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了的再好,也比不上活着的。
玳妃自己何尝不想有个皇子傍身,三。不五时地就去乾清宫请安,还时常撞见大皇子等人在乾清宫由皇上教导着读书。
皇上很少理会她,更别提让她侍寝了,玳妃急得出尽奇招。
苏幼仪对她的招数一概装聋作哑,反正皇上也不理会她,她再这样下去不过自取其辱。
她现在更在意的,是前朝的动向。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探查古方
秋来之前,张之洞和苏志明总算回朝了。
二人带着详细的勘察奏报回来交给皇上,君臣三人在御书房中畅谈了半日,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苏志明走在前头,张之洞落后半步。
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回去禀告了多福,多福又转而告诉了苏幼仪。
苏幼仪对此很是满意,不消多久,便见苏志明的拜帖递了进来,说是外男不便入内宫,苏志明在坤宁宫外给她叩首请安了。
苏幼仪便命多福代她出去相迎,说了一番亲厚的话,又赏赐了不少物件给他和他父亲苏衡。
苏衡见着众多赏赐十分欢喜,拉着苏志明给他接风洗尘,“我儿果然能干,刚刚入仕办的第一桩差事就如此妥帖,皇上赞许皇后赏赐,连那状元郎也挡不住我儿的风头!”
苏志明谦虚道:“父亲多心了。其实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张兄才会客气谦让的。他的才干不在我之下,我们俩平分秋色,本不应由他退让的。”
苏衡细细打听,才知道事情原委,不禁感慨,“皇后娘娘公道,但到底是护着自家人的。”
苏志明听到此处也感慨良多,“原先我还觉得娘娘如此让我十分为难,有些对不起张兄。没想到张兄自己倒豁达,说是能为皇后娘娘效力,这些许小事算不得什么。还说他要感激我,若非如此,他一个没有身世背景的人,如何能在朝中找到皇后这样的靠山?”
“我细想了想也是,因此和张兄不但没有了嫌隙,反而更加亲密,约定好日后在朝中守望相助。”
张衡张了张嘴,不禁感慨苏幼仪聪慧。
这一举不仅让苏志明脱颖而出担当重任,更是间接收复了张之洞这个新科状元,最重要的是还让苏志明有了如此得力的一个帮手和好友。
一举数得。
回想当年,苏衡感慨万千。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
苏志明见他沉默不语,在他眼前挥了挥手,苏衡叹了一口气,“没什么,只是感慨为父不如你堂伯有远见。为父读书少,你堂伯却是差点考中功名的人。为父以为自己有个儿子万事足矣,你堂伯膝下只有个女儿,却从小教她读书写字和男儿一般无二。”
“当时为父还笑话他,教女儿读书又有什么用?难道女儿还能替他考功名?你堂伯却没有因为旁人的耻笑而放弃,不仅坚持教自己的女儿读书,还带着你一起读书。”
“为父现在真是佩服你堂伯,要不是他自小教育得当,又哪来如今贤名远扬的皇后?只怕连你也要随为父在岭南耕种,更别提能有入朝为官的一天了……”
苏志明听到此处也十分感慨,“是啊,孩儿能有今日,多靠堂伯和皇后娘娘。”
“你明白就好。”
苏衡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听闻皇上近来身子不好,朝臣们都有劝皇上立储之意。你要记着,此等大事上务必维护皇后娘娘,方是我苏家长盛之法,明白了吗?”
苏志明认真地点头。
他觉得这是他这个从偏远山林出来的父亲,一生中说得最正确的一句话。
……
“皇上的身子近来如何了?”
太医入坤宁宫请平安脉的时候,苏幼仪顺口问了问皇上的情况。
听闻近几日因为修建皇陵之事,皇上多劳累了些,身子竟比之前还不如了。
太医眉头紧锁,唯恐被治个当差不力的罪名,“回皇后娘娘,皇上龙体无碍,只是劳累了些,休息几日便会好。”
太医诊完脉,苏幼仪收回手,“自从皇上的疫病治疗好之后,身子就一直大不如前,可是此前治疗的药方有何不对么?”
“不会。”
太医摇摇头,“后来宫中众人和民间百姓,都是按照太医院给出的药方治疗的,未听说有皇上这样的情况。按理说皇上的身子本来就比旁人强健,不应如此……”
苏幼仪忽然想到,当初太医研制出的药方,是在一张古方的基础上进行改动的。
“对了,若把先前那张古方拿出来研究,能不能找出皇上身体虚弱的原因?”
太医摇了摇头,“只怕难啊,那张古方到现在微臣都觉得古怪,里面的几味药分明是无理的。不过整张方子确实是对治疗疫症有效的,所以我们稍加改动,就能治好疫病。”
苏幼仪心中一动,没有多说什么。
待太医离开之后,她把多福叫到了近前,“我怎么想怎么觉得先前那张古方有古怪。你派人去查查,看看太医院到底是从哪里得到那张古方的,或许能查出皇上如今体虚病弱的根源。”
“是。”
多福领命退下,苏幼仪又命人做了羹汤送去乾清宫,淑芽道:“娘娘还是亲自送去吧,顺道看望一下皇上。离得这么近却不亲自走一趟,怎么也说不过去。”
苏幼仪是懒得走,架不住淑芽一直劝,她只好亲自走了一趟。
不想正好在乾清宫外遇见了玳妃。
玳妃大约也是听说皇上身子不适,故而做了吃食带来给皇上的,原本满心想邀宠,不想正好和苏幼仪碰了个正着。
她只好硬着头皮上来请安,苏幼仪也没多说什么,先一步款款进殿。
宫人通禀皇后到的时候,皇上面上一喜,几乎是立刻就放下了批阅奏折的朱笔,“你来得正好,朕给你看个有趣的东西。”
待看到苏幼仪后头还跟着玳妃,笑容立刻敛了下去,“你怎么又来了?”
玳妃尴尬无比。
皇上只当她不存在,招呼苏幼仪近前,将一大幅建筑图纸展开给苏幼仪看,边道:“你看如何?”
那是皇陵的整体修建图纸。
地宫的正中部分,帝后二人棺椁的位置格外醒目。
玳妃在图上看来看去也没找到自己的位置,“皇上,那臣妾等死后葬在哪里啊?”
皇上头也没抬,“江皇后的景泰陵还很宽敞,朕命人在景泰陵后修建妃陵,到时候嫔妃就葬在妃陵,与江皇后为伴。”
玳妃:“……”
………………………………
第四百九十五章 立储之争
数日之后,多福查到了那张古方的来由。
“娘娘,方子是从季府流出来的,绝不会错。奴才寻了原先在季府当差的仆人确认过,确是季大人命人送到太医院的。”
“什么?”
苏幼仪万万没想到,这件事会和季玉深有关。
当时皇上的疫病日笃,若不能及时医治必死无疑,季玉深既然让皇上染病,又为何要让皇上病愈呢?
这对他而言得不偿失。
唯一的可能就是……
“娘娘,娘娘?”
苏幼仪恍然出神,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没什么,本宫知道了。这件事务必对外保密,不要再传出去。”
“是,娘娘。”
直到此时此刻,苏幼仪才明白季玉深那时为何束手就擒。
他甚至完全没有想过为自己争一条生路。
因为从他把治疗疫病的药方交出来之后,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路,而后再争取又有什么意义?
能让他做出这种决定的,只有一个原因——苏幼仪。
他是为了自己而死的。
看清这个现实之后,苏幼仪心中乱如麻,胸口噎满了悲伤的情绪。
当时苏幼仪大着肚子还在皇上身边,亲自照顾皇上的病情,为此甚至不眠不休。季玉深心中不忍,以为她对皇上用情至深,所以到底放弃了弑君的念头。
她不禁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早点查出那张古方的出处?
如果查出这背后的缘由,皇上是否会因为季玉深的及时醒悟而放弃取他性命?
理智告诉苏幼仪,皇上就算知道也不会放弃,可心中的懊悔却消磨不去。
如果她早一点知道,哪怕皇上不会放弃,至少她也要见到季玉深,把这话说清楚。
可惜,如今再没有机会了。
想到身子越发虚乏的皇上,苏幼仪抿紧了唇。
这一切像极了因果报应,皇上如今所得的,终究不过是他自己种下的因……
前朝之中,酝酿许久的众大臣终于正式提起了立储之事。
皇上大为震怒,一气之下罢朝回宫。
苏幼仪听后及时打探,方知主张立储的是江肃为首的一干大臣,这也可以理解,现如今立储,作为嫡长子的大皇子占尽优势。
好在苏清和苏志明等人没淌这摊浑水。
这也是有理由的,与其让皇上立大皇子为储,他们更希望等到苏幼仪所出的皇子长大,最好是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哪怕是四皇子也好。
左不过皇上虽然病弱,但还没到必须立储不可的地步。
皇上的震怒却令人深思。
若非龙体实在虚乏,皇上怎会因为立储之事就如此恼怒?不过是群臣的奏折戳中了皇上隐秘的心事罢了。
皇上没有理会朝臣的奏请,夜深人静之时,却问苏幼仪的看法。
“臣妾以为不着急,皇子们到底尚未成。人,皇上又春秋鼎盛。皇上从前不是说过么?先帝就是因为早早立储,才导致皇子们互相争斗的。”
“你说的没错。”
皇上躺在床上,掩口轻咳,“群臣都觉得朕的身子不如从前了,所以急着提出立储的话。朕不爱听,也不希望皇子们互相争斗。更何况皇子们到底年纪还小,朕的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都还没长大,叫朕挑哪一个好?”
提到苏幼仪所出的皇子,她闭口不言以示避嫌。
皇上却主动问她,“你觉得,若真的要立储,立哪一个才好?”
苏幼仪认真地想了想,“皇上是说,臣妾以为现在就立储的话,该立哪一个?”
“对。”
苏幼仪道:“以现在来说,从四皇子以下都不必考虑,甚至四皇子都嫌年纪太小,还未读过多少书。”
皇上知道她素来不慕荣华,却没想到她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竟然一句话就把自己所出的皇子全都否定了。
皇上哭笑不得,“你就一点不为自己着想,万一朕真的打算现在立储呢?”
苏幼仪也笑了,“皇上说的是现在,臣妾就以现在论,更何况皇上不是说不会现在就立储么?”
“你继续说。”
苏幼仪道:“那就只能从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考虑。论长幼,论嫡庶,再论才能,综合而言,自然是大皇子最合适。”
若非前面那番话,只怕皇上会怀疑苏幼仪提出大皇子,是因为大皇子和她关系最亲厚。
可有了先前的话,皇上就只觉得她无私。
说到底前朝的大臣不也是这样想的么?
大皇子的身份占了个嫡长,按照旧礼,嫡长子若德行无亏又不是太过无才,是理所应当被封为太子的。
先帝朝时便是如此,嫡长子之前还有个庶长子,可先帝起初还是直接封了嫡长子为太子。
不过那位太子后来自己作死被废了,这是后话。
皇上见她无私,便说了真心话,“其实朕何尝不知道大皇子好?只是一来怕提早立储反而改变了他的心性,让他步先帝朝时太子的后尘。二来是怕万一咱们的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将来长大之后更加出众,那朕岂不是要后悔了?”
皇上到底是对几位年幼的皇子寄予厚望的。
苏幼仪闻言并没有多欢喜,只道:“大皇子如此聪明出众,皇上还不满足?以我看皇子们个个都是好的,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好,只是大皇子珠玉在前,又占了嫡长的名分罢了。五皇子他们将来再好,也好不过这几位兄长。”
苏幼仪的话虽然夸张了些,也不无道理。
皇上果然受用,皇子们个个出众,他就不用为江山后继之事烦忧了,“朕近来不知怎么的,常常想起先帝。总梦见父皇同朕说话,可梦醒了又记不得父皇说了什么。”
苏幼仪觉得他这话充满苍凉和不祥,便掩饰过去道:“大约皇上近来修建陵寝的事想多了吧,故而会想到皇陵中的人,像是先帝。皇上若是想先帝了,不如择日去宝华殿祭拜,以慰心肠。”
皇上想了想,还是摆手,“罢了,朕最近觉得疲累,也没有这个精神。等过一阵子再说吧,到时候你陪朕一起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乾清宫侍疾
“娘娘,绿嫔求见。”
坤宁宫中,苏幼仪在供桌上点了一盏清香,忽听外头多福进来通报。
她闭着眼,对着那盏清香喃喃自语不知说了些什么,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
香线幽微,发白的烟气朝空中冒去。
顶端聚集的软灰小心翼翼地顶在原处,就像一切都没有改变一样,苏幼仪一直盯着看。
多福站在廊下屏声敛气,好奇地抬起头看她一眼。
直到那烧过的软灰再也支撑不住了,彻底落了下来,苏幼仪才别开了眼。
“把香案撤下去吧,让绿嫔进来。”
绿嫔从殿外进来的时候,看到苏幼仪歪在软塌上,殿中摆着一个大鼎装满了冰块。
冰气散发出凉意。
她鼻翼翕动,发现除了冰的寒气之外,殿中还有燃烧过线香的痕迹。
绿嫔上来请安,随后四周看了看,“臣妾记得皇后娘娘一向不信鬼神也不拜神佛的,怎会有线香的气息?”
她的鼻子倒灵透。
苏幼仪命人端上冰镇的瓜果,随口道:“虽不信鬼神,却敬重万物有灵。故而偶尔也焚一盏香拜拜,不过是宽慰自己的心肠罢了。”
“娘娘是为皇上的病体而拜么?”
苏幼仪一愣,绿嫔心中果然时刻都有皇上,故而一下子联想到了皇上。
她只得笑笑,“算是吧。”
绿嫔分明从她眼中看到了迟疑。
她并没有多言,只道:“臣妾今日来就是为了此事,皇上的身子一直不见好。虽然不是什么大病,长此以往难免损耗。故而臣妾想恳请皇后娘娘,可否让臣妾去乾清宫侍疾?”
皇上虽然身子不适,远远还没到需要侍疾的地步。
更多的是一种慢性的渗透,身子越见虚乏下去,只怕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在后宫留宿太多。
可后宫之人都知道,皇上几乎可以称得上不近女色。
苏幼仪沉吟了片刻。
绿嫔也知道皇上的病症远远不到要侍疾的程度,忙解释道:“臣妾绝没有想借机邀宠的意思,只是想更尽心尽力地照顾皇上。若皇后娘娘觉得不妥,臣妾可以……”
“没什么不妥。”
出人意料的是,苏幼仪很快就答应了,“皇上的身子虽然没有差到那个程度,不过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照看着也好。本宫会和皇上说的,你回去预备着吧。”
绿嫔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痛快,本该高兴的,不知怎么又有些失落。
她总觉得,苏幼仪如今对皇上越来越不上心了,虽然嘴上说是为皇上身子考虑,却宁可让别的嫔妃在皇上身边陪伴,也不肯自己去……
想当初皇上染上疫病的时候,她可不是这样的。
苏幼仪不知是看出她的想法,还是顺口说了句,“原本本宫应该事必躬亲照顾皇上的,只是后宫事务繁多,本宫还有皇子们要照料,少不得要把皇上的龙体交由后宫姊妹们看顾了。”
这样说也有道理。
绿嫔不再多疑,起身道谢后便告辞了。
……
皇上得知苏幼仪允许绿嫔来侍疾的事情,也有些惊讶。
苏幼仪的意思是皇上远不到需要人侍疾的程度,可绿嫔细心,也许得她精心照料一段时日皇上的身体会有所好转。
这话说得委婉,加上不好拂苏幼仪的面子,皇上便答应了下来。
绿嫔得知之后十分欢喜,从此早出晚归去乾清宫侍奉,有时候夜里也宿在乾清宫,不过是单独居于后殿。
后宫一众嫔妃也动了心思,尤其是玳妃,嚷嚷着自己也要去侍疾。
苏幼仪只轻飘飘地给了一句话,“玳妃,你性子太过激进又马虎,不如绿嫔细心。只怕照顾不好皇上,反而会搅扰皇上处置朝政。”
因想着只让绿嫔一个人去也不合适,就允了许贵人偶尔也去,她是宫中众嫔妃之中少有的安静了。
许贵人感恩戴德。
乾清宫由此便热闹了许多。
不仅有绿嫔时常在,许贵人偶尔出入,还有玳妃时不时来求见,盼着皇上开恩让她也来侍疾。
这件事原本就是由苏幼仪决定的,她选的两个人一个细心一个安静,既不打扰皇上,又确实能照顾起居。
玳妃来做什么?
皇上想到她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的模样就觉得烦,自然不肯放她来。
不过比起绿嫔和许贵人,皇上还是更愿意时常见到苏幼仪。
“高奇寿。”
“奴才在。”
皇上掩口咳了几声,“你派人去坤宁宫看看皇后在做什么,朕两日没见着皇后了。”
高奇寿忖度着皇上的心思,点头道:“想来皇后娘娘忙于教养几位小皇子,故而不得空。这不是特意让绿嫔娘娘和许贵人来乾清宫,照顾着皇上么?”
皇上不知想到什么,摇了摇头,“绿嫔她们伺候得再细心,也不如皇后在身边朕看着舒服。你派人去坤宁宫看看,不必说朕的本意,去吧。”
高奇寿退出殿去,把小义子叫来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小义子恍然大悟,“皇上是觉得皇后娘娘不够用心,没有日日陪着皇上吧?”
高奇寿叹了一口气,“你不觉得,皇后娘娘现在没有从前那么在意皇上了么?”
小义子眉头一皱,“不会吧?许是身为皇后有太多事务要操心了,不像从前只是宠妃,自然能一心挂在皇上身上。”
高奇寿心里也希望是这样。
可他更担心的是当初季玉深之死败露了,苏幼仪知道是皇上派人下的手,才会对皇上疏远了些。
他心里到底也琢磨不透,只好吩咐小义子,“你去了细看看皇后娘娘在做什么,若是有事呢就看着,若是无事……”
若是无事也宁可闲着不肯来看皇上,那问题就大了……
小义子眼珠一转,连忙朝坤宁宫方向去,进殿后瞧瞧躲在角落位置,只见照顾小皇子们的奶娘和宫女站在廊下。
看来殿中一定是苏幼仪和小皇子们在。
他想了想,连忙进去通报,“皇后娘娘,奴才有话要禀皇后娘娘。”
咋见到小义子来,苏幼仪有些惊讶,将怀中的六皇子和七皇子交给奶娘,“什么事这么着急?”
小义子左右一看,示意她屏退左右。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将计就计
不多时,小义子就匆匆回了乾清宫向皇上禀告。
“皇上,皇后娘娘她……”
“她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
小义子有些为难,“左不过是在宫里同小皇子们玩玩闹闹,说说笑笑,并没有别的。”
皇上的神情有些失望。
他以为她忙于后宫事务,没想到她并不忙,只是……只是不肯来看他而已。
小义子抬头打量了一眼皇上的神情,咬着牙退了出去,高奇寿正想劝慰皇上,见小义子这副表情似乎有鬼,想了想又跟了出去。
果然看到小义子一个人对着墙角发懵去了。
高奇寿悄悄走到他身后,听见他一个人在那嘟囔,“奴才对不起皇上,奴才对不起皇后娘娘……”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高奇寿在他身后拍了一把后脑勺,“小义子,你如今胆子越发大了,敢在皇上面前弄鬼!说,你去坤宁宫都看见了什么,为什么对不起皇上?”
小义子被他吓了一大跳,愁眉苦脸地转过头,“没弄鬼儿,方才不是都和皇上说了,师父不也听见了吗?”
“真没弄鬼儿?”
“真没有……”
小义子嘴紧,怎么也打探不出问题来。
高奇寿觉得古怪,一边另派人去坤宁宫打探,一边回去把这事告诉了皇上。
皇上原本有些失望,听见这话才知其中还有隐情,便道:“小义子从前受过皇后恩惠,偏向皇后也不足为奇。立刻再派人去坤宁宫,务必打探清楚。”
“奴才已经派人去了,皇上放心吧。”
后派去的人不多时就回来了,面色有些紧张,“皇上,坤宁宫请了太医过去,据说是六皇子病了。”
“什么?”
既是六皇子病了还请了太医,小义子回来为什么说无事?
皇上坐不住,要亲自去坤宁宫看六皇子,高奇寿劝说不了,只好命人备撵轿去坤宁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