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幼仪摆摆手,示意身边伺候的人退下,只留多福和春花在身边。
宋家兄弟二人原本也要退下,苏幼仪道:“不必了,你们也可以听听。哀家要问的问题很简单,苏老大人,这天下到底是姓元还是姓苏?”
此言一出,宋家兄弟面色慌乱,苏清也一下子站了起来。
“太后何出此言?”
苏幼仪压了压手,“坐下说,不必紧张。”
苏清心中有十五只水桶似的,七上八下,“这天下自然姓元,太后虽然掌权,但并非自立为帝,这不一样。”
“你明白就好。”
苏幼仪道:“可是你明白,外头的人不一定明白。自从先帝驾崩新君登基,哀家掌权。你可知道为何先前让哀家垂帘听政,哀家不肯,只肯在这后宫给皇上出谋划策么?”
苏清还没开口,苏幼仪道:“哀家便是不想让天下人误会,让朝臣们误会,误会哀家有意染指元家的天下。哀家只是太后,不管手里有多少权力,那都不是自己的,而是替先帝为皇上管着的。”
“是是,太后说的是。”
苏清点头如捣蒜。
苏幼仪叹了一口气,“原本外头就对哀家一个女眷临朝当政有不满,有质疑。如今姓苏的人就敢公然侮辱皇室宗族,你觉得那些人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是哀家授意,是哀家真的想让苏家的人凌驾元家的人头上?!”
原本觉得这是闺阁口角的小事,没想到苏幼仪会说得这么严重。
苏清不得不站起来,心中想着苏小姐这件事怕是难了。
他忙道:“这是老臣没有管教好姐儿,才让她如此胡作非为。自然不是太后授意,更不是老臣授意,而是她年纪轻轻不懂事罢了。”
苏幼仪叹了一口气。
苏清微微抬起眼,从眼角觑着她的神情。
宋家兄弟两原先不敢插嘴,见状忙替苏清敲起了边鼓,“太后,苏老大人年纪也大了,这苏小姐到底不是他从小教养大的,有些不听话也是正常的。太后可千万别迁怒苏老大人,那他就太冤枉了。”
“是啊太后,这件事未必有您想的那么严重,如今朝中大臣还有谁敢不服太后的管教?更何况这苏小姐的话虽然过分,不过念在她是初犯,太后就宽宏一二吧。”
苏幼仪这才抬起头。
“她也在宗人府关了两日了,这事就由哀家出面作保,罢了。只是从此以后希望苏老大人能记住,姓苏的人但凡有一点做得不对,那都是哀家这个太后的责任。哀家现在愿意兜着,可不代表哀家愿意一辈子兜着,你明白了么?”
苏清觉得苏幼仪这话不仅是在说苏小姐了,更是直接在敲打他。她在告诉他,若他日后也像苏小姐一样犯了大错,她是不会姑息的。
苏清心里不自在,可到底苏小姐这件事解决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他行了礼,“谢太后恩典。”
苏幼仪摆摆手,示意他告退。
苏清走的时候,宋如白还朝他使了个眼色。
意思大概是他会在苏幼仪面洽替苏清说话,让苏清不必太过担心。
可苏清心里清楚,一切和从前都不一样了。
让人去宗人府把苏小姐领回来之后,苏清还在揣摩着苏幼仪的话,心里想着苏小姐这个王妃是当不上了,她这次的事情闹得那么大,将来京城中的权贵之家也没人敢娶她了。
他正想着该拿苏小姐怎么办,便见苏小姐在管家的带领下来见他了。
短短两日,她面色苍白,瘦了一圈,似乎受了极大的惊吓。
苏清心里可以理解,她到底是闺阁女子,没有受过牢狱之灾,这样的经历对她而言的确太可怕了。
他还没开口,苏小姐自己已经道:“伯父,这段时间在您府上受您照顾,让您受累了。这次的事情也多亏您去太后跟前求情,侄女儿在这里谢谢你。”
说着跪了下去,端端正正给苏清磕了一个头。
到底是自家侄女,苏清心里原有七分气,这会儿也就只剩两分了,反而有些心疼苏小姐的遭遇。
不想苏小姐磕完头,抬头道:“伯父,我思来想去,我在京城丢尽了脸面,已经待不下去了。伯父还是送我回乡下吧,回到我自己家,我心里才能好受一些。也不会在京城继续给伯父丢人,让伯父赔脸了。”
“什么,你要回家?”
苏清一时还有些难以接受,当初说能来京城,苏小姐欢喜的那个样子他到现在还记得。
没想到最后不是他赶苏小姐走,而是苏小姐主动要回家。
看来她心里已经没有半分争名逐利的想法了。
苏清原本还有些舍不得,苏小姐若走了,他就没有一个可以利用来攀亲的人选了。可看苏小姐这个样子,他又把挽留的话吞了下去。
罢了,一个人的心若是已经死了,再怎么说也激不起来了。
就让她离开也好,一颗废棋,留之无用。
管家瞧着苏清的神色,原本还在想着如何替苏清劝说她,不想苏清道:“好吧,既然如此,过两日我就派人送你回去。”
………………………………
第六百四十六章 离开京城
连苏清都已经下定决心了。
管家心中叹了一口气。
过年的时候新进府的四个姨娘,到现在依然没有什么动静,苏清膝下唯有这一个苏小姐。
虽是远房侄女,有到底比没有强。
如今连苏小姐都要离开了,管家心里总有种不祥的感觉,觉得苏府正在逐渐凋敝。
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自己也有些吃惊。
苏府也算太后的娘家,苏清是太后的伯父,这样显赫这样尊贵的身份,怎么可能说凋敝就会凋敝呢?
……
苏小姐这次从宗人府回来,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丫鬟婆子们怕刺激她,都不敢和她谈在宗人府的情况,只能不断安慰她,试图让她重新开心起来。
可自从苏小姐回来,她一个笑脸都没露过。
丫鬟婆子们越发小心,苏小姐也不爱说话了,每日和她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包袱收拾好没有,箱笼收拾好没有?
可见她真的很想离开苏府。
不出两日,苏小姐的各样行礼和箱笼都收拾全了,苏清派了两辆马车送她回去,还让管家采买了不少京城的土仪特产让她带回去给家中父母亲族。
苏小姐客气地谢了,临走的时候还去苏清面前磕了个头。
坐上回乡的马车,苏小姐揭开车帘朝外一看,繁华的京城离她越来越远。
和她刚来京城之时相反,那时候,高大的城楼离她越来越近,她也越来越欢喜。
虽然看到的景物是反的,可心情是一样的。
苏小姐微微翘起嘴角,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她是真的欢喜。
从前以为京城富贵温柔乡是最好的所在,抱着满心欢喜,以为自己能做皇后,能做皇妃。
从此在京城最高的位置上。
可经历了这一年的事故之后,她的想法跟从前不同了。
站得越高,越有可能跌下来,她倒是宁愿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姐,在家里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
虽然没有锦衣玉食,可父母也从来不会饿着她,她想要什么都能有。
她已经十七了,这回回家,父母应该很快就会给她相看好人选,她很快就能出嫁了。
以她的家底,加上去过一趟京城镀的金,怎么也能嫁个年轻的县官或是进士举人什么的,将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官太太。
就这样,她满足了。
苏小姐放下马车的帘子,靠在马车壁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跟随她从家里出来现在又回去的两个丫鬟,原先是有些不舍的,在乡下做丫鬟,哪及在苏府做丫鬟来得体面?
在苏府,苏清随便让管家采买来的绫罗绸缎,给小姐做完衣裳之后,边角料都够她们自己做一身小袄或者杜兜了。
苏府确实是富得流油。
要离开她们一开始还有些不舍,可见苏小姐露出久违的笑容,她们的想法又变了。
离开苏府,自家小姐高兴,那她们也跟着高兴。
到底是贴身伺候小姐的人,小姐高兴她们才能少遭罪。
想到这里,她们也没什么不舍了,反正在苏府这一年,她们得到的油水已经不少了。
……
听说苏小姐离开京城,各方的反应都是满意的。
李小姐来和周小姐说话的时候,两人评论这是苏小姐进京一年来做得最正确的事。
“其实以她的容貌和才艺,原本就能嫁个体面的人,何况身家也不算低。只是非要来京城搅这滩浑水。现在知难而退挺好的,总比将来做别人的棋子熬一辈子要好。”
“是啊,我对她也算有些认识,不得不说,这是她最聪明的一次决定。期望日后她回到自己家乡,能够嫁个好人家。”
松阳县主这个“罪魁祸首”,则是在坤宁宫陪苏幼仪说话的时候得到的消息。
她说的没错,苏幼仪请她进宫陪着说话,她的父母敢拦着才怪。
于是顶着禁足三个月的惩罚,松阳县主还是顺顺利利地进宫玩来了。
一开始她还有些愧疚,“她是因为我才离开京城的啊?太后,虽然这件事是你帮着我做的,可我还是有些愧疚,怎么办?”
苏幼仪打趣她,“怎么,你是在说我也做错了,我也该愧疚?”
“哎呦,臣女怎么敢呢,太后误会了!”
这个松阳县主惯会逗苏幼仪开心的,一见自己说错了话,立刻站起来到苏幼仪身后给她捏肩捶腿。
那副狗腿子的样儿,连春花等人都看笑了。
苏幼仪这才笑道:“好了好了,回去坐吧,谁真生你的气了?不过你也不须自责,她离开是好事,不走才是毁了她一辈子。”
松阳县主道:“此话怎讲?”
苏幼仪道:“她那个性子,在京城不好过活,何况有人拿她当棋子,不会真心在意她的幸福。倒是离开了好,回到她自己家里,她的父母必定给她许一门好亲事,虽然不如京城里的姻缘富贵,到底一生吃喝不愁又松快自在,不好吗?”
松阳县主一听眼睛就亮了,“对对对。旁人都羡慕进宫做皇后做妃子富贵,我就觉得还不如在外头随便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就是了,松快自在最重要,太后说是不是?”
苏幼仪笑眯眯地看着她。
糟了,说漏嘴了,把心里话都说起来了。
松阳县主忙捂住嘴,好在苏幼仪早就知道她的心思了,也不和她计较,只道:“你啊,还是操心好你自己吧。你的年纪比周小姐她们都小些,等再过一年,哀家会给你亲自指婚。你让家里好生帮你挑选着,你自己也留意些。”
松阳县主欢喜不已,扑到苏幼仪怀中,“太后最好了,不过不必等一年,臣女已经有看好的人选了,就是……”
苏幼仪一听忍不住扶额。
现在就给松阳县主赐婚不是难事,可要是让元治知道不是他不喜欢松阳县主,而是松阳县主在他之外另有了喜欢的人选……
咱们皇上的小自尊心受得了才怪呢!
想到元治听说之后会是什么表情,苏幼仪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后生可畏
元治在乾清宫打了个喷嚏,他还不知道坤宁宫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苏志明自从进了内阁之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超乎他的想象。
从前他也知道苏志明有才,可到底位置不够紧要,大才也发挥不出大能力。如今不一样了,内阁是朝中最要紧的机构,苏志明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大展宏图。
一方面是才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轻。
苏志明太年轻了,二十出头的年纪进了内阁,和那群五六十甚至六七十岁的老头站在一起,看起来格外突兀。
他就像一股充满灵力的新鲜血液,注入被条条框框束缚得死死的内阁之中,将那些老骨头都冲得震动了起来。
元治也是年轻人,他很喜欢这种震动,也很欣慰看到内阁这样的变化。
这甚至让他有了新的想法,千百年来内阁都是以德高望重的老臣组成,莫不如从此以后改改制度,让年轻人和老人在一处议政,才能产生思想的碰撞。
他想得很兴奋。
元治看到的结果,其实苏志明进入内阁之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他太年轻了,即便才德兼备朝中有目共睹,可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臣,是不可能将这样一个后辈晚生看在眼里的。
幸而内阁没有首辅,薛阁老虽说代掌首辅,却是个温吞性格,不会有人领着头去给苏志明威风。
苏志明看准了这一点,在内阁大显神通,不过几次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这后生不仅敢做敢说,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文笔老练丝毫不下于他们这些老头,真是后生可畏啊!
加上他是太后的亲堂弟,阁臣们原本就不敢太放肆,一来二去,苏志明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内阁的主心骨。
薛阁老对此是很满意的。
苏幼仪让他当这个代掌阁老的用意,他心里清楚,也知道自己并没有这个才能,他不过是一块铺路石。
给苏志明铺路罢了。
不过没关系,太后为人厚道又有手段,既能保住他一家老小,又给了足够丰厚的赏赐,他心甘情愿做这个铺路石。
这样想着,冷眼旁观苏志明,倒真是个少年英才。
颇有几分当年首辅季玉深的架势。
……
比之季玉深,雍亲王这个摄政王显得有点名不副实。
虽然圣旨上给了一个“摄政王”的名号,可是具体的权力给的很泛,好像什么都让他做,又好像并没有给他什么权力。
这个位置看起来有些尴尬。
雍亲王自己却不觉得,他本来就是作为这样一个存在,才好既保全自身,又在朝中牵制权臣力量。
进可攻,退可守。
要是权势太大,难免朝中有人妒恨谗言,要是权势不够,又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好在皇室宗族一众人都对雍亲王这个摄政王之位十分满意,即便朝中大臣话再多,也没有说的机会。
皇室宗亲自然有另一层考虑。
太后的权势太大,姓苏的人劝势太大,这姓元的人难免胡思乱想。
尤其是那些接受奉养的宗亲,他们不争朝权,能活得泰然体面全靠这个姓氏,一旦天下改姓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故而雍亲王作为宗亲势力的崛起,让他们非常满意,自然也会处处配合苏幼仪的决策。
苏幼仪从头到尾不出坤宁宫,一切却都在她掌握之中。
……
椿光明媚,天气好,心情也好。
苏幼仪想着,六皇子和七皇子这两个小人儿,这一冬是闷坏了,也该让他们出来晒晒太阳。
索性叫上无名,带上一堆奶娘宫女,把六皇子和七皇子都带上,到御花园里晒太阳。
五皇子如今也大了,早就搬去东四所和四皇子作伴读书去了,在东四所教皇子读书的还是从前的薛太傅,时不时就派人来向苏幼仪夸奖他们两位。
苏幼仪起初还不信他们真的那么优秀,后来看了两个孩子写的字和文章,慢慢才信了。
不是她吹牛,四皇子和五皇子,比起当年元治的聪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五皇子。
他的脑子天马行空,是几个孩子里最像苏幼仪的一个,思路很跳,有时候薛太傅都说跟不上他的想法。
苏幼仪半躺在贵妃榻上,看老六老七两个熊娃娃在花丛里滚,心里不禁想,这两个孩子将来长大会是什么样?
会不会像他们五哥一样聪慧非凡?
可惜先帝见不着他的几个幼子长大后的模样了。
苏幼仪想着,不禁叹了一口气。
两个孩子玩得正开心,跟的一堆人眼睛都在他们身上,不自觉嘴角抿起笑意。
听见苏幼仪叹气,春花忙回头道:“太后怎么了?怎么好端端叹起气来。”
朝政目前安稳,皇上也比先前大了老练了,渐渐能独当一面了,而小的又这样可爱这样聪明,正是该欢喜的时候。
苏幼仪反而叹气。
苏幼仪瞧她一眼,“只是想着,这两个小家伙刚出来的时候那么小,那时候先帝病重,病中就喜欢他两个在跟前。我每每去乾清宫,就把他两个抱去,就放在先帝的龙榻上……”
她忽然说不下去了。
如今孩子那么大了,先帝好像已经去了很久似的,其实想想并不久,才一年多。
是孩子长得太快。
春花道:“原来太后是想先帝了。太后放心吧,先帝在天上看着呢,一定能看见太后把小王爷们带得极好,先帝在天上也能放心了。”
苏幼仪没忍住,朝天上看了看。
先帝真的在天上看着么?
还是别看着吧,要是他看见自己身边收了好几个男宠,他不气死才怪。
她想着,两个小家伙忽然从花丛里吭哧吭哧地朝她跑来,小胖爪子里还抓着花,“母后,花花给你!”
两人都采了花要给她,苏幼仪左看右看,一时取舍不下,便同时伸出手把两朵花都接了。
“好看,真好看。”
“谁的更好看?”
苏幼仪:“……”
“都好看。”
不就是花儿么,连这个都要比,这两个小的吃起醋争起宠来,苏幼仪也招架不住。
………………………………
第六百四十八章 矮马
“肯定是我的好看。”
苏幼仪不回答,六皇子自说自话,“我是哥哥,肯定是我的好看。”
“你是哥哥,你的花又不是哥哥。”
七皇子撅了噘嘴,说出一句让众人捧腹大笑的话,“我这朵比你那朵大,说不准我这朵才是哥哥。”
“胡说,大就是哥哥啦?”
六皇子也有道理,“你瞧五哥近来长肉了,看起来好像比四哥还壮一点,难道五哥就比四哥大了不成?”
“哦,你说五哥长肉了……”
七皇子一脸坏笑,好像忘了刚才他们争执的是什么似的,“五哥近来最不喜欢别人说他长肉了,我一会儿要去告诉五哥。”
六皇子被弟弟摆了一道,忙捂住他的嘴,“你别说,咱俩才是一伙的!”
一起从娘胎里出来的,可不是一伙么?
七皇子也没真打算告他,只道:“那你说你的花是哥哥,还是我的花是哥哥?”
苏幼仪一句话打断了他们的争执,“花儿是女孩子,不是哥哥,应该是姐姐妹妹。”
六皇子和七皇子都愣了愣,哥哥弟弟的事他们比较懂,姐姐妹妹的事他们就不懂了。
比较他们只有一个大姐姐,就是大公主。
原本被两个皇子闹得想笑的宫人们,听见苏幼仪这句歪话,越发想笑了。
等他们两又跑进了花丛疯玩,无名道:“太后,等两位小王爷再大一点,你就不能这么糊弄他们了。”
“我知道。”
苏幼仪毫不在意地端起茶盏,“眼下能糊弄一会儿是一会儿,省得他们闹我。”
无名:“……”
这两个倒是亲生的,无名瞧着,却觉得苏幼仪还是待那些不是她亲生的更好一些。
比如皇上。
至于老六和老七,苏幼仪简直拿对宋家兄弟的态度对待他们,只要他们躲开少烦自己,干什么都行。
想到宋家兄弟,无名道:“那兄弟二人近来往宫外传信频繁,太后不管么?”
“我都让多福看着呢,无妨。”
苏幼仪道:“他们越是往宫外频繁传信,越说明某些人心里着急,着急是好事。他们越着急,我越安逸,证明我在朝中的举措起到了作用。”
无名知道苏幼仪说的是谁。
“自从苏小姐离京之后,听闻老苏大人往内宅更加用心了。可惜他过年的时候新娶回来的四房姨娘还是不争气,连带先前的一共十几个人,没一个有好消息的。”
言下之意,苏清自己身体不行,看来是真的了。
苏幼仪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苏清没有儿子,他的功利心或许能淡一些,不至于在这条歪路上越走越远。
忧的是他早年丧女而后膝下无所出,到底有些可怜。
她看了无名一眼,“我年轻的时候不信神佛,那时候我还住在永寿宫边上的摘星阁,就是先帝驾崩的地方,如今封起来了……那时有人想害我,在永寿宫装神弄鬼,我还带着多福他们亲自去抓鬼呢!”
无名翘起嘴角,这像苏幼仪的性子。
“可到了现在,我反而有些相信这些东西了。你说,老苏大人从前清正廉洁,身体便一向康泰。现在莫名其妙就没了传宗接代的能力……这是不是上天看他权势太过,所以给的报应?”
无名对她的话有些没抓着重点,“太后说什么年轻的时候,难道现在不年轻么?”
苏幼仪看他一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