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间小农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瑜儿算了一下,自己家的旱地种红薯,也还能剩下些秧苗。
由于旱地不多一点,一行五个人也就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它给忙活完了。
等姜瑜儿回到家的时候,就看到小丫丫歪在家门口那个给赛斯弄的狗窝里睡着了。这小丫头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都会来姜瑜儿家报到。早上姜瑜儿出门的时候,没看到她,以为自己去了地里,她来找不到自己就会回去了,谁知道她却在这里睡着了。
本书来自
………………………………
第61章 粘人的小丫丫
手机阅读
姜瑜儿看了看,有些无奈地上前把她抱进了自己的怀里。家里的赛斯经常带到河边去洗澡,倒是没什么跳蚤之类的东西,狗窝也时常拉出来晒太阳。但小家伙睡在里面,也太不卫生了一点。
看着在自己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又睡过去的小丫丫,姜瑜儿真是佩服她这瞌睡究竟有多大啊!更加佩服她的是,瞌睡了也不回家去睡,直接找到自己家狗窝里睡了过去。
抱会屋里,姜瑜儿给她把外面穿在外面的衣服裤子给脱了。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到床上睡着。然后去了厨房,准备弄点吃的。
刚来这里的时候,每天就两餐饭,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一日三餐从没落下过。姜瑜儿算了算,等自己弄好吃的后,小丫头应该也该醒过来了。
确实,等姜瑜儿做好了午饭,小丫头真醒来了。小丫丫人小,但农村的孩子早早就学会了生活自理。她自己穿好了自己的小衣服小裤子,跳下床,光着脚丫子就朝姜瑜儿那边跑了去。
“姐姐,姐姐!”在厨房做饭的姜瑜儿,听见屋里传出来的叫唤声,停下手里的东西转过头来,正好看见小丫丫光着脚丫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
姜瑜儿擦了擦手,走了过去,把小丫丫抱进了自己的怀里道:“丫丫怎么不穿鞋子呢?”
小丫丫这才低下头看着自己嫩白的脚丫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小脑袋往姜瑜儿怀里一躬,那样子,好像是很久没看到了姜瑜儿似的,亲昵得不行。
其实,也不能怪她这么跟姜瑜儿亲昵。在家里,也许是家里孩子多,二毛跟栓子都去了书院,家里就她跟大丫姐妹俩。大丫又要帮忙着父母在地里干活,姜瑜儿又因为家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小丫丫经常往她这里跑,她也觉得好玩。上镇上去回来,总会给她买些糕点糖果之类的东西。
一来二去,小丫头也就喜欢一大早吃过东西就拖着她笨拙的小身子跑过来了。也因为在这个时代,路上没那么多车来车往的,而且二叔家离自己家也不是很远,小丫头来来去去的,家里人也放心。
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两三岁的小丫头能不喜欢?现在,她不爱跟村里的小孩子玩,唯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大姐家。因为大姐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姐还比自己家姐姐带自己好,姐姐有时候还会打她,而大姐却不会。每次见了她都抱着她亲昵得不行。
有时候,二婶来接小丫丫回去的时候,都活跟姜瑜儿调笑道:“这小丫头跟你比跟大丫还亲。”
每每遇到这种时候,姜瑜儿也只会一笑置之。小丫头现在跟自己亲昵,那是因为她在自己这里得到了她喜欢的吃的玩的,等她长大一点了,就会懂得,自己跟大丫,谁才是她的亲姐姐。
姐妹俩亲昵了一会儿,姜瑜儿给她穿好了鞋子。她跟往常一样,像个小尾巴似的,一直跟在姜瑜儿身后,寸步不离。姜瑜儿做好饭,一边喂着小丫丫,一边自己也吃了些东西。小丫头只要饱了就很乖,不哭不闹的。姜瑜儿给了她一些糖果,让她在家里玩。她也就饱着自己的糖果,乖乖地,找了个凳子,乖乖地坐到了一边,玩着自己的小东西。
村子里的孩子,玩具很少。她的这些小玩具有的是姜二柱闲暇时给她弄的,有些是姜瑜儿让手工比较好的姚老三做的。
在山上野了一个上午的赛斯终于回来了,回来就双脚一跳,扒在了姜瑜儿身上。小丫丫见状,丢下手里的东西,跑了过来,跟着赛斯玩在了一起。
姜瑜儿看着自己身上的那两只大大的狗脚印,恨不得上前把这该死的狗给踹到门口去。每次它只要出门回来,或者她去外面回来,这样的洗礼,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一人一狗,这粘人的程度是一个比一个强。但姜瑜儿也觉得,这样才不会显得自己家那么冷清。想到此,她觉得,她应该要买两个丫鬟或者婆子回来了。家里一直这样冷冷清清的,刚开始的是,她觉得挺好,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孤独了。
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晚上,小丫丫回了家。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留下孤单单的她一个人,想找个人说两句都找不到。
她决定了,等稻子种完后,一定要去镇上再买两个人回来。虽然现在家里有些缺银子,但石灰买出去后,她就有了收入。
晚上,罗氏过来接走了小丫丫。走的时候,姜瑜儿叫住了她:“二婶,你们家腾一块地出来种红薯吧!先前的时候,我以为这红薯还不够我们家种。今天早上种完下来,才发现还多出来了不少秧苗,应该够种两亩地左右。这红薯虽然不顶稻子小麦管用,但也是粮食。而且产量极高,亩产三千斤不成问题。我答应了村长跟里正,等咱们家红薯种出来后,明年就买种子给村里人。一来二去,这红薯即使咱们不吃,也能换上一些银钱,贴补家用。”
罗氏后面的话没仔细去听,只是听了姜瑜儿说的,亩产三千。这是什么样的农作物,有这么高的产量?如果真如妞妞所说,那家里不种田,以后就种这红薯,也不至于会饿肚子。
“妞妞,你是说,那红薯真有那么高产量?”罗氏回过神来后,激动地拉着姜瑜儿问。
看二婶这模样,姜瑜儿就知道,自己后面说的那些话算是白说了。也是,在百姓心里,粮食就是天。这亩产三千的粮食,她们恐怕是种了一辈子的地,也没见到过吧!
其实,姜瑜儿这样说,也算是很保守的了。要知道,前世有化肥什么的,亩产岂止三千。
她记得,在一个新闻上看到过,冬天种的土豆,亩产都能达到五千。红薯比土豆的产量高,她这么说,都是考虑到了因为没有化肥的缘故,才把产量压了下来。因为她也不确定,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是否能达到那么高的产量。
本书来自
………………………………
第62章 眼尖嘴利的大丫
手机阅读
看着眼前激动得不能自己的二婶,姜瑜儿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二婶,这个您放心,我说能亩产三千,就一定能产三千。你回去跟二叔商量一下,看看用哪里来种植这红薯吧!我们家的都中在西山那边,你回去跟二叔商量看看,要不要种块儿,好管理。”
罗氏一听,心里一喜。她自己就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这红薯,他们家也种西山那边。就如妞妞所说,方便管理。
小丫丫抱着自己家娘的腿,奶声奶气的,也不知道她在嘀嘀咕咕说着些什么。时不时还用自己的小手比划着。
这段时间以来,也许是家里条件好了,又也许是她天天跟着姜瑜儿吃上了每日三餐,小丫头也长了不少肉。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忽闪忽闪的,萌得不行。
都说女人天生喜欢萌物,这也许也是姜瑜儿喜欢她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罗氏弯下腰,抱起小女儿,跟姜瑜儿说了一声后,急匆匆回家去了。她要跟丈夫说,这留旱地种植红薯的事情。以前姜瑜儿没说,那是因为她不确定,家里那一点点红薯是否够种自己家的地,今天种完下来,居然还有余下的。她二话不说,自己给了二叔家。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给二叔家,她也不吃亏。
一家子都好起来了,将来才有个能帮衬自己家的不是。
罗氏回去,把姜瑜儿的话跟丈夫说了。姜二柱想都不想,自己拍板定了下来。跟自己媳妇儿说:“咱们也跟着妞妞家,这红薯就种西山那块土。即使不成了也没关系,咱们家今年收上来的麦子,也够今年一年嚼用了。也不差这一点。”对于侄女儿的提议,他二话不说就支持同意了。
这也不是说他盲目同意这些事情,而是去年跟着侄女他们家种了麦子得了甜头。不然庄稼汉哪里敢拿口粮来做赌注。
今年即使西山那块地不出产也没关系,赋税的事情已经能轻松搞定。更何况媳妇可说了,侄女说这红薯能亩产三千。如果真能产三千,岂不是赚了?
姜瑜儿想不到的是,次日一大早,自己还没起床,就听见堂妹叫门的声音响起。这个堂妹,她最是害怕她。不但性子急,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姜瑜儿顶着一头的鸡窝头给她开了门,就看见她背着个背篼站在自己家门口,举着的手,差一点就又敲上了门去。姜瑜儿头疼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道:“大丫,你这一大早的干啥呢?”
她睡眼朦胧,头发凌乱不堪。只是姜大丫又如何会管她这么多,放下背篼,推开门走了进去:“姐,我听娘说,你们家种了什么红薯。这秧苗早晨这会儿种下去,成活好一点。我这不是一大早就来拿那什么红薯秧苗吗?”
看她一脸积极的样子,姜瑜儿严重怀疑,这妹子是不是喜欢种田喜欢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了?这才什么时辰啊?她都上门来了。
姜瑜儿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道:“这么积极干啥,那红薯就在家里,还会跑了不成?”
姜瑜儿话音刚落,姜大丫就不依了,她道:“姐,村里人都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这庄稼户不早点下田做活路,咱们一年吃啥?”
姜瑜儿一听乐了,这小丫头还教育起自己来了。好笑地说了一句:“懒人庄稼,发枝发芽。勤快人的庄稼,做来不够嚼衣禄。”
听了大姐的话,姜大丫不买账了。不服气地给姜瑜儿怼了回去:“谁都像你说的这样,这世界上的人早饿死了。还发枝发芽呢!”
对于这个勤快有泼辣的堂妹,姜瑜儿是见一次,头疼一次。不过,她这样的性子也好,以后嫁到哪里都不可能会饿肚子。农村人相看媳妇,不就为了那么几样,一是能生。二是能做。
谁家讨了个能干的媳妇儿,不是都说了,那是福气吗?
罗氏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门口走了进来,怀里还抱着眼睛滴溜溜转动的小丫丫,在门口就听见自己家女儿在跟侄女儿相互怼着,进门就瞪了女儿一眼道:“大丫,怎么跟你姐说话的?”
大丫看了母亲一眼,道:“我说的不对吗?娘,你也看到了,像我姐这么懒的人,真不知道她是怎么过来的。这个时辰了才起床,你看她还头不梳,脸不洗的。真不知道以后怎么说婆家?”
呃!姜瑜儿尴尬啊!这话,从她一个小丫头嘴里说出来,难道她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吗?她自己才几岁的孩子,自己好歹今年也是十一岁了,被她这样说,真的好吗?
不过,她说得也对,村里的大人小孩们,这个时辰恐怕早就去田里干活去了吧?像自己睡到这个时辰的,恐怕还真没几个。
罗氏轻轻拍了一下女儿的小脑袋道:“这话是你一个女娃子能够说的吗?你姐是个有福气的人,她懂得可比你个黄毛丫头懂得多了。你要是能有你姐一半的本事,你就是睡到天黑,老娘也不说你半句。”
大丫直接被母亲一句话堵得找不到反驳的。确实,大姐是挺有本事的,这才半年的时间,就买了那么多东西。现在的大姐家,在村里,恐怕无人能及大姐了吧!
村里那么多汉子都在大姐家做事,听娘说,每天有四十文的工钱呢!爹以前去镇上打零工,最多的时候,也就能挣到二十来文。
姜瑜儿见堂妹没二婶说得哑口无言,站出来为她说道:“二婶,你也别这样说大丫。她还是个孩子,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大丫已经算是很有本事的了。”
大丫一听大姐都帮自己说话了,抬起头看着自己的母亲,一脸傲娇地道:“娘,你听见了吗?我姐都说,像我这么大的女娃,已经算是有本事的了。你应该为我的成器感到骄傲,而不是整天埋汰我。”
得,这还真不能夸,这一夸,还真就装上了。姜瑜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本书来自
………………………………
第63章 数糖的小丫丫
手机阅读
小丫丫一进门就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了。不一会儿,手里就抓了几颗糖果走了出来,递了一颗给自己家姐姐,一颗给了自己的母亲,再递一颗给姜瑜儿。
罗氏见小女儿的样子,还以为她在侄女儿家乱翻了。拉着一张脸看着小女儿道:“丫丫,你是不是在姐姐家乱翻了?”
小丫丫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圆圆地大眼里写满了疑惑与无辜,摇了摇头道:“不是!”
姜瑜儿把手里的糖递给了她,转身对罗氏道:“二婶,丫丫很乖。她没乱翻,这都是我给她的,她吃不完就自己找了个地方放了起来。”
确实,小丫丫很听话,自己跟她说,小孩子不能多吃糖,每天吃能吃一块。她就会把多余的糖放到一个她自己能找到的地方,方便她下次去拿。
姜瑜儿活了两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听话乖巧的小孩子。从她见到她起,就没见到她哭闹过。你只要给她点吃的,玩的,她就能乖乖地在哪里玩上一整天,不哭不闹的。
罗氏听了姜瑜儿的话,心里也松了一口气。都说知子莫若母,对于几个孩子,都是些样的德行,她了解得很透彻。今天看她一进屋就自己跑去找吃的,她真害怕她在妞妞家,被妞妞给宠坏了。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罗氏对于几个孩子的教育,那是极好。也难怪栓子那小子每次来,都规规矩矩的。子铭不给他吃的,他也不闹,也不抢。更不会在屋里乱翻。
要是按照其他人家的教育,有是这食不果腹的时代,能不抢才怪了。
罗氏伸手,把小女儿抱进了自己的怀里,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道:“丫丫,在姐姐家,不可以乱翻东西,知道吗?”
小丫丫数着手里的糖果,抬头看了看跟自己说话的母亲,认真地点了点头,又把脑袋低了下去,继续数着她的糖果。
数数这是姜瑜儿教她的,每次给她糖果,姜瑜儿都会让她好好数上一数,数清楚了,糖果就是她的,数不清就收回来,不给吃。一来二去,数糖果成了小丫丫一大乐趣。没事她就会拿着她手里拿几颗少得可怜的糖果数起来。
姜瑜儿知道,这小丫头,你现在让她数糖果,她兴许能数得准,但要是换一个东西,可能就数不准了。就如前世,她见过一个已经上了四年级的小女娃。给她一堆小棒,她都未必能清楚加减法。但你要是说给她钱,她不用小棒,也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的。
对于听话的孩子,最是惹人喜欢。姜瑜儿闲暇无事的时候,总会教小丫丫一些简单的东西。有时候还会教她唱一些儿歌什么的,只是,小丫头好像除了数糖之外,就喜欢她那堆玩具,其他的,好像都没什么兴趣。
只是,有一次听罗氏说,小丫丫回去后,嘴里咿咿呀呀不知道唱了些什么,他们没能听懂。姜瑜儿也想知道她唱些什么,只是,也不知道那天二婶他们都说了她什么,后来她怎么样都不愿意开口唱歌给姜瑜儿听。
姜瑜儿带着大丫去了里屋,把已经准备好的红薯秧苗给她装进背篼里面后,出来从罗氏怀里接过小丫丫,抱进怀里,转身对背着红薯秧苗的大丫道:“你不是很忙吗?怎么还不走啊?”
大丫没好气地撇了她一眼道:“我也想走,只是这劳什子我们不会种,所以,麻烦你,赶紧点,收拾一下你自己。然后去地里教一下,这劳什子怎么种!”
被她这一提醒,姜瑜儿才想到一个问题,这个红薯他们还真不会种,于是对她道:“为了不耽搁你个大忙人,你去老屋那边,叫一个人跟你一块去。他们都会种,等我还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
大丫没好气地背起自己的背篼就走了出去,罗氏有些讪讪地看着这不对付的姐妹俩。冲姜瑜儿笑了笑,又交代了一下让小女儿要听姐姐的话之类的,这才跟姜瑜儿说了一声,也跟着出门了。
对于大丫的脾气,姜瑜儿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呢!她那急性子,这种急性子的人,一般都是暴脾气的家伙。其实,心里并没有什么。她之所以喜欢跟姜瑜儿斗嘴,那也是因为知道姜瑜儿不是小气之人。更何况,一家人,哪里有谁见不得谁好的?
姜瑜儿把小丫丫安顿好,自己也去了洗漱间,把一大早蓬头垢面的自己给打理一下。等会儿吃过早饭,她也要去地里看看。这好歹也是粮食,那些长工虽然都种过了,但她还是不是不放心。
姐妹俩吃过东西,姜瑜儿抱着小丫丫出了门。临了,还把一直冲自己摇着尾巴,讨好自己的赛斯也给带了出来。也许是长时间栓着它,昨天放它出去后,它就一直惦记着下次什么时候能放它出去。
这不,一大早看到姜瑜儿抱着小丫丫准备出门,它就热情得跟什么似的,一边摇着尾巴,一边还用它那无辜的黑眼盯着姜瑜儿猛看。
看它那毫无下限的卖萌刷乖的样子,姜瑜儿又一次心软了。解开了它脖子上的链条,还一边交代它,地里人家都种有庄稼了,不能乱跑。
大老远的,罗氏就看见这边两人一狗地走了过来。小丫丫还不知道跟姜瑜儿嘀咕些什么。这段时间以来,小丫丫几乎都在姜瑜儿这里,罗氏好像也就松了一口气似的。以前一边要照顾小丫丫,一边还要帮着家里忙活着地里的事情,现在,带小丫丫的这件事,好像就丢给了姜瑜儿似的。
小丫丫也奇怪,每天吃完早饭,很自觉地就出门朝着姐姐家跑。有时候下雨什么的,她总是扒在门边,朝着外面看。
看到她们过来了,罗氏放下手中的锄头,拍了拍手上的泥,走了过去:“妞妞,你们怎么来了?”
姜瑜儿笑了笑,道:“我过来看看。”
罗氏伸出手,打算把小女儿接到自己怀里抱一下,结果小丫头看了一眼罗氏沾满了泥的手,一脸的嫌弃,把头都转向了姜瑜儿身后。
本书来自
………………………………
第64章 教二叔家种红薯
手机阅读
小身子还一怂一怂地往姜瑜儿身上贴,生怕被她娘抱走是的。
罗氏见状,伸出大掌,轻轻地拍了拍小丫头的小屁股道:“嘿!你个黄毛丫头,现在就开始嫌弃你老娘了。”她嘴上虽然是这样说,可眼里的宠溺却是怎么都挡不住。
谁知道,小丫头转过身来,伸出自己短短的小手,拍了拍刚才被母亲拍过的地方,道:“娘,脏!”说完,还不忘指了指罗氏的手。
这下,就连姜瑜儿都忍不住笑了。现在知道脏了?昨天是谁还睡在狗窝里呢!
这个时候,大丫也丢下手里的锄头走了过来,她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拍了拍妹妹的小屁股道:“小鬼,这穿上新衣服就开始嫌弃人了,回头跟娘说说,让她不要给你做衣服了。”
听了大丫的话,姜瑜儿才发现,小丫头今天穿的衣服,跟往常的不一样,看样子,还真是新的。这个年头的幺女幺儿的,能穿上新衣的,一般都是家里殷实的人家才有。不然像小丫丫这么大的孩子,一边都是捡姐姐们穿了留下来的衣服。
姜瑜儿也哈哈一笑道:“哟!姐今天是眼拙了,居然没能看出来,咱们家丫丫今天是穿了新衣服呢!来,让姐看看,是不是变好看了?”姜瑜儿逗弄着窝在自己怀里的小丫头。
谁知道,一听姜瑜儿这话,她直接把小脑袋埋进了姜瑜儿的脖子里,姜瑜儿笑着拍了拍她的小屁股道:“还真没看出来,小丫头居然也会害羞。”
罗氏几人看了小丫丫这样子,也都跟着笑了起来。这下,小丫丫更是把头埋进姜瑜儿的怀里,死活都不肯抬起来了。小眼睛还时不时朝着外面瞄一眼,那样子,真是萌到不行。
也难怪,平时一直舍不得她糖果的小东西,今天早上会那么好心,去拿了糖果出来分呢!更让姜瑜儿现在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自己好像被小丫头当劳工使唤了。从家出来,这一路,她就让自己这样抱着过来。要是平日里,她一定哒哒哒跑到前面去了,哪里愿意窝在自己怀里。
众人歇也歇过了,笑也笑过了。小丫丫即使不愿意站在地上,也被强行地按在了那里。姜瑜儿手里拿着秧苗,跟着挖坑的二叔后面,摆放着秧苗。
二婶罗氏则是端着农肥,在后面跟着亦趋亦步地跟着,大丫跟姜瑜儿家的长工则是拿着锄头跟在后面,把秧苗给挖土盖上。
都说人多力量大,这也就一会儿的功夫,一块地的红薯,还没用到一个早上就种完了。
小丫丫嘟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姜瑜儿她们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