了,纷纷摆手:“太贵了太贵了,这豆腐虽然好吃,可谁家买一顿菜要十文钱?”
梁柱子道:“各位叔伯兄弟、婶娘大姐妹子们,这豆腐可是个新鲜吃食,在我们镇上,还有那县城里卖得可火了,我们是翻山越岭的挑过来卖的,十文钱一块豆腐是真的不贵。”
梁柱子说了一通他们的不容易,最后话锋一转,道:“这样吧,咱们也知道诸位的不容易,给诸位少两文钱,八文钱一块咋样?”
“这是最低价钱了,再低我们就要亏本了。”
大兴镇的百姓一听,哟,这降价了啊,心里顿时舒服了。
有一挎着菜篮子的圆润中年妇人道:“那行,给我家来一块,要是吃得好,明天再来买。”
“诶,好嘞。”梁柱子立刻给妇人拿了一块半斤重的豆腐,用一张白菜叶包好,放进她的篮子里。
他们穷,不舍得买黄纸,家里还有存着的白菜,就用白菜叶子包豆腐。
梁柱子又指着那调味香料道:“妹子,这豆腐得加调味香料才好吃,来一包吧。”
中年妇人明显比梁柱子老,被喊妹子,是美得不行,问道:“这调味香料多少钱一包?”
“调味香料是个金贵东西,放一点到菜里,味道堪比醢鲜酱,原本是要十文钱一包的,但妹子看着富态,是个有福之人,我给你少两文钱,八文一包给你,你看咋样?”
妇人本是嫌贵,但梁柱子会说话,想着都已经买了白豆腐了,再买一包调味香料也没啥,就拿了一包。
梁柱子会做人,拿出一块半斤重的豆腐,切成十个小块,给了那妇人两块:“妹子拿好,这是送你的,下次记得再来买啊。”
妇人白得了两块小豆腐,那是笑得合不拢嘴:“行,下次我再来买,再帮你去跟街坊四邻说说,让大家都来照顾你们的生意。”
妇人乐颠颠的走了。
梁柱子他们还在用铁锅煎着豆腐,那香味飘得半个大街都是,有人受不了了,开始掏钱买豆腐跟调味香料。
两个时辰后,他们的白豆腐就卖完了,不过调味香料还剩下将近一百包,这是舍不得的人家只买了白豆腐,没有买调味香料。
不过梁柱子他们依然很高兴,今天可是赚了不少呢,这些调味香料也不会坏,能放很久,慢慢卖就是。
但幸运的是,在他们准备收摊回家的时候,大兴镇上的永兴楼掌柜喊住他们,问了他们姓名,家里住哪儿,还看了梁柱子的户籍,最后大手一挥,把他们的调味香料全买了。
梁柱子是个聪明谨慎的,知道他们不是大兴镇的人,来大兴镇卖豆腐,大兴镇的人可能不会信他们,就把自家的户籍揣上,如今还真的用到了。
永兴楼的林掌柜也不是单单只看户籍,他是派人看了他们一天,见他们的生意红火,吃过他们豆腐的人也没出事,又让伙计买了豆腐跟调味香料回来,做了香煎五香豆腐,吃过之后,这才对他们放下戒心。
让林掌柜更高兴的是,这调味香料放进别的菜里去煮,能让菜的味道更好,思量一番后,这才赶来买他们的调味香料。
林掌柜也看上了那豆腐,对梁柱子他们道:“明天你们送五十斤豆腐来永兴楼,要是卖得好,以后就天天送。”
梁柱子他们激动不已,急忙点头道:“好好好,林掌柜放心,我们明天一定把豆腐给您送到。”
如今已是傍晚,从大兴镇到梁河村要走三个时辰的路,梁柱子他们不敢多逗留,把铁锅还回去后,挑着箩筐,快步向梁河村赶去。
等他们回到梁河村的时候,已经将近子时,但他们的家人,以及其余要做豆腐营生的六户人家都没休息,一直在等着他们。
梁柱子也不废话,让大家进屋后,点着灯,开始数钱算账。
一通算下来后,除去本钱,他们竟然净赚了四两五百文。
“竟是赚了这么多!”
一天就赚了四两五百文,十二户人家全都惊了。
“这,这豆腐营生竟是这么赚钱。”
“四两五百文,六家人平分,一家也能分到七百五十文。”
七百五十文钱,这一天赚的就顶他们两个月卖苦力的钱。。
他们穷怕了,在算出这笔账后,是激动得哭了。这个生意要是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他们这辈子就不用再受穷了。
………………………………
第135章 莫家不服气
而此刻,何村长家,何大仓他们也在数钱。
他们是在庆福镇的乡下卖豆腐,价钱卖得没有梁柱子他们高,一块半斤重的豆腐只卖了七文钱,三百斤豆腐净赚一两二百文。
调味香料包也是七文钱一包,净赚六百文,两种东西加起来赚了一两八百文钱。
这些银钱要四家平分,一家是四百五十文钱,比梁柱子他们赚得少了不少。
但一天就能赚这么多,何大仓他们还是很激动。
“一天就能净赚四百五十文,这顶得上咱们打零工一个月的工钱了。”何娃子红着眼圈说着。
他爹早死,他和弟弟妹妹跟着寡母过活,是小小年纪就要去打零工养家。
可他打了这么些年的零工,就没有一天赚过这么多的。
何村长见这豆腐买卖是真的赚钱,也是激动得不行。
他压下心里的激动,对他们道:“这买卖是咱们从顾家求来的,想要求这买卖的人家多了去了,顾家的豆腐不愁卖,凭啥给咱们做?还不是因为看着咱们态度诚恳,不会耍什么坏心思。”
“所以你们别太贪心,老老实实的守着这个买卖,不要去想什么豆腐方子,你们也知道陆家的事儿,连陆家跟邹县丞都拿不到的东西,你们更拿不到。”
“把不该有的心思收起来,也提防着点,要是有人来问这豆腐买卖的事儿,不拘是外人还是何家人,一个字也别说。”
何村长道:“你们要是说出去一个字,那就是断了自己的活路!”
何万里他们赶忙说道:“村长叔放心,我们知道轻重,不会出去乱说,也不会去肖想不该想的东西。”
何村长听到这话,满意的点头。
不过……
“庆福镇有顾家在卖豆腐,这镇上的人都只认顾家的豆腐摊,我们想要卖出好价钱,得到临镇去。”
“大兴镇是不行了,被梁柱子他们占了。”今天白天的时候,他听人说,梁柱子他们挑着担子,翻山去了大兴镇。
一听到这话,他就惋惜得不行,那梁柱子是个聪明的,知道顾家在庆福镇卖豆腐,这豆腐在庆福镇可能卖不开,就跑到大兴镇去。
何大仓问道:“爹,那咱们去哪个镇子卖?”
“去壶口镇跟香桂镇。”何村长道:“壶口镇在咱们庆福镇的前边,比咱们更靠近县城,也比咱们富裕,去那里卖豆腐,定能卖个好价钱。”
“香桂镇在咱们的右边,虽说不及咱们富裕,但这香桂镇要先占着,等以后咱们何家拿到的豆腐多了,会有更多的何家人去卖豆腐,总不能都挤在壶口镇,要分开着来。”
何村长并不蠢,所以想出这个法子,想要替何家人先把能占的临近镇子给占了,以后好做生意。
何万里他们没有不同意的:“村长叔说的是,我们都听您的。”
何大仓问何村长:“爹,那咱们四家谁去壶口镇,谁去香桂镇?”
何村长还没说话,何万里就道:“我家去香桂镇。”
豆腐买卖是何村长求来的,他可不能这么没眼色,所以选了香桂镇,把较为富裕的壶口镇留给何大仓。
何娃子道:“我跟万里叔去香桂镇。”
何村长见他们不争不抢,很是欣慰:“行,那就这么着。”
又道:“你们今晚回去准备准备,收拾出一份厚礼来,明天去顾家拿豆腐的时候,顺便送去。”
他们今天没有带礼上门,但他听说梁柱子他们是带了三次礼的,这人最怕比较,他可不想被梁柱子他们比下去。
且顾家给了何家这个生意,给人家送点礼,也是应该的。
“好,我们知道了。”何万里他们应着,四家把钱平分后,各自回家。
第二天,何村长他们再去拿豆腐的时候,是四家各提着一份厚礼上门。
村里人都知道何村长几家在做豆腐买卖,一直在盯着他们,见他们笑容满面的提着厚礼去顾家,那礼还有活鸡,一看就知道是昨天的豆腐赚了钱,一个个是眼红得不行。
但他们被何村长教训过,就算眼红,也不敢对顾家咋样,只能等着,等顾家做的豆腐多了,等何村长拿到的豆腐多了,能把豆腐分给他们拿去卖。
何家人是被何村长的一顿训给压下了闹事的心思,但莫家的莫老爷子是气得不行,在破旧的泥土屋里跳着脚大骂:“顾家这群没良心的,有这么好的营生也不知道喊上咱们莫家,我们可是一起逃荒来的,情分还比不上何家、梁家?竟然把这豆腐买卖给何家、梁家做,却不给我们做?”
“丧了良心的,亏咱们在路上的时候还对他们多番照顾,心里把他们当亲兄弟一般看待,结果他们发财了却不想着咱们!”
莫老爷子骂得自己几乎要背过气去,莫家人的心里也很不舒服,嫉妒得不行。
大家都是逃荒来的,凭啥他们家还在吃糠咽菜,秦顾罗田几家就赚上了大钱?
莫奎子听着莫老爷子的怒骂声,劝道:“叔,这是人顾家的生意,与咱们何干?”
还有路上多番照顾的事儿,那是秦顾罗田几家在照顾他们莫家吧。
不说那路上的事儿,就说过年时候的事儿,要不是秦顾罗田几家帮忙,他们莫家肯定要吃大亏,别说之后赔钱的事儿,连姑娘都得送去给何大财做媳妇。
莫老爷子听到莫奎子的话,指着他骂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老头子骂错了?难道咱们不是一起逃荒来的?难道这情分比不上何家、梁家?难道他们几家有了营生,需要人手的时候,不该先想着咱们莫家?”
莫奎子被莫老爷子大骂一通,还没来得及还口,莫老爷子就喊上自家儿子:“走,咱们上顾家要豆腐去,这买卖咱们家也要做。”
莫老爷子的儿子们也眼红顾家的生意,虽然觉得莫老爷子这么做很是霸道,但想着,不去试试咋知道成不成?
兄弟三个就跟着莫老爷子向着顾家奔去。
莫奎子怕出事,急忙追上去。。
不多时,莫老爷子就带着儿子们来到顾家,一到顾家就扯着嗓子喊:“顾老弟,你莫老哥来看你了。”
………………………………
第136章 不卖
莫老爷子实际上比三爷爷小,此时却喊三爷爷顾老弟,还摆出一副大哥的模样,着实让人不喜。
但三爷爷知道莫老爷子的性子,不想跟他计较,只点头道:“是莫家兄弟啊,今天咋上门来了?我们家正忙着呢。”
话里的意思就是,我们家很忙,你们没事就走吧。
莫老爷子听出来了,很是不高兴,对三个儿子道:“大力、大魁、大勇,没听到你顾三叔说忙吗?还不快去帮忙。”
“爹,我们这就去。”莫大力三兄弟立刻撸起袖子,跑到院子中间,把正在称豆腐的何万里挤开。
老三莫大勇还一把抢过顾锦安手里的册子跟毛笔,笑道:“安哥儿,这活儿叔会干,你一边歇着去。”
实则莫大勇大字不识几个,根本看不懂这册子上写得是个啥。
顾锦安是上午巳时上课,如今天刚亮没多久,他还没有去上学,而是在家里帮着干活儿,见莫大勇抢走自己的册子,心下不喜,却没有动怒,只是说了一句:“大勇叔,这上面记着的是何家拿豆腐的账目,关系着银钱,要是写错一个字,或者是弄坏了,那账目就不对,您家就要赔给我们两家银钱。”
“啥?”莫大勇吓得不轻,赶忙把手里的册子跟笔还给顾锦安:“你拿好,我可是啥也没动。”
顾锦安笑眯眯的接过,继续站在一边做登记。
莫老爷子却气得不轻,瞪着莫大勇,这个蠢货,怎么把册子还给顾锦安了?顾锦安只是拿话吓唬他罢了。
顾大山见莫家人上门,一来就抢走大家手里的活计,是急得不行。
顾锦里是一点不着急,莫家人作死,自然有人会收拾他们。
果然,何村长眼神不善的看向莫老爷子:“老莫,你这是啥意思?这是你家吗?由得你这般抢活儿,没规矩!”
莫家三兄弟是怕何村长的,听到这话,正在扛着大称称豆腐的莫大力急忙看向自家老爹,这活儿是干还是不干啊?
且他们来顾家也不是来干活的吧,是来说豆腐生意的。
莫老爷子摆摆手,让莫大力他们回来,对何村长道:“村长,我们莫家跟顾家可是一路逃荒来的,交情好,想着他家忙,就过来帮帮忙,没啥意思。”
顾锦里笑了,对何村长道:“村长,莫家老爷子说得没错,我们两家可是在县衙换新户籍的时候就认识了的。”
这话一说出口,何村长就忍不住笑了,接话道:“那距今认识也快三个月了,跟咱们两家认识的时间差不多。”
莫家老爷子听到他们一唱一和的话,是臊得不轻。
莫奎子已经追了过来,听到这话,脸上通红,上来拉住莫老爷子道:“叔,家里的荒地还没开好呢,咱们赶紧回去吧,再晚这早上的活计就要耽误了。”
农人都是天刚亮就起来,然后去地里忙活个把时辰,再回家吃早饭。
莫老爷子一把甩开莫奎子的手,也不做表面功夫了,直接对三爷爷道:“顾老弟,老哥今天上门,是想跟你说说豆腐买卖的事。”
“你家每天做这么多豆腐,一定卖不完,我们莫家是老实肯干的人家,想着帮你们挑些豆腐到其他地方去卖,让你们家每天能多卖点豆腐。”
“我们莫家也不要多,你们每天给个五百斤豆腐就成。”莫老爷子自顾自的说着,最后笑问:“顾老弟,你觉得咋样?”
三爷爷气笑了,直接拒绝:“我们家没有那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