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苏志明早就想到苏幼仪这层了,竟然早早就派了人去御园通告。
元治难以想象苏幼仪会做出什么决定。
他咬了咬牙,“让他进来。”
那小翰林从外头进来,行过礼后,面对六只灼灼目光,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
“太后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身为内阁首辅理应一心为公,这公是天下为公,而不是为哀家或者皇上。”
他连称呼都没改,直接把苏幼仪那句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又道:“臣斗胆问太后,她的意思是不是,苏首辅若觉得江城军合适,不必顾忌太后和大公主,该推举江城军仍推举江城军?”
“太后说是,臣才离开了御园。”
一时之间,听见这话的三个人面色复杂,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苏志明尚能自持,他原本也猜到了苏幼仪的想法,这会儿不过是确认了而已,心里始终佩服苏幼仪能如此豁达通透。
多少男儿都做不到这一点。
雍亲王则叹了一口气,越发觉得自己连女子都不如,格局还不如苏幼仪大。
元治心里是最复杂的。
苏幼仪越是支持他一心为公,他越是不忍让苏幼仪伤心,当真是进退两难。
好半晌他才缓过劲来,朝外头道:“来人,去把江城侯他们请来。”
……
江城侯祖孙三人刚刚回府,就接到旨意请他们进宫。
来传旨的是乾清宫的小太监,世子特意问了问,“是请了各军将领呢,还是单请我们侯府?”
小太监不敢隐瞒,“是只请了老侯爷、世子和驸马。”
这话一出,世子心头震了震。
既然只请了他们,说明宫里已经有决断了,此番战事九成九要派江城军出战了。
侯府上下听见这个消息的,心里都有了数。
大公主听见消息,紧赶慢赶地追出去,追到府门前的时候,他们正准备上马进宫。
“夫君!”
白言听见她的声音,回头一看,复又下了马,“你出来做什么?跑得这么急,满头都是汗。”
“是皇兄定了要江城军出征吗?”
大公主顾不得抹汗,急切地问他,白言欲言又止,诚恳道:“尚无旨意。不过传旨的公公说皇上只请了我们去,想来是定了要江城军出征了。”
只请了江城侯府的人去,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大公主心头不舍,却不能说出抗拒的话来,好一会儿,她才平定了心神。
她继而抬起头来,朝白言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皇兄看重江城军,才会让你们出征,这是我们江城侯府的荣耀。夫君,你早去早回,我在家中等你消息。”
………………………………
第八百五十六章 奉旨出征
江城军出征的旨意,次日便传了下来。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江城侯老侯爷年事已高不能出征,于是江城侯世子作为主帅,册封一品平北大将军。
白言作为副将,在驸马的尊衔上另加三品将军衔,父子二人共同率军出征,粮草先行,大军三日后出发。
直到兵部的压粮车离开了京城,京城众人才反应过来。
没想到最后定下的人选,还是江城军。
那些原先争先恐后要出征的武将难得没有抗议,都老老实实地接受眼前的结果。
一则江城军的战力放在那里,不服的大可上去比一比,他们比不过,也不敢不服。
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而言出征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一旦能够取胜,回来必定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可对江城军而言不同。
江城侯府已经娶了一个固伦公主,荣宠至极封无可封了,他们父子出征可没有半点好处,反而还要背着万一打了败仗的压力。
故而众人也都明白,江城侯府父子此番出征,确实是一片忠君之心,而不像他们似的另有所图。
比起这些武将,更多的文臣则是不敢相信,皇上怎么会派江城侯府父子出征?
就算皇上肯,难道太后也肯?
就算太后深明大义真的肯,难道大公主能忍得住不去求情?
众人暗暗等着看热闹,大公主身份尊贵,刚刚成婚就要忍受夫妻分离之苦,以她受宠的程度,一定会连夜赶去御园向太后求情!
第一天,没有消息。
第二天,依然没有。
眼看江城军第二日就要出发了,京城长街上有人看见,大公主的仪杖从江城侯府出来,往御园的方向去了。
有好事者心中得意,“就说大公主肯定会去向太后求情,只是她怎么不早点去呢?眼看明日大军就要开拔了,这时候去求情还有什么用?”
“这说不准呢,要我说,大公主能忍两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或许她是实在忍不住了……”
大公主这一去御园,大半日,仪仗才从御园里出来。
街上的人望着大公主的巍巍仪仗,心里总在想,不知道她可曾求情成功,不知道太后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劝说皇上。
如果太后出面,皇上一定会同意的。
可出乎所有观望者意料的是,大公主离开御园后,御园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一切如常。
江城侯府也一切如常,除了为世子父子二人打点行装的仆人忙碌些以外,别的都和平时没有区别。
“夫君,我回来了。”
大公主回来没有直接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去了前头正厅,自从出征的旨意传下来之后,一家人时常聚在正厅。
平日都各自在各自院中用膳,这几日也都聚到了一起,一大家子人一起用。
大公主还未走进去,就看到白言在院外站着,似乎正在等她。
果然,一见大公主回来,他立刻迎了上来。
“怎么去了这么久?我正想派人去御园接你,又恐母后觉得唐突。”
“母后不是这样拘礼的人,只怕你去了她反而高兴,觉得你待我极周到呢。”
大公主笑着,命身后跟的婢女把手里的食盒先提进去,“母后那里今日新做了许多新鲜的点心,让我在那里同她一起品尝,又要我出主意给厨子,说这个怎么改,那个怎么变。因为聊得高兴,不知不觉时间就晚了。”
“临走的时候母后让我带了许多点心回来,说是给大家尝尝。我想着你若喜欢,可以包上一些耐放的,路上当干粮吃。”
白言不禁莞尔,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你是不是以为我出征之后必定缺衣少穿,所以连干粮都替我想好了?那倒不至于。从京城一路到边境和准格尔相接的地方,我们每日都可以起灶做饭,不论将领还是士兵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大公主惊讶,“那你们一般都吃什么?”
白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也没有上过战场,这些事也不太清楚。不过之前我随父亲去河北换防过,那时路上也走了许多天,又是冬天,我们就吃些白菜炖腊肉什么的。那些腊肉冬天好存放,甚至还有些新鲜的牛羊肉补给。如今是初夏……大约大鱼大肉是吃不上了,普通家常菜还是有的。”
大公主听了放心许多,又道:“走吧,咱们进去再说。”
进了厅堂,老侯爷夫妇和世子夫妇都在里头,正在问提食盒的侍女问题,无非是问今日御园做了多少点心,太后吃得香不香之类的问题。
见大公主进去,世子夫人同她道:“公主今日是不是在御园吃饱了才回来的?丫鬟们说,太后让公主尝了许多种新制的点心。”
“是啊。”
大公主面上微红,“我是吃饱了,一会儿晚膳怕是吃不下多少,不过我还是想留在这里,毕竟下次一家人再聚在一起吃饭,可能要等好几个月了。”
众人听了都有些感慨,老侯爷却捋着胡须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老侯爷笑道:“我就知道,我的孙儿媳妇是全天下最最通情达理的女子,绝不会做出有辱她公主身份、也有辱江城侯府的事情!那几个长舌妇嚼舌根,就应该把她们打出去才是!”
大公主听得稀里糊涂,听白言解释之后才明白。
“今日有几位府里旁支的女眷来同祖母说话,说你去了御园大半日不回来,一定是去向母后求情了。还说有你求情,母后一定会让皇上改变主意,不会让我们江城军再冒险出征。”
白言说着,不禁摇头感慨,“祖母听得脸都气红了,碍于自家族人的关系不好意思开口赶客。祖父正好经过,听见了气得不得了,倒是进去抢白了她们一番。她们没好意思,后来也不敢再说这个了。”
原来是这样。
想到老侯爷平日处变不惊,这会儿却为了江城军的名声和几个妇人对嘴,大公主心里不由好笑。
笑过之后,更有些许感动,为他们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动。
………………………………
第八百五十七章 贺礼
次日一早,江城侯府父子二人出征。
彼时天尚未明,整齐划一的军列脚步出了京城,和提前驻扎在京郊的大军汇合,一道向着西北而去。
大公主没有去送白言。
军队出征是极其肃穆的大事,多了她这个女子反而显得儿女情长败了士气,故而她只在家里呆着。
她心里悬着,世子夫人心里也悬着。
临行前世子夫人特特嘱咐世子,让他父子二人千万别意气用事,遇事一定要再三谨慎小心,千万别亲自下场厮杀,千万别让白言做前锋……
世子回答得含糊,世子夫人心里也明白,他不会听自己的。
打仗的事涉及太多方面,有时候做出的决定身不由己,战场千变万化,谁能保证到时候的情况一定和预料得一样?
世子保证不了,白言也保证不了。
饶是如此,世子夫人还是时常劝着大公主,“你放心,别害怕。他们是主将,是在后方边城大帐中运筹帷幄的,不是亲自下场杀敌的,不会出事。退一万步说,便是真的打不过准格尔那些蛮人,让他们尽早撤回来再想办法也不迟!”
“话虽如此。”
大公主道:“只怕公爹和夫君都不是那等贪生怕死之辈,到时候为了士卒和百姓……”
她没有再说下去,再说下去也不过是徒添担心。
想着自己不过是和夫君相别,而世子夫人比她更加凄惨,她可是同时和自己的夫君还有爱子相别啊!
大公主反过来安慰她,“您也别担心,不会有事的。我虽不能为一己私利阻止他们出征,可若到时候情势不好,我进宫求皇兄增派兵力支援,皇兄一定会同意的!”
听到这里,世子夫人的神情也宽慰了不少。
大公主说得对,如今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兵力是充足的。
就算真的打不过准格尔那些蛮人,人海战术也能压倒他们。
世子夫人欣慰地握着她的手,“有你在,江城军此番出征已经得到够多优待了。听说出征前皇上亲自过问了粮草和兵器、甲胄的问题,让兵部一切紧着江城军所用为先。出征那日皇上更亲自派了纪公公送行,要不是因为你嫁给了言儿,皇上怎会待我们这般好?”
“您误会了。”
大公主有些羞涩,“这是皇兄爱护臣子,爱护兵卒,与我无关。如今我只盼着今年西北多下两场雨,不要再发生干旱之灾,以免夫君他们受苦……”
……
自从白言出征之后,苏幼仪隔三差五派来到江城侯府问候。
先前外头都揣测大公主去御园求她阻止白言父子出征,后来见御园和江城侯府都没动静,才知道大公主根本没求。
虽如此,不代表苏幼仪心里对大公主没有亏欠。
她每次派人来江城侯府,都会让人送些点心和布料首饰等物,顺道请大公主去御园小住。
大公主拒绝了两次,心里明白苏幼仪的用意。
“春景姑姑,麻烦你转告母后,就说她的心意我领了。”
春景奉命送赏赐来给大公主,又提了苏幼仪让她去御园小住的话,大公主便拉着她的手进了内室,悄悄说话。
“母后担心我独自在这里孤独,所以频频请我去御园小住,是不是?”
春景点点头,“太后时常说大公主是她贴心的小棉袄,果然太后想的什么,大公主都能猜到。”
大公主微微叹气,“母后待我好我知道,只是眼下这个时候,我越发不能离开侯府。姑姑想想,我若离开了,我婆母岂不是更加孤独?”
江城侯府里除了老侯爷夫妇,就剩她们两个女眷了。
两人平时若想念世子和白言了,还能凑在一起一边做针线一边说说话,也可解心中的惆怅。
若大公主走了,世子夫人当真没人可说话了。
总不能让她去老侯爷和老夫人跟前说吧?
两个老人家本来就年纪大了,心里也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孙儿,世子夫人怎么忍心再去他们面前提起伤心的话?
春景对侯府的情况是清楚了,不过略想了想就明白了大公主的意思,当即点头道:“其实太后也顾虑到了这个,所以没有直接传旨让您去御园,只是多番派人来询问。既然大公主这样想,这是好事,将来一家人婆媳才更和睦。奴婢回去把您这话告诉太后,想必太后也会为此高兴的。”
大公主听罢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话的声音更低了些。
“对了,春景姑姑,我听说你和春花姑姑都要出嫁了?还没来得及恭喜你们。”
春景闻言面上一红,十分不好意思,“是谁这样嘴碎把这话告诉大公主的?我们做奴婢的一点小事,怎么敢劳大公主过问?”
“婚姻嫁娶是大事,怎么会是小事呢?”
大公主悄悄笑道:“再说了,这事御园里头早就传遍了,不用别人碎嘴我也听得到。这些日子我怕是不能回御园,还是提前把给你们的贺礼备上,以免错过了你们的婚期。”
说罢朝外头喊了一声,侍女才走进来,“去把我前些日子从库房挑出来的那两对冰花翡翠簪拿来。”
“是。”
不多时,侍女捧着两个精致的锦匣进来,大公主将两个匣子打开,一一给春花看。
“你瞧,这是一对碧色的冰花翡翠。”
春景望去,两只簪子几乎一模一样,通体是翡翠雕刻成的,样式十分简洁大方。
唯一不同的是,两只簪子里头的飘花纹路各有千秋,都同样生动飘渺。
如此通透,是上好的翡翠。
春景不敢受这么大的礼,正要推辞,见大公主又拿另一个锦匣。
这个锦匣里同样是一对冰花翡翠簪,和方才那一对的样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对不是碧色的,而是紫罗兰色的。
春景的目光越发惊艳起来。
紫色高贵,且在翡翠中少见,这一对簪子比方才那对更胜一筹。
大公主悄悄笑道:“这两对簪子一对给你,一对给春花姑姑。”
………………………………
第八百五十八章 围攻伊犁
“这赏赐太贵重了,奴婢不敢收。”
春景连忙谦逊推让,大公主却很坚持,“收着吧,二位姑姑打小没少照顾我,这是我应该的。只是不知道你们各自喜欢哪个颜色,你们拿回去自己挑吧!”
春景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她福身谢了大公主,又道:“如此我就谢过大公主赏赐了,也替春花谢大公主。奴婢倒是更喜欢那对紫色的,可料想着春花也喜欢那对,倒不如我们一人挑一支绿的一支紫的,反正我们是好姐妹,换着戴首饰也使得。”
大公主听了忍俊不禁,只道:“你们喜欢就好。”
……
春景回去给苏幼仪复命,顺道把那两对冰花翡翠钗给苏幼仪也瞧过。
苏幼仪看了也说好,却道:“这簪子虽是一对,可冰花翡翠通透纯洁,倒是戴一支更素雅大方些。我觉得你们不如一人拿两支颜色不同的,分开戴,既公平又好看。”
春景一听这话,差点没笑出声,“太后怎么知道的?奴婢和大公主也是这样说的。奴婢说喜欢那对紫色的,可是春花大概也喜欢那对紫色的,所以我们俩一人分一支不同颜色的更好。”
春花也在一旁,对这个提议十分满意。
苏幼仪便道:“大公主赏你们的,你们就拿回去收下吧,等出嫁的时候添妆用。我已命内务府的人替我给你们置办嫁妆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风风光光地出嫁。”
春花和春景不约而同地想起当年淑芽出嫁的场景,她们并不奢望自己在苏幼仪心中的地位能越过淑芽,也不期盼婚礼能和淑芽的一样风光。
能有淑芽的一半,她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
过了七八日,新僵巡抚那边有了消息。
他接到朝中的旨意之后,迅速命人暗中调查,果然在伊犁以北的一块荒漠地区,查到了蛛丝马迹。
他立刻派人快马传信回朝中,传信之人半道遇上了江城军的先锋队伍,两相一问,前锋将士带着人到后方大军中面见江城侯世子。
彼时世子等人正在路边的树林中歇脚,越往北天气越热,这种情况下急行军容易使将士们生病。
可若不急行军,只怕边境战事等不得。
于是世子只好尽可能带大军夜晚赶路,白日赶路时则多遇树林歇凉,如此才能保证将士们的身体吃得消。
他正在和白言商议接下来的行军路线,闻得前锋将士带着人回来,立刻让人过来回话。
“末将见过世子。”
那小参将抱拳一礼,忙将身后传信之人引上来,“我们的队伍在前面十几里外的卓家镇遇到了这位小哥,他是新僵巡抚派到京城去给朝中送折子的,听说我们是江城军的前锋,便说要来告诉世子要紧之事。”
世子将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眼,只见此人风尘仆仆,生得高大健壮,胳膊和腿上的筋肉隐隐凸显,看起来确实像个传令兵。
他沉声道:“你身上可有新僵府的腰牌?”
那人连忙从腰间摸出牌子,又将身后的包袱取下,拿出一封折子来,“这是我们巡抚大人上奏朝廷的折子,上头有巡抚的印章为证,世子可以看看。”
世子看过那人的腰牌,又看过折子面上的印章,这才确定此人的身份。
那人见他打消了疑虑,又将折子和腰牌小心地收起来,“巡抚大人自从接到朝中的消息之后,便命人四处打探,果然探听到了问题。伊犁土司暗中资助准格尔残部,巡抚大人派我赶往京城,要请朝廷同意派兵镇压有反意的伊犁土司。”
“恰好我在前头镇上遇见贵军,特来提醒世子您一句,一定要小心准格尔部,他们的粮草物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匮乏。另外如果有新僵的援兵意图支援,世子更要小心分辨敌友。”
世子听罢蹙起眉头。
新僵巡抚已经派人向朝廷申请派兵镇压了,可见对伊犁土司意图造反确有实证。
可这一去京城,等人再拿着朝廷的调令回来,至少又是半个月,万一这半个月出了什么事,只怕新僵巡抚都要陷入危机。
白言忙道:“父亲,咱们大军如今有了防备,危险的却是新僵巡抚。不如从我们这里调出一部分兵力先行围攻伊犁,如此既可保护新僵巡抚和其他地方官员,还能切断准格尔的后路,使他们陷入前后夹击之中,父亲以为如何?”
世子一愣,白言这个主意听起来有些冒险,不过如果能成功,带来的好处超过想象。
他身为主将,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全盘计划,故而此时只是沉默不语,脑中推演着种种可能。
白言细想了一回,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便主动请缨,“父亲,让我带着前锋军去围攻伊犁!我只要一万精兵,一定能将伊犁拿下!”
世子仍是不语,那个前来传信的传令兵听了忙道:“将军这个主意甚好,小人也正担心巡抚大人会遭遇不测。只是伊犁土司手里可调用的兵力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将军只带一万人,怕是不够。”
“不能再多了。”
白言摇摇头,朝他道:“我们江城军此番出征,只有八万兵力。若我带走更多的人,那父亲率领大军正面对上准格尔军队,可能会吃亏。一万已经是极限,父亲,请您尽快下令吧!”
世子沉默了许久没有开口,他朝自己身边左右一看,众参将也都等着他的主意。
他思忖片刻,朝白言轻声道:“言儿,出征之前,你母亲是如何交代你的,难道你都忘了么?”
白言一愣,没想到世子顾虑的是这个。
他是担心自己率前锋军单独开战会有危险。
白言忙道:“可父亲不也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只是母亲不知情况的一句叮嘱呢?如今先派前锋围攻伊犁才是最好的计策,此计势在必行,请父亲尽快下令吧!”
世子望着眼前年轻英挺的少年郎,他如此英勇无畏,如此胸有成竹……
这是自己的儿子啊。
………………………………
第八百五十九章 一万够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