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间小农女-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啊!”心里不舒服,她也就不多说了。
既然别人不愿意告诉自己,自己也就懒得问。
姜子铭又哪里会看不出来姐姐不高兴,长臂一挥,搭在了姜瑜儿的肩上:“姐,易哥要娶的女子是个乞儿,他怕你不高兴,不答应才不敢告诉你的。这事大哥知道,家里人也知道。只是大家都怕你不高兴所以没敢告诉你!”姜子铭解释道。
(本章完)
………………………………
第666章 云山前任掌门
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姜瑜儿就来气:“我是那种有门第之见的人吗?我都不知道,原来在你们的心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姜子铭见姐姐这般,顿时有些无措了。
之前的时候,他都跟家里人说了姐姐不会介意的。谁知道家里人最后还是没跟姐姐说,现在姐姐生气,他也能理解。看来,哄姐姐这件事,只能落到自己的头上了。
“姐!你就别生气了。易哥这样做确实不对,但他也是在乎姐姐的感受不是?”姜子铭各种好话说尽。
姜瑜儿理都不理:“你的意思是说,他这样的做法是想生米煮成熟饭了之后,带着人回来,让我拿他烧不红打不扁是吗?还是在你们心里,我就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啊?”她气啊?乞丐怎么啦?乞丐也是人。
在她的那个时代里,乞丐都是有钱人,至少比很多工薪家庭的人有钱就是了。不好听的,也只是职业不好听罢了。
“那个……姐,事情不是这样的。哎呀!这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具体原因,等下次遇到易哥了,让易哥跟你说吧!”感情的事情,他一个没有经历过感情的小伙子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看到他这着急的模样,姜瑜儿气归气,但很快也就释然了。
闵家兄妹虽然是自己家把他们养大的,但很多东西,自己确实不能左右。自己为他们好的,他们兴许不理解。
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儿孙只有儿孙福。闵家兄妹几个虽然不是他们家的子孙,但自己养大他们这一点不可否认。他们有她们的思想,这一点,不可置否。
两个小孩跟着陆老学了一个上午的功夫,征儿虽然一只手还不是很方便,但她学得依然很认真。
看到这样的孩子,老人很高兴。他算武术世家子弟,所以他们家里所有人都会武功。看想两个孩子这般认真的还真不多。
更别说天赋像征儿这样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不,应该说,像征儿这般有天赋的孩子,那都是很少的存在。
晚饭时,老人突然间开口对姜瑜儿道:“小姑娘,老夫问你一个问题。”接触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算是了解到了一些事情。而且,接触时间一长,他就能更加清晰地感知到姜瑜儿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以他也不再叫姜瑜儿什么郡主了,直接开口就叫小姑娘。
是的,对比起老人的年纪来说,姜瑜儿还真就是个小姑娘。亦可以说他的孙子孙女的年纪都比姜瑜儿要大上一些。
姜瑜儿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她十分认真地看着老人问:“老人家是什么事?”
陆老看了看姜瑜儿,又看了看在那边吃得很认真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与老头我投缘,所以想收做关门弟子。看看你有没有什么意见。”孩子毕竟是别人的,要是人家不答应,他再喜欢也是枉然。
听了陆老的话,姜瑜儿跟姜子铭都是一愣。
但姜瑜儿很快就有些不想答应了。这老头看起来人是不错,但他住哪里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能放心两个孩子跟他去?
想到前世有不少丧心病狂的人偷了人家孩子去乞讨,为了能多挣点钱,打断了孩子的手脚,或者戳穿了孩子的眼睛,把他们丢到街上去乞讨她就一阵心疼。
“老人家,您说的收徒弟是在郡主府上教两个孩子功夫吗?”姜瑜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老人摇了摇头:“这里条件有限,要想两个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就得带回山门,哪里比这里条件好很多。”
姜瑜儿一听,顿时摇了摇头道::“多谢老人家的好意,孩子跟在我身边习惯了。如果老人家把孩子带走了,我不习惯。”她说的话还是很客气的。她并没有说出心里的疑虑来。
老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姜瑜儿心里有所疑虑。
笑着道:“老头子我知道小姑娘是担心两个孩子,但我可以向你保证,保证会照顾好两个小家伙。”
面对孩子的问题,姜瑜儿很是谨慎小心。她十分严肃地道:“老人家,孩子是我的。说真的,我连老家您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放心把孩子交给你?”
老人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很是疑惑地道:“难道我没告诉你们我是云山的上一代掌门人吗?”
姜子铭姐弟两摇了摇头,表示他确实没有说过。
老头哈哈一笑道:“哈哈!看老头子我这记性,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姜子铭跟在外公时间比较长,很多江湖上的事情虽然不感兴趣,但还是能听到不少。
一听是云山的人,顿时就想到了云山的掌门人姓陆。他起身,笑着道:“原来是陆老。我听外公提起过,果然闻名不如一见。”他学着江湖人士,朝陆老抱拳问好。
陆老一听,有些奇怪起来。
要说在江湖上,他确实大名鼎鼎的一个大人物,只是这些年隐退下来了,知道他名头的人也不多。
只是姜子铭却说他外公知道自己?那么说,他们姐弟俩的外公也是江湖人士。
“不知你外公……”陆老也疑惑,能知道自己的人江湖上现在确实已经不多了。
姜子铭笑笑:“外公姓秦,药王谷人士!”他说得不多,但已经足够让陆老震惊了。
“秦白玉?”他一下子站了起来,把两个孩子都给吓了一跳。
他们不知道曾祖父的名字,但他们知道曾祖父姓秦,晴儿还是白玉门的掌门人。听起来就十分耳熟。
现在看到老人这般激动,姜瑜儿姐弟两相视一眼,也明白,眼前这人是知道外公的。
“秦白玉不是二十几年前就已经不在了吗?江湖上传闻他已经死了,怎么?他还活着?”老人的神情很复杂,有惊喜,也有一种对秦白玉懊恼。
姜瑜儿笑笑:“当年外公确实出了点事情,所以找了个山谷隐居起来,这也是前几年才从山谷里出来,现在在家里养老。”
听完姜瑜儿的解释,老人也算是明白了不少问题。
………………………………
第667章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比如两个孩子为什么这么小就会医术。又比如,姜瑜儿他们都不会武功,两个孩子都会武功。
但有一点陆老没想到的是,征儿跟大宝会武功跟外公一点关系都没有。
征儿的功夫是木师父教的,至于大宝的,那都是家里给他请了武师教的。外公也会在一旁指点一二。
虽然老人说认识外公,但姜瑜儿还是不放心,跟老人说自己考虑一下。还有拜师学艺这种事情,还是要孩子自己决定。
老人一听姜瑜儿这话,还以为姜瑜儿是不乐意。但依然笑着说:“好好好!你先考虑考虑吧!这毕竟是关乎着孩子一生的事情。”
姜瑜儿点了点头。晚饭后,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给晴儿写了一封信,当然,还有一封是罗天的。毕竟关乎着自己孩子的未来与安全问题,她必须全是放在第一位为他们考虑。
很快,几天过去了。姜瑜儿收到了罗天的来信,当然,一起到来的,还有罗天。这个时代没有照片这种东西。所以他必须亲自来一趟。
当他看到陆老的时候,还真是愣了一下,随即上前抱拳行礼:“晚辈罗天拜见陆老!”
陆老抬头一看,有些疑惑起来。
这些年以来,他一直处于半隐退状态。所以江湖上的一些新鲜血液他倒是认识的真不多:“你是?”他疑惑地问。
罗天笑笑道:“晚辈是罗天大教的罗天,少时跟着父亲见过陆老!”虽然他不想承认,但他还是这样说了。
陆老很明显也有些疑惑,又问:“令尊是……”
罗天的笑容有些尴尬起来,但还是如实回答道:“落日门罗云望!”
他虽然不想承认,但他还是说了。
陆老顿时一脸了然:“哦哦哦!原来是小罗家的小子啊!看看,老头子我这一把年纪了,都忘记了!”他这年纪称罗天的父亲小罗也实属正常。
更何况这些年他不太管事,整个人也好像轻松了不少。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知道征儿跟大宝跑过来。
征儿看到罗天很高兴:“罗天叔叔!你来看我啦?”她很依赖罗天,跟罗天的感情也很好。一看到罗天就爬上了罗天的膝盖,稳稳地坐在了他的膝盖上。
大宝跟罗天也不陌生,只是没有征儿跟罗天这么好的感情罢了:“罗天叔叔!”
罗天怕征儿掉下去,一手揽着征儿,另一只手摸了摸大宝的小脑袋:“大宝你这小子什么时候来京城的啊?不在你织云镇野了?”很明显,大宝在织云镇的所作所为罗天还是很清楚的。
大宝一巴掌拍开了他的手,气势汹汹地道:“什么鬼话?什么叫在我织云镇野?我那是四处看看,长长见识。我爹说,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我这是去长见识,长见识你知道吗?”他吼得很大声。
连陆老忍不住都笑了。
这个孩子,他跟他接触这么长时间了,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皮,很聪明,还时常会做个小大人模样。
现在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点意外都没有。
罗天很明显也被他的话给逗乐了,但逗他玩也成了大人们的一种乐趣:“哟哟哟!这还长学问了?那你跟我说说,你这都学到了些什么?”
大宝先是一愣,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开口就道:“至少知道,猪仔是母猪生的,还有,鸡只会生蛋,不会生鸡!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他们真的能懂什么?上街,除了吃,还有什么?
陆老这个时候去笑着问:“那你告诉陆爷爷,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大宝想都没多想直接就开口说道:“当然是先有蛋,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征儿这个时候,坐在罗天的膝盖上大声反驳道:“不对,应该是先有鸡,没有鸡,蛋从哪里来的?”
大宝想了想,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笑着道:“好像也对,只是,这鸡也是蛋孵出来的,那这孵小鸡的鸡蛋是从哪里出来的啊?”
征儿被这么一问,顿时被问住了。
“可是……”这可是了半天,也没能想到一个合理的说法。
两个大人哈哈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问题,怎么都想不通,也说不通。
姜瑜儿姐弟两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两个大人哈哈大笑,两个孩子抓头挠腮地在想着问题。
看到两个孩子这模样,姜瑜儿笑着问了一声:“想什么呢?这么专心?”
征儿从罗天的膝盖上跳了下来,跑过去抱着姜瑜儿大腿道:“娘,陆爷爷问大宝哥哥,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大宝哥哥说先就蛋,但我觉得是先有鸡。可大宝哥哥又问,没有蛋,哪里来的小鸡。所以,我们在想,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听,姜瑜儿也是一愣。这个无解的题,别说是这个科技落后的古代,就连二十一世纪那种新兴时代,也没人能解答出来这个问题。
她把女儿抱了起来,笑着道:“这个问题咱们也解答不了。你们只要记住,鸡是鸡蛋孵出来的,而蛋也是鸡生的就好了!”
“就如有人问,是先有娘还是先有女儿一样。但如果没有女儿,那娘也只是个女儿不是娘。懂了吗?”姜瑜儿问。
但几人听了姜瑜儿的话,先是一愣。随即也就明白了一些问题。
几人说说笑笑的,罗天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看罗天对陆老的恭敬,姜瑜儿已经可以确定,这陆老,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至少,在江湖上是这样的。
晚上,两个孩子要跟姜瑜儿一起睡。在给两个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开口问两个孩子道:“大宝,征儿,陆爷爷也想要收你们两个为徒,教你们功夫,你们愿意跟着陆爷爷去学武功吗?”其实,她还是不愿意跟自己的女儿分开的。
只是,她也知道,用爱的名义去束缚着孩子的未来,这是不对的。
所以,她打算听取两个孩子的意见。虽然他们可能会一时兴起,但自己还是能帮他们分析好他们所选择的利弊。
………………………………
第668章 征儿离开
大宝想都没多想,直接说要去。
征儿则是紧紧地抱着姜瑜儿的手,什么话都没说。
但姜瑜儿却已经知道了她的选择。她之所以会这般黏自己,那证明她的选择也是跟大宝一样,选择跟陆老去云山学武。
姜瑜儿虽然舍不得,但既然孩子们已经选择了,她就不能以爱的名义捆绑了他们的步伐。
曾经,她听过一个教官说过一句话,当兵可能会后悔三年,但不去当兵,就能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确实,她高中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当时上大学的欲望占了大头,她就选择了上大学。
哪怕大学四年,她也时常会问自己,当初要是去当兵了,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现在看到孩子们这样的选择,姜瑜儿又如何能说不呢!
她伸手,抱两个孩子抱入怀中,低头亲了亲两个孩子的额头。开始给他们说睡前故事。
这睡前故事,大宝也就去无名山庄或者跟着姜瑜儿才有这样的待遇。在张庄村,他从两岁开始就自己一个人睡,睡前,最多也就只有丫鬟过来帮他洗个澡,抱他上床。
所以,每次一听说要去姑姑家,他比谁都开心。
姜瑜儿心里有心事,但口中还是说着故事。
两个孩子听着听着也就睡着了。
看着两个已经熟睡的孩子,她心里更加矛盾了。要让她跟征儿分开,她感觉比割肉还难受。
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就没跟她分开过。母女俩相依为命,至今未能分来。
可看到孩子的表现,她知道,她们是要分开了。虽然不是说她不会回来,只是,她会什么时候回来?亦或者,她回来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成亲了?
想到这些,她更加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了。
五天后,姜瑜儿为两个孩子收拾好了行礼,依依不舍地送她们离开了。
等马车一走,姜瑜儿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姜子铭看到姐姐这个模样,也十分心疼。他知道姐姐舍不得征儿,但为了征儿的未来,她还是选择了跟征儿分开。
他伸手,把姐姐抱入怀中。这个时候,他才真正地感受到,他的姐姐,真的太瘦了。
只是,她这瘦弱的肩,是怎么扛起这么多的事情?又是怎么做到,把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变成这样人人闻而叹之的家。
“姐,你要是舍不得,我去把他们追回来!”姜子铭看着姐姐这般,开口说道。
姜瑜儿却摇了摇头:“征儿有她的人生。他们的人生需要人指点,但不需要别人为他们规划!也许这条路不是最平坦的,但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姜子铭点了点头,就如他的人生,姐姐让他读书,他去了。他爱读书,所以他选择了参加科举。哥哥上了几年学,他不想继续读下去了,他选择了从商,姐姐也没有说什么,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着哥哥。
现在,轮到孩子们做出选择了。姐姐还没来得及跟哥哥写信,就已经把两个孩子送走了。
嫂子知道了,应该会埋怨姐姐,但他却能理解姐姐的所作所为。
这天笔试已经放榜出来的了,姜子铭不是考得最好的,考了个第二名。
姜瑜儿陪着弟弟来看榜,看到这样的名次,还有弟弟那一脸的不甘。笑着安慰道:“没关系,咱们不是还有殿试嘛!”
姜子铭点了点头,跟着姐姐回去了。
果然,在放榜出来的第三天,殿试时间出来了,姜子铭这几天有些紧张起来。他不是没见过皇帝,但跟皇帝相处的时间很少。皇帝在姜家的时候,也是跟李贵妃两个人一个院子,很少有人能进去。
姜瑜儿给他端来了一盘子已经削好了皮的脆柿,这脆柿是她自己做的。味道很好。
“别紧张,紧张的人容易发挥失常,咱们顺其自然,不必强求什么。”她笑着坐到了弟弟的对面。
姜子铭扯了扯,还是扯出来了一个笑容,只是他这样的笑容,却没多灿烂。
“我知道的姐!”
“吃完出去走走,散散心,说不定心情就放松了。”
“恩!知道了,谢谢姐!”
看着弟弟出门的背影,姜瑜儿一头扎进了书房。征儿已经离开好几天了,可她一点都不习惯。仿佛整个郡主府,四处都是她调皮的身影。
很多时候,她能恍惚间,看到征儿在那边调皮地喊自己娘。
想着想着,姜瑜儿眼眶一热。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她这是孩子刚走,她就各种的不习惯。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她没感觉,现在孩子离开出去了。她各种的不习惯。
很多时候,她都想去云山看看孩子,可她知道,孩子需要成长,她何尝也不需要成长呢?
为了适应孩子不在自己的身边,姜瑜儿带着吴妈去了城外的灵泉寺呆了几天。
都说寺里能让人心静下来,可姜瑜儿却怎么都静不下来。
这天,方丈带着一个小徒弟走了过来:“施主是否还静不下来?”
姜瑜儿也是十指合在一起:“师父!我担心孩子。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没跟我分开过。以前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孩子一走,我就能清晰地感知到了孩子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阿弥陀佛!”老方丈竖起来右手,一串佛珠卦在上面,从佛珠蹭亮度来看,应该是被人时常抚摸的结果。
“子女与父母因缘聚在一起,但也会因为一些事情分开。他们来了,缘起,他们离开,缘散。所以施主万事不比强求,事事顺其自然,不必强求。”老方丈说得有些佛系,但这样的道理,姜瑜儿又怎么会不知道。
她想,这应该就是那所谓的习惯问题吧!
时间一久,她应该也就习惯了这种没有征儿在身边的事情了吧!
“多谢大师!”虽然知道,但听人这般劝解,姜瑜儿还是礼貌性地回了一礼。住了两天后,姜瑜儿还是回了京城。
只是,短短四日,整个京城气氛好像不一样了。
尤其是郡主府,整个郡主府气氛又变了不少。
………………………………
第669章 镇南王出逃
姜瑜儿因为心里还想着征儿的事情没怎么发现,但吴妈可是在郡主府待了近十年的老人。
府上有什么情况,她比谁都清楚。
等姜瑜儿歇下后,她找了一个丫鬟过来问了一句:“这几天,京城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丫鬟看到吴妈严肃的脸,有些支吾道:“奴婢……奴婢不知道!”
看到她这个样子,吴妈哪里会不知道。她一定是知道了一点什么,于是,厉声道:“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这件事?说,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是,而且跟郡主有关的?”
平日里的吴妈还是很和蔼的,现在这一变脸,就把丫鬟给震住了,吓得直接跪了下去:“是……是京城传言,说镇南王……镇南王逃了!”
“什么?”吴妈也是一惊,这镇南王是谁,跟她们郡主府什么关系,她们比谁都清楚。
现在一听镇南王逃了,吴妈也是狠狠吃了一惊。
整个京城,知道姜瑜儿写了和离书的,恐怕也就只有将军府的几个主子,还有姜家这边的几个主子了。
至于下人,主子的事情,他们是不知道的。
吴妈不仅仅是惊住了,还有些为姜瑜儿的欣喜。
主子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姜瑜儿的和离书,已经寄到了洛云硕的手里。
而整个京城流言纷纷,皇帝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不喜欢打仗,但如果一个外姓王能换来和平,他很乐意之至。
但他对洛云硕也多了一份忌惮。
可现在,洛云硕逃了。他心里又有了另外一种成算,那就是,北国会不会因为没有了洛云硕,开始向大月开火?
如果是这样,洛云硕的出逃,不仅仅没给大月带来好处,可能还会成为大月的罪人。
他让百姓陷入了战乱,让国家陷入了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因为战乱妻离子散。
自从北国那边消息传来,皇帝也陷入了一种狂暴状态。
这几日,皇帝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摔了杯子,还有奏折,也不知道有多少因为这件事尸解了。
“皇上,您先歇会儿吧!”德公公一如往常一样精心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