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幼仪却根本没看她,反而在和元治解释什么,“……那叫还价。尤其是这种贵重的首饰,可还价的余地更高。不是掌柜的说卖多少钱,我们就一定要给多少钱的,明白吗?”
元治点头,又道:“我瞧你刚才给卖糖葫芦的小贩好几两银子,以为都是要在人家报的价上多给的。没想到到了这儿你又少给,这才觉得奇怪。”
苏幼仪笑道:“那卖糖葫芦的我们先前见过,也算熟人了。而且你没听见吗?他说上次见着无名受伤原想给我们送毛巾的,只是我们走得早了没赶上。人家对我们有善意,我们多给几两银子算什么?”
原来是这样。
元治点点头,忽然对外头的买卖市场有了更多的理解。
说话间,忽见一个身着蓝色官服的人从楼梯底下赶了上来,身后还跟着好些人。
无名走到窗边一看,几乎整条街道都被京兆尹府的人占满了,看过去至少有五六十个差役。
他足可以怀疑,京兆尹把府衙里所有能用的人都叫来了。
“是,是谁报的官?”
人太多了,京兆尹四处看来看去,一路赶来气喘吁吁的,这会儿头晕眼花。
苏小姐也没想到京兆尹会亲自来,再看底下那么多人,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
“是我。”
元治沉声道。
京兆尹朝他看去,不知是一路赶来太累还是怎么的,一时腿软跪了下去。
他的官位虽不高,可太后和皇上的模样,他死都忘不了!
众人大吃一惊,看向元治二人的目光更加惊异。
好在苏幼仪及时开口,打住了京兆尹的话头,“大人,有话回府衙再说吧。今日我们也逛累了,去你的府衙休息一番,应该没问题吧?”
京兆尹这才注意到元治身后的苏幼仪,吓得差点五体投地。
皇上,太后。
这二位大佛怎么会到这里来……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好半天说不出话,只能侧身一旁点头哈腰,“当然,当然没问题。二位请,请!”
“慢着!”
苏小姐立刻不满地站了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京兆尹大人,你认识他们吗?这个女子谎称自己住在宫中,这个男子出言不逊,你居然不加询问就对他们如此礼待,他日我伯父问起来,你如何回话?”
京兆尹回头看她一眼,“这位小姐是……”
旁边的人道:“这位是苏老大人的侄女苏小姐。”
京兆尹有些尴尬,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么?
他试探地看向苏幼仪,没想到苏幼仪没有搭茬,“京兆尹大人看我做什么?我不认识这位苏小姐,这位苏小姐也不认识我。”
明白了。
看来太后不太喜欢这位苏小姐。
京兆尹连忙侧身退让,“二位请。”
说罢朝底下一挥手,“都把路让开,快点!”
就算有苏清的威风在,苏家的人也不敢直接和京兆尹大人对上,苏小姐也只能干瞪眼,“我伯父会找你的!”
元治经过她身边的时候白了她一眼,而后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看了一眼周小姐的方向。
苏幼仪注意到他的目光,刚想看过去,元治已经收回目光了。
京兆尹府来的人多,苏府的人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幼仪等人被京兆尹护送离开。
苏小姐也没了逛街的兴致,气冲冲地便回了府。
苏清听说此事之后十分诧异,“京兆尹敢如此行事,竟连一句交代都没有给你么?”
“没有,伯父,你说那两人到底是什么来头,是不是京兆尹自家的亲戚?”
苏清沉吟片刻,“那二人什么模样?”
苏小姐道:“两个都是伶牙俐齿的,一个女子看起来约比我大两三岁,生得还算美貌。一个少年男子倒是生得好看,只是说话气人。”
苏清有一瞬间想到了苏幼仪和元治,很快又否定了。
一来苏幼仪和元治近来在忙选后之事,哪有心思到外头来微服私访?
二来苏幼仪确实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模样,可她和元治站在一起,显然她更美艳,不会是元治更加好看。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京兆尹故意包庇自家的亲戚。
苏清冷哼一声,“前番刺客入府刺伤了府中好几个管事,京兆尹到现在也查不出头绪,我已对他很是不满。今日竟然敢公然包庇自家人,我看他这个京兆尹是不想当下去了。”
苏小姐听见这话,浑身都有了精神。
只听苏清很快道:“来人,立刻去京兆尹府走一趟,就说我的话,让京兆尹就今日之事必须给本官一个解释。”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宫里的侄女
苏幼仪和元治等去了京兆尹府,两人都是初次来,兴致勃勃。
元治道:“从前做太子的时候,为了学习政务倒是去过朝中六部,以及翰林院和御史台等地方。京兆尹府倒是头一次来,果然新鲜。”
他们原本是出来逛街的,逛着逛着到了官府来,元治倒是一点也不嫌弃。
苏幼仪也不嫌弃,反而道:“这京兆尹府衙门虽小,可管的正是京城本地百姓的大小事宜。咱们到这里走一趟,更能了解百姓民生。”
“母后说得对。”
这二人就像逛庙会似的,在府衙里东看西看,京兆尹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却是冷汗直流。
好半天没听他们搭理自己,京兆尹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太后,皇上,今日之事是否需要微臣解决?那苏家的护卫可曾冒犯太后和皇上?”
苏幼仪和元治知道他打的不过是马后炮。
不过也不能怪他,在外人看来,苏清的侄女和苏幼仪,那不就是一家人的关系么?
苏幼仪看了元治一眼,缓缓回头,“不必了。今日之事不许叫第二个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哀家和皇上微服出巡之事,干系全在你身上。哀家和皇上在你这府衙里四处看看,不介意吧?”
“微臣不敢!”
京兆尹的头几乎没低到地上去,他咬了咬牙,“可是太后,若这事不让老苏大人知道,他势必以为是微臣徇私枉法,那微臣……”
苏幼仪这才会意过来,差点把这事忘了。
也是,她和元治微服私访,不能平白连累京兆尹。
若不让苏清知道他们的身份,苏清便会把这笔账记在京兆尹头上,觉得他对自己不敬。
苏幼仪想了想,招呼那京兆尹,“你附耳过来。”
京兆尹连忙恭敬地凑过去,苏幼仪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他脸上离开阴霾尽散,“微臣多谢太后恩典,多谢太后恩典!”
……
苏幼仪和元治参观了一通京兆尹府,随后心满意足地回宫了。
他们前脚后,苏府的人后脚就到了京兆尹府。
如京兆尹所料,苏清果然是来兴师问罪的,派来的人是苏府的大管家,一口一句要他“给个解释”。
京兆尹只好把苏幼仪教他的话说出来,“那位贵人说了,请老苏大人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个侄女在宫里。”
苏府的管家听得一头雾水,京兆尹好言相劝,“诸位就回去吧,这话原原本本告诉老苏大人,他自然会明白的。若老苏大人听过之后还是不解气,诸位尽管再来京兆尹府找本官,本官即刻上门请罪,这总行了吧?”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归京兆尹府就在这里。
苏府的管家等人便回去了,将京兆尹的话原原本本同苏清一说,苏清竟当即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什么?他果真是这么说的?”
“是啊,老爷,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连大管家都没听明白,苏清明明就只有苏小姐这么一个侄女,还是远房亲戚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美人,哪里还有个侄女在宫里?
苏清沉沉地坐了下去,“我明白了。”
“老爷?”
他面色严肃地蹙起眉头,“宫里还有哪位女眷姓苏,还用多想吗?”
大管家凝眉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惊恐地张大嘴,“老爷,您是说太后?!”
太后的确也管苏清叫一声苏伯父,说是苏清的侄女并没有错。
“糟了!”
大管家暗道不好,“小姐今日如此没眼色得罪了太后,后日还如何进宫参加宫宴呢?这下太后必定不肯选小姐了,老爷要不要立刻进宫替小姐说和说和?”
苏清摇了摇头。
“若只是太后,尚且有一线生机。可你没听见么?当时太后身边还跟了一个俊美少年郎,你以为那是谁?”
大管家几乎要哭出来了,“您是说……皇上?”
……
苏清立刻派人进宫调查今日苏幼仪和元治的行踪,与此同时命人将苏小姐禁足了起来。
可苏幼仪和元治已经悄无声息地回了宫,两人在坤宁宫中议论起今日出行的见闻,倒和元治编的借口一模一样了。
他原本就命人告诉外头的大臣,今日他要在坤宁宫和苏幼仪商讨立后之事,不见外臣。
苏清派人进宫打探,自然一无所获。
元治道:“为着那个京兆尹,到底还是泄露了咱们的行踪。”
要是不叫苏清知道,那才好呢。
苏幼仪笑道:“倒也不是为那个京兆尹。你想,后日宫宴周小姐和苏小姐都要进宫的,到时侯一见,苏清照样会知道。如今早点让他知道,不过是警示他,希望他日后能收敛一些。”
元治点头,“他确有才能,只是没想到如今权势过大,变了心志。”
这世间有多少人面临人生天差地别的改变,能够做到保持原来的心态呢?
苏清从一个乡野间的贫寒小官,到如今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他若不变自然是好,变了也是人之常情。
苏幼仪轻叹一声,“这就是我不希望苏小姐成为皇后的原因。一旦苏清的权势继续扩大,后果不堪设想,也许会诞生第二个李阁老。先帝驾崩由我辅佐你,直到你长大成认亲政之前,我决不允许第二个李阁老在我手里诞生!”
提到苏小姐,元治索然无味,“那苏小姐就不必再提了,想必今日过后,苏清也该知道苏小姐无望后位了。”
苏幼仪沉默了片刻,心道苏小姐是苏清精心挑选的人物,他未必就肯甘心。
忽又觉得元治话中有话,不禁道:“皇上觉得那个周小姐是不是不错?今日发生的事,她可丝毫没有像苏小姐一样跋扈。”
她记得临走的时候,元治还多看了她一眼,不知他当时是以什么心态看的。
元治听她如此一说,面上现出古怪的神色。
有些别扭,又有些隐隐的期待,“那周小姐到底是大家出身,举止仪态没有错处,也颇为聪明。只不过少了些机灵劲,看着像个端庄古板的人。”
听他的口气,至少对那位周小姐并不反感。
………………………………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秋宫宴
苏幼仪便笑道:“你今日才见她一面,何况今日周小姐从头到尾都没说几句话,如何就觉得她端庄古板?”
“但凡大家小姐,初次见面对外人保持端庄矜持,这不是常事么?等到宫宴的时候你再多了解了解,兴许会喜欢。”
元治想了想,今日那样混乱的场面,周小姐没出什么错也算难得了,再说了,看在她祖父周首辅的面子上,他也要高看一眼这位周小姐。
转眼便到了中秋宫宴。
这日秋高气爽,正是个好天气。
后宫中的太妃们都赶着热闹,早早就到了坤宁宫陪苏幼仪说话,聊得不亦乐乎。
苏幼仪朝底下一看,众太妃倒打扮得都很平常,连一向喜欢扮俏吸引旁人目光的玳妃都没有怎么精心打扮。
江肃病重,玳妃自然没有心情打扮。
苏幼仪便道:“今日诸位姐妹倒是打扮得素净,这是怎么了?难道对这场宫宴不看重吗?”
燕妃抢先笑道:“哪里?正是因为看重,所以才打扮得朴素些。今日咱们是来替皇上看皇后和嫔妃的,咱们自己打扮什么?别抢了小姑娘们的风头。”
其实后宫这些嫔妃,年纪都没多大。
要说起来,最年长的燕妃今年也不过三十而已,都是青春年华。
不过她的话倒是说到苏幼仪心坎里了,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今日并未怎么打扮,不过是合宜而已。
春花和春景上来倒茶的时候,燕妃眼尖地看到她们头上戴的点翠孔雀钗,有些眼生,不像宫里的东西。
“喲,倒是太后身边春花和春景两位打扮得娇俏!”
众太妃听她这么一说,都朝春花和春景看去,一下就看到了那别致的孔雀钗。
春花顿时红了脸,“今日太后和诸位太妃都不饰妆华,倒是奴婢僭越了,奴婢一会儿就下去摘了。”
燕妃听见这话忙道:“何必摘了?怪好看的,样子也别致。再说了也没犯宫中的忌讳,我不过随口打趣两句罢了。”
春花抿嘴偷笑。
她也不过是随口一说,不会真的摘了,燕妃说话向来是这样,她心里有数。
苏幼仪朝春花头上看了一眼,正是那日出宫在珍宝斋买的孔雀钗。
春花买了两对,另一对给了春景,两人正好搭配得上。
苏幼仪笑道:“这是多福他们时常出宫捎回来的首饰,宫外的手艺,你看着自然新鲜些。其实工艺不如宫里的细致,不过是图个有趣罢了。”
她两次出宫的事,连燕妃她们都没告诉。
众人又说笑了一阵,眼看时辰差不多了,便朝御花园走去。
今日的宫宴就设在御花园中。
纯嫔玩笑道:“咱们早些去,趁着天亮把那些小姐们看个清楚,免得一会儿就看不清了,替皇上选错了人。”
众人哈哈大笑,“咱们这些人虽是太妃,哪里就老眼昏花到这个程度了?”
……
御花园中,装红着绿的贵族少女们,比满园的秋菊金桂还要耀眼。
这些世家小姐们三五成群,有的聚在水边用花瓣喂鱼,看小鱼露出水面啄食格外有趣。
有的围在金菊边观赏,甚至趁人不注意采下一朵戴在头上,或者簪在衣襟上。
有人端着茶靠在桂树下聊天,有人歪了发髻正叫自己的侍女帮忙整理……
一群人之中,像周小姐和苏小姐这样的存在,都是众星捧月的。
两人见着对方,不由想起那日在珍宝斋遇上的一男一女,此刻苏小姐早已经过苏清的提醒知道那二位的身份了,面对旁人的吹捧她也笑不出来。
她提前得罪了皇上和太后,身份再高贵又有什么用?
而周小姐虽然不知内情,却也隐约有了主意——
那日苏幼仪他们离开之后,周小姐曾问自己的侍女,“你可还记得,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叫什么名字来着?”
侍女想了半日,才道:“老夫人是进宫见过太后的,不止一次。好像说太后的大宫女名叫淑芽,嫁了太医院的林太医。”
“淑芽姑姑我是知道的。”
周小姐皱着眉头,“我说的是她出嫁之后,坤宁宫继任的大宫女,我恍惚记得是春字辈的。”
“好像是,小姐打听这个做什么?”
周小姐抬起头,用一种从未有过的肃然神情看向她的侍女,“方才我听见那女子管她的侍女叫——春花。”
……
“周小姐,周小姐?”
听见有人在叫她,周小姐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她心中的忐忑并不比苏小姐少。
她急着等时间早点到,她便可亲眼看看那日的男女到底是不是太后和皇上。
那日她回到府中,魂不守舍,而后寻找机会旁敲侧击地问自己的祖母,太后到底生得什么模样,皇上又生得什么模样?
可祖母是个内宅命妇,并没有怎么见过皇上,倒是对太后进行了一番描述。
她记得祖母说的是,“太后已生育了四个皇子,可外表瞧着还像二八少女似的。容貌如花,气度如仙,你若看一眼,便知道当年后宫中那么多美人,为何只有她能成为先帝最宠爱的皇后了……”
她回想了想,珍宝斋里那个女子,不就是这样么?
周遭的女子们还在议论纷纷。
“今日明着是中秋宫宴,实则大家都知道是给皇上选皇后和嫔妃的。依我看啊,我们这些人只能奔着嫔妃去,皇后的位置,也只有周姐姐这样的家世才能担得起啊。”
“那可未必,太后成为皇后之前,又有什么家世呢?说句不敬的,咱们这些人的身份可都比少年时的太后高。太后能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日的位置,咱们怎么就先小看了自己?”
“呸,你个坏蹄子,还要不要脸?竟敢把自己和太后相提并论,我听说太后可是个绝世的美人,你哪里比得上太后一个脚趾头?”
正说笑打闹着,忽然见到远远一大队人马从御花园外走进来,只见得一片锦绣繁华,花红柳绿。
有宫人的声音高声唱道:“太后驾到!”
………………………………
第五百七十七章 果然是她
周小姐第一眼看到的,是在太后的撵轿旁跟随的宫女。
两个大宫女衣着与旁人不同,看起来格外华丽却又不失端庄,尽显皇家风范。
这样的仪态举止,在宫外说是中等人家的小姐也使得。
可最令周小姐吃惊的不是她们的衣着打扮,而是两个大宫女头上都戴着别致的点翠孔雀钗。
宫里不兴孔雀钗,无论是太后还是太妃们,戴的都是凤钗。
她一下子想起那日在珍宝斋中,女子和她的丫鬟商量,说那点翠的孔雀钗十分别致,宫中少见……
她的心蓦然收紧。
旁边不知谁家小姐拉了她一把,她连忙随着众人福身下拜,“请太后安。”
因是初秋,太后的撵轿上有一层薄薄的锦帘,用以遮蔽风霜,众人看不清太后的容貌,只能看到一尾整齐的茜色裙摆。
绣的是雅致的月带银钩。
周小姐悄悄抬起头,望着那撵轿中缓缓探身而出的女子,那一瞬间,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是她。
果然是她。
苏幼仪扶着春花的手,从撵轿中款款而出,后头燕妃等人也都下轿跟了上来,一团团好不热闹。
大家都好奇地看眼前这些小姐,试图寻出最美貌最优雅的,而那些世家小姐们也在悄悄打量太后和太妃。
苏小姐一抬头,看到苏幼仪的那一瞬间身子一晃,脸色煞白。
尽管入宫前苏清早就告诉她了,可她到底还是不死心,如今亲眼看见才肯真正相信。
她那日毫无礼数地批评辱骂的人,正是当朝的皇上和太后。
……
苏幼仪一行很快聚到了亭中,早有摆好的瓜果茶水,燕妃和纯嫔等和她围坐在一起。
凉亭四面通透,坐在这里可以将那些世家女子都看个清楚,又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再合适不过了。
才坐定不久,便有少数几个出身高贵的女子被引见了上去。
周小姐便是第一个。
近距离见到苏幼仪的时候,她心中胆怯,仪态却不露半点慌张,“臣女周氏,见过太后,太后万安。”
“好端庄的小姐。”
燕妃等人都笑着夸赞。
苏幼仪对上周小姐的目光,面带微笑,心知周小姐已经认出她来了,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并没有说破那日在宫外的事,倒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
她便笑着点头,“果然端庄,像是周首辅教养出来的孙女儿。你平日在家都做什么,可读书么?”
周小姐知道苏幼仪是出了名的饱览群书,她若说自己读书多,未免班门弄斧,若说自己不读书,只怕苏幼仪不像是秉持“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人。
想了想,便谦虚道:“臣女读过一些书,祖母说,读书修身养性。故而平日在家除了读书,便是在母亲和祖母膝下侍奉,闲时做些女工。”
听见她说侍奉母亲和祖母,苏幼仪倒有些惊讶。
以周府这样的门第,丫鬟婆子使唤不完,几时会让嫡出的小姐侍奉主母呢?
“你倒是个孝顺的,别家小姐可少有亲自侍奉长辈的,便是亲自侍奉也不宣之于口,唯恐叫人看轻了,觉得是丫鬟的差事,你倒不觉得?”
周小姐笑得腼腆,“回太后,臣女以为,侍奉长辈乃是孝礼应当的,不怕叫人看轻。只是臣女做得不够好,不如丫鬟伺候得体贴周到,只能在长辈面前陪伴说笑而已。”
这话说得何其周到。
明着说自己不如丫鬟,实际上也解释了她的侍奉并非伺候,而是陪伴,叫人挑不出毛病。
苏幼仪满意地点点头,命人给周小姐赐座。
随后觐见的正是松阳县主,和画像上差不多的模样,脸上挂着笑,看起来活泼也孩儿气。
众人看着,都说恍惚像是什么人。
苏幼仪也笑,“还能像谁?现成的不就在这儿么?简直和纯妹妹刚进宫的时候一模一样,你可也会武功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