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那时真高兴啊,我怕我伤了你,让你从此不会再在意旁人,可你骨子里天生的善良并没有改变。”
“可我……也真害怕。”
苏幼仪轻轻掰着手里的糕点,“怕什么?”
“我真怕,从此以后你的世界里便没有我了,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好你的坏,统统都给了别人。”
分明就是一回事。
苏幼仪默了默,“咱们从小一起长大,你还不了解我么?我原本就不是那种柔柔弱弱的女子,自从父亲死了以后,更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放弃自己了。难不成你抛弃了我,我就要哭天抹泪寻死觅活去?”
原本她话里是带着嗔怪的,不知怎么的,说到后头又觉得好笑起来。
自顾自便笑了。
季玉深亦笑起来,两人笑得颇为莫名,惹得一旁伺候的春花和多福都一脸迷茫,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这些陈年旧事的恩恩怨怨,如今说起来不翻脸就是了,怎么他们还笑得出来?
多福低头想了想,忽然跟着笑了。
春花捅了他一把,“有什么好笑的?”
多福瞧她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开悟,于是低声道:“这不是过往恩怨烟消云散,彼此都看开了,才觉得好笑么?”
春花听罢愣了愣,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照你的意思,是说太后和季……”
多福给她使了个眼色,打断了她后头的话。
春花便泄了气。
也是,主子的事哪里是她好多管的,老老实实伺候好就是了,这些情啊爱啊的事本来就复杂。
便是太后自己,只怕也理不清楚吧?
春花正想着,忽见小六和小七已经跳起来了,两人拍了拍手里的糕点碎屑,一抹嘴巴,“母亲,我们休息好了!”
正在凉亭边说话的苏幼仪和季玉深一同走过来,“那就继续登高吧。”
……
苏幼仪在前半段刻意留着力气,架不住在宫里锦衣玉食久了,有些撑不住了。
因这里山路崎岖,加上今天来登高的人多,车轿上不来,故而苏幼仪觉得乏力了也没说。
难不成叫人背她上去?
那未免太难看些。
她抬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再看小六和小七两个,仍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众人前头。
她忽然有些汗颜。
先前她以为两个小的必定走不动了,没想到他们这么能坚持。
自己是个大人,要是先说不行了,定要被孩子耻笑……
正要鼓起劲头往上,忽听见季玉深道:“那边有黄花。”
众人都停了下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了一大片生长在山壁上的野菊,一眼望去满目金黄。
当真是好看。
苏幼仪顺势道:“那边还有朱萸,山顶上的定是被人拔光了,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停下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昨儿学堂里刚刚念过的,小六和小七一听到朱萸两个字,都忙着围了过来。
总算不再提要上顶峰的事了。
苏幼仪松了一口气,忙让人过去铺好椅子坐,一抬眼瞧见季玉深,某人笑得意味深长。
苏幼仪有些脸红。
看来他早知道自己爬不动了,所以故意在这里停下,用黄花和朱萸吸引了小六和小七的注意力。
果然。
季玉深伸手架住了她,让她把大部分的重量都压在他身上,以此解放她早就走酸了的双足。
他是个文人,身躯不算厚实,却也不单薄。
非要说,就要刚刚好,靠上去沉稳有力,一点也不用担心跌倒。
苏幼仪只觉得,心里某个地方在一点一点地融化……
………………………………
第七百四十六章 肉酱面
花丛边上并没有可坐的地方。
春花看了好一会儿,把大大的毯子在地上铺开,就铺在花丛旁边。
“主子,将就在这里歇歇吧,奴婢给你揉揉腿。”
看来春花也看出她走得腿酸了。
苏幼仪扶着她的手坐下,这才发觉脚已经走得肿起来了,挤在原本合适的绣鞋中便显得太过局促。
脱了绣鞋一瞧,红了一大片。
多福识趣地背过身子,随行保护的侍卫们也都转了过去,不但自己不该看,也要防着路过的人看见。
那可是太后的玉足,能让人随便看么?
只有季玉深一点也不外道,站在花丛边引导小六和小七采摘黄花和朱萸,偶尔朝苏幼仪这处投来目光。
都说她比起从前没有变化,其实还是变了些。
那双足更加白嫩精致,不过走了这么一会儿山路,就红肿成那个样子。
瞧着格外可怜可爱。
有春花给她揉脚,又能坐下放松,苏幼仪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一边享受揉脚的服务,一边给自己倒水喝。
小六和小七已采了不少花回来。
季玉深道:“《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今日佩带朱萸,可以辟邪去灾,顺遂平安。”
“真的吗?”
小六和小七把这当成学堂了,赶紧把季玉深说的记下来。
今日他们还有功课没完成呢,这功课的题目正是登高,少不得要把朱萸也写进去。
“旧时风俗, 重阳节时要采朱萸插戴头上,或用朱萸制成囊佩带,再者是别在衣襟上,俗信能驱邪治病。这风俗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朱萸、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内涵多了去了。”
苏幼仪说着,随手接过小六和小七采的朱萸。
山朱萸上头有红艳的小果子,瞧着格外鲜艳好看。
她随手摘下两簇,给小六和小七各自的衣襟都别上,别在盘扣的位置既牢靠又能给衣裳添些香气。
小六和小七都低头朝身上看。
别说,这个戴在身上还真挺好看的。
苏幼仪又把剩下的给春花,“既然今日来登高,你们也都别上。这本该是和家人团聚的时日,倒难为你们在这里伺候。”
“主子说什么呢!”
春花接了朱萸,嗔道:“这是我们心甘情愿的,旁人求也求不来伺候主子的福气,有什么可难为的?”
说着把那朱萸分了,和多福两个都戴上。
小六道:“母亲也戴一个,戴哪里呢……”
他正打量苏幼仪身上哪里好戴朱萸的,忽见一只手从头上越过,将一小簇红艳的朱萸插在了苏幼仪鬓边。
衣裳是月白色的,朱萸是朱红色的。
两相映衬,好看得不得了。
小六和小七都欢欣鼓舞起来。
苏幼仪用手扶了扶鬓发,季玉深笑道:“名花倾国两相欢,这朱萸虽不是名花,今日能戴在倾国美人鬓边,也算它的荣耀。”
“敢是嘴上抹了蜜了。”
苏幼仪轻嗔一声,面上婉转而笑。
……
一直到午膳时分,一行人才从山上下来。
众人在山上都吃了糕点,并不觉得饥饿,可到山下不知怎么的,都想起午膳来了。
原来是有人趁着今日西山登高的人多,便在山脚下支起了摊子,这会儿正在煮一些面食之类的,香气飘得老远。
众人闻着这气味,如何不饥肠辘辘?
苏幼仪定睛瞧了瞧,有不少官宦人家的马车里也伸出纤手来,把银子递给自己跟着的小厮,小厮便拿着银子去买东西。
或是包子,或是饺子,还有云吞面。
小六忽然指着一块眼熟的招牌,“小七,你看,那是不是上次我们骑马出宫吃的肉酱面?”
“咦,还真是!”
距离他们上次偷偷骑马出宫已经过去两年了,没想到他们再见到还能认得。
苏幼仪听这话哭笑不得。
他们到底有多喜欢这肉酱面?
春花也忍不住掩口笑,“六公子,七公子,既然是旧相识,不如奴婢过去买几碗来,你们好坐在马车上吃?”
小六和小七都道:“我们自己过去吃,就坐在路边吃!上次也是这样的!”
春花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左右。
只有普通百姓才会将就坐在路边吃,那些大户人家的都是买了在马车上吃的,在路边吃多不雅。
寻常富户都如此,何况这两位金尊玉贵的小王爷呢?
苏幼仪摆摆手,“罢了,叫他们去吧。我也想尝尝,多福,咱们也过去,就在路边吃。”
“主子,这不好吧……”
春花劝都来不及,苏幼仪已经过去了。
等走到那肉酱面摊子前,只见卖面的汉子眼睛睁得老大,“哎呀,是二位,二位小贵人啊!我……你……你们……”
把人吓得都不会好好说话了。
小六一脸耿直,“什么小贵人?我才不是贵人,哪有男的做贵人的?”
噗嗤。
多福差点没忍住。
小贩说的贵人和小六说的贵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小贩叫牛头不对马嘴,忙道:“不是,我的意思是……我是说,您二位这次又从宫里偷溜出来啦?”
他说到后头,声音压得很低。
京城脚下,升斗小民也是有些见识的,上次是身带明黄的御前侍卫把他们带走的,他们必定是宫里的人。
小贩实在吓坏了。
上次他不但没被牵连,还得了好大一块银子。
这次再卖面给这两位小公子,就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了……
“没偷溜。”
小七指了指身后苏幼仪的方向,又朝招牌上指,“还要上回的肉酱面,快些煮,我饿了。”
小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来,彻底愣住了。
妈哎,这是哪里来的神仙人物?
一男一女,年纪轻轻,都姿容不凡气质出尘,瞧着比这两位能惊动御前侍卫的小贵人还要尊贵。
偏生小六喊了一声,“母亲,你们要不要吃?”
他们的母亲……
小贩这下更慌了。
看来眼前这位不是宫里的娘娘,也至少是个体面的诰命夫人,怪不得能有这样的气度,叫人看着都要呆了……
………………………………
第七百四十七章 奴几
山清水秀的郊外,香气浓郁的面摊子。
小贩把自己最干净的一张桌子收拾出来,四个人围着一张方桌正好坐满,低头吃面。
一个大方贵气的美人,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一双生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同胞萌娃……
这副场面,叫路人如何不看?
有奉自家主子的命来买吃食的小厮和丫鬟瞧见了,都当做一桩新奇事回去禀告,不少人家的马车帘子就揭开了。
远远望过来,那马车上也没有徽号,大约不是京城的什么贵眷吧?
也有好奇心重的索性走了过来,“京城哪家贵眷我不认识,若照你说真是风姿出众,我不可能不知道。能是谁呢?”
一个美妇在丫鬟婆子的跟随下走到面摊前,正好对着苏幼仪的背影。
光是瞧这个背影,就是令人羡艳的姿容。
少妇有些惊讶,再看季玉深和两个孩子,越发惊讶。
京城有这样俊美的儿郎,她怎么从未听说过?
这两个孩子更是生得令人羡慕,双生胎啊,瞧着又这么机灵漂亮……
转到前头,见苏幼仪盖着面纱小心地吃面,动作虽缓,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局促,反而斯文优雅。
她不禁道:“这位夫人,咱们可在哪里见过么?”
苏幼仪抬起头来。
那妇人想,眼前女子戴着面纱自己看不清,可这么一搭话,对方肯定能看清自己的面容。
若是京城的官宦人家女眷,不可能不认识自己这张脸。
四个吃面的人都停了下来。
小六和小七更是一脸错愕。
母后都把脸遮成这样了,难道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苏幼仪抬起头,还没开口,那妇人身后的丫鬟自报家门,“我们是辅国公府的,这是我们家大房的二奶奶。”
辅国公?
苏幼仪很快反应过来了。
这辅国公乃是三朝老臣,到了元治这一代是第四朝了,老得不像话,人也有些糊涂了,故而只是接受了朝廷的恩养在家供着,并不上朝。
虽如此,数十年的功绩灭不去,辅国公府又人丁繁茂,在京城的影响力不小。
听这丫鬟的话,眼前的少妇应该是辅国公的孙媳妇,怪不得看起来威风凛凛的,一副谁都该认识她的模样。
苏幼仪朝她笑了笑,“没见过。”
而后继续低头吃面。
她低了头,小六和小七一听也没趣儿了,继续低头吃面,季玉深更是如此。
一时间,桌上四个人每一个人抬头搭理这位二奶奶。
她面上有些挂不住。
苏幼仪却没察觉,她说的是实话,辅国公有七八个儿子,孙儿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
即便这位二奶奶在府里再得意,也是没资格进宫面见她的。
且得等她夫君挣了功名官爵,有了诰命再说。
在苏幼仪看来寻常的一句话,不想却惹了那妇人的火气。
她以为苏幼仪是看不起她,登时恼怒起来,说话的口气就阴阳怪气了起来,“原来没见过。还以为夫人也是哪家有头有脸的女眷,这京城但凡排的上号的女眷没有不认识我的。既然夫人不认识,看来是我弄错了。”
言下之意,苏幼仪在这京城是排不上名号的。
此刻,边上看热闹的人神情都有些变了,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只有那卖面的小贩不敢吭声。
这位夫人的两个孩子都能惊动御前侍卫出宫寻找,她作为他们的母亲,怎么可能是排不上名号的人物?
小贩越想越心惊。
只恐怕是养在深宫的娘娘,很少出来走动,这辅国公府二奶奶才不识得吧?
小贩停止了煮面的动作,决定再炸一点肉酱给贵人,就当上次自己拿了那么大块银子的报答吧?
苏幼仪戴着面纱吃面,本就有些麻烦,一心都在碗里和面做斗争,哪有心思理会这位二奶奶?
倒是在旁边站着的春花不乐意了,义正言辞道:“我们家夫人闺中娇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认识这位奶奶。既然不认识,就请这位奶奶自便吧。”
这话说得硬气。
不但硬气,还暗暗讽刺了那二奶奶是抛头露面之辈,不如自家的主子尊贵。
二奶奶听愣了,没想到一个没牌名的人物身边带的丫鬟,居然这样大胆。
她回头示意了一眼自己的丫鬟,可自己的丫鬟对上对方的气势,未战先输,已经缩了回来。
春花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她可是宫里掌事的大宫女,哪能比不上一个官宦人家的小丫鬟?
二奶奶气得低声暗骂,“你个没用的小蹄子,素日在府里倒是伶牙俐齿的,怎么这会儿不会说话了?人家一个奴几都羞辱到我头上来了,你还等着我去和她对嘴不成?”
原本正在和肉酱面较劲的苏幼仪,忽然放下了筷子。
小六和小七也都放下了筷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苏幼仪忽然笑了。
“小哥,给他们俩加肉酱,他们爱吃的。”
原来那小贩做肉酱的香气苏幼仪早就闻见了,所以这会儿让小贩来加肉酱。
小贩正愁插不上手,听见她的话连忙端着一碗香喷喷的肉酱和一柄大勺,走到他们身边,往每个人碗里都加了一大勺肉酱。
二奶奶的丫鬟这时候才大着胆子开口,“你这人怎么做生意的?为何我买的面只有那么一点肉酱,他们却可以加这么多,是谁多给了你钱不成?”
“我们主子多给钱不多给钱,横竖和你个奴几有什么相干?”
春花最是机灵,一下子就把方才对方的出言不逊还了回去,奴几两个字把那丫鬟呛得难堪。
一下子脸面发红了。
瞧着自己不争气的丫鬟,再瞧春花那副落落大方的样子,二奶奶火上心头,“她是奴几,你不也是?这里轮得到你说话不成?”
“她自然是奴几。”
苏幼仪笑着,缓缓开口。
还不得那二奶奶得意,苏幼仪很快道:“可她是我的婢女,轮不轮得到她说话,也是我这个主子决定的,与你有什么干系?你连自家的奴几都管不好,如何就管起旁人来了?”
………………………………
第七百四十八章 撒谎不打草稿
春花是她身边的大宫女,是宫里的女官。
别的不说,只说品级拿出去,也比这位二奶奶这样没有诰命的普通内眷要高贵。
她却一口一个奴几的,苏幼仪听着刺耳。
这番口角引来了更多看热闹的人。
一辆马车从不远处的山口过来,见这边人多便停车下马,走下来一对年轻夫妻。
正是苏志明和郡主。
“夫君,你看那边是什么好吃的,这样热闹?”
“你就知道吃,许是发生什么事了。”
苏志明在她鼻尖刮了一下,自从郡主为他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之后,夫妻两个的感情更加和睦,郡主也越发爱撒娇起来。
好像她不是生了个孩子,而是自己变成了个孩子似的。
这不,原本就瞧见这里有吃的走不动道了,这下见有热闹可看,更加不愿意走了。
“慢一些,你刚出月子,还是要小心点。”
苏志明扶着郡主慢慢朝人群靠近,一脸无奈。
郡主刚出月子不久,重阳节原是不打算出门的。
可拗不过她说生孩子在家闷气,想出去走走,苏志明心里想着你挺着大肚子也经常出门,哪里闷气了?
可嘴上还是答应了郡主,带着她到西山来散心。
两人方才在前面山谷采了不少野花野草,碍于郡主的身子还没完全恢复所以没上山去,这会儿才过来。
郡主好奇地挤近人堆,忽然看到了熟悉了面孔。
“哎,这不是辅国公家二奶奶么?”
听见郡主的话,一脸扭曲的二奶奶立刻看了过来,登时眉目舒展,“啊,是郡主啊,你怎么也来了?”
二奶奶找到帮手似的,立刻上前挽住了郡主的手。
她知道郡主向来是个爽利的,何况如今是朝中最炙手可热的苏阁老之妻,最是位高权重。
她这个辅国公府二奶奶的名头镇不住对方,难道郡主的名头还镇不住么?
听到二奶奶口中的呼号,周围的平头百姓都下意识让开了些。
那卖面的小贩更是惊讶。
他今日做了什么好事,这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聚集到他的小摊来了……
郡主本想和她寒暄几句,忽然看到座中大大小小四个吃面的人,那女子戴着面纱,男子英俊却陌生,倒是两个孩子……
她登时倒吸一口冷气。
“夫君……”
回头看苏志明,苏志明朝她使了个眼色。
原来苏志明早就认出座中之人是谁了。
苏幼仪虽戴着面纱,可旁边的春花的脸难道还认不出吗?
何况还有他这两个小外甥,这两个孩子皮得很,四岁的时候就敢骑着矮马出宫了,据说两人还在街上吃了路边摊的肉酱面。
苏志明抬头一看,肉酱面摊子的招牌一下子跳进他眼中。
他揉了揉额角。
这两个孩子到底有多爱吃肉酱面?
二奶奶没注意到郡主的脸色变了,反而找到靠山似的告状道:“郡主,你倒是替我评评理。这位夫人不知是谁家的,派头这样大,连身边的婢女都刁蛮得很。我不过问句话,她们就给我脸色看!”
郡主露出尴尬的笑容。
给你脸色看?
你要是不犯浑,人家太后吃饱了撑的和你这么个小角色计较?
谁不知道这辅国公家的二奶奶是个出了名的烈货,最喜欢攀附权贵和有头有脸的诰命夫人们结交,对于身份低于自己的则是看都不看一眼。
一定是她又犯了毛病得罪了太后。
此时,一直专心吃面的两个孩子忽然抬起头来,目光在郡主身上一转,很快就看到了站在她身后的苏志明。
两个孩子一见到苏志明欢喜坏了,忘了苏幼仪叮嘱他们不能暴露身份的事,“舅舅!”
喊声一出,苏幼仪无奈地扶了扶额。
只见两个孩子炮弹似的冲出去,往苏志明身上一扑,苏志明稳稳地将他二人接住,一手一个抱了起来。
这一幕叫在场的人都看呆了。
“舅舅,听说舅妈生了个晓弟弟,你怎么不抱来给我们瞧?”
“我们还给晓弟弟准备了礼物,你快带他来,是好东西!”
两个孩子见到苏志明格外欢喜,这也难怪,苏志明是苏幼仪唯一的堂弟,每每进宫小六和小七都是见着的,也常在他跟前胡闹。
苏志明又肯迁就他们,他们自然喜欢。
“弟弟还小,再大一些才能出门,到时侯一定叫你们瞧着。不过你们给他准备了什么礼物,不如先告诉舅舅?”
他一面抱着两个孩子回话,一面用歉意的目光看了苏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