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遇见暮色晨光里-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花的时候,无数村民抱着手或站或蹲在旁边看热闹,指点议论,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真的等到收获了啊,看着满田里金灿灿的一片,依然那样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不由得人心里头不羡慕。

    只是,再羡慕也只能等明年了。

    采摘之后,当天就送进了烘干房进行烘干。

    因为这是第一批次的花朵,开得不算太多,而且因为种的不多,分拣起来也很容易,几家人共用烘房,只要标记好各家的在哪儿,一次性就能全都烘干了。

    姚海觉得自家这头一茬采摘的花朵不算多,嫌租金贵,推脱着不太肯租烘房,“我看这几天太阳不错,这么大的太阳晒一晒还不一样嘛?要不然我们家还有好多去年剩的炭呢,用炭火也快,我就不用这个烘房了吧?还得浪费钱。。。。。。”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陆晓晴和赵三叔都有些无语。

    尤其陆晓晴,她几乎有些泄气想要放弃了。

    转而一想,做不做的,都到了这一步了,这时候放弃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农村人赚钱不容易,大家对钱看得格外重也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眼里,根本没有质量标准化的概念,大家更习惯、更熟悉的说法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也没事”。

    反正,只要肉眼看起来差不多就等于一模一样,甚至肉眼看起来有少量差别,大伙儿也觉得其实等于没区别。

    谁能做的一模一样那么精细呢?比如切菜一样,切大块一点儿、小块一点儿还不同样都是菜、同样下锅、同样吃吗?有什么区别呢?没有!

    这金丝皇菊不也一样?

    不就是要把鲜花弄成干花吗?

    这种事儿村里哪家哪户不是行家啊?晒笋干、豆角干、梅干菜、红薯干,谁又要求每一根颜色一模一样啦?差不多就行了嘛!有啥区别呢?
………………………………

第68章 收获4

    这个天这么大的太阳,放在太阳下晒就能成,干嘛还要花钱?

    无论陆晓晴和赵三叔怎么费尽唇舌劝说解释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姚海愣是顾左右而言他不答应,坚持大太阳底下晒的是一样的。

    后来干脆笑嘻嘻半真半假的说道:“我看那么大的烘房也不多我这一点,要不跟着你们的一起顺便放进去咯?顺便的事,就不说钱不钱的了吧?”

    如此光明正大的“蹭”,差点没把赵三叔和陆晓晴给气死。

    陆晓晴实在无法了,面色微沉冷冷道:“姚海叔,你要是不听我的,那你们家的事我就不管了。你们自己找客户去吧!”

    “你什么意思?说话不算话是吧?”姚海立刻变了脸,目光有几分凶狠瞪向陆晓晴。

    “哎哎哎,你干嘛呢你,一大把年纪了吓唬人小姑娘是吧?”赵三叔没好气瞪姚海:“你这欺负人了啊,咱都不懂,就晓晴懂,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晓晴一点点耐心的教大家、带着大家干,这不是一天两天,是一年,她叫过苦叫过累、有过不耐烦没有?这眼看收获了,一百步走了九十九步,你倒省起这点小钱来了,图什么呀?烘房里烘的菊花跟太阳底下晒的能一样吗?烘房里机器一开动,直到烘干,温度都是一样的,受热也均匀,每一根花丝干燥的程度都一模一样,你在太阳底下晒能做到一样?”

    姚海嘀咕:“那不也差不多嘛。。。。。。”

    “差不多?差远了!”赵三叔没好气道:“到时候我们的干花都好好的,拿出去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颜色鲜亮,一根花丝也不少,你的能比?人家商家收购的时候压你的价你可别后悔!”

    姚海不服气,立刻还嘴:“那你们放心,我肯定不后悔!再说了,凭啥压我的价啊?我还不懂怎么晒干?弄得利利索索的,凭啥压我的价啊?”

    陆晓晴叹道:“姚叔,您可想清楚了,您真要这么做的话,我们也没法阻拦,只不过后果您自负。到时候后悔可也来不及了。”

    姚海摇摆着蒲扇大的大手掌连连摇头,说的干脆无比:“不后悔!绝不后悔!你们放心!只要没人捣乱挑刺,我弄的东西肯定不比你们的差。”

    陆晓晴:“这您放心,我不是这样的人,三叔更不是了。”

    赵三叔哼了一声白了他一眼:“你就作吧!”

    两人相视均自无奈。

    牛不喝水强按头,姚海既然死活不愿意,他们也不能强迫他。反正该说的都说尽了,只能作罢。

    陆晓晴有些惋惜的看了姚海一眼,不再劝了。赵三叔也不再说什么。

    姚海得意洋洋,一家子都动了起来,热火朝天,拿着大大小小的簸箕,将金丝皇菊摊在上边,院子里高高低低的摆上在大太阳底下曝晒。

    陆晓晴到底不太忍心,去看了看,忍不住说道:“姚海叔、婶子,你们这样受热不均匀啊,要一朵一朵的花朵整整齐齐的铺排着啊,就铺一层,别让花朵重叠。还有,这花朵最好翻过来,不然大太阳晒着花心容易把花心晒黑的,黑了不好看,价钱上万一受了影响就不好了。”

    姚海媳妇翻了个白眼,还得一朵一朵花排队只铺一层?哪儿用那么麻烦!

    “放心放心,这样挺好,不会有啥不妥的。”姚海媳妇笑眯眯说道:“我专门在家看着呢,隔一段时间会把花朵翻一翻,晒的好着呢。”

    陆晓晴:“。。。。。。”

    “婶子,你这么翻来翻去的,碰断、碰掉了花丝花朵就不完整了啊。”

    姚海媳妇不耐烦了:“哎呀哎呀,我会小心的,轻轻的翻就行了嘛!我说晓晴啊,这真正的农活上手,你可不如我,我有经验,都懂呢!你就放心吧啊!”

    至于花丝掉一两根、三四根有什么关系呢?一朵花上的花丝怕不有上百根呢。

    姚海媳妇在心里疯狂吐槽:这晓晴做事认真是认真,但是认真过头了就是书呆子了。读书读太多了都读傻了。哪有这么死板的啊!

    陆晓晴同样感到深深的无力吐槽,罢了,她真的仁至义尽了。

    她心里闷闷,后来忍不住跟傅凌吐槽,傅凌也很无奈,好好的安慰劝慰了她一番,他们两人都任重而道远啊。

    观念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

    有的时候只有切身体会了、感到痛了,才会记得牢,才会愿意改变。

    干花从烘房里取出来的时候,几乎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跑来围观看热闹了,看到那干得利利索索、完完整整的一朵朵金丝皇菊,大伙儿沸腾了,议论不住。

    家里种了的,听着陆晓晴的话,一朵朵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没种的上前想要主动给帮忙,但是全部叫人给拒绝了,只能站在旁边羡慕。

    这一朵朵的干花那都是钱啊,是辛苦劳动了一年的收获啊,谁舍得假手于人?万一弄坏了怎么办?岂不得心疼死啊。

    羡慕的有,说风凉话的也有,表示这花收是收了,可卖不卖的出去还不好说呢,而且万一价钱不高呢?投入进去的成本不少吧?到时候别亏了啊。

    尤其以老略伯两口子等几个说这话说的带劲,嗓音拔得老高,唯恐大家听不见。

    不过这话倒也是实话,有了收获不代表就一定有收入啊,于是很多人忍不住也纷纷加入议论起这个话题来。

    种了的人家忍不住都有些脸色不太好看。

    这话是没错,但至于在人家高高兴兴的时候故意说这种风凉话扫兴的吗?安的什么心呢!

    于是种了的人家也嘲讽起来,说有人嫉妒眼红了呢,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可惜啊,他自己没眼光,这时候就算眼红也晚了。

    这事儿是傅书记都过问的,晓晴又那么能干,反正肯定亏不了大家的。谁要是不相信就睁大眼睛等着看呗,只不过到时候看到别人发财了别眼睛红得滴血才好呢。

    。。。。。。

    老略伯认为这话是针对自己说的,恼羞成怒厉声质问,差点动手打起来。

    幸好赵三叔在场,厉声止住了,化解了一场剑拔弩张的矛盾。
………………………………

第69章 收获5

    姚海一家也跑过来看热闹了,看到这烘房出来的花朵干净利索,整整齐齐依次排列在烘干机上,颜色一致,花形完整,挑不出任何瑕疵。他心里不由有些丧气。

    转念又在心里安慰自己,烘房嘛,花了钱的,东西能弄得不好吗?这些人大手大脚不懂解约,又懒,图省事儿呗。自家多花费点力气,照样能把事情办好,还不用花钱呢。。。。。。

    陆晓晴家第一批收获了将近两百斤干花,按花朵的大小品级装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透明袋子里,小心翼翼的放在家里的阁楼上。

    陆妈妈开心得眉开眼笑,走路都带着风。

    提心吊胆了一年,总算是要到头了啊。

    陆晓晴往菊田里转了转,估摸着再采摘一批,就该上省城里去了,去一趟回来,还能再收一批也就差不多了。

    傅凌也来了,陪着她一块儿走,笑着说道:“我有个同学在市晚报报社工作,正好负责采风这一块的,我想跟他联系一下,请他过来拍几张照片刊登出来宣传宣传你觉得怎么样?”

    陆晓晴眼睛一亮,不由喜道:“当然可以呀,这简直太好了啊!顺便把我们村各处都拍一拍,河边竹林啊、瀑布啊什么的,宣传宣传,多好呀!”

    “嗯,那就这么说定了。”傅凌看了一眼笑得灿烂的姑娘,心情也愉悦飞扬了起来:“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天我就跟他联系,尽量这几天过来。”

    “好,最好再过四五天吧,到时候花又差不多开了,会更好看。”

    “嗯。”

    两人相视一笑。

    “这金丝皇菊还能做菜呢,我定几道菜谱,到时候给他做一桌尝尝鲜。”陆晓晴又笑道。

    傅凌“哦”了一声,颇有些闷闷感慨的道:“待遇这么好啊,哎,我都没有这种待遇!”

    陆晓晴“扑哧”一笑,想了想,一本正经说道:“我觉得还是先做一桌让你把把关,才好决定用不用来招待客人。要不,你明天再来?”

    傅凌大笑:“好啊,明天我来。”

    陆晓晴其实只知道菊花可以入菜,金丝皇菊自然也可以,但是具体怎么个可以法她也不是太懂,觉得自己还是要上镇上网吧里查一查才好。

    傅凌忍不住说道:“要不你上我那去,用我的电脑查?”

    陆晓晴笑着摇摇头:“还是算了,你的电脑我可不敢乱碰!我还是去网吧吧。”

    傅凌无奈笑笑,倒也是,她是不可能肯上自己办公室去的,叫人看见总归不太好。不过其实傅凌没那么在乎了,两人当时就说好了,金丝皇菊这事儿成了之后找个机会就公开关系,现在也差不多了,让大家伙儿看见什么也不要紧。

    陆晓晴没上他办公室去,倒是坐了他的车一起去镇里。傅凌把她送到了网吧,跟她约好两个小时之后再来接她、送她回村里,陆晓晴笑着答应了。

    网上一查,菊花能做的菜还真是挺多的呢。

    比如说菊花火锅、菊花鸡、菊花肉丝、菊花鱼、菊花豆腐汤,还有菊花粥、菊花饼、菊花酥、菊花糕、菊花饺子、炸菊花等等等等,基本上什么可以说是无所不能了。

    陆晓晴叹为观止,一番权衡比较,从中挑出了七八样,打算明天试一试。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试一试。如果做得好呢,没准今后发展农家乐的时候还能把这些菜也算上呢,这也是特色啊。

    回到村里之后,陆晓晴特意去赵三叔家和许了了家说了一声,让赵三叔和许了了两口子明天中午上自家家里吃午饭,招待招待傅书记。

    金丝皇菊眼看大丰收,这里头也有傅书记的一份功劳。而且展览会的事儿也是傅书记帮忙牵头的呢,这时候请他吃个饭没人会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陆晓晴母女就忙了起来,正好是周六,陆晓静也在家帮忙。

    傅凌来的比较早,陆妈妈可高兴坏了,说起自家的金丝皇菊,眉飞色舞的,陆晓晴暗自好笑。

    中午一桌菜肴摆上来,赵三叔和许了了两口子都吃了一惊。

    “咦,这不是、这不是菊花嘛!呀,我好像还闻到了菊花的香味,晓晴你真是太聪明了,想到用菊花来做菜!”许了了惊喜大赞。

    赵三叔也笑呵呵说道:“可不就是,晓晴真是聪明,来来,咱们快尝尝味道如何。”

    菊花炖的鸡汤香鲜无比,令人垂涎。还有菊花煎饼、菊花丝炒鸡蛋、菊花鱼、菊花牛肉等,每一道菜里都有菊花。

    众人笑着坐下品尝,入口鲜香鲜嫩,带着菊花特有的一股清香,口感也很不错。

    众人赞不绝口。许了了还请教起怎么做来,说是自己回去了也要试着做做。

    陆妈妈和陆晓晴见大家喜欢也很开心,许了了问了更是知无不言。

    一顿饭宾主尽欢。

    送傅凌离开的时候,傅凌也笑道:“真不错,到时候就做这样的菜,这也算是咱们村的一个特色!”

    “嗯,”陆晓晴点点头笑道:“这就是咱们村的特色!”现在还不是,将来也会是的。

    两人相视一笑。

    傅凌很快跟陆晓晴确定好了,他报社的朋友三天后会过来。

    陆晓晴把这消息跟赵三叔跟合作社的成员都说了,大家都欣喜不已,又骄傲又自豪。

    不光是合作社成员,所有村民们都很高兴,都说咱们村这下子可要出名了啊,上市里的报纸呢,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儿!别的村也没有,就咱们村独一家!

    赵三叔拿起大广播喇叭喊了好几遍,让各家各户把房前屋后统统都打扫收拾干净整齐,他明天要亲自检查,不允许凌乱肮脏,给村里抹黑。

    赵三叔这一命令得到了所有村民的赞同,家家户户纷纷行动起来。

    转眼,就过了三天。

    傅凌亲自陪同他的同学一行四人,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等物。他那同学容谦听他“大吹特吹”这什么泗口村风景多么多么优美,正好他们报社跟市里电视台正在联合录制关于乡村美丽山水风景的节目,索性把电视台的人也叫了一块儿来。
………………………………

第70章 收获6

    村民们哪儿见过这阵势?呼啦啦一下子围了无数人上来看稀罕新鲜,大伙儿兴奋的议论着,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傅凌和赵三叔好不容易才让大伙儿散去,招呼着市里电视台和自己的朋友去拍摄、拍照。

    金花点点的菊田、绿色绸缎般美丽的河流与河畔延绵不绝的竹林、还有冷泉谷原生态的瀑布溪流秀美风景,即便村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无数的枇杷树都成了市里来人赞叹的一道亮丽风景。

    可想而知当枇杷成熟时满村的金黄何等惹眼,可想而知当花季到来时那满山的杜鹃映山红何等的赏心悦目。。。。。。

    几人感慨不已来的不太对时候啊,玩笑着说来年应该再来两趟的,把泗口村最美的一面拍摄出来。

    赵三叔等笑得合不拢嘴,当然慷慨欢迎。

    午饭吃的除了几道菊花菜,还有当地的特产。比如河里的鱼虾、山上的笋干、菌干,加上菜地里没有施过农药化肥的原生态绿色蔬菜,几个人满意得不行,连连称赞,胃口大开,饭都比平日多吃了一碗。

    下午临走前,陆晓晴母女又抓了好几只鸡一人两只送给他们,用纸箱装着,割了口子透气又不会弄脏车上。还一人送了三十个正宗的土鸡蛋。

    赵三叔媳妇送来了不少笋干和菌干,大家更是眉开眼笑,连连笑着道谢。

    要知道这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在市里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呢。

    容谦和傅凌关系其实很不错,用不着送礼之类的,但这是人情,还有别的人在呢,送点儿土特产是心意,后期人家能做的更用心一些也值了。

    市里电视台与报社的人走了之后,村里依然沉浸在兴奋中,大伙儿都等着看报纸呢。村里没有,但是傅书记办公室有啊,他说了到时候会给大伙儿带来一份。

    村里也收不到市里的电视台,不过不要紧,傅书记说他也会关注的,到时候用手机录下来,放给大家看。

    可把大家伙儿都给美坏了!

    转眼,又到了一批次金丝皇菊采摘的日子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采摘起来就熟练的多了。

    看了一眼黄灿灿一片的菊田,陆妈妈叹着气说要是这一次就能全都收完那该多好呢,省得糟心。

    陆晓晴苦笑,只得好言安抚母亲。

    这东西种在田里,有的人就是不自觉,非要去摘几朵说是最近有点上火带回家去泡泡茶喝,你能怎么办?能抢过来不准吗?

    人家会说,乡里乡亲的,摘你几朵花至于小气成这样吗?几朵破菊花有什么了不起!

    这种还算好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谁叫种的人家少呢?想管也管不了的。

    赵三叔又不是没有喊大喇叭广播过,让大伙儿都文明点、自觉点,不要搞破坏,最重要管好自家的牛、猪等牲畜,管好自家的小孩,禁止破坏菊田。否则的话该报警报警、该怎么罚怎么罚,那时候就别怪不顾乡里乡亲脸面了。

    又动之以情,让大家知道,今年金丝皇菊卖得好的话,明年大家可以一起种,都能赚钱,要是故意搞破坏坏了事,等于自己断自己的财路,不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但即便赵三叔喊大喇叭,也只提醒警告大伙儿别搞破坏,也没说过严禁采摘。

    可见对于顺路或者不顺路采摘几朵的,根本没法儿管的。也不仅仅是陆晓晴家的菊田这样,其他几家也一样。

    气不过跟人吵架的也有,可是有什么用啊,又不能时时刻刻在菊田里待着,总会被人偷偷采摘的。

    这一阵子,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看到金丝皇菊的影子。

    有人拿来泡茶的,有人拿来插瓶的,有人摊在院子里高处晒那么十来朵、一二十朵的,有的时候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一朵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可把人给心疼坏了,但是,能怎么办呢?只能盼着赶紧开、然后赶紧全都采摘了呗。

    昨天才可气呢,老略伯母居然挎个篮子跑到陆晓晴家的菊田里摘金丝皇菊,陆妈妈得到村里小孩跑来告诉后怒气冲冲黑着脸跑到菊田里质问。

    老略伯母居然没有半点儿被抓包的心虚气短,不紧不慢的说她想要做一个菊花枕头,所以就多采一些呗。反正她们家种了六亩呢,这么多,又不差这一点。

    还挤兑陆妈妈:“都是自家人,不会连几朵菊花都舍不得吧?”

    陆妈妈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语气冷硬的断然阻止,老略伯母本来就眼红嫉妒,这下子妒火更勾了起来,跟陆妈妈大吵,最后动起手来。

    亏得看热闹的村民们赶紧拉开,两人还不停叫骂。

    最后赵三叔和陆晓晴都来了,陆晓晴是晚辈,心里气坏了也不好说什么,赵三叔说公道话,责怪老略伯母太过分了,摘几朵泡茶也就算了,挎个篮子来摘算怎么回事?就跟别人菜园里的菜似的,能随随便便去动吗?

    陆妈妈发狠,恨恨说道:“别以为你们家没庄稼、没作物,再要这么着,别怪我不客气了!”

    老略伯母气急败坏尖叫:“你什么意思?啊?你什么意思!”

    赵三叔和众人好说歹说,老略伯母将一篮子菊花怒气冲冲全倒在地上,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走了,陆妈妈又气又心疼,一边骂一边去捡起来。

    陆晓晴也跟她一块儿去捡。

    赵三叔叹了口气,黑着脸敲打众人:“都是一个村里的,都别太过了,差不多得了,想想明年吧!”

    众人讪讪,从此倒是消停了不少。

    但是,三五朵、七八朵的采摘,带回家泡茶降火的还是不少,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哪怕见了也只能装作没看见。

    陆晓晴无比的庆幸,当初好歹还有那么几家人跟着自家一块儿种,如果整个村子里只有自己一家种的话,她都不敢想象当下将会是个什么场面。

    这让她想起一件往事。
………………………………

第71章 展览会1

    高中时班里有个女同学,有位台湾来的老板在她们村承包了数百亩连成片的农田,种圣女果,也就是那种鹌鹑蛋大小的小西红柿。

    平日里种植、打理雇的都是她们村里的人。

    一开始都还好好的,等到果实快要成熟、成熟的时候,就开始乱套了。

    本村的、邻村的,无数人偷偷摸摸的去摘,甚至有人晚上拎着麻袋偷偷的去摘。

    数百亩的地方可不小,防不胜防。

    再者,强龙还不斗地头蛇呢。当地的村民摘就摘了,哪怕被你发现顶多说几句骂几句,你敢打人吗?你敢动手,人家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子就敢围着你讨要公道。

    这还不算。

    果实成熟了也要雇人去采摘不是?

    村民们不但偷果实,甚至连人家提供的采摘果实的塑料桶都偷着往家里拿。

    那一年台湾老板赚没赚钱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年便没有再种了。

    陆晓晴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