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妻满满-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殷切期盼的脸,“相关人证物证,京兆尹府正在连夜准备,待明日上午便会升堂审案。”
话音甫落,人群响起了阵阵私语。
“难怪邹老夫人说邹大人传话回去今晚要住在衙门里呢,原来邹大人要连夜处理案件。”
“邹大人真不愧青天大老爷的名号!”
“就是!邹老夫人也是深明高义!”
邹世高竖起了耳朵,本是想听听学子们的反应,哪知听到一片片赞誉声,心中颇感熨帖。
“你们且先回去歇息,”邹世高微笑,“若是想旁听审案,明早开衙了再过来。”
“那不行。”
为首学子上前一步:“邹大人,实不相瞒,发生了这等事情,我们哪里还能睡得了安稳觉?只等着天色快亮,一观大人审那作弊之人,为我们讨回公道!”
“对!”一声声应和响起。
有人忍不住问道:“邹大人,能否连夜审案?”
“对!连夜审案!支持连夜审案!”
这个提议声音一出,几乎在人群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不过片刻,支持连夜审案的声音几乎唱响了京兆尹府附近的天空。
紧随在邹世高身边的衙役们一个个苦着脸,看向邹世高。
邹世高看着门口那一张张激动又渴盼的脸,思索起连夜审案的可行性。
所有呈堂证供已然备齐,如果不是找孟经费了小半日的功夫,今天放衙后才将他寻回的话,他确实考虑过今天升堂的可能性。
按着规矩,升堂必须上衙时间内进行。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样的重要案件,又牵扯到大庆国最重要的希望——学子们,另辟蹊径并非不可。
深深地吸了口气,邹世高沉声道:“既然学子们静坐京兆尹府前如此请愿,本官就为了你们破例一次!”
………………………………
第295章 懵圈
梦醒前沉醉在温柔乡中无法自拔,梦醒后入目却是阴冷潮湿的牢房,孟经使劲揉了几把脸都不曾见到牢房消失,忍不住使劲掐了一下大腿。
“嗷……”
大腿传来的剧痛让他痛呼一声。
这真不是还在梦里?
转头看了看冰冷脏污的墙面,心中冒出一个想法。
京城的歌姬该不会都玩得这么大,还有在牢房里行乐的癖好吧?
回答他的自然不是歌姬的软语温声,而是一只搜地从他脚边窜过的肥老鼠。
“啊啊啊!”
自小养尊处优的孟经哪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吓得在牢房里跳了起来。
他终于清醒了。
他的的确确被关在了牢里。
不是京城歌姬的什么特殊癖好。
因为,一名衙役正翻着白眼走到他的牢房面前:“叫什么叫,不就是一只老鼠!大惊小怪!”
“这里是哪里?”
孟经跑过去抓住牢房的柱子,“为什么要把我关在这里?快放我出去!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是这一届的贡士!”
衙役又慢动作地翻了个白眼。
啧!
这个作弊的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贡士!
他要是作弊他也能做贡士!
没准还能做状元咧!
嘚瑟什么嘚瑟!
“你那是什么表情?”
孟经怒了,“你懂不懂什么是贡士?我考了第三名!很快就要参加皇上钦选的殿试了,快放我出去!”
想得美!
还想出去?
还想参加殿试?
衙役冷笑一声。
如果不是上头再三叮嘱不能让孟经知道他是为何入狱的,他早喷回去了。
“老实待着吧,等明儿提堂了,有啥冤屈自己喊去。”
凉凉地丢下一句话,衙役慢悠悠地离开了。
提堂?
孟经猛地怔住了。
为什么会提堂?
是谁状告了他?
他来京城没多久,除了考试就是泡泡画舫,没犯什么事啊?
脑海里忽地想起歌姬说过在京城有几个老相好都是权势滔天的人物,该不是发现他睡了歌姬,就把他给丢牢里了吧?
京城里的公子哥儿都这么凶残吗?
他现在要怎么办呢?
不行,他得找他在礼部做员外郎的舅舅疏通下关系才成。
思及此,他忙扶着牢柱把衙役喊了过来。
往衙役手里塞了一块银子,孟经把想法给衙役说了,只要将他的消息传给他舅舅知道,还能再给他一块银子。
衙役努努嘴,将银子抛了抛,收了。
孟经心中一喜:“那个,时辰不早,能给我整点晚膳么?”
斜了孟经一眼,衙役道:“等着,我去问问。”
衙役走到牢房监守处,将银子递给了衙役长:“老大,这是那孟经给的银子。小的担心他疑心就收了,他还想吃饭来着,要给他整点吃的吗?”
衙役长接过银子收在屉子里,摆摆手道:“你去膳食科看看还有没啥能吃的,给他整上点。邹大人说了,饿不着就行。”
衙役应了声,走了出去。
往膳食科方向走了没多远,迎面就见到了膳食科送膳的陈老头。
“老陈,你这是给谁送吃的呢?”衙役好奇。
陈老头老实地答话:“这是给傍晚刚送来那个犯人准备的。”
衙役接过食篮子,打开瞅了眼:“这个点了还有吃的呢?”
“都是剩下的,就是俩馒头,一碗稀饭和一碟咸菜。”陈老头实诚地嘿嘿一笑。
“成,”衙役摆摆手,“我拿进去就行。”
那厢邹世高应承了学子们连夜升堂的要求,便急急地往里殿走,一路寻思着要准备的各项事宜。
走着又见到了那个问他是不是要给孟经送膳食的衙役,忙招呼过来道:“赶紧把那孟经提出来,马上就要升堂审讯了。”
衙役刚去了膳食科送消息回来,这下傻眼了,挠头问道:“邹大人,刚给孟经送了晚膳过去,要不要等他吃完了再提堂?”
“吃吃吃,吃什么吃!”
邹世高顿下脚步,门外还那么多等着升堂的学子呢,“赶紧提过来,别吃了!”
“是!”
衙役领命,跑着去了牢房。
“大刘,这么急做什么呢?”衙役长坐在监守处,见衙役进来,笑呵呵地问。
被称作大刘的衙役擦了擦额前的汗:“邹大人说要连夜升堂,让小的来提孟经前去。”
“连夜提堂?”衙役长嘎巴下嘴,“看来那小子做的事真是犯了众怒了,该!”
衙役长嗤了一声,朝里头努了努嘴,“正在里头嫌弃咱给的膳食是猪食不能入口呢,去提吧,不爱吃正好别吃了。”
牢房里,孟经撇嘴嫌弃地看着面前的馒头稀饭,肚子虽然饿着,他却一点吃的心情都没有。
这都是什么垃圾!
用来打发乞丐的吗?
“咕噜噜……”
肚子又抗议地叫了几声,孟经咽了口口水,拿起勺子翻了翻没几粒米的稀饭,叹了口气。
虎落平阳被犬欺啊,他忍了。
就在将稀饭送进嘴的那一刹。
“孟经,提堂了!”
衙役大刘走到牢房门前开了锁。
孟经眼睛一亮,将那勺子丢回碗里:“这位大哥,怎的半夜就提堂了?可是知道我是被冤枉的?”
衙役大刘觑他一眼,并不回答他的问题,将他拷住往外拉:“快走,有什么话一会儿跟我们大人说去。”
连夜升堂不是小事。
需要通知各处工作人员到场待命,准备各种升堂所需的物事,收到升堂的命令起,京兆尹府里就跟一锅粥一样炸开了。
各处人员都紧急进入状态,里里外外奔跑忙碌。
邹世高吩咐衙役去太子府通知太子此事,因为庆元帝发话让太子和他一道处理这个案件,审案现场自然少不了太子。
秦泽收到消息匆匆赶往京兆尹府,被门外的学子数量唬了一跳。
难怪邹世高连夜升堂。
而一直关注京兆尹府的晋王秦旭在差不多时间也收到了最新消息。
“什么?膳食送过去了没来得及吃?”秦旭牙槽紧绷。
如果不是邹世高搞什么连夜升堂,那掺在粥水里的毒药便能直接送孟经上路了。
秦旭猛然起身披上外袍:“走,去京兆尹府!”
()
搜狗
………………………………
第296章 忽悠
待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
京兆尹府衙门灯火通明。
学子们有序地站在公堂前围观,距离太远无法观看现场的学子们则席地而坐,静待前头传回消息。
被传上公堂的孟经环顾四周,有种莫名的寒意涌上心头。
怎么会有这么多考生站在公堂外看他热闹?
而眼前主座旁边的那个英俊男子,他是见过的。
在扬州城那日,和沈府的人一同出现的男子。
他身上那尊贵轩昂的气度,让人无端生出渺小如尘埃的念头。
他是什么人?
就在怔忡间,忽听‘啪’的一声惊堂木响起。
“堂下可是被告孟经?”
孟经吓得腿一软跪了下去:“小生正是孟经。”
邹世高嘴角抽了抽。
按大庆国律例,身为贡生的孟经在公堂上本无需跪他。
但既然跪了,他也懒得提醒孟经,遂继续道:“孟经,本官且问你,你在今年会试考取功名为何?”
孟经抬起头:“小生考了第三名。”
此时,站在公堂外的考生们嘀嘀咕咕地讨论起来。
孟经听不清大家念叨的话题,只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一时心中慌乱。
该不会他在放榜这日去睡了画舫歌姬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吧?
这莫名有些丢脸啊。
皇上知道了会不会一怒之下夺了他的功名?
惶惶然中就听得邹世高继续说道:“孟经,本官且问你,你这贡士第三可是实至名归?”
秦泽和秦旭坐在邹世高下首旁听,如今都听出来邹世高正在引导孟经做供。
秦旭轻轻地咳了一声,想提醒孟经小心应对。
哪知孟经又不知晓秦旭的身份,根本没留意秦旭示意的眼神。
他略有慌张地回应邹世高:“小生自然是、是的。”
“既然是,那就证明给大家看看。”邹世高声音沉稳又威严,让人不自觉就会顺着他的要求做。
“大人,”孟经此时有些迷糊,“您说的证明是指?”
邹世高看了眼堂外的学子们,捋着胡须道:“就将你会试是策论的答案背写一遍,让众学子看看你是否实至名归。”
秦泽心中暗叫一声好。
原告罗启状告孟经作弊,唯一的证据就是孟经找他代笔。
而考卷下落不明,为了证明此事,只有孟经自行将策论的答案再写一遍才能作为证据。
若坦言将罗启的状告让孟经知晓,他随意写下一份策论的答案的话,这桩案子就根本无法真正得到审判。
是以邹世高才想办法诱导孟经自己写策论的答案。
公堂外的学子们虽并不明白邹世高的真正用意,但却很是配合地起哄起来。
秦泽睃了一眼邹世高,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心想怕是早已安排人和堂外的学子们通过气。
唯独秦旭一脸怒色。
若然孟经真的将考卷再写一份,程奇正之事便彻底不可保。
于是,他忍不住起身质疑道:“邹大人,本王观你这审案的流程似乎不对。”
邹世高心头一个咯噔。
晋王是不请自来的。
本以为是因为会试监管的职责前来了解案情,而今这么一开口邹世高就品出了几分不对味来。
孟经正被他忽悠得看着要准备写策论的答案了,若是让晋王给点醒了就坏事了。
不过是双方眼神的一个对视,邹世高心里就已经翻涌过好几个念头。
他沉吟片刻,道:“回晋王,本次审案乃连夜开审,本就并非按着正常流程进行。王爷如果对审案方式有意见,明日上朝时可以提出来让群臣共同讨论探索。”
“如今时辰不早,”他说完不再看向秦旭,对着孟经道,“孟经你且去将策论答案背写下来,好让众学子一观。”
言罢,邹世高迅速给得力属下递了个眼神。
得力属下立即上前将孟经带到一旁的侧室。
秦旭起身喊道:“且慢。”
然而得力属下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拎着孟经走得飞快。
“你!你给本王站住!”秦旭气得七窍生烟。
秦泽起身拍拍他:“二皇弟,堂外还有许多学子在呢,莫要激动。”
秦旭闻言,扫了眼齐齐看向他的学子们,愤愤撩袍重新坐下。
邹世高忙赔了个笑脸:“本官这属下有点耳背,晋王可别气坏了身子才是。这时间已经很晚了,不如晋王先回府歇息,待案件审完后,本官让人将结果送去晋王府?”
秦旭冷冷看他一眼,端正坐姿:“不必。”
孟经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背写策论的答案。
对于策论的答案,他早在罗启替他写完后就背得滚瓜烂熟,要重写一遍并非难事。
他而今只想着将这篇绝妙答案写出来,让堂外那些眼红他功名的学子好生看看他会试第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等孟经带着答案重回公堂,邹世高手执卷子草览一遍,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来人,传原告罗启!”
孟经一愣,忍不住叫了出来:“罗启?怎么会是罗启?”
然而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疑问。
罗启被领了上来,一见到孟经就怒红了眼。
他强忍着的愤怒,在邹世高的问话下,将作弊之事缓缓道明。
“小生本是扬州城去年秋闱第二,今年一心参加会试考取功名。”
在福元圆的威胁下,孟经在扬州城不敢对罗启兄妹轻举妄动。
来到京城后,孟经托了拜访礼部右侍郎程奇正大人,不惜重金在他手上拿到了这届会试的题目。
题目是拿到了,但怎么答才能够拿到优异成绩是个问题。
于是,孟经盯上了才学出众的罗启。
他以沟通学问为名和罗启讨论了该题目,并从罗启那里骗得答案后,就下药让罗启上吐下泻拉得无法赴考。
罗启一番控诉潸然泪下,让堂外学子各个感同身受。
一时孟经成为众矢之的。
然他刚才新鲜火热写下的策论跟罗启早前呈上的文章一字不差,想抵赖都无从抵赖。
“他作弊!会试作弊!”
“太过分了,邹大人要替罗启雪冤!”
群情愤慨,久久难熄。
………………………………
第297章 挽留
待到案件初审完结,已经是二更天时分。
秦泽回府后直接回了韬正院,本以为福元圆早已睡下,却见屋内依旧亮着一盏夜灯。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秦泽迅速更衣上了床榻,将媳妇捞进怀里,嗅了嗅熟悉的香味,顿觉一天的疲惫尽数散去。
福元圆抬眸觑了他一眼:“今天夜审可还顺利?”
“顺利。”
秦泽想起邹世高忽悠孟经的模样,嘴角勾了勾,“邹大人是个妙人。”
福元圆闻言,来了兴趣,听了秦泽的一番解释后,忍不住笑道:“幸得有邹大人这么一出妙计,不然若是被那孟经发现了端倪,没有按照考卷书写答案,这个案件就不好办了。”
秦泽颔首同意。
有人快他们一步毁了考卷,若是没有孟经亲手写下的考卷答案,这个案子就无从审下去。
是以邹世高和属下们仔细分析讨论后,刻意给孟经营造一个让他放松警惕的氛围,再在公堂上引导他默下考卷答案。
“只是,我听你意思晋王意在提醒孟经莫要中了邹大人的计,怎么看着他却没有放开手去做呢?”
按理说秦旭当时提醒邹大人审案流程有误,完全可以阻断审案继续进行下去。
只要给孟经适时的提点,想必孟经便不会这么容易中招。
“他不敢。”
秦泽淡淡一笑,“公堂外站满学子,如果他执意阻碍断案,学子们的口枪舌剑就能毁去他一直以来塑造的名声。”
“所以,还需感谢那些静坐示威的学子们。”
福元圆在秦泽肩头蹭了蹭,疑问道,“可知道是谁组织学子们如此行事的?”
秦泽嘴角微勾:“是表哥。今日放榜表哥得知此事,正巧大多数学子都在贡院附近的茶楼聚集,得知此事后很快就凝结了不少义愤填膺的学子。”
“表哥本人并未参与此事?”福元圆笑问。
秦泽摇头:“没有,他把消息放出去后,就借着几分醉意回了府。”
福元圆不由感慨:“表哥这是越来越精了。”
常益德并非不想带领学子们一道静坐示威。
而是因为这件事庆元帝指派秦泽主导,他身为秦泽的表亲,若是领头闹事,即便最后案件完美审结,也会对秦泽有负面的影响。
也许隔日就会有言官举奏秦泽指使常益德教唆学子闹事。
“阿泽,”福元圆唏嘘一声,歪着头看着那双月光下黑如点墨的眸子,“你说程奇正明知父皇最痛恨会试舞弊这种事,为何还铤而走险犯下大错?”
秦泽抿紧了唇:“为了钱。你可知道孟经花了多少钱买一份考卷?”
福元圆摇头。
“一万两。”
福元圆张圆了嘴,孟家不过是扬州城的富裕之家,家底能有多少她大致可以估算到,为了会试竟然这么舍本?
“有钱能使鬼推磨,足够的钱财让程奇正利欲熏心,”秦泽轻嗤一声,“许多官员过久了安稳日子,就容易做错事。这一次不仅要狠罚程奇正,还要经由此事给朝中官员敲响警钟。”
邹世高夜审一案第二日便在朝中掀起了惊涛巨浪。
第二日早朝上,邹世高将前一夜的呈递庆元帝,庆元帝一怒之下当场就在金銮殿审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奇正。
人证物证俱在,程奇正根本无从辩解,当下就被庆元帝革了职,判了流放千里永不得回京的重罪。
而行贿考官的孟经因其做法极其恶劣,杖责五十后发配边疆充军。
这一条条惩罚措施下去,让京城翘首以待的学子们兴奋激动,高喊大快人心。
孟经是会试第三名,因为作弊被剥夺了功名,原先考取第四名的贡士便直接接替顶上了第三。
殿试过后,常益德顺理成章被庆元帝点做状元郎,会试第四名的贡士点做榜眼,而会试第二名的扬州城才子徐伯清,因为风流倜傥,文采斐然被庆元帝指做了探花郎。
杨柳依依的阳春三月。
随着殿试完结,前来赴考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离开了京城。
众多学子当中,罗启恐怕是最为落寞的一个。
他身上盘缠本来就少,如果不是为了看孟经的最后下场,怕是早就离开京城了。
这日亲眼见到孟经被送上充军的队伍,他背起重重的书架背包,缓步走出了京城的城门。
为了这次会试,他苦读多年,依赖着比自己年幼的妹妹挣钱过活。
原本踌躇满志想要在会试一举高中,却不幸落了孟经的圈套,连考试都没参加上。
他悔得恨不得撞墙。
幸得京兆尹府的邹大人替他平反了冤情。
扭头看了眼京城的大门,罗启暗暗下定决心,三年后他定要在会试大放异彩,为妹妹,为逝去的父母争得荣光。
“罗启兄弟。”
罗启停住脚步。
在京城他并无相识的人,是谁在叫他?
他转过头,看向迎面而来的男子,讷讷道:“常状元,你、你怎么认识我?”
常益德爽朗一笑,拍拍罗启的肩膀:“罗兄弟,我们借一步说话。”
与罗启到一旁的茶摊子坐下,常益德点了两碗茶,递了一碗过去。
“罗兄弟可是打算启程回扬州城?”
罗启颔首,眼底略带失落。
常益德沉吟片刻:“不知罗兄弟可愿意留在京城读书?罗兄弟文采斐然,在下可以举荐罗兄弟到学院读书。”
罗启有些呆。
常益德所说之事在他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能在京城的学院念书,那简直是天下学子的梦想。
只是——
他摇了摇头:“多谢常状元的好意。在下家境贫寒,负担不起。”
常益德喝了口茶,含笑道:“如果罗兄弟不介意的话,我们常府可以资助。”
罗启更是一愣。
他听明白了常益德言下的招揽之意。
“罗启何德何能……”
“罗兄弟还请莫要妄自菲薄。”
常益德留罗启,一是因为对他才华的肯定,二是因为孟经。
孟经此行不仅没有得了功名,还被充军边疆,罗启若是回了扬州城,想必孟家之人定不会放过他。
如若没有留意此事便罢,既然他留意了,便想出手相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