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挛蕹桑砸蚰阏飧銎拮用挥锌锓龊茫缃裰竿阈⒕葱⒕垂哦疾怀闪恕!

    这些话五夫人倒是听明白了。

    如今世子夫人见他长房被看重,越发捧着恭郡王妃来打压她们这些妯娌。

    说她就罢了,连着元五郎一块儿说了,这算怎么回事?

    五夫人想起昨夜元五郎说的话,心里有了底气,立刻挺直了腰板朝世子夫人道:“大嫂,你这话也说得太难听了。婆母还在呢,她都没用这么难听的话说我,你凭什么在这里颐指气使?你是世子夫人不假,可在这个家里大家一般都是儿媳妇,凭什么你就踩我的脸?”

    “你……”

    世子夫人没想到她还敢回嘴,元五郎不争气,这点五夫人自己也知道,所以平日府里的人嘲讽她她也不敢说什么。

    今儿不知为何忽然硬气了起来。

    五夫人不敢对恭郡王妃呲牙,对和自己平辈的世子夫人还是敢说话的,当即又接着道:“我如何?大嫂瞧着我平日不言不语以为我好欺负,所以处处刁难,句句嘲讽,是不是?如今恭郡王府出了事,说不准就指望我们五郎了,大嫂何必欺人太甚?”

    “呵,指望你们五郎?”

    世子夫人觉得好笑,正想反驳,却听恭郡王妃道:“忙着,老五,你这话是话里有话。今日伱也古怪,平日伱大嫂说你你可不敢呲牙,想必发生了什么事吧?”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五夫人。

    五夫人原本不打算说的,如今恭郡王妃问了,她若不说,只怕世子夫人以为她是吹牛又要嘲讽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昨儿元五郎回来说的话统统告诉了众人。

    听见元五郎得了这个机缘,世子夫人等都十分惊讶。

    还有这等好事?

    五夫人见众人惊异不已,越发道:“不过这事可千万不能说出去,我是不想瞒着婆母,加上诸位嫂嫂都是一家人我才说的。婆母,有了这个人情,想必太后对咱们府上总会好一些,兴许公爹这事很快就会过去的。”

    恭郡王妃闻言点点头,“但愿如此,五郎朝政理不清,运气倒好,这或许也是他的机缘。”

    说罢扶着婆子的手回了房。

    外头只剩下五个儿媳,五夫人瞧着世子夫人,世子夫人皱着眉头,一跺脚也带着人走了。

    五夫人笑得得意。

    ……

    “儿啊,你告诉娘,之前你说你们学堂那个季先生的事是不是真的?”

    晚间御园里头放学了,世子夫人忙揪着儿子问话,孩子一头雾水,“我说的季先生许多事,娘问的是哪件事?”

    “就是,就是……”

    世子夫人索性道:“就是那季先生和太后很要好的事,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

    孩子道:“这事御园里的人都知道,我骗娘做什么?连六王爷和七王爷也说呢,说季先生这样的品貌才华,堪配太后。”

    “呸呸呸,什么堪配太后,这世上只有先帝堪配太后!”

    世子夫人脸上莫名有些烦躁。

    五夫人为了证明她说的不是假话,连元五郎问那阿紫姑娘那公子姓什么的事都说了,说的就是姓季。

    看来是太后带着这位季先生出园子玩去没跑了。

    那元五郎出门踩了狗屎巧遇太后,就让他得了这个巧宗儿,连带一向挺不起腰杆的五夫人都在府里拿大了,这算什么?

    世子夫人对外头的事倒不在意。

    恭郡王被打压,在朝中不得意些,那到底是男人们的事,她在内宅里头还是老大。

    可五夫人今日刺了她一通,那是真真每句话都刺在她心里,叫她难受得不行。

    不成,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世子夫人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招招手,示意儿子附耳过来,“来,娘交代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完成好……”

    ……

    “真的啊?”

    “太后也太厉害了。”

    “太大胆了……”

    次日一早,小六和小七来到学堂便见众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在说什么秘密。

    他们两个好奇地凑上去,听见恭郡王的孙儿道:“是真的,我亲口听我五叔五婶说的,五婶说就是太后带着季先生晚上出了御园玩去了。听说在街面上还闹出了点事情,十几个暗中保护的侍卫一下子跳出来了,那场面可壮观了。”

    “真的假的啊,说的好像你看见了似的!”

    有人表示不相信,去看小六和小七试图证实,却见他二人默不作声。

    这神情看起来像默认了似的。

    “不会吧,难道这事是真的啊?”

    如果小六和小七都默认了,那这件事一定是真的。

    就在此时,赵师傅抱着书本走了进来,朝下首扫了一眼。

    小六和小七对视一眼,没说什么,各自回了座位。

    等到放学之后,两人忙不迭就去了苏幼仪的院子,将今日在学堂听见的话告诉了苏幼仪。

    “他说是他五叔恰好经过遇见了母后和季先生,所以知道了这件事。回来他又告诉了恭郡王府里的人,所以他也知道了,今儿早晨就来和同学们说了。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啦!”

    苏幼仪正在用膳,闻言默默搁了筷子,眯起眼睛来。

    小六和小七见她似乎生气了,心里有些担忧,“母后,这件事要是被大家都知道了,会有什么坏的影响吗?”

    “那倒不至于。”

    苏幼仪想了想,有些不解,“我只是不明白,那元五郎当真如此愚蠢么?他只要守着这件事便可来找我要好处,为什么非要在府中大肆宣扬呢?”
………………………………

第九百一十七章 跟她拼了

    直郡王府的孩子在学堂里散播了这话,不多时,那些在学堂读书的孩子家里也都知道了。

    经过先前的事,众人已然学乖了,至多只在自家人面前说说,可不敢把这话传到外头去。

    故而外头一时没什么动静。

    倒是元五郎一面每日正常出门进门,一面心里盘算着怎么向太后开口要好处才好,便收了帖子有人请他喝茶。

    请他的是裴国公府的人,元五郎素来和对方没什么交集,不懂对方为什么要请自己喝茶。

    想来想去,裴国公府也有个孩子在御园读书,这大约是唯一的交集。

    可恭郡王府在御园读书的孩子是长房的,不请世子去喝茶,请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庶子去做什么?

    元五郎有些想不明白。

    及至去了,对方含蓄地向他打听那夜他瞧见苏幼仪和季玉深在宫外的事情,元五郎才吓出一身冷汗。

    “这,这话是谁告诉你的?”

    裴国公府的人也一脸莫名,“不是你家大房的小公子在御园学堂里说的么?若不是他说的,我们哪里知道?”

    大房的孩子?

    元五郎一下子明白了,一拍桌子大喊糟糕,“该死,这年头连原配夫妻都谈不上信任了!”

    说罢匆匆告辞往家赶,留下请他的人一头雾水。

    赵五郎匆忙赶回家,便见五夫人正在厅中和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等说话,几个妯娌相谈甚欢。

    见着赵五郎进门,那几个嫂嫂的脸色也比平常好看了些,多了些许奉承。

    赵五郎看她们眼中的奉承却并不欢喜,反而坐实了他的猜测,他有些烦躁,面色自然不好看起来。

    二夫人等人都是极会察言观色的,见赵五郎急匆匆进来似乎有话要说,便找了借口站起来告辞。

    五夫人也不挽留她们,只道:“空了我还请你们喝茶说话,三位嫂嫂慢走。”

    瞧五夫人的样子,俨然是当家做主的气派。

    元五郎瞧了越发气不打一处来。

    “夫君,怎么了?这样天大的喜事,你怎么还弄得脸色这么难看?”

    说着上前关切元五郎,被他一把推开,“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说的?你这个败家婆娘,早知道我宁可告诉那几个姨娘也不告诉你,你毁了我!”

    五夫人面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一脸委屈地看着元五郎,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夫君,你在说什么?我说什么了?”

    “我问你,你是不是把我遇见太后的事告诉家里人了?”

    五夫人顿时脸色煞白,愣了愣才道:“我只告诉了婆母和几位嫂嫂,这都是一家人啊,我自然不瞒着她们。别的人我可没有告诉,我真的没有!”

    “什么狗屁自家人!”

    世家大族之间,人多事多,嫡庶长幼的争斗本来就复杂,元五郎作为不受宠的庶出子一直没有可以说嘴的东西。

    也因此他被打压得厉害,嘲讽得厉害。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转机,没想到自家婆娘如此愚蠢,居然把这事告诉了嫡母和那些嫂嫂!

    “你糊涂啊!长房是袭爵的,素来可曾把咱们看在眼里?便是二房三房他们也未见得看得上咱们!如今咱们好了,他们岂有不嫉妒的?你糊涂啊,这事还没坐实你就告诉了他们,他们能不给咱们使绊子吗?!”

    五夫人忙道:“是谁给咱们使绊子了,他们使了什么绊子?”

    元五郎大叹了一口气,“长房的三儿都把消息传到御园里去了,你若只和几个嫂嫂说了,为什么三儿会知道,是谁告诉他的?”

    “还能有谁?不是婆母就是大嫂!”

    五夫人细想一回,“婆母虽不是你的亲娘,可她一心牵挂着咱们王府的命运,你若好了对王府也好,婆母不会故意给你使坏的。那还能有谁,一定是大嫂!”

    五夫人将昨日去给恭郡王妃请安时和世子夫人拌嘴的事一说,这下对了景了,一定是世子夫人担心五房太得意影响她在府里的地位,所以指使自己的儿子去散播这话。

    “这个女人心肠可真毒啊!”

    元五郎气得不得了,“就为着你们女人家口角争辩的几句话,她就要毁了我的前程,也毁了恭郡王府的好机会!这个女人,我,我去跟她拼了!”

    “夫君,千万不可!”

    五夫人拦住了他,回头往墙上取了一把挂着装饰的木笛,“女人家的事怎么能让你去?我去找她算账!”

    说罢把那木笛当成棍子似的,气势汹汹地走了出去。

    元五郎站在她身后,一时有些发蒙,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追着五夫人去……

    ……

    恭郡王府的这点乌龙,苏幼仪随便打听打听就明白个大概了。

    要说怪不得恭郡王府不成器,内抖都这么厉害,怎么指望他们团结一致在外头争名声?

    苏幼仪觉得好笑。

    恭郡王本身也是个胸无大志的主儿,家里的儿子儿媳也是如此,这一家子也只能这么鸡毛蒜皮地闹下去了。

    不过这样也好,她不必担心元五郎借着那个人情儿来向她求什么不该求的东西了,倒是省了她的麻烦。

    果然,这件事后元五郎不但不敢来向苏幼仪求什么,反而让五夫人来向苏幼仪请罪。

    苏幼仪听闻恭郡王府乱成一团,五夫人和世子夫人胡搏之时各自都受了一点伤,便没有见她。

    “转告五夫人,让她回去好好养着吧。这事虽然泄露出去了,我也不责怪她的夫君,只是以后为人处世小心些就是了。哀家是好脾气的,若是碰着别的不好脾气的主儿,他们未必能这样轻松过去。”

    多福把这话一字不差地传达出去,五夫人听见的时候一手捂着脸,喉咙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后虽不追究,可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耍

    多福瞧了一眼她捂在脸上的手,笑道:“太后还说,听说您受伤了,还是不让您进去见了,免得您丢了面子。您还是早些回府休息养伤吧,不必再来了。”

    “多谢太后关心。”

    五夫人灰溜溜地上了马车离开御园。
………………………………

第九百一十八章 到处招摇

    苏幼仪偷偷出宫的消息,瞒得住外头,却瞒不住里头。

    御园里是都知道了,宫里自然也知道了,元治和周皇后都听说了消息,两人用午膳的时候便议论了几句。

    “母后不仅相貌还和十几岁似的,且还童心未泯。”

    周皇后哭笑不得,“有时候我真真羡慕母后,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哪个女子活得像母后这样潇洒随性,她实在太幸福了。”

    有时候周皇后会想,怪不得先帝的后宫那么乱,斗成那个样子。

    固然是因为先帝朝时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难道不也是因为这位昭妃娘娘太过耀目,太惹人妒忌?

    便是当时她和王皇后共存,只怕旁人嫉妒的也不是身居皇后之位的王皇后,而是她这个活得最率性明媚的人。

    元治听她的口气,不禁笑了笑,“这羡慕是说给朕听的呢?好吧,那朕答应你,等你腹中的孩子生下来,朕也这么偷偷带你出宫玩一回。”

    偷偷地出宫和带着一堆人出宫,那种感觉确实完全不同。

    怪不得周皇后那么羡慕。

    不但是周皇后,元治自己也羡慕,他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周皇后闻言一笑,不自觉抚着肚子,“等我肚里这位金尊玉贵的娃娃出来,还要四五个月呢,那得等许久。皇上可千万别不认账,臣妾都记着呢!”

    元治抚着周皇后的肚子,一下又一下,动作轻柔。

    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怎么了?”

    周皇后看着他,元治道:“只是在想,你羡慕母后,说不准母后也羡慕你。当年母后做了父皇后宫的贵人,可不是因为用情至深。”

    周皇后入宫之后不久,就和元治彼此剖白过心思。

    她坦言自己初次见到元治便有了好感,只是当时碍于自己要进宫选嫔妃,不敢有过多的想法。

    等到进宫之后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少年就是皇上,她欢喜坏了,打从心眼里高兴自己能进宫。

    不管是做皇后还是嫔妃,她都愿意。

    故而元治便知道,周皇后对他用情在先,嫁入宫中自然欢喜。

    可当年苏幼仪是在他身边伺候的,他比别人都更了解苏幼仪愿意做那个贵人的真实想法——

    不过是因为先帝要她做答应的风声满宫里都知道了,当时的王皇后和李贤妃都真相往她身边安插眼线,她被逼无奈,如果不进后宫就只能等着被践踏。

    苏幼仪这才进了后宫。

    这么多年元治也看明白了,“其实母后心里真正喜欢的人,只怕从来都没有变过。青梅竹马的情分,不是随便就能断的。还有季先生,他心里的苦只怕不亚于母后。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有个名分,只能像现在这样躲躲藏藏的。”

    元治说着,不免有些感慨。

    周皇后听他口气低落下来,忙转移了话题,“不说这个了。对了,皇上,听说你这些日子常去储秀宫?”

    这话题转移得未免太快了。

    不过元治的确被这话带过去了,忙解释道:“储秀宫住的人多,朕倒也不是独宠赵贵人,有时候去的是那两个常在那里,你可别多心。”

    “皇上想多了,我才没多心呢。”

    周皇后并不吃醋,只是笑道:“我的意思是,皇上都没去长椿宫,只去了两回还坐坐就走了,这让李贤妃很没面子。”

    元治眉梢一挑,“怎么,她还到你面前诉苦了不成?”

    “那倒没有。”

    周皇后道:“她是何等骄傲的人,怎么会到我面前诉苦?只是后宫应以和睦为主,皇上若不想让她们争风吃醋,就该雨露均沾才是,起码表面上也要给李贤妃一点面子。”

    这话说的倒不错。

    元治点了点头,“朕知道了,明儿就去长椿宫。”

    这态度颇为敷衍,不过周皇后了解他的性子,他既说了去一定会去。

    她试探地道:“皇上是不是对李贤妃有什么怨言?先前你不是挺喜欢她的么?”

    那阵子李贤妃利用给她送汤的事成功引起了元治的注意,李贤妃也一度风光承宠,如今元治却宁愿去见那两个常在也不见李贤妃,可见是不喜欢了。

    元治微微蹙眉,“她太要强,朕确实不喜欢。女子要强本不是什么错,朕只是不喜欢她使心眼,把朕糊弄过去了,也没有半句解释。她真当朕是傻子不成?母后若是在外人面前糊弄了父皇,回头私下无人的时候,一定会把实话都说出来。”

    原来是这样。

    周皇后微微点头,“皇上才是最不好糊弄的。您心里处处拿母后做标杆,我们这些人如何比得上母后?少不得只能慢慢学了。”

    “胡说,朕明明是拿你当标杆。”

    元治得意地看她一眼,又往她碗里添了一勺汤,“多喝些,你如今可是双身子,务必要喝足两人份才好。”

    周皇后腼腆一笑,虽然已经饱了,还是慢慢地将那碗汤一口一口喝下去……

    “娘娘,您听见御园的新闻了么?”

    长椿宫里,后知后觉的艳儿听见别的宫人议论,慌忙回宫向李贤妃禀告。

    李贤妃正百无聊赖,听见这话便坐了起来,“什么新闻?”

    “原来娘娘还不知道。”

    艳儿便把从旁人那里听来的消息告诉了李贤妃,她听到的版本已经不知道转了几手了,其中不乏添油加醋的部分,说得格外荒唐些。

    果然,李贤妃闻言蹙了蹙眉头。

    “太后行事也太过了些。”

    李贤妃不由评论了几句,“她是皇上小的时候就辅佐起来的人,居功至伟,是掌权的太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朝臣们对她身边养着男宠的事不敢多说,睁一眼闭一眼过去就算了。谁料她也不知道收敛些,还带着男宠到处招摇。”

    “嘘,娘娘,这可不是乱说的!”

    艳儿连忙朝外头看了看,外头院中都是长椿宫的宫人,正在院中洒扫,或是擦花瓶洗栏杆的,应该也没注意殿里的动静。

    想来李贤妃这话应该不会传出去。
………………………………

第九百一十九章 走漏风声

    “什么?李贤妃真是这样说的?”

    “贵人,错不了!”

    此刻正在储秀宫和赵贵人闭门密谈的人,正是长椿宫伺候的鲜儿,在艳儿手底下当差。

    上次赵贵人请二王妃和贤妃到储秀宫吃席的时候,赵贵人身边的宫女见鲜儿手掌上有伤口,拉着细问了一通才知道艳儿时常欺负宫人。

    艳儿不是宫里调交出来的宫女,对宫里的规矩体会得不够深,又自觉自己是李贤妃的陪嫁丫头身份贵重,所以时常欺负小宫女。

    宫里都说,打人不打脸,艳儿可不管这些,她高兴起来随便打哪里,反正那些小宫女都不敢反抗。

    这鲜儿被欺负久了,又见赵贵人这边的人待她好,拿她当人看,又许她首饰银子等,渐渐就成了赵贵人安插在李贤妃身边的探子。

    那日艳儿急匆匆地把御园的事当成新闻去告诉李贤妃的时候,鲜儿正好在外头擦窗台,听见了李贤妃的话。

    她忙忙来禀告赵贵人。

    赵贵人闻言狂喜,可她之前吃过教训,知道越是高兴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这么好的机会她要好好利用,不能随便放过。

    她朝鲜儿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这事你把嘴巴咬紧了,千万别告诉旁人。到时候我自然有计较,也不会供出你的名字。反正长椿宫宫人那么多,我不说也没人知道是你告密。”

    “哎,多谢贵人。”

    鲜儿瞅着人不注意便离开了储秀宫,只剩赵贵人坐在屋子里慌乱着。

    她现在乱的是,这个天大的好机会该怎么利用,才能恰到好处地打击李贤妃,又不能伤到她自身。

    诋毁太后啊……

    这等天大的罪名,若是利用得好,足可够李贤妃再也翻不了身。

    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赵贵人一手托腮,整个人石头似的愣在了那里,陷入沉思之中。

    ……

    后宫之中对于御园的消息,仍旧传扬得热闹。

    明面上自然没人敢说,背地里都在议论着,毕竟太后的八卦比宫里这些嫔妃的有趣多了。

    如今太后在御园长住不回宫,这些宫人越发关心御园那边的消息。

    小纪子也知道宫里这事,并没有上心。

    人多嘴杂是堵不住的,只要明面上不拿出来说,人家背地里悄悄谈论几句也是人之常情,犯不上去管。

    这些宫人也都有分寸,太后是谁?

    即便搬出宫了,也是这宫里最得罪不起的人物。

    没人长了两个脑袋敢说太后的不是。

    可小纪子留神注意了一下后宫议论的动向,这几日消息传着传着有些不同了,他思忖片刻,这才回去禀告元治。

    “皇上,有件事奴才得和您说一声。”

    “怎么了?”

    小纪子犹豫了片刻,“御园的事情出来之后,宫里的宫人少不得议论。奴才见他们都有分寸,只是暗地里说几句,便没有命人去管。只是这几日隐约听说,居然有人敢诋毁太后……奴才便来禀告皇上。”

    元治正坐在御案后头看折子,听见这话手上动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