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走几步,大公主忽然停了下来。
薛氏诧异地看着她,忽见大公主面色古怪,一动不动,“二嫂,我……我怕是要生了!”
薛氏脸色一变,果断朝门外大喊,“来人,快请太医和稳婆来!”
……
因白日薛氏来看望大公主,白言便和他爹一起去了军营料理事务。
谁知正在军中坐着,忽听见外头大声吵嚷起来,待要起身出去看看,一个军士飞快撞进门来,“大公子,快回府去吧,大公主要生了!”
“什么?”
白言脸色一变,披风也没拿飞快跑了出去。
世子想叫住他穿上披风,根本来不及。
他便看了一眼慌忙的军士。
军士连忙低下头去,军中戒律分明,他不该匆匆忙忙撞进来的,“世子恕罪,小的知道大公子心系公主,听见消息一定一时一刻也等不及,所以就冲进来了!”
世子拿上自己的披风,朝他哼了一声,没说什么便走了出去。
他也赶着回府。
直到听见马蹄声远去,那军士笑呵呵地走出去,朝外头围观的士兵们道:“我就知道世子和大公子不会怪我的,你们还不信……”
白言和世子先后回府,赶到小院时,产房里传出痛呼之声。
白言下意识想进去,被薛氏拦在外头,“驸马还是别进去的好。”
见薛氏还没走,白言这才退后一步拱了拱手,“二嫂怀着身孕,还在这里辛苦了,快请里面坐。”
薛氏见他心神不宁的模样,忙道:“太医和稳婆都进去了,已经派人通知御园了,驸马请放心。不如和我一起进去坐着等?”
白言只好跟着她进去,屋里世子夫人坐在那里,一副焦急模样。
三人坐着听大公主在产房的哀嚎声,听着心里都不是滋味,不多时外头响起声音,“太后到了!”
“什么,太后怎么亲自来了?”
世子夫人慌忙起身整理衣着,薛氏也扶着小丫头的手出去,果然见苏幼仪走了进来,身边还带着一个年长的妇人。
仔细一看,正是大公主的生母江氏。
“你去罢。”
苏幼仪朝江氏一摆手,江氏连忙福身道谢,而后匆匆进了产房。
世子夫人等人上来请安,苏幼仪忙叫人扶着薛氏,“不必多礼,尤其是你,你怀着身子不方便,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薛氏道:“也是赶巧,儿媳今日是来陪大妹妹说话的,谁知我们正要去用膳,大妹妹就发动了。”
“原是如此,走,进去说话吧。”
众人一时拥进屋去,跟着苏幼仪的霞儿站在一旁,而烟儿已经进了产房去打听情况。
产房里头听见太后亲自来了,众太医和稳婆皆是精神一震。
老天保佑大公主平安生子!万一有个闪失,他们怎么和太后交代?
谁不知道大公主是太后最疼爱的女儿!
“娘……”
大公主正在疼痛恍惚中,忽见生母江氏走了进来,精神略好了些,“您怎么来了?”
“是太后带我来的!”
江氏连忙坐到床边,握着大公主的手给她鼓劲,“听娘说,好生留着力气,这会儿时候还不到呢。你别怕,娘在这里,太后和驸马他们都在外头,什么事都没有的。”
大公主心头一暖,待要说什么,忽然腹部一阵疼痛,她忍不住痛呼出声。
就在此时,隔着纱帘站在外头的太医忽然皱起眉头,“大公主这一胎……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
第九百六十七章 双生胎
“什么不对劲?”
烟儿出来禀告的时候,苏幼仪的脸色顿时肃然。
见太后难得发怒,烟儿越发小心,“太医说大公主这一胎肚子未免太大了些,结合她平时的饮食和脉案,不该这么大。”
“肚子太大早先不说,如今要生了才说有什么用?”
苏幼仪当真怒了。
世子夫人见状看了白言一眼,白言忙起身道:“太后,这话先前太医也说过。娘子也时常嘟囔说孩子太大了,也太爱动了,好像和旁人不同。可太医每次诊脉都说没有问题,我们便也没觉得有什么……”
苏幼仪听了这话稍缓一些,又问烟儿,“那太医怎么说,可有什么危险?”
烟儿摇摇头,“太医只说孩子可能太大不好生,可能要花费些时间,还没说有什么危险。太后先别担忧,大公主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苏幼仪摆了摆手,“你回产房去看着些,我不太放心。告诉太医,大公主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他的命也别要了。”
苏幼仪很少说这样狠辣的话,烟儿忙点头离开,准备去产房传话。
走到半路,她忽然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太后方才好像只说不许大公主有任何闪失,并没有说大公主的孩子……
她脚步迟缓下来,凭借着作为大宫女的敏锐,她很快猜测到了苏幼仪的意思——
一旦真的发生什么危险,力保大公主,而非孩子!
这话当着世子夫人和驸马的面太后不好直说,幸好自己领会了这一层。
烟儿复又加紧脚步进了产房。
……
“姑娘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烟儿悄悄同太医吩咐了,并没有惊动大公主和江氏。
大公主和驸马感情那么好,若说一旦出了事保她不保孩子,只怕她也要伤心。
外头苏幼仪等人已做好了久等的准备,世子夫人甚至命人去收拾了上好的厢房,以备苏幼仪在府中等候休息。
不想才过了一个时辰,产房那头就传来孩子的哭声。
“生了?”
苏幼仪几乎不敢相信。
太医明明说大公主的肚子太大,只怕胎儿也太大难以生产,怎么会这么快就产下来了?
很快便见稳婆抱了孩子出来,欢喜地跪倒在地,“恭喜太后,恭喜驸马,大公主生了个男孩!”
“快,快给驸马瞧瞧!”
苏幼仪忙让白言去抱孩子,她自己就着白言的手看了一眼,忽道:“不是说孩子太大么,为何看起来倒比寻常足月的孩子小?”
世子夫人也凑上来看,孩子确实偏小,和大公主那个格外大的肚子完全不符合。
好在孩子哭声洪亮,看起来颇为健康。
苏幼仪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联系她自身的经历,一个独特的想法在她脑中形成,她还没来得及说,忽见产房有人连滚带爬地跑来——
“快,快回去!大公主肚子里还有一胎!”
……
“现下一切都通了。”
苏幼仪抱着孩子,忍不住笑道:“大公主怀的居然是双生胎,这些太医是干什么吃的,连双生胎都查不出来?竟还说大公主的肚子莫名格外大,真是一群庸医!”
世子夫人和白言听她抱怨,也知道她现在心情颇佳,根本不会和那些太医计较。
双生胎素来是祥瑞之兆,故而世子夫人和白言也十分欢喜。
而且大公主莫名肚子格外大的问题也解决了,薛氏一脸羡慕地在苏幼仪身边看孩子,“大妹妹真是好命,像母后一样能生双生胎,我实在是羡慕得紧。都说双生胎这种福气是可以通过血脉传承的,没想到大妹妹不是母后亲生的,也能继承母后的好福气。”
苏幼仪方才还为大公主担心,这会儿什么担心都没有了,也同薛氏开起玩笑来,“焉知你肚子里就没有?赶明儿我让王太医去为你看诊,说不准你也和大公主似的,明明怀了双生胎太医却诊不出来。”
“哪有这样好的福气,大妹妹才生了双生胎,我就也能有?”
薛氏对此是不抱希望, 她只盼着自己能平安产子就是。
产房里头,因是双生胎的祥瑞,太医和稳婆们也格外有干劲,大公主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竟怀了双生胎。
“你和太后一样,福气好。”
江氏在旁为她鼓劲,说到这里泪眼朦胧。
她真心期盼大公主能和苏幼仪一样好命,儿孙孝顺,尊贵无忧。
……
太医说的话也不完全有错,因大公主要生两个,故而时间耽搁得比较久。
等第二个孩子出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苏幼仪他们眼巴巴地盼着,终于等到两个孩子都出来,也算松了一口气。
“带我去瞧瞧大公主。”
薛氏陪着苏幼仪进去,世子夫人和白言也跟在后头,只见大公主虚弱地躺在床上,江氏坐在床边陪着她。
见着苏幼仪等人进来,大公主笑着转过脸。
苏幼仪忙道:“你快好好看看孩子,孩子生得真好,和小六、小七他们小时候很像。”
“真的吗?”
京城妇人都以能生出像小六和小七这样的孩子为荣,大公主一听这话,自然欢喜得不得了。
稳婆把孩子放在她枕边,大公主抱着两个孩子亲了亲,两个孩子虽然小些,但是在双生胎里算是正常的个头。
他们一开始哭了几回,这会儿已经乖巧地睡着了。
“母后还亲自赶来,叫我怎么好意思?还有二嫂,你怀着身子在外头等我这么久……”
薛氏怕她内疚,忙笑道:“这是说哪儿的话,我运道好,正好赶上了蹭你这福气!不求生一对这样好的双生胎,只求也能和你似的平平安安,那我就欢喜了。”
苏幼仪听这话忽然想起前尘往事,“想当年我才生了小六和小七的时候,满京城的贵妇都往宫里递帖子,求着要见我和小六小七。我当时哪里耐烦见她们?故而全都推在了门外。”
这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连世子夫人也道:“是啊,那时我娘家的几个嫂嫂也求着想进宫见太后一面,哪里见得着?这下好了,若知道大公主生了一对双生胎,只怕咱们家的门槛也要被踏破。”
………………………………
第九百六十八章 免赋税两年
世子夫人的话一语成箴。
得知大公主生了双生胎,满京城前来道贺的人不计其数,连宫里听了都称奇。
双生胎是很难得的,没想到太后生了一对双生胎,大公主竟然也生了一对,还都是健康平安的。
如今国运昌盛,如此景象越发和祥瑞联系到了一起。
好在周皇后刚刚生产没多久,宫里那个虽然不是双生的,却是生在大年初一的嫡长子,尊贵无比,为大公主那边分担去了许多拜谒之人。
从大年初二一直到如今,坤宁宫就没有停止过来客拜访,因周皇后还在月子里不便,多是周夫人代为接待的。
周皇后只在暖阁里守着孩子,虽是坐月子,每日还要读书给孩子听,也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
伺候的宫人们偶尔进去瞧见了,都说皇后娘娘如今真成女状元了。
旦儿听了也只是笑笑,时不时背过人劝周皇后,“皇后娘娘稍歇歇,读书自然是好事,只恐您伤了眼睛。”
“我有分寸。”
周皇后把书轻轻放在床头,孩子已经睡着了。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总是嗜睡,一日里要有大半时辰都在睡觉,奶娘们总要把孩子抱下去睡,这也是宫里的惯例。
周皇后却想和孩子多亲近亲近,便借着读书这个由头把孩子留在身边睡。
她朝旦儿道:“你若怕我伤了眼睛,就找个识字的宫女来替我读。她一个读,我和宸儿母子两个一起听,岂不好?”
“这个主意好。”
旦儿笑道:“大皇子每回听皇后娘娘念书都乖乖的睁大眼睛看娘娘,没念一会儿他就睡着了。让宫女来念,皇后娘娘便可和大皇子一起入睡。”
周皇后道:“对了,大妹妹生了一对双生胎,你可派人替我去看过了?礼物可曾送去了?”
“皇后娘娘在月子里,这些自然没工夫想到,奴婢都已让人送去了。”
旦儿道:“去的人回来说,大公主那对双生胎真真是可爱,生得一模一样,就是因为双生,看起来小一些,没有咱们大皇子那么白胖粉嫰。”
说到大皇子,周皇后脸上不自觉掠过笑意,看了一眼身侧熟睡的孩子。
她轻声道:“我刚生产那日,孩子抱出去了,皇上进来看我。我问皇上孩子像我还是像他,他说眼睛像我,嘴巴像他。谁知我自己看时,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她觉得孩子的眼睛像元治,眉宇间那股气势和元治是一样的,倒是脸型像她,才这么小下巴就有微尖的弧度了。
旦儿听着这话忍不住笑,“偷偷告诉娘娘,那日皇上抱着大皇子,说孩子怎么又红又皱的,一脸嫌弃。还是太后劝皇上说新生的孩子都这样,所以皇上才好了些。想来他也看不出大皇子哪里像您哪里像他,又怕您担心,所以胡说一气儿。”
周皇后忍俊不禁。
元治到底是第一次为人父,想到周夫人那日进产房同她传话,说元治在外头如何着急跳脚地担忧,她便觉得心中甜蜜无限。
正说着话儿,忽见小宫女进来禀告,“娘娘,皇上正在乾清宫和大臣们议事,说是来坤宁宫同皇后娘娘一道用午膳。”
周皇后笑道:“我这里吃的都是月子饭,药膳师傅做的烂烂的,不合皇上的口味,他巴巴地来做什么?”
嘴上这样说,却没有半点拒绝的意思,反而吩咐旦儿,“快让小厨房去做几个皇上爱吃的菜,省得皇上吃不好。”
“哎。”
旦儿应了便朝外走去。
……
乾清宫中,元治把苏志明和雍亲王等人都叫来了。
正是过年休沐的时候,朝中是不开朝的,元治请众人坐了,口中只道:“原本不该打扰王叔和舅舅过年的,只是为大皇子诞生之喜事,朕想讨二位长辈的一个主意。”
“皇上说的哪里话,并不打扰,只管说就是。”
雍亲王看了苏志明一眼,笑道:“还没恭喜皇上喜得嫡长子,听闻大皇子生得十分白胖可爱,只可惜如今还见不到。等大皇子满月的时候,臣一定要好好看看。”
“这是自然。”
元治道:“朕只是想着,宸阙是嫡长子,若就这么悄悄的,不足以表达朕的重视和欢喜。所以请二位长辈定夺,该给他什么样的礼待才好?”
苏志明看了雍亲王一眼,看来元治是打算封嫡长子一个爵位。
可是孩子还这么小,未免有些夸张,更何况元宸阙这个名字,已经能体现出极大的看重了……
苏志明想了想道:“皇上,大皇子还太小,若是施加太多恩典,只怕他小小人儿反而禁不起。不如还是再等等,皇上不是已经加恩皇后的母家了吗?”
“朕觉得还不够。”
元治不想亏待这个嫡长子,雍亲王便道:“皇上年幼的时候,先帝也是一样地疼,却也不曾给过太多恩典。先帝常说,皇子们不能娇养,怕养坏了,将来的性情反而不如苦熬出来的。”
元治听了这话默不作声。
雍亲王说的也有道理,若在孩子还不知事的时候就给了太多恩典,将来孩子大了懂事了,怕是恃宠而骄。
元治自己就是嫡长子过来的,他很明白自己小时候那种天之骄子的自矜和自傲,即便他的生母江皇后早早就没了,也改变不了他在皇子中头一份的骄傲。
好在后来有苏幼仪在身边悉心教导,否则他只怕会一直淘气下去,不知何时才会用功读书。
想到这里,他泄了一口气,“既然二位长辈都觉得不应该,那就罢了。朕听你们的。”
苏志明笑了笑,“皇上爱子之心,臣等都明白。只是皇上既然爱子,不如将这份爱子的心肠推及天下,臣有一个提议,不知皇上觉得如何。”
“舅舅请说。”
苏志明道:“因为征战,西北一带靠近草原地区的百姓受战火牵连,尚未完全休养生息。臣以为,皇上不如借大皇子的名义免其地赋税两年,也算为大皇子积德,如此可好?”
………………………………
第九百六十九章 花样子
周皇后简单梳洗过后出了寝殿,正在看御花园送来的一瓶白梅,便见元治从外头走了进来。
他兴冲冲的,好像发生了什么好事。
周皇后一面命人摆膳,一面上前为他解下披风,“大过年的,皇上也不歇歇,还要和朝臣议事。莫非是什么喜事,皇上这么高兴?”
“宸儿呢?”
“才刚臣妾给他念书,听睡着了。”
“是喜事,朕慢慢同你说。”
元治牵了周皇后的手过去坐下,“朕想着宸儿是嫡长子,他的出生应是普天同庆的大事,所以朕必须做点什么,让天下人都知道朕对他的宠爱。”
“皇上,此事还请皇上考虑考虑。”
周皇后并没有露出欢喜之色,反而道:“臣妾觉得宸儿小小年纪,封爵不但有违祖制,而且他也承受不起。皇上疼他臣妾自然欢喜,只是……”
元治哭笑不得,“朕还没说完,你着急什么?”
周皇后一愣,方知不是封爵。
元治道:“朕原本也想给宸儿恩典,再不济先封个郡王总是可以的,只是王叔和舅舅都反驳了朕,他们的理由和你也差不多。后来舅舅提了个主意,朕觉得很好,既能为宸儿积德积福,也能让天下人知道朕对他的爱重。”
“什么主意?”
“为西北征战之地,免其赋税两年,以供百姓休养生息……以宸儿降生的名义。”
周皇后听见这话眼前一亮,元治便知她也喜欢这个主意。
果然,周皇后露出笑容来,“怪不得舅舅年纪轻轻就能做首辅,他的主意果然高明。皇上,日后舅舅进宫,若不是商讨朝政大事时,能否让我也和舅舅谈会谈会?”
元治诧异起来,“你想和舅舅谈什么?”
周皇后有些不好意思,“舅舅是先帝朝的探花,如今的当朝首辅。他学识渊博又见多识广,臣妾觉得自己太过鄙陋,想多向他学习。”
元治愣了愣,忽然想起什么,顿时哈哈大笑。
周皇后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皇上笑什么?”
元治好一会儿才忍住,笑着道:“你忘了宸儿是怎么出生的?你要请教季先生问题,母后和朕也在旁边,这请教就成了讨论。想来就是讨论得太激动了,宸儿才会在那个时候出来。”
周皇后听得有些羞臊,“如今宸儿已经出生了,而且身体健康。臣妾只想在照顾宸儿之余多学学东西,皇上不准么?”
“准,朕自然准!”
周皇后如此求学上进,出乎元治的意料,不过打小他见苏幼仪就是这样的,故而一点也不觉得她身为皇后仍旧求学有什么错。
他道:“下次舅舅进宫,朕会提前让人告诉你。还有朝中几个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朕和他们谈书论典时也叫上你。等将来宸儿大了,你就和宸儿一起去东四所上课,你说好不好?”
这话正应了周皇后的想法,她喜道:“真的可以吗?”
“可以啊。”
元治道:“当年朕在东四所读书的时候,母后也时常过去。不过她是来给我们上课的,不是和我们一起听课的。你多学学,到时候说不定也比大学士们更强,就可以和母后一样给皇子们上课了。”
“臣妾何德何能。”
周皇后笑道:“只要皇上肯臣妾多学,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一时间午膳传了上来,元治陪着周皇后用了午膳,恰好大皇子醒了一会儿,帝后夫妇二人又抱着孩子好一番豆弄,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
……
没几日,内阁旨意明文发布,昭告天下因皇长子诞生,皇上免西北征战之地赋税两年。
一时间民间百姓都知道了皇长子诞生的消息,听说皇长子诞在大年初一,皆十分咋舌。
大年初一这样的好日子,也只有皇上的嫡长子才压的住。
因周皇后诞子,周府更加煊煊赫赫,门庭都要被踏破了,所有人都知道,有了这个嫡长子之后,周皇后的地位彻底无人可犯。
李家听见消息,不免在送进宫的家书中催促了李嫔几句,含蓄地问她肚子为何没有动静,需不需要弄些偏方之类的给她。
李嫔看到家书中所言,恨不得把信撕碎。
她可以想象家中人说的那个场面,昭告天下的榜文贴了出去,皇上为嫡长子而免西北赋税,西北的百姓将会对这位嫡长子感恩戴德。
而周家也因为周皇后诞育嫡长子,在朝中的地位越发水涨船高,京城人人都巴结着周家,谁还能想到当初和周皇后一道入宫的李嫔?
李家人看着眼热是应该的。
可李嫔无能为力。
自从周皇后有孕,皇上的心就在她身上,只是偶尔才去其他嫔妃处过夜。
后来连和嫔也有孕,朝中有大臣提出再度选妃充实后宫,皇上都一口拒绝了。
再到周皇后产子,皇上对嫡长子如何爱重人人都看在眼中,他待周皇后倒比从前更加亲热,有事没事就往永寿宫去……
李嫔想起周皇后生育完之后的面容,并没有像和嫔似的臃肿不堪,反而散发着母性的温柔光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