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子二人被送进宫,原本外男是不能直接入后宫觐见的,因苏幼仪身为皇后,何况她肚子快要足月行动不便,所以他二人才能破例到永寿宫觐见。
进宫见了处处高大威仪的奢华景象,这父子二人早已唬得不敢乱说话,到了永寿宫更加处处金碧辉煌,他二人连嘴都合不上。
进得正殿,方见上首一美。妇身着锦衣华服,腹部高高隆起,似乎已等候了一阵。
两人连忙跪地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殿中站着金奴银婢,一声不响地伺候着,这么多人一丝喘气声都闻不到。
两人越发紧张,紧张得自己也不敢喘气。
好一会儿,才听见上首雍容华贵的声音,“免礼,看座。”
座摆得颇远,只是两个小杌子,又摆了矮几,上头放着精致的茶水点心,都是宫外见也没见过的东西。
苏衡大着胆子微微抬头,看上首的苏幼仪。
………………………………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下马威
虽然她身着华服美衣,头上的珠翠饰物叫人眼花缭乱,不过面上却没有施脂粉,看起来仍是当年容貌。
苏衡一眼便认了出来,这确实是她堂侄女苏幼仪。
打消苏志明跟在他堂兄身边读书,就夸他堂姐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惜是个女儿身,不然一定能中状元。
没想到当年的玩笑话如今也算应验了,她以女儿身做不得状元,却做了天下女子中最最尊贵的皇后!
苏衡恨不得跪倒在地,万分膜拜。
苏幼仪注意到他的目光,也认出这二人确实是自己记忆中的堂叔和堂弟。
堂叔没有怎么变样,堂弟如今已是大人,容貌变化了许多,可仔细看还能看出小时候的影子。
她微微一笑,“苏衡,你可知罪?”
正欢欢喜喜端坐在椅子上的父子两,闻言立刻跪倒在地。
座上的皇后娘娘尚未和他们以亲族相论,就先问了罪,他父子二人吓得不轻。
“臣惶恐,不知犯了什么罪?”
苏衡战战兢兢,全然没有了在市井横行的派头。
苏幼仪轻哼一声,听在他父子耳里不知何意,心里抓挠得厉害。
只见一旁衣饰光鲜的女子站出来,似乎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字正腔圆道:“凡朝中有官职品级者,方可自称微臣,无职只可称草民,难道未曾有人教过你们吗?”
“草民知罪,草民知罪!”
苏衡一听连忙改了口,跪在地上一拜又拜。
苏志明忙拱手道:“回皇后娘娘,草民与家父初次入宫,不懂规矩,并非有意无礼。还请娘娘看在家父只是乡间务农之人,不要同他计较。”
这苏志明说话,还算有礼有节。
苏幼仪闻言多看了他两眼,看起来白净清秀,小时候的圆脸到如今看来,多了一分稚嫩。模样。
不过神态动作间看得出,他这些年应该还在读书,做派十分书生气。
总算没有枉费自己父亲当年的教导。
苏幼仪心中略得宽慰,“起来吧。”
小小下马威已经让苏衡吓得暴露了本性,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多了。
“堂叔,你还认得本宫么?”
苏衡怯怯地抬头一看,“自然认得,娘娘和少年时容貌未曾大改,只是衣着珠饰华丽多了。”
苏幼仪笑了笑,“志明,你呢?”
苏志明低头拱手,“认得。虽然娘娘当年离开的时候,草民年纪尚小,不过还记得娘娘当年和堂伯父一起教导草民读书的模样。”
他说罢,低垂的脸上眉头蹙起。
苏幼仪先是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这会儿又叙起了旧情,真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幼仪笑道:“是啊,本宫也还认得二位的容颜。虽然离乡多年,但故乡的景致和亲人,本宫总是时常提起。”
“听闻皇上派人回乡修建宗祠和祖庙,你们可看见过么?修得好不好?”
苏衡和苏志明对视一眼,“好,皇上亲自派人来办的,自然好。不仅是宗祠建的好,连县衙和州府也时常来人,或是帮忙或是看望,提起皇后娘娘都是毕恭毕敬的。”
苏志明则道:“是啊,一切都很好。除了皇上的旨意之外,十里八乡都以皇后娘娘为荣,更有许多乡民自发前来帮忙的。”
“还有一些是当年在堂伯父的学堂里受过教的学生,都十分感念堂伯父的恩德。草民同他们聊过几次,大家都还记得皇后娘娘,说皇后娘娘自小就是才女,堂伯父教养得当。”
苏幼仪叹了一口气,感慨良多。
饶是她如今贵为皇后,也会想起年幼时的玩伴,更会想起自己的父亲。
苏志明说的这些话,句句都熨帖到她心里。
她又道:“多年未曾回乡,他日。你们回去的时候,都替本宫问一声好吧。毕竟都是当年的故人,只恨再也无缘一见了。”
父子两个都唯唯诺诺地应了,“皇后娘娘不忘贫贱之交,实属大德,草民佩服。”
苏幼仪忽然想起什么,面上又带了笑意,“本宫虽然心里念着家乡父老,可是有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是身不由己啊。”
苏幼仪感慨着,端起了茶盏。
苏衡又看了苏志明一眼。
这又是什么意思?
苏幼仪缓缓放下茶盏,“别看这宫城浩大,风光无限,实际上步步都是危机。本宫贵为皇后,却没有一个父兄亲族在朝中为官。朝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怎么肯依呢?”
“远的不说,现如今后宫里江嫔,那是威远侯府的大小姐。燕妃,也是出身显赫大族的女子。唯有本宫,无依无靠,没有背景。”
苏衡父子二人,闻言不禁动容。
苏幼仪又接着道:“虽然皇上追封了父亲翰林大学士的官衔,毕竟只是名,没有实权。本宫这般处境,却听说你父子二人在京城处处招摇,显尽威风,这让本宫实在痛心……”
苏衡和苏志明听到这里,又从椅子上跪下去了。
“草民有罪,皇后娘娘恕罪,皇后娘娘恕罪!”
苏衡吓得屁滚尿流,身后的苏志明眉头紧锁,想到自己父亲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连他都看不下去了。
只是原本以为看在他们是皇后族亲的份上,不会有人明着来指责,没想到确实没有别人,指责他们的正是皇后本人。
她果然还和年少时一样,明理明德,从来不像寻常乡民一样,遇到事情只知道偏帮自己的亲朋好友。
比如小时候在学堂,他若和别的小学生打架了,苏幼仪总会来问清缘由,然后安慰对的那一个,批评错的另一个。
苏志明有时候是被安慰的,有时候是被批评的,并没有因为他是苏幼仪的堂弟而特殊。
这份性情,她还保留着。
苏衡吓得连忙解释,“皇后娘娘,草民知道错了,草民真的知道错了!草民只是头一次进京,不知天高地厚才会做出这样的事,都是草民的错!”
他回头看了苏志明一眼,“皇后娘娘,此事都是草民的错,和志明没有关系啊!他只是跟着草民,那些作威作福的事情都是草民做的,和他没有关系!”
………………………………
第四百五十四章 越发恭敬
苏志明只是低着头,什么话都没说。
虽然那些事的确都是苏衡做的,可他总不能把罪责都推给自己的父亲吧?
那也太不孝了。
苏幼仪看了看他父子二人,终是叹了一口气。
“起来坐吧。”
苏志明扶着苏衡起身,后者的腿已经软了。
苏幼仪这才道:“堂叔,实在不是我想指责你,是咱们家没有这样权大势大,您如此招摇,不仅会给我,也会给你们招来祸患。”
“我若没记错的话,志明已经考上举人,今年就要参加春闱了吧?”
苏志明忙道:“谢皇后娘娘记挂,确实如此。草民此次进京不仅是为了拜见皇后娘娘,也是为春闱做准备的。”
“还叫什么皇后娘娘?日后私下无人的时候,还是叫堂姐便是。”
话音落地,苏衡和苏志明都诧异地抬起头。
二人不知所措。
方才苏幼仪还在怪他们进京之后行事太招摇,怎么一下子态度又变了?
这样变来变去跌宕起伏的,苏衡觉得自己的老骨头有点撑不住了。
苏幼仪亲自起身,扶着肚子下来,“都是一家子骨肉,我也不想指责堂叔。只要堂叔答应我。日后不再如此行事,我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她口气温和,苏衡忙道:“是,一切都听娘娘的吩咐,草民再也不敢了!”
苏幼仪靠近了打量苏志明,“春闱是大事,我看你眼睛底下泛着青黑,想来是温书忘了休息吧?”
苏志明有些不好意思,“刚刚进京有些水土不服,加上之前……之前父亲总是带我出去游逛,白日难以读书,只好晚上熬夜了。”
苏衡听了这话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顾着带苏志明去到处交游,都忘了正经事是什么了。
之前他还想着,既然攀上了皇后娘娘,考不考得上进士又有什么关系?
直到今日见到苏幼仪,被她一番话才敲醒了——
即便他们是皇后的族亲,也只不过是无权无职的布衣平民,说到底还是得考上进士才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与其指望攀龙附凤,不如想着儿子能考个好名次。
苏幼仪笑道:“我看你不仅是晚上熬夜看书,似乎营养不足,看起来面色黄瘦。想来堂婶早就不在了,堂叔一个大男人要照顾你的饮食也不容易,这要是到科考那日累倒了怎么成?”
她朝淑芽看去,“去太医院请一位太医去苏府,让他为志明开一些食补调理的方子,再从库房取一些上好的人参何首乌等药材,一会儿让堂叔他们带回去。”
见她想得如此周到,又是请太医又是送珍贵药材,苏衡父子二人都十分欢喜。
气氛逐渐好转,三人这才谈起了家乡旧事,风土人情,一时相谈甚欢。
临走的时候,只见庭院中站着两排服制统一的小太监,手里都捧着带明黄签子的赏赐。
多福笑着迎上来,苏衡父子见他衣着华丽,就不知道不是普通的太监,忙行礼问好。
“哎呦,叔老爷折煞奴才了,这可使不得。”
他说着扶起二人,又道:“奴才是永寿宫的掌事太监,跟着娘娘许多年了。娘娘在宫里委实吃了不少苦,她一向低调不长扬,才能平安到今日的荣华。所以娘娘方才不是指责二位,只是希望二位能学会长保平安的法子,还请二位不要误会。”
“不敢不敢。”
苏衡忙道:“是我这些日子行事孟浪猖狂了,我们苏家全都指望着皇后娘娘,自然皇后娘娘如何行事,我们父子也都跟着。”
苏志明也道:“是啊,公公放心。我二人虽是乡野出身,也是明理之人,自然知道皇后娘娘说的是为我们好。”
“叔老爷和少爷知道就好。”
多福笑眯眯地,“娘娘命奴才送二位出宫,这就请吧。”
说着朝那两排捧着赏赐的太监打了个招呼,众人都转过身来,预备跟着他们出去。
苏衡惊讶道:“这是……”
“这是皇后娘娘赏赐二位的东西。除了方才说的珍贵药材之外,还有金珠宝玉各色珍珠宝石等物,都是给二位的。”
苏衡听得眼睛都直了。
这么多的赏赐,要七八个人抱着才能拿得下,全都是给他们父子的?
原以为他行事不端惹恼了苏幼仪,就算对他们顾念亲情,也绝不可能再加厚赏了。
没想到她不但厚赏,还赏得如此丰厚,丰厚到叫人不敢想象。
一时受宠若惊。
苏志明却道:“公公,这么多赏赐都给我们,我们如何受得起呢?还是去回禀皇后娘娘,请她收回吧?”
多福看他一眼,心道这表少爷果然是个读书人,还是很明理的。
叔老爷就显得浅薄了些。
他忙道:“表少爷不必客气,皇后娘娘的赏赐你们收着便是。虽然皇后娘娘请二位要低调行事,可二位毕竟是娘娘母家的亲人,自有皇亲国戚的尊贵,不必妄自菲薄,这些赏赐你们受得起。”
听到这话,苏志明才不拒绝了。
于是多福带着人送他二人回府,一路上皇家车马在前,太监宫人们捧着赏赐在后,队伍浩浩荡荡,看得京城百姓纷纷侧目。
有不少在这之前结交过苏衡的人,见状越发感慨自己慧眼真知。
皇后娘娘对苏衡父子如此厚赏,可见是真看重这两个亲人,想通过他们巴结上皇后娘娘,这件事大有可为。
不少人连忙赶到苏府去,想趁热再巴结一把,却见苏府大门已经紧闭。
问门房的下人,下人说老爷和少爷谁也不见。
这就奇怪了,平日苏衡最喜欢去街上招摇的,今日怎么不出门也不见客了?
苏府之中,苏志明回到书房,将自己从岭南辛辛苦苦带来的书卷打开,认真温习起功课。
而前厅之中,苏衡正在请从宫里一路跟出来的太医喝茶。
“方才下官已经给令公子诊过脉,并无大碍。只是像皇后娘娘说的,他近日睡眠不足,加上一贯饮食差了些,身子有些虚。”
“下官为公子开了一些食补的药方,知道二位远道而来对京城不太熟悉,已经让药童把需要用的药材和食材都分门别类整理好了,每日给令公子熬煮一次便是。”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便好
苏衡连忙拱手,“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大人太过谦虚了,我不过是一介草民,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岂能自称下官?”
那太医更加客气,“虽如此,可您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叔父,我理应敬重。皇后娘娘让我来给令公子看诊,这是我的荣幸。”
“不敢不敢。”
苏衡也越发客气,“有劳太医走一趟,我送大人,请——”
自从进宫一趟之后,苏府气象大改。
苏志明不出门了,成日就在府中读书喝药膳,身体康健精神也好。
苏幼仪还命人请了一位老先生上门,毕竟在岭南的时候苏志明没有受到更多良师指点,有京城著名的老先生指点一二,或许能对科考时有些帮助。
苏衡一开始也决定闭门不出,后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乘小轿赶去了苏府。
此苏府非彼苏府,说的正是苏清府上。
“苏大人!”
苏清在府中,听闻苏衡忽然来府上,吓了一跳,还是决定亲自出门迎接。
刚出门便见苏衡迎了上来,恭恭敬敬一个大礼,叫他更吓得不轻。
“还请苏大人原谅,前些日子是草民不知好歹,说了许多悖论猖狂的话。请苏大人恕罪!”
苏清不知他为何态度大改,忙扶起来,“贤兄这是怎么了?前些日子你我并无冲突,我早就忘了。”
苏衡心中暗暗感激,苏清真是个大度的人。
便改了口,“贤兄年纪较长,自然你为兄,我为弟。若是苏大人不嫌弃的话,日后你我兄弟相称,方是连宗的情谊,你说呢?”
前些日子还叫嚣不再连宗,今儿态度大改,苏清虽不知是为什么,隐约也想到应该跟苏幼仪有关。
是了,听说今日苏衡父子进宫见苏幼仪了。
苏清心中暗自感慨,也只有苏幼仪的本事大,才能把苏衡的态度彻底扭转,他对先前的冲突本来就不甚在意,这会儿自然顺着他的话。
“若是这样,那愚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便以兄弟相称,一道朝府里走去。
一直到天色将晚苏衡才出来,回府的轿子上,他不禁感慨,“幸而皇后娘娘提点,这苏大人才是本次科举的主考官,若是得罪了他,志明的功名岂不全毁了?”
他一面感慨自己先前有眼无珠,一面赞叹苏幼仪行事。
不愧是皇后娘娘,处处周全,聪明和心思都是人上人的风范。
……
乾清宫中,皇上也听闻了此事。
“果真么?怪不得苏清一病病了一日,现在又神清气爽起来了。”
高奇寿不禁好笑,“那还不是被气的?如今解了气,自然处处舒泰了,没有什么不周全的。”
皇上点头,“这样也好,朕原本想让他在此次科举之中,多照顾照顾那个苏志明。如今他和苏衡和解了,想来不用朕说,他也知道照顾。”
高奇寿道:“皇上是想让皇后娘娘的堂弟入朝为官么?”
皇上不知道在想什么,淡淡一笑,“自然。只要她族中还有能做官的人物,朕都能抬举。更何况朕听说,这个苏志明不错,和他爹不一样。”
“是啊。”
高奇寿道:“那次他们父子进宫的时候,奴才远远地看了一眼。这苏志明看起来是文弱书生的模样,可行事周全。他进了后宫,来来往往都是衣着光鲜的宫女,也没见他多看一眼。”
苏衡倒是看了好几眼。
未必是有什么歪心思,只是他一个乡下人忽然进了宫,出于好奇东看西看也是正常的。
像苏志明这样能控制自己克己复礼的人,反而才是少数。
这样的人,一定能有所成就。
皇上闻言颇为满意,“如此便好。”
……
今年春闱的主考官,皇上任命了苏清,按照旧例来说苏清的官位未免低了一些,资历也浅了一些。
所有人都以为,皇上此举是因为皇后娘娘的关系。
皇后娘娘的母家无人在朝中为官,唯有一个苏清勉强算是她的母家人,皇上抬举苏清,就是等同抬举皇后。
皇帝宠信嫔妃总会惹来妖妃祸国之类的担忧,但帝后二人恩爱和睦,却是从宫里到宫外一片祥和的迹象。
家事不宁,国如何宁?
帝后二人伉俪情深,这才是江山之幸,百姓之幸。
于此同时,在准备春闱最紧张忙碌的时节,季玉深反倒清闲了起来。
他如今仍旧住在上房东院,西院那边自李梓月故去之后,就是安儿和奶娘等人带着李千越在住。
李阁老没了,李梓月也没了,他却没有让李千越改姓。
春来芭蕉茂盛,美人蕉下,海棠花侧,书房的窗子大开,有人在窗下下棋。
春风时而入室,凉意微微。
季玉深独自一人解棋谱,白玉与乌金做的黑白棋子触手生凉,他的手早已冰冷一片。
下人进来禀告,“大人,李侍郎来了。”
季玉深手上一顿,慢慢收回在袖中搓了搓指尖,“请他进来吧。”
这位李侍郎正是工部侍郎李鹤,算是李阁老的远房亲族,实际上要论起来,或许根本找不到亲缘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从前李阁老的事情并未参与到核心,所以如今还能保全官职和性命。
李党核心的成员要么受牵连获罪,要么纷纷被贬,要么自己主动辞官离朝,这位官位不高的李侍郎反而显出来的。
此次来到季府,他自然有话要说。
“首辅大人。”
李侍郎进来先行了个礼,看到季玉深在窗前下棋,眉头立刻微微蹙了起来。
季玉深注意到他的反应,笑了笑,“随便坐吧。”
李侍郎忙迎上来,“大人,您怎么还有心思下棋?”
他叹了一口气,“这三年一度的春闱,按照祖制都是内阁首辅为主考官。所以内阁首辅是天下举子的恩师,将来这些举子成为进士入朝为官,方能为您所用。”
“如今皇上偏爱新立的苏皇后,把苏大人弄去做了这个主考官,这不是断了您的路么?说句不好听的,您比较年轻资历尚浅,若没有师生这一层关系,将来那些举子入朝未必能拉拢得来……”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是一介平民
想当年李阁老在的时候,是什么盛况?
朝中大半官员都和他有师生之谊,那些三年一度入朝的学子也是一样,只有李党挑选人才吸纳的,从来不需要主动去拉拢。
如今风水变了,主动拉拢人家都未必肯来。
季玉深淡淡一笑,“谁说我要拉拢他们了?”
李侍郎面色大变,“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当年李阁老在朝中的时候,那可是……”
“好了。”
季玉深不愿意听李阁老。
虽然人已经死了,可那时他的仇人,每每提起他总会想到当年岭南季家的灭门惨案。
更会想到,李梓月进宫质问苏幼仪的那些话,差点沦为别人的把柄害死苏幼仪。
幸而他当初进京赶考的时候,说的籍贯并非他和苏幼仪从小长大的明县,而是他外祖的故居沧县。
当时他只是担心,李阁老既然派人灭他满门,若知道他真实的身份会连他一并害死,所以用了自己外祖的籍贯。
没想到当初小小一个举动,多年后反而帮了他和苏幼仪一把。
真是时也命也。
季玉深道:“从前李党为何被皇上所不容,为何被打压以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