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阎王医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苏瑾安没有要细说的意思,青叔没有追问,既然小姐没有明说那自然是他不需要知道的事,他只需要照吩咐办事即可:“好的,我明白了。”

    苏瑾安从琳琅阁出来,看了一眼天色,还有一点时间,她决定去容成翊的临江楼碰碰运气,若是容成翊在的话说不定可以打听打听林文国是哪边阵营的,希望不是容成翊的人,要不然就有点难办了。

    这次到临江楼苏瑾安没有走正门,而是带着夏曲和粉霜绕到了临江楼侧面的一条小巷子里,这条巷子是个死胡同,平时几乎没有人走,但是容成翊为了自己方便,在此开了一个临江楼的侧门,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上次在这里遇到容成翊,临走的时候容成翊派人带她走了这条路,今日苏瑾安为了方便还是走了这条路,从这里的侧门进去有一段楼梯直通二楼的雅间,不会被大堂的人看见。说起来这创意还是容成翊从苏瑾安这里照搬来的,在安南时苏瑾安为了自己进出方便,给自己的琳琅阁和百味轩都做了这样的设计,只是京城寸土寸金,苏瑾安在京城的琳琅阁没有这样合适的地理位置,所以没有什么隐蔽的侧门,不成想这创意竟让容成翊用上了。

    苏瑾安来到二楼时,一眼就看到了守在容成翊那间不对外开放的雅间门前站着的叶修,苏瑾安弯了弯嘴角,看来她的运气不错,容成翊果然在这儿。

    叶修也第一时间看到了苏瑾安,待苏瑾安走近,他对苏瑾安抱拳:“苏小姐好。”

    苏瑾安笑着眯起眼睛:“叶侍卫好啊!”

    叶修低着头没有说话,只是闪身让开了门前的道路,两人自从当年在淮岭那座避难的山洞里结下了梁子之后,对话时两人总是阴阳怪气的。

    苏瑾安将夏曲和粉霜留在原地,自行上前敲门:“容成,是我。”

    里面极短地停顿了一下,随后传来容成翊的声音:“进来。”

    苏瑾安推门而入,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被定在了原地,她觉得叶修一定是故意不告诉她焱王也在里面的。看着容成爅那张冒着寒气的脸,苏瑾安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她只能感叹:真巧呀!

    苏瑾安有些僵硬地给容成爅欠身行礼,连带着看容成翊的眼神也不太友善:“不知两位贵人在此小聚,不到之处还请见谅。”

    容成翊看着苏瑾安有些僵硬的肩膀,好看的嘴角微微翘起一点弧度,几乎察觉不到:“不用这般多礼,我不是说过五弟是自己人嘛,你是我的好友,私下里随意些就好。”

    这话以前容成翊也说过,但不知为何此刻苏瑾安听着总觉得怪假的,也可能是她想多了吧,苏瑾安安慰自己,她顺着容成翊的话点了点头:“五殿下是您自己人,那不知那位大理寺卿林大人可是您的‘自己人’呢?”

    苏瑾安直接点明来意让容成翊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很快想到了她说的这位大理寺卿:“你说的可是林文国?”

    苏瑾安点头:“不错,就是他。”

    容成翊摸着下巴想了想:“他好像是陈尚书的学生吧,你打听他作甚?”

    苏瑾安低头一笑掩去眼里的情绪道:“不是我要打听他,是他在打听君离,我就是帮她问问,看此人是否可以接触。”

    容成翊知道君离就是苏瑾安,不过他有点疑惑:“他找君离?他这个人随了他老师陈儒长,为人谨慎,从不轻易与人结交,我对他不太了解,不过也没听说他有什么病啊?”

    “他膝下只有一女。”一直没有开口的容成爅突然开口了。

    容成翊恍然:“啊——难道他……不对呀,你怎么知道他不能生啊,他不是有一个女儿吗?”

    “猜的。”容成爅用两个字浇灭了容成翊的兴趣。

    容成翊有些随意道:“好吧。”而后他又对苏瑾安道:“你自己……告诉君离决定吧,让她自己决定就好。”

    苏瑾安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谢了,那二位接着聊吧,我先走了。”

    “难得你出来,我请你吃饭如何?”容成翊对苏瑾安道。

    苏瑾安拒绝:“不如何,我答应我娘早点回去的。”

    容成翊挑眉:“好吧,那下次我请穆清好了。”

    “记得我的诊费,告辞。”苏瑾安对两人挥挥手走出了房间。

    苏瑾安走后容成翊自言自语道:“真是钻到钱眼儿里了,财迷精。”

    容成爅没有理会他在嘀咕什么,问道:“君离是谁?”

    “哦,安南的一位游医,她们师出同宗。”容成翊一本正经地答道。

    苏瑾安回到苏府时看见两张陌生的面孔,她猜可能是府里来客人了,回到她的院子时,留在家里的紫珠告诉她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儿来了,还没有通知大家,想来明天早上问安的时候会正式介绍。

    “老夫人的娘家侄女儿?我记得老夫人只有一个胞姐,几年前已经过世了吧?”苏瑾安问紫珠。

    紫珠小声对苏瑾安道:“是的,听说来的这位是老夫人最小的侄女儿,前不久从夫家大归了。”

    “大归?是和离还是被休?”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苏瑾安没有再问,反正明天应当就会知道了。

    第二日请安的时候苏瑾安果然见到了一位陌生的女子,她看样子有二十多岁,生的高挑纤细,穿着冬衣都能看出玲珑的身段,样貌不算出挑,但是别有一种惹人怜惜的气质。

    老夫人今日心情不错,笑着受了众人的请安,然后拉着那女子的手向众人介绍:“这是我娘家姐姐的小女儿,闺名李墨琴,与我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想当年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与我十分亲近,可惜命不好,姐姐去世后她的日子便不好过了,唉,不说这些了,如今我还活着,她既大归了,那便在我这里住下,我总不会让她受人欺负的。”

    大房余氏笑着道:“娘还是一贯地重情义,您放心,我们几个定然不会亏待了表妹的,论辈分这还是小辈们的表姑呢!”

    “可不是?你们姐妹几个也该给表姑请个安。”二房秦氏指着几个女孩儿接着道。

    “大嫂和二嫂把该说的都说了,却叫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总之表妹只管好生住着,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们说。”梅氏打趣道。

    “谁叫你是三弟妹呢,咱们总得轮着来呀——”秦氏笑着接了梅氏的话,老夫人也随着哈哈大笑。

    等众人笑罢,苏瑾安才带头给李墨琴请安:“瑾安见过表姑。”苏瑾安这一辈除了出嫁的苏梓就剩苏瑾安一个嫡女了,虽然苏婵和苏娟比苏瑾安大一岁,但还是应当由苏瑾安先行礼,苏婵和苏娟也跟着行了礼。

    李墨琴受了礼,看着面前的花朵一般的少女,眼里有羡慕:“姨母真是好福气,孙女里不仅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听说瑾安还有一位龙凤胎的兄弟。”

    “是啊,不过你也不用羡慕我,以后你也会有福气的。”老夫人微笑着道。

    李墨琴让小丫鬟呈上了一个托盘,里面是三个精致的香囊:“这是我自己做的香囊,表姑的一点心意,还望你们不要嫌弃。”

    三人分别接过李墨琴递过来的香囊一起谢过,苏瑾安看着香囊上的绣工精致,想来是下过苦功夫的:“表姑的针法真是特别,像是南边的湘绣?”

    “瑾安好眼力,正是呢,以前我有个管事妈妈是南方人,就跟她学了学。”李墨琴有些谦虚道。

    众人围绕各种绣法又说笑了一通,老夫人便打发人们回去了,留下了李墨琴陪着用早膳。

    这几日府里虽然多了一个人,但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日子一日一日过去,天气一日一日热了起来。

    刚开春的时候,苏瑾安从别处往院子里移了一株葡萄树,种下的时候连片叶子都没有,只有粗壮干枯的树干,夏日来临之后,渐渐发出了嫩叶,像久旱逢甘霖的土地一样恢复了生机,苏瑾安将葡萄架的四周都覆上了藤蔓,这样,便用绿色打造出了一方独立的小天地,她最喜欢的事就是躲在葡萄树下面看书配药,这种舒心的日子她已经很久都没有享受到了。
………………………………

第二十七章

    这日,苏瑾安正在桌前写着药方,粉霜端着茶盏走进来对苏瑾安小声道:“小姐,林家那边找人找的更勤快了,在不断加派人手。”

    苏瑾安接过茶盏喝了几口:“门里来的消息?”

    “是的。”

    “还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还有就是门主说要把安先生带到京城来,说是以后要在这里定居了!”粉霜的话里带着些笑意。

    苏瑾安听了不觉也轻笑了一声:“这个司屠,真是不消停,不过到是也挺久没有见安白了。”

    “奴婢觉得门主可能是想让安先生离小姐近些,这样方便您给看诊。”

    “也许吧,不过他们这种江湖人士老待在京城总不是长久之计,算了,不管他,反正有安白在的话司屠估计可以安分一点。”

    粉霜听了赞同道:“是呢,也只有安先生可以治住门主了,不知怎的明明安先生连武功都不会,门主却从不反驳安先生的话。”

    苏瑾安听了笑笑没说话,像司屠这种生活在刀尖上的人,能有一个百分之百信任的人在身后应当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吧。

    第二日一早,苏瑾安随梅氏去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让秦氏和梅氏带着几个女孩儿去百济寺拜拜,让孩子们出去散散心,虽然已经过了踏春的季节,但天气还没有热起来,适合出行,老夫人便想让孩子们出去转转,顺便也带着李墨琴出去看看,苏瑾安觉得最后这个“顺便”可能才是重点,也不知道究竟谁才是被“顺便”的那个。

    于是,不到晌午的时候,苏府的马车便向着百济寺出发了,二房秦氏带着两个庶女苏婵和苏娟坐了一辆马车,本来梅氏和苏瑾安也可以坐一辆,但是李墨琴说自己一个人怪无趣的,想和表嫂说说话,就顺理成章地和梅氏与苏瑾安上了一辆马车。虽然心里不愿意忽然生人坐在一起,但苏瑾安还是笑着喊了声:“表姑。”

    李墨琴捏着帕子笑了笑,有些熟稔地主动挽住梅氏,用柔和轻细的声音道:“真是羡慕三嫂,有这么漂亮乖巧的女儿,嫂嫂真是个有福气的人呀。”

    天下没有母亲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孩子的,梅氏也不例外,虽然说出的话是嫌弃,但语气却是骄傲的:“她呀,就是人前看着乖巧,其实你不知道,皮着呢,小时候就喜欢和老二老四一起捣蛋。”

    李墨琴有些惊讶:“是吗?原来侄女儿是个活泼的孩子啊!”

    “娘,不带这样揭我老底儿的呀,我可是从小就乖巧聪明呢!”苏瑾安说着话,不着痕迹地将梅氏往她身边带了带,不知道为什么,苏瑾安总是对李墨琴这种柔弱的病娇气质欣赏不来,不自觉地就想离她远些。

    听了苏瑾安的话李墨琴掩嘴无声地笑了,梅氏也呵呵笑了:“你这脸皮真是越来越厚了,哪有这么自己夸自己的,真是一点也没有女孩子的矜持,也不怕人笑话。”

    苏瑾安理直气壮道:“我爹说了,自己开心最重要,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别人笑话我也不怕呀。”

    听苏瑾安说道苏沐,李墨琴的眼底有什么东西划过,苏瑾安注意到了,但她也不知道李墨琴不一样的情绪代表了什么,只听她仍然用软绵绵的声音道:“看来,三表哥是一位十分疼爱女儿的好父亲呢!”

    “你瞧瞧,我与她说了那么多女孩子该有的品质她没记住,到是将她爹的那堆歪理给记住了。”梅氏指着苏瑾安对李墨琴抱怨道。

    “哪有,娘亲的话我也记着呢,都记着呐。”苏瑾安讨好梅氏道。

    “瑾安定然是记着的,不然怎么老夫人都说瑾安是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呢?”李墨琴接过苏瑾安的话对梅氏说道。

    苏瑾安把头靠道梅氏的胳膊上有种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感觉:“您看,连祖母都夸我了,我这不是没有对着外人才不小心漏了马脚嘛。”

    “你呀,就会找借口,我可说不过你。”梅氏无奈道。

    李墨琴看着苏瑾安道:“瑾安还小,在自家人面前放松些也挺好的,三嫂也无需担心,我看着瑾安这样的性格很是羡慕呢。”说罢,李墨琴又对旁边的梅氏亲热道:“说起来也奇怪,我总觉得与三嫂十分有缘分,您的性格与我大姐有几分相似,让我总是觉得十分亲切,要不是照着礼数我该唤您一声嫂嫂,我倒是更愿意叫您一声姐姐呢!”

    梅氏听了直接道:“这有什么,你既觉得与我投缘那日后多来我的院子走动就是了,咱们可以经常在一起说说话。”

    “好呀,那我以后去的多了,嫂嫂可别嫌我烦。”李墨琴有些羞涩地向梅氏细声道。

    “好好,你尽管来。”梅氏肯定道。

    听到李墨琴话说道这种程度,苏瑾安似乎明白了她刚才一闪而过的情绪是什么了,她只怕是确实想唤梅氏一声“姐姐”呢,苏瑾安看她的眼神不禁冷了几分,最好不要打什么歪主意,不然她一定让她知道什么叫悔不当初。

    苏瑾安没有再参与梅氏与李墨琴的说笑,只是掀开车窗一角的帘子看着外面的风景。

    苏府的马车停在百济寺门外时正好是午时,于是一行人便由小和尚引着往后院的客院去吃斋饭了,等到下午再去礼佛。众人一起用过饭后便各自去客房小憩,秦氏和李墨琴去了一间,苏婵和苏娟去了一间,梅氏和苏瑾安一间。回到客房苏瑾安睡不着,看着梅氏已经睡过去了,便留下粉霜看着梅氏,自己一个人走了出去。

    此时正是午休的时间,百济寺里除了一些走动的和尚基本看不到什么人,苏瑾安独自一人走在寺里的小道上,有树木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苏瑾安脑子里正想着李墨琴,忽然瞥见道路的尽头似乎是个熟人,那然人穿着棕黄色的僧衣,白须白眉,看起来是一位有资历的老和尚,待那人走近苏瑾安也认出了他——不渡,他走到苏瑾安面前三步外停住,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施主,咱们又见面了。”

    “不渡大师?你不是应该在安南的青山寺吗?怎么会在这里?”苏瑾安有些惊讶,竟然会在这里见到不渡。

    不渡虽然看起来已经年老,但应该是出家人的缘故,总是给人一种悲悯众生的感觉,他原本在安南的青山寺修禅。当年被救后,苏瑾安虽然跟着苏沐一家去了淮岭,但她一直想找到沈婉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几年前苏瑾安曾独自去过一趟青山寺,意外遇到了不渡才知道他曾经收敛过一具女尸,详细问过之后苏瑾安确定那就是沈婉君,不渡还将沈婉君随身携带的一只银镯给了她,当时不渡怕有人来寻,便留了这只镯子以证明死者身份。最后不渡还带着苏瑾安去祭拜了沈婉君的坟茔,从那之后,苏瑾安去看望沈婉君的时候都会去不渡那里坐一会儿。

    不渡见到苏瑾安到是没有惊讶,他的语气平和:“施主不必惊讶,百济寺的主持是老衲的师弟,前段时间寺里的老主持圆寂了,师弟请我来给弟子们讲几日经。到是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施主了,施主来到京中不仅没有放下心中的刃,反而使其更加锋利了。”

    听了不渡的话苏瑾安笑了:“不渡大师何时学会算卦了,不过你说的还挺准的,我现在离他很近,我的刃就要开锋了。”

    “施主一直不愿放下往日恩怨,执念太深终会伤人伤己啊。”不渡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引着苏瑾安往佛殿走去。

    苏瑾安跟着不渡在小道上走着,开玩笑道:“你第一次见我时就这么劝过我,次次都是这般说法,可是佛祖给了你任务,让你来劝我的?”

    不渡手中捻着佛珠:“佛道深奥,但佛义浅显,不过‘善’之一字,佛教弟子当以引人向善为佛门之道。”

    苏瑾安听了不渡的话问道:“那既然佛门弟子们一心引人向善,不改初心,岂不也是执念甚深?可会伤人伤己?”

    不渡慢慢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苏瑾安:“每次与施主对话,施主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引来他山之石,施主心中的沟壑远非常人可比。”

    苏瑾安听了面上没有波动,话里却透着萧索:“那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他山之人’吧。”

    不渡没有再接苏瑾安的话,只是又念了一句佛号:“施主,到殿前了,不妨进去求只签如何?”

    “我没有什么想问的,求来有什么用呢?”苏瑾安对求签没什么兴致,她觉得求到什么签应当是概率问题。

    “遇到便是缘分,试一试又何妨?”不渡道。

    苏瑾安觉得不渡有时候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她伸手直接从签筒里随便抽了一支出来,递给不渡问道:“大师帮我看看这签如何?”

    不渡没有觉得苏瑾安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他接过竹签细细看了,然后对苏瑾安道:“无论施主所求何事都会水到渠成,此签为上签。”

    “那就借您吉言了。”苏瑾安挑了挑眉道。

    苏瑾安回到梅氏休息的客房时梅氏已经醒了,正准备去找她,见苏瑾安回来也没有责备,稍微整理一下便去和秦氏、李墨琴汇合了,几人拜了佛祖正要离开,苏婵走到苏瑾安身边奇怪道:“妹妹为何不参拜呢?”

    苏瑾安转头对她一笑:“我,与佛无求。”

    苏婵被苏瑾安突然的笑容晃了下眼,等她反应过来苏瑾安已经自顾自地挽着梅氏走开了,她想着苏瑾安的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只好抛去脑中的念头,跟着秦氏上了回府的马车。
………………………………

第二十八章

    秦氏和梅氏领着一行人从百济寺回府后,先去了老夫人的院子里回禀,老夫人看见几人笑着问几个小辈:“怎么样,今日出去走走看看可有什么收获?”

    苏婵拉着苏娟一左一右坐到老夫人两侧,一人一句地说着各自的见闻:“祖母,寺里出了一道新的素斋,味道十分特别,下回您去了一定要尝尝。”“祖母,听说那里的签文十分灵验,我替祖母求了一签,那里的师傅说是上上签呢!”

    老夫人听的十分高兴:“好好好,都是好孩子,你们的孝心我都收下了。”

    “四妹妹怎么不说话?今日在大殿里没有看见四妹妹,不知四妹妹在哪里上香的?”苏娟状似无意地询问苏瑾安。苏婵明知道苏瑾安没有拜佛,她们两人一直没有分开过,苏娟不可能不知道,但她还这样直接在老夫人面前问出这种话,显然是觉得苏瑾安答不上来,会让老夫人不喜。

    苏瑾安看了看老夫人道:“今日瑾安没有去殿里叩拜祈祷,不过倒是巧遇了不渡大师,他原先是安南一带的高僧,有幸得之指点,临走时不渡大师赠与我一枚平安符,说是可以保佑平安健康,可以赠与家中长辈。”苏瑾安说着向粉霜伸手,粉霜便将一枚黄色的三角形状符纸递了过来,苏瑾安将它转交给老夫人:“孙女希望它可以保佑祖母健健康康地长命百岁。”

    老夫人接过苏瑾安的平安符,仔细摩挲了几下,对苏瑾安道:“你呀,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虽然平时话不多说但是我知道,你都把对你好的人放在心里了,女孩子低调一点有好处,但也不能过于低调了,那样容易让人忽略你,以后也要学会适当地表现自己。”

    不得不说,老夫人对苏瑾安的评价还是十分恰当的,苏瑾安起身谢过:“孙女儿多谢祖母教诲,日后我一定注意。”

    苏婵看了一眼苏瑾安然后又悄悄瞪了一眼苏娟,没想到苏瑾安还留了一手。

    苏瑾安从老夫人的院子里出来时,苏婵还忍不住酸了苏瑾安一句:“没想到四妹妹这么会讨人欢心,老夫人说妹妹话少,不过在我看来妹妹的事情到是做的漂亮。”

    苏瑾安看到夏曲等在院门外不远处,没有与她多做纠缠:“二姐姐说的是,我也这么觉得。”说完苏瑾安便先一步走出了院子,苏婵在原地气的跺脚。

    “怎么了,你为何在此处?”苏瑾安走向夏曲问道。

    “小姐,大公子已经派人过来寻了两次了,想来有事找您,院子里有紫珠在,我便来告知小姐一声。”夏曲回道。

    苏瑾安听了心里了然:“这样啊,那粉霜回去休息一下吧,夏曲跟我去找一趟大哥就行了。”

    苏穆清的院子里有一片青竹林,此时他一袭白衣坐在竹林前摆棋,看到这幅画面,苏瑾安想到了一句诗经: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苏瑾安觉得这句诗用来形容现在的场景是最合适不过了,她都不忍心过去打扰。

    直到苏穆清看到了苏瑾安向她招手,她才走过来在苏穆清对面坐下:“大哥今日找我了?”

    “嗯,我去见了容成。”苏穆清说着从袖袋里抽出了一沓银票:“你的诊金。”

    苏瑾安接过数了一下,银票都是三百两的面额,一共十张,三千两。苏瑾安细细将银票收起来,对苏穆清开心道:“三千两,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